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农机维修市场情况调查

时间:2019-05-14 21:3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牡丹区农机维修市场情况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牡丹区农机维修市场情况调查》。

第一篇:牡丹区农机维修市场情况调查

牡丹区农机维修市场情况调查

5月份,牡丹区农机局组织各乡镇办事处农机管理站站长对本辖区内农业机械保有量、服务年限、机具状态、维修情况进行了一次集中调查。据统计,全区农机总动力150万千瓦,拥有拖拉机(含运输)1149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498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32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702台;拖拉机配套机具22000台(套)。

一、牡丹区农机维修网点基本情况

全区共有农机维修网点120个,其中,四星级农机维修网点3个,三星级农机维修网点4个,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维修以及整机维护工作;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经营场所比较简陋,占地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有的建简易的维修车间,有的露天维修;主要维修设备及工具有电焊机、氧一乙炔焊机、台钻、气泵台钳、磨气门机,拥有车床、油泵试验台的网点廖廖无几,设备陈旧老化,现在有农机修理技术工人420人,只有120人持证作业,维修技术落后。通过调查,农机维修市场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1、个体维修经营网点多。全区在统计调查的120个维修经营网点中,116个都是个体经营,其中4个属于农机合作社集体经营,个体经营成为农机维修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2、大部分是低等级,小规模的农机维修网点多。三星级以下的小规模修理点和从事简单电气焊,轮胎修补充气等低等级技术含量的专项修理点居多,这些维修点设施简陋,一般只有2-3个修理人员。

3、维修与配件兼营点多。在调查的维修网点中,有95%的维修点属于修理与配件兼营的维修网点。近几年换件维修已成为一些小规模维修点主要修理工艺,很多维修网点都购置一些常用件、易损件,准备维修换件使用。还有是配件销售的经济效益好于单纯维修的经济效益。很多维修网点都是通过销售配件来维持维修点的生存和发展。

二、牡丹区农机维修业存在的问题

1、农机维修网点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现有的维修网点处于分散、简单化阶段,都是以个体经营为主,属于家庭式小规模经营,只能承担大中型农用机械的另修和一般保养以及小型机械、半机械化农机具修理的小型维修点,由于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引导,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维修合作服务组织和区域性维修中心,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在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远落后于农机销售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

2、农机维修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维修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有些维修点设施简陋,缺少必要的维修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维修工艺简单,有相当一部分修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多数网点把换件修理作为主要修理工艺,造成修理成本偏高;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修理等级证书的修理工少,修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而来。对大型新型复合式机具维修技术更差,使得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难以保证,制约了整个农机维修服务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3、农机维修配件质量影响农机维修质量。个别经销商贪图个人利益,经营的零配件质量不过关,致使假冒伪劣农机产品与配件进入市场,它不但影响了农机维修质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维修后农机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不了农业生产的需要,有的还危及到农机户的人身安全,严重损害了农机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三、对农机维修市场发展运营的几点建议

1、政策扶持,促进维修网点上档升级。应尽快出台关于农机维修网点补贴的优惠政策,把纳入农机部门管理,证照齐全,达标的维修网点作为补贴对象,主要补贴检测设备、维修设备、标准工具的添置,促进维修网点上档升级。

2、科学规划,建立三级农机维修服务网络。扶持组建区级农机维修中心,联合区内规模较大,技术力量互补的几家维修点,按照合作社模式组建区级农机维修中心,主要承担大型机械,新型农机具的维修,在维修行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每个乡镇办建立1-2个骨干农机维修示范点,主要承担农业机械的大修、中修及技术要求较高的专项修理。根据行政村农业机械的保有量,着力抓好村级维修点的合理布局,简单的维修及保养由村级维修点承担,逐步形成区级维修中心为龙头,农机合作社维修点,乡镇级维修点为骨干,村级维修点为基础的三级农机维修服务网络。

