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策略丛谈之三

时间:2019-05-14 22:2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术教学策略丛谈之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术教学策略丛谈之三》。

第一篇:美术教学策略丛谈之三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美术·

美术教学的宏观策略

在前面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教学策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分层级,可以呈大小,可以显高低,有论者因此将教学策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对此我们在上面已经略有涉及。实际上,在讨论美术教学策略的时候,中观这一层面由于介于两者之间,往往会发生上下的偏移,所以,为了避免重复,我们采取两分法,只针对宏观和微观教学策略的层面对美术教学的策略加以讨论。

宏观教学策略,被认为是为完成一项长期的、宏大的教学任务时,对这一任务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制订的系统谋划及采取具体措施。

就一个学科而言,这应该是最为宏观的教学策略,相对而言也应该是最为抽象、最具包容性的教学策略。就美术科学而言,主要体现为制定国家的美术课程标准时的一些策略,下面就这一策略问题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将课程的总目标设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意,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进行目标表述时,其策略明显区别于原来的美术教学大纲的表述,内容涉及了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源于教育部相关部门拟定的课程理念,而这一理念则来源于的课程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正确认识。知识与技能构成了任何一个学科课程存在的基础和依据,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最为直接和显化的目标,同时也是学习方法和过程的基本指向和内涵,而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必须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指向是学生的自我和可持续发展。因为学校学习只是终生学习的一个阶段,所以在学校学习中必须让学生知道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做到终生学习,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将学科目标拓展到了人格培养的目标,符合人类教育的根本宗旨。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这一制定美术课程的目标策略既保障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全面素质,也满足社会分工所需要的专业和学科能力,进而在社会发展与个人幸福之间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平衡关系。因此,相对以往过于注重美术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尤其是没有将美术学习过程与方法列入目标做法,课程改革之后的美术课程目标策略应该更为高明和智慧。

(二)课程内容:在这一方面,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内容的选择和分类的方式上。《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其策略体现为:①从广义的美术范畴选择课程内容,不局限于绘画,而是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包容几乎所有的美术门类;②传统与现代内容相结合,既有中国传统绘画、也有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③兼顾美术创作实践、美术知识和欣赏;④强调美术学科特色,也关注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⑤强调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又保持知识与技能的选择性。⑥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分类上,以往的教学大纲采取的策略是根据学科内部的本类划分,形成了三大课业——绘画、工艺、欣赏,而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采取的分类策略则是根据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的,形成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这种分类策略,使得学习内容超越了学科内部分类的狭隘,体现了不同美术学习行为在功能和特征上的差异,有利于降低单纯学科分类方式造成的过于专业化程度,符合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目标,着眼于对学生美术学习行为的培养和人格的发展。

(三)教学方式:以往我们的美术教学策略比较偏重于接受性学习,其结果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美术学习也以临摹和单纯的技法练习为主。新的美术课程在不否定接受性学习的积极价值的基础上,强调了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一些重要的教学策略包括:①给予学生更多的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鉴别、判断等方法,引导学生开展美术欣赏和创作活动。②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等活动,形成创意和独立见解,并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和其他方式加以呈现和表达。③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的认识,加深对艺术作用的认识。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⑤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

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⑥在完善接受性学习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⑦积极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特征的教学手段。⑧推进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四)评价策略:以往美术教学的评价策略非常单一,反映出美术教育界对评价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课程改革之后,随着整体教育环境对评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美术课程对评价的重视程度也水涨船高似地随之抬升。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有关课程的评价策略包括:①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存在的问题。②强调多主体评价,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③不仅关注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更要关注对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④既重视终结性评价,也重视形成性评价。⑤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策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伴随着课程改革而被广大的教师认识的,以往的美术教学大纲中只有改善办学条件的内容,因此在策略上显得比较贫乏。《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策略显得更加丰富,具体包括:①有关部门配齐基本的美术学习工具和材料。②各校配齐必备的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③学校应配备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④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私人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⑤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城市生活中的资源(如文体活动、节庆、纪念日、建设成就、重大事件以及城市、社区村庄环境等)。⑦农村、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尤其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的微观策略

