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
“使1000万以上职工提升学历层次”、“使万以上职工提升技术等级”、“实施1000万以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转岗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扶持500个优秀示范点建设”、“带动各级工会建设50000家以上‘职工书屋’”……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日前正式下发的《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4年)
》(以下简称《规划》)中,上述就加强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民主法治素质、健康安全素质和社会文明素质等方面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数字化目标,尤为引人注目。
众所周知,《规划》主要明确了从起各级工会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职工队伍的目标任务,及其相应的实践活动、保障措施。在这样一份时间跨度长达5年的规划中,用如此多的数字直接明了地描画蓝图,不仅让各级工会对所肩负的任务和应努力的目标一目了然,也表明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坚定决心。
六方面素质建设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
从《规划》中可以看到,其在提出一系列数字化目标任务之前,即开宗明义地指出,“从起,各级工会要以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作为工会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切入点。”
其实,只要对我国职工队伍状况有所了解,便不难理解全总何以将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置于如此重要的位置——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显示,当前我国技术工人中,技师、高级技师只占4%,而企业的实际需求却是14%.另一个必须关注的现象是:职工队伍人员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民工队伍已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但农民工文化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全总调查显示,农民工总数已占职工总数的50.48%以上;全部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48年,其中城镇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12.37年,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仅10.43年。
显然,这样的职工队伍是难以适应时代要求的。如何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职工队伍?《规划》给出的路径是——通过全面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使职工队伍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职业道德建设更加深入,科学知识更加普及,技术人才结构更加合理,职工教育培训机制更加完善,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更加繁荣。
基于这样的思路,《规划》提出了六方面素质建设任务:
——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明确要“实现对职工的科学理论体系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工人伟大品格教育、劳模精神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全覆盖。”
——加强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提出要“实现各类科学文化教育活动覆盖率达到80%以上,使1000万以上职工提升学历层次。命名4000个基层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重点扶持其中500个优秀示范点建设。建设5000家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带动各级工会建设50000家以上‘职工书屋’。”
——加强技术技能素质建设,提出要“实现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活动覆盖率达到85%以上,使万以上职工提升技术等级。实施1000万以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转岗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民主法治素质建设,强调要“增强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提高职工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能力,建立健全舆情预警机制,推动职工队伍与社会稳定,实现各类普法宣传教育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加强健康安全素质建设,提出要“实现各类群众性安全健康卫生教育和”安康杯“竞赛活动覆盖率达到80%以上。提升健康生活指数,动员70%以上职工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加强社会文明素质建设,明确要“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文明素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各类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六项措施确保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扎实推进
今后5年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蓝图已经绘就,当务之急是确保其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然而,已有的实践和经验都表明,这并非易事。
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底召开的全总十五届二次执委会通过了《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决议》,明确了建设工会“大学校”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并就切实加强领导,坚持和完善工会“大学校”建设的制度机制提出要求;3月,全总又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意见》。
一年多过去了,虽然各级工会在不断深化认识、丰富内容、创新手段、完善机制,积极推动职工队伍素质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困难和问题依然不少。
首先,各地实施
职工素质建设工程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既缺少阶段性工作规划,更没有推进手段和保障措施,工作停留在表面,致使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成了“软任务和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其次,一些地方工会在争取各类社会资源方面还缺乏必要的工作渠道和手段,加上一些工会职工教育培训阵地因长期投入不足而举步维艰,场地及硬件设施短缺陈旧
问题突出,教育培训功能减弱,无法满足职工教育培训需要。
第三,相应机制不尽健全甚至缺失。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管办法、监督机制和惩戒措施,部分基层企事业单位不能足额提取1.5%-2.5%的职工教育经费,一线职工更少有培训机会。而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表彰奖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也挫伤了职工参加技术学习和培训的积极性。比如,一些企业为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对取得和晋升技术等级的职工在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方面没有得到相应体现。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目标,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社会参与的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格局;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管理,逐步形成绩效考核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抓好阵地建设,特别要积极争取将工人文化宫、体育场、俱乐部、职工学校、“职工书屋”等工会文化教育培训阵地纳入公共文化教育管理体系,努力为增强职工的岗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打造多样化、广覆盖、开放式的晋级平台;创新工作方式,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远程开放继续教育服务平台,为职工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扩大舆论宣传,广泛宣传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中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形成人人参与素质工程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大资金投入,是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重要保障。《规划》明确要求,各级工会要从本级工会经费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重点用于职工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和阵地建设,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职工教育培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推动和督促企业把工资总额的1.5%-2.5%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足额提取和使用纳入集体合同,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形式,加强职工群众监督,确保经费总额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
