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21:4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几点思考

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则是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治本之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县一些地方基层组织仍不健全,综治人员不能到岗到位,经费难以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基础工作开展。我们必须坚持打击与防范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的工作思想,着力把思想观念、工作重点、经费投入都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特别是要把重点放在基层基础上来,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在夯实基层基础上下功夫。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基层基础必须继承和发扬走专群结合的优良传统,既要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又要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立体式的防控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加强乡镇综治组织的建设,严格按照省市的要求,各乡镇都要成立综治委和综治办,配齐配强综治专干,与乡镇其他工作脱钩,专门从事综治维稳工作。同时,整合基层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政法基层组织力量,完善司法调解中心,发挥其在社会综治工作中的宣传、调解等重要作用。其次要大力加强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的配套组织建设,党委、政府要对治安问题比较多的村(居)委会加强领导,对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领导班子要及时进行整顿,选配好党支部一班人,特别要选好支部书记。要加强治保会、调解会的建设,做到组织、人员、工作、报酬四落实。村(居)委会要建立治安防范组织法制教育队伍,开辟常年的法制教育阵地,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权组织为基础,村治保调解主任为骨干,村调委会、调解小组、调解员为主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综治工作网络。二是配强基层综治力量。只有基础工作扎实,治安防范严密,才能扎紧篱笆,严管细防,有效维护一方平安。要配齐配强乡镇综治力量,综治委主任必须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综治办主任由分管副职担任,并且要按要求配足综治专干,基层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的人员都按要求配齐配强,充实基层综治力量,切实解决有人抓的问题。另一方面,应将那些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热心社会治安工作、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人员充实到村委会、治保会和调解会等基层组织中去,以提高处理问题的整体能力。同时,要以村组为单位组建义务巡逻队等群众自治组织,加强对村庄周边的巡逻,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并经常对这些自治组织进行检查督促,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激发见义勇为热情,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积极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强化对基础综治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综治调解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法律素质,充分发挥第一防线的作用。三是建立完善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基层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首先是人员编制问题,党委政府一定要为综治人员定足编、给够人,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抓治安防范。其次是必备设施问题,要做到有活动阵地,有防卫器材,有台帐管理,有一定的物质设施,最后就是要在经费上予以保障,想完全靠财政解决是不实现的,可以采取“谁出资,谁受益”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办法为他们解决资金,也可以采取办理人身意外险和财产险的方式,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完善调解工作机制,在调处化解矛盾上下功夫。加强治安隐患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既可以减少治安工作成本,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应该在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和责任落实上下功夫: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构筑纵横交错的工作网络。从县到乡镇到村,层层都要有矛盾排查纠纷调处组,实行专人专职,定岗定责,构巩县、乡镇、村三道防线,形成纵到底,横到边,责任到人,层层负责的工作网络,在此基础上制定责任制度、报告制度、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可以将收集的基本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发放给基层工作人员,做到调处工作有法可依。在排查调处过程中,要把集中排查调处和经常性排查调处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对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的突出问题进行调处,又要对各村、各乡镇、各单位定期排查调处,形成一套完整的排查体系。二是要注意工作方法,增加工作主动性和针对性。坚持抓早、抓小、抓了的原则,形成整合联动的机制,对一般性民间矛盾纠纷要经常性排查,随时调处,保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把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多发性民间纠纷则要细致梳理,登记造册,实行台帐管理;而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要采取集中时间集中排查的方式,掌握隐患苗头,要充分发挥司法调解中心作用,以自调为主,调防结合,经调解不能解决问题的要及时引导进入司法诉讼程序,以免激化矛盾。三是落实责任。只开会不落实,只布置工作,不检查,是无法落实工作责任的,所以,对每个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都必须确定责任人和责任领导。要把乡镇“一把手”列为第一责任人,联系该乡镇的领导列为责任领导,对矛盾纠纷要严格按照“五个一”的工作制度,限时解决,定期报告,对工作不力和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党政一把手、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三、加强宣传教育管理,在安全防范工作上下功夫。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加强普法工作,加强对重点人口的经常性管理,是搞好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战略性措施。一要深入开展全民的普法教育。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一些基本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学法的不断深入,推动用法的不断强化。既要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司法行政人员的法制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进行社会化宣传,促进群众学法的开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要建立街、镇法律服务机构,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群众的道德水平,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道德教育,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相互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消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二要加强对综治工作的宣传。要采取多种方式宣传综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任务,宣传综治工作的先进典型,推广基层单位的先进经验,宣传公民参与综治工作的义务,宣传、表彰见义勇为的英雄模范人物,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综治工作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的法制氛围,夯实社会治安防范基础。三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要加强对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做好对无合法证件、无正当职业、无固定住所人员的管理工作,对身份不明、形迹可疑的人员,要及时向流出地发函调查,对受到依法处理的外来人员的情况要向流出地的公安机关通报,公安机关要掌握重点人口的去向,及时将有关情况向流入公安机关通报,反馈函调材料,并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遣返人员的安置工作,预防减少犯罪的发生。四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要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尽可能的多创办一些过渡性的安置基地,以提高安置率,为他们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健全基层帮教组织,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和参与安置、帮教工作,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因素,减少外界对他们的消极影响,消除社会治安隐患。

