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21:4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第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课程形态。在初中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属于校本课程开发。其体系的构建要科学设置课程目标,科学设置课程的构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要统一领导和协调好指导教师、班主任、年级、教务、德育、教科室等管理部门的关系,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并注意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开展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活动实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指导,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问题意识,并善于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同时在活动中采取多样化的组织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下去。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原有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并根据学校和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尝试着制订三种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会产生出新的目标、问题、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些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产生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价值,并加以运用,使生成性发挥得更具目的性和更富有成效,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考虑到信息时代对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活动的实施水平,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同时把信息技术不仅仅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手段,而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素养,渗透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创造反思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以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误区。

第二篇:新课程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新课程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摘要:针对学生学习的需要与教师教学的需要,可以把一个班级中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按照“异质分组”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设计导学,提升课堂教学效度。动态指导,探索课程习得的规律,引导学生在经历实践后,跳出来进行创造性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012

在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通过什么样的教学途径才能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好的发展呢?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的教学体会如下:

一、明确目标,合理分组,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由于在一个教学集体中,学生的智力、能力、学习品质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针对学生学习的需要与教师教学的需要,可以把一个班级中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按照“异质分组”的方法,分成学习小组,促进小组中的每个成员相互督促、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形成小组学习的合力,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基本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类型:第一种类型为学习习惯较好且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第二种类型为学习较为认真,可独立完成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第三种类型为动手能力较强但缺乏独立思考、钻研精神的学生;第四种类型为学习基础较好但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的学生;第五种类型为基础相对薄弱且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其中,前两种类型的学生是物理合作交流课堂中的中坚力量,中间两种类型的学生是物理课堂中应该积极培养的对象,最后一种类型是物理教师和班级中学生重点帮助的对象。按照上述要求,教师可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6~7个学习小组,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分工明确,有活动的组织者、发言人、补充员等,让每个学生都扮演合适的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当然,这些角色要经常互换,让每个学生体会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建立“分类”档案和“分户”档案,“分类”档案旨在研究各类学生,“分户”档案旨在研究每个学生。

二、精心备课,设计导学,提升课堂教学效度

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然后教师再由目标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编制符合学情的导学提纲,是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可以在导学提纲中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素质基础,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达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目的。另外,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由于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方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多,所以在设计导学提纲时可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和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究,然后让他们在相互讨论、交流、质疑中将知识要点进行升华,并学会在比较中区别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三、因材施教,动态指导,探索课程习得的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意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能根据物理课程章?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与“学”形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有所得、有所悟。同时,也要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培优辅差的“分”的环节。

具体来讲,在学生完成导学提纲、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课本内容,结合生活体验进行自主探究。在学生自主探索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时间,特别是当学生的自主习得的能力和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时,留给学生的时间要相对长一些。2.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法的指导,如对实验的操作、探究的方法、数据的分析、结论的概括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习得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习得学习的方法和策略。3.教师在学生自主习得的过程还要注意对学习质量的监控。要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容易出错的地方、精彩的地方等,以便在课堂反馈时做到有的放矢。

在实施某个教学环节时,教师也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从而培养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平台交流,引领提升,升华课堂学习重点

交流是引导学生将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的物理知识进行有效反馈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提供平台和机会。课堂交流的形式包括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组组之间、组内之间等,教师在期间起着组织、引领、解惑的作用,从而将课堂学习过程中习得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升华,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达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如在进行全班交流时,可以安排各小组派代表将本组的学习情况、习得结果呈现给全班同学,教师总结、评价各组的学习,必要时对学习内容进行补充和讲解。在小组呈现结果时,可以按照导学提纲的顺序逐一汇报自己小组的合作交流的结果,对于每一个探索要求可以让其中一个小组主讲,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教师再充分发挥引导、点拨的作用,对各个小组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存在的疑点、困惑进行精细讲解,因为有时教师必要的讲解还是必要的。

总结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学生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重要一步。因为对新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信息加工、编码、存储的过程,是学生自己主动将知识与技能系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领提升,特别要侧重学习方法的总结指导,避免课堂的盲目性,引导学生在经历实践后,跳出来进行创造性思考。