六大实践活动构建职工素质提升平台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为此,应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值得关注的是,各级工会近年来在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实施《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决议》和《关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意见》积极成效,都充分显示了工会组织在发展继续教育、实现终身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据全总宣教部去年底对14个省的统计,近五年来,工会各类文化教育培训阵地培训的总人数达1904.75万人,其中,使65.99万人提高了学历层次,使255.66万人提高了技术等级,使299.03万人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这一点在部分省(区、市)总工会职工队伍状况调查中得到印证。以学历为例,据北京、内蒙、黑龙江、上海、安徽、河南、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不完全统计,目前职工队伍中,高中以下学历层次的人数占67.44%;大专以上学历者占32.56%,与全总第五次职工队伍调查结果相比,大专以上学历者增加26.56%。
同时,各地工会积极探索打造各类组织、吸引职工广泛参与的素质建设平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活动品牌,如北京市总工会的“学分银行”;天津市总工会的“
一、十、百、千”工程;上海市总工会的“初级工商管理(eba)资格培训”;辽宁省总工会的“辽宁技工”培训模式;南京市总工会的“职教联合会”等等。
从这一视角出发,《规划》提出的六个方面的实践活动,便极具现实针对性:
其一,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大力倡导职业道德建设,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抓好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其二。强调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和职工读书活动,鼓励职工自学成才,抓好职工学习活动。
其三,强调以“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为载体,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深入开展具有行业特点和性别特点的劳动技能竞赛活动,抓好职工劳动竞赛和技能培训活动。
其四,结合国家普法规划,在职工中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并组织职工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合同等制度,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抓好职工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其五,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知识普及,实施身心健康教育,抓好职工健康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活动。
其六,继续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积极组织职工志愿服务活动,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和职工文化活动。
目前,《规划》刚刚下发,根据全总就印发《规划》发出的通知要求,各地工会当务之急是围绕《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指标,研究制定本地区(本系统)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阶段性规划和实施方案。正如《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决议》、《关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意见》实施以来已显现出积极成效,我们有理由期待,《规划》实施以后,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必将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第二篇: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
(2010-2014年)》的通知
总工发[2010]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全总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现将《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围绕《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指标,研究制定本地区(本系统)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阶段性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广泛收集典型案例和创新模式,积极探索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和新途径,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科学规范有序地健康发展。
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根据全国总工会《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 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决议》和《关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意见》的部署要求,特制定《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国工会十五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为重点,大力弘扬中国工人伟大品格,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目标任务
从2010年起,各级工会要以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作为工会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全面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使职工队伍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职业道德建设更加深入,科学知识更加普及、技术人才结构更加合理,职工教育培训机制更加完善,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更加繁荣。
——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职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实现对职工的科学理论体系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工人伟大品格教育、劳模精神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全覆盖。
——加强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全面推动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建设,通过各类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传播与普及,引导职工树立科学理念,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水平。实现各类科学文化教育活动覆盖率达到80%以上,使1000万以上职工提升学历层次。命名4000个基层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重点扶持其中500个优秀示范点建设。建设5000家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带动各级工会建设50000家以上“职工书屋”。
——加强技术技能素质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要求,积极探索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广泛开展群众性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引导职工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活动覆盖率达到85%以上,使2000万以上职工提升技术等级。实施1000万以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转岗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民主法治素质建设。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积极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推进法制宣传教育下基层、进企业、进班组,增强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提高职工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能力,建立健全舆情预警机制,推动职工队伍与社会稳定,实现各类普法宣传教育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加强健康安全素质建设。倡导健康安全卫生理念,普及健康安全知识,引导职工提高安全生产与身心健康意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条例,增强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能力,实现各类群众性安全健康卫生教育和“安康杯”竞赛活动覆盖率达到80%以上。