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2012年公开选拔年轻领导干部简章
福建省 2012 年公开选拔年轻领导干部简章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促进优秀人 才脱颖而出,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共福建省委决定,公开选拔 21 名 年轻领导干部。
一、公开选拔职位(21 个)
(一)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副厅级领导职位(11 个)
1、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 1 名
2、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1 名
3、团省委副书记 1 名
4、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1 名
5、省水利厅副厅长 1 名
6、省政府国资委副主任 1 名
7、省地税局总经济师 1 名
8、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 1 名
9、省供销社副主任 1 名
10、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1 名
11、省农科院副院长 1 名
(二)省属本科院校副职领导职位(6 个)
1、漳州师范学院副院长 1 名
2、福建江夏学院副院长 1 名
3、福建警察学院副院长 1 名
4、厦门理工学院副院长 1 名
5、莆田学院副院长 1 名
6、宁德师范学院副院长 1 名
(三)省管国有企业副职领导职位(4 个)
1、省冶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 1 名
2、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1 名
3、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1 名
4、福建中旅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1 名
二、公开选拔范围和资格条件
(一)选拔范围:面向福建省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 业(含国有控股企业,下同),以及中直单位驻闽机构、外省驻闽单位中符合条 件的在编人员。
(二)资格条件:报考人员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 定的基本条件。同时还需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1、1970 年 1 月 1 日(含)以后出生。其中报考团省委副书记职位的,应是 1980 年 1 月 1 日(含)以后出生。
2、具有全日制国民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报考省属本科院校副 职领导职位的,应具有国民教育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硕 士学位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报考省直机关或省管国有企业总经济 师、总会计师职位的,应具备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国(境)外获 得的学历学位须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
3、现任副厅级职务;或任正县(处)级职务满 1 年以上,即 2011 年 3 月 1 日以前任职;或任副县(处)级职务满 4 年以上,即 2008 年 3 月 1 日以前任职; 或正、副县(处)级职务任职合计满 4 年以上。具有“985”高校全日制本科学历 且任副县(处)级职务满 1 年以上,即 2011 年 3 月 1 日以前任职,可报考团省 委副书记职位。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报名人员,应当具备与所报职位要求相当的资格。
4、具有 2 年以上基
(三)省管国有企业副职领导职位(4个)
1、省冶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1名
2、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1名
3、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1名
4、福建中旅集团公司副总经理1名
二、公开选拔范围和资格条件
(一)选拔范围:面向福建省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下同),以及中直单位驻闽机构、外省驻闽单位中符合条件的在编人员。
(二)资格条件:报考人员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同时还需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1、197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其中报考团省委副书记职位的,应是1980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2、具有全日制国民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报考省属本科院校副职领导职位的,应具有国民教育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学位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报考省直机关或省管国有企业总经济师、总会计师职位的,应具备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国(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须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
3、现任副厅级职务;或任正县(处)级职务满1年以上,即2011年3月1日以前任职;或任副县(处)级职务满4年以上,即2008年3月1日以前任职;或正、副县(处)级职务任职合计满4年以上。具有“985”高校全日制本科学历且任副县(处)级职务满1年以上,即2011年3月1日以前任职,可报考团省委副书记职位。
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报名人员,应当具备与所报职位要求相当的资格。
4、具有2年以上基层或生产一线工作经历。
5、身心健康。
具体职位报考资格条件详见《福建省2012年公开选拔年轻领导干部职位表》。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受理报名:受过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处于党纪、政纪处分所规定的提拔使用限制期内的;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近三年年度考核有不称职(不合格)情况的。
三、公开选拔程序
公开选拔工作按照网络报名、资格审查、考试测评(包括笔试、履历业绩评价和面试)、组织考察、决定任用等步骤进行。
(一)网络报名
1、报名时间:2012年3月10日8:00至2012年3月20日17:30。
