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聆听于老《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聆听于老《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3月19日晚上,我们二小迎来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和爱人的一同到来,让我们充满了激动和欣喜,终于可以和名师近距离接触了!
晚上7点,我们跟于老师相约在多媒体教室。今天的题目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我挑选了一个很靠近于老师的位置,希望可以更靠近大师。大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大字:以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为镜,按照我喜欢的、崇拜的老师塑造自己。这是于老师时时告诫自己的话,也是我们每个老师应该学习的。
于老师在总结为师之道时,有两点是让我记忆犹新的。第一,他用中药中的“甘草”来归纳。甘草的特性是:性温、味甘。温是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五大美德中居首位。“温和”是好人的首要标志。其实讲到这里,我也想到了自己,平时也就是这样做的。我很注重给学生留面子,给他们足够的尊严,经常会有学生写信告诉我,肖老师的脾气好好,很温柔。不因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学生,温和的对待每一个人,也包括同事。我从来没与任何同事红过脸。我总是在想,只要你微笑的对待别人,那么别人一定会回以微笑。也许,这也是跟我从小替别人着想的习惯有关吧!要包容他人,于老师说到,以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优点;以挑剔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缺点。这是怎样的一个特级教师啊!他有如此的胸怀和人品才能成就今天的成功!这也让我再次想到,教师的任务首先是先育人,如果一个学生都没有优秀的品质和素养,如何成人。更何谈成才?
第二,于老师谈到的关键词是:修养。这来自三个方面,1、读书同时读自己。于老师的阅读面之广是我们无比敬佩的,可以牵一发动全身。在信息时代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传统的方法显的犹为可贵。如果我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翻翻书籍,闻闻书中散发出的墨香,体验不同作家笔下的风格,那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
2、以人为镜。也就是以优秀品质的伟人为榜样。于老师心中的两个重要的人是孔子和曾国潘。这一点我暗自庆幸,我一直对于孔子的中庸之道和《论语》充满敬畏。我们以这些人之豪杰为镜,只会更加优秀。
3、不断反思。这也是每位老师必须要做到的。每天记录下自己的小小教学感悟、与学生之间的趣事等等,不在于多,只在于写。就像于老师让学生写日记一样,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没有事情记都可以,但是要坚持写。每天读三十页书,朗读其中一项,读书笔记就行,“有毛就是鸡”,这句话虽然很通俗,但是很实际。
这几天我有幸陪于老师的爱人,也就是《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中写到的杨阿姨,一个京剧票友。她开朗的性格感染着我,快70岁的老人家,对于生活的热爱让我们这些年轻人都为之感叹!跟两位老人聊天时,于老师知道我是音乐老师,立刻有了兴趣,马上问我,:知道“没有音乐的生命是一种过错”是谁说的吗?我迅速回答:尼采!我不仅惊叹于大师的思维之快,更加敬佩于老师的音乐造诣,这样的大师怎能不让人崇拜?
与大师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聆听大师,可以让我们迅速成长;聆听大师,可以让我们感悟人生!感谢学校给我们带来这次无比荣幸的学习机会。我想,大师的余温不会散去,我还会在大师的引领下继续探索,前行,使自己成为最靠近名师的老师,这将是我一生要追求的!