提升健康生活指数,动员70%以上职工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加强社会文明素质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努力探索富有时代特点、符合文化发展规律、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与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新机制和新格局。深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引导职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文明素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各类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实践活动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以理想信念、科学发展、形势任务、中国工人伟大品格、劳模精神、民主法制、优良传统等为主要内容,每年设立相应主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大众化、通俗化、经常化。以职业道德建设为 重点,广泛开展“讲文明、铸诚信、树新风”活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观,引导职工提高职业道德意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操、实践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把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实际困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职工与服务职工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学习活动。
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不断创造新形式,赋予新内容,培育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班组,造就一大批掌握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本领的知识型职工。深入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倡导和组织职工多读书、读好书,推进“职工书屋”建设,运用读书节、读书月、读书会、读书征文、学习讲坛、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科学文化素质。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努力做到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自费学习与单位资助学习相结合,引导职工积极参加各类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为职工自学成才创造条件。
(三)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劳动竞赛和技能培训活动。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以“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为载体,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和职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探索工学结 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各类职业学校按需施教、定向培训,鼓励企业为学员实习实训创造条件。推动就业准入制度,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建立职工素质档案和企业优秀人才信息库,加强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推广“首席技师”、“金牌工人”、劳模和技能人才工作室等做法,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形成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能够适应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的技能人才队伍。深入开展具有行业特点和性别特点的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参与新实践,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贡献聪明才智。
(四)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以“五五”普法和“六五”普法为抓手,以《宪法》、《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重点,在职工中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引导职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促进职工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组织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合同等制度,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不断提高职工民主法治意识。结合国家普法规划,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法制宣传教育,采取职工易于接受、行之有效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把学习与宣传、普法与教育、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起来,巩固普法成果。
(五)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健康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活动。
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知识普及,深入宣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引导职工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制度,贯彻安全生产标准,推进安全生产实践。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病防治能力,普及职工安全健康卫生知识,增强职工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女职工“四期”保护和身心健康意识。实施身心健康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增强职工参与健身的自觉性,提高职工身体素质。
(六)坚持不懈地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和职工文化活动。
继续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积极倡导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广泛开展“建文明班组、创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活动,引导职工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诚实守信。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以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职工书屋”、活动室为载体,不断丰富基层文化体育活动的内涵。根植企业、面向职工,打造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的文化精品,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组织职工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壮大职工志愿者队伍,使之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国工会系统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总体规划、统筹 协调和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宣教部负责。各地工会要在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建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目标,并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共同推动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社会参与的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格局。
(二)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管理,逐步形成绩效考核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积极参与制定各类鼓励职工提升素质的政策法规,为职工学习成才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逐级量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内容、规范职责分工,并纳入各级工会领导干部管理考核范围。要从转变工作方式入手,积极主动争取党政重视和支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整合工会内部资源,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务求实效。定期表彰奖励在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广交流基层创造的新经验、新成果。
