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健全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
不健全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
政治08-1班 何世乐
现阶段,全国各地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欠佳等教学问题。所谓教学质量,布卢姆曾定义为:如何向学生提供线索或指导;学生参与(外显地或内隐地)学习活动的程度;以及如何给予强化以吸引学生学习。造成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众多,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的不健全。然而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在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效果等方面发挥着极其 重要的作用。
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的现状
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应包含两个重要部分:其一是对教师的测评制度;其二是对学生的考评制度。虽然现阶段全国各高等院校均有一套教学质量考评制度,但是这一制度存在着过于形式化、考评标准较为 单
一、考评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一、对于教师的测评制度。目前,各高校对于教师的测评仅仅依据于学生对教师的年终测评,但是年终测评的人为影响因素过大。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测评主要依据个人印象喜好来决定的,而并非依据教师的授课水平、教学质量和专业知识等标准。因此,这样的测评结果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对于学生的考评制度。各高校对学生的考评较为单一,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也主要看重学习成绩,这也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病。现阶段中国各大高校虽然积极实行了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但是学习成绩仍然是重中之重。这对于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对于学生的考评不能仅仅依据成绩的好坏,更应看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考评的全面规范化。
教师、学生考评制度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各大高校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的不健全。现如今,中国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都在不
同程度上存在着不足和问题,如考评内容片面、形式单
一、标准不一等。各高校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
影响教学质量考评的因素
高等院校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尚不健全,仍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其中影响教学质量考评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质量考评标准的单一化。中国各高等院校均存在一套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其中考评的标准主要紧紧围绕着教师授课质量水平、课堂氛围、学生学习成绩等几个方面展开。这样单一的考评标准限制了考评的全面性,直接导致教学质量考评结果的片面单一化,进而不能真实全面地体现出高校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质量考评内容的片面化。现阶段各高校教学质量考评的内容几乎雷同,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教师测评和学生考评。其中教师测评又包括教师授课水平、教学质量、专业知识面、课堂氛围等方面,而学生考评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评。这两大考评内容具有严重的片面性。对于教师的测评不能仅仅依据教学质量水平、专业知识面等内容,还应看重教师在发挥人生导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同样,对于学生的考评应坚持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考评,而不仅仅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教学质量考评结果的人为影响因素较大。教学质量考评包括教师测评和学生考评两个方面。其中对于教师的测评,学生占测评的主体地位。然而学生对于教师的测评仅仅依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喜欢则高分,讨厌就低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直接导致教师测评的结果缺乏真实性。现阶段对于学生的考评只片面地看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学生成绩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个人能力和教师喜好是两个重要方面,而教师的喜好是决定学生成绩的重要人为因素。因此,考评教学质量的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导致考评结果缺乏真实性。
完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的措施
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的不健全具体体现在考评标准的单一化、考评
内容的片面化以及考评结果的人为影响因素较大等方面,完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应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实际出发,实现考评标准多样化。各高等院校应积极从实际出发,结合各院校的教学理念,不断推进教学质量考评标准的多样化。各高等院校应扬弃旧的考评标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断对考评标准进行创新,实现有各自院校特色的教学质量考评标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推进考评制度改革,实现考评内容全面化。各高校积极推进教学质量考评制度改革,摒弃其糟粕,不断健全考评制度,实现考评内容的全面化。过去的教学质量考评内容只紧紧围绕教师教学质量水平、学生学习成绩等方面,这样片面得考评内容直接导致考评结果的片面化,进而不能实现教学质量考评的真实目的。对于教师的测评更应看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成长成才等方面的作用。对于学生的考评则需看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应把德作为考评的重点内容。只有不断改革考评制度,积极推进考评内容全面化,才能实现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的完善,进而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严格透明考评程序,保证考评结果客观公正。为了避免教学质量考评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实现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就必须规范考评程序,建立严格、透明、公正的考评程序。考评程序的不透明、不公正直接导致考评结果的不客观。只有不断严格考评程序,实现考评程序规范化、法制化、透明化,才能避免人为因素对教学质量考评的影响,实现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
四、不断进行宣传教育,牢固树立考评意识。考评标准的多样化、内容的全面化以及程序的透明化,只能从制度层面上健全教学质量考评制度。除此之外,还必须从意识层面进行强化。为此,各高等院校应不断进行教学质量考评的相关宣传教育,使广大师生员工牢固树立考评意识,重视教学质量考评,使这种考评意识深入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心里,进而从意识层面上强化教学质量考评制度。这是完善考评制度的根本。只有把这种教学质量考评转化为意识,才能使每位师生员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健全完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实现教
学质量的提高。
健全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应注意的事项
