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脑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工具
作业2网络的发展对人们思维方式、交际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
电脑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工具,正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并且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电脑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涉及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情感宣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援助和提高正常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某些由电脑网络引发的心理障碍、情感冲突和安全焦虑等方面。
一、积极影响
(一)扩大了人际交往圈子,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人际关系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一个缺少朋友,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一定是心理不够健全的人。不同学派的学者,无论是在心理疾病的原因探讨还是心理治疗技术的研究中,都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沙力文认为精神病包括人际关系中不适宜的整个领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童年人际关系被破坏,从而产生严重的焦虑感,导致精神的分裂。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者那里,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二者的关系问题更是被看作心理健康和治疗研究的中心问题。他们认为,自我实现者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知心理学倾向的学者们则主要从人际问题解决方面对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人际关系冷漠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日趋严重的一种社会病。人们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孤独地出没,急切需要快捷便利而又自由的交际方式。网络交往使得人们的交往空间扩大,人际沟通的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提高,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且对学生网民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在传统交往方式下,个体的人际交往常常囿于实际生活中狭小的生活圈子。网络社会的人们却可以跨越千山万水,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让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真正实现“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它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在数秒之间找到多年挚友般的倾心感受,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戒备和情感道义责任。同时,由于网络人际交往的匿名特点,学生网民间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使得网络人际交往比较容易突破年龄、性别、地位、身分、外貌美丑等传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的限制,建立更为和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
电脑网络不仅使一般的社交便利性提高,社会圈子扩大,而且解决了某些具有特殊困难和阻碍人们的社交问题。例如,今年北京的SARS横行,中小学生在家中利用网络学习、交往、聊天谈心。又如一个严重的面部烧伤病人,可能因为变形的面部使得很多人不愿或不敢接近;一位行动不便者可能囿于一隅无法让自己走入他人的生活圈子;边防哨卡的士兵可能因为交通不便和职责原因,无法与外界沟通……,电脑网络为这些特殊的人们提供了人际交往的全新天地。
此外,电脑网络也可以作为某些社交恐怖症患者系统脱敏治疗过程中的初级训练工具。让他们首先通过电脑网络与他人进行无须直接面对面的接触和沟通,建立起人际交往的信心,随后再进行现实的人际交往训练。
(二)为个体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良好途径
现代心理治疗理论非常重视宣泄在心理健康维护和治疗中的作用。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受到压抑的心理症结提供宣泄和释放的渠道。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很多国人在遇到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时, 往往没有勇气或不习惯找心理医生,也不愿意向身边熟悉的人倾诉。这种忌“心病”现象和“家丑不外扬”的普遍心态显然不利于个体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也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电脑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为学生网民不良情绪的及时释放和网民之间的情感帮助、心理支持提供了新渠道。
(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援助
目前互联网上的心理健康站点主要包括高校心理学系主办的站点或主页、网络心理医院站点或主页、个人创办的专业心理网站或主页、心理学杂志社的站点或主页以及其它网站的心理专栏等。其中,由国内高校心理学系主办的站点或主页,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华东师大心理学系()等。国内网络心理医院站点或主页,如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 ,http://)等。
这些心理学的专题网站或主页尽管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它们都自觉担负起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援助的责任。其主要内容涉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状况自测、网络方式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医院和心理医生的介绍及求医预约、心理健康研究动态等。虽然由于经验、人手和资金等诸多因素所限,这些网站或主页的内容还不十分充足,质量也参差不齐,但是,由于它们既方便快捷而又具有较好的保密性,因而受到网民的广泛青睐,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网民的心理健康辅导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提高学生网民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低层次的心理健康指的是没有心理疾病症状,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或“自我实现”。因此,即使是正常人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往往意味着个体各种心理素质和谐发展。网络生活有助于提高网民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性,不断提升网民的心理健康水平。网上各电子网站的个人主页为学生网民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新天地。如我校外贸专业的学生利用电脑网络设计的《班级特色专刊》受到专家的好评。很多学生网民都深深体会到网上创作带来的乐趣。这种网上创作激发了学生网民的兴趣和创造性,锻炼了他们的能力,提高了许多学生的自信心,也出现了某些好的艺术作品和思想成果。