3、严格程序,提高维修业准入标准。农机维修点必须取得农机部门颁发的技术合格证,工商部门才可颁发《营业执照》,把技术合格证作为修理点开业的前提条件。严把执业资格证的发放条件,对人员、场地、设备等符合条件的,颁发技术合格证、执业资格证。对条件不达标的,搞好相应的培训工作,督促业主尽快达标。对无证修理点应做好宣传教育,限期整改,符合条件后颁发技术合格证,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4、强化监管,规范管理。在每年的年度检审期间,强化对农机维修经营者从业资格,维修人员执业资格,维修质量、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技术状态以及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条件合格的换发技术合格证,条件不合格的缓发或不发《技术合格证》。农机、工商、技术监督部门要经常开展农机维修市场的整治,查纠并举,强化农机维修配件质量的监管,关键是要从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源头进行堵截,截断假冒伪劣产品的通道,维护农机维修市场秩序。

5、定期开展培训、考核。针对目前维修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技术等级低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定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制度,宣传农机维修方面的法律、法规,向农机维修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介绍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准修装备的技术创新,提高修理工的技术素质。对从业人员的考核,按农业部等部委制定的技术等级标准进行,着重考核从业人员使用专用工具及设备的水平和判断故障的能力,以及操作程序,工艺规范化程度和熟练程度等,对理论和操作合格者,颁发相应级别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篇:浅析牡丹区农机安全村创建工作

浅析牡丹区农机安全村创建工作

牡丹区加强农机安全村建设,是加强源头管理、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农机监理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重要手段。农机安全村的创建,有效提高了机手的组织化、自律化程度,提高了机手的安全意识,有效改善了农机作业秩序,促进了农机产业化进程,为创建“平安农机”“平安牡丹区”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主要做法

1、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农机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监理站及各乡镇农机站站长为成员的农机安全示范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统一组织、上下协调、统一调度,具体负责监督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为创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舆论氛围。一是召开乡镇农机站长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创建工作。二是带领各乡镇农机站长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外地安全镇、村创建经验和建设标准。三是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宣传条幅、张贴标语、赶大集、下乡培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共发放宣传彩页20000余份,悬挂条幅150幅,张贴标语80余条。四是利用12.4,1.28普法宣传日,安全学习日,对广大驾驶员和农机户进行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五是利用宣传展板列举真实案例,教育引导广大机手和农机户积极投入到创建活动中来。通过宣传,使安全村创建活动意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突出重点,选好示范点。由乡镇农机站长推荐,填写推荐表,然后领导小组根据推荐表,采取重点调查的方式,摸清推荐村的情况,在农机管理基础牢、组织能力强、安全意识强的乡镇中,再选对农机安全生产认识到位、班子战斗力强的村确定为示范村,由村安排示范户,由区监理站统一登记造册,先行开展试点,探求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总结经验。然后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发展,以此来推动整个牡丹区创建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4、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区、镇、安全村均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在上级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村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指导全村农机安全工作,探讨农机安全管理的新模式,提高广大村民和农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5、建立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每个村除建立“两帐一卡”,即农业机械台帐、驾驶员台帐及教育管理记录卡外,还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一套统一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农机安全驾驶员协会职能》、《驾驶员学习制度》等。规章制度的建立,使各村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科学。

三、存在问题

1、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乡镇农机站管理积极性不高。使农机安全村的创建大多仍停留在点上,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缺少办公场所。大部分乡镇农机站没有专门办公场院。使得一些规章制度无处悬挂,学习例会、安全教育等活动不能按时开展。

3、开展活动不及时。只忙于组织、协调本村机械在“三夏”、“三秋”重要季节开展农机服务多,平时开展活动少。

四、建议及措施

1、加强基层农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农机安全村建设,要求基层干部特别是村“两委”干部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讲究工作方式方法。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增强其群众观念、服务观念和经济观念,用新的经营理念组织农机作业,从而调动广大机手和有机户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农机安全村的工作正常、持续、稳定的发展。

2、农机安全村的创建应坚持互动原则。农机安全村的创建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只靠村委不行,只靠农机作业人员也不行,它是一种社会行为,是政府行为。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创建活动的重视和支持,把创建活动纳入到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列入议事日程。同时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把他们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提高其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创建农机安全村活动中来,从而推动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形成“政府负责、农机部门主抓、各部门配合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格局。