另外,在作业和练习的设计上,要尽量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不能一刀切,要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这样才能提升练习效度。物理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学科,它的作业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设置。通过归纳,我们可以将物理课型分为概念规律型、实验探究型、规律应用型等,但不管哪种课型,其练习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巩固基础练习(要求全班学生都会做)、进步提高练习(针对中等生而设计)和拓展深化练习(面向能力较强的学生)。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南塘中学 341100)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实验中,分层教学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分层教学的倡导者把“因材施教”理论作为其理论依据,并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从我国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来看,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它将代表未来一段时间的改革方向。同时,它又代表着一种新思想、新思路和这种新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态势。【关键词】:新课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角色转换

一、课题研究的名称: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与研究

二、提出课题研究的原因

1.立足于客观差异:众所周知,在生源素质水平上普遍存在参差不齐的学校,面对学生水平差异、能力差异和素质差异,如果教师希望做好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2.着眼于个性张扬:实施分层教学实际上是来自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呼唤。优层学生希望个性得到张扬,低、中层学生希望学有所获。我们不能总是习惯于埋怨低、中层学生不肯学,其实他们本来也有同样的求知欲望,大多因为我们的教学方式不妥,使得他们失去了获取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便导致严重的知识缺漏和思维受阻,以至于不会学、不能学、不愿学的恶性循环。

3.服务于课程改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际,形成面向全体、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思想上要首先到位,而且在行为上也必须到位,否则就不能与时俱进。扎扎实实地搞好分层教学的研究无疑对落实新课标有着不可低估的助推作用。

4.效力于学校发展:作为一费制的公办学校,无时不面临着学校能否可持续性发展甚至是生源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生源的数量,二是,生源的质量。而争取生源数量、质量的前提,就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

1、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倡导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倡导体验与参与的教学模式。依据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原则,进行分层次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全面地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两难状况,客观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需求,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最优的发展。

2、符合本校生源实际

由于我校同时招收城乡学生,生源混杂,学生人数较多,学困生占的比例较大,尤其自初二以来,学生间掌握运用英语能力的差距逐渐拉开,“两极分化”的现象日渐突出。同样一个问题,同样的作业量已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需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使优生更优,学困生也能尽快达到新课标要求,在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分层教学,必将有益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所有的学生均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人尽其材。分层教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通过分层设置问题,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评价,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自己各自的任务,既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上课积极参与,又杜绝了学生抄袭作业,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上进心,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最佳的水平。

分层教学采用层次角色转换,促使优等学生戒骄戒躁,不断奋发向上。对时常被老师“忽略”的中等生,经常运用“赏识法”,鼓励他们选择“高一级作业或高一级要求”,一旦达到目标,及时加以表扬,适时进行角色转换。对于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或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提出较低标准要求,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成绩。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克服学习困难奠定基础。

分层教学的前提是分层,即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层次划分,定时进行层次角色转换。这既极大地满足了部分学生的荣誉感,又可以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愉快地学习。层次角色转换这种激励模式对中、下学生来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能推动他们奋发学习。

五、课题研究的时间与过程:

1、研究时间:(2004.9——2005.11)

2、研究过程: 主要工作:(1)、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收集,调查论证;(2)、研制课题研究方案,确立课题目标和课题内容;(3)、课题组人员的物色与确定,完成个案研究;(4)、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第一阶段(2004、9——2004、11)调查和了解,理论学习阶段。主要工作有: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科研知识培训与自主学习相关文献的学习;(2)各个案根据研究目标、内容制定出实施计划;

(3)对学生进行实施分层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情况,形成调查报告,拟出对策。◆第二阶段(2004、11——2005、6)主要工作有:

(1)学生分层个案分析,课内分层实施汇报;

(2)个别班级分层对照,回顾总结研究内容、过程、方法,形成阶段性成果;(3)学生对分层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总结阶段(2005、7——2005、11)思考、总结,形成研究成果。主要工作有:

