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学生对分层考试改革态度的问卷调查分析
初一学生对分层考试改革态度的问卷调查分析
深圳市莲花中学(518035)王双燕
2003年9月,作为广东省省一级学校的深圳市莲花中学参与了福田区区教研中心负责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改革”课题研究。在该学期末,莲花中学又承担了《历史与社会》期末分层考试改革尝试的任务。对于这次考试改革,师生反响强烈。为此,我们于2004年2月,对初一全年级学生进行了“对《历史与社会》分层考试改革有何看法”的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分层考试改革是持赞成的态度,而且部分学生对考试改革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学生的很多想法刚好与我们进行分层考试改革的初衷相吻合。现将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本校初一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总人数601人,其中男生334人,女生267人。年龄11——13岁。
1.2方法根据学生理解能力采用教师自行设计的问题调查表,由自愿记名方式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本次分层考试改革学生是否喜欢、如何评价、有何收获,及通过考试对今后教学提出意见建议等问题。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书面作答并当场收卷。
1.3本次分层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本次考试区教研室领导非常重视,为此先
后两次召开了有关老师论证会议,最后才确定A、B、C三卷的命题方式和原则。原则上要求命题老师把握ABC三卷的差距要在20分左右,即B卷能考80分的同学,A卷至少能考到60分的水平,C卷则可接近100分的水平。方式上先分开命题然后再总体综合把握,即每个命题老师负责一个单元,将本单元按ABC的水平出题,每一卷再由两个老师综合确定。三套试卷都以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三类试题都试图突破传统试题所存在的弊端。
本次考试从形式上来讲,是一次新的尝试,把过去一个标准、一个模式、一张试卷的期末综合考试改为A、B、C三种梯度的水平测试;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试卷作答。
这一次的考试我校的考务工作主要分如下几步:
第一步: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选择三类试卷;第二步:教师在校园网上输入学生试卷选择情况;第三步:学校教务处排出《历史与社会》考试的座位;第四步:考完后,在校园网上输入学生考试成绩。
2、结果和分析
2.1通过学生对分层考试是否喜爱及其原因的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分层考试的。如:初一七班的张梦滨同学就写道:“喜欢!非常非常好!”“超级好!”并在括号里写道“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对分层考试改革的喜欢之情。在分层考试后的寒假,初一
(七)班的张东镔同学给我发了几封邮件谈他对分层考试的看法,张东镔同学在给邮件中则是比较理性地评价道:“老师,分A、B、C的方法太高明了,各科都这样就最好了,不单是考试,作业也应该更自由化,正所谓因材施教嘛。A卷尽可以增加课外知识,考试也与自己一样水平的人比较,只要自己知道自己如何,排名又是为了什么而作呢?”
表一学生对分层考试改革的态度
由表
一、表二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分层考试改革持赞成态度,全年级601人中有508人喜欢分层考试,占总人数的84.3%。而不喜欢分层考试的93人中有45人是选择A卷的同学,占了选择A卷学生总数的31%,这可能与本次考试A卷题量偏大、难度偏大有一定关系。从表中还可看出初一(1)、(2)、(3)、(10)、(11)、(12)六个普通班对考试改革的认可度,普遍比除初一(7)班外的五个实验班对考试改革的认可度要高。这大概也与实验班选A卷的比较多有关。
2.2学生对分层考试态度的原因统计分析:通过表三和表四,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喜欢分层考试的最主要原因和不喜欢的最主要原因都在于考试是否排名。
由表三、四可以看出,学生喜欢分层考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不用排名,“大家都不会很紧张”,正如初一
(七)班的王靓同学写的:“我觉得这次分层考试的想法很好,现在不少学校和家长非常注重名次,给我们很大压力,如果分层考试的话,等级不一样,同学之间就不会互相比较成绩,大家心理上不会有太大压力。”初一(5)班的李典同学写的,因为“它使我们轻松愉快地学习和考试”。张师华写的:“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历史与社会》一科更有兴趣。”甚至选择不喜欢分层考试的学生也建议用原来的考试方法但是不要排名,如初一(5)班的芮丽萍同学不太喜欢分层考试,“因为(1)计分麻烦;(2)如果有人选C卷还考不好很没面子等。我建议还是按原来的好,但我觉得最好不要有排名。”
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笼罩着学生的心灵,新课改的浪潮还没有彻底地冲刷掉应试教育的残余。而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同学则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排队模式,所以他们不喜欢分层考试改革的原因也是认为它不能排名。如:初一(5)班的王史婧同学回答:“不喜欢,因为和别人的成绩没有很好的对照”,一位初一(8)班没署名的同学回答“因为分层考试的题目难易不同,影响排名”。甚至回答非常喜欢分层考试的同学,如初一(9)班的肖婧同学,也认为“它唯一的坏处就是——无法用成绩去和别人比较”。
3、问题与讨论
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及对本次分层考试改革过程的回顾,我们提出以下问题,与专家同仁商讨:
3.1成功之处: 3.1.1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改革,必须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潜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通过我们的教学和考试的改革找到学习《历史与社会》的乐趣,激起探究的激情,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而我们的传统考试,漠视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悟,进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如前面提到的张东镔同学在邮件中写道:“对于每一个人,只要学到了东西,而且是有用的,就算是成绩。还是以数学为例,学数学学到的应是思维的模式,而不是所谓“实用”的公式,其实,无论哪一科,若是都能学到与这科相关的能力,主次科都已经不重要,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他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可以看出很多同学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新课改的理念。通过这次考试的改革及调查反馈信息来看,同学们基本上认同了这种考试模式,它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及考试改革,体验和感悟生活,认识社会,通过自主选择,自我挑战,体验成功,鞭策自我,有利于形成和逐步树立终身受用的历史人文素养和思维方法。
3.1.2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性。三类试卷,自我选择,扬长避短,凸显信任,既创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又营造出让学生无意识地走进社会、感受生活、体味历史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考试中尝试、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布鲁纳语)潜能,提升人文素养。如初一(7)班的王琼颢写道:“题目出的较有趣味,有时还可以从考题中再获取知识。”同时,这种考试,既有利于学生的“人格自尊、处世自尊、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而受到大多数同学的好评。
3.1.3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回答问卷时提到,通过这次考试,对学习本课程更有信心和兴趣了,如初一(9)班的吴凤丹同学写的:“我觉得历史试卷出的很好,没有考太多死记
3硬背的东西,考的很活。这样我们就不用背那么多,只要上课认真听讲,掌握了知识,就能对答如流了。”肖婧同学写的:“这种考试很新颖,靠课下的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只有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开发思维才能拿到高分。这样就可以测出考生的综合水平”。看来,这次考试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3.2商榷之处:
3.2.1在选择试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却选择了B卷,但也有些成绩很一般,甚至是中等偏下的学生却选择了A卷。这些选B卷的好学生往往属于那种平时不太喜欢发言,学习很刻苦、认真的学生,他们过分恐惧失败,因此缺乏挑战A卷的勇气,缺乏自信。而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这部分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予以关注,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可通过提问、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让他们充当组织者、领导者等方式使他们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从而增强自信。
3.2.2在回答不喜欢分层考试的原因是考试无法排名的同学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选择A卷的好学生。而且在回答喜欢这种考试模式的同学中也有一些认为要排名。比较典型的,如初一(8)班的蔡梁同学回答:“像我现在,历社科普普通通,就选B组,不排名,我就较喜欢;若我努力学,成绩提高后,我就想排名,想看看我有多前,告诉我妈听,让她开心。但现在最好还是先分层考。”可见,学生们受家庭的影响,对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目的难以认识,而且越是成绩好、平时家庭要求严的学生,他们对排名看的越重。像张东镔同学在谈感想中描写的:“„„学习也一样,不符合心中所想,做了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因为是迫于这个时代的形式{哎~,悲哀,连学习都有军备竞赛,而且仅仅是为了“生活”(已经是最好听的了)而学,更多的只是为了将来好赚钱,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尽管上级部门三令五申不允许排名,但是实际上各学校、班级却很难做到,而且就算学校不排名,家长也会千方百计算出孩子的名次的。为什么会这样?看来应试教育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们。这是令人反思,发人深省的。
3.2.3学生提到的对本次考试的建议中,主要有:关于考试题目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认为应该更加灵活、贴近生活,如:张东镔同学在感想中谈到:“关于分层的尺度,‘A’卷应该更加体现一个同学在这方面所掌握的知识,所能应用的能力,留多一点给同学发挥自己在课外了解到的知识的余地,虽然有点挑剔,但是给每位有能力选‘A’卷的同学这样一个机会,是很重要的,再者,也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靠临场发挥的题目,和一些课外的知识(尽量的‘平均’,观察的角度以及所了解的东西是因人而异的)。”这让我们感到,评价改革中试卷的好坏、试题的灵活非常重要,而出试题的任务也显得非常艰巨。
其实这次考试的问卷调查分析,还反映了很多问题,给我们很多反思,限于篇幅及笔者有限的总结能力,本文仅提出以上几点比较突出的问题请专家指正。
第二篇:大学生对公益事业态度的问卷调查
手牵手,一起走!