二、电脑网络对学生网民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由于网络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上升时期,存在着许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 加之网络管理、网络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网民个人心理素质因素的差异,因而网络也难免会给网民的心理健康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这一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心理学界的足够重视。
(一)消极影响
1、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症与吸烟、酗酒甚至吸毒等上瘾行为有惊人的相似:一上网就兴奋异常,上不了网就“网瘾难耐”。其典型症状是:整天沉溺于网络,甚至不吃不喝不睡,通宵达旦,导致体能下降、生物钟紊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低落、思维模糊、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严重者甚至“走火入魔”, 出现体能衰竭或精神异常。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度过,对自己不再有任何控制,表现逃避现实的心理迹象,越来越愿意呆在网上,和家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我校曾有一名学生,2000年开始上网时,仅仅是为了打发周末闲暇的时光。随着在网上呆的时间越来越长,“黑客攻击技术”、“色情图片”、“网上聊天” 等逐渐让其痴迷不己,于是便不分昼夜和网友聊天,下载各种攻击软件和“有趣图片”。无法自拔的他,成绩下降了,身体也不行了。上网咨询心理专家得知这就是“网络综合症患者”。类似的现象在其它地区也有过报道。心理卫生专家呼吁网民一定要注意上网心理卫生,同时也提醒家人和老师注意控制青少年的上网时间,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2、人际关系障碍
由电脑网络所引发的人际关系障碍主要表现为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和各种交际冲突。
网络孤独症与网络成瘾症非常类似,只是前者更多表现出生理和认识方面的障碍, 后者侧重于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网络成瘾症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网络孤独症患者则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生理障碍。网络孤独症多发生在性格内向者身上,其典型症状是: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寡言少语,情绪抑郁,社交面狭窄,人际关系冷漠。由于个体将注意力和个人兴趣专注于网络,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心理,而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毕业。网络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信任危机也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网民的现实人际交往态度, 出现人际关系障碍。聊天室等虚拟社区以匿名或化名方式进行的网络交往既无法规范人们言论的真实性,甚至也公开承认或默许交往者的虚假言论。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汉可以起一个甜蜜动人的女性化昵称,扮演爱情天使。正如一个老师所言:“网上交往只能把它看作游戏。在网上与你谈情说爱的„纯情少女‟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光头老者。”这种网络人际交往的虚幻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抱着游戏般的心态参与网上交际, 不仅自己撒谎面不改色心不跳, 对他人言行自然也是毫无信任感可言。这种网上的人际信任危机可能迁移到他的现实人际交往中,导致现实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进而影响与他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3、人格障碍
网络人际交往还可能诱发各种人格障碍,比较突出的有攻击型人格障碍、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
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特点。由于学生网民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言语上非常直接坦率。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质。学生在网络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攻击性言行特点,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
双重或多重人格是指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两种或多重人格, 在不同时间与地点交替出现。由于虚拟社区和聊天室普遍采用化名式的“ 网名”,学生网民往往都有自己的虚拟身份,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绝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有的学生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 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一位 l7 岁的男学生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曾公开承认自己曾经用18岁女孩的身份在虚拟社区生活了近3年时间,结识了很多网友。最后他还不无遗憾地说,可惜以后不能再用这个网名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经常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或时而张三时而李四的多重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转换过频时, 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二)引发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
学生网恋、失恋、多角恋爱等都是网络生活中容易出现的情感问题。网上最热门的话题就是网恋,生活中的网恋故事也多如牛毛。电脑网络在时刻忙于上演那成千上万的爱情喜剧的同时,也在痛苦地吟诵不计其数的失恋故事和叹息感伤。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当一方的爱情之火被撩发得愈燃愈炽时,点火者却突然从网络上消失得无影无踪。除此之外,“见光死”也是众多网恋故事老套的结局。网络让爱情发生的机会和频率都大大提高,也让失恋发生的机会和频率都大大地提高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萌动状态,失恋对他们来讲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正如网恋可以让人品尝到如现实恋爱同样的甜蜜一样,“网恋”后的失恋也同真实的失恋一样让人寝食难安。