(1)对分层教学全过程进行回顾思考,全面总结,提炼完善;(2)分析、反馈、总结提高并撰写研究报告;(3)研究成果汇总,进行成果鉴定及推广研究。

六、课题组的组织与分工: 课题组的组织与分工

姓名

课题内分工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如何分层、实施

中教二级

分层前后数据对照

中教一级

理论依据、成效调查

中学高级

资料收集、案例分析

中教二级

监控、课题指导

中教一级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1、层次划分

开学初根据对学生初一、二年级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150 分试卷)进行层次安排。如: 130 分以上为A层,90 — 130 分为 B 层,90 分以下为 C 层,具体要根据各班学生实际成绩妥善分层,大体我按照 “两头尖,稳中间” 的原则把 B 层学生控制在全班人数的 50 ﹪,A、C 层学生各 25 ﹪。之后,召开学生及家长座谈会,指出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意义、方法,让学生和家长明确自己及其子女的学习现状,以取得他们最大限度的理解与支持。

2、制定表格

表格分成四部分:学生分组、形成性评价(背书登记、上课反馈、作业完成及听写)、终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考试)及备注。(附表如下)英语分层教学一览表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层 次

姓 名

背书登记

上课反馈

作业完成及听写(优、良、尚可、欠佳)期中 成绩

期末成绩

L.1 L.2 L.3

W.1 W.2 „

W.1 W.2 „

★A 方盛

正正正„

B 周宁 徐苏渝

C 曾川

★.............................................备注:a)A层学生负责督促、检查、指导本组人员背书、听写及统计,A层学生此项任务则由教师进行。

b)上课反馈、作业完成、听写情况检查由学生自己登记,每星期统计一次,全班相互监督。

c)A层学生要带好B、C层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共同进步,学期末评选最佳小组若干组。

d)B、C层学生出色完成本层所定目标可升为高一层次,相反A、B层学生不能完成所定目标要降至B、C层,每学期作相应地调整。

3、教学任务及要求

在英语教学中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学生为本。备课时从两方面着手,即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在备课时充分考虑A、B、C层学生的不同需要,尽量使A、B层学生吃得饱,C层学生有事可做。

a)、值日生报告:

“Duty talk”采用按座位轮流进行,形式多种多样,可即兴表演、独白、对话,也可介绍或针对某人、某事进行评论。值日生可一人讲英语也可邀请本组人员共同参与。A层学生要求能熟练、准确运用语言、语法,运用最近所上内容,通过搜集网络信息,就身边事情进行说的练习。B层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C层学生能就所上内容进行照本运用就可。b)、合作、探究、运用

合作、探究、运用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常常体现在学生间的讨论之中,新授后就某一话题或所给任务进行分组讨论,可使学生加深对“Topic”、“Task”的理解及运用,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同时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各层学生之间也起到了“扶、拉、帮”的作用。A层学生要求在出示情境时就能表演,B层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进行,如对话型课文通过呈现“Key words”或把它设计成补全对话形式,这样B层学生看着所给提示也能熟练表演,“跳一跳,摘到桃”。而C层学生表演则可围绕书本进行。

c)、作业分配

作业分配采用按需分配形式。如:作业本作业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专门为C层学生设计的,是直接运用知识的练习和基础练习。各层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是为了解决A、B层学生“吃不饱”这一实际情况而配置的。它“源于教材,略高于教材”,其综合、探索性问题的难度高于必做题,适合B、A层学生使用。选做题除A层学生必须完成外,B、C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做。除作业本外,还有抄写本、听写本、作文本、单元测试几种形式的作业。抄写本我不批改由学生自己任意抄,每天一页,这叫“英语自留地”。C层学生大都围绕新课标必须掌握的内容,B、A层学生扩大容量,A层学生由教师签名并写下检查日期,B、C层学生由本组A层学生检查签名。听写每天都要进行,由A层学生轮流负责组织,A层学生要求百分之百正确(包括音标、词性、词义),B层学生要求百分之八十正确,C层学生写对一半就算合格,未能达到要求要补听。

单元测试、作文本各层学生所做题型、所写内容及数量随层次不同而不同。部编阅读教材要求也不同,C层学生只需明白文章及每段的“Main idea”,B层学生要求完成文章后题目,而A层学生应在B层学生基础上能就文章进行简单复述,发表自己的见解。d)、教学评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C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

八、课题研究的成效

1、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准备:值日生报告设立,每个学生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两个多月轮一次),课前他们做好充分准备,请教老师、搜集网络信息,有些学生甚至还向高年级学生请教,都想在讲台前“表现自己”一番。