您处于大学
三 年级
关于大学生关注公益现状的调查
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是四川大学“手牵手”公益创业团队。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于公益、扶贫、支教的一些情况,我们组织了此次调查活动。活动不涉及任何商业目的,只为公益事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麻烦花您一点时间,希望您能认真真实填写问卷,谢谢!
1、您的性别?
(A)A、男
B、女
2、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类型的公益活动,您是否有关注?
A、很关注,很支持 B、偶尔了解一下,支持 C、不关注,支持 D、没兴趣
3、在街上或学校遇到公益募资,您一般会怎么对待?
A、经常慷慨解囊 B、偶尔会捐一些 C、因为某些原因,从来没捐过
4、您认为帮助贫困儿童,“一帮一”这种模式
A、非常好 B、可以 C、不好,意义不大
5、如果帮扶的方式是“一帮一”,需要您每周有一到两封信的交流,您认为 A、很乐意,多交流有好处 B、可以接受
C、有点多,怕忙不过来 D、接受不了这种方式
6、如果您有机会可以和一个贫困小朋友结对子,您是否愿意帮助他?
A、特别愿意,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帮他成才 B、愿意,但也会看情况而定 C、浪费时间精力,不太愿意
7、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提供给您支教的机会,您是否愿意?
(A、无条件,非常愿意 B、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不过还是很愿意 C、不太感兴趣(跳至第9题)
(B)
(A)
(B)
(A)
(B)B)
手牵手,一起走!
8、对于参与支教活动,您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B,C,E)
A、可以认识很多朋友,扩大人际网 B、可以满足自己的一颗爱心 C、可以积累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历 D、度过假期无聊的时光 E、锻炼自己
F、其他___________
9、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让您放弃参与?(选三项,除J选项)
(B,D,H)
A、支教地点过于偏远,我晕车 B、支教地饮食不好,我爱吃 C、支教地环境卫生不佳,我爱干净 D、支教地住宿条件差,睡眠很重要 E、支教地手机信号差,我怕孤独 F、支教地气候不适应,我不舒服
G、支教过程全部自费,会不会话很多钱哦 H、父母不同意
I、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这些我都能克服
10、如果参与支教,您觉得多久合适?
()A、一周B、7~15天 D、15~25天
E、一个月
11、如果食堂有爱心饭卡,每月扣一元捐给贫困儿童,您是否愿意?
(A)A、愿意
B、不愿意
12、您认为有没有必要建立一个平台,为大学生帮扶贫困小朋友提供渠道?
(A)A、非常有必要 B、可有可无 C、没必要
13、如果您所在的学校有这样一个平台,您是否愿意主动参与他们的活动?
(A)A、会主动参与各项活动 B、会挑选部分活动参与 C、没有太大兴趣
14、如果此平台可以为你提供家教机会,但须抽取5%~10%的工资做贫困资金,您是否愿意?(B)
A、愿意,可以接受
B、不愿意,我要拿全部工资 C、我不做家教
手牵手,一起走!
14、对于目前大学生关注公益事业的现状,您有没有什么意见建议?
希望能成立一个专门的平台,可以让学生跟容易的了解,接触公益事业,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奉献他们的爱心,去支持爱心公益事业。
15、对于帮助贫困儿童,您是否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支持这种一对一的扶贫政策,我们可以跟加清楚的了解和帮助他们。希望能面对面的跟他们交流,带他们看看大城市,同吃同住,让他们也能都感觉的生活的美好
第三篇:大学生对缺课的态度问卷调查
大学生对缺课的态度问卷调查
您好!我是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研究小组的成员,占用您宝贵的时间帮我们填写一份有关大学生对缺课的态度的调查问卷表,您的答案将会给我们带来调查的真实性,我们将会对您所做的问卷内容进行保密,请放心填写。请在()内画√即可,在少数上填写答案。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A.2010级()B.2011级()C.2012级()D.2013级()
3.您的专业?
4.上大学至目前为止您缺过课吗?A.有()B.没有()
5.您任缺一次课都会写请假条,按正规的请假手续办理吗?
A.每次都会请假()B.必须请假时才会请假()
C.从不写请假条,不闻不问()D.其他情况()
6.您目前一周的课程是什么样的情况?