(三)安全焦虑
网络人际交往往往给人以虚假的安全感。学生以为呆在门户紧闭的自家卧室里,坐在心爱的电脑前是最安全不过的了。这里既不可能被人发现, 也不可能被人偷窥, 更不可能受到侵犯。这种自以为是的安全感使得他们放弃了起码的戒备心,给网络犯罪以可乘之机。事实上,这个貌似安全的地方却隐匿了太多的不安全因素。不仅电子邮件随时可能被人轻而易举地偷看
到, 连电脑上的全部信息都可能被浏览或破坏。最近美国发生的一个网络偷窥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二十岁的美国女孩艾密在网上被偷窥达数年之久,犯罪者甚至以她的名字建立了网站, 还在网站上发表了关于艾密之死的故事。但这一切都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直至最后罪犯朝艾密的轿车撞去, 并且朝艾密的头部连开数枪。一些心怀叵测之人还利用善良人们的信任,利用网络交际去物色和接近目标,继而实施生活中的欺诈与暴力犯罪。另外,这种虚假的安全感也使得网络犯罪更加猖獗。一些网络罪犯或违规者出于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疯狂实施其犯罪阴谋。
随着网络犯罪案例的增多,安全焦虑又成为笼罩在网民头上挥之不去的一片阴影。人们时刻担心自己的电脑被网络黑客所光顾,担心自己的个人隐私被偷窥,担心电子邮件背后的病毒,担心从网上走到自己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层出不穷而又形形色色的网络病毒、黑客和其它犯罪-CIH病毒、HAPPY 病毒、梅梨沙病毒、宏病毒、千年虫、爱虫、黑手党小子和最近的冲击波等等搞得人们应接不暇、身心疲惫,给社会、组织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更有很多家长为子女的安全和心理健康成长感到担忧。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说,武汉市41中初一女生袁某,瞒着父母出去约见网友,一直下落不明。武汉市一位叫梅子的女中学生被网友骗到住处奸污。梅子遭强暴后自杀未遂,罪犯被抓获归案。本市某职高学生高某被网友约到广州见面后,被逼使用假币从事犯罪活动,当他拒绝后被打得遍体鳞伤弃置荒野,幸亏警察发现才救了他一命。另据中新网北京消息:最新调查显示,有近3成新加坡中学生表示曾到访色情网站,其中3%还是“常客”,他们浏览这类网页的时间甚至比成人更多,但许多家长对此却懵然不知。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电脑网络这个人们广为依赖的“宠儿”仿佛一夜之间又变得如“潘多拉的盒子”一样让人惶恐与无所适从。
电脑网络对学生网民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学会区分网络(真实和虚拟并存)和现实生活的界限,建立和完善网络规范,加强网络立法工作,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网民进行有关于网络方面等心理卫生的宣传教育
第二篇:网络传播工具策划
关于人人和微博的更新、维护
一.部门:新闻中心
二.人员:王思琪、赵晓莹
三.目的:建设服装学院良好的网络形象,发布服装学院最新活动动态和重大活
动事件,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和消息发布。及时将第一手资料发布给外界。
四.活动时间、地点:网络
五.内容:
1.对于人人网活动的分类为 【学院动态】【精彩活动】【激情赛事】【部门风采】【最in时尚】这五个板块。
2.状态的更改:
【精彩活动】提前公布服装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所举办的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活动的结果。
【激情赛事】介绍所举办活动的进程和赛况,并且宣布比赛结果。
【学院动态】介绍学院近期的动向和参与学校的活动。
3.日志
【学院新闻】转载腾飞新闻网上有关服装学院的各种新闻。
【赛事盘点】比赛之前回顾历届活动的亮点和冠军,比赛后介绍此次活动的晋级人选。
【部门风采】介绍各个部门的职能和他们的特色活动、公布部门活动照片。
【最in时尚】介绍各个专业的特色和各种和服装流行有关的事。(例,时装发布。)
4.相册
【xx部—活动名称】分团委学生会各个活动的照片和海报。
【院刊】院刊的照片格式。
【集体风采】各个部门的合照或单独照。
5.音乐:活动中的演唱或T台音乐。
6.视频:活动视频(例,校园女生大赛的视频,新生晚会的视频。)
7.皮肤:活动照片或海报,和服装时尚的T台照。
8.更新时间:活动预告的时间提前至活动一星期左右;
比赛和活动的结果活动结束当天发布;音乐、视频和皮肤都根据近期活动而定。
六.细则
由于人人的皮肤、音乐的本地上传有等级限制和VIP限制,希望申请人人的会员,10元每月
七.预算
10元每月
第三篇:论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工具的可行性
论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工具的可行性
09汉语国际在职硕士石文082108016
一般来说,讲到中国在海外的影视传播,大家都会想到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们的电影,而中国电视剧在海外的传播甚少提到。当然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为广大消费者所广泛接受,是有特定的特点和优点的。首先,电影能够更集中地反映一种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评判,电影可以展开宏大的叙事,展现辽阔的历史画卷,给人震撼的艺术效果。相比电视,电影耗时短,是浓缩的精华。这种“短打”“炫酷”的模式更适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态度。另外电影并不拘泥于时段,电视节目的安排,需要遵循一定的时间表,这样多少排斥了一些主流的消费人群。还有就是电影的影响力。时置今日,谁也不能否认大屏幕上的巨星,偶像的力量,他们的影响力甚至高过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这在中国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在国外,这种现象或多或少存在。我们的巨星李小龙不也是在好莱坞的推动下逐渐成为中国的文化icon么。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手段,其作用在娱乐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日渐凸显。中国也意识到这种交流的必要性,因此,近年来中国制作电影的数量越来越庞大,电影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精良,国际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更多中国优秀的电影被推介到各大国际影节,更多的中国影人蜚声海外,声誉日隆。但是,要说这其中真正以表达中国思想、展现中国文化特质为目的的电影却不多。更多输出的电影为了讨好外国观众,迎合海外消费者的口味,都披上了外来文化的战衣。像前几年的《夜宴》,就完全照搬了《汉姆雷特》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虽然是中国人在演,有着中国的服饰和化妆,但是这种电影在外国人尤其是熟悉莎翁的观众看来,充其量不过是莎翁剧的一次中国排演,本质上与中国无关。还有《赤壁》、《无极》等都是西方视野下的文化拼盘,是用中国的毛笔蘸了中国的墨汁却去写外国的字母,哪能看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这样的东西,中国观众不接受,外国观众也是一头雾水。但是也有一些抓住中国内在精神气质的电影取得成功的例子。像张艺谋的《红高粱》、李安的《卧虎藏龙》等。《红高粱》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片子就不提了,《卧虎藏龙》是近年真正理解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其实李安也是非常推崇儒家思想的,他本人就很喜欢中国书法,他之前的一些作品比如《推手》、《喜宴》等就是反映中西文化碰撞的,因为他自己也是旅居美国多年的华人,所以对这个现象有更多更深的体会。他的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总像是浸染了中国文化的墨菊,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才更像是中国文化所倡导的“中庸”“教化于心”。这样的片子也更符合西方人对东方人情感内涵的想象和期望。然而,要在短短两小时里展现丰富的中国元素让其他民族迅速了解中国毕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就让我们想到了另一种集视听效果为一身的媒介物——电视剧。