(三)抓好阵地建设。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办好工会各类职工院校、企业职工学校、农民工学校、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和职工技能培训基地,为增强职工的岗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打造多样化、广覆盖、开放式的晋级平台。积极争取将工人文化宫、体育场、俱乐部、职工学校、“职工书屋”等工会文化教育培训阵地纳入公共文化教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工人报刊和工会网站的作用,建设一支职工网络评论员队伍,使之成为职工教育、舆论宣传和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阵地和力量。
(四)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专项资金投入,各级工会要从本级工会经费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重点用于职工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和阵地建设。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职工教育培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推动和督促企业把工资总额的1.5%-2.5%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足额提取和使用纳入集体合同,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形式,加强职工群众监督,确保经费总额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
(五)创新工作方式。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远程开放继续教育服务平台,为职工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大力推动职工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满足职工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探索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途径。建设以中工网为依托的全国职工教育专题网站,开办职工教育培训专题网页和栏目。组织编写制作适合职工素质提升需要、体现工会特色的职工教育培训教材和职工读物。建立适应多层次需求的师资骨干队伍。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活动,努力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扩大舆论宣传。积极协调各类主流媒体,加大对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宣传力度,扩大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以工人日报为龙头的工人报刊、网站的舆论引导作用,广泛宣传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中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人人参与素质工 程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要按照本《规划》的精神,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第三篇: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稿)
关于印发《连江县职工素质建设工程 五年规划(2010-2014年)》的通知
各乡镇工会(总工会),各产业(系统、行业)工会,县直基层工会:
现将《连江县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系统、单位)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阶段性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广泛收集典型事例和创新模式,积极探索推进我县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和新途径,确保我县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科学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连江县总工会 2011年5月3日
连江县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
(2010-2014年)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福州市总工会《福州市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连江跨越发展和现代化绿色瓷都建设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为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学习型、技术型、创新型的职工队伍,促进职工全面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目标任务
——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对职工科学理论体系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教育、劳模精神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全覆盖。
——加强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各类科学文化教育活动覆盖率达85%以上,1万以上职工提升学历层次。“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覆盖面达90%以上,60%的规模以上企业初步建成学习型企业。
——加强技术技能素质建设。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活动覆盖率达89%以上,1万以上职工提升技术等级。建立一批基层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实施1万以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转岗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民主法治素质建设。提高职工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能力,建立健全舆情预警机制,推动职工队伍与社会稳定,各类普法宣传教育覆盖率达93%以上。
——加强健康安全素质建设。各类群众性安全健康卫生教育和“安康杯”竞赛活动覆盖率达到企(事)业工会会员数的85%以上。提升健康生活指数,工会组织的全民健身活动覆盖80%以上的职工。
——加强社会文明素质建设。深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文明素养,各类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职工文化活动覆盖率达95%以上。
三、实施方式 1.深入开展多种类型的主题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职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巩固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大众化、通俗化、经常化。广泛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观,引导职工提高职业道德意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操、实践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把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实际困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职工与服务职工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2.深入开展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宣传教育活动。用劳模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感召激励职工立足岗位、努力奉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以“五一”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宣传月为重点,推动新闻媒体把更多的镜头、时段和版面留给工人阶级和劳动模范,宣传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先锋形象,宣传工会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新作为,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社会舆论氛围。
3.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工程。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入实施职工大培训工程,加强工会大学校示范基地建设,落实职工培训场所引导和监督企业行政依法照章提取职工培训经费,培育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班组,造就一大批掌握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本领的知识型职工。继续办好“瓷都职工书屋网”,积极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搞好示范点,抓好自建点,整合社会资源,为“职工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在全县培育60家“职工书屋”,并重点推荐4家申报省级、全国级“职工书屋”,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阵地功能,加强电子阅读网络建设,推广校企远程教育网络,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利用“职工书屋”获取知识、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通过读书节、读书月、读书征文、读书演讲、学习讲坛、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提高职工的读书质量和品位,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科学文化素质。鼓励职工自学成才,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努力做到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自费学习与单位资助学习相结合,引导职工积极参加各类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为职工自学成才创造条件。