第二篇:加强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思考

加强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思考

----XXX农场政法委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践证明,政法综治工作的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基层基础事业是整个政法综治工作的根基,是推动政法综治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石,是必须高度重视、紧紧抓住、全面落实的重大政治任务,因此,笔者认为加强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强化“三个向一线”,提升政法综治队伍建设。

加强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组织及队伍建设是核心,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创造性地加强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及队伍建设,充分体现力量建设与形势、任务相适应的科学性。

力量向一线加强。综治办是综合协调的“阵地”、联系群众的“桥梁”、化解矛盾的“公堂”,笔者认为一要普遍加强管理区和社区综治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综治专干,落实待遇、明确职责、强化培训、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平安建设中的组织者、实践者作用。二要充分发挥基层政法的作用,基层政法单位是维护稳定的“主力军”、收集舆情的“主渠道”、服务群众的“主心骨”,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法单位力量建设,工作在一线落实、经验在一线总结、成效在一线检验,建好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一线实战单位”。三是要加强组织能力建设,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主体,要十分重视居民委、维稳中心和巡防组织、保卫组织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信息员、调解员、巡防员、保安员,增强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发挥无穷的民力作用。

财力向一线倾斜。政法综治工作80%以上的任务在基层,80%以上的力量也是在基层。笔者认为解决基层“有钱办事”的问题,是保证基层力量根扎得下、劲使得出、事管得住的重要环节。一是要严格按照保障标准,将政法部门公用经费、综治维稳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涉法涉诉救助金等足额纳入财政预算,重点向基层一线倾斜。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技防工程建设、基层平安建设、防控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基层政法单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推进基层政法综治工作创造条件。以XXX农场为例,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群防组织的动力,是提高农场辖区防控建设增强群防群控的根本。笔者认为我们既要整合投入,又要进一步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按照“义务为主、补助为辅”的原则,多渠道给予补助,增强群防群治工作发展的“源动力”。

工作向一线延伸。只有把基础打牢,把基层搞活,政法综治工作才有“源头活水”。如何打牢基层,搞活基层,笔者认为,一要从治安管理和防范控制入手,改革创新警务工作模式,推进“警力向一线下沉、警务工作向基层延伸”减少非警务活动,随着三江经济逐步发展,公安非警务活动增多,制约着公安工作正常开展,我们应将基层警力全部投入到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社会面上,减少非警务活动,经非警务活动时间,全部投入到社会治安防范和社会稳定工作上来。二要结合法庭和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推行法官、司法民警片区工作制度,完善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推进司法工作关口前移。三要加强典型推动,要善于把干部群众闪光的、点滴的思想和办法总结起来指导实践,为基层一线树立“旗帜”和“标杆”。四要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坚持重内容、重过程、重结果的有机统一,加强对基层政法干警的考核奖励,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二、以“三个创新”,创新基层政法综治理念和机制。笔者认为,加强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理念和机制创新是动力。我们要以迎难而上的勇气、开拓创新的思维,在工作理念上、体制上、机制上寻求突破,充分体现机制建设与形势、任务相适应的创造性。

