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方案

时间:2019-05-14 21:3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方案》。

第一篇: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方案

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方案(试行)

国家统计局

1990年12月29日

统计工作规范化,是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基层统计工作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它的规范化是搞好农村基层统计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和提高全国农村统计数字质量、发挥农村统计整体功能的根本环节,也是强化乡镇经济管理所必须。为了加强我国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范围以乡镇统计站为核心的农村统计信息网络。

二、内容与标准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统计工作的现状,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的内容与标准包括九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完善

1.按照《统计法》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在乡镇、村配备统计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统计人员的条件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作风好,身体健康,具有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懂得一些经济统计知识,有志于农村统计工作。需要调动乡镇专职统计人员,须事先征求县(市)统计局的意见。2.乡镇建立统计站(或称统计委员会、统计办公室、统计科,下同)。目前乡镇统计站有两种形式:

(1)联合型统计站:在乡镇政府领导下,以乡镇统计员为骨干,联合乡镇有关业务部门的统计人员组成的乡镇统计联合体,行使乡镇政府的综合统计职权,业务上受县(市)统计局领导,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乡镇统计工作。

(2)实体型统计站:由2名以上专职统计员组成的乡镇政府直属机构,是乡镇政府的综合统计职能部门,业务上受县(市)统计局领导,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乡镇统计工作。

乡镇统计站要有牌子、有章子、有班子、有制度、有固定的办公室。联合型统计站要逐步创造条件向实体型转换。

3.健全农村基层统计信息网络,形成一个以乡镇统计站为核心,上接县(市)统计局,下联村、组、农户、企业,横联乡镇各部门的农村统计调查体系和信息反馈

体系。

(二)任务职责明确

1.乡镇统计站的基本任务

(1)组织学习宣传贯彻《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监督其执行情况,并依法检查数字质量。

(2)在县(市)统计局的领导下,全面、准确、及时地完成国家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向下布置统计报表;统一搜集、整理、管理统计数据、信息;统一审核上报和向外提供统计数据、信息。

(3)监督乡镇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乡镇政府制定本乡镇的社会经济计划提供信息和咨询,定期向乡镇政府报告社会经济计划的完成情况。

(4)组织指导村、村民小组和乡村企事业单位的统计组或专(兼)职统计人员搞好统计,有计划地对乡镇各级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5)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和统计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将当年各种统计资料整理装订归档。

(6)搞好统计优质服务,开展统计分析和专项调查,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2.乡镇统计人员的职责范围

(1)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统计报表和有关统计调查任务,严格遵守有关统计法规、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标准。

(2)参与并组织在本乡镇范围内开展的农产量、农村住户和农村社会经济等调查活动,并围绕党政领导的中心工作,搜集、整理统计信息,研究农村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统计分析,为党政领导的决策管理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和经济信息。

(3)认真管理和对外提供本乡镇的基本统计资料,统一管理发往本乡镇的统计调查表。

(4)组织本乡镇各有关部门、人员加强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建设,认真填写整理本乡镇的统计台账和统计档案。

(5)努力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并组织领导本乡镇的统计业务学习,培训统计人员。

(三)管理制度健全

1.以乡镇统计站为核心的农村统计信息网络要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保证工作有章可循。

其内容包括:

(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上的岗位责任制度、联合办公制度、定期例会制度,保障农村统计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转。

(2)建立健全报表管理制度、资料审核报送和管理制度、业务学习制度,保证统计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建立健全统计人员的考核评比制度、目标管理制度,使工作成果同奖惩挂钩。

2.以上制度既是活动内容,又是活动纪律,也是活动保证,必须持之以恒地认真贯彻落实。

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告上级统计部门。

3.明确记分达标考核标准,分层定期开展考核评比活动,实现层次化管理。

(四)工作流程规范

1.乡镇统计站应根据县(市)统计局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把各项工作任务按月份作出规划,并在乡、村两级明确,同时以工作流程图的形式来体现,用于提示、监督。其内容包括:

(1)向县及县以上统计部门报送的各种统计报表工作。

(2)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活动。

(3)自身巩固完善的建设工作。

2.乡镇统计站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承接上级统计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合法报表,统一布置到村、组、企业和有关部门调查填报,组织有关人员会审汇编,核实无误后,由乡镇统计站盖章上报。