3、加强管理和引导,注重实效。近几年来,农机保有量急剧增长,虽成立了一些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和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组织,但仍存在着重复购置、单户单干现象,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农业机械作业效益不高、效率低下。要加积极引导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帮助农民加强农机法律法规和使用技术学习,在致富增收和排忧解难上下功夫,使创建活动真正帮助广大农民办实实在在的好事。同时加强安全村之间的联系,使他们互通信息,逐步形成大而全的农机安全生产局面,更好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同时提高安全村的知名度,增加协会的吸引力,推动示范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三夏”,大黄集镇的毕寨为民农机合作社便通过签定订单作业合同实现了双赢,极大地带动了周边村镇和机手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在新农村建设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保障和支持。农机安全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安全村创建活动与“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细化农机安全村工作,使其逐步走上组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第三篇:牡丹区做好农机春耕春管促增产增收

牡丹区做好农机春耕春管促增产增收

本报讯(通讯员 玉华 得安)牡丹区为充分发挥农机在春季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切实做好“三农”工作,积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早规划、早动员、早安排、早组织,扎实做好了农机化春耕春管工作。

该区抽调20余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分成4个机具检修服务队,搞好机具检修。他们根据所划分的区域深入到村队、农机合作社、农机户,指导、帮助农机户检修保养拖拉机、旋耕机等春耕春播机械,确保作业机械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农机部门为主体,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农机技能,采取集中和分散培训、重点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培训方式,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修理工、驾驶员等人群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机手的操作技术水平。同时,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该区农机局成立2个执法中队,深入基层,加强对农机具检验、安全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为提高全区农机春耕春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四篇:牡丹区关于农机跨区作业开展情况的调研分析

牡丹区关于农机跨区作业开展情况的调研分析

实践证明,农机跨区作业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新途径。在提高农机利用率、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增加机手收入、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家购机补贴资金的逐年增加,联合收获机的社会拥有量逐年增大,跨区作业服务的半径正逐年缩小,跨区作业的市场竞争逐年激烈,跨区作业的收入逐年减少。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组织开展好农机跨区作业,保障作业机手的收入,成为农机部门组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面临的新课题。为此,牡丹区农机局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机跨区作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

一、牡丹区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现状

1995年以来,牡丹区农机部门按照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交通、公安、气象、石油、移动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特别是2006年中央电视台1套新闻联播头条播报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后,逐步形成了以政府重视为保障、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主体、以农机管理部门为主导,由“引进为主、外出为辅”到“引进与外出并重”的机收跨区作业格局。形成了“跨区作业机械检修保养、驾驶操作人员专项培训、跨区作业半径合理规划、跨区作业服务队编建、跨区作业证申领、作业合同签订、作业价格确定、作业信息共享、作业队伍有序流动”的跨区作业管理服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区跨区作业机械的组织由1995年的不足40台,收入不足100万元,到2013年组织机械2300余台,创收 12000万元,成为全区农村经济收入增长的一大亮点。开展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形式:

1、跨省作业。夏季,以小麦联合收割机为主体,组织编队从5月中下旬南下安徽、江苏、河南等地开展小麦跨区机收作业,6月中旬北上河北、天津等地机收作业,历时一多月。秋季,以玉米联合收获机为主体,组织编队南下河南,北上河北、天津、黑龙江、吉林、内蒙等地机收作业,历时两个半月。2013年,组织跨区作业机械 1600余台,作业面积 130万亩,创收 8700万元。

2、跨市区作业。根据小麦玉米成熟的时间差异,充分利用开展跨省作业的时间差,在山东省内组织开展跨地市、跨县区、跨乡镇作业,最大限度延长跨区作业时间,增加收入。2013年,组织跨区作业机械 2000台,作业面积 60万亩,创收3300万元。

3、接收跨区作业机械。每年夏秋农忙时节,区农机局和乡镇农机管理站联合公安、安检等部门,都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立接机服务站,有组织地开展接机服务,引导外地机械来我区安全愉快地跨区作业,以加快全区夏收夏种、秋收秋种进度,提高收种质量。2013年,接收外地跨区作业服务队机械 900 余台,有效保障了全区100余万亩小麦7天内颗粒归仓,夏粮抢种不误农时。

