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5篇

时间:2019-05-15 00:0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第一篇:北京市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北京2014高考考试说明解读:语文增设阅读情景

来源: 新京报

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考点内容有什么调整和变化?语文复习需要注意什么?专家第一时间对语文高考说明进行解读,并提出复习建议。增加“微写作”增设阅读情景

语文

阅读:增设阅读情景,在阅读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作文: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

明年语文科目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表示,将作文分为一大一小两道试题,其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另外,明年高考语文科目还将改造语言应用领域,增设阅读情景,在阅读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加强俗语、对联等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改造古诗词阅读,采用多文本综合性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北京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语文作文“一分为二”

东北新闻网

12月15日,记者从北京市多所中学获悉,北京教育考试院近日召开了2014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布置会,明确提出语文、英语、数学、文综、理综等各高考科目的命题原则、工作目标和调整重点,并将要点下发至学校。记者发现,在语文、文综等高考科目中,突出强调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在数学、理综等科目中,要求紧密联系实际;英语科目则进一步突出其实际应用价值。据了解,从本周起,本市部分中学将组织高三教师进行研讨,学习最新的命题思路。有关负责人表示,命题调整思路最终以最新版的《考试说明》为准。语文作文“一分为二”

北京晨报记者获悉,明年北京高考将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现实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并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在命题原则上和工作目标上,注重考查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调整考试形式与内容,增加蕴含在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设置生活与语言情境,在生活中、接触中、实践中考查语文能力。作文命题也要处理好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关系,要有利不同风格学生的发挥。从明年起,将作文分为一大一小两道试题。此外,提升命题精细化水平,调整试卷结构,提高试卷的区分能力。调整重点

1.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

2.题目形式、考查背景、素材、考查的内容向宽的方面进行拓展。

①改造语言应用领域,增设阅读情境,在阅读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加强俗语、对联等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

②改造古诗词阅读,采用多文本综合性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③改造古诗文默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触景生情、因情生发联想诗句,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应用。

3.设置差别赋分选项的选择题,不同选项差别赋分,提升区别度。

4.分层设问,以提升试卷的区分能力。

第二篇:[高考必看]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新变化 新题型 新对策

——《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3月27日,《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在高三师生的千呼万唤中终于出炉了,它对于我们备战2008年高考无疑是个指挥棒。因此,加强对《考试说明》的学习,理清考试内容的变化,把握考试结构的调整,明晰考试题型的配置,对于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考试说明》三大新变化:复习时不可忘记的“新景观”

今年的《考试说明》,总体上保持了2007年《考试说明》的基本内容,但是“稳中求进”“稳中求变”是每一年《考试说明》调整的一个基本原则。今年的《考试说明》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与赋分调整较大,进一步强化主观题的地位。《考试说明》规定: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其中第I卷(选择题,共15分)包括: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文言文阅读(9分)。第II卷(共135分)包括:文化经典著作阅读(10分),古诗鉴赏(6分),名句名篇默写(6分),文学名著阅读(10分),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7分),表达应用(16分),写作(70分)。从赋分上看,第I卷的选择题由2007年的21分降到15分,而“表达应用”由2007年的10分提升到16分,其它部分的分值不变。这一降一升,意味着试卷将进一步加大主观题的分量,注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强调“有用”语文的命题理念,同时符合新课标的“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要求。2.考试内容有所调整,进一步凸显整体阅读的能力。从《考试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基础知识将结合在阅读、语言应用与写作中检测,命题将注重语文积累、语文基本功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而教师与学生一再关注的“名著阅读”,今年有所调整。进入考试范围的名著篇目有9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钱钟书的《围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删减了2007年要求的《老人与海》、《匹克威克外传》这两部。其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集中时间去认真阅读有关的名著,能从名著中汲取文学的营养,而不至于“走花观花”,把名著阅读变成“快餐式”的浏览,这正是《考试说明》中强调的“文学名著必须通读原著,不能以读‘架子书’(导读、梗概等)来代替原著的阅读,更不能用识记‘作家作品’来敷衍名著阅读”的要求。

