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管理对策

时间:2019-05-14 21:3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菏泽市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管理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菏泽市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管理对策》。

第一篇:菏泽市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管理对策

菏泽市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管理对策

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机作业市场的蓬勃兴起,以及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农业机械的使用已逐步扩大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的广泛大量使用也带动了农机维修市场的繁荣发展。农机维修行业已成为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重要服务产业,在维持农业机械的正常作业,保障农业机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菏泽市农机维修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

据2008年底统计,菏泽市有各类农机维修(厂)点1386个,从业人员2373人。年维修拖拉机68018台(次),维修农用运输车辆78700台(次),维修其他农用机械(具)124765台(次),年维修总产值近亿元。农机维修市场已基本形成了以个体经营为主、国营集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遍布城镇乡村的农机维修网络。

菏泽市农机维修市场发展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个体维修(厂)点多,占总数的98%以上。个体经营已成为农机维修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低等级、小规模维修(厂)点多。三级以下小规模维修点和从事简单的电焊、补胎充气等专项维修(厂)点居多,占总数90%以上。这些维修点设施设备简陋,一般只有一两个修理人员,多数属家庭经营。

三是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维修人员不到总数的6%,接受过正规专业维修技术培训的修理人员不到总数的5%。

四是维修与配件兼营的维修点多。有近80%的维修点属于修理与配件销售兼营维修网点,并且这种兼营网点的数量在逐年增多。这主要是因为,换件维修已成为一些小规模维修点的主要修理工艺,很多维修点都购置一些常用件、易损件,备维修换件使用:其二是配件销售的经济效益好于单纯维修的经济效益,很多维修网点都是通过销售配件来维持维修点的生存和发展。

二、菏泽市农机维修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近几年,农村经济和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推动了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维修行业已成为推动农机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服务产业,在服务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大型农机具快速增长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落后于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速度。目前,我市农机化已有中级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跨越,而农机维修服务行业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无法满足农机化快速发

展对农机维修服务要求。农机维修服务行业是在自发和无序中发展,发育不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

1、农机维修(厂)点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目前,菏泽市农机维修(厂)点多数以个体经营为主,大多数是只能承担大中型农用机械的零修和一般保养以及小型机械,半机械化农机具修理的小型维修点。专项维修点又以电气焊、补胎充气等专项修理为主。能够承担大型拖拉机、内燃机、联合收获机械和作业机械恢复性修理的维修(厂)点很少。

2、经济效益差。很多维修点属于微利状态下维持经营,不少乡村维修点属于季节性维修点,农忙季节营业,农忙季节一过就关门歇业。有些维修网点为了创造规模效益,维持维修点的正常运转,采取了维修与配件兼营的经营方式。

3、维修服务质量不高,维修人同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有相当一部分维修点设施简陋,在缺少必要的检查和维修设备的条件下从事农机维修服务,维修工艺简单,维修服务质量差。有的把换件修理作为主要修理工艺,有的超技术能力承揽维修业务,造成新的机械故障,引发维修质量纠纷。有相当一部分农机修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偏低,对维修新技术、新工艺接受能力差,接受渠道也窄。特别是近几年高新农机具的普及使用,对维修技术和维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机维修行业低水平的服务质量难以满足服务要求。

4、农机维修市场还处于分散化、简单化的初级阶段。个体维修(厂)点规模小,基本上都属于家庭作坊式经营,还没形成专业化、集团化和分工协作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农机维修市场在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远落后于农机销售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近两年,少数乡镇出现了农民自愿结合的农机维修合作组织,但由于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规模合作组织。

三、抓好农机修配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

近几年,随着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机维修销售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机修配管理工作也应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农机维修管理不仅是市场的管理者,也要成为市场发展的培育者和引导者。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大对农机维修和销售市场的监管力度,有效地规范农机维修销售市场有经营秩序,促进市场健康和谐发展。大力开展农机服务工作,通过服务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充公发挥管理职能,培育和引导市场向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1、认真抓好农机维修销售市场的技术监督、治理整顿工作,不断规范农机维修销售市场经营秩序,全面提高农机维修销售市场的整体服务水平。抓好《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的创建工作,实行“打扶并举”,树立优质服务品牌,培育引导农机维修销售市场健康发展。

