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读《弟子规》,悟为师之道
品读《弟子规》,悟为师之道
南关小学陈秀敏
一本《弟子规》,像一颗明星,指明了我前进的道路,给了我许多教益和启示。《弟子规》教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告诉我要爱护所有的学生以及身边的每一个人。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必须关心和爱护。作为教育教学对象——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有好学的,有厌学的,有积极奋进的,也有消极落后的,不管是哪一类的学生,我们都要平等的对待他们,争取他们思想上更高尚,学习上更勤奋。作为教师,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不应该因自己的好恶而厚此薄彼。如果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关心和爱护,真心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感受到我们的温暖,进而转化那些后进的学生,使整个班级,整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充满真情,充满温暖。
对学生如此,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是如此,爱是相互传递的,从我们做起,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让爱心传递下去,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大家庭里,该是多么美好啊。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应该彼此合作,为别人加油,为别人祝福,我们共同维护和建设这个美好的家园。
《弟子规》告诉我要诚实有信,做人要做诚信的人。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信用,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诺言。善良、诚实可信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古今中外有许多有关诚信的例子,也有许多因为不讲诚信受到惩罚的例子。但是现在社会中,有一部分人把金钱利益放在第一位上,把诚信放在一边,毫不在乎,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只要自己过得好,而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如果一个社会缺少了诚信,那样社会会成为什么样呢?同样一个缺少诚信的人,也很难在这个社会上长期立足的。为了有一个美好的社会,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理应培养未来的一代具有诚信的良好品质。首先从我们自己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用我们高尚的师德影响感化学生。中学生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我们要营造诚信的学校大环境,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从小就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书中还有许多有关读书的句子,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给人教益。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在当今社会,必须把参加实践和读书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如果不去实际体验生活,只是一味的钻在故纸堆里读书学习,即使有些知识,也只会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作风,只会夸夸其谈,而没有什么用处。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很容易犯纸上谈兵的毛病,说起来头头是道,自己的想法一旦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就会失去作用,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多接触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切忌夸夸其谈,增长自己的华而不实的风气,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是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一味的埋头去做,而很少读书学习,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也会养成自负的毛病,执著于自己的看法,而与真理相去甚远,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几句话仿佛就是对自己说的,要把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任何一项也不可偏废。
以前我都是这么累的工作着,每晚都觉得身心疲惫。直到那次遇到一个叫键的孩子。
键是一个很机灵的孩子,但他的聪明从来都不用在学习上。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一塌糊涂;渐渐的,所有的老师都开始疏远他,他也变得油腔滑调惹人厌了。那次刚考完试,我看着名次倒数第一的他,气就不打一处来,但还是尽量用平和的语调跟他谈心,他却依然跟我打游击,避重就轻;我实在是忍无可忍,抬手就给了他一巴掌,他先是一愣,继而嚎啕大哭。而我先是一惊,因为他从没有对任何老师哭过,慢慢的,他对我说起了真心话,我才明白他这样破罐破摔的原因。原来,他觉得所有的老师都看不起他,无论他做什么事都无法引起别人的注意。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看着另外一个人,一个那么无助,无辜甚至让人疼惜的小孩。于是我定定神,大声的让他抬起头,告诉他,别人看不起他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一旦自己看不起自己了,那就再也不会有任何人把他放在眼里。为了增强他的自信心,我提前把我第二天要讲的题目告诉他,鼓励他自己做出来。然后再上课的时候,这个题目就交给他来解答,在全班人诧异的目光中,他大声的把答案说了出来,随后给了我一个感激的微笑;而我则趁机大大的表扬了他一下„„现在虽然他的成绩依然不理想,但他已经能够认真的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学习。而我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发却远远不止是得到了一个微笑,我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渴望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无法吸引老师眼球的孩子,当我整天把优秀学生的名字挂在嘴边时,也不会忘记时不时的把赞美的词语送给他们„„
读了《弟子规》后,我再想想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生家长们平时为孩子们做的一切,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所作的就如同“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原来,做人还是简单一些好,尤其是老师。当你为了维持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而刻意的做着给别人看的事情的时候,却不知道此时恰恰让别人看出你的虚伪并模仿了着你的虚伪。于是,你的学生也变的很累,像你一样疲于在别人的眼光中活着,却迷失了自己。真的不用这样的,师德其实是很简单的——用心,用自己的爱心:如果已经具备了做老师的品德,只要用心的去爱孩子,用心的品味自己肩上的重担,你会很自然很快乐的严格要求自己,把它当作自己活着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的做回真实的自己,虽然身依旧很累,但心是快乐轻松的。
快乐读《弟子规》,认真品为师之道。
第二篇:《为师之道》读后感
《为师之道》读书心得
《为师之道》这本书读了好几遍,虽然对书中的精华还不是理解的很透彻,但是我已经觉得受益不浅,从中我感受到了许多新的东西。