4.深入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深入实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开展以“比技术创新、比科学管理、比工程质量、比工程进度、比成本控制、比安全生产、创精品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六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深入开展以降本增效、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技术攻关活动和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新立功竞赛活动。
5.深入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抓实“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进一步打响活动品牌。开展“工人先锋号活动月”活动,突出“提升技能素质、推进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服务现代化绿色瓷都建设”这一主题,广泛动员全县职工积极参与,集中展示我县当代工人阶级的创新精神和时代风貌。以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为内容,不断丰富“工人先锋号”内涵,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开展“工人先锋号”素质提升行动,在全县企事业单位和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职业培训等职工大练兵活动,积极推广“首席技师”、“金牌工人”、名师带徒及劳模和技能人才工作室、职工创新设计室等做法,在节能减排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工人先锋号”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其生命力和吸引力。
6.深入开展职工健康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群众性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群众监督三级网络组织,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深入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引导职工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制度,贯彻安全生产标准,推进安全生产实践。推广应用“一法三卡”,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病防治能力,普及职工安全健康卫生知识,增强职工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实施身心健康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大力提高职工身体、心理素质。
7.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以“五五”普法和“六五”普法为抓手,以《宪法》、《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福建省企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重点,充分发挥我县职工维权律师顾问的作用,在职工中普及法律知识,引导职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促进职工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开展百场普法宣传教育和预防艾滋病等活动,组织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合同等制度,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不断提高职工民主法治意识。
8.深入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积极推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丰富职工文体活动的形式与载体。积极在企事业单位开展职工文化“七个一”活动,即有一个职工文化发展规划、有一首企业歌曲、有一份企业报(刊)、有一个宣传文化园地(栏)、有一个职工书屋(阅览室)、有一个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每年有一次职工广泛参与的文化或体育活动,并积极推介宣传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典型经验。通过成立职工宣讲团,举办“企业歌曲大家唱”等活动,探索职工文体活动的有益形式和有效方法,激发职工群众的文化创造热情,打造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的文化精品,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在职工尤其是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相对集中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和广泛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使职工文体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9.实施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创新技能竞赛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提升整体素质为目标,组织全县女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适合女职工特点的劳动竞赛活动,扎实开展“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素质提升工程”。抓好女职工培训工作,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女职工队伍。以全县15所女职工周末学校及1个“心系女性—女职工素质教育提升”的示范基地为主阵地,建立一支女职工周末学校师资队伍,努力实现培训方式的“四个延伸”,即从教室内授课向教室外延伸,从一个单位为主向对外联合教学延伸,从课堂教学向家庭读书延伸,从传统教学向多媒体教学延伸,不断提高培训覆盖面,让更多的女职工在教育中受益。培训内容要注重女职工需求,开设女职工技能提升、保健养生、家庭成员相处艺术、职场人际交往等提高女职工综合素质的培训内容。五年内要建立县级女职工周末学校20所、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1所、女职工书柜2个,开展女职工岗位技能培训5场、女职工素质提升1.5万人次,建立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预防艾滋病等活动4场。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连江县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总工会组织宣教部,负责全县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统筹协调和工作实施。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工作目标,并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共同推动职工素质建设工程。
2.健全激励机制。各单位要把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推进与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尤其要把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提升技术技能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与增加岗位津贴、晋升职称和竞聘晋级等紧密挂钩,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把政策激励、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统一起来,逐步建立起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技能、提素质的热情和积极性。
3.加大资金投入。各级工会要加大投入,建立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职工教育培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要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把企业工资总额的1.5%-2.5%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足额提取和使用纳入集体合同,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形式,接受职工群众监督,确保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
4.创新工作方式。建设远程开放继续教育服务平台,为职工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开办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职工教育培训专题网页和栏目,建立适应多层次需求的师资骨干队伍,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工作,努力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5.扩大舆论宣传。积极协调各类主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瓷福州工运》、《连江工会网》的舆论引导作用,广泛宣传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中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人人参与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篇: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工程五年规划
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工程五年规划