创新思维理念。政法机关要牢固树立服务发展大局的理念,在“和”字上下功夫,把化解矛盾纠纷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在“慎”字上花心思,慎重办理经济领域的案件;在“严”字上求实效,坚决打击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刑事犯罪,做到依法办案与服务发展的有机统一。一要牢固树立“大基层、大综治、大维稳”的理念,把基层综治维稳工作放到突出位置,深入实践、高位推动,以大基层促大综治,以大综治促大稳定,以大稳定促大发展。二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的理念,把群众的意愿作开展政法工作的“第一信号”,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政法干警的“第一职责”,把群众的评价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尺度”,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执法为民的“第一事务”,解决好执法、司法的人民性问题。

创新政法综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实践证明,农场成立政法委员会,配备专职政法副书记,适应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政法工作的需要。如何创新政法综治工作的领导体制笔者认为,要整合公安、司法、法庭、民政、信访等基层工作力量和资源,在“职责不打乱、统分结合干”的基础上,加强条块结合、力量整合、职能融合、工作配合,实现纠纷“联调”、治安“联防”、警务“联勤”、问题“联治”、平安“联创”,推进基层政法综治工作由松到紧、工作网络由疏到密、部门资源由分到合的转变,真正形成“一股绳”、“一盘棋”的新格局。

创新综治维稳工作机制。在当今社会形势下,我们要建立完善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机制,树立“信息先行”理念,把情报信息贯穿于政法工作的全过程。一是建立完善政法部门“大接访、大走访、大下访”机制,通过领导包案、集体会诊、督办回访等措施,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二是建立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与人民调解组织、行业协会以及建设、林业、水务等诸多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推进“三调联动”,从而实现独立运行向多方联动转变。三是健全完善应急处突机制,从预案、队伍、演练等全面加强处突准备,保证随时拉得出、用得上、处理得了、处置得好。

三、“四化并举”力求加强政法综治各项基础性工作。

现如今推进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做深做细各项基础性工作,我们就要更加重视贴近大局,全面抓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充分体现工作举措与形势、任务相适应的主动性。以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调解“多元化”之路。要坚持“矛盾不上交”的理念,加强社区、管理区、治安调解、医患纠纷等调解组织建设,全面筑牢“第一道防线”。要完善“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各类调解组织的积极性,实时、动态、深入地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及时、妥善、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涉法涉诉“开门大接访”,力求“诉求合理的问题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置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抚救助到位”,最大限度地在基层政法部门环节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以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为抓手,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打防控“一体化”运作。要按照打防控“一体化”的思维理念,加强以情报信息为主的信息化支撑、以群防力量为主的社会化支持、以多警联动为主的一体化运作,发挥好业务警种的实战“尖兵”作用、派出所综合性战斗实体的“拳头”作用和人民群众的“辅警”作用,提高打防控整体效能。要深入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推动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防控布点、防控力量、防控措施、防控经费问题,队伍上形成“专业化公安队伍+职业化巡逻队伍+群众化协警队伍”格局,措施上做到“点”上有人看管、“线”上有人巡逻、“面”上有人控制,目标上达到“全天候、无盲区、精细化”防控。

以优质服务高效管理为追求,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管理“社会化”进程。要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把重点人员、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纳入有序管理之中,要重点管好流动人口中的高危人群,确保“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重点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邪教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人等的管控,确保“不漏管、不失管、不失控”;重点加强“特种行业”监管,做到“靠上去跟踪管、分类别侧重管、经常性反复管”,努力消除犯罪市场。要通过推动管理创新,理念上变“管理控制”为“服务管理”,体现以人为本;方式上变“单打独斗”为“多方参与”,体现综合治理;机制上变“突击管理”为“日常管理”,体现长效性;目标上变“松散管理”为“系统管理”,体现实效性。

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为要求,在实践中有效加强队伍作风“经常化”建设。政法综治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公仆本色,廉洁奉公,不徇私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扎实推进政法综治各项措施的落实,力求做到“四深入”,不做“四种人”。即:一是深入群众,不做高高在上的“官人”;二是深入基层,不做走马观花的“游人”;三是深入一线,不做养尊处优的“闲人”;四是深入实践,不做脱离实际的“盲人”。