微观教学策略指为完成特定时段或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对一段时间或具体一节课(或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教学资源、评

价方式等做出的系统谋划及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目标:由于课程进入了微观层面,因此教学目标也应该相应地进入到更为具体的层面,否则不利于操作实践。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依据宏观策略所确定的目标维度加以表述,即目标的表述应该涉及美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设定目标时,策略应该是:(1)尽量使目标具体,尤其是在美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应该是越具体越好,太笼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导致教学的指向不明确。如我们有些老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喜欢用“培养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这类表达显得大而空,不便于操作,应该更为具体,而应该代之以“让学生掌握形体比例的观察方法,以及明暗变化的规律和表现方法”这类更加具体的表述。(2)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相对难以具体,而且难以在不同的课中体现出具有逻辑性的层级关系,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这类目标就难以具体,也难以体现前一节课与后一节课的层级关系,但也应该在目标中加以设定,并尽可能具体,才可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所体现。(3)使目标具有弹性。因为教学活动针对是群体,而群体中常常会在能力方面表现差异,所以目标的设定策略中应该适应这种差异,换句话说,就是要保持目标的弹性。(4)在研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任何一节课,或者是一个单元的课都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体现,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研究课程标准和教科书。(5)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学生是美术教学的对象,所有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都是针对他们的,并旨在引发他们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和身心的发展。因此设定教学目标不能超越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和在美术学习上的水能水平,要做到这一切,必须正确了解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美术表现。(6)照应前后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形成层级或梯度变化。因为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实现的,内容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所以目标也需要形成一定的层级或梯度变化,对任何一次课或一个单元的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都必须考虑相邻或更大范围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美术教学内容时,应该以课程标准尤其教材提供的内容为准,因为作为规范的教育理应按照国家的规定的课程进行教学,在这一前提下,还存在一些内容和选择的策略。尤其是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在内容上采取了建议性的表述方法,给了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师主动处理教学内容以非常大的空间。而且新的课程改革导致了对教科书的观点的变化,鼓励教师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将教材视为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平台和教学活动的中介。所有这些新的观念,为教师处理教学内容提供了自主的空间。一些可以考虑的策略是:(1)根据其他逻辑重新安排教学内容。教科书中的内容总是依据一定的逻辑进行安排的,或者是主题,或者是门类,或者是其他,而且每一套教科书都有一种稳定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只是书本上的,不一定符合千差万别的教学情境,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对美术教学的理解灵活地调整或者设计自己的逻辑。频繁地变化工具和材料可能会使学生容易忘记携带和难以准备,教师就可以将一些使用同一材料的美术学习活动集中在一起,比如将一个学期之内的中国画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中,或者将版画集中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频繁变换工具和材料带来的不便。(2)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理解调整教学内容。一般而言,教科书在处理内容时都比较均衡和全面,但有的内容并不适应一些教师的教学,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一些教学内容,也可以调整一些内容的份量。(3)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开发校本课程。新的课程改革充分鼓励教师挖掘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料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虽然只是国家课程的补充,但有利于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有助于理解地方的文化,也能加强对一些特殊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三)导入:导入是课堂教学之始,目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一种特殊的教学氛围,引向特定的教学主题。导入的策略包括:(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一策略的优点在于节省时间,迅速地将学生带入学习内容中。(2)问题导入。以提问的方式将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从而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答案,激发求知欲。

(3)故事导入。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以相关的故事吸引学生,从故事中引发出学习的主题。(4)反向导入。通过呈现错误的方式,让感到谬误和可笑的同时,认识掌握正确东西的意义,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人体比例时,可以故意将呈现比例不正确的人物画,让学生知道谬误之后,懂得了学习人体比例的重要性,从而专注于正确知识的学习。(5)猜谜导入。人都有好奇和探究的心理,猜谜能够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所以通过相关谜语的猜测活动,能够有效地导入学习的主题。(6)视频导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并引发学生的观察和问题,导入学习的主题。(7)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次课,或者以前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找到新旧知识与技能的连接点,从而导向对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四)教学策略:教学行为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使之内化,并引发学生