(五)方法制度科学

1.参加网络的统计人员,在搜集、整理、汇总和编报统计数据时,必须严格遵守统计制度和上级统计部门及有关业务部门规定的方案和计算方法,不得任意修改。2.乡镇统计站按上级统计部门的制度规定完成农村基层统计一套表的调查任务,灵活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行政登记等方法,分层次地搜集、整理、汇总统计数据。

3.统一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布置到乡、村的各种统计任务,统一管理报表,理顺调查渠道,避免重复,减轻基层负担,提高数字质量。

(六)资料档案完整

1.建立健全各项经济统计的原始记录、进度台账和历史台账。

2.原始记录和各种台账的印制规格统一,要做到指标齐全、计算准确、数据真实、字迹清晰。

3.配备统计资料档案柜,存档资料要编号登记、填好目录、贴明标签,以便查用。

(七)统计服务优质

1.经常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统计定期报表和当地党政领导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统计分析,提供统计报告。

2.开办乡镇统计综合经济月报,定期提供本辖区农村经济统计资料。

3.整理编印全乡镇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向社会提供统计咨询服务,并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开发论证活动。

4.利用统计手段,积极开展对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监测、预警。

(八)业务培训经常

1.培训对象:主要是参加统计网络的乡村统计人员,也包括临时雇用的辅助调查员。2.培训内容:应根据农村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着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学习《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统计学原理、现行农村统计报表制度以及农村经济政策等。

3.培训方式:以实用为目的,灵活多样。可以组织参加统计讲座,也可以通过开会布置工作进行培训,还可以通过建立例会制度进行培训,或是集中分期分批办班培训。

4.培训师资:可以由本系统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担任,也可以请有关院校的统计教员讲授。

5.组织领导:一般采取分级组织、层层培训,即县(市)培训乡镇、乡镇培训村统计人员的办法进行。

(九)执法监督严格

1.依据《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抵制干扰统计工作、弄虚作假和篡改统计数字的违法行为,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2.定期开展统计数字质量检查活动,对违反统计制度的错误做法要立即予以纠正。

三、检查考评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检查考评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具体制定,建立检查考评制度,规定各项分数,实行量化管理。

四、本《方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组织实施,根据统一的原则、要求和内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实施细则,并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第二篇:2016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指导方案

2016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指导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统计局《关于开展统计“双基”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和《市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扎实做好规范化建设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三个提高”为宗旨,强化统计机构建设,充实统计力量,改善统计工作条件,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规范统计行为,努力打造组织体系完善、队伍素质优良、统计行为规范、技术手段先进、保障条件完备的统计工作体系,推动全区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以开展区级、部门、街道、和联网直报企业四个规范化建设达标活动为抓手,改善统计工作条件,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营造依法统计社会环境。确保区局在2016年1季度通过省级达标验收;部门全部达到省局部门规范化建设标准(85分以上)、争创一批省级示范单位(95分以上);所有街道在2016年底前通过省级达标验收;90%以上的联网直报企业在2016年底前通过省级达标验收。树立一批不同层次的统计工作规范化创建示范典型,加速推进全区统计工作规范化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主要内容

通过开展“达标在今年”、“我的特色我展示”、“零障碍”服务等系列活动,促进统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力争我区统计规范化创建工作在全市领先。

(一)县级达标验收。2月底,全面布置县级规范化建设迎检工作,全局动员培训,加强调度制度,明确责任,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力求创新,确保区局在1季度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并争创省级示范单位。

(二)部门达标验收。按照《省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验收办法》要求,对全区有关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进行组织指导和服务。分阶段对部门组织达标验收,年底前建立一批合格、优胜、示范单位。

(三)街道达标验收。进一步加强对街道统计科规范化建设的指导督促,组织人员全面检查办事处的规范化建设情况,建立检查通报制度,对存在问题的办事处在全区统计系统通报,定期整改,年内所有办事处统计科务必通过市级验收,并达到省级示范单位标准。

(四)联网直报企业达标验收。各办事处统计科负责本辖区联网直报企业规范化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区局各专业科室协同做好相关企业规范化建设的督促指导和服务工作。3月份上旬,召开全区联网直报企业省级规范化建设创建会议,各办事处统计科按照联网直报企业省级规范化建设标准指导辖区内联网直报企业进行规范化创建,并按月向区局报送验收进度;区局每月验收,并接受市局抽查,规范化建设基础工作突出,有特色的企业将上报省级示范企业。

