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生态学原理促进海防林体系建设

时间:2019-05-14 21:4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以生态学原理促进海防林体系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以生态学原理促进海防林体系建设》。

第一篇:浅谈以生态学原理促进海防林体系建设

市地处亚热带中部,在森林生态的区划上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代表性的树种为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金缕梅科五个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树木,其森林的特征是乔、灌、草层次明显,这样的森林群落最适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最大的生态效果,其系统也是最稳定的。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是加快构筑全省千里海疆绿色屏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宁波市人民

政府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目标责任书的一项工作责任。笔者认为,市处在东南沿海,区域内的生态绿化工作都属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范畴,建设海防林体系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也要考虑市地形南高北低,有山区、平原、滨海的自然条件。因此,笔者建议,根据地形地貌的变化来构建不同的生态系统,如北部滨海主要建设环湾景观防护林系统;中部平原是市的中心区域,海防林建设既要讲究生态效益,也要考虑美观的需要,以城镇绿化为龙头,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绿化系统;南部山区主要建设以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生态涵养系统。这三个绿化生态系统,通过铁路公路水路的绿色通道系统连成一片,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网络体系。

一、环湾景观防护林系统

随着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市建设重心逐渐北移,湾时代即将来临。建设环湾景观防护林工程势在必行,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在80年代已开始建设,但林带狭窄,树种单一,投资较低,建设成效不大。自200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以来,市及时制订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总体规划,市政府把海防林体系工程作为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分5年完成长23公里宽100米的海岸基干林带建设任务,近2年来,建设单位通过开沟、整地、加客土、加返盐阻隔物、播活地被物、选择耐盐碱树种等技术措施,种植林木20余万株,达到宁波市海防林建设技术规程的要求,种植地段林带初具规模。同时积极开展平原林带林网建设和开发区绿化建设,随着沿海化工园区的建设,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有恶化的可能,目前以林带为主的绿化规模和以杨树、榆树为主的绿化树种远远不能适应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鉴于这一现状,要下大力气植树种草,对厂矿企业要种植一些抗污染性强的树种,做到绿化规划与工厂建设同步进行,并且做到同步实施,同步监督,同步验收,同步管理。

二、城乡绿化一体化系统

扩大城乡绿地覆盖面积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城乡人民小康生活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南雷路景观大道,姚江最良江侯青江三江六岸,兰墅、舜北等休闲公园和一大批公共绿地的建成,市城区的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纵观市,目前,农村绿化仍是薄弱环节,而改善农村绿化环境又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村庄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今后农村绿化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把镇村道路河堤绿化、公共绿地、房前屋后庭院绿化作为重点,美化和改善镇村生态环境,并把镇村绿化和创建园林式村庄、森林城镇结合起来,与庭院经济、特色基地、苗木基地结合起来,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镇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达到林在村中,村在林中,林村交融,和谐繁荣的目标。

三、江河源头生态涵养系统

四明山脉是姚江、曹娥江、奉化江三江的源头和主要支流,境内又有四明湖、陆埠、梁辉三座大中型水库。这一区域生态涵养林的建设和保护事关三大河流径流量的有效调节,事关整个流域干旱洪涝灾害的有效缓解,事关全市的生态安全。市已现场界定生态公益林33.86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8.4%。以后划定的范围将逐步扩大,补偿标准将逐年提高,达到生态公益林经营和管抚的最低成本。针对山区树种组成中,松杉等针叶林比重较大的实际,要积极营造阔叶林和混交林,改造松材线虫病危害的林木,逐步恢复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多层次多林种的地带性植被。这一区域有几千种野生动植物,要加强对古树名木、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的保护。在四明山森林公园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市林场东岗林区成为省级森林公园的基础上,申报建立各级各类的自然保护区,使这一区域成为绿色生态宝地。

四、绿公通道系统

铁路、公路、水路两侧的绿化林带具有防护、美化的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绿色通道是连接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地滨海各生态系统的纽带,在整个森林生态网络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公路纵横交叉,水网密布,要把公路、水路的绿化作为整个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建设绿色通道,在高速公路两侧各30米,国道省道两侧各20米,城区到各乡镇公路两侧10米,主要河流两侧10米的绿化林带建成的基础上,加强管抚,形成交通要道林成片,路渠河堤树成行的绿色通道系统,使穿越市的铁路、公路、水路成为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

五、海防林体系建设中树种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树种的选择对于海防林体系建设中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选择树种

第二篇:中山大学《生态学原理》讲稿(模版)

中山大学《生态学原理》讲稿,与李博编《生态学》对应。

第一章

生态学是一门科学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生态学的定义

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E.Haeckel,1866)

它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 生态学的定义还有很多: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埃尔顿,1927)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Andrenathes,1954)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E.P.Odum,1956)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E.P.Odum,1997)二.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理论上:概念上的提出—→论著的出版—→学科的形成。

时间上:萌芽时期—→近代发展:4大学派的形成—→现代发展: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

实验技术上:描述—→定性—→定量—→模拟。(1)生态学萌发阶段(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

在我国:公元前1200年 《尔雅》一书; 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

公元前100年前后,农历确立了24节气,同时《禽经》一书(鸟类生态)问世; 《本草纲目》。

在欧洲:公元前285年也有类似著作问世。(2)近代生态学阶段(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建立时期:

17世纪后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成长。

1792年德国植物学家C.L.Willdenow出版了《草学基础》;

1807年德国A.Humbodt出版《植物地理学知识》提出“植物群落”“外貌”等概念; 1798年T.Malthus《人口论》的发表;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1866年Haeckel在他的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中首先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提出了生态学定义。1895年E.Warming发表了他的划时代著作《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909年经改写成《植物生态学》)。

(2)近代生态学阶段(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1)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著作与教科书出版。代表作:C.Cowels(1910)发表的《生态学》; F.E.Chements(1907)发表的《生态学及生理学》;

前苏联苏卡切夫的《植物群落学》(1908)、《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群落学》(1945); A.G.Tamsley(1911)发表的《英国的植被类型》等; R.N.Chapman(1931)的《动物生态学》; 中国费鸿年(1937)的《动物生态学》;

特别是W.C.Alle(1949)等的《动物生态学原理》出版,被认为是动物生态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

(2)近代生态学阶段(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2)学派的形成:主要有

①北欧学派:以注重群落结构分析为特点。代表人物:G.E.Du Rietz

②法瑞学派:注重群落生态外貌,强调特征种的作用。代表人物是J.Braum-Blanquet

③英美学派:以动态和数量生态为特点。代表人物是Clements和Tansley

④俄国学派(前苏联学派):植物(群落)与地学结合。代表人物:B.H.Cykayeb

(三)现代生态学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三.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深入到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中,形成各自的分支学科。

渗入到人类社会各种活动甚至思维和意识中。参考书目、杂志:

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Richard.B等(中译本),保护生物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R.E.Richlefs等,Ecology,NewYork,1990.Manuel.c.Molle,Ec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Mcgraw-Hill Companies.Inc,(生态学:概念与应用,科学出版社,影印版,2001)《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环境概述

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一.环境概述

二. 生态因子

1、定义: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要素。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一般规律)(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

(5)可调节(补偿)作用但不可代替性;(6)限制性作用—耐度限制及耐度限制的调节。

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 ①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

②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且阻止其生长、繁殖或扩散甚至生存的因素。

最小因素定律(law of minimum):

能够影响生物的无数因子中,总有一个因素限制生物的生长、生存或繁殖。

耐性定律(law of tolerance):

耐性(tolerance):①指生物能够忍受外界极端条件的能力;②指单个有机体或种群能够生存的某一生态因子的范围。

又称shelford 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性限制时,而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一般规律)耐性限度(the limits of tolerance):

每个种只能在环境条件一定范围内生存和繁殖。也即生物种在其生存范围内,对任一生态因子的需求总有其上限与下限,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该种对该因子的耐性限度。

生物种的耐性曲线(见图例):

耐性限制用曲线表示,称为耐性曲线(tolerance curve)。广幅分布生物与狭幅分布生物分布耐性曲线。

耐度限制的调节通过下列主要方式: 新环境适应:驯化培育 休眠——“逃避”限制

生理节律变化和其他周期性补偿变化

调节的目的是对恶劣环境的克服,通过这些方式,使体内生理、行为达到平衡,而抵抗恶劣环境。

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1)光强的作用:生长发育、形态建构作用。典型例子—植物黄化现象(eitiolation phenomenon)。

(2)光质的作用:光合作用影响

红、橙光能对叶绿素有促进,绿光不被植物吸收称“生理无效辐射”。红光有利于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有影响。

紫外光与动物维生素D产生关系密切,过强有致死作用,波长360nm即开始有杀菌作用,在340nm~240nm的辐射条件下,可使细菌、真菌、线虫的卵和病毒等停止活动。200~300nm的辐射下,杀菌力强,能杀灭空气中、水面和各种物体边面的微生物,这对于抑制自然界的传染病病原体是极为重要的。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3)光周期现象—生物对光的生态反应与适应