电视剧是一种专在电视机荧屏上播映的演剧形式。它兼容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艺术等诸因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适应电视广播特点、融合舞台和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我国是电视剧生产大国,据2005的统计,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电视剧生产量已超过12000集,成为世界生产电视剧最多的国家。此外电视剧产量还在以每年1000集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国的电视剧产量约为8000集,到2005年已达到12247集。可以说电视剧正发展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一个最庞大的资源之一。而伴随着中国电视剧走向成熟的历程,中国电视剧也开始逐步走向世界。《红楼梦》、《西游记》、《武松》、《末代皇帝》、《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围城》
等都先后在美国、日本及欧洲、东南亚国家播映。近些年,中国也开始选送优秀电视剧参评国际电视节,《太阳有七种颜色》、《小木屋》、《小船》、《穷街》等作品都分别在参赛的国际电视节上获奖。一些在中国热播的历史剧、偶像剧在海外也大受欢迎,据说《还珠格格》在东南亚各国播映时就大获成功,以至于越南等国都出现翻版的《还珠格格》,更有甚者,因为该剧太受韩国人的欢迎,还遭到了韩国政府的禁播。这里顺便提一下韩国的电视剧,我国中央电视台从95年起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么》,此后国家级电视台每年都有几部韩国电视剧露面,而韩国的国家级电视台几乎没有中国电视剧播出,韩国这种由政府出面干涉的保护本族文化的举动确实值得深思。反观我国,不光是中央电视台,现在几乎每一个省级电视台每年都要引进几部韩国电视剧,有时甚至可以看到一部韩国电视剧在十几个电视台同时播出的盛况,像《浪漫满屋》、《巴黎恋人》、《我的女孩》等等,明明就是简单的人物性格、俗套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可偏偏就是把国人迷得五迷三道,欲罢不能。更不要说像《大长今》这样能引起人们普遍共鸣的励志电视剧了。该剧在我国首播的一段时期内,下至菜市场,上至办公室,下至中年妇女、上至年轻白领无一不在津津乐道剧中情节和人物。由此又带动了新一轮的韩国文化热。在临近几年的大小演出中,人们以能歌会唱该片主题曲《大长今》为荣,连带韩国饮食、韩国服饰、韩国明星、韩国的美容化妆等都成为国人争相效仿的对象。由此可见,电视剧对它民族的文化影响力。这种影响力通过各个文化细节渗透到别国,其深入人心的程度是触目惊心的。现在80后90后的哈韩族不是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向韩国看齐吗?所以我们能不能也通过电视剧这种资源手段来传播我们的文化呢?我们的电视剧不仅有数量上的优势,质量也丝毫不输其他民族。我们不仅有类似《浪漫满屋》《我叫金三顺》这样的诙谐搞笑剧,更有同时具备深度和广度的历史剧。外国人不仅对偶像明星感兴趣,对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也会感兴趣。只要剧中想要表达的都是人类所共有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对真善美的渴求,对逆境中奋发图强的赞美,对纯真爱情的向往,这些都是能引起人们共鸣的。电视剧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其功效甚至是百倍千倍的。电视剧贴合广大民众的生活,是对历史和当下最鲜活最有力的映照。它的影响力持久,时效性长,因此展现的文化因素更全面而具体。从形而上的生产力水平、政策决策、宏观历史、抽象语言,到形而下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活习惯、大众娱乐等,无所不包,无处不到。而且这种文化是纯粹的不掺杂的,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土壤,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中国这个大家庭的精神反射。不像某些个大片,动不动来个合资,邀请个国际巨星,强调国际性普遍性。再一个,电视剧的投入相较于电影来说是非常小的,抛开新《三国》等特例不谈(据说投资上亿元,堪比电影),一些表现普通人生活的近现代题材的情景剧、室内剧的投资都是比较少的,而且拍摄起来也较电影容易许多。这些都使得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的手段成为可能。如果说要了解中国文化,看中国的电视剧应该是个迅速而有效的途径。
我们的电视剧产量那么巨大,产生那么一两部让外国人爱看的剧集应该不成问题,《三国演义》、《还珠格格》等成功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一点。关键是怎么样让这些优秀的资源更好更充分地得到传播。这里面,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同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国家及省市之间的影视剧交流交换会是电视剧的主要输出渠道。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我们的电视剧没有走出国门的意识,从事件题材到故事编排再到人物设置都显得太本土味,使得一些情节和内容外国观众消化不了也接受不了。比如赵本山的乡村系列,在中国是很受欢迎的剧集,可就是因为方言味太重,有些笑点连中国南方的观众都没有共鸣,就更不要说外国观众了。再比如现下清宫戏特别火爆,但是那段历史容易让外国人有情感上的抵触,就更谈不上喜欢了。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时,首先应该避免产生更多的交流障碍,然后才去寻找文化上心理上共融共通的东西。如果因为语言翻译这样的问题而把本来能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的机会浪费掉,实在是很可惜。与此相通的,一些技术上需要跟国际接轨的地方,应该积极主动的接受并逐渐变更之。比如摄影棚的大小、灯光的瓦数、演员的面光怎么给、高光怎么给,这些技术参数在国内往往随意性比较大,但是在国外都有统一的标准。制作单位应考虑到这些硬性指标,国家也应该有意识地慢慢强化,甚至可以先采取一些政策手段,慢慢让这种国际化的形式标准深入人心。有些东西起先可能是强制来的,但是到后来强制也许就变成一种自觉了。韩国人对于本国文化的推崇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干预,光靠老百姓的自觉性和热情恐怕也难成气候。政府在文化传播这么宏大的民族意愿上的执行力,是任何民间力量无法取代的。再者,政府还可以在各种国际交流文化节上想方设法地大力推广这种文化资源的输出。比如组织剧中人物的见面会,让他们走出国门,介绍电视剧中的中国文化;比如将电视剧和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相互促进,以旧带新的态势。把这一种资源发展成一个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触类旁通,互通有无。