四、主要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区局成立规范化创建工作办公室,局长亲自抓,分管局长总协调,从全局选出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承担规范化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二)全面部署,明确目标责任。按照创建要求对街道办事处及各专业科室全面部署,明确责任和目标要求,建立规范化创建工作台帐,实行目标责任评价,建立动态台帐,随时记录创建进度。

(三)做好创建工作的信息报道。区局将及时宣传各办事处和专业统计规范化创建活动的措施和成效,促进相互学习和借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区政府网页上及时更新报道规范化建设动态,不定期印发统计规范化创建信息专刊,创新宣传形式,营造创建氛围。

第三篇:山东省农机化统计工作规范化

山东省农机化统计工作规范化

评分标准

为有力推进农机化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客观和公正地反映和评价各市农机化统计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山东农机化统计管理办法》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一、指导思想

本标准以《山东农机化统计管理办法》为依据,结合《山东省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考核项目》,立足农机化统计工作实际,紧扣统计科学管理和规范化建设主题,在标准公开、评分公正、考核公平的基础上,对各市农机化统计工作进行综合考评,促进农机化统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二、考核内容

1.农机化统计组织领导

主要包括单位领导重视程度、统计经费保障、统计监督权落实、统计工作受表彰情况等。

2.农机化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

主要包括统计规范化创建、统计工作软硬件的配备、统计资料的管理、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考核管理情况等。

3.农机化统计日常工作情况

主要包括统计报表制度的组织实施、统计数据的审核报送、统计数据的报送等。

4、农机化统计服务

主要包括农机化统计分析、统计调研、决策咨询

建议等统计服务情况,以及被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三、考核标准

1.指标数量:考核实行百分制,共5大类项评分明细,其中4项强制性指标。

2.评分规则:满足一项指标要求得该项分值,不

满足不得分,不能达到强制性指标要求的倒扣分。

3.农机化统计工作实行定期评分,原则上以为主,评分结果予以通报。

附件:《农机化统计工作规范化评价表》(Excel)

第四篇:云南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

云南省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部门统计管理工作,实现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断提高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3)131号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经授权代主管部门行使统计职能的国家级集团公司和工商领域联合会或协会、经国务院授权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人民团体、法院、检察院(以下简称“部门”)。

第三条 各部门应根据行业管理工作职责,依法组织和实施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统计调查工作,并在统计业务上接受本级人民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 各部门应依照《统计法》、国家统计局和本级人民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提供统计所需的统计资料、会计资料和部门行政记录资料。

第五条 各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把部门统计工作的发展纳入本部门事业发展规划,将统计工作经费作为专项列入部门经费计划,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本部门管辖系统的统计机构。

第二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六条 各部门应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统计岗位,指定统计负责人,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保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性。

第七条 部门统计机构执行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统计职能。其主要职责是:

(一)统一组织、协调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统计工作,统一组织开展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工作。贯彻执行和监督检查统计法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的实施。

(二)统一制订和管理本部门的统计调查项目,建立本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库,部门内其它职能机构无权单独制定统计调查项目。负责向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报送需审批或备案的统计调查项目。

(三)制定本部门的统计资料管理办法,管理本部门的统计资料,负责向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报送本部门的统计资料和有关财务资料,进行部门统计分析、统计预测、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

(四)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统计普法工作,组织学习宣传统计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开展部门系统内部统计执法检查。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涉及行政处罚,应该及时移交本级人民政府统合统计机构处理。

(五)组织指导本部门的统计教育和统计干部培训,对本部门统计人员进行考核和奖惩。

第八条

部门统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和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部门从事统计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参加全国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经考试合格,取得《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证》后,方能从事统计工作。

第三章 调查项目的管理

第九条 部门统计调查必须依法进行审批,未经批准的统计调查项目不得开展调查。部门统计调查报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审批。

第十条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立项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统计调查的内容和调查范围必须与部门的职能相一致,必须符合既定的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分工原则。

第十一条 调查项目必须兼顾需要与可能的原则,充分考虑基层调查人员和被调查对象的承受能力,必须符合精简、效能的原则。凡一次性调查能满足需要的,不搞定期调查;凡非全面调查能满足需要的,不搞全面调查;凡已纳入联网直报的企业(单位),不得重复调查。最大限度地减少调查频率,缩小调查规模,降低调查成本。