第三篇:夯实基层综治工作基础

夯实基层综治工作基础

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9月28日,中山路街道党工委肖书记参加了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会后,及时召开了管区综治委主要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传达了电视电话会议的主要精神,对目前乃至今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街道综治办要尽快吃透上级精神,结合管区的实际,马上开展调研活动,推动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拓宽街道综治中心的工作平台,充分发挥了基层综治组织在平安建设以及社会管理中维护稳定和保障民生的双重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基础建设,注重在调整和充实“六位一体”的基层综治组织上下功夫

街道以社区工作站为依托,成立了社区综治工委,并在旅游景区成立劈柴院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社区综治工委下辖调解、帮教、普法、巡逻、消防、国家安全、安全监管和治安信息“八位一体”基层综治工作组织,劈柴院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是以劈柴院景区为平台,涉及劈柴院、火车站广场和栈桥三大区域的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社区综治工委和劈柴院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在街道综治委的领导下,负责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街道大力推进综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发挥社区工作站的力量,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建立健全了首问负责和备勤机制,完善了社情监测和研判协作机制,拟建立履行职责和治安状况评价机制,完善配套保障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

三、积极发动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工作

由街道综治办公室牵头,由六个社区综治工委和劈柴院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为抓手,深入辖区单位和居民片区进行调研。积极听取辖区单位和居民对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辖区单位和居民代表的紧密联系,定期召开有辖区单位和居民代表参加的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积极发动辖区单位和居民代表参与日常综合治理工作。

四、积极协调辖区职能部门参与社会管理工作

街道综治办公室以居民民主议事会为抓手,定期组织居民座谈,及时发现民事纠纷和潜在的民事纠纷苗头,与公安、司法、劳动、城建、计生和民政等部门联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发生的民事纠纷及潜在的民事纠纷苗头,共同协商解决,为存在民事纠纷的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形成了“统一受理、归口分流、催办督办、跟踪回访”的运转流

程。

五、以关注民生和保障稳定为目标,开展社会管理服务工作

街道立足于老旧城区困难居民多和紧邻青岛火车站流动人口的现实,扎实推进“明锁换暗锁”等惠民工程和“平安中山”综合治理行动,积极吸收困难居民参加社区治安巡逻队伍,并发放一定的巡逻补贴,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治安巡逻力量。

六、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安综治工作,实现由“被动管理”向“主动自管”的转变

街道以六个社区综治工委和劈柴院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为抓手,深入辖区单位和居民家中宣传社区治安综治工作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支持或参与社区治安综治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已初步建立了辖区单位、社区居民与社区综治工委良性互动的群防群治组织。

七、加大社区治安巡逻力度

街道综治办公室积极动员社区居民、离退休人员、低保人员和流动人口等参与社区治安巡逻队,严格按照每一万人口巡逻力量不低于15人的标准,由社区综治工委负责组建了6支社区治安巡逻队伍,全面建成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八、全面做好“三大群体”的管理服务工作,抓好社会

矛盾的源头预防

街道在建立健全了城市边缘群体、犯罪高危和社会特殊人群“三大群体”的动态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三大群体”管理服务的新思路,由街道综治中心牵头,司法、信访和公安等职能部门积极参与,深入“三大群体”人员家中进行谈心,从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进行帮扶,力争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

九、加强综治信息员队伍建设

街道以社区综治工委为依托,由每个社区的治安巡逻队员兼任综治信息员,为每一名综治信息员配备一个小本子,在开展治安巡逻的同时开展综治信息收集,及时记录并上报存在的治安隐患,实现了综治信息员队伍建设由单纯的增加人数,向适度扩大队伍与注重工作质量并重的转变,切实加强了综治信息员队伍建设。

十、强化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实现“六个进一步”目标 街道在加强水管理职能探索工作上,不断加强社区综治工委建设,扎实推进社区治安综治工作,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维护和谐秩序能力,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维护社会治安的能力,力争在两年内实现“六个进一步”目标。

中山路街道办事处

第四篇: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实施办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实施办法

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为了进一步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促进园区和谐稳定,结合园区实际,工业园区就进一步加强园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提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健全综治组织网络