2、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考核,全面提高农机维修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一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开发工作,认真落实“修理工就业准入制度”,强化对农机修理人员的培训考核,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全面提高农机修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充分利用市、县两级农机化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举办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班,定期培训,传授农机维修新技术和新工艺,拓宽农机维修人员的知识面,不断满足高新农机具发展对高质量维修技术的需求。

3、充分发挥农机管理部门宏观调控职能,合理调整维修(厂)点的布局。要严把维修(厂)点开业准入条件,适当限制维修(厂)点的发展数量。对一些设施简陋、维修设备不齐全、技术不达标以及安全无保障的维修厂点,坚决予以取缔。同时,积极扶持和培育一些服务优良的维修(厂)点。根据维修(厂)点的地域分布规律,积极促进相近、相邻的维修(厂)点合作发展,扩大经营规模。逐步建立起小修不出村、中修不出乡和大修不出县的合理稳定的维修市场格局。

4、积极推动农机维修行业产业化发展,逐步提高农机维修行业市场竞争力。一是指导农机维修行业建立农机维修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自律、自助的社会职能,加强行业内部的联系,促进优化组合,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国家及上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农机维修合作组织的发展进行扶持和帮助,使农机管理部门能有效地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引导农机维修市场健康发展。

第二篇:高青县农机维修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高青县农机维修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近几年,随着国家购机补贴惠农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我县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农机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的使用已逐步扩展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也带动了农机维修市场的繁荣发展,农机维修行业已成为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服务产业,农机维修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一些矛盾也日益凸显,大型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形势严峻。

针对大型农业机械的维修使用状况,我县组织专人,县自7月份至9月底对全县的农业机械使用、维修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对大型农机具的购机时间、服务年限、机具状态、维修服务、配件供应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期间共调查了解80马力以上拖拉机70台,背负式小麦联合收割机20台,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50台,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15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50台,小麦免耕播种机30台,秸秆还田机80台,旋耕犁80台,农机维修、配件供应网点45个。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的发展,乡村农机维修市场也有升温的趋势。截止目前,我县共有农机维修网点170个,全部为三级点和专修点:其中三级点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维修以及整机维护工作;专修点主要从事农机电器修理、喷油泵和喷油器修理、曲轴磨修、气缸镗磨、液压系修理、散热器修理、轮胎修补、电气焊修理、钣金修理和喷漆等一项或多项维修业务。当前,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经营场所比较简陋,占地面积在80平方米左右,有的建简易的维修房间,有的露天维修;网点的主要维修设备及工具有电焊机、氧一乙炔焊机、台钻、气泵、台钳、磨气门机,拥有车床、油泵试验台及动平衡机的网点廖廖无几,设备陈旧老化;现有农机修理技术工人208人,平均每个网点1.3人,维修技术落后。

通过调查,农机维修市场发展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个体维修经营网点多。在统计调查的45个维修经营网点中,全部都是个体经营,个体经营已成为农机维修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低等级、规模小。在全县167个农机维修网点中,三级以下的小规模修理点和从事简单电气焊、轮胎修补充气等低等级技术含量的专项修理点居多,占总数的80%以上。这些维修点设施简陋,一般只有1至2个修理人员。

三是维修与配件兼营点多。在调查的维修网点中,有近70%的维修点属于修理与配件兼营的维修网点,并且这种兼营网点的数量在逐年增多。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换件维修已成为一些小规模维修点主要修理工艺,很多维修网点都购置一些常用件、易损件,备维修换件使用。其二是配件销售的经济效益好于单纯维修的经济效益,很多维修网点都是通过销售配件来维持维修点的生存和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近几年,农村经济和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推动了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农机维修专业户,形成了以个体经营、专项修理为主的市场格局。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机维修行业已成为推动农机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服务产业,在服务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国家加大对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农机维修市场靠自身的发展已力不从心,存在修不好、修不了的现状。