(2014-2018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的实施意见》(总工发„2008‟3号),在认真总结工会职工书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是职工书屋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新起点、新形势,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将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职工文化建设为宗旨,着力加强对阅读学习条件缺乏的地区、单位和职工的覆盖力度,着力发挥职工书屋作用,提高职工书屋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满足广大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农民工多样化的阅读学习需求,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今后五年,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要使职工书屋成为新时期工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有效载体,成为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的平台阵地,通过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开展丰富的阅读学习活动,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倡导工人阶级优秀品质和劳模精神,加强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宣传教育,积极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尚。
——坚持为企业职工服务的宗旨。要把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提高职工素质结合起来,在提供多样化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同时,加强科学文化、技术技能方面的读物及相关文化设施的配备;要把服务职工同教育引导职工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职工书屋的资源、场地等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学习培训活动,推动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发展。
——坚持扩大学习条件不足地区职工书屋建设的覆盖面。职工书屋建设要重点向学习阅读条件不足的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等读书困难地区倾斜,让更多职工特别是困难地区的一线职工、农民工共同享有文化发展的成果。
——坚持把发挥作用放在突出位置。要进一步拓展职工书屋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方面的功能,把图书利用情况、活动开展情况、职工群众参与情况等作为重要标准,不断增强职工书屋的魅力和活力,引导、激发和帮助广大职工读书成才,使职工书屋成为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工会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职工的精神文化家园。
——坚持以创新精神推动职工书屋建设可持续发展。要重点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服务创新,不断丰富拓展职工书屋的内容及形式、内涵和外延、功能与作用,使职工书屋常建常新,永葆生机活力。
二、主要目标
2014-2018年,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覆盖阅读学习条件不足的地区、单位和职工,进一步增强职工书屋的综合利用功能和活力,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便利化水平,基本形成标准化管理服务体系,使职工书屋真正成为职工学习成才的重要平台、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全民阅读活动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阅读学习条件不足地区职工书屋建设进一步扩大。2014年到2018年,全国总工会每年继续在各地建职工书屋示范点1000个,带动各地工会每年新建职工书屋10000个。新建的职工书屋要确保重点建在缺少阅读学习条件、切实需要帮助的地区和基层单位,向基础设施较差的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及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集中流入的地区、单位倾斜。
(二)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国总工会出资援建的职工书屋基本标准是:藏书量3000册、报刊20种以上,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80种(张),有可上网电脑,由同级工会调配专(兼)职工作人员从事职工书屋的日常管理。各地工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职工书屋,可通过小型图书角、书架、流动书箱等创新模式和灵活适用的方式为流动性较大的一线职工提供阅读学习条件。
(三)作用发挥进一步增强。重视依托职工书屋开展读书、征文、演讲、朗诵、文艺创作等各类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要进一步发挥职工书屋的教育培训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工素质技能培训等,重点选配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宣传劳模等先进人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职工素质与修养等方面的图书,使职工书屋进一步成为团结和凝聚职工群众的重要阵地,成为工会提高职工素质、推进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四)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要加大对职工书屋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职工书屋的阅读设施,及时更新图书品种,改善职工的阅读体验。树立以职工为本的服务理念,重视青年职工群体的阅读需求,注重选配图书的思想性、实用性和时代性,为职工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通过创新活动引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功能,使职工书屋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载体。
(五)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政重视、企业支持、工会主导、社会参与的职工书屋建设工作格局,切实发挥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加强对各地职工书屋建设的指导。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和中国工人出版社要进一步做好职工书屋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各省级工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统一部署指导、协调推进本地区职工书屋建设。
(六)职工书屋管理进一步规范。配合职工书屋五年规划,制定《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管理规范》,推进职工书屋规范化管理,更加充分地发挥已建职工书屋的功能和作用。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职工书屋综合化建设,努力实现功能的延伸。要在发挥职工书屋阅读学习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职工综合文化平台延伸。要及时更新图书,完善阅读设施,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学习效果。要与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相结合,利用职工书屋丰富的学习教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等活动;要与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相结合,依托职工书屋举办读书会、演讲、朗诵、文艺创作、书画摄影展览等各类活动,让职工书屋成为职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综合平台。有条件的职工书屋可开展公益性的图书经营活动,增强职工书屋的活力,使职工书屋建设与组建工会、创办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建设“职工之家”等工作进一步有机结合,在促进工会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推进职工书屋数字化建设,努力实现内容的延伸。在切实配好纸质图书的同时,积极探索职工书屋数字化建设。完善和更新职工书屋电脑及上网设施,为职工提供网络阅读、信息查询的便利条件。因地制宜,加大对数字化、多媒体阅读设施的建设,为职工提供无线上网、手机阅读等服务。开发建设全国职工书屋图书数据库,逐步形成各级工会共享的电子职工书屋阅读平台。
(三)推进职工书屋便利化建设,努力实现服务的延伸。各地工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的需求,统筹考虑做好书屋选址、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工作,为职工书屋便利化建设创造条件。各地职工书屋要及时更新图书、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完善借阅管理制度,开展各类活动,为职工提供周到便利的服务,吸引更多的职工群众到书屋中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统一管理服务体系。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领导小组要在全总书记处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各项职能,在总体规划、工作部署、资金落实、督促检查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各地工会要高度重视职工书屋建设工作,省级工会、市(地)级工会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强化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图书配送中心职能,进一步做好职工书屋建设日常管理、图书选配等工作,每年结合职工素质建设要求和职工学习阅读需求,经认真筛选编制推荐图书目录供各地工会和基层职工书屋选订。在省、市(地)级工会探索建立职工书屋图书配送站,在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图书配送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建设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网,逐步实现集信息发布、工作管理、网上订单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强职工书屋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交流等活动。