定义: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所表现出的现象称之为光周期现象。

生物和许多周期现象是受日照长短控制的,光周期是生命活动的定时器和启动器。

表1 不同纬度地区的日照时间 单位:h 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3)光周期现象—生物对光的生态反应与适应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日照中植物。(不同光照时间对开花的作用而定)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鸟类的光周期现象最为明显,它的迁徙是由日照长短变化所引起的;鸟类及某些兽类的生殖也与日照长短有关,如雪貂、野兔和刺猬等都是随着春天日照长度增加而开始生殖(称为长日照兽类);绵羊、山羊和鹿等总随着秋天短日照的到来而进入生殖期(称短日照兽类)。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1)温度与生物生长发育

生长:“三基点”——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发育:植物的春化作用(某些植物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果)。(2)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对低温适应——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的表现

中国南北方几种兽类颅骨长度的比较: 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说明了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减少(贝格曼Begman定律)(表)。

阿伦(Allen)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为四肢、尾巴、外身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的趋势。

在生理方面,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植物通过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动物对低温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代谢率与温度关系中的热中性区宽,下临界点温度以下的曲线率小等几个方面(图)。(3)物候节律:

物候又称物候现象(phenological phenomenon),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季节变化的反应现象。物候学(pheology)则是指研究生物与气候周期变化相互关系的科学。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1)水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水分不足,使植物萎蔫;使动物滞育或休眠。某些动物的周期性繁殖与降水季节密切相关,如澳洲鹦鹉遇到干旱年份,就停止繁殖;而某些龙脑香科植物遇到干旱年份却产生“爆发性开花结果”。

(2)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2)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植物依其对水分需求划分为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两大类型。各类型下又分别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旱生植物和中生植物等。(图解)陆生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形态结构上的适应:以各种不同形态结构,使体内水分平衡。行为上的适应:沙漠动物昼伏夜出;迁徙等。

生理上的适应:“沙漠之舟”骆驼可以17天喝水,身体脱水达体重的27%,仍然照常行走。它不仅具有贮水的胃,驼峰中还储藏丰富的脂肪,有消耗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分;其血液中具有特殊的脂肪和蛋白质,不易脱水。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1)氧的生态作用;

(2)氮的生态作用;

(3)CO2的生态作用(对动植物个体潜在的影响); ①使植物气孔开度减少,减少蒸腾,提高水分利用。②CO2 浓度相对提高,使C3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增加(C4植物达到饱和点后则不随CO2 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增加)。

③CO2 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速率随全球CO2 浓度的提高而增加。④高浓度的CO2 能改变植物形态结构——幼苗分枝增多,叶面积指数加大等。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4)大气污染与植物;

①大气主要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影响)

二氧化硫(SO2)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为0.25~0.55ppm,2~8小时;典型症状——叶片脉间呈不规则的点状、条状或块状坏死区。

氟化氢(HF)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40ppm;典型症状——叶尖和叶缘坏死。

臭氧(O3)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0.05~0.15ppm 0.5~8小时;典型症状——叶面上出现密集的细小斑点。

乙烯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10~100ppb;典型症状——“偏上生长”致使叶片、花、果脱落。

②植物对大气的净化作用

吸收CO2,放出O2 :造林绿化与人类维系呼吸;

吸收有毒气体:吸收二氧化硫(SO2)及氟化氢(HF)最优;

驱菌杀菌作用:有些植物分泌杀菌素,如1ha松柏林24小时分泌34kg杀菌素; 阻滞粉尘:针叶林阻粉尘量32~34吨/年,阔叶林68吨/年; 吸收放射性物质:吸收中子γ-射线。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4)大气污染与植物; ③大气污染监测——指示植物 a.作为指示植物的基本条件:

能够综合反映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强度; 能够较早地发现污染(对大气污染敏感); 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大气污染物;

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污染历史(基本年轮的化学分析)。

b.常见(用)的指示植物:地衣最敏感,0.015~0.105ppm二氧化硫下无法生存(但反应慢)。④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

形态及生长量观测:IA=Wo/Wm;

群落生活力调查(见《城市生态学》——孟德政等译,1986); 现场盆栽定点监测;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气孔开放度,细胞膜透性,叶液PH值变化,植物体内酶体变化等。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1)土壤化学性质与植物的关系

①PH值 <3 或 >9对根系严重伤害

②矿质营养元素与植物(2)植物的盐害和抗盐性

植物的抗盐方式:

排除盐分——泌盐植物;

稀盐植物(稀释盐分);

富集盐分;

拒绝吸收(3)植物对土壤适应的生态类型

对PH值的适应——嗜酸性植物、嗜酸—耐碱植物、嗜碱—耐酸植物、嗜碱植物。

钙土植物、盐生植物、抗盐植物(4)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

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如汞、镉、砷、化学农药污染等。

监测:植物群落调查,蔬菜及作物调查,实验分析 第三章

种群 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的增长与调节

种群生活史

一、种群的基本特征

1、种群的定义(population)

种群是占据特定空间(地理位置)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

种群是占据某一地区的某个种的个体总和(Friederich,1930)

某一特定时间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同种有机体(Merrile,1981)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种群是一种特殊组合,具有独特性质、结构、机能,有自动调节大小的能力。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研究同种生物个体群数量动态、特性分化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种群生物学population biology)

一、种群的基本特征

1、种群的定义(population)

种群生态学历史发展概况及主要代表作:

J.L.Harper,1977,Population Biology of Plant.Academic press,London and New York. J.W.Silvertown,1982.Introduction to plant population ecology.Longman London and New York. ③王伯荪等,1995,植物种群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种群的基本特征

(1)分布格局(distribution pattern)——种群内个体空间分布方式或配置特点。(图)均匀分布(uniform distribution)

随机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

集群分布(contagious distribution)

种群分布格局最简易的判断方法,通过公式

S2=Σ(x-m)2/n-1计算

其中:n—调查时样方数

m—每个样方中个体平均数

x—样方中的个体总数

S2 —方差(分散度)

2.种群的基本特征

(2)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种群内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分布情况。根据年龄结构划分三种种群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见图)

增长型种群(increasing population)——年龄结构成典型金字塔型,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老龄个体小,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稳定型种群(stable population)——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平衡,种群稳定。

下降(衰退)种群(declining population)——倒金字塔型。种群中幼体减少,老体比例增大,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种群(特别是优势种)年龄结构,直接关系着其本身及其所在群落的发展趋势,是种群及其所在群落的动态趋势的主要指标。测定种群的年龄结构,便可分析它的自然动态,推知它及其所在群落的历史,预测它们的未来。

2.种群的基本特征

(3)性比(sex ration)——性比是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受精卵的♂/♀大致是50:50,这叫第一性比。

由于种种原因,♂/♀比继续变化,到个体成熟时为正的♂/♀比例叫第二性比。最后还有充分成熟的个体性比,叫第三性比。性比对种群配偶关系及繁殖潜力有很大的影响。

2.种群的基本特征

(4)生命表(life table)——是指列举同生群在特定年龄中个体的死亡和存活比率的一张清单。

同生群(cohort)——同时出生的个体种群。

类型:图解生命表(diagrammatic life table)——以图解来表示生物一个世代的历程。常规生命表(conventional life table)

动态生命表(dynamic life table)——真实记录生物个体存活情况。

静态生命表(static life table)—记录某一特定时间获得的各龄级个体数情 况而编制成的。作用(意义):

综合记录了生物体生命过程的重要数据; 系统表示出种群完整生命过程; 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必不可少的方法。二.种群的增长与调节

1.种群增长的模型

(1)马尔萨斯(Malthus)方程:又称指数增长模型。

Nt=N0ert 指数增长;ln Nt =ln N0trt

对数增长

(2)逻辑斯蒂增长(Logistic growth)模型:是比利时学者Verhulst 1838年创立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是指种群在有限环境下,受环境制约且与密度相 关的增长方式。

根据S2 的值可判断:

当S2=0即S2m 时为集群分布 Nt=k/1+(1-Nt/k)e-rt(3)Leslie—Lefkorich矩阵模型:

nt+1=Mtnt

Mt是m、p、i的距阵,nt 和nt+1 分别是在t和t+1时种群各阶段个体数的列向量,从中计算λ值。当λ=1,表示种群稳定;当λ>1,表示种群正在增长;λ<1,种群趋向衰退。

2.种群大小的调节(population regulation)

种群大小的调节是指种群大小的控制或者是指种群大小所表现的作用限度。调节种群大小的因素

非密度相关——外界(物理)因素,如降水、温度、土壤状况等。密度相关(密度依赖)——内部的生物因素。

自疏(self thinning)与-3/2定律:

自疏——指同种植物因种群密度而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的过程。

–3/2定律——植物种群自疏过程中,其个体平均重量与种群密度成-3/2直 线斜率的变化。

W=Cd-3/

2logw=logc-3/2logd W~平均单株重量

C~为常数

d~种群密度

(植物个体重量与密度说:密度降低,重量增大)

3.人类种群的增长与调节

(1)世界及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见图)(2)我国人口的调节

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 面临建国以来的第三次出生高峰; 人口老化趋势出现;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我国人口的调节:

总方针——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

目标——2000前力争把中国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内,期望下世纪中叶稳定在15~16亿;

措施——坚持优生优育,计划生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三、种群生活史

(一)种群在其生活史中表现的特征

(二)繁殖格局(reproduction patterns)

(三)繁殖策略(reproduction stratagem)

(四)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

三、种群生活史

(一)种群在其生活史中表现的特征

1.生活史的定义——一个生物从出生到生物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生活史(life history)或生活周期(life cycle)。2.表现的主要特征 个体大小:是生物的遗传特征,与生活周期长短有很好相关性。

生长与发育速度:呈“S”形生长曲线,包括停滞期、指数期、静止期。

2.表现的主要特征 繁殖:指有机体生产出与自己相似后代的现象,是生物形成新个体的所有方式的总称。包括: 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是指通过两性细胞核的结合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 孢子生殖(spore reproduction)是指生殖细胞即孢子不经过有性过程而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

繁殖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密切,它是生活史中的核心问题。

2.表现的主要特征

扩散:指生物个体或繁殖体从一个生境转移到另一个生境中。

① 植物的扩散(繁殖体的传播):

扩散形式——水力、动物(包括人)、风力。各自有特殊的适应性。

② 动物扩散(主动扩散)扩散形式——迁出、迁入、迁移 迁出(emigration)——分离出去而不再归来的单方向移动。迁入(immigration)——进入的单方向移动。

迁移(migration)——周期性的离开和返回。(回游、迁徙)

③ 动植物扩散的生物学与生态学意义

可以使种群内和种群间的个体得以交换,防止长期近亲繁殖而产生不良的后果; 可以补充或维持在正常分布区以外的暂时性分布区域的种群数量; 扩大种群分布区。

(二)繁殖格局(reproduction patterns)

1、一次繁殖和多次繁殖

在生活史中,只繁殖一次即死亡的生物称为一次繁殖生物(semelparity)。一生中能够繁殖多次的生物称为多次繁殖生物(iteroparity)。

2、生活年限与繁殖

植物可划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三种类型的生活年限;动物也分别划分为短命型、中等寿命型和长寿型三种类型的生活年限。

有机体的生活年限(life-span)或寿命(lifetime)既具遗传性,也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通常前者为生理寿命,后者为实际寿命或生态寿命。短命型可视为提前繁殖,长寿型视为延迟繁殖。

繁殖格局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主要视生境条件决定的。

(三)繁殖策略(reproduction seratagem)

繁殖策略是表示生物对它所处生存条件的不同适应方式。MacArthur(1962)提出的r-K选择的生活史策略。

1.r-选择——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称为r-选择。r-选择的物种称为r-策略者(r-strategistis)。

r-策略者是新生境的开拓者,但存活要靠机会,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机会主义者”,很容易出现“突然的爆发和猛烈的破产”

2.k-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称为k-选择。k-选择的物种称为k-策略者(K-strategistis)。

k-策略者是稳定环境的维护者,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保守主义者,当生存环境发生灾变时,很难迅速恢复,如果再有竞争者抑制,就可能趋向灭绝。3.r-选择和k-选择的相关特征(见表)

在动物中,大分类动物间比较时,昆虫可视为r-选择,脊椎动物为k-选择;在分类单位之内比较时,体形大,生育力低,对幼小个体有良好保护的为典型的k-选择,体形小,生育力高,对幼小个体怃育时间短的,为典型的r-选择。

在植物中,一年生植物如农田杂草,原生和次生裸地的先锋草种属于r-选择,大多数森林树种属于k-选择。

生物种群的繁殖策略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四)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1.植物的选择受精

选择受精(selective fertilization)是指具有特定遗传基础的精核与卵细胞优先受精的现象。选择受精主要表现为生理生化和遗传上的特征,包括自交不亲和性、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多个花粉精核间的竞争等现象。植物的选择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1)可保证最适应的两性细胞的高度融合,从而增强后代的存活能力;

(2)限制异种之间的自由交配,使种间生殖隔离,从而保证各个种的相对稳定性。

(四)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

2.动物的性选择

(1)动物性选择形式:动物的性选择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以异性的外表和行为作为选择的依据。通常表现为修饰(ornamentation)、色泽(coloration)、求偶行为等方面,形成明显的雌雄二形(sexual dimorphism)现象。

在动物中,绝大多数物种是由雄性作出求偶行为,往往表现在颜色修饰和声音上有许多差异(特别是鸟类),有的做出各种各样动作,显示自己的魅力。(2)雌性动物的婚配选择:精心选择那些携带最好基因型的雄性个体交配,来获得高质量的后代,提高其繁殖成效。为此,雌性动物往往对雄性个体有敏锐的洞察力,特别对色彩和声音有较高的鉴别力。此外,对雄性的体态、行为特征(如争斗、给饵等)等也有一定的鉴别力,从中择优选择,才能保证后代健康。第四章 生 物 群 落(1)一.生物群落的特征 二.生态位

三.生物群落内的种间关系 四.生物群落的演替 五.生物群落的分类

六.生物群落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一.生物群落的特征

1、定义: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是指在一定地段或一定生境里各生物种群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所构成的组合结构单元。

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 phytocoenosium, phytocommunity)是指由一些植物在一定生境条件下所构成的一个相互影响、互为关联的总体。植被(Vegetation)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活的植物覆盖。

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群落中的所有物种在生态上有相关性

植物群落中的种类成分组成——调查方法:标准样地法(确定最小面积)、点—四分法(中点象限法)(见另图)。

各物种的相关:竞争、共生、附生、腐生、他感等。

(2)群落与环境不可分割性

(3)群落中各物种的重要性有各异性 植物群落中物种的数量特征: 单一数量特征 综合(数量)特征

▲ 单一数量特征:

*密度(Density)——D=N/S *多度(Abundance)——指种类的丰富程度 M=F/A×100%

F—样地内该种的个体数

A—所有个体数

*频度(Frequency)——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百分比 F=∑S/N×100%

“F”也称频度系数 Raunkier植物频度定律:共分5级

A(1~20%)、B(21~40%)、C(41~50%)、D(51~80%)、E(81~100%)A>B>C<=>D

▲综合(数量)特征:

*存在度(presence):指一种植物在一个群落中出现的程度 P=n/N n——某种植物出现的群落数

N——同一类型群落总数

*恒有度(Constance):在一定面积内物种的存在度

*确限度(fidelity):一种植物在一个群丛中的集中程度:

具体分5个确限度等级:奇偶种、随偶种、适宜种、偏宜种、专有种或确限种。*优势度(dominance):表示某种植物在群落中所占的优势程度。由多度、频度、显著度和立木级比例综合评定。

确限度等级 :

奇偶种(stranger)——偶然发现或入侵的或残遗的种; 随偶种(indifferent)——对任何群落都没有显著的亲缘;

适宜种(preferent)——在若干群落中发现,但在其中一个群落中成为优势种或生长最好的种;

偏宜种(selective)——特别在某一群落中出现,但也在其他群落中偶尔出现的种; 专有种或确限种(exclusive)——完全或几乎只出现在某一群落中的种。

优势度(dominance)

重要值(importance value)(IV):以综合数值表示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值。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

(IV)

RD%

RF%

RP% 相对多度=某个种的个体数/所有种的个体数×100% 相对频度=某个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100%

相对显著度=某个种的胸截面积/所有种的胸截面积×100%

(4)群落有其空间和时间上的结构

空间结构——分层(地上分层、地下分层)。森林群落空间结构地上成层(分层)现象用剖面图解表示。分:乔木层(一般三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图)

时间结构(季节性周期变化)——指那些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关联的明显周期现象。主要表现在:

叶子的生长变化:新叶生长、变叶期、落叶期; 开花和结实

(5)群落结构的松散性和边界模糊性 二.生态位

1.生态位(niche)的概念

Grinnell(1917)最早使用这个术语,指出生态位是“每个物种由自身结构上和功能上的限制而被约束在其内的最后分布单位”。

Elton(1927)认为“生态位是说物种在生物环境中的位置及它的食物和敌害关系”。Hutchinson(1957)定义生态位是“一种生物和它的非生物与生物环境全部相互作用的总和。Whittaker(1975)的概念较科学及明确。

“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和空间的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种与其他种的相关的位置”。

2.生态位理论的基本要点

(1)生态位宽度(广度)(niche breadth,niche width)。定义: 一个有机体单位(物种)利用的各种各样不同资源的综合的幅度。一种生物或生物类群所表现出来的资源利用的多样性。

可利用的少

生态位宽度增加,促使生态位泛化

(generalagation)资源:

丰富,可选择性大

生态位宽度减少,促使生态

位特化(specialigation)

2.生态位理论的基本要点

(2)生态位重叠(niche overlap)

定义: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之间的重叠现象。或是说两个或更多的物种对资源位和资源状态共同利用。

生态位重叠是竞争的必要条件但并非绝对条件,而决定于资源状态。

丰富,供应充足,生态位重叠也不发生种间竞争。资源

贫乏,供应不足,生态位稍有重叠,即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

2.生态位理论的基本要点

(3)生态位分离(niche separtion)