首先教师在师德方面要做到为人师表。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人民的文明程度,都有赖于道德规范。教师应该是体现社会道德规范的表率,是培养学生道德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抵制一切不良行为,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跟不道德的行为做不疲倦的斗争。教师应该用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动人事例,并结合理论,去启发诱导学生理解和实践,同时,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教师的高尚情操,做学生的模范,为人师表。
教学中师德的体现。
教师要奉献全部光和热。教师要不断学习,剔除以往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中陈旧的落后的东西,采取现代化的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教师必须勤学不辍,不断充实自己。知识贫乏是不称职的教师,对教育事业不忠诚是失职的教师。教师要大力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让每个学生身上的才华都放射出灿烂的光彩,让每个学生身上蕴藏的智慧火花,都炽烈的燃烧起来。
教师要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意志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具有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能够约束自己的动作、语言,抑制无意的激情和冲动,这既是职业修养中不可缺少的的心理品质,也是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冷静是智慧的源泉,急躁是无能的表现。教师在盛怒时,要学会忍耐,压抑脾气,心平气和的跟学生对话。
面对新形势,教师要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地“修炼”教育思想,教学艺术,使自己的思想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得到锻炼提高。
第三篇:读《为师之道》有感
《为师之道》有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不仅要求“学高”还应当做到“身正”,“学高”是幼儿教师为师的前提,“身正”是幼儿教师为师的根本。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当达到“学高”与“身正”的和谐统一,真正做“传道受业解惑”。幼儿教师“学高”能够教会幼儿丰富的科学知识,幼儿教师“身正”,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健康的人格发展。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很重视依法治教,以德树人的思想。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么我们幼儿园也有规章制度。我们幼儿老师不仅要对《幼儿园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熟记一二的,而且必须遵守。而我也是一直遵循着用热情,活力,激情创新教育,用和谐,友爱,奉献爱戴幼儿,这也做为了我为师之道的思想之一。在幼儿园中,我不但是幼儿的老师,朋友,有时候还扮演者亲人甚至妈妈的角色。因为孩子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我来安排,我得对他们的时间负责,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负责。孩子们每周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和自己的亲人相处的时间。那么,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对老师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深。久而久之,我们的内心也应该会心生友爱,那也就更加促使了我们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和恒心。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秉承了依法执教,以德树人的思想。最近几年,体罚和变相体罚的事件频繁发生。大家的为师之道呢?陶行知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时,才认识到他们是你当年的学生。”是呀,人们都说三岁看老,七岁定终身,但是人各有志,通过勤奋和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崭新的面貌。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家娇惯成形,所以有些孩子确实有了一些娇惯,蛮横,粗暴的行为。在幼儿园里也有一些很难管教的孩子。但是,我们就该一贯的否定他们吗,就该一贯的指证他们的缺点吗。也许我们需要给他们时间,也许我们可以陪他们一起正确的成长。请不要以我们的一些小误会而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教师在师德方面要做到为人师表。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人民的文明程度,都有赖于道德规范。教师应该是体现社会道德规范的表率,是培养学生道德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抵制一切不良行为,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跟不道德的行为做不疲倦的斗争。同时,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教师的高尚情操,做学生的模范,为人师表。
教师要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意志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具有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能够约束自己的动作、语言,抑制无意的激情和冲动,这既是职业修养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也是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冷静是智慧的源泉,急躁是无能的表现。教师在盛怒时,要学会忍耐,压抑脾气,心平气和的跟学生对话。
面对新形势,教师要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地“修炼”教育思想,教学艺术,使自己的思想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得到锻炼提升。
道德经中曾说过,修之身,其德乃真。因此作为老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把以德树人作为我们人生路上不断提高和秉承的原则。
第四篇:师德讲稿为师之道
为师之道师德是什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师之道》。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时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时我对老师的理解就是:知识是人类的灵魂,教师就是传授宝贵知识的人。
后来上初中时,接触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标准,那时对教师的理解是要知识渊博,具有高超的教学能力,同时老师也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上高中时,学习韩愈的《师说》,知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那时对老师的理解就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二十多年的求学生涯中,我对教师的理解也不断变化并逐渐深入。但时至今日,当我登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后,我才发现我对教师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在学生时代,对教师的理解,我更多的着眼于学生的视角,局限于教学和学习方面,这不能全面的概括我们职业学院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或者说为师之道。作为我校的教师,我们面对的学生已完全不同于中小学生,通过日常教学和工作,我对我们职业学院教师的为师之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首先 是一个传道授业之人,传授知识就应该具有扎实渊博的知识,灵活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论语宪问》中为师而知困,就要奋起而后学,“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要向前人学,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学生学,向世人学,教师要努力成为学习型老师。唯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的不断变化发展,更好的为教出“后生可畏”的学生服务。