(一)工业园区综治委主任由园区管委会主任担任,管委会副主任任副主任,与综治工作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综治办,负责日常工作,同时配备1—2名专(兼)职综治人员,确保工作落实。

(二)园区各企业设立综治工作领导小组,企业老总任组长,一名副职领导任副组长,与综治工作相关的若干内设机构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其综治办可挂靠在内设机构,综治办主任由所挂靠的内设机构正职担任,配备1至2名专(兼)职综治人员。

(三)由综治办牵头,整合管委会办公室、组织、纪委、宣传、工会、团委、人民武装、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事务、安全生产管理、信访等组织和部门的资源,紧紧依靠管委会和公安机关的力量,共同开展和谐平安园区创建工作。和谐平安创建工作由园区党工委统一领导,综治办负责日常工作,实行矛盾纠纷联合排调、社会治安联合防控、安全隐患联合治理、和谐平安联合创建、为民服务联合开展的工作体系。

(四)加强综治干部培训。各级综治人员每年轮训一次,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学习内容、进度和时间具体明确,确保人员、内容、时间、质量“四落实”,人员培训率达到95%。

二、壮大群防群治队伍

(五)夯实基层基础,建立群防群治队伍,组织健全,人员齐全,机制完善,群防群治经费落实。

(六)园区管委会在辖区内应配备10—20名以上专职治安巡防员,由工业园区派出所管理,专门担负治安巡防任务。

(七)由各企业组建护厂队伍,担负护厂任务,确保企业安全。这支队伍由企业组建和管理。

(八)群防群治队伍的教育培训,由其组建和管理的部门负责。专职治安巡防队伍每年进行一周以上的教育培训。其他群防群治队伍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教育培训。

三、加强综治基础工作

(九)完善视频监控体系。2010年底前,工业园区办公区、主要道路、企业进出口和要害部位的监控力争实现全覆盖。新建企业安全防范设施的建设,应纳入企业建设规范,并与园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时验收并投入使用。

(十)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建立园区、企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经常性、不间断、拉网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重点排查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和隐患。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明确化解责任单位(部门)、责任人的责任和化解措施及时限,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推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提高调解效率和成功率。

(十一)开展治安集中整治。充分依靠派出所的力量,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经常性地开展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增强排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坚持边排查、边整治和滚动排查、滚动整治,确保实现由乱到治、由治到安。

(十二)推进基层平安创建。健全“两图、八制度、十册、十簿”,抓好平安园区的创建,扩大平安创建达标面。大力开展“富民政策、法律道德、科技文化、纠纷化解、治安防控、扶贫济困、文明新风、平安创建”活动,力争实现园区零发案、零犯罪、事故零发生、矛盾零上交,促进园区和谐稳定。

(十三)加强特殊群体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着力抓好以出租房屋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管理,落实房屋出租人、承租人的治安责任;抓好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服务、救助和管理;加强和改进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加强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监外执行人员和吸毒人员的管控,防止其失控危害社会;加强对“社会人”的管理,把其纳入园区管理之中,健全新型的管理和服务机制。

四、完善综治工作制度

(十四)目标管理制。每年初,科学设计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规划,层层由主要负责人签订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半年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年终进行考核评比,并兑现奖惩。

(十五)领导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综治委等五部委(厅)〈关于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维护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发

[2004]24号)精神,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党政一把手、分管综治

工作领导、领导班子所有成员的综治工作责任。建立综治工作实绩档案,把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实绩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十六)通报讲评制。对综治工作进展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检查通报,每季度进行一次讲评,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带动中间,促进综治工作平衡发展。

(十七)工作例会制。综治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综治办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总结工作,交流情况,查找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部署工作任务。

五、提高综治保障水平

(十八)园区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经费列入经费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落实综治人员岗位津贴。保障综治工作重大活动、重要工作和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经费,专款专用。

(十九)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采取单位出资为主、受益单位和群众出资为辅的方式,多渠道解决群防群治经费。专职治安巡防队的所需经费,由管委会解决。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群防群治经费保障机制。

(二十)加强基层综治办规范化建设,管委会综治办应具备办公场所,建立档案资料室,开通24小时传真,有条件的配备工作用车,添置工作所需的视听器材,信息资料和工作台账实行计算机管理。