定义:两个物种在资源系列上利用资源的分离程度。

又称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ve exclusion priciple)或高斯(Gause,1934)原理:如果许多物种占据一个特定的环境,他们要共同生活下去,必然要存在某种生态学差别(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否则它们不能在相同的生态位内永久地共存。

(4)生态位移动(niche drift)

定义:种群对资源谱利用的变动。这是环境胁迫或者竞争的结果。

3.用生态位理论解释自然生物群落:

(1)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一个终究要灭亡;

(2)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由于各种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种群间能避免直接的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

(3)群落是一个相互起作用,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这些种群在它们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类型方面,都趋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大家配合共同生活,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从而保证了群落在一个较长时间有较高的生长力,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4)竞争可以导致多样性而不是灭绝,竞争在塑造生物群落的物种构成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竞争排斥在自然开放系统中,很可能是例外而不是规律,因为,物种常常能够转换它们的功能生态位去避免竞争的有害效应。三.生物群落内的种间关系

1、互利共生(互惠共生)(mutualisum)

两种生物或两种中的一种,由于不能独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或一种生活于另一种体内,互相依赖,各获得一定利益的现象

2、寄生(parasitum)——某一物种的个体居住于另一种物种个体的体内或 体表从中吸取营养而生活的现象。

3、腐生(saprophytic)——一些生物有机体只利用腐朽有机物生存的现象。

4、竞争

5、他感

三.生物群落内的种间关系

4、竞争(competition)——同种或异种的两个或更多个个体间发生对于环境资源和空间争夺,从而产生的一种生存斗争现象。

种间竞争——近缘种围绕着共同的资源(食饵、空间等)而斗争,其结果是一方或双方种群的生长、生存、分布和增殖都受到不良影响。

种内竞争——种群内各个个体间为争夺资源与空间所产生的生存斗争现象。竞争是对抗性的。其结果:排斥、淘汰、抑制、共存,导致多样性,而不是灭绝。决定竞争胜负的因素:

种间竞争——种的生态习性、生活型、生态幅度状况等

种内竞争——个体的生长状况,体积小(强弱),年龄大小状况等。三.生物群落内的种间关系

5、他感(化感,他感化学作用)(allelopathy)

⑴定义:由生物体分泌到体外的化学物质对别种或本种其他个体发生影响的现象。⑵他感作用的主要类型 植物与微生物间的他感 植物间的他感:他感与自毒 植物与草食者间的他感作用 植物与动物(人类)的他感作用 ⑶一些植物他感作用的具体途径

水淋溶、根分泌、挥发物、残体分解、不同植物具体途径不同(见表): 表:已被证实的10种植物的他感作用途径

(4)他感作用的几个问题

他感作用对象作用部位差异性问题:他感对不同植物有不同的作用(敏感度不一样)。例如对柠檬桉水抽提物和挥发油对萝卜等6种受体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其中6种受体对水抽提物抑制敏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萝卜>玉米>水稻>柱花草>黄瓜>豆角。对挥发物的敏感顺序是:萝卜>柱花草>玉米>水稻>黄瓜>豆角。表现出低促高抑现象。例如,柠檬桉挥发油在0.005%低浓度下对萝卜幼苗生长起促进作用,当浓度超过0.08%又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他感作用与环境因子关系:不同月份(季节)水抽提物的他感作用不同;各月份水抽提物的他感作用与降水量明显相关。

(5)他感作用的机理

① 生物体化学生理活性物质(他感作用物)的作用。如木麻黄的他感作用有5个黄酮衍生物和一个阿魏酸衍生物;螃蜞菊的地上部分他感作用物有2个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茶树他感作用及自毒作用的主要物质是茶多酚及咖啡因。

② 他感作用物主要是对细胞、亚细胞结构的影响。如使细胞壁变宽、弯曲;高尔基体变形,内质网和核糖体数量减少;致使整个细胞液泡化。

(6)他感作用在群落中的作用(要深入探讨此关系)

对种群在群落中形成——干扰邻近植物的生长,保持种群地位。

在群落演替中的作用——“自毒”使本身衰退,加速更新演替;干扰邻近及入侵物种,保持自身优势地位,保持群落的正常运作。

(7)他感作用在农林业中的作用

防止经济作物“自毒”衰退,保持高产。

“以草治草”、“以草治虫”,并合成他感化学活性物质,选择新一代无污染农药。

第四章 生 物 群 落(2)一.生物群落的特征 二.生态位

三.生物群落内的种间关系 四.生物群落的演替 五.生物群落的分类

六.生物群落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四.生物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表征、原因及类型 定义、表征、原因、类型 2.演替顶极及其基本理论 定义

演替顶级基本理论

3.演替过程及机制的主要理论 演替的两种哲学观 主要理论学说 演替的数学模型

1.演替的表征、原因及类型

定义:演替(Succession)是指一个生物群落被另一个生物群落所代替的过程。表征:

▲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定向性变化; ▲优势种的变更;

▲在顶级群落形成之前其演替过程持续进行。原因:

环境变化;繁殖体的散布;物种间相互作用;新种类不断发生; 人类活动的影响。类型: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为:

原始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开始于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

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开始与次生裸地(如森林砍伐迹地、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

2.演替顶极及其基本理论

(1)定义:演替顶级(Climax)是Clements首先提出。Oosting(1956)给予完整概念。演替顶级就是这样的一个群落,它们的种类在综合彼此之间发展起来的环境中很好地互相适合;它们能够在群落内繁殖而且能排除新的种类,特别是可能成为优势种的种类在群落内的定居。也就是说,演替顶级是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2)演替顶级基本理论

单元顶级学说。

Clements为代表 多元顶级学说。

Tansley为代表 演替顶级格局学说。Whittaker为代表 3.演替过程及机制的主要理论(1)演替的两种哲学观

有机体论—整体论——强调环境的作用(观察尺度大,对现象作解释),强调系统的整体特征、综合特征和超特征。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生态学家E.P.Odum。

整体论者认为,生态系统演替是有序的,定向的,从而可预见的群落内部控制过程,而且终止于具有内控自调特征的稳定阶段(即顶级)。

个体论—简化论——整体等于其组分之和,系统可以简化或分解到组分水平,最终可根据物理或化学原理加以解释。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人H.A.Gleason。

简化论者认为,群落演替只不过是种群动态的总和,因而它的演替并不是有序的或预见的。3.演替过程及机制的主要理论(2)主要理论学说:

接力植物区系学说:若干演替系列群落循序渐进逐步取代的过程。包括6个步骤或阶段,即立地裸化、迁移、定居、竞争、反应、稳定态的过程。意味着在此过程中,植物种是以组或批的形式出现或消失的。初始植物区系组成说:演替途径是有初始期立地拥有的植物种类组成决定(先锋树种的存在),以后随时间变化其他植物侵入、取代。

三重机制学说(C-S学说):认为演替有三种可选择的模式:促进型、忍耐型和抑制型。生活史对策演替学说:C-S-R三角模型 3.演替过程及机制的主要理论(2)主要理论学说:

资源比率学说:每个种在限制性资源比率为某一值时表现为强竞争者,故当两种或多种限制性资源的相对利用率改变时,组成群落的植物种也随之改变,故发生了演替。

变化镶嵌体稳定态学说:一些生态系统的发展不依赖于外源环境干扰,却表现为一种内源自发控制过程,演替包括四个阶段——重组、加积、过渡和稳态。

五、生物群落的分类

1.分类单位:植物群落采用群丛(Association)、群系(Formation)和植被型(vegetation type)为基本从属单位。

群丛——具有相似种类组成,优势种,结构和外貌的同类群落。群系——相邻的群丛联合,有相同的一个或几个优势种。植被型——具有同一生活型的建群种(优势种)的群系的联合。

五、生物群落的分类

2.群落的命名:中级及基本单位的命名采用下列主要方法。

优势种命名法:直接用群落中的拉丁学名命名,并在学名前加分类单位名称全称或缩写。单优、多优,多层次植物群落。多优,多层次结构者把各主要优势种逐一写出用“—”或“+”联起。

3.分类原则

外貌原则 ②结构原则

③区系原则——特征种为分类单位级别

④优势度原则 ⑤生态原则——依生境区分 ⑥演替原则

⑦外貌生态原则

六、生物群落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一)世界植被的分类(见后)

(二)中国植被的分类

《中国植被》(1980)将全国植被分为11个植被型组(Suite of vegetation type),29个植被型,560多个群系,至少几千个群丛。

六、生物群落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世界植被的分类

1.密林(Closed forest):h>5m,树冠连续(1)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forest)三大雨林群系:亚洲雨林、美洲雨林、非洲雨林 中国热带雨林:3个群系组,12个群系

(2)红树林(Mangrove):东方群系、西方群系、中国的红树林(3)季雨林(季风林)(Monsoon forest):不确切而多争议的类型

(4)常绿阔叶林(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除欧洲外,各大洲均有,中国最具代表性。