身心发生积极的变化。教学策略比较多,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美术知识教学策略、美术欣赏教学策略、美术创作教学策略分别加以介绍。

第二篇:美术教学策略丛谈之一

•滕州美术教研•学科资源•

滕州美术教研

2013年2月17日

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各自的马匹被分为上中下三等进行。由于齐威王三个等级的马均优于田忌的马,所以田忌每次皆输。后来田忌在朋友孙膑的指导下首先将自己的三等马与齐威王的一等马赛,输了;然后将自己的上等马与齐威王的二等马赛,赢了;再将自己的二等马与齐威王的三等马比,赢了。三比两胜,总体上赢了齐威王。这是什么?这就是策略。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在胡宗南大军压境的时候,不在乎一座城池的得失,主动放弃延安,与之周旋,牵制了胡宗南军队,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最终领导解放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赢得了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什么?这也是策略。策略体现为一种眼光、一种态度、一种思维,在人类的活动中无处不在,包括美术教学。什么是策略?什么是教学策略?如何制定美术教学的策略?不同门类的美术教学策略有哪些?笔者所撰的系列文章将探讨这些问题。

何谓教学策略

尹少淳

一、从理解策略开始

在日常教学和学术交流的语境中,我们往往脱口说出“美术教学策略”、“美术欣赏教学策略”、“美术教学的评价策略”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策略”之类的话,然而,对策略的基本含义,我们却未必真正思考过,或许只是在意会的层面不经意地运用这一概念。其实,这一概念十分重要,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行为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滕州美术教研·2013

•滕州美术教研•学科资源•

达到我们预期之目的,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建构一种极有价值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理解策略到理解教学策略,再到对宏观和微观美术教学策略的思考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笔者将以系列文章的方式呈现这一过程,就从对“策略”的理解起步吧。

从逻辑学看,任何概念都具有外延和内涵两个规定性,内涵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则是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范围,而且内涵与概念之间呈反比关系。举例说,“中国人”、“中国军人”和“勇敢的中国军人”这几个概念的关系是外延在逐渐缩小,内涵却在逐渐加深,“中国人”包含“中国军人”,“中国军人”又包含“勇敢的中国军人”,反过来说“勇敢的中国军人”拥有“中国军人”的属性,“中国军人”又拥有“中国人”的属性。因此,理解“中国军人”和“勇敢的中国军人”的前提是理解“中国人”。同样,“策略”、“教学策略”和“美术教学策略”这几个概念之间也呈上述关系,外延逐渐缩小,内涵却不断加深,“策略”包含“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又包含“美术教学策略”,“美术教学策略”和“教学策略”是在“策略”外延内的一种递进和具体化。因此,要理解“教学策略”的含义,对“策略”的理解是绕过不去的,换言之准确理解“教学策略 ”的前提是理解“策略”。

谈到“策略”时,有个接近的概念——“战略”会自动浮现出来,而“战略”这一概念对我们理解“策略”的确有所帮助。

《现代汉语词典》对战略的解释是:“1.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2.有关战争全局的:战略部署;战略防御。3.比喻决定全局的策略。”i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对战略(strategy)的解释是:“在战争中,动用国家的全部军事、经济、政治和其他资源以达到战争目的的科学或艺术。这是现代的定义,反映了需要采取军事和经济总动员来进行战争。但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这一名词开始流行时,战略是指在战争中计划和指导战役以及调动和部署军事力量的艺术。”ii

“百度知道”综合不同的辞典的定义,对战略做了非常具体的解释:战略(strategy)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在西方,“strategy”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原意是“将兵术”或“将道”。后来演变成军事术语,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近代,战略在世界各国先后发展成为军事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判断,科学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战略方针、战略原则和战略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现代战略涉及的范围日趋扩大,西方国家陆续提出了“大战略”、·滕州美术教研·2013