当然,形成国际化的产业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具有全球化眼光能够反映中国现代性的内容实体是必须的,而各行各业特别是营销网络的铺陈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对节目的销售、频道的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个电视台节目制作单位不能再单纯依赖于国家政府的支持,各级省市电视台也可以通过这种文化现象实现创收,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从中摸索出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体会。最后,呼吁广大的民间力量为中国的文化传播事业做出贡献,已经成为当下不可逆转的大潮流大趋势。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电视频道、广播这些官方途径输出我们的文化,还可以采用时下非常流行、覆盖面特别广的网络形式来传播中国的文化。21世纪,互联网在家庭娱乐方面必定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一些娱乐消费的中坚力量更是互联网的忠实拥趸。让他们从网络上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汉语,知道一些中国的风土人情,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金钱。何乐而不为?不以善小而不为,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说不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方面大部分网迷和美剧迷们都应该深有体会。因为近几年广泛流行的美剧都是通过网络为大家所熟知的,一些留学生和外国语爱好者还自发组织起来实时翻译美剧,真正做到了中国本土与美国时间同步放映。这种热情真是可歌可泣。如果能把这种热情用在传播祖国文化的事业上来,那将是多么大一笔
资源和力量。因此大可以成立一些民间组织,集合一批民族文化的爱好者,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把中国电视剧作为其中一个重点推介项目来运作。这样的组织形式不仅可以作为官方政府和固定电台的补充,说不定还能以其自身流动性强、具有更博大的亲和力的优点形成一股不可小窥的浩荡之势。
中国是文化思想大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因素何止千万,单论其中任何一种都包含着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素养,传承千年而又带着崭新的面貌。而电视剧却实实在在是上个世纪才出现的新兴产物,从1958年,第一部电视剧《一口子菜饼》诞生到现在,不过才经历了区区几十年。然而这种艺术形式却是生命力旺盛,气势磅礴的发展起来了。并且带着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独特气质矗立于民族文化馆的一角。从电视剧中我们可以回顾民族的滥觞,反思文化的劣根性、展现当代中国的更新与进步,我们更可以发现利用其本身媒介传播的独特性,独辟蹊径,把它变成中国文化的展览馆,让更多想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的人走进这个展览馆,去发现最能诠释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的内在核心。我想,这种展示可能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贴近真实、最便捷、最广泛的途径。
第四篇: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探析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探析
引言
随着当前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网络信息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尤其在近年来,高校网络舆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就目前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对网络舆论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很多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校园管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从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制度建设方面来说,网络舆论的管理并没有对其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而是采用封堵的方式,对不利的舆论信息进行封堵,使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种管理方法完全不能适应当高校舆论管理的发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适当的表达,从而造成不利舆论导向的恶性循环。如果对高校舆论管理不加引导,依然采用当前的管理方法,不利于高校舆论宣传以及正确网络文化气息的形成,也不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管理。
另一方面,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显得比较尖锐,高校管理中学生与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出现较大的摩擦,尤其是网络舆论仅仅依靠网民自身道德进行支持,使网络舆论资源成为网民发泄不满和随意宣泄的场地。在国家加强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同时,需要从网民的心理以及社会现象的具体意向方面进行分析。高校网络舆论管理与高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认真对待高校网络舆论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从舆论新闻学角度进行分析,对学生心理特点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科学规划网络舆论作用的正确发挥。
一、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网络舆论是建立在学生对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评价基础上,并且通过互联网信息交互的方式来达到舆论资源共享的情况。随着互联网资源在高校学生当中应用范围的不断加大,使得网络舆论所具有的影响力更为明显,尤其是学生个人观点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表述,使得消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在当前阶段,大学生网络舆论信息主要来自个人微博、空间、bbs论坛、贴吧等,并且成为大学网络舆论的主流表现形式。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随意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使得网民在表达自身观点的情况具有随意性特点,将自身情绪以及观点随意发表在网络上,尤其是一些观点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情绪化以及个人极端思想倾向。这就使得网络资源成为网民随意发泄自己情绪,表现自己思想观念的地方,也正是由于网络资源的这些特殊性质,使网民对网络舆论本身没有责任感,使网络舆论秩序混乱。
