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店区农机维修情况调查
张店区农机维修情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促进法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农机化发展的力度不度增大,张店区大型农机具装备数量大量增加。农机化的迅速发展对农机维修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农机维修行业工作水平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履行好农机维修管理职能,不断满足农机化发展的需求,区农机局利用冬季农机具保养入库及休机时间,积极开展农机维修情况调查,尤其是近几年来享受国家补贴政策的大型现代化农机具的维修问题重点展开调研,探讨如何做好维修服务工作,写出调研报告,为农机管理同仁和各级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
一、农机经营现状
张店区现有耕地7.3万亩,其中粮田面积6.8万亩,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小麦的耕种收已全部实现机械化,玉米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玉米播种受气候、种子、种植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处于半机械化状态。
我区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57740千瓦,亩均动力2.1千瓦。大中型农机具1819台套,大中型拖拉机487台,其中80马力以上拖拉机20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94台,还田机281台,深耕犁、深旋机等耕整机械583台,免耕播种机37台。
二、积极开展玉米收获机械质量调查
近几年来,张店区玉米联合收割作业是实现种植作业全过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通过农机部门积极推广、积极扶持本地机械生产厂家,以及各级政府、多方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利用购机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户用机、购机积极性,使联合收割机械质量及推广工作走出低谷并实现了快速发展,不断提高
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机械质量和售后服务、农机推广工作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对此我们以山东省农机鉴定站玉米收获机械满意度调查为契机,积极开展玉米收获机械质量调查20余台次,积极为厂家提供机械技术质量反馈,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为上级农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张店区现已配备玉米联合收割机137台投入联合收割作业,其中自走式较少,多为披挂式;2行式较多,多行式甚少。在调查中发现:一是玉米收获机械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如:有的机械加工和安装精度不够,致使收割台出现卡穗落料现象严重;有的机械机架较轻,致使出现工作不稳定,影响收割质量;有的机械传动链条质量不过关。二是厂家售后服务质量较差且不及时,服务技术不过硬,服务人员少在三秋大忙季节供不应求,使农机户驾驶员只能自行解决机械故障,为此会耽误收获黄金时间。三是新购机农机户驾驶员缺乏新型技术再培训,致使机械作业中操作不当出现故障,影响机械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率。
三、农机维修市场现状及特点
随着我区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拖拉机运输作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乘快速下降趋势,而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型拖拉机及农机具迅速发展,维修市场与农机化快速发展相比表现为极大的不适应性。
1、维修机构。公有农机维修机构解体,主要由个体户承担;由于农机维修行业的微利性,农机维修懂行人才大量流失转行,很难找到有一定规模的维修机构,有的维修点转入汽车修理行业。
2、维修从业人员素质。年龄普遍偏大,大多凭经验手摸、眼瞄、锤敲,就近就便开个小店,赚点小钱贴补家用,缺乏系统技能培训及知识更新,对高新机具只能望机兴叹,动不了手。
3、维修设备。大多是过于老旧,以电气焊为主服务于农村机械的缝缝补补,适应不了现在高新机具维修精准要求,亟待更新。
4、从业收入。维修效益低下,市场前景收入都不看好,维修机构根本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投资。
5、农机部门。区级农机配件和维修机构由于受各方因素的影响现已名存实亡。从调查掌握情况看,目前农机维修市场处于无序自发状态,农机部门只是趋于形势上证件管理,明显滞后于农机化发展需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农机局正视现实,主动服务,积极组织购机户进行培训,借助厂家及经销部门的技术力量解决简单使用维修保养问题,并督促厂家及时解决常用配件供应、高新机具维修难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维修市场面临的困难和矛盾。
四、农机维修市场发展探讨或建议