•滕州美术教研•学科资源•

“国家战略”、“全球战略”等一类概念。“战略”一词现已被各个领域所借用,诸如政治战略、经济战略、科技战略、外交战略、人口战略、资源战略、体育战略,等等。iii

通过对战略这一概念的梳理,我们或许会产生一个清晰的认识,即战略的一个最为重要特征就是全局性,各种与目的相关的因素都应该在考虑之中。对此,我们可以看看“百度知道”的进一步解释:

“全局性,凡属需高层次谋划和决策,有要照顾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性质的重大的、相对独立的领域,都是战略的全局。全局性表现在空间上,整个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战区、一个独立的战略方向,都可以是战略的全局。全局性还表现在时间上,贯穿于指导战争准备与实施的各个阶段和全过程。战略的领导者和指挥者要把注意力摆在关照全局上面,胸怀全局,通观全局,把握全局,处理好全局中的各种关系,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同时注意了解局部,关心局部,特别是注意解决好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局部问题。”iv

而谈到“战略”时,我们高超的对比联想能力会帮助我们将思维移向另一个概念——“战术”。那么战略与战术又是什么关系呢?“战略在传统上在下列诸方面区别于战术:①战略涉及战争的全局,并运用战役去赢得战争,而战术则主要涉及运用军队和装备去赢得战役;②战术只研究在战场上运用军队,而战略则研究把这些军队放在最有利的位置上,作为战役的前奏。”v也就是说,战略是整体的、宏观的,战术则是具体的战争技术的运用。

在大体了解了战略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之后,我们继续探讨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战略与策略是什么关系呢?有的词典将两者做了区分:“战略指政党、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全局性的方针任务,策略指为实现战略任务而采取的手段。战略和策略的关系反映全局和局部、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们既是有区别的,又是—致的。对无产阶级来说,战略的目的,是要取得一定历史时期内整个斗争的胜利,策略的目的则要取得一定的局部斗争的胜利。策略是战略的一部分,它服从于战略,并为达到战略目标服务。而战略任务又必须通过策略来—步一步地完成。战略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在达到这一历史时期所规定的主要目标以前基本上是不变的;而策略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战略原则许可的范围内,它随着革命形势、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而相应地变换。按各种不同大小的范围来说,战略和策略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范围内的战略任务,在另一范围内可能是策略任务,反之亦然。但在同一个范围内,战略和策略之间的区别又是确定的。”这一解释来源于改革开放之初出版的一本《辞海》,虽然还散发出一些阶级斗争的气息,但在看待这两个概念时,特别强调了两者在全局和局部、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稳定性和灵活性之

·滕州美术教研·2013

vi

•滕州美术教研•学科资源•

间的辩证关系,体现出相对性。这种分类方式只是一种两分法,而实际上在策略之下还有一些非常具体的方法,采取三分法会更加全面,也更符合现实。因此在层次和范围上,我们可以分为战略、策略和具体方法三部分,而我们理解的策略应该介于战略和具体方法之间。

战略对于一个学科而言可能显得过于宏观,我们可以说国家的教育战略,但说国家的美术教育战略却有些别扭。相对而言,战略和策略偏重于全局性和前瞻性,偏重于为宏观的谋划,而战术与方法则偏重于具体性和现时性,偏重于微观的行动。在这样一种关系中,战略包含一系列的战术,策略包括一系列的方法,战术和方法分别成为战略和策略中的一部分。

从一个学科考虑,我们将战略问题留给更上位的部门去思考,只将思维指向策略,探讨美术学科的相关策略问题。

二、教学策略的涵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策略”的解释是:“1.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2.讲究斗争艺术,注意方式方法。”vii这种解释体现了一种作为具有实践意义的方式方法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将策略界定为介乎于战略与方法之间的具有实践意义的方式方法的集合。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方式方法的谋略和规划直接转移到教学上,就成了教学策略。所谓教学策略,实际上指的是针对教学问题所谋划或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集合。针对特定的教学目的,我们从教学策略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从哪个角度入手、考虑什么因素、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运用哪些方法„„等等。