第十二条 调查项目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资料使用范围。统计标准和分类必须与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规定使用的标准和分类相一致。涉及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规定以外的专业标准和分类,要与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一致。

第十三条 项目的调查方法要科学合理,重大调查项目必须经过研究论证和测试,必须有完备的论证材料和测试材料。

第十四条 调查项目中的报表表式和文字说明必须规范;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必须科学;调查内容简明扼要,不能与其他调查重复、交叉、矛盾。

审批程序主要包括:申请、受理、审查、签发、批复等环节。第十五条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收到申请后,对其项目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对申请材料符合规定的,即为受理;对于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应当及时通知申请单位尽快补齐和完善,待申请材料补齐和完善后即为正式受理;受理的统计调查项目,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将在14个工作日内(不包括审查期间调查项目需要修改、完善、专家论证的时间)完成对调查项目的审批。

第十六条 对有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不可预知、有特殊时效性要求的调查,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将根据特事特办的原则,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审批工作,事后补办手续。

第十七条 申请

申请统计调查项目必须同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函。

以部门的名义向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发出的、编有文号的申请审批统计调查项目的函。

(二)申请书。

认真填写《云南省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申请书》,并在申请书封面加盖单位公章,在部门综合统计机构意见栏盖综合统计机构的章。

(三)调查制度(方案)。

提交完整的统计调查制度(方案),调查制度(方案)的格式及内容严格按照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规定执行。

1、调查制度(方案)的格式包括:封面、封

二、目录、总说明、报表目录、调查表式、附录(统计标准及分类、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逻辑关系及其他)。

2、在总说明中必须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统计范围、调查方法、调查频率、组织方式、填报要求、报送渠道、上报时间等内容。

(四)相关材料。

主要包括党委、政府有关批示或要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该调查项目的背景材料、研究论证材料及试点报告等。

第十八条 受理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收到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申请材料后,进行登记,并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对项目申请材料要件及内容进行审查,要件形式和内容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及时受理,并填写正式受理日期;

2、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及时告知申请单位,并正式作出不同意受理决定书;

3、对项目申请材料不完善,或存在较多问题的,应及时通知申请单位进行补充、完善和修改,直至符合受理条件方正式受理,并填写正式受理日期。

第十九条 审查

(一)对正式受理的调查项目根据其内容分别提交相关处(室、中心)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二)对于重要的统计调查项目或者情况较为复杂的调查项目,将组织由相关成员处(室、中心)、有关专家和申请单位人员参加的评审会,对调查项目进行全面、系统地审查、论证。

(三)根据相关处(室、中心)或评审会审查意见,及时与申请单位沟通联系,申请单位应积极配合,及时作出说明和解释,并按照审查意见认真进行修改;如有不同意见,双方应进一步研究磋商达成一致。

第二十条 签发

根据申请单位修改后的调查项目材料,及时报局领导审定并签发。

第二十一条 批复

(一)对部门统计调查的具体审核工作完成之后,以统计局名义发函批复。批复分为:同意实施;不同意实施;建议暂缓实施三种。申请单位收到决定书后,应严格按照决定书的要求执行。

(二)申请单位在收到决定书后20个工作日内将修改后正式实施的调查项目完整材料报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归档;部门统计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在上报主管部门的同时,要抄报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并接受其业务指导。

第二十二条 部门应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清理工作,取缔重复调查项目和非法过期的报表制度,并将清查结果及时予以公布。

第四章 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发布

条二十三条 部门统计负责人、统计人员要严格遵守《统计法》,恪守统计职业道德,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同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统计资料,不得拒报和迟报统计资料。

第二十四条 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部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第二十五条 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第二十六条 部门对外提供、发布统计资料,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部门对外提供和发布的统计资料,由本部门统计机构负责归口管理。部门内部其他机构不得自行对外提供和发布统计数据,并在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报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备案。

(二)部门统计数据与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调查取得的数据有重复的,以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数据为准,由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统一对外发布,部门不得自行发布。

(三)部门统计数据与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调查取得的数据有交叉的,应与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协商一致后,才能对外公布。

第二十七条

部门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二十八条

部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不得对外提供、泄露或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第五章 监督与处罚

第二十九条 部门统计工作接受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包括以下监督措施:

(一)定期通过公共媒体向社会公布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目录,内容包括:

1、经过批准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名称;

2、制定及组织实施该项调查的单位名称;

3、批准文号及其日期;

4、调查项目的有效期。

同时公布到期或及将到期的调查项目,以便建立全社会监督机制。

(二)建立对违规调查和对统计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举报核实制度。积极协助本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及时移交有关统计违法案件材料。

第三十条 为保护国家利益和被调查者的权益,减轻被调查者和各级数据加工部门的负担,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对部门调查的资料使用情况、实施方案与批准方案的一致性进行监督,监督内容包括:

(一)检查调查取得的资料是否被正当使用。资料使用与调查目的是否一致;资料使用是否超出原定的范围;资料是否被私自用于营利目的;是否违反有关保密的规定;是否有其他损害国家利益和被调查者权益的行为。

(二)检查调查资料的有用性。对大部分内容使用频率不高、针对性不强的调查,建议修改、合并或停止实施。

(三)检查调查实施过程中是否严格按政府统计机构批准的方案执行,是否有擅自变更调查内容、调查范围、计算方法和报送频率等行为。

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以上规定,县级以上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可以依法废止其调查项目,并按照《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二条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按照《云南省部门和企业统计工作考核办法》,组织开展对部门统计和基层统计工作的考核并进行表彰。

第六章 统计信息化

第三十三条

部门应不断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数据处理设备和网络传输设备,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整理、传输、存储、应用和管理的现代化。

第三十四条

部门应根据统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及时改善统计人员工作条件,为统计人员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网络传输设备。

第三十五条

建立健全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库、统计数据库、统计调查单位名录库和办公自动化等为主要内容的部门统计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统计信息共享。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云南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第五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问题研究

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问题研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今后五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战略。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农村党组织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必须积极推进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

一、从问题分析看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解决当前村级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1、村级领导体制不顺的现状,要求营造一个规范化的“两委”工作氛围。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实行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使其有了法律地位和保障。但是,从村民自治的实践来看,村民选举委员会的推选程序、村委会成员的罢免程序、新旧村委会班子工作交接程序、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程序、村民代表会议议事程序等亟待创新。特别是当党支部和村委会两者出现不协调时如何处理,尚缺乏规范具体的解决办法。因此,少数农村“两委”关系不顺、村民自治水平不高的问题表现得比较突出。在一些村,“两委”之间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之间各吹各的号,互不支持、互出难题、互相掣肘,形成“两驾马车”、“两张皮”现象,造成班子和工作的瘫痪,使党的执政意志无法在经过合法选举产生的基层组织得到贯彻落实。大量的情况表明,少数村“两委”关系不协调,问题表现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由谁说了算、按什么程序办上,根子出在缺乏一套借助村民自治形式扩大基层民主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从营造一个规范协调的“两委”工作氛围入手,探索一套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与严格依法办事三者有机统一的规范化制度体系,使之既能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又能体现农民当家作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时代要求,就成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和关键环节。

2、干部队伍素质偏低的现状,要求建立一个规范化的教育管理机制。村级班子成员既是干部,又是农民。这种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干部队伍素质的非均衡状态,其中不乏素质较高者,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突出地表现为三个“不适应”:一是农村干部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的不适应。主要是知识结构单

一、老化,仅限于对传统农业技术的了解,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新科技、村级事务管理知识贫乏,面对变化了的农村形势显得无所适从,管理村务随意性较大。二是农村干部宗旨观念与开拓意识的不适应。一些农村干部无所用心,对如何当好村干部、怎样管理村务不清楚;一些农村干部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上满足于看摊守业,思路不清,缺少长远发展规划。三是农村干部管理机制与评估体系的不适应。农村干部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尽管各级在解决“有人办事”问题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在如何让选上的人会干事、能干事、干大事上做得不够,重选拔轻教育管理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干部称职与否没有科学的评估体系,目标不明确、责任不具体,同时村两委成员存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尤其是对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班子成员的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因此,通过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教育管理机制,全