随着我区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机维修服务作为一种市场需求仍然是“三农”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按市场规律运行的同时,要根据各地具体发展情况进行调节,需要国家在政策上象购机补贴一样进行扶持和倾斜,并依法进行监管。因此,农机维修市场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扶持搞活、规范经营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农机服务合作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小修不出村,大修不出镇,疑难问题由市区协调解决的目标。针对目前调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利用阳光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机操作手和维修网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农机操作手全面撑握基本的使用维修保养知识,减少由于使用不当造成机械故障的发生频率。对于新型机械或新技术要让维修网点技术人员得到知识的及时更新,使维修能够及时跟踪服务。
2、实行优惠政策。建议将农机维修设备、设施列入农机化工作补贴范围,提升维修硬件装备水平;对农机维修行业在税收、就业上实行优惠政策,提高维修效益,以吸引更多人才,稳定和充实维修队伍。
3、扶持引导维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区级农机维修中心。与生产厂家进行合作,利用农机项目建设选择达到一定条件的维修机构共建区级农机维修中心,在人力、资金、技术上进行倾斜,重点解决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以及高新技术机具维修难的问题。
4、依法监管,规范运作。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农机维修管理规定》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维护农机维修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第二篇:牡丹区农机维修市场情况调查
牡丹区农机维修市场情况调查
5月份,牡丹区农机局组织各乡镇办事处农机管理站站长对本辖区内农业机械保有量、服务年限、机具状态、维修情况进行了一次集中调查。据统计,全区农机总动力150万千瓦,拥有拖拉机(含运输)1149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498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32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702台;拖拉机配套机具22000台(套)。
一、牡丹区农机维修网点基本情况
全区共有农机维修网点120个,其中,四星级农机维修网点3个,三星级农机维修网点4个,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维修以及整机维护工作;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经营场所比较简陋,占地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有的建简易的维修车间,有的露天维修;主要维修设备及工具有电焊机、氧一乙炔焊机、台钻、气泵台钳、磨气门机,拥有车床、油泵试验台的网点廖廖无几,设备陈旧老化,现在有农机修理技术工人420人,只有120人持证作业,维修技术落后。通过调查,农机维修市场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1、个体维修经营网点多。全区在统计调查的120个维修经营网点中,116个都是个体经营,其中4个属于农机合作社集体经营,个体经营成为农机维修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2、大部分是低等级,小规模的农机维修网点多。三星级以下的小规模修理点和从事简单电气焊,轮胎修补充气等低等级技术含量的专项修理点居多,这些维修点设施简陋,一般只有2-3个修理人员。
3、维修与配件兼营点多。在调查的维修网点中,有95%的维修点属于修理与配件兼营的维修网点。近几年换件维修已成为一些小规模维修点主要修理工艺,很多维修网点都购置一些常用件、易损件,准备维修换件使用。还有是配件销售的经济效益好于单纯维修的经济效益。很多维修网点都是通过销售配件来维持维修点的生存和发展。
二、牡丹区农机维修业存在的问题
1、农机维修网点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现有的维修网点处于分散、简单化阶段,都是以个体经营为主,属于家庭式小规模经营,只能承担大中型农用机械的另修和一般保养以及小型机械、半机械化农机具修理的小型维修点,由于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引导,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维修合作服务组织和区域性维修中心,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在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远落后于农机销售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
2、农机维修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维修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有些维修点设施简陋,缺少必要的维修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维修工艺简单,有相当一部分修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多数网点把换件修理作为主要修理工艺,造成修理成本偏高;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修理等级证书的修理工少,修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而来。对大型新型复合式机具维修技术更差,使得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难以保证,制约了整个农机维修服务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3、农机维修配件质量影响农机维修质量。个别经销商贪图个人利益,经营的零配件质量不过关,致使假冒伪劣农机产品与配件进入市场,它不但影响了农机维修质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维修后农机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不了农业生产的需要,有的还危及到农机户的人身安全,严重损害了农机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三、对农机维修市场发展运营的几点建议