第五篇: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思考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公安事业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上级公安机关对基层基础工作也相当重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基层基础工作有了长足发展,驾驭和控制社会治安的能力也有了全面提高。但是,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因素的制约,基层基础工作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与困难,成为制约公安工作的瓶颈。现笔者结合派出所工作实际,对基层基础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基础工作谈谈自已的看法。

一、当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现状

(一)警力不足与日趋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不相适应

以笔者所在的安阳派出所为例,辖区总面积11.8平方公里,下辖6个居民区,8个行政村,实有人口10万余人,是瑞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辖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带来了大量的社会治安问题,派出所的工作任务和压力日益繁重。一是刑事案件逐年高发。2005年安阳辖区发刑事案件1378起,2006年发1492起,同比上升8.2%;2007年1至8份已发1058起,尤其是街面两抢案件频发。二是治安管理工作繁重。辖区现有KTV6家,迪吧2家,桑拿按摩场所16家,旅馆业92家,网吧22家,边缘性行业262家,这些行业场所极容易滋生违法犯罪,治安管理任务非常繁重。三是打击破案任务艰巨。为完成打击指标,派出所民警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工作均处于超负荷状态。2007年1至8月份,安阳派出所已自破各类刑事案件160起,查处治安案件344起,移诉对象81名,治安拘留281人,三教35人,基层派出所实际上已成了一支“破案小分队”。四是接处警情应接不暇。安阳派出所每年的接警量仅110指令就在8000起以上,2007年1至8月份接处警6266次,平均每月783次,最多的6月份达888次,每个警情基本上要进行现场勘察、拍照、固定证据,还要在110证据管理系统和接处警系统中进行详细反馈。值班民警基本上24小时都不能睡觉,第二天照常要应对日常工作,如果遇上棘手的案件,有可能就要连续加班几天,到第六天又得轮到值班。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现有警力配置的严重不足。安阳派出所现有民警25人,其中所领导4人,内勤2人,办案民警11人,巡防民警2人,社区民警6人,每名社区民警平均管辖实有人口16000余人,按照公安部“城区每3000实有人口配备1名责任区民警”的规定,仅社区民警就缺额达27名。因为警力不足,导致警力摆布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广大民警夜以继日工作,仍难以应付,警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完成日益繁重的指标任务,民警经常加班加点连轴转,体力处于透支状态,不少民警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心脏频发性早搏、高血压等症状。

(二)专项行动和非警务活动过多,牵制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

虽然公安机关不断强调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但“重打轻防”的现象仍很突出,组织开展的各类专项行动层出不穷,打击破案指标连年攀升。仅今年上半年,就有“猎鲨”禁毒大会战、治爆缉枪专项行动、“奋战一百天、打好冲刺战”专项行动、破案追逃、春季铁掌行动等专项行动。这些专项行动大多是以打击破案为主要内容和考核标准的,迫使派出所不得不将工作重心向考核看齐,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击破案上,大大削弱了派出所在情报信息、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功效,派出所的日常工作得不到正常的开展,民警工作基本处于面上应付状态,在工作上无法发挥主动性和自主权,长期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另外,由于安阳所辖区是瑞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内大型活动多,警卫规格高,安全保卫任务繁重;政府部门视公安机关为“万能胶”,组织的任何行动如房屋的拆迁、劳资纠纷、经济纠纷、拆违、大型活动、殡葬改革等工作都要求民警配合,甚至对精神病人、乞讨人员的救济也成了公安的职责。如有一次一名精神病人在街上追打行人,民警出警到现场,冒着危险才将精神病人控制住,当民警将精神病人送至精神病院时,医院不肯接收,民警给相关部门打了好多电话,各部门却对此事相互推诿,民警饿着肚子一直折腾

了4个多小时,才终于将事情办妥。专项行动和过多的非警务工作,大大牵制了民警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长期下去,会给民警造成极大的身心压力,导致基层基础不扎实,防控网络出现漏洞,增加犯罪的时间和空间,各项公安工作也会陷于恶性循环状态。