近年来由于高校网络舆论方面监管不力,使校园文化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通过网络舆论诱导学生犯罪,或者导致学生自残、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使得网络舆论这一虚拟资源对高校学生的实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高校教育制度体系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很多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全面,使得舆论表现方式比较偏激,加之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对学生的心理以及生活等方面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外部压力的加大使得学生将更多关注放在网络舆论方面,从而导致了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偏差。
二、当前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的问题表现
当前网络舆论是高校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最主要途径,由于网络思想良莠不齐,很多网络舆论信息表现出极端性特点,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出现反叛性特征。又由于网络舆论观点表现的随意性,使得网络舆论观点表现出网民对现实不满的宣泄,这些负面情绪会对网络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形成。
当前时期,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难题:首先是网络舆论中不良信息对网络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网络舆论资源的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偏离;第二,是网络舆论资源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方面的需求,在为学生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三,是对网络舆论的管理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解决高校网络舆论管理问题必须从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方面进行充分分析,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
三、加强对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的探索
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是当前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资源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法制的高度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监管,同时要兼顾学生的民主意识,体现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理念。
网络舆论监管需要从新闻学角度进行考虑,在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舆论的新闻定义进行探究,舆论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形式,而舆论管理对于新闻传播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需要对网络舆论的进行客观性认知,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传播机制进行了解,从而加强网络管理体制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一套高校网络舆论监管制度,切实把握好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几个主要环节,对危害学生思想,破坏网络环境的信息进行依法处理,不断净化网络舆论资源,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的影响。
其次是要建立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系统,网络舆论能够满足学生对社会知识和日常信息的需要,以引导和支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网络舆论信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切实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第三,要努力完善高校网络舆论化解机制
要从网络媒体的功能建设方面考虑,既要对网络舆论的功能进行加强,完善网络舆论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建设,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了解网络舆论资源,使学生懂得网络舆论的实际用途,以正确的方式来接触网络舆论。
第五篇:微博信息传播与网络集合现象
微博信息传播与网络集合现象
摘要: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浪潮,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格局。社会由此进入了“全民麦克风时代”,普通的民众也拥有了话语权,民意的表达转变为线上与线下双管齐下的模式。民意表达有逐渐从线上发生走向线下行动的趋势,群体民意的表达频度与烈度增强。由此也出现了大量网络集合现象。微博作为自媒体中的代表,微博的信息传播与网络集合现象息息相关。本文将从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入手,结合网络集合行为具体的案例,对其进行反思。
关键词:微博信息传播;网络集合现象;案例分析;反思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3
1.参与性高,实现“草根”发声.......................................................................................3 2.即时性,实现“现场的直播”.......................................................................................3 3.信息广泛性,实现“裂变性”传播.................................................................................4
二、微博受众的心理特征.......................................................................................................4
1.去个性化...........................................................................................................................4 2.从众...................................................................................................................................4 3.利他行为...........................................................................................................................4