1、政策扶持,促进维修网点上档升级。应尽快出台关于农机维修网点补贴的优惠政策,把纳入农机部门管理,证照齐全,达标的维修网点作为补贴对象,主要补贴检测设备、维修设备、标准工具的添置,促进维修网点上档升级。
2、科学规划,建立三级农机维修服务网络。扶持组建区级农机维修中心,联合区内规模较大,技术力量互补的几家维修点,按照合作社模式组建区级农机维修中心,主要承担大型机械,新型农机具的维修,在维修行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每个乡镇办建立1-2个骨干农机维修示范点,主要承担农业机械的大修、中修及技术要求较高的专项修理。根据行政村农业机械的保有量,着力抓好村级维修点的合理布局,简单的维修及保养由村级维修点承担,逐步形成区级维修中心为龙头,农机合作社维修点,乡镇级维修点为骨干,村级维修点为基础的三级农机维修服务网络。
3、严格程序,提高维修业准入标准。农机维修点必须取得农机部门颁发的技术合格证,工商部门才可颁发《营业执照》,把技术合格证作为修理点开业的前提条件。严把执业资格证的发放条件,对人员、场地、设备等符合条件的,颁发技术合格证、执业资格证。对条件不达标的,搞好相应的培训工作,督促业主尽快达标。对无证修理点应做好宣传教育,限期整改,符合条件后颁发技术合格证,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4、强化监管,规范管理。在每年的检审期间,强化对农机维修经营者从业资格,维修人员执业资格,维修质量、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技术状态以及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条件合格的换发技术合格证,条件不合格的缓发或不发《技术合格证》。农机、工商、技术监督部门要经常开展农机维修市场的整治,查纠并举,强化农机维修配件质量的监管,关键是要从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源头进行堵截,截断假冒伪劣产品的通道,维护农机维修市场秩序。
5、定期开展培训、考核。针对目前维修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技术等级低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定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制度,宣传农机维修方面的法律、法规,向农机维修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介绍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准修装备的技术创新,提高修理工的技术素质。对从业人员的考核,按农业部等部委制定的技术等级标准进行,着重考核从业人员使用专用工具及设备的水平和判断故障的能力,以及操作程序,工艺规范化程度和熟练程度等,对理论和操作合格者,颁发相应级别职业资格证书。
第三篇:如何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质量
如何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质量
摘要:介绍了如何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质量,包括增强机主保养意识、重视农机维修服务问题、农机维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如何实施农机维修优惠政策。
关键词:农机维修;质量
中图分类号:$23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6.05.009
0.引言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新型农机不断涌现,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为农机市场带来了活力与生机。2015年河北省沧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46.2万kW,拖拉机达到4.14万台,配套农具达到7.5万部,旋耕机达到5502台,播种机达到768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达到519台,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685台,秸秆粉碎还田机达到1797台。全县农机维修厂点达到120个,从业人员达208人。随着高科技、高水平农机的引进和使用,对农机维修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农机维修服务人员不断提高自己。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农机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为农机维修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护。
面对着高科技、高作业量的新型农机,如何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质量是我们必须关注的。
1.增强农机机主保养意识