在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健全的过程中,有些事项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一、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的健全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实现的。为此,各高等院校在推进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健全完善的过程中,要积极树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徐行渐进,分段进行,逐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考评制度。
二、教学质量考评包括教师测评和学生考评两个方面,并且教学过程是个相长的过程。因此,在健全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对教师测评和学生考评这两个方面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完善,避免出现只重视一方而忽略另一方的现象。只有两手一起抓,才能实现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内容上的健全。
三、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的健全应避免千篇一律,各高等院校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健全符合自身院校实际、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
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的不健全是导致各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不高的一大重要原因,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在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效果等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各高等院校只有不断健全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建立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的作用,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二篇:小学教学质量考评制度
于楼小学教学质量考评制度
抓管理,抓师德,抓教研,抓课堂,保质量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首先看的是质量。人民需要高质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教育需要高质量——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学校需要高质量——关系到事业的发展。只有高质量,才能实现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举质量旗帜,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永不动摇的工作重心和首要任务。
一、对校长的考评
校长作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进一步强化“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要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核心上来,围绕这个核心安排一切工作,让一切工作为这个核心服务,确保教学与质量的突出地位。树立“没有教学质量就没有一切”的意识。
1、校长要抓好学校的全面管理,要有长远目标,实行科学化、民主化管理,特别是要把好质量关,在广泛征求意见、群策群力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主持制定出学校“教学常规考核制度”及本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校长要积极钻研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自觉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行家里手。
3、校长每学年听课不少于50节,每学年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15000字,并且要及时认真评课,要有听课、评课记录。每学年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8次。
4、校长要一手抓师资队伍建设,把教师的培训提高当作长久大事常抓不懈,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做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形成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5、校长要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立校”意识,要以课改带教研,以教科研促课改。把校本教研当作大事来抓。校长是校本教研的负责人。校本教研要有长远规划,要有切合实际的具体有力措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成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要关注到“渗透性”,即不以一两次活动走过场,而是要渗透到平时教学的点滴之中,教与研结合。要关注到“实用性”,即以校为本,立足本校实际,课题研究不贪大求多,而要善于发现抓住教学中的“小现象,真问题”,切实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及教师的困惑,使校本教研实用于课堂教学,要关注到“目标性”,即克服校本教研中存在的盲目性、随意性。教师的成长,课题的研究等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考核落实。
6、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自上而下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实践中提出教研课题。校长要具备组织教学研究的能力,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思路。总校将把学校有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当作考核校长、主任工作的硬性指标。学校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育人基地。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术性,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何谈课堂艺术,何谈教学质量。校长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文化修养、治学精神感染带动教师,以科学的管理、民主的意识、实践的精神,促使研究学习风气的形成。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抓硬件设施,更要关注内功的修炼,形成团结、奋进、治学严谨、学习研究蔚然成风的文化核心,使教师在良好的环境中得以成长,打造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7、校长要保证教学经费投入,保证现代化教学设施及各类图书、仪器的配置完备并有效利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学质量。
二、对教务主任的考评
教务主任是教学管理的前线指挥员,是学校教学管理考核制度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教务主任要做好校长的助手,当好教师的服务者、教学的引领者、管理措施的落实者。
1、教务主任要抓好各教研组长的工作,教研组要有工作计划、落实措施、活动行事历,工作要有总结,教务处要建立对各教研组的考核机制。
2、教务主任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每学年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20000字,听课不少于50节,并且要及时认真评课,要有听课、评课记录。
3、教务主任要参加学校全部的教研活动,并要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实验,要有资料记录。
4、向课堂要质量。课堂教学效益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教务主任要抓好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的“五课”即“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研课”,要深入到教研组、备课组,深入到课堂,制定相应的要求、措施,使“五课”活动形成体系。
5、向教研要质量。以课改带教研,以教研促课改。教务主任要引导教师确立问题意识,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将问题转化为课题,通过卓有成效的研究,逐步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困惑。
6、向落实要质量,把学校教学管理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件工作上,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个教学环节上,对确定的每一项教学工作任务,都要做到层层把关、环环相扣,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着力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7、加强课改研究工作,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鼓励教师成长,教务主任要做好专业引路人。