课内在上“be going to”句型时,我出示卡片“tomorrow”引出“be going to”句型先让学生探究,然后围绕“What are you going to do?”此话题,A层学生会用“be going to”句型叙述他们的打算,B层学生看到动作表演,会用“be going to”句型进行问、答练习,而C层学生通过板书词组也会进行运用,各层学生都能 积极参与。之后,出示活动任务

(一):Task①,“Making a project”,“May Day is coming soon,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during the holiday?”让学生完成表格。(附表如下): Date

What to do

Where to go

How to go

Who to go with

Why to go

May 1

May 2

May 3

May 4

May 5

活动任务

(二),根据上表完成如下任务: C层学生,Task①,Ask and answer:“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during May Day?”(where/when/who/how/why)B层学生,Task②,Tell your friend about how to spend your holiday.(at least 5—7 sentences).A层学生,Task③,Making a survey,and give a report about how somebody is going to spend May Day.Name

How is he/she going to spend May Day?

我先让学生进行四人一组的讨论,因为排座位时我就有意安排每四人中有一人是A层学生,这样通过“Discussing”后,确保使得B、C层学生能在A层学生帮助下排除语言障碍,各层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所定任务。最后让他们汇报表演,每当他们表演生动、逼真时,全班同学给以热烈的掌声,气氛高涨,学生们不知不觉在玩、乐中巩固所学知识。多种形式有机地结合,使得各层学生有事可做,分别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相互竞争激烈,合作探究成风

在分层教学一览表中的学生背书情况、上课的举手反馈、作业完成及听写情况直接影响到每小组学期末的最佳小组评选,课后A层学生对B、C层学生,B层学生对C层学生督促、指导已形成风气,同时C层学生向B、A层学生,B层学生向A层学生也会主动请教,他们群策群力、相互合作、主动探索。小组荣誉感的加强在课堂教学中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在找朋友表演时,他们大都和本组人员有机配合,每节课我都要设计形式丰富多彩的“Competition”或“Interview”活动。如参照CCTV—3知识竞赛栏目,设计“李咏队”和“王小丫队”的比赛、针对某一话题开展正、反双方的辩论赛,或针对某一任务假设某一学生来自“CCTV”、“ZJTV”„进行采访。通过比赛、采访统计哪小组学生所得红旗最多,他们竞争激烈,小组间合作、探究成风。有时也设计男、女生之间,A、B、C层学生之间的比赛。

3、依托课外口语环境,知识运用课外延伸

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校园内我充分借助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好校园内所张贴的小小英语牌“Keep quiet ”、“Loving environment, loving lives”„,积极营造良好的英语口语氛围,鼓励学生用英语出黑板报、开展英语征文、演讲等比赛。课后我还要求他们多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大胆走出教室,于是校园内出现了口语交际的“小小英语角”。他们常会用学过的英语进行“借物、介绍、购物、问候„„”,如每次学生碰见我和其他老师都会习惯地说“Hello, Miss/Mr Mao/Chen„”或在进办公室前会用“May I come in, please?”等交际性功能用语。还会用英语谈论“the war in Iraq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至于“Sorry ”、“Thank you”、“ Please”...更是嘴边挂。课外口语环境的创设也为课堂教学中的值日生报告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附:分层教学试行前后,学生学习英语兴趣问卷情况调查表及成绩对照表)

学生学习英语兴趣问卷情况调查表(119名学生)表1 2004年下学期期末(试行前)

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不感兴趣

30% 40% 30%

2005年上学期期末(试行后)

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不感兴趣

62% 30% 8%

2004年下学期,期末成绩对照表(试行前,150分试卷)表2 班级

人数

优秀率

合格率

平均分

二(1)

49.52%

91.72%

127.35

二(2)

47.78%

90.65% 123.48

二(3)

56.46% 96.71%

135.69

二(4)

55.93% 95.75% 134.23

2005年上学期,期末成绩对照表(试行后,150分试卷)表3 班级(原初二)

人数

优秀率

合格率

平均分

三(1)

试行

59.87% 98.62%

136.12

三(2)

试行

57.63% 97.61% 133.37

三(3)

50.43% 93.55%

127.97

三(4)