3.错字扣分上限3分,进一步规范常用字的书写要求。这一点与2007年有所不同,今年是每一个错字扣1分,封顶3分,但考生不必惊慌失措。去年我省高考作文就实行“每两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3分”的规定。试卷不单独设置“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这一考点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对这一考点内容的放弃,而是把融入写作中一并考查。“错字扣分上限3分”,是对考生的一种人文关怀,但考生要牢记,卷面整洁、书写正确、字迹清晰是每一位阅卷老师所喜欢的。

二、“参考试卷”三种新题型:备考时不可不练的能力

今年《考试说明》还在“参考试卷”中设置了三种新的题型,对这三种新题型,我们在备考时要加以研究,从而训练学生所应掌握的基本能力。

1.名著阅读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意在表明名著阅读题可以有新的题型。而在2007年的“参考试卷”中却以四道简答题的形式出现的。今年的 “参考试卷”的第9题,把名著的阅读、鉴赏化解成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赋分为5分。如第9题的A项:

A.克定身子挺直地跪在那里,两只手左右开弓地打自己的脸颊。他那张白皙的、清秀的长脸被打得通红。他还是不停地打着。

这段文字描写了克定被责罚的情景。由于克定的女儿向高老太爷告状,说他在三四个月里面结识了几个坏朋友,走上了邪路,租了小公馆,娶私娼做姨太太,骗了妻子的首饰拿去当卖。高老太爷气极而责罚他。(《家》)2.自然科学类文章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意味着要求学生掌握“阅读”与“表达”的能力更高了。往年,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是在第I卷以“选择题”方式进行考查,曾一度被人戏称为“文字游戏”。今年改在第II卷“表达应用”题中考查,题型为填空题和简答题,分值为6分。这不仅意味着今年语文第I卷选择题的分值进一步减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强调今后的语文学科教学应该彰显“阅读”与“表达”这两大功能。如“参考试卷”的第14题: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材料略),根据要求答题。(6分)(1)给这则材料提取三个关键词:、、。(2分)(2)这则材料介绍了对人大脑里存在生物电流a节律的研究结果,请分点加以概括。(4分)3.“补写”材料内容,意味着“时文评论”在“语用题”中的新地位。“语用题”是每一年高考语文命题改革的“试验田”。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稳步推进,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是“课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如新课标所要求的“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在今年的“参考试卷”中的第16题就渗透着新课程的理念。

示例:阳光社区准备推荐董劲松为市报“十大公德人物”候选人,拟写了下面的推荐材料,请在横线处用赞扬的语言概括董劲松的事迹,将这则推荐材料补充完整。(25字以内)(3分)董劲松,男,阳光社区保洁员。由于他的辛勤工作,我社区连续5年获得区级“卫生先进单位”的称号。他主动帮助居民解决遇到的困难,长年义务照料3位孤寡老人。他还担任业余治安巡逻员,多次勇敢地与歹徒搏斗,5次负伤,为保护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董劲松同志。因此我们认为,“十大公德人物”这一称号,他应是当之无愧的。