(二)加大政策协调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职工书屋社会化运行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各县(区)以上总工会要将职工书屋建设资金列入本级经费预算,按照与上级工会出资规模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资金,争取同级财政支持,共同用于职工书屋建设。推动职工书屋建设与政府公共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督促企业将职工教育经费用于职工书屋建设,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基层。引导社会组织和企业支持职工书屋建设,鼓励党政干部、工会工作者和职工群众向职工书屋捐赠图书。严格防范劣质图书及不合格文化产品流入职工书屋。广泛动员工会报刊、网站以及社会主流媒体宣传职工书屋建设的重要意义与经验成果,不断扩大职工书屋的社会影响力。
(三)加强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职工书屋可持续发展。创新职工书屋组建方式,规模以上企业可以单建,中小企业聚集的园区可以联合建,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新建,有基础设施的可以增建,硬件条件有限的单位可以利用现有场地设施灵活建,千方百计为职工提供必要的读书场所和配套设施。统一制定职工书屋管理办法,明确职工书屋软硬件建设标准,规范挂牌及标识使用,加强职工书屋品牌保护和法律维权工作。总结推广经验,完善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职工书屋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工会要对职工书屋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运行状况进行督查,指导职工书屋完善功能定位、明确服务目标、落实任务和责任,不断增强职工书屋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整合工会出版资源,为职工书屋提供更多更好的图书。要以职工书屋建设为契机,适应职工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知识信息更新的时代潮流,组织实施职工书屋出版工程。重点围绕提高职工思想修养与素质技能、传播主旋律、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持续策划出版职工适用、质量上乘的图书,满足职工书屋建设的实际需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按照本《规划》精神,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具体措施。
第五篇: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济宁市xxxxxx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
实施方案
根据济宁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三五中期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济全科组办发【2018】1号)、省总工会下发的《山东省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8-2019)》和济宁市总工会《2018全市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实施方案》及济宁市兖州区总工会济兖会字【2018】18号《关于印发﹤2018全区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现制定2018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工作部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职工中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美丽幸福和谐新兖州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持。
二、任务和措施
(一)提升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到十九大精神。持续做好党的 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职工头脑。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宣传新思想指导下工会组织的新气象新作为。制定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利用读书研讨、座谈交流、宣讲报告等多种形式,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十九大精神进公司、进科室、进车队。
2、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普及宣传,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工中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以职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深化“善行义举”进企业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精神和职工文化建设,用道德建设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引领社会新风尚,引导广大职工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3、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教育。
4、持续推进职工家庭文明建设。继续开展“写家书·传亲情”活动,通过开展征文、演讲、经典诵读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广大女职工在家庭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提升职工队伍科学文化素养
1、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开展科普工作。围绕上述主题开展职工创新科技活动周、科普日、职工科技工作者日凤群众性、社会性的科普宣传活动,动员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公司公交周报和宣传栏进行广泛宣传。
2、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培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广泛宣传厚道鲁商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时期职工道德和业务技能方面新的理念和创新意识,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定期开展内容包括法治、诚信、安全、运营、服务、技能等教育培训。
3、推进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动员女职工积极参加“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广泛开展体现女职工特色的岗位创新技能大赛、女职工双创培训和成果展示活动,注重培养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培养女性驾驶员和高技能人才,着力建设一支适应新旧动能转换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女职工队伍,完善女职工成长成才机制,助推女职工发展有空间、上升有通道。
4、引导职工不断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提升职工队伍技术技能素质
公司每年组织职工进行“技术大比武”,包括驾驶员、修 理工、点钞员工等,使高技能人才得到培养和锻炼;在区总工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当时代好工匠”暨第五届全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区公共汽车公司负责承办道路客运汽车驾驶员比赛部分,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参加了区纪委、区监察局开展的“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演讲比赛、宣传部和总工会、广电局组织的“路奇、争做最美劳动者”演讲比赛和济宁市人民政府法制办组织的喜迎党的十九大演讲比赛,并获得的较好的成绩。
公司积极培养先进模范。在选拔优秀人才和先进模范上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展现真实。二是坚持形式多样,以情感人。三是坚持群体效应,全面推广。公司每年都选出一部分先进典型人物,予以表彰。
(四)提升职工队伍安全卫生健康素质
1、提升职工安全卫生素质。
2、组织动员职工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3、提升职工队伍心理健康水平。
三、推动落实
1、明确职责。公司工会成立领导小组,经理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负责2018公司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调度,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各责任科室责任到人,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进度,认真贯彻 落实好本实施方案。
2、加强宣传。利用公司宣传栏和公交周报,大力宣传,努力扩大社会影响。
3、考核评估。公司对职工素质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