(5)常绿硬叶林(Evergreen sclerophyllous forest):地中海地区较典型,澳洲桉林(6)落叶阔叶林(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分布极广——北美大西洋沿岸,西欧、中欧、东亚。

(7)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Evergreen broad-leaved 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过渡类型(8)针叶林(Coniferous forest)

六、生物群落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世界植被的分类

2.疏林(Woodland):h>5m,树冠不连接 3.密灌丛(Scrub):簇生,h为0.5~5m 4.短灌丛(Dwarf-scrub)

5.陆生草本群落(草本植被)(Herbaceous vegetation)稀树草原(萨王纳)(Savamna):非洲分布广,干旱 草原(Steppe)—温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

草甸(Meadow)—不呈地带性分布,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6.荒漠(Deserts)第五章 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ecosystem)的结构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五、生态系统的变化

六、维护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一、生态系统(ecosystem)的结构

1.定义: A.G.Tansley 1935年提出概念。A.G.Tansley对生态系统的描述(概念):

更基本的概念是„ „完整的系统(物理学上所谓系统),它不仅包括生物复合体,而且还包括人们称为环境的全部物理因素的复合体„ „。我们不能把生物从其特定的、形成物理系统的环境中分离开来„ „。这种系统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单位„ „。这些生态系统有各种各样的大小和种类。系统构成至少要有3个条件: 系统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 各成分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 系统具有独立的、特定的功能。

美国青年科学工作者林德曼(R.L.Lindeman)的伟大贡献——根据他的研究,提出了“食物链”、“金字塔营养级”和创立“十分之一”定律,从理论和实践上为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态系统的科学定义为: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复合体。

生物地理群落(biogeoconosis)为生态系统的同义语。

一、生态系统(ecosystem)的结构

2.生态系统的结构:非生物、生物部分(见图)

气候因子(光、温等及其他物理因子)

1.非生物部分

无机物质(H2O、N、P、K、Ca等矿质元素)

有机物质(糖、蛋白质、脂类、腐殖质等)

(1)生产者—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草食动物(一级消费者)(herbivores)

一级肉食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统称二级消费者)

2.生物部分(2)消费者

肉食物动物 二级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称三 级消

寄生者

三级肉食动物(顶极肉食动物)费者

杂食动物

腐食性动物

(3)还原者(分解者)(reducers)图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部分)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

(1)食物链(food chains)

定义:食物链是指初级生产者获得光能后制造的食物供给各级消费者形成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链索关系。

类型:掠食链、寄生链、腐生链

(能量传递)

(comsumers)(carnivores)

(2)食物网(food web)

定义:许多长短不一的食物链互相交织成复杂的网状关系(见示图)。

营养阶(trophic levels)——食物网内从生物到生物的消费者阶梯。处于食物网某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种总和。

2.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

反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营养机能的锥体图解模式。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见图示)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

(1)食物链(food chains)

定义:食物链是指初级生产者获得光能后制造的食物供给各级消费者形成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链索关系。

类型:掠食链、寄生链、腐生链

(2)食物网(food web)

定义:许多长短不一的食物链互相交织成复杂的网状关系(见示图)。

营养阶(trophic levels)——食物网内从生物到生物的消费者阶梯。处于食物网某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种总和。

2.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

反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营养机能的锥体图解模式。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见图示)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生态效率(ecological efficiencies)

在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不同点上,能量之间的百分比率。特指某一营养级的能量输出和输入间的比率。

林德曼效率——“百分之一”或“十分之一”定律(图示)在营养级n上的同化量/在营养级n-1上的同化量≈10%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小结)

① 生态系统中能量形成的转换完全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转化和守恒)。系统能量增加,环境能量减少,但总能量不变。所不同的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再转变为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

② 能量沿着食物链方向流动,在其流动时,生物中的能量由于各个营养级生物维持自身生命消耗而逐级减少,估计每经一个营养级的剩余能量为原有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其余的都消耗了。

③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非循环的,它只能一次流过生态系统,单程前进,决不可逆。(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五章 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ecosystem)的结构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五、生态系统的变化

六、维护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它是指无机化合物和单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运动。

(一)物质循环的模式及类型

(二)水循环

(三)碳循环

(四)氮循环

(五)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物质循环的模式及类型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可以用库(Pool)和流通(flow)两个概念加以概括。库是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合物所构成。

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实际上是在库与库之间彼此流通的。

流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通过的营养物质的绝对值。用周转率(turnover rate)和周转时间(turnover time)表示有关库的相对重要性。周转率=流通率/库中营养物质总量; 周转时间=库中营养物质总量/流通率

周转时间表达了移动库中全部营养物质所需要的时间。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三大类型:水循环(water cycle)、气体型循环(gaseous cycle)和沉积型循环(sedimentary cycle)。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二)水循环

水和水循环对于生态系统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它是地球上各种物质循环的中心循环。通过降水和蒸发这两种形式,使地球水分达到平衡状态。(图:全球水循环)。此外,水循环通过地表径流将各种营养物质从一个生态系统搬到另一个生态系统,补充某些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不足。植被在水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三)碳循环

全球碳贮存量约为26×1015吨,绝大部分以碳酸盐的形式禁锢在岩石圈中。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是水圈和大气圈中以CO2形式存在的碳。

1、碳循环途径(图)

①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CO2固定,转化为碳水化合物;

② 光合作用产物供各营养级利用、重组、呼吸、分解等,以CO2形式回到大气; ③ 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产生的CO2; ④ 脱离循环,被永久禁锢。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三)碳循环

2、碳在生态系统中循环不平衡引起的生态效应:

CO2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致使全球变暖,将产生对6个生物层次的潜在影响:

生物圈:海平面上升,淹没大片海岸湿地,陆地生物区变化 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农作物减产。病虫害加重。影响牲畜食欲。

●森林生态系统——导致干旱、增加森林大火风险。森林害虫增加,影响森林对物质的吸收。●水生生态系统——使海洋静水层和沉淀层的微生物活动加快,水中含氧量减少,影响许多海洋动物的生存;导致藻类繁殖速度加快,使鱼类产量减少。

生物群落:影响生物群落结构,使植物群落中有些优势种竞争能力下降。物种:加速物种的灭绝;加速某些物种的迁移。

种群:改变某些植食性动物的食性,导致某些种群的互相作用强度增强。个体:提高水分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改变植物形态结构。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三)碳循环

3、保持碳循环相对平衡的生态对策

(1)减少CO2 的排放: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发电采用高效先进技术;

大力发展不含碳的能源和低碳能源代替煤炭——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充分利用各种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天然气、生物能(如沼气利用)等。

(2)大力开展对CO2的吸收,固定和利用——海洋交换吸收、陆地植树种草、保护森林植被。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四)氮循环

氮循环中的主要作用(图)固氮作用——三条途径:

闪电、宇宙射线、火山爆发活动等的高能固氮,形成氨或硝酸盐,随降雨到达地面,为8.9kg/hm2·a。

工业固氮(化肥的制造),目前全世界已达1×108吨。生物固氮(最重要途径),为100~200kg/km2·a。

氨化作用——由氨化细菌而后真菌的作用将有机氮分解成为氨与氨 化合物。硝化作用——氨化合物被亚硝酸盐细菌和硝酸盐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氨作用,反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变成大气氮,回到大气库中。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五)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以DDT、汞为例。

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是指那些对有机体有害的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富集或被分解的过程。

1.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DDT是一种人工合成有机氯杀虫剂,它的问世,对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它是是有机毒物。

生态系统通过两个途径吸入人类喷洒的DDT并通过食物链加以富集:

① 通过植物茎叶、根系进入植物体

草食动物吃

肉食动物食

逐级浓缩;

② 喷洒的DDT落入地面经土壤动物吃用富集

陆上动物

逐级浓缩。(图)营养级越高,富集能力越强,积累量越大。其危害主要是影响生殖,导致人类、动物产生怪胎。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五)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2.汞(Hg)

汞作为工业用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不断输入生态系统。它以痕量出现在大气、土壤、岩石及动植物组织中,但通过生物浓缩从水中不到1ug/L到海藻中100ug/L,到鱼体中达1122ug/L。汞的危害:

与神经系统某些酶类结合,产生神经错乱;

与一种DNA一起发生作用的蛋白质形成专一性结合,引起汞中毒先天性缺陷。

转化为有机化合物如甲基汞,毒性更强,进入人体可分布全身,尤其进入肝、肾,最后到达脑部,且不易排泄。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五)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3.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特点: 在食物链营养级上进行循环流动并逐级浓缩富集;

在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不能被排泄而被生物体同化,长期停留于生物体内; 有些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分解而相反经生态系统循环后使毒性增加。

因此,有毒物质的生态系统循环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但由最为复杂。有毒物质循环的途径,在环境中滞留时间,在有机体内浓缩的数量和速度,以及作用机制和对有机体影响的程度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流动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密不可分的。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被消耗、单向循环(流动),不可逆的。而物质循环是可逆的,多向可返回原来的化学形态,并可逃循、脱离生态系统。

第五章 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ecosystem)的结构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五、生态系统的变化