农机是农民从事劳作的主要劳动工具,离开农机,农业现代化就无从谈起。农民种地从播种到收获各环节都离不开农机。每到麦种秋收时节,就会有大量的农机不分日夜地作业,然而,这其中总会有一些农机不堪负荷,在工作时“罢工”。不管是老式农机还是新型农机,他们都有一定的寿命,但是有的农机使用时间长,有的农机使用时间短,其根本在于机主的保养到位与否。每一款农机都有它的使用方法,只有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才能延长农机的使用年限。然而许多机主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不仅不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还不对农机进行任何的保养和维护,以至于农机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因此,我们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机主的保养意识,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例如:农机管理部门可以发放农机保养宣传单,或者到乡村对机主进行农机保养知识宣传,告诉机主怎样增加农机的使用寿命。可以举办技术培训班,召开现场演示会,或利用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手续的时机向广大机主做好保养知识的宣传。
2.重视农机维修服务的问题
在农忙时节,我们最不想看到农机出现故障,为此,我们需要提高农机的检查和维修的能力。然而到目前为止,多数农机维修厂点缺乏检测设施,主要以更换农机损坏零件为主,为大型的拖拉机、发动机、联合收割机恢复性维修的厂点就更少了。这些小规模的维修点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和技术辅导,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其发展速度要远落后于农机营销和作业发展,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对农机维修的需求。从事农机维修的人员大多是维修老师傅或者是教育水平较低的年轻人,这些人基本都是以老带新,主动去参加维修培训的少,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因而很难准确找出农机的病因在哪里,从而降低了农机维修进度。因此,我们要呼吁从事农机维修的人员重视农机维修的问题,把改善维修条件和提高自身维修水平结合起来。
3.农机维修的问题所在及改进措施
农机是农民赖以使用的农田作业工具。只有找出农机维修的问题节点,我们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作业效率,完成农田作业工作。
3.1维修设施条件有待加强
现在绝大多数农机维修厂点都是三级厂点。这些维修厂点一般是一些家庭型或较小的企业个体,他们的自身设施条件较差,能够检测农机病因的仪器设备较少,基本是靠老师傅的维修经验,更换磨损的零件,有专业资格证的年轻人太少了。因维修条件、资金等跟不上,只能招聘一些没有学历的年轻人跟老师傅学习,外出学习新的维修技术的人员少之又少。我们应该合理增加维修厂点的资金补贴,帮助他们引进检测设备,购置必备的农机维修设备,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争取持证上岗,走规范化经营之路。
3.2布局不够合理
现在农机维修厂点过于零散,基本上都是一些临街厂点或自住房,设备陈旧,没有统一的规划。有些偏远地区甚至没有相应的农机维修服务厂点,导致机主需行驶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检修,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我们要将农机维修厂点整合,扶持一些正规的经营点做大做强,自然淘汰一些不规范的小厂点。要做到合理布局,均衡发展,争取做到“小修不出村,中修不出乡,大修不出县”,以提高农机维修的效率,方便机手维修。做到农机出现小毛病就地维修,大毛病再异地维修。
3.3缺少资金支持,技术人员少
由于没有专项的经费,农机维修的日常工作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维修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零散的维修厂点在乡村是很常见的,但这些厂点往往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资金的缺乏导致这些零散厂点长时间不更换设备设施,农机配件以次充好,配备的技术人员就更少了。他们往往用一些低学历、靠劳力挣钱的工作人员,其中不乏一些年龄较大的工作者。因为维修企业效益差,工资水平低,这些工作人员参加培训较少,维修技术跟不上农机的更新速度,导致维修质量差机具过早报废。我们应设立专项农机维修培训经费,免费为维修技术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技术培训,增加技术人员维修知识的储备,以适应农机的快速增长和更新换代。
3.4农机维修水平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引进和创新,农机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而现在的维修条件差,维修技术水平跟不上。维修人员收入水平低,无心去学习新的技术。设备不及时更新,导致新型农机检测、维修不及时,加速了农机使用寿命的缩短。我们应设立专项农机维修补助资金,帮助维修厂点引进技术,更换新型设备,对购置农机维修设备发放累加农机补贴,提高维修厂点更换维修设备的自觉性,提高维修行业的维修水平。
3.5
宣传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购买农机的都是一些学习意识薄弱的农民,他们对农机的认知还停留在农田作业赚钱方面。对如何保养农机,增加农机的使用寿命不予考虑或知之甚少,经常为了赚钱使农机“带病”工作,更换磨损零件不及时,日常保养跟不上,导致农机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而农机的生产厂家或销售人员又缺少对机手农机保养方面的培训。因此,要加强对机手的宣传培训力度,增强机手的农机保养意识,从而增加农机使用年限,使机具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提高农机使用的经济效益。
3.6缺少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