三、备考新对策:关注变化、扎实基础、稳步提高

《考试说明》已摆在我们的面前,考试的内容已是一锤定音。面对兵临城下的高考,我们必须沉着应“考”、稳扎稳打,才能夺取高考的新胜利。1.关注变化,强化新内容。《考试说明》的变化,意味着今年考试内容、试卷结构、题型赋分等方面的调整,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以“变”应“不变”,透过“变”的新面貌,找到“不变”的规律。如,名著阅读的考查,虽说减少了两部作品,但是其考查的核心内容是不变的,即《考试说明》所说的“读书,是读书人永恒的话题,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考查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旨在促进中学生坚持开展有益的课外阅读,确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其中有一道题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只是题型的变化,它所要求学生了解原著中主要内容,或对相关内容作初步的分析、鉴赏是其实质所在。所以,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 引导学生掌握《考试说明》所规定的9部名著,切不可抱着“名著梗概”这类“压缩饼干”不放。而应该“化整为零”,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阅读有关的原著。这样,一方面可以化解学生焦急的心理,另一方面又可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扎实基础,强化新能力。在备考过程中,不管考试内容如何调整,关键是要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训练到位。随着考试时间的逼近,不少学生往往只顾在“题海”中学会如何攻破“难题”的本领,甚至还有“猜题”、“押题”的现象,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训练。尤其是“基本思维”的训练,在近年高考试题中显得特别重要。如今年“参考试卷”中“补写”题,从表面上看,是要求学生对一个人物或事件内容的概括。但是,如果一个考生没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因果推断能力,就无法顺利完成这道题。同时,这道题对语言的要求也作了明确的规定,题干中有“用赞扬的语言”,因此又涉及到“感情色彩”问题。而最后的一句话是对人物的“评论”,又有简单的“时文评论”的特点。类似的问题,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上,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3.稳步提高,强化备考意识。眼下,不少学校都已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我们要坚持“盯目标,明对象,分层次,力提高”的复习策略,通过强化基础知识的应用、基本技能的掌握、探究能力的培养、基本方法的落实,切实提高复习效果。要充分考虑高三毕业年级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可能存在的“夹生饭”问题,加强针对性训练。要合理安排层次,精选重组训练题、测试题,做到训练有目的,能力有提高。要认真设计教学环节,精心打磨课堂细节,精选重组每一道试题,使每一堂课、每一道题、每一次训练都能保证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三学科复习备考效益。同时,新课程实验工作正在逐步深入,今年是大纲教材向课标教材过渡 的最后一年。因此,使用大纲教材复习时,应适当关注新课程的理念,使高考复习适应过渡阶段的考试要求。如,要加强思维的整体性、序列性、周密性的训练,要加强有效解读材料以发现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加强精要性信息和细节性信息的阅读处理能力,这些都是当前新课程十分关注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总之,只要我们领会《考试说明》的宗旨,明晰它的要求,就能在备考工作中做到宋词《酒泉子》中所说的“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高三语文备课组

2008-4-16

第三篇:2014湖北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变化解读

2014湖北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变化解读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考试说明》已于出炉,今年湖北省高考考试继续实行“3+X”模式,语文、数学、英语为自主命题。与去年相比,语数外三科都有微调。

语文:不再考《水调歌头》

古诗词考查中,《鱼我所欲也》《使至塞上》《水调歌头》走了,《观沧海》《行路难》《破阵子》来了。此外,《孟子》列入今年考试范围,并增加《谈美》作为备选内容。水果湖高中语文教师辛世民说,《说明》在“考试范围与要求”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中,均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并提,二者不再像往年一样为隶属关系,说明加大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文言文阅读部分对常规虚词的考查达到18个,比往年有所增加;

●今年,首次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纳入考查内容;

●默写题部分,增加了“鱼我所欲也”、“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塞上秋来风景异)”等初中经典篇目。

●从公布的今年高考样卷来看,材料作文很可能回归。

第四篇:北京市2014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

2014年北京高考说明:历史考知识转为考能力

万众瞩目的2014版考试说明终于在2013年高考分数大幅提升、2014年高考改革沸沸扬扬的气氛中出台了。但历史科目《说明》的变化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显,不过这也正体现了高考命题的调稳定性。

具体来讲,今年的《考试说明》有两个地方值得关注。一是考试内容,二是参考样题的变化。参考样题中“开放型题目”数量的增加,向大家释放了高考重心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的信息。

在内容方面,2014年的考试范围和2013年保持一直,没有任何变化。2013年的考试说明增加了《人权宣言》等内容,是对前几年考试说明的大幅删减的补充,到了今年,考查内容保持相对稳定是应该的,因为毕竟2013年高考分数的大幅提高让考生和家长心有余悸,所以历史考查内容保持稳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再有就是,如果横向来看,在高考的六个学科里面,今年语文、英语和政治学科改革幅度很大,从整体上说,这种平衡很好。