(三)考核导向偏颇,基层基础工作得不到重视

从目前我局的各种考核机制看,普遍存在着以数字论成绩,以打处数、破案数、罚没数等论“英雄”的现象,在考核分值设置上往往是打击分值大且加分多,基础工作分值少且扣分多。为使考核排名不落后,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也就偏重于打击破案工作,不得不增加办案力量,缩减社区民警数,致使民警对基础工作无暇全面顾及,基础工作出现盲区。但是,基础工作量大面广,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工作,需要民警通过日常的工作进行积累,不可能像打击犯罪一样,有数字成绩和让人津津乐道的过程。基础工作的成绩不显山露水,闪光点不容易被人发现,同样付出的努力,同样艰辛的工作,出的成效不像刑侦等部门办具体案件来得明显。从立功受奖来看,派出所民警的机会也相对少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四)执法环境越来越差,民警执法缺乏保障

近几年来,公安机关一直在大力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着力提高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民警的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公正执法、文明办案程度不断加强。基层民警常年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他们以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捍卫着社会的安宁。面对着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他们挺身而出;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他们任劳任怨。可是一些老百姓的遵纪守法自觉性并非同步提高,少数人只求民警为其提供服务与保护,不愿承担义务,民警的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正当执法活动常常受到不应有的阻挠,一旦不满足他们的不正当要求,就会对民警横加指责,民警无辜遭受群众的谩骂侮辱也只能忍辱负重。110成了“万金油”式的社区服务队,民警为民服务听不到谢谢,得不到认同,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警察,把警察队伍中某些个别人的不良行为当成是整个警察队伍的通病,再加上媒体对警察队伍负面报道较多,警察在工作中威信度下降,得不到人们尊重。从平时的接处警情况来看,民警处警时如果遭到群众的恶意中伤,围观群众也表现出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而且对民警的工作极不配合,更有一些人暴力抗法、暴力袭警却得不到应有处理,这对民警来说是一种比肉体伤害更痛苦的精神伤害。如2005年元旦,某镇副镇长张某酒后滋事,干扰了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安阳派出所在处警时遭到张某等十几个人围殴,造成民警身上多处受伤,警服被撕破。我局依法以妨害公务行为对张某等人作出行政拘留决定后,张某提出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竟然撤销了处罚决定,认为张某等人的行为不是妨害公务,而是扰乱公共场所行为的继续。这在较大程度上助长了违法者的威风,给基层民警造成了心理的创伤。

(五)后勤保障不到位,严重制约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

公安机关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工作经费应由财政全额拨付。近年来,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安工作高度重视,逐年加大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和保障,但现有的公安经费根本无法保障和维持公安工作的正常运转。基层派出所民警不得不在应付繁重的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想方设法去拉赞助、挣罚款,以用来更新改善办公设备、警用装备和日常的办公支出。这样做的结果不但给民警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还给公安机关的公正执法造成严重影响,损害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

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些想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离开了基础,基层功能就会削弱,公安工作就会失去依托,就会失去工作主动权和控制权。为实现公安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基层基础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从根本上将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品位,从而有效增强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

(一)提高思想认识,突出基层基础工作地位

切实改变基层基础工作“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状,通过调整基础民警在立功受奖民警中的比例等切实有效的措施,营造基层光荣、基础重要的氛围,增强基层民警的责任感、荣誉感,激发其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基础工作为侦察破案发挥作用后的立功表彰激励机制,建立在同一案件侦破中,发挥作用的基础民警与侦察破案民警按作用大小比例予以表彰奖励的新型评估机制,赋予基础工作新的活力和生命线,以激发基础民警全力开展基础工作的积极性,挖掘和激发其内在潜力。

(二)完善绩效考核,确立正确的工作导向

对派出所的考核不应实行“一刀切”,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因为各派出所的辖区环境、治安特点、功能侧重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应根据派出所工作的共性,归纳其工作重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工作要求和基本运行机制。同时,根据个性,有区别的制定考核标准,引导各派出所各有侧重的开展工作,使各所基本上处于同一起跑线,增强可比性,实现派出所工作的深入推进。对派出所内部工作的考核而言,也要根据责任分工确立不同的考核标准,正确评价民警的工作,避免“一刀切”带来的考核不公,从而充分调动派出所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如安阳派出所从去年10月份开始对警力布局进行重新调整,及时修订了绩效考核细则,对办案组民警和社区民警、暂口职工分组实行考核,每月进行考核排名,按分值发放奖金,奖金差额最高可达2000元,较为公正地体现了奖勤罚懒,在全体民警中营造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的良好工作氛围,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2007年以来的四色预警连续保持最佳绿色,绩效考核成绩列全市派出所序列第一。