我们常常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状态中,运用教学策略的概念,似乎没有什么人较真。如果细究起来,教育界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和界定也是各说各话,歧义纷披。有人认为是达到目的的方法,有人认为是教学观念或原则,有人认为是广义的教学方法,有人认为是教学步骤,有人认为是一系列预设行为的综合结构,有人认为是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有人认为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谋略,有人认为是一系列的执行过程,有人认为是系统决策活动,有人认为是教学模式,有人认为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还有一些人对教学策略作了更深入的探讨。择其二者介绍如下:

其一,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其基本特征为: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其基本类型可以分为:内容型教学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和综合型策略。viii

·滕州美术教研·2013

•滕州美术教研•学科资源•

其二,“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任务中,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某种教学观念、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学条件的特点,对教学任务的诸要素进行的系统谋划,以及根

ix据谋划在执行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在不同的环境中所指不同,“教学策略既包括对教学任务开始执行之前的系统谋划,也包括教学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具体措施。” x这一对教学策略的定义,笔者是比较赞同的。而且其进一步的分类,角度也比较合适,思维的周延性较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根据层次和范围可以分为:①宏观教学策略——为完成一项长期的、宏大的教学任务,对这一任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制订的系统谋划及采取具体措施。②中观教学策略——为完成一个特定时段(学年、学期、单元)的教学任务,对这一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做出的系统谋划及采取的具体措施。③微观教学策略——为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做出的系统谋划及采取的具体措施。根据任务涉及的数量则可以分为:①单一教学策略——指针对单一教学任务、教学要素或教学过程的教学策略,通常表现为具体的教学措施。②整体教学策略——以某种特定的教学要素的为核心,整合其他要素而形成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通常涵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由整体谋划和具体措施构成。此外,教学策略还可以从形态等角度加以划分,此处不赘。

三、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区别

从上文介绍的关于“教学策略”的解释中,我们注意到一些概念被混淆,因此为了理解的准确性,还需要对一些概念做进一步的辨析。尤其是清楚地辨析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三个概念是重要的和必要的,因为理解和操作的困难主要发生在它们之间。

在日常情景中,很多人谈到教学策略时,实际上谈的是教学方法。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理解教学策略的含义,其次是教学策略进入到微观层面的时候,与教学方法的关系的确难以清楚地加以区分。但如论如何,教学策略都不能跟教学方法等同起来。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教学方法如果不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被智慧地组织起来并加以综合运用,就不可能达到教学策略的层面,因此,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区别在于,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学目的驱动下多种教学方法智慧而综合的运用,而教学方法则是在实践过程中被总结出来的种种具体的程序和方法。

我们已经认识到教学策略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的集合得以体现的,这些教学方法由

·滕州美术教研·2013

•滕州美术教研•学科资源•

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甚至学生和教师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集合。无论教学程序和方法组合的固定化,还是教学策略的固定化都会导致教学模式的产生。所以,教学模式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从具体的层面而言是相对固定化的程序和方法,从抽象的层面而言是教学策略的相对固定化,而相对的固定化是教学模式最大的特征。由此,我们看到了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是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方法,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出于某种目的按一定的程序和比重组合起来是教学策略,将不同的具体教学方法按特定的程序和比重组合成的教学策略被固定化就形成了教学模式。全局性、稳定性和具体性构成了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各自的特点。