三、微博网络集合现象具体案例分析...................................................................................5
1.案例
一、“李刚门”.........................................................................................................5 2.案例二 “7·23”动车事故..................................................................................................6 结论..................................................................................................................................................6
一、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
1.参与性高,实现“草根”发声
微博的创始人之一Evanwilliams曾说:“微博客好比是一堵墙,所有用户都可以在这堵墙上随意涂鸦,这些涂鸦所有人都可以看见”。微博最基本的功能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思想、事物的随意记录与表达。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人们既可以简单地分享娱乐,也可以进行热切的情感宣泄,还可以对社会现象与突发事件进行直观报道与理性思考。
从使用上来讲,微博简便而强大的功能也迎合了受众的需要。微博的发布信息的功能极为灵活,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其创新的关注功能与简便的转发功能也有利于用户之间的交流,使每个用户个人领域彼此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微博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速度即时化的特点,大大降低了使用者信息发布与接收的门槛,使“草根”阶层的发声成为可能。
2.即时性,实现“现场的直播”
微博的信息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它不需要专业的采编技术,仅凭短小精悍的文字,配上即时上传的图片或视频就可以对事件进行播报,虽然在专业性上无法与传统媒体相比,但在时效性上却占尽优势。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随身携带一部手机就可以对新闻现象进行即时播报,其速度之快是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传播信息快速迅捷及节点传播的特性,使微博在播报突发性事件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3.信息广泛性,实现“裂变性”传播
《新周刊》杂志主笔闫肖峰认为:“博客是被动媒体,其传播受众并不确定;微博是主动媒体,不只在相识者中传递,不相识者亦可通过‘粉丝’变成新知。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摆脱了其他即时通信工具一对一的关系模式,建立了一种松散的跟随关系,即“关注—被关注”的关系模式,这种陪伴性的“背对脸”关系有独特的开放性与跟随性,这决定了微博的信息传播不是单向的“发送—接收”式传播,也不是简单的双向互动式传播,而是呈网状结构的裂变式传播。信息的传播就像原子的裂变反应一样,由一个信息源扩散为一个“分众群”,而这个“分众群”中的每个信息点又分别扩散为另一个“分众群”。由此层层传递,信息的覆盖面将超乎想象。
二、微博受众的心理特征
1.去个性化
高达数亿人的用户群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相互关注之后,用户之间会结成众多小群体,对群体的认同会淹没个人的身份,从而形成去个体化。匿名性、责任分散和自我意识下降是造成去个性化的主要原因,会使个体放纵自己的行为,而不顾及后果。谣言在微博上传播时,匿名用户更倾向于转发而不顾后果,实名用户相对谨慎,更多是通过转发来求证或辟谣。谣言转发的人数越多,责任扩散的范围越大,单个用户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小,用户的自我意识愈加缺乏,其转发的可能性越大,即使是一些违背常识或显著失实的谣言也被传播。名人“粉丝”群的攻击与诬陷他人的行为是微博中去个性化的典型表现。2.从众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当关注的大多数人都相信某条微博信息时,微博用户自己也会倾向于相信并传播它,而不太关心其是否是谣言。产生从众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而且信息的模糊不清会加重这一顺应行为。谣言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微博受众容易依赖别人的信息而对其进行判断,常常会从众。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引起的从众率也就越高;知识经验越贫乏的人越容易从众。我国微博用户群体规模十分巨大,缺乏鉴别谣言的知识经验的用户众多,因从众而相信谣言的受众数量不低。
3.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没有明显自私动机,对他人有好处的自觉自愿行为。微博这一庞大的社会网络群众,也存在着众多的利他行为,如微博自发打拐、微博募捐助人治病等行为。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微博上会出现许多相关谣言,很多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是一种利他行为。微博用户抱着“宁信其有,避免伤害”的观念转发相关微博,目的是让关注自己的亲朋好友及更多的用户知晓相关事件,不再受到相关伤害。
三、微博网络集合现象具体案例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网民越来越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集合行为也有愈演愈烈之势。网络集合行为,指的是在网络上由于某种刺激发生的非常态网络集合现象,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网络和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微博以其碎片式的内容,裂变式的传播和即时性的互动,改变了传统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模式,这种新模式的传播特点以及受众心理等因素使得网络集合现象的发生的频率较之于传统媒体更高,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集合行为产生的过程。1.案例
一、“李刚门”
2010年10月6日,李启铭醉酒驾驶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新校区撞倒两名女生,其中一名女生因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女生重伤。李启铭在肇事后继续行驶,现场同学将他拦住,他却称“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10月24日,李启铭之父李刚在央视露露面,向受害人及家属表示歉意。10月24日,李启铭已涉嫌交通肇事犯罪被望都人民检察院逮捕。2011年1月30日,李启铭因交通肇事罪判6年。“李刚门”事件在微博上引起了巨大的讨论。
网友对“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十分敏感,并由这句话引发了十分广泛的反讽性的解读,如“考试不及格,我爸是李刚;工作没找落,我爸是李刚等等”对于案件判决结果,网友也延续了这种反讽式风格的解读如@圆圆好好:“李刚父子得知被判处六年有期徒刑致谢辞:感谢中央新闻频道独家专访,感谢有关网站删帖及时疏导民意,感谢权利在此案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感谢有关部门顶住压力不为民怨所屈服,感谢河北大学限制学生作证,感谢受伤者张晶晶不出庭作证,感谢!”