第二篇:读《为师之道》有感
《为师之道》有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不仅要求“学高”还应当做到“身正”,“学高”是幼儿教师为师的前提,“身正”是幼儿教师为师的根本。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当达到“学高”与“身正”的和谐统一,真正做“传道受业解惑”。幼儿教师“学高”能够教会幼儿丰富的科学知识,幼儿教师“身正”,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健康的人格发展。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很重视依法治教,以德树人的思想。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么我们幼儿园也有规章制度。我们幼儿老师不仅要对《幼儿园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熟记一二的,而且必须遵守。而我也是一直遵循着用热情,活力,激情创新教育,用和谐,友爱,奉献爱戴幼儿,这也做为了我为师之道的思想之一。在幼儿园中,我不但是幼儿的老师,朋友,有时候还扮演者亲人甚至妈妈的角色。因为孩子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我来安排,我得对他们的时间负责,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负责。孩子们每周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和自己的亲人相处的时间。那么,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对老师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深。久而久之,我们的内心也应该会心生友爱,那也就更加促使了我们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和恒心。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秉承了依法执教,以德树人的思想。最近几年,体罚和变相体罚的事件频繁发生。大家的为师之道呢?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时,才认识到他们是你当年的学生。”是呀,人们都说三岁看老,七岁定终身,但是人各有志,通过勤奋和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崭新的面貌。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家娇惯成形,所以有些孩子确实有了一些娇惯,蛮横,粗暴的行为。在幼儿园里也有一些很难管教的孩子。但是,我们就该一贯的否定他们吗,就该一贯的指证他们的缺点吗。也许我们需要给他们时间,也许我们可以陪他们一起正确的成长。请不要以我们的一些小误会而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教师在师德方面要做到为人师表。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人民的文明程度,都有赖于道德规范。教师应该是体现社会道德规范的表率,是培养学生道德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抵制一切不良行为,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跟不道德的行为做不疲倦的斗争。同时,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教师的高尚情操,做学生的模范,为人师表。
教师要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意志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具有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能够约束自己的动作、语言,抑制无意的激情和冲动,这既是职业修养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也是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冷静是智慧的源泉,急躁是无能的表现。教师在盛怒时,要学会忍耐,压抑脾气,心平气和的跟学生对话。
面对新形势,教师要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地“修炼”教育思想,教学艺术,使自己的思想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得到锻炼提升。
道德经中曾说过,修之身,其德乃真。因此作为老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把以德树人作为我们人生路上不断提高和秉承的原则。
第三篇: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范文模版]
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1暑假读了于永正老师的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这是从教50多年的总结经验,想做一个好老师,就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然而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和探索。
在我的学生生涯中,也遇到过很多喜欢的老师,这些老师都有很多共同点,那就是对我影响都非常大,而且这些老师所教授的课程我都很感兴趣而且能学得好。
我小学经历过两位班主任,都是语文老师,而且教学风格都一样,特别严厉,严谨,对学生要求特别高,小的时候就对老师有着崇拜心里,所以这两位老师在我心目中是无比神圣的,我当时也是语文学得特别好的尖子生,经常受到奖励。中学的时候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是两位年轻的男老师,特别青春帅气,讲课丰富多彩特别有活力,当时也是吸引了众多的女学生“粉丝”,当然包括正值青春期的我,所以当时我的物理和化学基本都是满分,再难的物理题我都能花费时间一步步解答出来。大学的时候思修课王老师博学广识,和蔼可亲,非常温柔耐心,大家都喜欢听她的课,我也饶有兴趣,现在还是对她充满崇敬的心理,把她当成我的榜样。对看来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确实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反之一旦学生对老师有了厌恶心理,那自然学习成绩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所以,要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
书中的作者于老师也是这样深受学生爱戴,总结以下几条书中描绘的学生喜欢的老师。
一、学生喜欢的老师,如“甘草”,性温、味甘、包容、调和。文革期间,用平静的心态处理学生的责骂,他带的班级始终纪律井然,学习氛围浓厚;有学生迟到,于老师从不批评,几块饼干给予关怀备至,换来学生内心的感动。一个对学生如此宽厚的人,学生能不喜欢吗?