2、报名办法:采取组织推荐或个人自荐的方式进行,统一实行网络报名,每位报考人员限报1个职位。符合条件的报考人员于2012年3月10日起登录“福建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网”(以下简称福建省公选网,网址:http://gkxb.fjrclh.com)报名。报考人员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和上传照片(近期免冠正面白底彩色证件照,尺寸34×45毫米,jpg格式)。
公开选拔咨询点:福建省干部招待所(八方大厦)1号楼2层(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东大路82号)。
咨询电话:0591-87328357,87328209
传真电话:0591-87328536
咨询时间:8:00-12:00,14:30-17:30
(二)资格审查
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初审合格者准予参加笔试。通过资格初审合格参加笔试的人数与该选拔职位数的比例不低于10:1。对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取消该职位公开选拔,报考该职位人员可根据资格条件改报其他职位。
2012年3月26日,在福建省公选网发布资格初审结果和笔试有关问题的通知。资格初审合格者于2012年3月28日起登录福建省公选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笔试时间定于2012年4月中旬前,地点设在福州市,具体笔试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资格审查贯穿公开选拔工作全过程。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材料,伪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以及在考试测评和体检中作弊,在考察中进行非组织活动的,一经查实,取消参加公开选拔资格。
(三)考试测评
考试分为笔试、履历业绩评价和面试。
1、笔试。笔试内容包含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采取闭卷方式进行,主要测试应试者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试成绩采用百分制。
根据笔试成绩,按照与选拔职位数10: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每个职位资格复审人员(并列第十名者一并列入)。应试者可登录福建省公选网查询本人笔试成绩。
资格复审人员按照有关要求,持《福建省2012公开选拔年轻领导干部报名登记表》、相关有效证件、证书原件,到公开选拔咨询点接受资格复审。对于未参加、未通过资格复审出现缺额的,按该职位笔试成绩排名顺序依次递补。资格复审合格者进入履历业绩评价环节。
2、履历业绩评价。进入履历业绩评价的人选,由本人填写履历业绩信息采集表,经设区市党委组织部或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审查,报省公选办复核并在福建省公选网公示后,组织专家进行履历业绩评价。履历业绩评价成绩采用百分制。
将笔试成绩和履历业绩评价成绩分别按60%、40%的比例计算应试人员成绩后,按照与选拔职位数5: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每个职位面试人选(并列第五名者一并列入)。
3、面试。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两种方式,主要测试应试者的领导能力素质与职位工作要求的适应程度。面试成绩采用百分制。结构化面试成绩、无领导小组讨论成绩各按50%的比例计算面试总成绩。
将笔试成绩、履历业绩评价成绩和面试总成绩分别按40%、20%、40%的比例计算考试测评综合成绩。
(四)组织考察
根据考试测评综合成绩,按照与选拔职位数3: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每个职位的体检和考察人选(并列第三名者一并列入),由省公选办统一组织体检(参照公务员体检标准),体检合格者确定为考察对象,由省委组织部组织考察组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察。体检不合格或不参加体检出现缺额的,根据该职位考试测评综合成绩排名顺序依次递补。
(五)决定任用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对考试测评综合成绩、考察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由省委研究决定拟任人选,并对拟任人选进行任前公示。公示后,未发现影响任用问题的,按法律程序和有关规定办理任职或聘任手续。公选结果向社会公布。
对公开选拔任用的干部实行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任前职务层次安排工作。
团省委副书记职位拟任人选任副县(处)级职务未满两年的,先按正处级职务任职。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的,正式任职并明确副厅职级。
对经过考察符合任用条件但未能任用的人员,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纳入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
四、公开选拔监督
省纪委、监察厅和省委组织部同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举报网站,接受监督举报,并聘请监督员开展监督工作。一经发现有违纪违规行为,严肃处理。监督举报电话、举报网站如下:
省纪委、监察厅举报电话:0591—12388
举报网站:fujian.12388.gov.cn
省委组织部专用举报电话:0591—12380
举报网站:
本简章及简章未尽事宜由省公选办负责解释。
附件:
1、《201203085福建省2012年公开选拔年轻干部职位表》
2、《福建省2012年公开选拔年轻领导干部报名登记表》
福建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3月10日
第二篇:阿勒泰地区2012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简章
阿勒泰地区2012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简章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力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规定,地委决定面向社会公开选拔15名县级领导干部。
一、公开选拔的职位(15个)
(一)正县级职位2个
1、阿勒泰福海工业园区主任(哈萨克族)
2、阿勒泰地区团委党组书记(团委副书记)(汉族)
(二)副县级职位13个
1、阿勒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哈萨克族)
2、阿勒泰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汉族)
3、阿勒泰地区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汉族)
4、阿勒泰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哈萨克族或维吾尔族)
5、阿勒泰地区扶贫开发办副主任(哈萨克族)
6、阿勒泰地区地震局副局长(族别不限)
7、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副局长(汉族)
8、阿勒泰地区歌舞团团长(哈萨克族)
9、阿勒泰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哈萨克族)