48.79%

91.48%

125.83

九、课题研究的思考

1、分层教学要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潜能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而分层教学的实施,更要促进全体同学主动学习的思想意识,努力使全体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相应层次的学习,特别要注意A、B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使他们在学习上变得更加努力、积极,上课能积极举手,下课也能问很多问题,课后能全面独立完成作业,在C层学生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由此可见,分层教学的实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激能的,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师生紧密配合,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内驱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2、分层教学,要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自主、合作学习,挖掘其内在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提高。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层次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或引导学生自认目标,然后分层教学或分层自学,合作研讨,共同进步,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每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特别是B、C层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点拨、启发、延伸,把一把把适合学生学习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去开发知识的宝藏,去享受获得知识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次教学的优化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9期

2、M.威廉斯、R.L.伯登著〈〈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刘学惠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刘玲玲“对学生小组活动的几点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二期

5、马爱贞、王兆红“谈英语中的分层教学”〈〈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0期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

一、突出学生主体

倡导学生对活动主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二、面向学生生活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三、注重学生实践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如劳动基地、劳动教室等)中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劳动、服务等实际的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四、强调活动综合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知识点的方式来组织内容的,它的活动内容是开放的,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话题、主题或问题。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强调通过活动来综合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第五篇:初中数学新课程综合实践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新课程综合实践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的,它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应用意识和自主、合作的探索精神。要开展好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认真选取切合开展初中数学综合实践的素材,其次要以问题为载体来实施,充分体现“做”数学,最终不但要重视活动结果,更要重视活动的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同时要克服活动中的各种困难,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数学教育这块阵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实践素材问题载体开放学习“做”数学

正文:

为了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公民,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规划新的课程体系时,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等作为必修课程”,并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并存在紧密联系,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同时各学科课程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非常重视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的,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综合实践已成为数学教学中教师们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人在与新教材的亲密接触过程中,就如何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有了些心得与体会。

一、对数学综合实践的认识

数学综合实践是为了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或是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问题,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调查、观察,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仍处在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动地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严谨的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既要充分体现它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又必须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面对目前的数学教学,我们更应关注后者。数学综合实践可以使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两个侧面,可以某些方面让学生亲历“数学发明创造的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融启发、探究、发现、创新于一体,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剪纸实验,学生能折、剪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2)、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数学理论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数学实践,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例如,你能把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使它们恰好相似吗?教师就可通过实验——剪纸活动,使学生领悟其本质。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引发学生两点思考:一是能不能剪;二是若能的话,则如何剪。学生一般会先从特殊三角形入手,能迅速给出解决,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能分割。通过剪纸这一直观形象的实验来阐述形象的数学内容,通过这些实验操作,一方面使学生能更深入、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会犯浮夸和刻板的毛病,又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的有创新的看法,数学实践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3)、突破教学难点。对于教学中一些疑难点,如不借助于一定的实践手段,就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例如:七年级(上)《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教师用米粒、天平、量筒、计算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实验器材,与学生一起开展实践活动,估算出这么多米可供10位灾民吃上约16年,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4)、更加深刻揭示知识形成过程。在教“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运用两个不同的圆纸片作相对运动的实践,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的了解。(5)、帮助学生

巩固数学知识促成教学的良性循环。数学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实践时要将课本知识与眼前现实结合起来,将以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抽象思维得到对概念、定理的深入理解。在要求学生解决“不过河测河宽”的问题时,学生们集思广益,结合课本知识提出了不下五种的解决方法:①利用全等三角形;②利用三角形或梯形中位线定理;③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④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⑤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⑥利用勾股定理;⑦利用三角函数。通过这一问题解决,使学生对“不过河测河宽”所运用的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做然后知不足”,在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的同时,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也促成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6)、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教学应用的实际训练。例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标准。当 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项目终点位置确定时,其起点位置如何确定?相应的每跑道的前伸数如何确定?标枪、铅球、铁饼场地怎样画?相应的角度怎样确定?这些运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简单,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跑道上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样,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强化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意识。

二、初中数学综合实践的类型

1、开展数学调查。数学调查是指选择某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要求学生通过一定的调查活动,收集有关数据进行数学处理,从而作出相应的推断,用以指导实践的活动形式。如“开展统计活动,调查社会上垃圾袋的丢弃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进行交流”、“调查学生对鞋子款式、颜色、质地等的喜好情况,向厂家提供一份研究报告和建议”等。