六、维护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生态系统的功能除了体现在生物生产过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外,还表现在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是双向的。环境是生态系统的一种信息源。生态系统中包含多种多样的信息,大致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和营养信息。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1.物理信息及其传递

光信息——光强弱,光质,光照时间长短是重要的光信息。太阳能是光信息的重要初级信源。声信息——鸟类婉转多变的叫声;蝙蝠、鲸类发达的声纳定位系统。

电信息——特别是鱼类,大约有300多种能产生0.2~2伏微弱电压,电鳗产生的电压能高达600伏。

磁信息——鱼类遨游迁徙于大海,候鸟成群结队长途飞行„„都靠动物自己的电磁场与地球磁场互相作用确定方向,方位。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2.化学信息及其传递 动物和植物间的化学信息

植物产生气味,不同动物对植物气味有不同反应。蜜蜂取食与传粉靠植物的化学信息息素。动物之间的化学信息

动物通过外分泌腺向体外分泌某些信息素。动物可利用信息素标记所表现的领域行为。动物向体外分泌性信息素,以沟通种内两性个体的性信息素交流。植物之间的化学信息

化学他感作用。有亲和性的,也有相互拮抗性的。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3.行为信息和营养信息

许多植物的异常表现和动物异常行动传递了某种信息,可通称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食物链是一个生物的营养信息系统。五.生态系统的变化

生态系统是不平衡的,它首先是不平衡开始,永远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有自然变化和人为变化两种。五.生态系统的变化

(一)生态系统的自然变化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自然变化。简单

复杂;

复杂

简单

这些变化体现在下列两个特征上: 1.能量和物质循环特征

如果在生态系统中:

(1)Pg(第一性生产)/R(呼吸)>1,系统是增长型的,物质循环开放性—外流少。(2)Pg/R<1,系统是衰退型的,物质循环也是开放性的——外流多。(3)Pg/R≈1,系统是稳态的(相对平衡),物质循环是封闭的。2.生物多样性特征 五.生态系统的变化

(二)生态系统的人为变化——环境的变化

人类对生态系统变化产生的几种原因: 农业、林业的过度开垦

都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对环境的污染(1)城市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2)废水废气(3)农药与化肥

六.维护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1.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2.积极保护森林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植树种草。

3.既要工业化现代化更要环境优质化——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4.大力发展环境科学研究。第六章 人与生物圈

一、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二、全球变化现象及其效应

三、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什么是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定义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及其丧失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 生物多样性的测度

物种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灭绝

物种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四)我国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与未来

(一)什么是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1、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ecological complex)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具体包括下列三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最基本层次)——包括地球上整个空间的物种,它指物种水平上的表现形式。

遗传多样性(gene diversity)(微观层次)——指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种内两个隔离地理种群间及单个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

生物群落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宏观层次)——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变化。

全球生物物种估计有1400万种,而目前发现并描述了的只有175万种。(表)

(一)什么是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经济价值——为人类提供最广泛最重要的资源直接享用。

(2)间接经济价值——对环境的影响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公益情况。主要是保护水资源、保护土壤、调节气候和处理废物。(3)伦理价值——精神和美学价值。

(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及其丧失

1、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

(1)时间分布格局——主要是指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图)(2)空间分布格局:

纬度梯度格局(地球总体分布格局)——指不同地理纬度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海拔高度不同的变化。(图)具体地说,目前全球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是从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寒带的地理梯度减弱。在全世界中,有12个国家的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它们拥有全世界60~70%的物种。

最大分布格局——由于历史原因或生境适宜某一些生物类群所达到的最大多样性。相关分布格局——不同有机体类型之间,物种丰富度分布的相关性。

(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及其丧失

2、生物多样性的测度

测度主要是对生物群落内物种多样性的测度,常用的普通方法如下3种:(1)物种丰富度指数(d)——有4种指数: Dgl =S/lnA

(Gleason,1992)dma=(S-1)/lnN(Margalef,1958)dme=S/N1/(Menhiniek,1964)dmo=S/N

(Monk,1956)这里:d—指物种数目随样方增大而增大的速率

s—为物种数目

N—为所有物种的个体数之和

A—为样方面积

(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及其丧失

2、生物多样性的测度

(2)Simpson指数(D)——又称优势度指数 D=1-∑Pi2=1-∑(ni/N)

2Pi 为第I物种被抽中的概率 ni 为第I个种的个体数 N是样方内所有个体数

(3)Shannon—Wiener指数(H)H=-∑(ni/N)log(ni/N)=-∑Pi log Pi

ni、N与上同义

(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及其丧失

3、物种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灭绝(1)自然灭绝

地史上5个时期(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自然大灭绝概况。(见图)恐龙灭绝的假说。

目前鸟类和哺乳类每世纪的灭绝率为1%或每年0.01%。

自然灭绝是绝对的。生物只有灭绝才能进化,离开了进化,生物学是毫无意义的。

(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及其丧失

3、物种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灭绝(2)人类造成的灭绝

自1600年至今,已有83种哺乳动物及113种鸟类遭人为灭绝(相当于哺乳动物种数的2.1%和鸟类种数的1.3%)。特别近150年丧失最多(图表),1600—1700年间鸟类和哺乳类灭绝率大约是每10年1个种,到了1850—1950年,上升到每年1个种。如果人类威胁不停止,则现在世界鸟类种的2%和哺乳类物种的5%将处于危在旦夕的灭绝境地。

(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及其丧失

4、物种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1)人口膨胀,资源利用不断增加

(2)物种赖以生存的生境受破坏,热带雨林受威胁(3)生境片断化、生境退化与污染(4)外来种引入和外来病害的入侵和传播(5)对资源的过度开发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1、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格局研究

2、生物多样性形成、发展、衰退和丧失的机制研究

3、物种濒危状况、灭绝速率、原因及其保护措施的研究

4、生物多样性的监测研究——“生物多样性指示物种”的寻找及其监测手段(生物多样性与物种的指示关系)。这些“指示物种需具备下列特征: 具有足够的敏感性来指示早期的环境变化 具有较广的地理分布范围

具有提供连续评价环境威胁的能力

应比较容易收集和量度

能够用来指示由于人类干扰趋势而产生的自然循环周期的变化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5.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与手段研究

保护政策:保护与利用关系的调整,保护管理政策

保护手段:就地管理与保护,异地管理与保护,建立濒危物种基因库(克隆)等。

6.生物种类的评估等级: 1UCN濒危等级结构 世界保护自然协会评估系统 其他类型等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图:1UCN濒危等级结构 灭绝(Extinct)(EX)

野生灭绝(Extinct in the wild)(EW)

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CR)

数据足够(LR)受威胁

濒危(Endangered)(EN)

易危(Vulnerable)(VU)已评估

依赖保护

低危 接近受危

略需关注

数据不足(Data Deficient)(DD)

未评估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6.生物种类的评估等级:

世界自然保护协会系统:分五个等级

G1——全球极度危机物种。现存<1000个成熟个体或在分布区内只出现5次或更小。G2——全球危机的物种。现存1000~3000个成熟个体或在分布区内只出现6~20次。G3——不常见但不危机的物种。现存3000~10000个成熟个体,或在分布区内出现21~100次。

G4——较常见且非濒危的物种。

G5——已证明在分布区内具高丰富度,没有濒危,但也可以是稀有的。

(四)我国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与未来

1.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我国生物多样性既丰富又独具特色,多样性在全球居第8位,北半球居第1位。其主要特点是:

生态系统多样性类型多样:陆地生态系统共计27大类460个类型,其中森林16大类,185个类型;草地4大类,56个类型;荒漠7大类,79个类型;湿地和温水水域5大类;海洋生态系统计有6大类,30个类型。

生物种类繁多,且具特有成分,孑遗成分及经济种类多的特点。高等植物计32800种,而特有种估计有15000~18000种,约占维管植物总数的50~60%。种子植物数居世界第3位。动物种类10.45万种,而特有高等脊椎动物种约662种(特有种居世界第8位)。驯化物种及野生亲缘种多。世界上有237种栽培植物起源于我国。我国常见的栽培作物有600多种,果树品种1万多个,畜禽400多种。

(四)我国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与未来

2.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

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原始林每年减少0.5万km2。草原退化面积已达87万km2,国土受水、风力侵蚀面积已达367 km2。

物种受威胁,灭绝较严重。我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15~20%受到灭绝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世界分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共640个,其中我国占156个。遗传种质资源受威胁,外来种入侵,古老土著种受排挤。

(四)我国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与未来

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

自然保护区已建立708处,面积56.8万km2,占国土面积的5.54%;动物园28个,饲养脊椎动物600多种。野生动物人工繁殖场227处,植物园110多个,引种保存的中国植物区系达13000多种并保存生物种质35万份。

4.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之未来——保护与研究计划

建立和完善全国自然保护网络。

全球实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目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并将全球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地区划分为233个生态区,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区136个(占58%),淡水生态系统生态区36个(占16%),海洋生态系统生态区61个(26%)。