10、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第三高级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汉族)
11、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汉族)
12、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政府副县长(汉族)
13、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政府副县长(哈萨克族)
二、公开选拔的范围及资格条件
(一)公开选拔的范围:
1、地区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干部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2、兵团农十师干部;
3、在阿勒泰地区工作的援疆干部;
4、驻阿勒泰地区的垂直管理单位干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二)资格条件
1、基本条件:
(1)忠诚党的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2)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
(3)具备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必备的专业知识、领导经验;
(4)坚持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实绩突出;(5)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公认;(6)作风正派,廉洁自律。
(7)报考党政机关领导职位的,应当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2、任职资格:
(1)近3年考核为称职(合格)等次以上;
(2)报考正县级领导职位,需任正县级非领导职务,或任副县级领导职务2年以上;
(3)报考副县级职位,需任副县级非领导职务,或任正科级领导职务3年以上;
(4)同职级报考的,不受任职年限限制;(5)乡(镇)党政正职报考的,须任现职满3年;(6)公选职位对人选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符合规定的资格条件;
(7)报考党的领导职位应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龄要求。
3、其他条件
(1)符合各公选职位设置的其他条件(详见《阿勒泰地区2012年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职位和条件表》);
(2)企业报考人员,须为企业中层以上行政管理人员,任职级别及年限等资格条件参照以上各职位相当层级的规定条件执行。
(3)面向汉族的公选职位,允许除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之外的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报考。
以上资格条件中,凡涉及职级、学历、职称、工作经历年限、年龄及党龄等“以上”、“以下”的,均含本数;涉及年龄、工
龄、党龄及任职年限等方面的计算时间,均截止到2012年4月30日。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受理报名:(1)受过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
(2)处于党纪、政纪处分规定的提拔使用限制期内的;(3)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有关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4)不符合公选范围和资格条件的;(5)其他不宜报考的。
三、报名和资格审查
(一)报名
1、报名时间、地点
报名从2012年5月5日开始,到2012年5月12日下午北京时间20:00结束,按照正常工作作息时间报名(节假日不休息)。
1、地区报名点在地区人事考试中心(阿勒泰日报社一楼),报名联系电话:0906-2317727。
2、各县(市)、景区分别设有报名点(本地报考人员到本县〈市〉组织〈政治〉部报名)。
2、报名程序及相关要求
(1)报名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属组织推荐的,须征得本人同意。报考人员每人限报1个职位。报考人员在报名时需提供以下资料:
1.经确认(盖章)其具有报名资格条件的《报名登记表》原件(须用A4纸双面打印)、个人简历及自荐材料(一般不超过3000字)各一式两份;
2.报考人员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毕业(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证书或聘任文件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两份;
3.报考人员本人近期两寸正面免冠彩照4张;
4.经组织推荐的,须出具县(市)委组织部、景区政治部和地直单位党委(党组)的书面推荐意见;个人自荐的,《报名登记表》应由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审核。报考人员提供的有关资料一般不退还。
(二)资格审查
地区公选办按照公布的报名条件和资格统一负责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参加考试。为确保选拔质量,报名资格审查合格
人员不足10人,一般取消该职位,该职位报考人员可以改报其它职位或放弃报考。个别特殊职位的开考比例可以适当放宽。资格审查结束后,在额尔齐斯网公布笔试事宜,资格审查合格的报考人员在规定时间内领取准考证,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笔试。笔试、面试使用同一准考证。进入面试的考生,应根据面试公告,在面试前1天,到地委组织部或县(市)委组织部、景区政治部进行准考证复核。
资格审查贯穿于公开选拔工作全过程。报考人员提供虚假资料的,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在考试环节作弊的,在考察环节中进行拉票等非组织活动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资格,并予以通报。
四、笔试
笔试采取开卷方式进行,实行职位分类命题,专业性强的职位实行“一职一卷”。分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项,坚持“干什么、考什么”,试题以活题和实践应用题为主,重点测试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公共科目主要测试应试者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以及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文字表达能力等;专业科目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选拔职位专业知识、政策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试使用汉语答题。
笔试于5月20日在阿勒泰市举行,具体事宜另行通知。根据笔试情况,择优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人选与选拔职位比例原则为5:1。一般情况下,笔试结束的第3个工作日后,在额尔齐斯网公布笔试成绩和面试人选。