A.课程很满()B.课程少,轻松()C.课程弹性比较大()D.其他()
7.您觉得您的课程安排是否合理?
A.合理()B.一般()C.不合理()D.其他()
8.您缺课的次数多吗?
A.很多()B.偶尔()C.不多()D.从不()
9.您缺课的原因是什么?(按主次原因依次排序号)
A.由于课外活动或社团活动和上课时间冲突;
B.老师有急事想找你帮忙做事;
C.自己的心情不太好,不想去上课;
D.觉得这课不重要,不去上课不会影响考试,无关紧要;
E.老师上课太无趣,没有心思听;
F.老师人好,从不点名;
G.由于天气不好原因,不想起床。
10.您缺课跟你的课程安排太紧,没有时间休息有关系吗?
A.有()B.有一部分()C.没有()D.其他()
11.你如果缺课时,心里会不会担心老师老师有没有点名,有没有布置作业而忐忑不安呢?
A.非常担心,很紧张()B.无所谓,反正不去()C.毫不在乎()D.其他(12. 你缺课会会在哪些课上?
A.专业课()B.公共课()C.选修课()D.都有()E.其他(13.你缺课后悔对老师讲课的内容进行自主的学习一边吗?
A.都会学习一遍()B.看情况,有时间就会看()C.重要的课会看()
D.从不看()E.其他()
14.你觉得学生缺课人数的多少回影响老师上课的质量吗?
A.会影响()B.不会影响()C.老师可能会有点失望,上课没激情(D.老师上课会变得敷衍()E.其他()
15.你觉得经常缺课会成为习惯吗?
A.会()B.不会()C.可能会()D.其他()
谢谢你的合作,祝你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第四篇:对初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分析
对初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分析
对于现在新行改编的鲁教版教材来讲,无论是代数还是几何,初一的数学学习很重要。代数方面,学生将完成小学到初中由数到字母,由自然数到有理数的扩充,进而学习有理数的计算及整式的加减、乘除。几何方面,学生将从小学刚刚步入中学的初一新生在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解题错误。这些错误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帮助学生改正?本文就此作一简要分析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
第一、教师要正视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心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解题中产生的错误结果的原因分析不够,只注重去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忽视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虽然能片面接受正确的知识或结论,但对错误的出现无法有个正确的认识,在解题过程中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又不纠正,因而在日后的练习中还会继续犯类似的错误。例如:-22与(-2)2的区别很多学生只记得它们的结果是-4与4,但-23与(-2)3的区别很多学生就无法分清,事实上区分这两种幂不在其结果而在其底数,即对什么数进行n次乘方的问题。
第二、学生解数学题错误的原因,就初中生解题错误而言,一般可能造成错误的干扰,我认为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干扰,二是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一个学生能顺利正确地解题,表明其在审题、分析问题,提取、运用相应知识的环节上没有受到干扰或者能克服干扰。但如果在上述环节上学生不能正确地排除干扰,就会出现解题错误。
1、小学数学的干扰,在初中学习一开始,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所形成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的初步知识,使其产生理解知识的错误,进而在解题上会犯错误。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没有正负数的概念,因而在理解字母a的范围时,学生就只是习惯性地认为它是正数,对于它可能表示负数就无法理解,故在后来的学习绝对值、分式、二次根式等意义时对字母要进行讨论就无法进行了。用字母表示数这本身就是初中数学与小学 计算的最大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对数向字母、向式的过渡进行详细的比较讲解。因为正数、零、负数均可以用字母表示,那么字母本身就带有符号,不能简单地认为字母前面没有符号就是省略正号。只有学生正确理解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才能够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不至于忘记讨论字母的取值。再如,小学的加减运算对于学生的记忆是根深蒂固的,学生在学习代数第二章有理数运算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错误:-4+2=-6,学生(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的第一感觉总是先算小学的,熟悉的运算即4+2=6如加上一“-”号,而忽视了“-”号是4本身的性质符号,在运算时要先确定两个数的性质符号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总之,初中开始阶段,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常可追溯到小学数学
知识对其新学知识的影响。讲清新学知识的意义(如用字母表示数)、范围(正数、0、负数)、方法(代数和、代数方法)与旧有知识(具体数字、非负数、加减运算,算术方法的不同,有助于克服干扰,减少错误。
2、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随着初中知识的逐渐深入,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相互干扰。例如,在学有理数的减法时,教师反复强调“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因而3-7中7前面的符号“-”是减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学习代数和,又要强调把3-7看成正3与负7之和,-”又成了负号。学生不禁产生到底要把“-”看成减号还是
负号的困惑。这就要求老师能够讲清性质符号与运算符号的异同点。总之,这种知识的前后干扰,常常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困惑,在解题时选错或用错知识,导致错误的发生。
第五篇:大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问卷调查
大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调查
您好,此次问卷意在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态度和认识,调查结果不会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请您放心填写!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完成我们的问卷!(无特别说明为单选题;有补充请在横线部分填写详细内容,谢谢!)