这233个生态区涉及中国的生态区有17个,其中陆地生态系统12个,淡水生态系统4个,海洋生态系统1个(见图),这些也是我国自己划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见图)。

(四)我国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与未来

4.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之未来——保护与研究计划

建立和完善全国珍稀濒危植物动物迁地保护网络。

保护特殊生境和生态系统,如湿地、珊瑚礁、红树林等。

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农业驯养利用、种质资源考察收集等。保护淡水和海洋水生生物多样性,开展异地保护与研究(兴建水族馆)。

寻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持续利用协调的途径——建立生物多样性管理区,开展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

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的本底调查,总结保护技术与管理经验,保护示范工程建设等。第六章 人与生物圈

一、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二、全球变化现象及其效应

三、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二、全球变化现象及其效应

(一)什么是全球变化(global changing)

(二)全球变化的效应

(三)对全球变化效应的研究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效应与反馈研究 全球变化的生态对策研究

(一)什么是全球变化(global changing)

1、定义:全球变化是指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物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

2、全球变化的主要特征:

从狭义上说,全球变化主要是指大气的变化导致全球气球环境的变化。具体表征是 大气臭氧层的损耗 全球气候变暖

(二)全球变化的效应

1、臭氧层损耗对地球的生态效应

臭氧层的变薄会使生物受过量的紫外线辐射而受害,植物降低光合作用水平,甚至慢慢死亡;人类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臭氧层中的臭氧每减少10%,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就要增加4%。

2、全球变暖对地球的生态效应 引起6个生物层次的巨大变化

(三)对全球变化效应的研究

1、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效应与反馈研究

(1)全球变暖先兆区(预警区)对全球变化的监测与响应研究 中国青藏高原预警区模拟研究(图)

北欧树林对全球变化响应的预警模拟研究(图)

(2)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图)

(3)全球气候变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三)对全球变化效应的研究 2.全球变化的生态对策研究

(1)开展对CO2、甲烷的吸收,固定和利用体系的研究。

措施:多种能源利用;农业畜牧业的科学管理;矿井瓦斯综合利用;造林植草。(2)更新观念——“时滞”(time lag)观念的确立 时滞现象:

象爱滋病有潜伏期一样,全球气候变化和CO2浓度升高的生态学效应要通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表现出来,这种现象称之为时滞。不同的生态学效应时滞长短可能不一,给有关研究带来更大的困难。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能因为没有检察出效应,就下结论说气候变化和CO2浓度升高对某种生态学过程没有影响。我们要树立这种观念,时刻以警惕!(3)多学科的共同协作,相互结合

对学科——生态学、生物学、物理、化学、地理、气象、数学、计算机科学、医学科学、人文科学等密切结合。

研究方法——实验、观察、模拟

三、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

(二)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三)怎样才能持续发展

(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一)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

1.60年代,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仅仅是当作一个污染问题。但不明确: 没有把环境问题与自然生态联系起来,低估了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复杂性。没有把环境污染与社会因素相联系,因而找不出环境问题的根源。

2.70年代提出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但对此仍有认识局限,没有从战略高度提出防治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没有强调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行动。3.80年代,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新的飞跃性发展,明确提出了持续发展战略。全球有“共同的危机”“共同的安全”“共同的未来”。

——为了克服危机,保障安全和实现未来,世界各国必须组织实施新的持续发展战略。

(二)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1.定义: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牺牲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发展。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持续发展是没有破坏的发展。

2.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同代人的公平、代与代之间的公平、公平分配有限资源。持续性原则——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

共同性原则——各国虽差异甚大,但持续发展为全球发展总目标,全球必须联合行动。

(二)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3.持续发展的特征

经济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但更应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清洁生产。生态持续发展——这是持续发展的基础

社会持续发展——改善提高生活质量,社会进步,消灭贫困,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

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但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图)

(三)怎样才能持续发展

1.摆脱贫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贫困(贫穷污染)。要摆脱“贫困—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生态恶化—自然灾害加剧—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2.适度的人口:人类必须在地球承载能力的范围内生活。3.维护地球资源

保证以持续发展方式使用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以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那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

利用经济杠杆维护自然资源。实行新的商品经济政策,商品价格除常规的成本外,还应包括“环境成本”(环境损害招致的费用)和“消费成本”(对后代丧失某些方面消费机会的补偿)。

4.维护地球生命支持系统

(三)怎样才能持续发展

5.维护生物多样性 6.有远见的决策:重点放在环境后果上的政策转到放在产生这些后果的根源;环境必须要有国家机构调控。

7.动员全球人民积极参与。这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8.更新观念,摒弃旧观念,树立新的持续性伦理道德——尊重自然,认真地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把人类从对自然的胜利控制所产生的飘飘然中解脱出来。

(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1.战略目标:今后10年内

(1)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8~9%速度增长。粮食产量5亿吨,一次性生产14亿吨标准煤,发电量增加到13000亿千瓦/时;铁路货运量增加到21亿吨,港口吞吐能力达11亿吨以上,钢产量1.2亿吨,化肥1.2亿吨,乙烯产量发展到400万吨。(2)生态可持续发展:在2000年前人口增长率控制在12.5‟。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在2100~2300万吨,工业废气处理率达90%。城市居民燃气化率达60%,集中供热面积达4.7亿m2。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km2,2000年前增加树林面积1900万ha,全国树林覆盖率达15~16%,全国各类绿地保护面积达1亿ha,占国土面积的7%。

(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2.主要对策:

可持续发展有关立法和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并纳入国民经济计划; 推进教育建设;

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 消除贫困;

工业上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提高能源消耗率;

自然资源(水源、土地、树林、海洋、矿产、草地等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荒漠化防治,防灾减灾;

保护大气层:控制废气排放和粉尘排放,防止平流层臭氧损耗;控制CO2排放(我国到2000年人均CO2排放量为0.6吨)

第三篇:以制度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风廉政建设是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纠正不正之风,用党的优良作风对广大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建全党内各项监督制度,加强对党员的党风教育,铲除不正之风滋生的土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党风廉政建设是我们党内一项关键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党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维护党的性质,保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着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只有坚持加强党风建设,才能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对待、运用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才能促使广大党员抵制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的政治本色;才能不断清除腐败分子,使党的组织更加纯洁,政治上更加统一。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需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而党风廉政建设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党员坚持马列主义的世界观、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道德,坚持集体主义和党性原则,严守党的纪律,勇于同不良倾向和不正之风做斗争。因此党风搞好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和民族的道德风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推动作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的重要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紧密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来进行,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使党风廉政建设的每项工作都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吻合、相适应,真正为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促进作用。同时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忽视党风廉政建设,不仅会使党的建设受到重大损失,还会给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一系列重大困难,离开党风廉政建设抓经济也会变成无源之水。

二、加强廉政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历史发展的必然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新旧体制转型阶段中的缝隙和漏洞,为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留下了空间。再加上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残余没有彻底消除,对外开放又使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虚而入,多种关系错综复杂,诱发腐败犯罪的因素大量存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现象短期内不会消失。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必须从制度上入手,走法制化之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时着重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依靠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来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胡锦涛同志则要求: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来保证在全党大兴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在遏制腐败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教育抑制腐败动机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找出腐败行为的制度成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把现有的制度漏洞降低到最低程度,依靠制度加强对权力运作的制约。

因此,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现象产生的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为适应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中央先后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这些党内法规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制度建设对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意义,下大力气加强制度建设,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作用。

三、当前廉政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开展反腐败斗争以来出台过不少有关反腐倡廉方面的制度,但是实践中,制度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零散性。从中央到地方,各行各业均出台了众多的反腐倡廉、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和制度,据统计,全国省(部)级以上机关制定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就有6000余件。可以说是种类不少,条款繁多。别说普通党员干部,就是专职从事纪检监察的工作人员也难以全面掌握。繁乱和零散,既不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制度的知晓程度,也不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实施有效的监督。

2.滞后性。一些腐败现象在社会上存在很长时间,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制度却还处在摸索探讨中。有的现有制度在某种程序上约束规范了人或组织的行为活动,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度的约束性削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而制度建设上又未能适时地进行完善。腐败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行业垄断造成大量租金流失,而我们至今没有一个正式的完整的法律法规来对此加以规范,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的制度有明显的滞后性。

3.空缺性。国家反腐败、反商业贿赂方面的法律法规少之又少。当今垄断行业部门的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此外,各类监督主体,如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团体督等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支撑,使各种监督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执行难。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不是无法制订出严密可行的制度规则,而是很少有能力保证制度规则得到很好的执行。现在群众对有些制度“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现象有很大意见,有了制度不能很好地执行,那制度就一纸空文。

四、完善廉政法规制度体系的对策与措施

廉政制度建设是一项科学性、全面性的系统工作,要作统筹考虑和系统性研究。要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反腐败的经验教训,增强监督制约,加大惩治力度。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习借鉴一切行之有效的反腐败制度成果,使我们的法规制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规范权力运行,积极完善体制机制。目前我国社会腐败的要害和核心是权力腐败。权力腐败,简单地说就是权力滥用,以权谋私。当前,要结合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权力。一是要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义务,适当地进行分权,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使权、责、义、利均衡,形成自身的一种约束机制。二是要合理配置权力结构,使对权力运行形成有效制衡。加强监督,就要求我们把监督重点转向权力运行过程,合理配置权力结构,把对权力的运用和相应的监督制约结合起来,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