2、进行数学制作与设计。数学制作就是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制作某种规定要求的作品,当然这个作品可以是某个实物模型,也可以是某个图形甚至某种方案。如“制作七巧板”就是一个数学制作活动;相对而言,数学设计的要求的规范性要弱一些,因而更具有开放性,如“利用七巧板制作一些美丽的图案或者某个故事情节”、“研究七巧板的原理,自已设计一个五板、九巧板等,并利用它们拼成一些美丽的图案”等。

3、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是指为了获得某些数学知识,形成或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学生运用有关工具(如纸张、剪刀、模型、测量工具、作图工具以及计算机等),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进行的一种以学生人人参与的实际操作为特征的数学验证或探究活动。如“通过计算机用几何画板作出关于直线L对称的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C’,量出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和角,以及这些点到直线L的距离,拖动点A,改变三角形ABC的形状,让学生观察,找出上面的度量值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的交点情况,讨论得出关于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这样展示了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抽象思维提供了直观模型。

4、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面对一个原始的实际问题,通过将其数学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逐步进行数学处理从而获得问题的数学解决,最终再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加以检验鉴别的过程。比如“在不同的天气条件和工具下,探测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的方法”,“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才能使制成的无盖的长方体的容积尽可能的大?”等,都是要求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解决一个原始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得数学应用的实际体验和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5、数学探究。数学探究是指在学习某个数学知识时,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它往往包括这样几个过程: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并给出解释或证明。它和上面所说的问题解决的区别在于,问题解决面向的主要是课外的实际问题,而数学探究面向的主要是课内的数学问题,因而,在教学上,两者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数学探究更为关注数学问题内部关系的挖掘和数学问题相互之间的转化,更为关注学生数学研究、数学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的养成。

6、数学主题阅读。数学主题阅读是指就一个确定的数学内容或主题,由教师或学生自己选择一些相关的数学文献,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学习,以达到一定的目标的过程。数学主题阅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收集、加工、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学生年龄的增长,数学主题阅读将成为数学综合实践的重要方式。

以上介绍了几种数学综合实践方式,事实上,要对此进行逻辑分类是比较困难的,某个实践活动同时兼具几种形式的特点,或者说某个课题学习活动中同时进行了几种形式的活动的现象是正常的,对它们严格区分是不现实的。随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数学综合实践的新形式和新途径。此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以课内外、教室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可以通过课堂学习的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去完成,特别是一些大的调查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可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在课后完成,然后到课堂上进行班组汇报、总结。

三、数学综合实践的开展。

1、选取数学综合实践素材。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必然以某个素材为载体,那么,综合实践的素材如何选取呢?本人认为,实践性和综合性无疑是数学综合实践题材选择的两个重要原则。数学综合实践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因此选择数学综合实践题材务必遵循实践性原则。通过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实际的现实问题,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数学应用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此外,具有现实背景的综合实践题材,更容易体现课程的人文精神和德育价值。如“调查学生一天丢弃的纸团的个数或家庭丢弃的垃圾袋的个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调查家庭、学校或城市的用水量、水龙头漏水量等”可加强学生国情教育。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间联系,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是数学综合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目标。“综合”是指数学各部分知识与表达方式之间的综合。如“用长方形的纸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它本身是一个几何背景的问题,在如何折叠方可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的过程中,学生势必应用到许多“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初中生尚不具备求三次函数极值的数学方法,因此学生还难以数学地回答“什么情况下,长方体的体积较大”这一问题,只能通过一些具体情形的比较从而获奖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又会运用到一定的统计知识,加强了数与形的联系。当然,在体现题材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素材选择时还应关注问题的数学性,力图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别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的能力,进行一定的数学拓展已经成为可能。如在上案例继续提出下列问题:“任意给定一个正方形,是否存在另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两倍?你是怎样做的?你有哪些解决办法?你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任意给定一个矩形,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和和面积的两倍?任意给定的一个矩形,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长和面积的一半呢?”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必将经历猜想、尝试、证明、拓广等过程,从而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自主性,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探索和发现的体验。此外,素材的选取时,还应注意问题解决方式的多样化和问题结论的开放性。