1、维修网点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现有的维修网点多数以个体经营为主,大都属于只能承担大中型农用机械的零修和一般保养以及小型机械、半机械化农机具修理的小型维修点。专项维修点又以电气焊、补胎充气等专项修理为主。真正能够承担大型拖拉机、内燃机、联合收获机械和作业机械恢复性修理的厂(点)很少。从经济效益上看,配件与整机兼营的效益最好,配件销售点的效益好于维修点,很多维修点大多属于微利状态下维持经营。有许多乡村路边维修点属于季节性维修点,农忙季节到来时开门营业,挣取一部分收入,农忙季节一过,就关门歇业。很多维修网点为了创造规模效益,维持网点的正常运转,都采取了维修与配件兼营的经营方式,这样的维修点还在不断增加。

2、维修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有些维修点设施简陋,缺少必要的维修器具和维修设备,维修工艺简单,有相当一部分修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作业;多数网点把换件修理做为主要修理工艺,造成修理成本偏高;还有个别网点超技术能力承揽维修业务,甚至造成维修事故发生;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修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而来。对新型的大型机具维修技术更差。这种状况使得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难以保证,制约整个农机维修服务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3、农机维修市场还处于分散化、简单化的初级阶段。近几年,个体农机维修网点的发展,在促进农机维修市场的繁荣、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个体维修网点规模小,基本上都属于家庭作坊式经营形式,还没形成专业化、集团化、分工协作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农机维修市场在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远落后于农机销售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由于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引导,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维修合作服务组织和区域性维修中心。

三、发展建议

1、出台农机维修补贴政策,促进网点上规模、上档次。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关于农机维修网点补贴的优惠政策,补贴对象为纳入农机部门管理、证照齐全、达标的网点。主要补贴维修设备、工具及仪器,以此调动网点上档升级的积极性。

2、加大对农机维修网点的资格审批和监管力度。要认真执行开业资格准入制度,对证照不全、技术不达标的网点严把审批关。同时,对违规开业的网点要加强监督检查,一经发现严肃处罚,并责令其整改;拒不整改的,一律取缔。要用法律手段逐步淘汰一批落后网点,促进农机维修行业向标准化、先进化方向发展。

3、搞好技术培训,提高修理工的技术素质。农机部门要定期举办短期培训班,采取理论授课和指导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训内容要紧跟形势。同时,经常向网点提供一些有关农机修理、保养等方面的技术资料,普及新技术、新知识,提高修理工的技术素质。此外,要严格实行技术考核制度,促进维修质量提高。

4、建设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农机维修服务是推进农机化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业机械“高效、优质、安全、低耗”的重要技术保障。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型农业机械保有量不断增加,农机结构得到优化,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新型农机具和农机化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大型、高效农机具维修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建设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是目前解决我县大型、高效农机具维修难的有效途径,在此建议生产厂家应在产品使用大县建立技术过硬、反应迅速、设备先进、配件齐全的区域性维修中心和维修队伍,建设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势在必行。

第三篇:沂源县农机维修市场现状及发展建议

沂源县农机维修市场现状及发展建议

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机作业市场的蓬勃兴起,以及国家购机补贴惠农政策的实施,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农业机械的使用已逐步扩展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的大量广泛使用也带动了农机维修市场的繁荣发展。农机维修行业已成为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服务产业,在维持农业机械的正常作业,保障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繁荣的背后,一些矛盾也日益凸显,这就是,大型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形势严峻。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的发展,乡村农机维修市场也有升温的趋势。截止目前,我县共有农机维修网点68个,全部为三级点和专修点:其中三级点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维修以及整机维护工作;专修点主要从事农机电器修理、喷油泵和喷油器修理、曲轴磨修、气缸镗磨、液压系修理、散热器修理、轮胎修补、电气焊修理、钣金修理和喷漆等一项或多项维修业务。当前,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比较简陋,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左右,有的建简易的维修房间,有的露天维修;网点的主要维修设备及工具有电焊机、氧一乙炔焊机、台钻、气泵、台钳、磨气门机,拥有车床、油泵试验台及动平衡机的网点廖廖无几;现有农机修理技术工人107人,平均每个网点1.6人。