从这些言论之中,我们不难看出网友们在发泄某种愤恨。这种愤恨包含着人们对贫富差距的矛盾,社会待遇的不公,生活工作压力的难以排遣,在现实社会中又找不到渠道发泄出去。所以这种发泄式的言论产生可以说与微博“草根阶层”得到发声权力后,通过网络这个途径来表达出来。并且这种在微博裂变式的传播的强化之下,这种情绪像感染病一样不断蔓延开来,随着受众的人数越来越多,在群众的压力之下,使得微博的受众的从众心理的作用显现出来。当其在达到顶峰时,网络上仿佛都是丧失了理智的情绪表达。就像《乌合之众》一书所描述的那样,在一群人之中,再理智的个人也会迷失其中。
宣泄的狂欢,总得有个头。几天之后,事件的热度也渐渐地冷下来。人们开始用理性地去看待本次事件。有人爆出“我爸是李刚是假新闻,那孩子并没有当众张狂,而是在保安亭,因为害怕而求人,语无伦次中讲到他爸是李刚。”不论这番言论是真是假,可惜的是看到了不同的声音,一边倒的支持或反对往往过于绝对与主观化。不同的声音能够促使我们进行反思,在本次事件中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民意汇聚引发网络集合行为。但是集合民意的胜利不一定是正义的胜利。不少人对审批的结果提出异议,认为判的不够重,不足以平民愤。司法作为人民赋予国家代为行使的一项公权力,理应受到人民和媒体的监督。但是代表民众诉求的舆论作为一种权利事后救济,应该在法律的过程之后。也就是说只有当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之后,舆论才有正当的理由干涉司法,否则司法遭到绑架,就会陷入“舆论审判”、“媒体审判”的误区。
其次,先入为主的观念造成错误的判断。在本次事件中,网友的心态可以说是“由恨李刚的之子而恨李刚,期待看到李刚的腐败,从而得出“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德想象。这无疑是社会上“仇官”、“仇富”的心理在作祟,有了这种对事实先入为主的期待,人们就容易轻信,无法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断。2.案例二“7·23”动车事故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双屿路段,与前行的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这次事故造成40人(包括3名外籍人士)死亡,约200人受伤。7月24日,张德江主持召开现场会并成立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指挥部。7月28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事故现场并举行了中外媒体见面会。12月28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做出处理决定。
在本次事件中,对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挑战。网民对事故的真相的质疑和政府承诺未能实现的不满。由于“7·23”动车组事故调查组迟迟没有公布调查报告,李承鹏就发表微博对调查报告还要经过审批表示质疑,“称我们需要真相”。加上上海地铁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中信号系统承包方也是“7·23”动车事故信号供应商的这一信息的曝光,更是激起了网友对于事故原因的“雷击意外”之说的质疑。王志安认为“7·23”事故,主要是管理问题,技术问题被夸大了。调度室明明知道区间有前车出故障停不下来,但是并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后车。面对网友的质疑,政府的行动虽然迅速及时,但是仍存在信息公开滞后的问题,需要反思。
有关部门承诺在9月中旬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到9月15日却迟迟没有公布报告。面对网友的质疑,还在“力争”与“一定”、“中旬”与“15日”的区别玩起了文字游戏,加剧了网友的愤怒和不满。官方信息一拖再拖,不仅没有把握住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给了谣言快速滋生的空间,进一步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可见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于预防网络集合现象至关重要。
结论
网络信息传播的个性化表达和参与式的趋势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微博就是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所以不论是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还是受众心理的特征,都是基于这种潮流的发展。而随之带来的网络集合现象的频发,是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井喷式”爆发的结果。随着网民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事件中,这种“井喷“将会趋于平缓,经过一定时期的过度之后,带来的是网民成熟,即从“情绪化”向“理性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武汉大学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编著.微变革大传播微博与突发事件.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1
二、期刊论文 1.苏一芳.人肉搜索与网络集合行为[J].中国青年研究,2009,(第11期).2.张小丽.浅析网络群体传播集合行为[J].中国商界,2011,(第5期).3.邢佑川.微博谣言传播特点与受众心理分析[J].群文天地,2013,(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