四、教学策略的特点

在厘清了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再进一步讨论教学策略的特点。

首先,教学策略具有全局性的特点。教学策略要求我们首先应该树立一种教学的全局观,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相关的因素,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甚至教师的能力和特点,并据此对教学程序和方法加以谋划。其次,还需要将各种教学程序和方法的作用放在全局中加以认识和运用,关注其辩证性、综合性,避免单一地选择和运用方法,尤其应该注意一些互补性方法的运用。再次,还应该考虑具体教学目标的上位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时不应仅考虑特定技能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应考虑特定技能的教学对学生人格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如果为了让学生制作一件工艺品,而牺牲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态度,这样的教学策略就是不周全的。因此,制定教学策略时就应该在帮助学生成功地完成一件工艺品和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与态度之间保持一种张力,取其利而避其害。

其次,教学策略具有前瞻性的特点。前瞻性实际上是全局性的派生,因为没有前瞻性就不会有全局性,全局观无论如何不会与鼠目寸光拴在一起。教学策略的前瞻性表现出对教学效果的预见性,就像一个棋手,在下一步棋之后需要预见对方可能作出的反应,并计划好第二步、第三步„„想一步走一步的棋手,只能是拙劣的棋手,自然也是难以赢棋的棋手。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必须考虑每一种教学方法使用之后学生可能作出的反应,并以此作为思考的因素,设计和选用一系列合适的教学方法。这种前瞻性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做到的,需要经验和阅历,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地通过观察、记录、思考、总结等方法积累经验和丰

·滕州美术教研·2013

•滕州美术教研•学科资源•

富阅历,从而提高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时候的预见能力。

再次,教学策略具有组合性的特点。教学策略由若干方面组成,换句话说,要达成一个教学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和角度进行思考,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集合于教学策略。比如,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喜欢美术,那么其策略就可以是:①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进一步的思考包括如何提高人格魅力的一系列方法。②学生得到充分的自由,有轻松感——进一步的思考包括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充分自由的一系列方法。③让学生学有所获,得到成就感——进一步的思考包括如何让他们学有所获的方法。④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到教室外和校外上美术课——进一步的思考包括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哪里去上课„„等等。这些策略可以综合运用,也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地加以选用。在实施每项策略时,会存在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让学生获得轻松感,帮助学生得到充分自由的策略,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可以是:①让学生自由地发言和制作;②不过分强调制作的效果;③宽容而和蔼地对待学生;④语言幽默;⑤允许学生要在教室里自由走动;⑥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自定学习任务„„等等。

最后,教学策略还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教学对象是活跃和多变的人,加上其他影响教学的复杂因素的存在,从而得教学成为一种复杂多变的活动。对待教学,不可能采取守株待兔的方式,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包打天下。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可以利用教学策略所具有组合性,以灵活和智慧的态度,选择和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低下如果来源于自信心不足,那么教师就应该采取多表扬多鼓励的教学策略,以及采取降低学习要求和逐步提高的策略;如果来源于教学内容的单调,那么教师就应该从策略上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同时采用具有情趣性的教学方法。

·滕州美术教研·2013

•滕州美术教研•学科资源•

·滕州美术教研·2013

•滕州美术教研•学科资源•

i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583.

ii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16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246-247.

iii 百度知道,http://baike.baidu.com/view/66855.html?wtp=tt iv 百度知道,http://baike.baidu.com/view/66855.html?wtp=tt v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16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246-247.

vi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352.

vii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27.

viii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2251.htm 百度百科

ix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编辑室.中小学教师教学策略书系编写说明.2009.x 同上.·滕州美术教研·2013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表现-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堂教学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与之相对应我们制定了四个教学策略:“造型·表现”策略、“设计·应用”策略、“欣赏·评述”策略和“综合·探索”策略。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包括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以及情感的表达与传递。它可以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传达视觉感受和思想。在美术创作中没有对或者不对,只有好或者更好、美或者更美。发展独创思维是其重要特征。“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较其它美术学习领域更加注重通过学生的自主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结构。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新课程改革要求美术学科不仅仅要反映和传递人类文化信息,还必须密切结合现实生活。通过课堂教与学的互动,将美术与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使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内容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碰撞和结合,丰富美术课堂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创造活动。