五、面试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主要测试应试者的认识水平、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个性特征等领导能力素质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面试于5月底进行,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面试考官由9-11人组成。同一职位的面试由同一面试小组负责和评分,面试成绩当场公布。面试时,邀请部分“两代表一委员”、行风监督员进行现场监督;邀请职位所在单位或相关单位干部旁听并进行测评。一般情况下,面试结束第2个工作日后,在额尔齐斯网公布面试成绩。
六、组织考察
根据考试情况,择优确定考察人选,考察人选与选拔职位比例原则为3-5:1,并对考察人选进行公示。
对确定的考察人选,由地委组织部统一组织考察。同一职位的考察对象,由同一考察组考察。突出考察德、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度,重点考察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防止简单以考取人、以分取人,充分体现“三个不吃亏”,形成干得好才考得好的导向。经组织考察公选职位没有合适人选的,该职位可以空缺。经组织考察确属优秀,因公选职位限制未能任用的,根据其德才表现,公选后统筹安排使用。
七、决定任用
根据考察情况,地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拟任人选建议,经地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后,报地委委员会议讨论决定。
对决定任用的干部进行任前公示,并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实行一年试用期。
八、组织领导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在地委领导下,由地委组织部实施。地委成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公开选拔具体组织工作。
九、纪律要求
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干部人事纪律,特别是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回避制度;报考人员要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不准弄虚作假;有关单位要客观、全面地反映和提供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不得夸大、隐瞒或者歪曲事实。
聘请部分“两代表一委员“、行风监督员等对公选工作进行监督。地区纪委和地委组织部同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监督举报。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严肃处理。监督举报电话如下: 地区纪委举报电话: 0906-12388 2124654 地委组织部举报电话:0906-12380 2134389 本简章未尽事宜,或相关调整事项,由地区公选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并及时进行公告。
本简章由地区公选办负责解释。相关事宜咨询电话:0906-2121721。
第三篇:汉滨区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简章
汉滨区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
工作简章
为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扩大选人视野,改善领导班子结构,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结合我区实际,经区委研究决定,面向全区公开选拔10名乡镇党政正职后备干部和19名副科级领导干部,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公开选拔的职位(共29个)
(一)乡镇党政正职后备干部10名(其中女性3名)。
(二)乡镇武装部部长职位9个。
(三)区直部门副科级领导职位10个:
1、区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
2、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主任;
3、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4、区委通讯组组长;
5、区直机关工委纪委书记;
6、区委老干局副书记、纪委书记;
7、区政府办纪检组长;
8、区考评办副主任;
9、区防汛办副主任;
10、区旅游局副局长。
二、公开选拔的报名条件
全区党政群机关在职在编的财政供养人员中,除正在接受执法执纪部门立案调查的、已调查完毕尚未结论的、尚未 解除处分的人员外,凡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并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乡镇党政正职后备干部
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处理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驾驭全局的工作能力,任职满2年以上的副科级领导干部或第一学历为国民教育大学本科以上的科级干部。
(二)乡镇武装部长职位
工龄满5年以上,年龄在37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中共党员,熟悉武装业务和农村工作的现任乡镇、办事处武装部副部长。
(三)区直部门副科级领导职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均可报名)
1、区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职位
①、工龄满5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中共党员,熟悉纪检监察工作,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任职满2年以上的股级干部。
②、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
2、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主任职位 ①、工龄满5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中共党员,熟悉摄影、摄像、影像制作和党务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的现任股级干部。
②、工龄满2年以上,第一学历为国民教育大学本科的干部。
3、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职位
①、工龄满5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中共党员,熟悉党务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任职满2年以上的股级干部。
②、工龄满2年以上,第一学历为国民教育大学本科的干部。
4、区委通讯组组长职位
①、工龄满5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中共党员,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任职满2年以上的股级干部。
②、工龄满2年以上,第一学历为国民教育大学本科的干部。
③、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