面提高农村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显得十分必要。

3、农村干部后继乏人的现状,要求构筑一个规范化的选人用人格局。部分农村党支部对后备干部的培养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缺乏措施,导致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特别是有的村长期不发展党员,致使村级党的力量薄弱,很难找出支部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的合适人选。选配村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只能是“矮子中间选将军”,在低标准中间徘徊。在一些小村,几乎所有党员都干过支部书记,“你唱罢来我登场”,“轮流坐庄”的现象比比皆是。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人才外流趋势日渐突出,农村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后备干部很困难。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党的后备力量匮乏问题已成为制约村级班子战斗力、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严重问题。对这一问题,如果不深入研究、不妥善解决,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将受到严峻挑战。

4、村务管理开放度不高的现状,要求健全一个规范化的民主治村体系。随着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村级事务管理模式在管理主体、决策程序、监督体系等方面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突出表现为两个“不到位”和三个“不明确”。两个“不到位”,即:民主管理不到位,忽视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民主监督不到位,忽视了村民对村务管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的权力.由于群众缺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机会,增加了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几率,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三个“不明确”,即:村务管理主体类别不明确,村务包括哪些内容,哪些属于一般村务、重要村务、重大村务,哪些村务应由哪个村级组织管理,权限如何确定,如何促使各个村级组织既履行职责,又不至于越权行事等等,都不明确;村级事务决策程序不明确,决策需履行哪些程序,把握哪些环节,注意哪些问题等,无章可循;村务决策有效性不明确,村级组织决策村务时,多少人参加会议有效,多少人通过才能形成决议等,无据可依。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一些地方的村级事务管理,滞后于农村组织形式的变化、滞后于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滞后于群众参政议政的愿望,直接影响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因此,必须以实现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为目标,不断完善村级事务管理监督机制,逐步形成一个规范化的民主治村体系。

二、从目标任务看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思路选择

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是以解决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为目的,而是要通过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健全规范的工作机制来整体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其长远目标和具体措施。

1、以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目标,规范农村管理模式。村是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结构中最基础的层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在村一级得到落实才是最根本的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在村一级得到实践才是最广泛的实践。在我们党的领导体系中,与农村基层组织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是乡镇党委。党委首先要管党,乡镇党委在按照“五个好”的要求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必须始终不渝地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目标,不断改进领导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规范管理模式,激发村级组织和农村干部的活力。要坚持“抓死一块、放活一块”,把必要的集中和适当的分散结合起来,现有职能属于市场的要还给市场,属于社会的要交给社会,属于村级的要放给村级,把主要精力放到抓基层基础工作,抓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抓农业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等工作上来。适应农村所有制形式和经济成分多样化、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和党员队伍状况复杂化的要求,积极探讨多种形式的有效整合人力资源的工作机制,逐步调整和规范现有的管理模式,可以探讨组建一支专门队伍常年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增强乡镇管理一方、发展一方的能力。如正阳镇创新成立镇级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集中专人专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变以“片”为主的分散布局为以“线”为主的集中管理,增强了领导农村工作的针对性,有效地实现了各司其职、统筹统抓的工作格局。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适应农村变化了的形势,为加强而规范,为规范而创新。只有这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才能始终与群众意愿共融、与农村发展俱进。

2、以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为目标,规范村级班子建设。村级班子是农村人力资源中最关键的部分,村级班子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如何,决定着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因此,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必须规范村级班子建设,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农村的各项事业中来,从制度上保证“最优秀的村民当干部、最优秀的党员任书记”。一是要规范用人机制,构筑开放式的选任格局。要在坚持精干高效原则合理确定村干部职数的基础上,破除“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旧框框,坚持“选准一个人,激活一个村”的工作思路,积极选拔“经济能人”进入村级班子,打破地域界限、村际界限、行业界限、所有制界限,拓宽选人的渠道和范围,促使农村人才资源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二是规范育人机制,建立多向性的培训体系。在培训对象上,要立足全员额、大规模,系统轮训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培训内容上,要着眼全方位、高层次,认真组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教育,着重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同时要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党员干部致富带富能力。在培训形式上,要突出全过程、新机制,结合农村实际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可以探讨组建农村讲师团,巡回镇级党校,就地培训党员干部。建立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档案,实行“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证”制度,综合考评、合理使用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结果。三是规范“备人”机制,确立标准化的后备干部管理思路。一方面,要严格落实发展党员综合考评和发展党员对象公示制度,实行发展党员帮包责任制,对多年未发展党员村庄和党支部不健全村庄的入党积极分子,建立档案,实行集中培训,统一培养,重点解决,不断壮大农村党的力量。另一方面,要采取备用结合的办法,建立后备人才库,实行结对培养、异地挂职,动态储备和锻炼提高村级班子后备人选,努力整合村级后续人才资源,做到“备”得足、“管”得好、“用”得上。