在参考样题方面,变化还是很大的,2013年高考试题大量被选入了参考样题:选择题方面加入了4道题目,主观题更替了2道题目。虽然《考试说明》每年都更新参考样题是传统,但今年更新明显偏多,这一点希望广大考生特别关注。这种变化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首先从难度上说,2012年的历史试题偏难,难度是0。46,而2013年的难度下降到0。53,意即2012年历史平均得分是46分,2013年平均得分为53分。虽然历史学科仍然压力很大,但毕竟是有进步,从难度上说与北京高考强调的降低难度保持了正方向,所以2014年历史试题不应该增加难度,而应该保持2013年的难度或是再降低难度。

另外从试题类型上说,参考样题增加了开放型题目的数量,除了37题的开放题用2013年替换了2012年,在第40题学科综合题上也增加了一道开放题,分值从22分调整到34分。所谓开放型题目,就是考试的立意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的考查”,向“注重学生能力的展示方面”发展、过渡,通俗的说,原来的高考是有一部分题考你不会的,而现在是挖掘考生会的、可以答出来的,让考生更容易得分,降低考试难度。

第五篇:山东省2014年高考 考试说明解读 历史

2014年山东省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高三历史3组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发布,今年,山东高考将采用“3+X”的模式,X指文综和理综,文综考政治、历史、地理,每科100分,共300分。100分历史分数是近几年最高的,应引起注意。2014年高考考试内容将继续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试卷结构和分值变化较大

从试卷结构看,2014年高考有比较大的变化。首先,选择题从8道增加到11道,分值由32分增加到44分。其次,第II卷非选择题的必做部分题量不确定,2~3道,分值46分。选做部分分值仍是10分,保持不变,选做题不跨学科、不跨选考模块命题历史选考部分命题,范围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三个模块的内容。历史总分由78分增加到100分,所占比值更高,地位更重要。总之,试题数量增加了不少,但考试时间不变,文综还是150分钟,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模拟考试中要有时间意识,提高做题速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得分能力。

历史试卷命题方式呈现渐进性变化特点

今年《考试说明》更强调学科素养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对历史知识进行正确解读的能力,如题型示例中选择题部分增加了图表类试题的比重;

二、考查新理论、新观点,命题方式变化较大,如非选择题中对“史料”、“史论”、“史观”等基本史学理论问题的考查也是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关注学科前沿史学理论,会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史学观点对历史知识进行正确解读也是必要的。

历史题型示例出现微调

从题型示例看,与2013年相比适度微调,增加了两道选择题、一道非选择题和一道选做题,这四道题都是2013年山东卷中的题目。从新选的题目特点看,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系统归纳、综合运用的能力;对相关历史问题比较分析的能力,以及灵活运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二轮复习考生要注意的问题。

历史复习方法要适当调整

在复习时,考生在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总结、归纳方法,要学会用历史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加强对各模块专题知识的梳理,重视掌握和整理历史现象发展线索与演变过程。尤其在最后的复习备考阶段一定要精练精讲,从每一次的检测中找出问题,补缺补漏,稳步提升。要特别强化和训练培养审题能力,在有质量答题的基础上提升速度,在总结经典试题基础上提高思维方法和规律技巧,规范地、条理地、科学地答题,以提升做题技巧和考试心态。

下载北京市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徽省2011年高考各科考试说明解读

    《安徽省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合肥七中 刘孝峰 一、变化点解读 2011年语文科考试说明在整体上几无变化,试卷结构和分值保持稳定。“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方面,“附......

    北京市2014年高考政策解读

    1、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

    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因此高考在进行语文复习时首先要了解考试大纲。 2018年高考语文学科考纲修订......

    2018年海南省高考考试说明——语文

    2018年海南省高考考试说明——语文 Ⅰ.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

    2013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考试说明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 语文科考试说明是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

    2014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 语文 山东省招生委员会 I.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说明III.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A.识记......

    说明2008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

    2008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一、对原有内容及要求的修改和增加表现: (一)知识与应用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注意多音和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