2、数学综合实践要以问题为载体来实施的。为了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综合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可给出一些小课题让学生独立实践,通过这些数学实践的实际操作,学生可逐步掌握数学综合实践的方法,由于是以问题为载体来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从而提高了学生进行数学综合实践的兴趣,克服了为了数学实践而实践的问题,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1).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要“一步到位”和“一刀切”。对于不同层次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通过动手实验,小组交流,同学间可以得到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都有所收获。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2).问题设计应具有开放性。设计开放性问题,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合作交流氛围,使他们通过小组活动,表现起创造性,想象力,增强与他人合作意识。有这样一个问题:校园内有一块长12米,宽8米的矩形花圃,喷水嘴安装在矩形对角线的交点P上,计划从点P引三条射线把花圃分成面积相等的三部分,分别种植三种不同的花(不考虑各部分之间的空隙),请你通过计算,设计方案,根据你的设计方案回答出三条射线与矩形有关边的交点位置,并填写活动报告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交往更丰富,交流的面更广,发现其他同学思维闪光点,经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3.)问题设计具有探索性。实验探索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因此,该问题能否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否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出问题深处的内涵,能否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重新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这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以一实际问题为例: 工人师傅想从一块锐角三角形铁皮余料剪出一个正方形零件,为提高锐角三角形余料的利用率,正方形的边长希望越大越好,怎样剪

才能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内接正方形的一边落在三角形的哪边上,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学生经过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在锐角三角形中,当内接正方形的一边落在锐角三角形最短边上时,正方形边长最大。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学生又提出新问题:如果 不是锐角三角形,怎样使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最大呢?经过探索得到:结论1:如果 是直角三角形,边落在直角边上的两个内接正方形一样大,边落在斜边上的内接正方形最小。结论2:如果是钝角三角形,边落在钝角三角形最短边上的内接正方形最小,边落在钝角三角形的较大边与最大边的内接正方形的大小不确定。这样设计探究式合作学习问题,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过程,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乐趣,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经过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发现的结论,无论在思想感情上,还是在学习兴趣上,都要比直接给出结论再加以证明更富有吸引力。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数学实践课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在数学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数学实践活动的问题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合作启智等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中,往往出现多种不同思路、不同方法的碰撞,从而迸出发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3、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更要体现学生的“做”数学。“多做数学习题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这是部分数学老师指导学生更好应试的“经验之谈”,多少有点应试教育的味道,而数学综合实践中的“做”,则主要是要求学生多动手,在老师指导下探索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失败和成功中获得真知。数学中的很多问题和概念是可以由“做”数学实践来帮助加深理解的。如《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让同学先进行猜测(可能是10吨、1.3立方米、20车、可供十位灾民吃三年„„),然后把学生分成四组,开展实践活动进行验证“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实践活动要求①先设计估算步骤,再根据步骤进行操作②动手实践时合理分工协作③填写估算报告并作汇报准备。④合理评价实践过程及结果。小组1的实践报告:实践目的可估10位灾民吃多久,实践工具:米粒、天平、计算器,实践步骤及过程:①数出200粒米②称出它的质量为4克③算出平均每粒米的质量0.02克④13亿粒米的总质量为26000千克⑤一般每灾民每天吃0.5千克,则10位灾民每天5千克,约16年。结果:这么多米可供10位灾民吃上约16年。评价:这个实验方案很好,亲身体验到13亿粒米真多,它可供10位灾民吃16年。并说明实践时数米粒太多,麻烦太少,误差大,200粒米较适中,这样尽可能精确,又尽可能方便。小组2的实验报告:实践目的用多大箱子来装,实践工具:米粒、一立方厘米的容器、计算器。实践步骤及过程:①用1立方厘米的容器来装米②数出这第多米粒是40粒③算出13亿粒米的体积约32.5立方米④要用边长为3.3米的正方体的箱子来装,结果:用一个大箱子来装,它的边长有我班最高女同学身高的2倍,评价:此方案较神奇,只用一立方厘米的容器及计算器就估算出了。小组3与小组4也分别作了汇报,他们都是通过测量计算出13亿粒米分别约29吨,用两吨的汽车要装运15车。通过小组合作,自主确定实践的步骤和工具。自主操作并收集数据并进行估算,充分体现了做,这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又使学生受到教育,全国每人节约1粒米,就能使10人吃上16年,认识到节俭的意义。