3、以促进村级组织的协调运转为目标,规范村民自治行为。村民自治是政治上保障和实现农民民主权利的制度化途径。只有把村民自治法规落实好,把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好,把村民自治机制规范好,才能把村级组织的作用发挥好。当前,要围绕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健全机制为主线,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为目标,推动村民自治在目前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向着自治组织更加健全,自治活动更加规范,自治观念更加健康,自治成效更加显著的方向转变。要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切实抓好制度落实,使村民自治上有法律保障,下有制度规范。完善制度体系,健全工作机制,要以保证村党组织在村级民主选举、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日常村务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领导作用为核心,在落实农民当家作主民主权利上取得新进展。村民自治制度完善的重点,要放在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上,使村民自治的“四个民主”配套协调发展。要明确涉及村民利益或村民群众普遍关心事项的范围;完善村党组织召集、书记主持的党组织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级财务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章使用和管理制度;完善对村级组织和干部进行民主评议的制度;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完善村干部离任和审计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制度。制度健全了,工作规范了,农村“两委”才能形成战斗力,村民自治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4、以实现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为目标,规范村务监督管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因此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也应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共同性制度建设对村级组织的地位作用、职责范围、活动方式作出原则规定的同时,建立健全与共同性制度建设相配套的民主运行机制,实现基层民主的规范化和程式化。要从制权、理事、管钱、监督入手,努力建立起规范的村级事务运作机制,做到党的政策交给群众,重大事情告知村民;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由群众决策,日常村务的管理让村民参与;村务的运作过程向村民公开,干部的工作成效由村民检验。近几年来,渭城镇推行了“村民评村官”、村级财务“明支共签”等制度,赋予了村级事务监督管理以

简捷明白、操作性强的具体内容。从制度执行情况看,绝大多数的农村干部认为,这些制度的推行,使农村各项工作都有了章法,不但工作好干了,而且自身也清白了。事实说明,农民群众在基层的广泛社会参与,是农村一切工作的政治基础和根本前提,是缓和干群关系、稳定农村局势、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措施。对村务的民主管理、对干部的民主监督,也是对群众自身的民主教育。因此,要立足于探讨完善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形式,通过制度创新、制度完善和制度落实,确保农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保证农民群众的选人用人权;建立议事决策机制,保证农民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讨论决定权;建立日常村务参与机制,解决有章理事、有序办事,保证农民群众的参与管理权;要建立监督评议机制,保证村民和村民代表对村务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评议监督权。通过畅通参与渠道,给群众一个说话的机会、一个管事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非制度的政治参与,逐步实现参与有秩序、决策有程序、理事有章法、监督有成效;才能真正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重新构造起党与农民群众坚实的联系纽带,切实增强农村社区的政治凝聚力。

下载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计工作巡查方案

    统计工作巡查方案一、巡查的目的开展统计巡查,主要是全面调研了解各区(市)统计工作依法开展情况,确保全市主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通过巡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严格......

    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化标准(试行)5篇

    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化标准(试行)乡镇(街道)级统计是国家宏观统计数据的基础和重要源头,在统计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切实加强乡镇(街道)统计业务建设,保证统计工作协调有序开展......

    宁蒗县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

    宁蒗县统计局乡镇统计站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县乡镇统计站、统计人员、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的科学管理,确保乡镇统计站有效行使乡镇人民政......

    依靠统计制度建设,促进统计工作规范化

    依靠统计制度建设,促进统计工作规范化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意思就是说,没有规则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这句话反映了朴素的管理思想,但其却具有普遍的现实......

    统计工作自查方案(含五篇)

    统计工作自查方案 为全面系统掌握我校教职工人数,学生流动情况,学校办学条件和基本信息等,正确分析我校教师队伍的现状,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调查......

    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近年来,我区根据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推进村......

    规范化建设方案

    乡镇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乡镇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三农”,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文件要求,结合基层管理实际,特制订乡镇规......

    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岗位职责1、负责统计、复核每天票务员票房日报表 2、负责每天对票务回收的兑换券进行统计,核对券、票的数量。 3、小卖部每月的“销售、成本、利润”表的制作及收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