4、农机合作社成跨区作业主体。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优势,依托其机械多、服务优、好组织、便管理的特点,每年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前,都组织合作社长、合作社成员开展集中培训,同时对作业机械集中检修、保养、调试,同意上门年检年审,发放跨区作业证,以牡丹区跨区作业品牌编建跨区作业服区队,组织跨区作业出征仪式,做好跟踪维修服务等。保障了跨区作业的有序合理开展,增加了机手收入,创亮了牡丹区跨区作业品牌。

二、农机跨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还不规范。近年来,牡丹区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发展数量,还是发展的质量、规模、标准、服务的能力等诸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截止到2013年底,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已

达80家,其中:部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4家,市级示范合作社6家。在组织开展跨区作业中,出规范化合作社便于组织管理外,其余还停留在相对松散状态,机械少,组队难,抵御风险能力弱,外出作业难度大,显得势单力薄。对外出作业期间出现的问题处理能力差,对机车转移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更是束手无策,影响了机手收入。

2、中介组织服务不到位。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人),多是当地的势力派人士,只收费用,服务不到位,在机械转场路途远、机车多,发生交通事故时处理不及时;在作业价格不理想,想撤出时不能及时撤出,在与当地农民发成作业纠纷时,领机人偏向当地人,处理不公允;还有跨区作业中介从业人员中存在着文化和业务素质不高,仍停留在凭经验办事或“跟风跑”的阶段,对作业期间出现的问题,如麦收纠纷、机械维修等处理能力差,对转移途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表现得束手无策,影响了跨区作业顺利开展。

3、2—3台“散机”外出收入低。有的临时搭伙、有的单独外出,跨区作业地随主观而定,造成盲目流动,作业效率降低,机手收益少,有的还赔钱。这种“散机”形式的外出作业,在作业时间、地点和作业量上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要求,而且影响了作业市场秩序。

4、“拦机、截机”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群众用机心切,或因中介服务费短期受益明显,致使一些人上路拦机截机、截机倒卖,强迫机手作业等现象屡禁不止。不论是在去的路上还是在回来的途中,都令机手防不胜防。应对这些不法行为,不仅耗费了机手大量的精力,而且浪费了机手宝贵的时间,有时还会演变成欧斗事件,甚至造成人身伤害。拦机截机事件,大部分都发生在单机外出的收割机组身上。出现上述情况时,机手报警,警方出警不及时、无伤人行为不过问等,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农民拦机截机的情绪。

三、农机跨区作业的建议及对策

1、政府重视,搞好协调。各级政府要成立跨区作业统一领导指挥小组,制定《跨区作业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督促指导好农机、公安、交通、安监、石油、通讯等部门的分工与合作,各部门密切配合,格尽职守,搞好接机服务,公平处理作业纠纷,打击 “拦机、截机”不法行为,确保跨区作业“绿色通道”畅通,规范和维护好跨区作业秩序和市场,保障跨区作业机手人身财产安全,促进跨区作业安全顺利开展。

2、发挥好农机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农机部门要遵循“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原则,顺应跨区作业市场新变化,注重加强对跨区作业市场的规范和宽和管理,加大对中介服务组织(人)、跨区作业机手的培训和教育引导,增强其服务意识,杜绝重收费轻服务行为的发生,在跨区作业期间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加强对《中介组织资格证书》、《中介人资格证》、《跨区作业证》、驾驶证、行驶证和资格证的执法检查,纠正和处理违章作业,同时,对散机加强管理,防止无序流动,维护正常的跨区作业秩序。

3、加强培训,提高安全意识。跨区作业,远离故土,各地风土人情、种植习惯各异,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出发前坚强培训十分必要。要充分发挥农机化学校培训阵地作用,对外出跨区作业机手分期分批集中培训一遍,使机手熟悉农机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法规、农机安全驾驶操作技能、外出作业注意事项等,增强农机手的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增强遵纪守法、安全操作的自觉性,提高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和处理各类纠纷、意外事件的能力,确保“高高兴兴作业去,平平安安赚钱归”。