您的学校_________ 您目前的年级_________ 您的性别__________ 您的专业__________
1、您对宗教的定义或看法:
A.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的一种,有内部规范和文化
B.非科学、难以理解的迷信
2、在世界三大宗教中,您对哪种了解较多?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3、在以下几项中,您认为佛教与其他两大宗教的主要区别是那一项?
A.基督教、伊斯兰教有绝对真理,而佛教讲究包容性
B.基督教、伊斯兰教有真神,有等级,而佛教讲究“因缘说”,众生平等 C.基督教、伊斯兰教讲求神主宰一切论,而佛教讲究人可自救,需积极行善
4、请问佛教的起源地是哪一个(以现代的世界版图为准)?
A.印度
B.中国
C.尼泊尔
5、据您了解,您认为中国佛教现状如何?
A.很兴盛,有很多寺庙
B.应该不错,但没有特别兴盛
C.不清楚
6、您信佛吗?_________
您的家人或朋友中有信佛者或佛教徒吗?_________
7、您去过佛寺吗?如果有,会去跪拜祈愿吗?
A.去过,会拜佛,因为相信佛教
B.去过,会拜佛,是种寄托和自我安慰
C.去过,一般不会拜,但不排斥
D.去过,但不会拜,觉得没有意义,都是无稽之谈
E.没去过,不感兴趣
8、您有参加过佛教活动吗?
A.有
B.没有 有的原因是?
A.陪同家人或朋友
B.祈福
C.凑热闹
D.忏悔
9、您对中国佛教文化有深入了解的兴趣吗?
A.完全没有兴趣
B.一般般
C.比较有兴趣,觉得挺新鲜的,可以尝试加深了解
D.很有兴趣或已经在了解当中
10、您对大学生信佛教有什么看法?
A.赞成B.反对
C.无所谓
11、如果您身边有佛教信仰者,您的态度是:
A.非常尊敬,认为他们是有思想追求的,有善心的 B.非常理解,尊重他们的信仰,并且会偶尔帮助他们
C.基本理解,尊重他们的信仰,但不会帮助他们
D.不理解,偶尔有劝说信仰佛教的人放弃信仰佛教的想法
E.鄙视信仰佛教的人
12、您所在的学校有开设相关中国佛教文化的课程吗?
A.有,而且比较受同学欢迎
B.有,但参与的人不多
C.没有
D.不清楚
如果没有,您希望开设吗?
A.希望,也是文化的一种,需要了解
B.随便
13、您是否有读过相关佛教典籍如《金刚经》、《心经》等?
A.有
B.没有
14、下列选项中,您最欣赏佛教的哪三项教义?
A.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
B.法印,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 C.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
D.四圣谛(谛:真理或实在),即苦、集、灭、道 E.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
F.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G.因果业报
H.三界六道,即轮回说
I.三十七道品,即为追求智慧、获得觉悟而进入涅盘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和途径 J.涅盘,一般指破除烦恼、无明后所证得的精神境界
15、您认为僧侣信佛出家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B.忏悔、赎罪
C.内心需要,精神寄托
D.它的教义启迪了内心,成为了心灵向导和追求 E.F.迫于生计
没什么特殊原因
16、您认为普通民众信佛的最主要原因是?
A.忏悔、赎罪
B.消灾免祸保平安
C.内心需要,精神寄托
D.它的教义启迪了内心,成为了心灵向导和追求 E.没什么特殊原因
17、您认为佛教对于个人修养有无意义?
A.有意义,是陶冶情操和品性的一种方式
B.消极作用,会使人耽于想象,消磨人的意志
C.没有特别感觉,纯属个人喜好问题
18、您认为佛教对于社会有无意义?
A.有意义,充实中国文化,约束民众,促其向善,有利于调和社会矛盾
B.是否存在无关紧要
C.应该限制或禁止,有可能沦为有心人士的工具,引起社会不稳定
19、您对于国家实行宗教自由这一政策有何看法?
A.是正确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者
B.是不正确的,中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神论 C.没什么看法
D.其他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