调查显示,农机维修市场发展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特点。一是个体维修销售网点多。在统计调查的83个维修销售网点中,个体经营的有82个,占总数的98.8%以上。个体经营已成为农机维修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低等级、小规模维修销售网点多。在全县68个农机维修网点中,三级以下的小规模修理点和从事简单电气焊、轮胎修补充气等低等级技术含量的专项修理点居多,占总数的90%以上。这些维修点设施简陋,一般只有一两个修理人员。

三是维修与配件兼营的维修点多。在调查的维修网点中,有近70%的维修点属于修理与配件销售兼营的维修网点,并且这种兼营网点的数量在逐年增多。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换件维修已成为一些小规模维修点主要修理工艺,很多维修网点都购置一些常用件、易损件,备维修换件使用。其二是配件销售的经济效益好于单纯维修的经济效益,很多维修网点都是通过销售配件来维持维修点的生存和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近几年,农村经济和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推动了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农机维修专业户,形成了以个体经营、专项修理为主的市场格局。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机维修行业已成为推动农机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服务产业,在服务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国家重点大型机具的补贴,农机维修市场靠自身的发展已力不从心,存在修不好、修不了的现状,存在着许多问题。

1、维修网点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现有的维修网点多数以个体经营为主,大都属于只能承担大中型农用机械的零修和一般保养以及小型机械、半机械化农机具修理的小型维修点。专项维修点又以电气焊、补胎充气等专项修理为主。能够承担大型拖拉机、内燃机、联合收获机械和作业机械恢复性修理的厂(点)很少。从经济效益上看,配件与整机兼营的效益最好,配件销售点的效益好于维修点,很多维修点大多属于微利状态下维持经营。有许多乡村路边维修点属于季节性维修点,农忙季节到来时开门营业,挣取一部分收入,农忙季节一过,就关门歇业。很多维修网点为了创造规模效益,维持网点的正常运转,都采取了维修与配件兼营的经营方式,这样的维修点还在不断增加。

2、维修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有些维修点设施简陋,缺少必要的维修器具和维修设备,维修工艺简单,有相当一部分修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作业;多数网点把换件修理做为主要修理工艺,造成修理成本偏高;还有个别网点超技术能力承揽维修业务,甚至造成维修事故发生;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修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而来。对新型的大型机具维修技术更差。这种状况使得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难以保证,制约整个农机维修服务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3、农机维修市场还处于分散化、简单化的初级阶段。近几年,个体农机维修网点的发展,在促进农机维修市场的繁荣、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个体维修网点规模小,基本上都属于家庭作坊式经营形式,还没形成专业化、集团化、分工协作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农机维修市场在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远落后于农机销售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由于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引导,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维修合作服务组织和区域性维修中心。

三、发展建议

1.出台农机维修补贴政策,促进网点上规模、上档次。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关于农机维修网点补贴的优惠政策,补贴对象为纳入农机部门管理、证照齐全、达标的网点。主要补贴维修设备、工具及仪器,可采取中央补贴30%,地方补贴20%,个人投入50%的方式,以此调动网点上档升级的积极性。

2.加大对农机维修网点的资格审批和监管力度。要认真执行开业资格准入制度,对证照不全、技术不达标的网点严把审批关。同时,对违规开业的网点要加强监督检查,一经发现严肃处罚,并责令其整改;拒不整改的,一律取缔。要用法律手段逐步淘汰一批落后网点,促进农机维修行业向标准化、先进化方向发展。

3.搞好技术培训,提高修理工的技术素质。农机部门要定期举办短期培训班,采取理论授课和指导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训内容要紧跟形势,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经常向网点提供一些有关农机修理、保养等方面的技术资料,普及新技术、新知识,提高修理工的技术素质。此外,要严格实行技术考核制度,促进维修质量提高。