4、搭建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平台。联合通讯部门,利用网络优势,搭建开通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准确、全面发布各地机械保有量、拟引拟派机械数量、中介组织联系方式、小麦种植面积、成熟时间、作业价格、收获进展、已收割面积、天气资讯等等信息,以方便作业机手随时查阅。引导机械合理有序流动,更好维护跨区作业市场秩序,增加作业收入。

第五篇:新疆托里县农机维修企业调研

新疆托里县开展农机维修企业调研活动

作者:饶兰

农业装备数量迅速增加,农机化水平快速提升,对农机维修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促进法,农机维修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好农机维修管理职能,推进维修行业发展,不断满足农机化发展需求,新疆托里县农机局对全县农机维修企业进行了一次专项调研活动。

一、新时期农机化发展特点对农机维修市场提出了新要求

1、农机保有量跨越式增长考验现有农机维修承受力。从2010年报表数据看种植业机械增长迅速,拖拉机达到1872台,耕整机已达2199台,玉米联合收割机从无到有已达15台。特色产业机械推广也不示弱,适用于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逐年增长,完全替代了人工种、收模式。

2、大量高新技术应用于农机对传统农机维修技术构成挑战。农机热刺激了农机工业的科技投入,大量现代科技成果得到引进和运用,如复杂的联合收割机机械,液压传动系统等等,高科技武装现代农机的同时对农机维修技术提出了新要求,现有农机维修状况极不适应,这次调研了解到新型农机具出了毛病,但由于技术原因找不出病根,最后无奈只有花几千多元更换总成,代价的确太大。事实表明,农机维修技术要求将越来越高,维修越来越难。

二、托里县农机维修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机维修市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的发展,乡村农机维修市场也有升温的趋势。截止目前,托里县共有农机维修网点3个,为2个三级点和1个专修点:其中三级点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维修以及整机维护工作;专修点主要从事农机电器修理、喷油泵和喷油器修理、曲轴磨修、气缸镗磨、液压系修理、散热器修理、轮胎修补、电气焊修理、喷漆等一项或多项维修业务。当前,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经营场所比较简陋,占地面积在50平方米左右,有的建简易的维修房间,有的露天维修;网点的主要维修设备及工具有电焊机、气泵、磨气门机,拥有车床、油泵试验台及动平衡机的网点1家,设备陈旧老化;现有农机修理技术工人5人,维修技术落后。

(二)、农机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

1、从维修机构来看,正规的修理厂少,规模设备差的多。公有农机维修机构解体,主要由个体户承担,由于农机维修行业的微利性,农机维修懂行人才大量流失转行,很难找到有一定规模的维修机构。至2010年我县正规的修理厂没有一家,都是个体经营,一两间房屋,少则一个人,多则两三个人,而且没有一样与维修业务相适应的仪器和设备,是典型的小作坊修理。一台电焊机,一个台虎钳,一套气焊设备,几把扳手,完全靠手工操作,没有调试设备,更谈不上修理质量标准了。

2.从维修人员素质看,专业技术人员少,年龄普遍偏大,凭经验的人多。许多维修点人员都是农民出身,没有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农机维修方面知识缺乏,机械、原理知之甚少,有的不仅不识图纸,而且连游标卡尺也不会使用,测量间隙凭手感,检查油嘴听声音。他们都是靠长期的经验积累,没有精度概念和质量意识,不懂零件的装拆要点,对零件强拆硬卸。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更新,这些经验远远不能适应农机发展形势的需要,往往对新型的农业机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的维修更是束手无策。

3.专业维修点少,兼营的多。许多维修点是搞焊接的或是修摩托车的,他们也照样搞农机维修,根本不考虑是否达到维修质量标准的要求,常常给机具留下了隐患。另一方面,他们又给农机维修的管理执法带来困难。由于他们挂的是别的牌照,领的是其他执照,属于超范围经营,不仅无法保证机械维修质量,同时也无法对其进行管理。