4、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呈开放学习的态势。由于解决问题的实践方法,呈现了相当的开放性,如《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的实践活动中,可测出它们的质量,也可以看让10位灾民吃上多少年,还可测出它的体积或能让车运上多少趟等。在具体实践中学生往往根据器材、方法的简洁,同时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方法,体现了学生所具有的极大创新思维的潜力。这种情况由于和长期以考试为中心而使学生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所有问题都有答案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不同,学生没有了思想上的束缚,完全可以在他的研究实践领域内自由的驰骋,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这种开放的、自由地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学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条件。

5、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要重视结果,但更要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在初中里就让学生接触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选取课题,收集信息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实践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真正地感受一下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学生通过特定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可以直观地了解非常抽象的数学内容,了解它的应用背景,化枯燥为有趣,这个过程会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会使学生体会到研究的艰辛;让他们以小组合作方式来做实践,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数学

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数学的和人文科学的来解决正在研究的问题,知识在他们眼里不再是相孤立的,而是相互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数学实践获得上述感受和体验,正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

四、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困难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加之我国现阶段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目前数学课堂教学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缺乏指导、实施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认识上的不足

在教育理论上传统的数学讲解式课堂模式,大容量、高强度、多反复的课堂训练模式在绝大多数数学教师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表现在担心数学实践活动花时较多,怕影响其教学的进度与质量,而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与此则迥然有异,事实上,适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而且能提高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即什么是学生最重要的,什么是学生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且将来具有可迁移性的能力。

2、教学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指导

长期以来,数学实践活动一直被教育所忽视(教材中有关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少,各种数学报刊有关数学实践活动的文章也不多),有时教师即使想做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也因没有必要的经验和指导而流于形式,其数学实践的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重视。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学习和培训,在理解数学综合实验践本质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对数学综合实践指导的技巧和策略,如怎样设计数学综合实践,怎样去激发问题的控制实践,怎样进行归纳和总结等。

3、学生数学综合实践的能力较差

由于数学综合实践是个“年轻”的课题,以前的学习中很少涉及此类问题,现在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下),学生往往不知所措,第一是学生难以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实践活动方案,实践的过程中也提不出问题,完成不了必要的归纳和总结;第二是学生基本技能不足或遭遇挫折后夭折等一系列的现象,因此,针对这些可能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首先是积极倡导数学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操作实验都尽可能给予学生设计、提问、猜想、操作、交流、评估的机会,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数学实践在能力培养中的载体功能;其次对数学综合实践的设计思想、实践内容、实践的演示操作过程、实践的归纳和总结都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参与的程度;再次是将课堂问题“问→答”变换为问题的“设计→解决→应用→再设计→再解决→再应用的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我们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巨大的,数学综合实践遵从了认知发展规律,符合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只要教师指导有方,鼓励及时,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将会很快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4、现行中考高考模式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制约

数学综合实践并不排斥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它们是相辅相在的有机整体,数学实践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得更多,想得更多,而这些又同时会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而学生会获得更多。针对我国目前的国情,在数学课堂上注意数学实践活动的意识的渗透,逐步提高学生对学生实践的认识和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学生明天的高考也必将受益(中考改革和高考命题已向国人发出了信号)。

综上所述,初中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心智发展水平,密切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适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素材,并确定其活动类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问题的设置要具有梯度,有开放性,有探索性,真正让学生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是不可缺的,它们在经历观测、调查、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实践活动充满了活力,每个学生都各得其所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最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宏、王晓文、姜平主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

4、章飞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及其教材设计的研究》

5、夏炎的《让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构建新知识》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实践课程理念和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和亮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的生长点。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作文教学很长时间都处于无序无法的“两无”状态,是典型的“困难工程”。学生怕写,老师怕改。学生胡乱编造,满纸荒......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走进戏曲大舞台》 一、活动背景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浸润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课程研究

    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课程研究本文对21名教师进行了访谈,他们对与初中数学“实践和综合应用”相关的课程进行了研究,只有2名教师表示没有必要开设“实践和综合应用......

    初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与心得

    初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与心得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展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全体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教学案例 王庄镇中心小学 徐焕新 一、课题背景 进入新世纪,温室气体排放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低碳生活”的概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国......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传统教学模式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教师讲、学生听练为基本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

    浅谈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教学

    浅谈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教学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一论述阐明学生要全面发展,与时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