5、区直机关工委纪委书记,区委老干局副书记、纪委书记,区政府办纪检组长职位
①、工龄满5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中共党员,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熟悉党务工作,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任职满2年以上的股级干部。
②、工龄满2年以上,第一学历为国民教育大学本科的干部。
③、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
6、区考评办副主任职位
①、工龄满5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较强的组 织协调能力,任职满2年以上的股级干部。
②、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
7、区防汛办公室副主任职位
①、工龄满5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熟悉水利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任职满2年的股级干部。
②、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高级水利专业技术职称的干部。
③、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
8、区旅游局副局长职位
①、工龄满5年以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熟悉旅游工作,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任职满2年以上的股级干部。
②、工龄满2年以上,第一学历为国民教育大学本科的干部。
③、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所有报考人员,必须身体健康,近三年考核均为称职及以上。同等条件下,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报考的,年龄可放宽2周岁。
年龄、工龄、任职年限的计算和取得学历时限的确定,以2009年4月20日为限。
三、公开选拔的程序和方法
1、报名和资格审查。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经个人申请、单位审核后,统一在区委组织部报名,每人只能报考一个职位。报名需提供报名及资格审查表(可从汉滨党建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下载)、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或聘任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任职文件复印件及能说明符合报考职位要求的有关资料,一寸正面免冠彩色近照4张。
在规定的报名时间截止后,经资格审查合格的,由区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公布,并发给准考证。
2、笔试。参加笔试人员凭准考证和本人身份证在规定时间指定地点参加笔试。笔试实行100分制,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范围为:政治理论、党的十七大精神、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市区重大决策、公务员法、公文写作等。其中,对专业要求较高的,笔试试题中要有一定比例的专业知识。
笔试之后,分职位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以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和职位竞争演试人选,并面向社会公布。
3、面试。面试主要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
4、演讲。采取应试人员同题依次现场演讲,评委现场打分的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
5、确定考察对象。按照笔试、面试、职位竞争演试成绩5:3:2的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后,再按每个职位的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以1:2的比例确定考察人选,并面向社会公布。
乡镇党政正职后备干部分性别按比例分别确定考察人选。
6、考察、任用。区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规 定程序和要求组织对考察人选进行考察,依据考察情况提出建议任用方案,由区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拟任人选,提请区委常委会研究后,面向社会公示7天。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并向社会公布。如某职位拟任人选未能通过公示,可从该职位考察对象中依次递补。如考察对象中无胜任人选,该职位空缺。
任用人选属新提拔任职的,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者正式任命,考核不合格者取消任用资格和相应待遇。乡镇武装部部长任用人选一律安排到两山乡镇工作,如不服从组织分配,取消其任职资格,空缺职位依次递补。公选的乡镇党政正职后备干部人选,将在届中或换届时作为乡镇党政正职的后备人选优先安排任用。
四、时间安排
1、报名时间:4月17日至19日,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19日下午6时。报名地点:中共汉滨区委组织部,联系电话:0915-8109526。
2、笔试时间:4月26日上午9:00-11:30。考点、考号在准考证上注明。
3、面试、演讲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组织领导
本次公开选拔工作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汉滨区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安永强同志任组长,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李启全同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太芳同志,区委常委、副区长周永鑫同志,区委常委、人武部长郑革新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组 织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为保证公选工作的严肃性、公证性和透明度,区纪委全程进行监督,并欢迎社会各界对公选工作进行监督。
六、有关要求
应试者要对报考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资格或任用资格。应试者所在单位党组织要对其审核意见负责,如发现故意隐瞒事实,不具实审核的,一经查实,将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公开选拔的有关事项由汉滨区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区委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监督联系电话:0915-8109529
中共汉滨区委组织部 2009年4月16日