三、对教研组长的考评
教研组长要认真组织、开展各种教研活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教研组在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教师管理等方面的实体地位,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使教研组成为学校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阵地。
1、集体备课。教师必须按学校规定时间按时参加集体备课,主备教师依据本组(或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提前准备好主备材料。A、进行教材分析(包括单元教材知识、单元教材在学科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单元教材的重点、难点,单元教材与相近学科知识的联系及应用);B、单元教材处理方法的设计以及在处理单元教材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C、准备本单元教材必备的教具、学具、电教媒体、实验器材等。其他教师提前学习并研究单元教材知识,集体备课时,勇于发言,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认真做好集体备课材料的记录与整理工作,并将集体备课主备材料及研讨记录一周内交教导处存档。D、集体备课要整合集体智慧、资源共享,同时要体现教师个性特长,不能一份教案多人共用,要在“同课异构”上下功夫。
2、组织本组公开示范课。为增进课堂教学的交流,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公开示范课。上示范课的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如备课、教具、电教媒体、实验用品、学具等)。课堂教学要强化“三个意识”(主体参与意识、情感意识、效率意识),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听课教师认真做好听评记录,教研组长根据学科教学的要求和课改要求组织好评课活动,并做好整个活动记录及考核工作。举行公开课的教师依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小组评议写出本节课的教学反思交教导处存档。同时教研组长还要督促检查组内的其他教师写出自己听课后的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分析,以反思促进全组教师专业化成长。
3、开展教研活动。教研组长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安排、学科特点、教改要求、课题研究进度、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新教材的使用等组织教研活动,每周一次。教研活动做到“七有”:有活动实施计划、有活动时间、有活动地点、有活动主题、有活动记录、有活动总结、有活动考评。“五到位”,即准备到位、人员到位、教研组长指导到位、活动效果到位、活动考评到位。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改要求,每学期各组举行1——2次全校性主题教研活动,向学校展示本组教研特色。
4、落实科研课题。教研组长要积极倡导教师搞好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和本组人员研究能力,承担1——2个课题的研究任务,并做到学期有计划、研究有目标,人人有任务,期末完成阶段总结,形成组内有课题,人人搞科研的局面,以期更新本组教师的教学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施教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5、实施教师培养。根据本组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能力,每学期教研组长要制定本组骨干教师培养和弱科教师帮促计划、理论学习计划,督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与转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教研组长职责要求:
1、教研组长应树立全心全意为本组教师服务的思想和协助教师提高业务能力意识,要有超前的工作思维,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细致地做好本职工作。
2、学期初制定好各种计划(教研计划、课题研究计划、教师培养计划、理论学习计划等)和本组人员的管理方案。
3、积极有效地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活动(教研、科研、理论学习、学科实践等)。
4、依据本组管理方案,对组内教师参与各种活动、课题研究等进行量化考核,不断提高管理质量。
5、做好上级、学校各种会议精神的传达、落实工作。
6、学期结束时搞好教科研工作的总结,课题材料的整理与撰写,本组人员的考核等工作。
四、对教师的考评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全方位、多元化对教师作出评价,从而引导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同步提高,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评价坚持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取百分量化结合等级制 形式,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具体评价内容、方式、框架如下:
1、师德师风(5分):
以“敬业、爱生、奉献、自律”为主框架,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每学期或分学年召开家长会,在学生和家长中对任课教师进行一次以上的民主测评。学校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三乱”(乱收费、乱补课、乱推销资料或商品)行为及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情况一经查实,其中有一项则一票否决。
2、教学过程(45分):
(1)课堂教学(35分)。教务处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每学期统一组织一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抽查听课、说课、评课、研讨活动,并进行教师间互评打分,可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办法,取其均分;也可为该教师积总分。课堂教学只要达到“学生喜欢,负担不重,效果不错”即为好课。
(2)教案设计和作业批改(8分)。参照教育局《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的精神,按照教案的基本标准,体现“实用、好用、管用”,每学期开展两次集中检查,经小组讨论后集体打分。
(3)辅导和转化后进生(2分)。
3、教学基本功及工作量(10分):
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业务活动,参加基本功训练和计算机操作训练。具有基本功过关合格证和计算机合格证;获得“三课”标准(达标、优质、创新课)合格证者可逐级加分。学校制定各学科标准工作量一般为:小学语数周课时14——16节,其它学科为16——20节。初中语、数、英周课时为10节,其它学科为12节。兼课教师多一科按2课时折算,课时不足的,按实际课时的比值进行计分。
4、教学研究(10分):
教学研究包括“学习、研究、运用、成效”四部分。检查学习笔记,教学反思随笔、教育教学论文获奖情况,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学术讲座、研究成果等。学校教务处组织骨干教师或评委集体打分。
5、教学业绩(20分):
(1)成绩(12分)。以期中、期末两次教学质量成绩的“离均差”为依据,初中毕业年级以中考成绩的“离均差”为依据。参照成绩可以是本校同一年级,全旗均分或同一地区联考均分为水平尺度。
(2)荣誉(8分)。获得校、旗、市、区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先进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逐级加分。
6、学生、家长、教代会评价(15分):可采取召开学生座谈会或填民主测评表的办法进行部分或全员学生参与评价(7分);召开家长会或采用家长联系单等形式进行家长投票的办法(4分);一年一度的教代会开展全体教师投票评价(4分)。
五、对学生的考评 遵循素质教育原则,按照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有关要求,以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发展为重点,学校需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并制定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评价细则。
1、评价内容:
(1)个人道德品质(10分):①、爱亲人、爱劳动、爱科学;②、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③、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觉;④、乐学、勤奋;⑤、对个人行为负责,对社会有责任感。