一、造型·表现

(一)、欣赏 感悟 畅想

1、适量欣赏大师作品及师生作品。

2、感受和品评作品的内涵、情感及意境。

3、给学生一个想创作的理由——激起学生的内心需要。

(二)、体验 表现 创新

1、通过户外采风、注意观察、搜集素材、展开想象以及必要时教师示范等手段,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主题。

2、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构成画面,体验造型乐趣。

3、运用具有自己个性的表现手段,探索与众不同的创作方法。(三)、展示 交流 评价(四)、反思 拓展 再创新

二、设计.应用

1、欣赏感受

引导学生交流信息,根据已有经验,认识感受材料特性,欣赏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在学生有兴趣的学习中导入课题。

2、创作实践

根据学生准备等实际情况,合理作示范,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创作。教师是平等参与者中的首席。

3、展示评价

作品,倡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以同桌交流、小组讨论、伙伴学习等形式展开多评价方式灵活多样,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每个人对自己和他的作品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4、拓展延伸:

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拓展想象空间,提升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

三、欣赏.评述

1、创设氛围,激活课堂:

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探究欲。

2、对话交流,质疑解疑: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认识美术元对话交流活动,在质疑解疑过程中活跃思维、丰富情感。

3、展示收获,评价整合:

小组成员以语言叙述、书面表达、作品再创造等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情感认识和理解;通过自评他评师评方式领略成功与不足,并最终达成对欣赏内容的整合,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

4、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联系多学科知识、当地文化资源、实际生活,拓展延伸知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密切联系,并逐步形成崇尚文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四、综合.探索

1、方案设计

4、展示交流

2、资料搜集

5、评价定位

3、探索尝试

6、拓展升华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堂教学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与之相对应我们制定了四个教学策略:“造型·表现”策略、“设计·应用”策略、“欣赏·评述”策略和“综合·探索”策略。

一、造型·表现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包括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以及情感的表达与传递。它可以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传达视觉感受和思想。

适量欣赏大师作品及师生作品。感受和品评作品的内涵、情感及意境。给学生一个想创作的理由——激起学生的内心需要。

通过户外采风、注意观察、搜集素材、展开想象以及必要时教师示范等手段,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主题。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构成画面,体验造型乐趣。运用具有自己个性的表现手段,探索与众不同的创作方法。

二、设计·应用

“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引导学生交流信息,根据已有经验,认识感受材料特性,欣赏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在学生有兴趣的学习中导入课题。根据学生准备等实际情况,合理作示范,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创作。教师是平等参与者中的首席。作品,倡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以同桌交流、小组讨论、伙伴学习等形式展开多评价方式灵活多样,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每个人对自己和他的作品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拓展想象空间,提升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

三、欣赏·评述

“欣赏·评述”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较其它美术学习领域更加注重通过学生的自主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结构。

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探究欲。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认识美术元对话交流活动,在质疑解疑过程中活跃思维、丰富情感。小组成员以语言叙述、书面表达、作品再创造等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情感认识和理解;通过自评他评师评方式领略成功与不足,并最终达成对欣赏内容的整合,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联系多学科知识、当地文化资源、实际生活,拓展延伸知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密切联系,并逐步形成崇尚文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四、综合·探索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新课程改革要求美术学科不仅仅要反映和传递人类文化信息,还必须密切结合现实生活。通过课堂教与学的互动,将美术与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使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内容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碰撞和结合,丰富美术课堂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创造活动。

第五篇: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关于“美术鉴赏”教学内容的要求指出:“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活动。”基于教学内容的要求,我们可以把美术鉴赏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并由此衍生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第一种是感知为主的美术鉴赏,主要通过感受作品来实现教学目标;第二种是经验为主的美术鉴赏,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来实现教学目标;第三种是以知识为主的美术鉴赏,主要通过教师讲授来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们主要结合一些高中美术教学课例对相关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1.以作品感受为主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美术是视觉艺术,具有充分调动视觉和触觉进行感知的优势,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够无言地吸引学生,使内心受到感动。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要收集一些视觉展示效果佳好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最真切、最清晰地亲近作品、感受作品,与艺术紧紧拥抱。