农机维修厂点规模太小,缺少大型农机维修厂是农机维修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必须规划建立大型、条件设施完备、人员素质高、能提供全方位维修服务、维修效益高的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使大型、复式、高科技农机出现的问题能就地解决。充分发挥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先进带后进,落后学先进,你追我赶,提升农机维修行业的整体水平。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鼓励大型农机生产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机维修行业中来,建立大型农机维修中心。业务范围可以涵盖农机维修、配件供应、农机检测检验、农机新技术试验示范、农机培训等多方面。
4.实施农机维修服务的优惠政策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大力实施,农机维修服务优惠政策也要同步跟进。一味地促使农民购买农机,忽视农机维修服务质量是否跟上,会使农机维修行业停滞不前。要重点扶持一批新型的农机维修服务厂点,进行必要的资金和技术的扶持,建立优秀的农机维修厂点进行示范,帮助那些零散、不达标的维修厂点尽早规范达标。大力扶持有规模的农机维修服务厂点,让维修厂点开得起来,办得下去。不定期地对厂点维修服务人员进行免费培训,提高维修水平。邀请农机生产厂家或农机销售人员对机手进行维修保养知识培训。设立农机维修发展奖励基金,对那些符合一定条件、上规模、上档次,信誉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机维修服务厂点进行奖励。
第四篇:农机拆装维修技巧
农机拆装维修技巧
李生菊
农机拆装维修技巧
1.巧拆拖拉机前轮
在缺乏工具的情况下,可将要拆的拖拉机前轮(以左前轮为例)的固定螺栓拧松少许,将拖拉机驶入右侧路边,使右前轮落入缓坡沟,直至前梁摇摆轴左侧部分与车架左梁之间的间隙为最小:在前横梁摇摆轴右侧部分与车架右梁之间垫一硬物,将拖拉机退回平地,左前轮随即离地悬空,这时即可拆卸。2.巧拆装胶质水管
需要安装水泵的胶质水管时,可将管口或交接口处涂一层润滑脂。这样,既便于安装、维修,又能防止水管损伤。在拆卸胶质水管时,可用热水浇一下,使胶管变软再拆,以防损坏。3.巧拆发动机气缸盖
当拆下铁牛-55 型拖拉机气缸盖螺母及配气机构后,有时仍难拆下气缸盖。这时可先用龙门吊架及吊葫芦骑跨在发动机上,用钢索固定2 个气缸盖吊环,把拖拉机前身吊起悬空,离开地面0.5~10cm ,用三角木卡住拖拉机后轮,使其不能前后滚动;然后用固定气缸盖的双螺母拧平第Ⅱ缸和第Ⅲ缸斜对角的机体螺栓,用下面的螺母固定上面的螺母,再用1 块宽厚适当的扁钢架在螺母上面;接着用大锤敲击扁钢,反复振动,即可使气缸盖与机体逐渐分离。
4.巧取气门座圈
气门座圈与座圈孔之间为过盈配合,难找到受力点,拆卸时比较困难。这时可找一根与座圈孔内径同样长的小圆钢,横在气门座中,靠近气门座两端用生铁电焊条焊牢,再利用旧气门从气门导管中冲击。
5.巧拆减速齿轮的外弹力挡圈
东风—12 型手扶拖拉机以及其他一些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内的减速齿轮的外弹力拉圈损坏后,拆卸是十分困难的。这时可选用1 根细铁丝,一端穿过挡圈上的小孔后拧紧,另一端绕在一字旋具上,用手紧紧拉住;然后前后转动几下驱动轮,即可轻松地将挡圈拆下来。6.巧取针阀偶件
当喷油器针阀偶件烧死时,可将其放在机油中浸泡20h 左右,然后将机油加热至150 ℃左右后再浸泡2h 取出,将针阀尾部夹在虎钳上,用两把一字旋具分别撬住针阀体上平面,即可将针阀取出。
7.巧装小螺钉
当手不易到达安装小螺钉的地方时,可先将小螺钉固定在长条硬纸片上,借以送达到需要安装的位置,对准螺纹孔,再用旋具拧紧。也可在小螺钉头部和旋具端部粘上润滑脂,由旋具将小螺钉送至待装位置后再拧紧。8.巧查电缆断线
当水泵电缆线断芯时,可用220V/ 15W 的试灯通过电缆线通220V 电源,然后用双手握住电缆,逐段用力向中间挤压,若试灯由不亮变亮,则说明两手之间的电缆线已断。
第五篇:盐源县农机产品及维修质量问题
盐源县农机产品及维修质量
投诉现状和对策
盐源县农机局 喇忠权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化调整,农民文化水平和收入的提高,各种农机产品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机拥有量比2000年增加了124.6 %。但农机产品质量和农机维修质量的投诉数量也在不断上升,投诉方式、投诉方向在不断变化,盐源县农机局农机投诉站,根据近年来出现的投诉上升趋势和新问题、新方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开展,为农机消费者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一、农机产品销售、维修和农机投诉现状
(一)、农机产品质量现状
农机产品拥有量的增加,大大减轻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农业规模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由于一些农机产品(特别是小型农机产品)在设计、工艺、材料、出厂质量检验等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或者农机经销商在引进新型农业机具时没有作详细的适宜性推广论证,致使不少农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质量纠纷投诉。主要表现在:
1、小微型农机产品的质量问题明显多于大中型农机产 品的质量问题。以耕作机械为例,大中型耕作机械所选钢材厚度和质量都明显优于小微型耕作机械,致使小微型耕作机械在作业中经常出现的犁弯变形、旋耕刀损坏,甚至由于其空气滤清效果差,导致柴油机气门、活塞、活塞环等在短时间内就因过度磨损不能正常工作。而以上问题出现在大中型耕作机械中的投诉仅为小微型耕作机械的16.3%。同类型中也表现为价格越低,质量越差。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质量投诉占总投诉件数的35.8 %。
2、农机配件质量差。很多农机产品易损件、配件正常使用损坏,更换同型号零部件、配件后,比原机相同零部件、配件所用时间短很多,有时就是更换原厂提供的零部件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因零部件、配件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占总投诉件数的15.4%。