其次,教师是一个身正为范的道德楷模,可以作为学生的行为标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的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克己复礼,向“万世师表”看齐,在行事时要有一身浩然正气,处事公允,待人和善,讲究诚信,切实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再次,教师是为学生解惑之人。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在传授知识时为学生解惑,也要在日常生活,在就业和职业规划等方面为学生解惑。比如针对我们学校多数学生年龄较小、阅历较少,对以后的就业和职业规划缺乏了解这种情况,我们学校很多老师在学生入学之初就为学生讲解学习和就业情况,并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职业规划。这既解了学生就业之惑,又能使学生在我校有个充实的学习经历。
最后,教师还应该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我校学生年龄小,吃住学都在学校,我们学校的老师就像俗语所说的“又当爹又当妈”的照顾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关心学生,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了解学生有没有生病的,有没有周末回家或外出没回校,同学之间相处是否融洽,有没有矛盾等等。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难题,把点点滴滴的关爱奉献给学生,让他们在药校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比如有的老师在圣诞节扮成圣诞老人,给学生送去精心准备的礼物,并带领学生举办了精彩的圣诞班级晚会。还有的老师因为学生反映有的课程我校初中起点的学生基础与现在所学知识有部分断层,学生听起来比较难。于是有的老师就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义务为学生补课,而学生也知冷暖,在课上纪律特别好,听课也特别认真。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通过教师们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关爱,汇小爱为大爱,让大爱变无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爱的作用也使相互的,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爱,才能使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壮大。这就是我们山东医药技师学院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借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句话,“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美丽的事业——为教育战线而奋斗,为人类灵魂的解放而奋斗。让我们为了药校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奋斗吧。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药校教师对为师之道的一些粗浅理解,谢谢大家。
第五篇:学习之道在于悟
学习之道在于悟---谈高中数学学习心得体会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学习之道在于悟”,借此机会和大家共同分享高中数学学习的心得体会。
相信我们当中许多老师和同学都看过《功夫之王》这部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喜爱功夫却毫无功底的剧中人物最终练成绝世功夫,成就大业的故事。其中李连杰饰扮演的默僧在传授杰森功夫时,有一段精彩对白:“画家以泼墨山水为功夫,屠夫以庖丁解牛为功夫,从有形中求无形,充耳不闻,习万招之法,从有招到无招,习万家之变,才能自创一家,乐师以辗转悠扬为功夫,诗人以天马行空的文字倾国倾城,这也是功夫„„”。
套用上述对白,我们也可以说,学生以解题为功夫,习万题之法,从有招到无招,习万题之变,才能自创一家,它揭示了学习是一个自我领悟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思考,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过程。那么,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悟”呢?
其一,数学的学习是学会独立思考的过程。数学学习要防止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沉下心来琢磨琢磨,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听课时要边听边思考,思考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体系,思考教师的思路,并与自己的比较。在老师没有作出判断、结论之前,自己试着先判断、下结论,看看与老师讲的是否一致,并找出错误的原因。独立思考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
其二,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反复练习正是为了达到悟的结果及培养对数学的理解和感觉。训练的过程需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一个无形无状的过程。当然由于每个人知识结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训练的过程和量是不同的,但无论如何不能“为解题而解题”。
其三,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把握数学精神的过程。数学的精神在于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策略去思考问题。有些学生对数学无论怎样练习,也始终难以找到对数学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从问题解决形成一般的结论,领悟问题解决中数学思想、方法、策略的应用。这个过程单凭老师教将很难使学生达到理念的升华。当然,这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体现学生悟的重要性,将所理解的知识嵌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其四,自信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自信源于对数学的热情、对自我的认可、对数学契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以及坚实的数学基本功。曾经有位学生在阐述他对基本功的理解时说:“从今天起我所做的每一道题高考肯定不考,高考的每一题会做,并不保证都能做对,要关注对,而不仅仅是会,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反复,不要因为这题简单而不去做,不要因为这题做过三遍而不去做,可为难题放弃,绝不可为简单题而放弃,这些就是基本功”。
总之,学好数学不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是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打好基础,更重要的目的是接受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果能如此,将终生受益。最后,祝愿每位同学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