三、改善农机维修点的对策措施

从近几年农机化发展看,农机维修市场需求不是萎缩,而是增加了,特别是大中型及先进农机具的大量应用,迫切需要高质量、专业化的农机维修技术服务。农机产品性能提高、功能增强、科技含量增加,对农机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对维修装备的要求也在提高。同时,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县农机使用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了农业生产向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必然要求有配套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农机维修服务、信息化远程服务等新的现代化服务方式。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措施:

1.加强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机维修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使维修人员不仅懂得机械结构原理,而且懂维修拆装工艺,知道维修的质量标准。农机部门要加大对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县级农机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农业部、自治区的有关法规、规章,对农机维修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按国家颁发的技术等级标准进行考核鉴定,合格者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帮助机工树立科学的观念,打消他们的侥幸心理,要让他们明白,技术的问题是个科学的问题,不能有半点含糊。

2.严格把关,持证上岗,坚决取缔超范围经营和无证经营。工商部门在审核营业执照时,首先要有农机部门核发的职业资格证和修理点合格证。工商、农机、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大执法力度,发现不合格的要坚决取缔,决不姑息,坚决维护政府的职能,确保农机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

3.抓好农机维修的技术检测工作,把它做为加强农机技术监督管理、提高农机技术状态、恢复农机技术性能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来抓,各级农机维修网点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配备相应的量具、仪器和维修设备,经常进行自检,并定期送计量部门检验,从而实现农机维修网点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4.政府要加大投入。由于农机事业是公益事业,它注重的是社会效益。要建一个专业的农机修理服务中心,不是

一、两万元就能解决的,这就牵涉到政府投入和扶持,要建立一个“国家政策为导向,农机部门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作扶持”的农机化投入新机制。一是地方财政要加大对农机的投入,对农机部门购置的农机具、维修设备等给予适当补贴。二是农机服务工作以农民为主,应得到政府引导和重视。

5.农机部门要积极主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机部门的技术力量,通过推广培训、监理与维修相结合的办法,对机具未达到技术标准的,一律不予年检年审,从而把好维修质量关,不仅可预防农机事故的发生,同时又降低了维修费用,增加机手的收入,真可谓一举多得。

6.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充分维护机工的合法利益,形成一个投诉有门、有诉必应,人人都关心农机安全的工作氛围。

下载牡丹区农机维修市场情况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牡丹区农机维修市场情况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巴州农机维修情况调查报告

    巴州农机维修服务能力调查报告 农机维修作为农机化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手段,对促进农机化事业又快又好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为了解巴州农机维修服务状况,为农机管理部......

    农机维修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实施方案

    农机字【2009】29号XX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XX县农机维修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实施方案根据《XX县农机维修职业技能鉴定项目申报书》和省、市农机局《关于做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维修......

    张店区农机维修情况调查5篇

    张店区农机维修情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促进法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农机化发展的力度不度增大,张店区大型农机具装备数量大量增加。农机化的迅速发展对农机维......

    宁津县农机维修行业调查报告(5篇)

    宁津县农机维修行业调查报告 农机维修行业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一系列支农政策的出台,农机修配市场也日益壮大,对排除机械故障,提高机械......

    东明县农机维修现状调研报告

    东明县农机维修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东明县农用机械及作业机械的大量增加,农机维修需求也随之增加。几年来,东明县农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维修管......

    日照市农机维修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日照市农机维修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局办公会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上半年组织开展的农机生产、经营、维修企业调查摸底情况,积极组织开展农机维修管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农......

    鄄城农机维修行业三三制调研

    鄄城农机维修行业“三三制”调研 据统计,到2009年底,鄄城县共有农机维修点134个,农机修理工310人,目前,一个多种经济类型、多种经营形式、多种维修技术等级共同发展,遍布城镇乡村......

    农机维修出事故五原因

    农机维修出事故五原因 随着农机化的发展,农机维修量随之增大,维修中发生的各类事故也有增无减。造成农机维修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维修前准备工作不充分。机车在维修前,要做好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