3、农机经销商在引进新型农业机械时,没有针对本地区的实际,作详细的适宜性推广论证,盲目引进别的地区很畅销的农机产品,农机户的适用性分辨能力差,导致购买的农机产品不适用。因适应性问题引起的投诉占总投诉件数的9.5 %。
4、部分农机产品使用说明书不规范、过于简单,不能指导农机户正确操作,出现农机户误操作,引发农机产品质量问题,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还有一部分说明书不真实,介绍的性能与实际使用严重不符,也引起投诉。此类问题引起 的投诉占总投诉件数的12.7 %。
(二)、农机维修质量现状
农机维修企业维修技术差错不齐,维修手段简单落后,跟不上农机产品的发展,也引发一些农机维修质量纠纷,占总投诉比例的26.6 %。主要表现在:
1、个别农机维修企业技术水平差,或无证上岗,工具不齐全,手段简单落后,判断故障能力差,导致维修后返修率高,处理不了故障,更有甚者还扩大了故障,耽误了农机户的作业时间,影响了作业收益。
2、农机装配技术差,更换零配件后仍不能正常使用,致使农机户投诉,经分析鉴定属装配质量问题。
3、个别农机维修企业超业务范围,私自改装、生产一些农机产品的零部件、配件,达不到技术要求。
(三)、农机投诉现状
1、部分农机户因对农机购置补贴等国家政策了解片面、曲解,导致了农机投诉案件的产生。
2、部分农机用户农机维权意识不强。部分农机手购机后,购机票据保留不完整,为农机投诉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个别农机户对维权方式和维权程序模糊不清,在农机出现故障时,往往采取个人先修理、后投诉的方式,造成了案件调查取证困难。
3、县农机投诉站力量单薄。目前,盐源县农机局设立了 农机投诉站,负责农机投诉的协调工作。但该站人员配备少,硬件不足,导致了案件调查、取证、调解等工作开展困难。同时,因乡镇农机站农机投诉建设不健全,致使农机投诉调查出现断层,调查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投诉案件的实际情况。
4、有个别的农机户因自已操作使用不当,造成损坏,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投诉要求农机经营企业赔偿。在投诉过程中胡搅蛮缠,甚至提出不当诉求。
二、建议与对策
1、搞好业务结合,及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是把农机维修网点技术检验、市场监管工作与农机投诉工作相结合。针对消费者反映较多的有关“三包”服务不规范、不及时、包修质量差等问题,在开展技术检验工作时,有重点的对销售、维修网点的三包能力,以及三包人员的资格进行检查认定,帮助经营者进行整改,建立完善三包规章制度,对三包服务做的好、信誉好的商家进行表彰,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促进整个农机市场三包服务质量改善。二是重点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和跟踪调查工作,对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协调生产厂家妥善解决;对调查中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维修服务等问题,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反馈生产厂家,帮助生产企业完善措施,改进服务。维护农民消费者的权益,提高生产企业的信誉,保障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顺利实施。
2、加强部门配合,促进投诉案件公平、公正、及时解决。为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机投诉案件,应加强与消协、工商部门和宣传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对一些调解难度大的案件,采用联合办公和舆论监督方式开展工作,加大调解力度,促成案件公正、快速、及时、有效的解决,更好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加强对销售和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水平,严格考核管理,提高准入门坎。经常检查农机产品质量和售后三包及维修点的维修质量,严防无证上岗,无证开业,超营业范围等现象发生。
4、加大农机投诉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和农机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机手多层次、全方位的了解有关农机维修和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逐步形成全社会了解、监督农机经销和农机维修工作的良好氛围。广泛宣传《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农机维修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机法律法规的认识程度,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通过理论讲解、案例探讨等方式提高农机户的维权意识。举办投诉调解员交流会或培训班,通过学习法律法规,介绍工作经验,探讨调解技巧,使农机投诉调解员及时有效地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精髓,提高调解员应用法 律法规开展消费者维权工作、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提高投诉案件调解的成功率。同时也增强群众的公平心,尽量减少胡搅蛮缠的现象。
5、完善农机投诉体系建设。应在加大县农机投诉站的建设基础上,实行农机投诉委派调解制度。以各乡镇农机站为基础,选一到二名思想过硬、业务工作能力强的同志,组建农机投诉调解员队伍。县农机投诉站为案件受理主体,根据投诉案件的发生区域及调解工作需要,委派案件发生乡镇农机投诉调解员,负责本辖区农机投诉案件的调查、取证、调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