(2)个性与情感(10分):①对生活、学习有积极情绪;②积极乐观对待任何事情;③宽容大度,勤奋独立,自强不息;④追求自由,但不任性;⑤与人和谐相处;⑥行为习惯良好。
(3)交流与合作能力(10分):①具有团队精神;②能与他人合作并共同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③尊重他人并了解和理解他人的观点;④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与方法与他人协同进步。
(4)学习能力(45分):①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和兴趣;②能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能自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③能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④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与创新精神。(5)学业成绩(25分):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②作业认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③语言表达大方、流畅,参与学习和问题意识强;④对各学科内容认真钻研,并理解快、掌握得好;⑤个性突出,坚持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心理、身体和学习素质;⑥考试成绩优良。
2、评价方式:(总分100分)
(1)学生自评(10分)。(2)同学互评(20分)。(3)教师评价(30分):要做好操行评语的记录。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评价比重各占一半。(4)家长评价(10分)。(5)学业评价(30分):平时考核占30%,期中测试占30%,期末综合测试占40%。
A(85分以上)、B(70——84分)、C(60——69分)、D(60分以下)(注:D级不得超过班级总人数的5%)。
于楼小学
第三篇:企业制度不健全
企业制度不健全,一是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有些企业不注重员工后期继续教育培训,不注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缺乏工作动力。由于监控能力不足造成经营者与企业员工小集体结成“利益同盟”,导致短期经营行为、欺瞒行为。经营者通过关联交易、转移投资、在职消费、账务处理、小金库、“恶性”举债,以及追求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最大化的行为,将国有资产转移到少数人手中,并通过制度安排,披上“合法”的外衣,导致企业效益受损。为满足这种欲望,有些经营者不会重视内控的建设,甚至有意忽略或阻挠,反过来又加重了企业制度的不健全,形成恶性循环。二是人事政策和实务不完善,雇佣人员时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有许多是凭关系挤入企业;对职工未形成一套关于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的制度;没有根据不同情况与时俱进对职工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职工良好的胜任能力和优秀品德得不到肯定,能力的欠缺和不良的道德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大部分企业对员工都实行绩效考核,考核内容复杂多样,但往往考核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内容。多数企业未将员工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和辞退的依据,因此职工对此项工作反应不积极,因此根本达不到绩效考评的结果。即使有良好的内控也会因执行者的能力不强或道德败坏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三是企业制度不全面,没有细致的制定出针对每个环节,步骤,方面的规章制度,造成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四是执行不力,再好的制度不执行也是没有用的。
4.管理者素质较低。在我国还未形成一个职业经理人市场,经理人的选择多数不是通过公开招聘、选拔、考核的方式录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管理者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甚至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未曾受过高等教育,企业也未对这些管理者进行不定期的管理培训。少数会计人员没有从会计职业道德角度出发为企业领导人把好关,而是按企业领导人的意图从事,不敢揭示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甚至伙同领导贪污、侵占公款,置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于不顾,没有不敢造的假,没有不敢花的钱。
第四篇:一、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本站推荐)
一、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重视,思想麻痹大意,缺少现场监督与检查,对操作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教育,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务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等极易导致建筑工地发生火灾1,极易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是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的源头。使用焊接的施工作业中应用石棉被或不燃物品接住火花。
三、职工消防安全教育是做好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的关键。
1、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内容,进一步增强全体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2、进一步强化应付火灾的能力。火灾多为突发性事故,如果处置不当,错过了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小火就会变大火,造成严重的火灾事故,因此在平时应加强员工的基本消防技能培训,使员工们懂得消防基本知识。此外,教育员工应及时报警。
四、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是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
1、施工中用的易燃易爆物品和压缩气体瓶,应设专用的仓库隔离存放,施工中遗留下来没用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及时消除,严禁动用明火作业。
高层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要从人员,设备,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
第五篇:健全社会管理工作考评体系
健全社会管理工作考评体系
本报乌鲁木齐12月6日电 记者潘从武 今天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宣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自治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会议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综治委主任努尔·白克力在会上强调,新疆全区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当前社会管理体制的重大变化,切实担负起做好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历史重任。
努尔·白克力要求,新疆各地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管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形成环环相扣、上下贯通、奖优罚劣的责任体系;通过机制创新,形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合力,推动解决社会管理中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突出问题;针对新疆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勇于破除传统思想观念、旧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善于总结推广基层社会管理创造性探索,努力开创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
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韩勇主持会议。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熊选国对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作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