二、童心不泯,从没忘记自己是个孩子。童心不泯的标志之一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标志二就是“孩子气”,是童心的一种外观。三是理解和体谅学生,四是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于永正老师说:“教了50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虽然年过古稀,仍童心未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总要去细细探寻。
三、用影响和激励,促进儿童成长。“无言之教”影响深远。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必须有三大看家本领——写字、朗读、表达(口头和书面)。具备这三大本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于老师已经将 知识、理论融入肌肤与灵魂,并能转化成行动。他的文化品格,他的学识修养,他对教育的态度和对语文的情感,对学生的关爱,都是我们各位老师所要学习的榜样,今后我也要向于老师一样,以积极的态度去尊重规律,关爱孩子,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真实善良,快乐向上。
我的为师之道读后感2暑假读了于永正老师的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这是从教0多年的总结经验,想做一个好老师,就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然而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和探索。
在我的学生生涯中,也遇到过很多喜欢的老师,这些老师都有很多共同点,那就是对我影响都非常大,而且这些老师所教授的程我都很感兴趣而且能学得好。
我小学经历过两位班主任,都是语老师,而且教学风格都一样,特别严厉,严谨,对学生要求特别高,小的时候就对老师有着崇拜心里,所以这两位老师在我心目中是无比神圣的,我当时也是语学得特别好的尖子生,经常受到奖励。中学的时候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是两位年轻的男老师,特别青春帅气,讲丰富多彩特别有活力,当时也是吸引了众多的女学生“粉丝”,当然包括正值青春期的我,所以当时我的物理和化学基本都是满分,再难的物理题我都能花费时间一步步解答出。大学的时候思修王老师博学广识,和蔼可亲,非常温柔耐心,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我也饶有兴趣,现在还是对她充满崇敬的心理,把她当成我的榜样。对看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确实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反之一旦学生对老师有了厌恶心理,那自然学习成绩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所以,要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
书中的作者于老师也是这样深受学生爱戴,总结以下几条书中描绘的.学生喜欢的老师。
一、学生喜欢的老师,如“甘草”,性温、味甘、包容、调和。(fsir)革期间,用平静的心态处理学生的责骂,他带的班级始终纪律井然,学习氛围浓厚;有学生迟到,于老师从不批评,几块饼干给予关怀备至,换学生内心的感动。一个对学生如此宽厚的人,学生能不喜欢吗?
二、童心不泯,从没忘记自己是个孩子。童心不泯的标志之一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标志二就是“孩子气”,是童心的一种外观。三是理解和体谅学生,四是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于永正老师说:“教了0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虽然年过古稀,仍童心未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总要去细细探寻。
三、用影响和激励,促进儿童成长。1、“无言之教”影响深远。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必须有三大看家本领——写字、朗读、表达(口头和书面)。具备这三大本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于老师已经将知识、理论融入肌肤与灵魂,并能转化成行动。他的化品格,他的学识修养,他对教育的态度和对语的情感,对学生的关爱,都是我们各位老师所要学习的榜样,今后我也要向于老师一样,以积极的态度去尊重规律,关爱孩子,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真实善良,快乐向上。
第四篇:《为师之道》读后感
《为师之道》读书心得
《为师之道》这本书读了好几遍,虽然对书中的精华还不是理解的很透彻,但是我已经觉得受益不浅,从中我感受到了许多新的东西。
首先教师在师德方面要做到为人师表。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人民的文明程度,都有赖于道德规范。教师应该是体现社会道德规范的表率,是培养学生道德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抵制一切不良行为,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跟不道德的行为做不疲倦的斗争。教师应该用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动人事例,并结合理论,去启发诱导学生理解和实践,同时,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教师的高尚情操,做学生的模范,为人师表。
教学中师德的体现。
教师要奉献全部光和热。教师要不断学习,剔除以往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中陈旧的落后的东西,采取现代化的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教师必须勤学不辍,不断充实自己。知识贫乏是不称职的教师,对教育事业不忠诚是失职的教师。教师要大力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让每个学生身上的才华都放射出灿烂的光彩,让每个学生身上蕴藏的智慧火花,都炽烈的燃烧起来。
教师要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意志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具有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能够约束自己的动作、语言,抑制无意的激情和冲动,这既是职业修养中不可缺少的的心理品质,也是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冷静是智慧的源泉,急躁是无能的表现。教师在盛怒时,要学会忍耐,压抑脾气,心平气和的跟学生对话。
面对新形势,教师要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地“修炼”教育思想,教学艺术,使自己的思想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得到锻炼提高。