四、高新农机具维修服务区域中心站建设的设想

近年来,玉米联合收割机、小麦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旋耕机等一些比较先进的农业机械进入作业市场,深受农民群众的青睐。但是,由于厂家售后服务能力有限,还未能建立固定的售后服务点和配件库,导致作业季节售后服务、技术指导及配件供应不及时,农机户有不满情绪。建议在选择交通便利、合适的地点建立高新农机具维修服务中心站,主要维修大中型农业机械和先进适用的高新农机具。维修中心为企业性质,以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机维修点为依托,投资规模在150万元左右。投资方式以农户自筹为主,国家支持为辅,具体投资分配为:农户负责场地、厂房、配件库以及常规维修设备、工具的投入,国家无偿承担主要维修设备的投入,个人、国家投资比例为4:1。维修中心成立后要加强与高新农机具生产厂家在技术培训、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等方面的合作,真正成为高新农机具维修和售后服务的主阵地,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其他维修点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四篇:潍坊市农机维修现状及发展策略思考

潍坊市农机维修现状及发展策略思考

国家连续七年实行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农机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各种配套农业机械及复式高性能农业机械的迅速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市农机总值达到75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140万千瓦,拖拉机达到17.6万台,联合收获机总量达到1.6万台,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总产值达53亿元,农机化为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10%以上。而作为农机化生产重要环节的农机维修服务,与迅速提高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相比,却处于相对的滞后状态,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已十分显现。如何打破传统格局,探索适应形势发展的新的农机维修服务体制机制,是摆在我们农机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新的任务。

一、当前农机维修服务现状,远远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全市现有各类农机维修厂点2984个,从业人员5706人。其中具备整机维修竣工检验能力的一级维修点仅13家,主要分布在诸城、高密和昌邑;具备农业机械的整车修理和总成、零部件修理能力的二级维修点为81家,主要分布在青州、诸城、高密、昌邑和临朐;具备一般性故障排除以及整机维护的三级维修点为2125家;专项维修点700家。具有较好维修能力的一、二级维修点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现有维修厂点普遍存在设施设备落后陈旧且配备不齐的问题,规模小、人员少且网点数量逐步痿缩。农机维修人员基本上仍沿用着传统的眼看、耳听、鼻闻、手摸的农机故障诊断方法,维修服务能力低下,对损坏零部件由于缺乏修复能力而常常采用更换新件,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新技术难以应用推广。

现有农机维修点只能满足一般性农机具常见故障的维修需求,对当前迅速普及的大型、复式、高性能农业机械的维修,由于缺乏必要的设备和维修技术往往无能为力。农机销售企业虽有三包服务,对于距销售地点较远的用户来说,机械一旦发生故障,根本不可能及时排除;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等农机具集中作业在三夏三秋农机作业高峰期,即便是近的用户,由于销售企业的三包人员少,加上作业高峰期作业集中,机械故障相对集中,农机故障也不可能及时排除,这样就严重影响农业作业进度和农机业户的经济收入。面对这样的形势,如不从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农机维修服务制约农机化发展的瓶颈将难以打破。

二、农机维修服务影响农机化发展的瓶颈,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解决

搞好农机维修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就要打破当前农机维修服务市场相对单一的传统格局,本着就近、方便、专业、及时、优质服务的原则,每县市区组建1-3个具有一定区位优势、规模较大、设备设施较为完善、专业技术力量强、维修服务辐射面广的区域性专业化农机维修服务中心。通过各县市区建立的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在全市搭建起以属地维修为主体的专业服务能力强、维修方便快捷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重点解决大型、高技术难度农业机械的维修养护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专业性强的大型农机维修由服务中心,一般机具的常见故障维修由综合维修点,专项维修由专项点维修的多层面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解决农业机械面临的专业维修保养难的的问题。

组建区域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一是现有的较大规模的农机维修厂点具有一定的厂区和车间,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同时经营者需要通过扩大维修规模和维修业务,提高服务能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需求。二是大型农机生产企业具有专业技术优势,同时也需要更广泛更便捷的社会化配套服务,提高自己的社会信誉度。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联系。

三、建立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的思路与构想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大农业,建设平安农机,更好服务于三农”为宗旨,立足当前实际,发挥部门职能,引导农机维修向区域化、专业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能力。