(三)坚持因情施策,强化基层基础保障措施

要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加大对基层人、财、物的投入,探索建立长效、稳定、可靠的保障机制。在警力配备上,要切实按照公安部的要求真正实现警力下沉,解决派出所警力不足的困难,科学整合现有警力资源,合理配置基层警力。在从优待警上,要提高基层民警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如住房、子女入学入托、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问题。在保障执法权益上,坚决支持民警依法履行职责,对袭警、侮辱民警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查处严厉打击。在宣传发动上,宣传部门要正确向群众通报治安形势的严峻性,客观地向社会反映基层民警工作的疾苦,以及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危险和任务的艰巨,逐步让全社会理解、支持公安工作。同时,公安机关要切实为基层“减负”,机关单位要减轻多头领导、多头考核给派出所带来的压力,精减对基层所队的检查、考评、验收活动,多进行一些解决实际困难的实在的帮助和指导。

(四)倡导与时俱进,在警务模式上推陈出新

深化勤务机制改革是实现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基层基础工作必须围绕追求警务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这一核心目标,进行警务运行机制的大胆探索和改革。以安阳派出所为例,今年以来,该所积极创新工作模式,科学调整勤务机制,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最大限度地向现有警力挖掘潜力,不断激活警务潜能,实现了工作效能大幅提升。着重做了以下几点:一是优化警力布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该所打破常规,优化警力布局,将辖区科学划分为A、B、C三块,并为各块设置职能均等的办案组和基础组,分别配置办案民警4名、基础民警2名。将暂口职工、户管员、协警等实行切块使用,分至各块实行治安责任包干。通过优化警力布局,整合了警力,切实解决民警单兵作战、警种联动难的困扰。二是优化职责分工。明确办案组民警负责办理辖区所有案件,承担打击破案任务;基础组民警负责治安管理和社区警务工作,不再承担办案任务,使其有足够时间与精力“抓队伍、管人口、搞情报、保平安、创满意”。抓队伍即抓好协警队、户管员、村居巡逻队等治安力量建设;管人口即管好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搞情报即收集前瞻性、预警性治安信息;保平安即指导开展巡逻防范工作,降低刑事发案;创满意即开展便民、利民、为民活动,密切警民关

系。三是强化公开巡逻。该所每天安排60名协警、30辆警用摩托车、1辆处警车由民警带队,统一着制式服装、骑乘摩托车、戴警用头盔进行分时段不定区域的集中公开巡逻,提高街面见警率,增强巡逻密度,营造主动挤压犯罪空间,有效震慑了街面犯罪分子。四是强化集中清查。由基础组民警带领暂口职工、户管员、协警每周自行至少组织3次集中清查和入户核对工作,对辖区内出租房逐户开展排查校对,对未能履行责任的房东严格依法处罚,以罚促登,以罚促管,使出租房和暂住人口底数清、情况明。

下载关于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治安综治基层基础工作考评方案大全

    乡镇治安综治基层基础工作考评方案 乡镇治安综治基层基础工作考评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考评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加强社会治安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以下简称“两个决定”),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加强社会治安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以下简称“两个决定”),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加强社会治安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荐)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以下简称“两个决定”),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对当前我镇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我镇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县综治部门对此项工作都十分重视,县......

    建立农村长效机制稳定基层综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稳定基层综治工作的几点思考维护农村稳定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各方力量,运用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手段综合治理,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

    抓基层强基础 拓展平安综治工作新局面(含五篇)

    抓基层强基础 拓展平安综治工作新局面 基层安则社会安,基层稳则社会稳,平安综治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抓基层强基础,是平安综治工作永恒的主题。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强基层......

    关于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调研报告(合集5篇)

    关于进一步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调研报告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综治工作的前提。对于巩固基层政权、严密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近年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