第五篇:我的为师之道 读书心得
我的为师之道——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心得
2018.1.28 有幸在漫长的寒假里与于永正老师的这本《我的为师之道——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相遇,它给我的假期添了一份阳光和色彩。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下读完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这本书是于老师从教50多年较为全面的总结,也是他老人家的封笔之作和压卷之作,一次全方位的总结和归纳,全书共十个章节,运用了大量的课堂实例,行文简浅显却体现着于老师50年的从教生涯诚平坦。本书写的是于老师的故事,经验,体会和感受,读起来易懂易共吗,不晦涩能感同身受,让人在阅读的同时有思考有启迪,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于老师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用童心润童心,用真情换真情,用行动推行动,用激励促成长。”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教了48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作为教师,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老师来塑造自己!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孩子!最令我最敬佩的是他始终向学生交出自己的名片,微笑下面是尊重、理解、宽容;反面是负责,下面是严格、顶真、耐心。我想,让于老师永葆青春的奥秘或许就在于他有一颗永不褪色的童心和永远勤学的恒心吧!我们教师要温和,包容,调和。
于老师在开篇第一章把学生之所以喜欢他的原因和甘草的三大特性做了对比。首先是性温。“温”在孔子的“温良恭捡让”五大美德中居一。“温”中有善,温是善的外温;温和善是好人的首要标志。微笑是于老师的名片,我想证实“温”的体现吧。其次是包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看到的就只是优点,会觉得到处阳光明媚,以挑剔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就什么优点也看不到了,会感到世界一片混沌,感到“洪洞县内无好人。”处处留心皆学问。镜子无处不在。于老师说:“在校园里走一圈,有的教师里的老师和风细雨,学生异常专注;有的教师里的老师声音洪亮,教鞭甩的啪啪响,教室里却曾经是孩子,再者是调和,完整的教育“温而历”“威而不猛”一味的温是不行的,还必须严,温和严之间把握好度。”于老师不愧为智慧型老师,于老师的做法,形象的称为“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揉一揉。”书中鲜活的事例,让我懂得了教育孩子是一项用爱心构筑的长期事业。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的最低要求,它不需要轰轰烈烈更不需要豪言壮语,它只需要老师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只需要老师有一双善于关注学生的眼睛,只需要老师一句爱护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所以,我告诫自己:多去走进学生,多去关注学生。当看到一个平时邋遢的孩子着装整洁时,对他肯定地说,你真漂亮!当看到一个趴在课桌上呻吟的学生时,关切地问一声,你怎么了,不舒服吗?当看到一个平时调皮的孩子看一本好书时,应及时赞赏,发现他求知的优点。这些简单不过的语言,都足以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老师在关注你,老师喜欢你。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可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还应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对学生微笑──让任何一个学生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与学生交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和老师平等地对话。帮学生明理──让每一个学生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教学生求知──能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尊重学生的意志,张扬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为学生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六年的学业。替家长分忧──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愉快、安全,使家长无须挂念。我不敢奢望自己成功,但我希望我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我!于是我就努力做他们喜欢的老师。孩子们不喜欢枯燥的作业,我就改变我的作业设计,让机械性和枯燥的作业远离孩子;孩子们喜欢玩,那我就绝对不占用下课那宝贵的时间;孩子们不欢一成不变的课堂,我就力争让我的课堂充满新鲜感,让他们从每一节课中都有新的收获„„ 我和孩子们之间没有距离感,当孩子们簇拥在我的身旁,老师这道题我还有点不懂?老师这个要不要做?老师这个我已经提前做好了,你帮我改改?老师要不要我帮你„„等等的时候,那一刻,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
我们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美国托德威特克尔:“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品„„尊重是做人的原则,微笑是一张永恒的名片,掌声是有利的赞美,相信和期待也是表达对学生关爱的一种方式。是的,调整好心态,把握好尺度,多换换角度思考,你的课堂定会收获别样的风景。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最美丽的,但可能是和蔼可亲的,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孩子王,但可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中,我们也该保持微笑,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摸摸孩子的头,问问孩子怎么想的,问问他们的喜好,听听他们的想法,把自己也想成了一个孩子,温和,包容,理解眼前的一个个小朋友,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存在,你的独特魅力,让孩子看到那个满身光芒的你。
通过读于老师的书,我深深被于永正老师有着像水一样的温润,奉献,宽容,清洁的品质所打动。我钦佩,我折服,钦佩于老师的智慧,折服于老师的中庸。最后引用老师的话: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与我们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