比如有的老师把学生带到博物馆、美术馆实地参观教学,这是最能够直接感受作品的机会;有的老师把民间工艺品,美术作品直接搬上讲台搬进教室,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美术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在学校办画展的方式,让学生直接感知作品,亲近艺术。现在有很多高中美术教师具有较强的美术创作能力,把自己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胜过对一些是似而非的印刷品感受。

以作品感受为主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三种形式:1.提高作品展示质量,老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准备精美的课件范画,让学生真切感知艺术作品;2.把学生带到作品陈列现场,直接感受原作,如美术馆博物馆参观或者送作品进学校,还有就是高水平的老师在学校举办个人画展;3.充分利用较好的仿制品,如二玄社的国画仿真作品、现代艺术的日常生活代用品、民间美术工艺品等等进入课堂。这些教学形式都可以起到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的鉴赏教学效果,推荐给老师们作为教学参考。

2.以学生经验为主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艺术需要情感投入,强调内心感悟,高中美术教学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处在青春期的青年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求知欲望,我们高中美术课程帮助学生确定专题,组织他们利用各种信息收集方式去了解美术世界,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经验,形成自己对艺术作品的判断,获得对艺术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方面深圳中学房尚昆老师确实创造性地提供了极好经验。他把学生组织起来,分组分专题去进行资料收集和备课,然后在班上展示和讲述美术鉴赏专题内容。采用这样的方法,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热情,从备课到讲课的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由此获得艺术探索的经历,得到不同寻常的艺术感悟,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以知识讲授为主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经典的优秀美术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作品的诞生往往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动人的创作经历,当这些封存的历史记录随着作品鉴赏而复活时,会同时带给学生以审美享受,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优秀的美术教师伴随美术鉴赏教学,把关于美术和历史的知识讲活,甚至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讲课既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也确实是对许多美术教师的挑战——能够动手并非长于动口。我们看到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美术教师,通过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无须动用其他工具和材料能够把美术作品和美术史实演绎再现,当然希望能够有更多这样的美术教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如果有更多这样的教师,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会大为提升。

以上对不同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的举例说明,看到了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组合,也看到不同教师教学风格在各自课堂中的表现,这里绝不是我们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的全部,只是归纳出三种常见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教学实施策略的启发。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谈到教学策略进入“无定法”的层面,成为我们对教学艺术的追求。

下载美术教学策略丛谈之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术教学策略丛谈之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表现-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堂教学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与之相对应我们制定了四个教学策略:“造型·表现”策略、“设计·应用”策略、“欣赏·评述”策......

    美术教学策略作业

    美术教学策略作业 战国时期,孙膑赛马是典型的策略致胜。策略在人类的活动中无处不在,当然也包括美术教学策略。科学严谨的教学策略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决定意义,可以说,教学......

    美术教学策略探讨论文(范文)

    美术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和程序的总称。以下是“美术教学策略探讨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在新的教学理念指......

    中小学美术教学策略读后感[精选]

    《中小学美术教学策略》读后感 方官小学 王宏杰 美术不仅存在于艺术殿堂和博物馆中,也存在于你、我、他的身边和身上。美术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美术课......

    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摘 要:作为初中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初中阶段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伴随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可有效提高......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指的是以小学生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将小学美术教学建立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当中,引导小学生进行美术学习,让小学生从生活的角度......

    浅谈小学美术分层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美术分层教学策略 阜宁古河中心小学 嵇雪娣 【摘 要】由于学生的素质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单一的美术教学往往达不到关注全体学生审美创作的教学目的。分层教学是一......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学策略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学策略 绘画是儿童心灵的图像符号,是生命成长的需要。儿童通过绘画完善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表达着人之初最无邪的情感。邵大箴先生谈到:儿童美术中最重要的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