(二)布局规划

每县市区根据本辖区实际,综合考虑区位优势、经营状况、经营规模、发展潜力、区域性服务辐射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搞好区域布局,利用2-3年的时间,引导培植1-3个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并因势利导探索成立农机维修合作社或农机维修协会。

(三)发展规划

1、搞好试点。第一年,每个县市区结合开展“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评选活动,先行试点,农机部门配合争取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并协助维修点搞好与农机生产企业的联系协调,建立三包业务站,争取一“点”多“站”,争取规模最大化,筹建一个区域性广、专业性强的农机维修服务中心,探索成功经验。

2、扩大布局。在试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扩大布局,组建新点。利用2-3年的时间,每个县市组建1-3个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基本解决有机户对大中型拖拉机、各种配套农业机械、复式多功能高性能农业机械维修保养难、难维修保养的问题。通过组建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形成保质、高效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

3、强化服务。通过2-3年不断的投入和建设,使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得以增强,服务信誉得到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后,引导农机维修服务中心扩大服务范围。成立农机维修合作社,与入社农机户签订“两保”服务协议,农闲时由维修中心技术人员对“两保”机械进行全面维护保养,统一存放、集中保管。农忙时,按照机具使用先后顺序进行出库检验、调试后交付农机户使用。农机作业过程中,维修中心成立保修服务队,开展跟踪维修服务。帮助业户解决机具“两保”(维修保养和安全保管)问题。

(四)政策支持

建立区域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必须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联合制定加强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的的实施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对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保证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通过扶持,促进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更新维修设备,切实提高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能力。

各级各相关部门在给予资金、政策支持的同时,积极协调维修服务中心加强与有关大型农机生产、销售企业的联系,搞好维修服务协作。维修服务中心为企业搞好区域化的产品售后服务,生产、销售企业为中心给予业务培训、配件供应等技术支持。

第五篇:牡丹区农机维修市场情况调查

牡丹区农机维修市场情况调查

5月份,牡丹区农机局组织各乡镇办事处农机管理站站长对本辖区内农业机械保有量、服务年限、机具状态、维修情况进行了一次集中调查。据统计,全区农机总动力150万千瓦,拥有拖拉机(含运输)1149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498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32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702台;拖拉机配套机具22000台(套)。

一、牡丹区农机维修网点基本情况

全区共有农机维修网点120个,其中,四星级农机维修网点3个,三星级农机维修网点4个,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维修以及整机维护工作;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经营场所比较简陋,占地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有的建简易的维修车间,有的露天维修;主要维修设备及工具有电焊机、氧一乙炔焊机、台钻、气泵台钳、磨气门机,拥有车床、油泵试验台的网点廖廖无几,设备陈旧老化,现在有农机修理技术工人420人,只有120人持证作业,维修技术落后。通过调查,农机维修市场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1、个体维修经营网点多。全区在统计调查的120个维修经营网点中,116个都是个体经营,其中4个属于农机合作社集体经营,个体经营成为农机维修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2、大部分是低等级,小规模的农机维修网点多。三星级以下的小规模修理点和从事简单电气焊,轮胎修补充气等低等级技术含量的专项修理点居多,这些维修点设施简陋,一般只有2-3个修理人员。

3、维修与配件兼营点多。在调查的维修网点中,有95%的维修点属于修理与配件兼营的维修网点。近几年换件维修已成为一些小规模维修点主要修理工艺,很多维修网点都购置一些常用件、易损件,准备维修换件使用。还有是配件销售的经济效益好于单纯维修的经济效益。很多维修网点都是通过销售配件来维持维修点的生存和发展。

二、牡丹区农机维修业存在的问题

1、农机维修网点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现有的维修网点处于分散、简单化阶段,都是以个体经营为主,属于家庭式小规模经营,只能承担大中型农用机械的另修和一般保养以及小型机械、半机械化农机具修理的小型维修点,由于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引导,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维修合作服务组织和区域性维修中心,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在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远落后于农机销售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