2.规范从政行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科学切实管用的制度体系是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首先,廉政法规制度建设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在制订和出台一项制度时,一定要摸清实情,找出现有制度的漏洞和缺失,抓住易产生腐败现象的体制机制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出相应的极具针对性的制度规范。其次,要抓好廉政法规制度的系统配套,制定好总体方案和长远规划,设计好每一项具体的制度,使各项制度相互衔接、相互照应。第三,要抓紧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切实可行的制度,要继续认真执行;不够严谨,有明显缺陷的制度,要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需要细化的制度,要尽快制定实施细则;还没有涵盖的方面,要根据工作尽快制定,努力做到不留死角;已经过时的制度,也要及时废止。

3.发展党内民主,努力强化党内监督。要严格执行《党章》,全面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探索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保证党内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要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财产收入申报、出国(境)审查审批、回复组织函询等制度。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党代表在闭会期间实施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加强立法步伐,完善廉政法规体系。就我国廉政法规制度建设而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明显优于国家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廉政法规建设的这种“短腿”现象是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是极不相称的。因此,要通过加强反腐败的国家立法,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健康发展。一是制定反腐防范性法律。《公务员法》已颁布施行,但其执行情况需要加强普及教育和执法检查,以此来保证机关工作人员廉政和勤政。《财产收入申报法》,是从源头上防治根除腐败的一部重要法律,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循序渐进,明确申报对象、申报形式、申报或虚假申报者的法律责任等。二是制定监督性法律。如制定《举报法》,规范信访举报工作,保护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应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制定各种监督性法律法规。三是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注意吸收国际反腐败立法成果。我国已经正式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公约》,必将对推进我国反腐败法律体系的构建,加快惩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最终实现有效遏制与打击腐败犯罪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加强《公约》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充分掌握《公约》的内容。

5.狠抓制度落实,提供制度反腐保障。再好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也是形同虚设。加强廉政法规制度建设,必须在狠抓制度的落实上下功夫,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抓落实的责任机制。要落实制度建设责任,把制度建设的任务落实到部门和主要负责人身上。当前,尤其要把惩防腐败体系中制度建设的任务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对违反制度、规避制度的行为,要加大问责力度,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努力使制度成为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的考评机制、奖惩机制。只有责任机制逐步完善,才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制度落实的良好局面,才能使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真正得到落实,从而达到依靠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目的。

第四篇:以制度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以制度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注重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既贵在科学,也贵在落实。

继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反腐倡廉,把反腐倡廉工作与落实企业资产经营责任结合起来,使两项工作协调发展,同步推进。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工作落实。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大胆开展工作,在思想观念、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作风、队伍建设等方面适应企业改革与发展,善于抓住本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工作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针对企业全局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加强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纪检监察工作规则》等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情况通报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端正态度,摆正位置,及时向组织汇报思想情况,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的制度规定,如实向组织报告重大事项,勇于纠正工作中的问题,时刻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实行责任制报告

制度,将执行责任制情况定期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要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责任追究工作。(采油三大队)李悦

第五篇:关于全县海防林建设的调研报告

2007年5月,省政协“建设绿色之岛”调研组到我县调研,对我县海防林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有效地推动了我县海防林建设工作。按照县委领导的指示和要求,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县海防林的种植情况,2007年11月6日,县政协副主席△△△带领政协委员专题调研组一行6人,到△△镇、△△镇对我县海防林种植情况进行考察调研。专

题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听取介绍等方式,开展多方位、多角度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和委员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县2007年海防林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2007年,县政府与省政府签订了责任状,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6824亩(第一年5178亩)海防林造林任务,全面实现断带合拢、窄带加宽、残次加强的目标。我县海防林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总结经验,采用适合△△实际的造林模式,切实抓出了成效,截至2007年10月底止,全县已完成5845亩,超额完成了第一年造林任务。

(一)不断加强领导,全面推动海防林建设。全省海防林建设动员会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成立了△△县海防林建设领导小组,由△△△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有关单位主要领导组成。6月27日又在海防林造林重点区域的△△镇召开海防林建设动员大会,△△△县长在会上对海防林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部署;县政府还对△△△、△△△等造林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奖励,并在全县推广他们的造林经验;同时四套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带头为海防林捐款,促使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支持海防林建设,全县共收到捐款39万元。动员会后全县掀起了新一轮的海防林造林热潮。

(二)制定规划,划分区域,明确责任,认真实施。县政府组织编制了《△△县沿海防护林建设规划(2007——2011)》,并向省政府进行了申报。7月,县政府颁发昌府办[2007]98号《关于做好2007年沿海基干林带造林的通知》,对全县海防林建设作出了具体指导和安排,确定了造林责任人和任务,明确资金导向,使我县海防林造林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认真抓好林地纠纷的调处工作,保证造林计划的顺利实施。县政府大力贯彻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府[2006]27号《关于将我县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地收归政府统一造林的通知》要求,召开了有关单位的林地纠纷处理工作会议,要求各单位按照工作方案分工,互相沟通,协调配合,积极调处林地纠纷,为海防林造林工作搞好服务,有效的促进了海防林建设工作。特别是△△镇委镇政府做了大量的协调服务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海防林种植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大胆探索造林模式,创办好示范基地,积极推广科学种植方法,全面提高造林成活率。按照省林业局的指示精神,我县2007年着重抓好海防林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实现造林与治理相结合的目标,我县把由△△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的2000亩海防林示范基地,作为全县海防林建设的模板进行全面推广。该公司通过把好整地关和苗木关,采取在造林地套种西瓜的科学种植方法,使种植的海防林成活率高达90%以上,2007年4、5月种植的树苗,已经有2米多至3米高,长势喜人,亲临其境切实让人心旷神怡。目前林地套种西瓜的种植方法已被我县大多数种植户采用,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截至2007年10月底止,△△公司在△△镇沿海一带已完成造林3552亩,△△公司在△△镇沙地村完成造1069亩,△△镇△△村委会△△△在△△、△△、△△村完成造成林690亩(其中△△村海沟处的185亩已被海潮淹死),△△镇造林专业户△△△、△△△在小载、昌农村完成造林534亩,全县新种海防林共5845亩。△△镇38公里海岸线(除△△村海沟外)的海防林基干林带已经合拢,与△△镇的海防林连成了一道绿色屏障。

二、存在问题

我县在荒漠地、流动沙丘上成功造林,创造了人间奇迹,使海防林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个别地方没有采用林地套种西瓜的方法,造林成活率不高。如△△村南边235.5亩、△△村33亩和△△段150亩林地,成活率只有70%左右;此外,△△村海沟处造林185亩全部被海潮淹死。二是△△村1069亩荒漠带造林行株距过宽。三是海岸线200米外还有流动沙丘,不及时治理,可能会导致并新的土地荒漠化。四是200米以内的防火通道路桥没有及时建好,建立界碑工作进展迟缓。

三、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深入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我县2007年海防林建设情况,委员们对我县海防林造林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一致表示满意和高兴,同时也就存在问题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要积极推广林地套种西瓜的成功造林经验,全面

下载浅谈以生态学原理促进海防林体系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以生态学原理促进海防林体系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昆虫生态学原理与方法专题

    《昆虫生态学原理与方法》——戈峰 软件学院11301155刘少飞 昆虫生态学是有关昆虫及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很多生态学理论的发展依赖于昆虫生态学,同时生态学理......

    植物生态学的园林植物配置原理

    生态学原理下的园林植物配置浅析 张皖苏 摘要: 植物,是园林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景观生命的象征。园林植物景观生态效益的发挥是以一定的绿地率和完善的绿化系统为基......

    以和谐家庭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以和谐家庭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2006年是莱钢 “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莱钢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关键之年,和谐莱钢建设稳步推进。在企业和谐建设中,莱钢工会女职委充分认识在......

    以信息化建设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以信息化建设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厦门市槟榔中学李子朔 厦门市槟榔中学位于市区新区中心,仅有十三年的办学历史,现有初、高中36个教学班,近1800名学生,教职员约120人。建校以......

    以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以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和谐企业建设优秀的文化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本源,是和谐发展的动力。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企业文化是和谐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看似无形,但却能凝人心、聚人......

    以艰苦奋斗教育促进廉洁建设

    以艰苦奋斗教育促进廉洁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稳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繁荣的同......

    空间原理:第一个以空间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空间原理:第一个以空间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作者:刘拾尘,冰河出版源:《建筑师》, 2016(4):43-47 不过这本册子倒成了空间原理传播的珍贵历史记录,虽然在那个年代受到排挤和打击,但“......

    构建税收诚信体系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税由于道德缺失、制度不完善、违信成本低,我国出现了诸多诚信缺失问题。税收领域也是如此,纳税人偷逃税现象严重,税务部门执法不严、违法乱纪、谋取私利时有发生,导致税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