2、农机维修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维修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有些维修点设施简陋,缺少必要的维修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维修工艺简单,有相当一部分修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多数网点把换件修理作为主要修理工艺,造成修理成本偏高;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修理等级证书的修理工少,修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而来。对大型新型复合式机具维修技术更差,使得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难以保证,制约了整个农机维修服务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3、农机维修配件质量影响农机维修质量。个别经销商贪图个人利益,经营的零配件质量不过关,致使假冒伪劣农机产品与配件进入市场,它不但影响了农机维修质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维修后农机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不了农业生产的需要,有的还危及到农机户的人身安全,严重损害了农机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三、对农机维修市场发展运营的几点建议

1、政策扶持,促进维修网点上档升级。应尽快出台关于农机维修网点补贴的优惠政策,把纳入农机部门管理,证照齐全,达标的维修网点作为补贴对象,主要补贴检测设备、维修设备、标准工具的添置,促进维修网点上档升级。

2、科学规划,建立三级农机维修服务网络。扶持组建区级农机维修中心,联合区内规模较大,技术力量互补的几家维修点,按照合作社模式组建区级农机维修中心,主要承担大型机械,新型农机具的维修,在维修行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每个乡镇办建立1-2个骨干农机维修示范点,主要承担农业机械的大修、中修及技术要求较高的专项修理。根据行政村农业机械的保有量,着力抓好村级维修点的合理布局,简单的维修及保养由村级维修点承担,逐步形成区级维修中心为龙头,农机合作社维修点,乡镇级维修点为骨干,村级维修点为基础的三级农机维修服务网络。

3、严格程序,提高维修业准入标准。农机维修点必须取得农机部门颁发的技术合格证,工商部门才可颁发《营业执照》,把技术合格证作为修理点开业的前提条件。严把执业资格证的发放条件,对人员、场地、设备等符合条件的,颁发技术合格证、执业资格证。对条件不达标的,搞好相应的培训工作,督促业主尽快达标。对无证修理点应做好宣传教育,限期整改,符合条件后颁发技术合格证,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4、强化监管,规范管理。在每年的检审期间,强化对农机维修经营者从业资格,维修人员执业资格,维修质量、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技术状态以及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条件合格的换发技术合格证,条件不合格的缓发或不发《技术合格证》。农机、工商、技术监督部门要经常开展农机维修市场的整治,查纠并举,强化农机维修配件质量的监管,关键是要从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源头进行堵截,截断假冒伪劣产品的通道,维护农机维修市场秩序。

5、定期开展培训、考核。针对目前维修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技术等级低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定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制度,宣传农机维修方面的法律、法规,向农机维修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介绍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准修装备的技术创新,提高修理工的技术素质。对从业人员的考核,按农业部等部委制定的技术等级标准进行,着重考核从业人员使用专用工具及设备的水平和判断故障的能力,以及操作程序,工艺规范化程度和熟练程度等,对理论和操作合格者,颁发相应级别职业资格证书。

下载菏泽市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管理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菏泽市农机维修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管理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新农村建设中商品流通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议新农村建设中商品流通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刘敏来源:商业经济 2011年 第35期发布时间:2012年5月26日内容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侧重于城市化建设和城市商业的发展,农村商品流......

    日照市农机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建议对策

    日照市农机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建议对策 2004年11月1日实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明确将发展农机信息网络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一部分,使发展农机信息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泰山区农机维修业现状及对策

    泰山区农机维修业现状及对策 农机维修行业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对农机的维修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如何加强管理,提高我区......

    枣庄市农机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

    枣庄市农机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 一、农机安全工作现状 截止到2010年底,枣庄市实际拥有农业机械4.4万台,其中拖拉机保有量3.74万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0.69万台。根据2011上半年......

    武城农机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

    武城农机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机推广。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的需要,使农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广普......

    中国蓝莓市场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蓝莓市场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摘要:目前中国的蓝莓市场尚不完善,存在着鲜果产量明显低于市场需求量,加工产品原料短缺、加工产品类型少、质量低等问题。本文研究了蓝莓鲜......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简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简析案例1:中新网2月23日电(财经频道记者 马丽):2011年春节刚过,“用工荒”便再次席卷东部沿海地区。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城市劳务市场迎来了新一......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我国农业人口多,但因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落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收益低等原因,造成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多,不仅直接导致农田抛荒现象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