第四篇:定安县2012年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简章
定安县2012年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简章
一、公开选拔的职位和职数
1、县委组织部政策研究室主任1名;
2、共青团定安县委副书记1名;
3、县法制办副主任1名;
4、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1名;
5、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规划师1名;
6、县司法局副局长1名;
7、县审计局副局长1名;
8、县人民医院副院长1名。
二、公开选拔的对象范围及资格条件
1、选拔范围:8个职位全部面向全省选拔。
2、报考对象:具有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或国家干部身份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的工作人员。
3、资格条件:报名参加公开选拔的人员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基本条件;近3年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身体健康;累计有4年以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经历;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录用为公务员或参公管理人员工作满两年(含试用期一年)的人员均可报考;行政机关报考人员年龄45周岁
以下,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报考党政机关职位的人员年龄40周岁以下。同时还应当符合各职位相应的资格条件:
①县委组织部政策研究室主任职位:中共党员;大学本
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
②共青团定安县委副书记职位: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及
以上学历;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年龄28周岁以下。
③县法制办副主任职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法学类
专业;从事或曾经从事政法、法律工作两年以上。
④县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职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
历;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有一定的旅游管理工作经验。
⑤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规划师职位:全日制大学本科
及以上学历;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具有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熟悉规划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有比较丰富的城市规划工作经验。
⑥县司法局副局长职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法学类
及相关专业,有司法工作相关经验。
⑦县审计局副局长职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财经类
及相关专业;有审计、会计、财经等相关专业工作经验。
⑧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职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
医师以上职称;担任过县级医院科室主任或乡镇卫生院院长2年以上;从事医疗专业工作10年以上;年龄50周岁以下。
年龄及任职年限计算截止时间为2012年12月1日。
三、公开选拔的工作程序
1、发布公告。由县委组织部在海南日报、县政府网站、县电视台等媒体发布公告,并通知县直各单位做好宣传发动,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报考。
2、组织报名。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的报名方式,报名人员到定安县委组织部现场报名,也可以网上报名。
3、资格审查。县委组织部对报名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资格初审,初审合格人员报县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资格复审。为确保选拔质量,经资格审查合格参加笔试的人数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不足10:1时,该职位一般不开考。
4、笔试。笔试考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内容以《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为依据,主要测试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知识能力。笔试结束后,县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本次公开选拔的合格分数线。
5、面试。面试在笔试基础上进行,按照面试人选与选拔职位5:1的比例,在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以上的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面试人选。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实行专家评委和群众评委相结合的大评委制(专家评委评分,群众评委测评提供参考)。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分别按40%、60%的比例折算成综合成绩。
6、考察与公示。按照考察人选与选拔职位数3:1的比-3-
例,从综合成绩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考察人选(最后一名成绩并列的,同时列为考察人选)。组织考察组对考察对象进行严格考察。考察的同时,对考察人选进行公示。
7、讨论决定。根据考察情况,经县委组织部研究提出拟任人选,报县委常委会讨论差额票决。对经过充分讨论,县委常委会研究确无合适人选的职位,该职位选拔可以空缺。
8、试用与任用。对公开选拔任用的干部,实行一年的试用期,依照有关程序办理任职(试用)手续。
对经过考察符合任用条件但未任用的人选,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任用。
四、公开选拔工作的监督
公开选拔期间,在定安县委组织部设立公开选拔工作监督举报电话:63809119
五、其他
本《简章》由定安县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咨询电话:63832896
中共定安县委组织部
2012年12月5日
第五篇:和田地区2012年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简章
和田地区2012年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简章
信息来源:地委组织部发表时间:2012-5-6
〖字体:大 中 小〗〖背景色:
〗 〖打印本稿〗 〖关闭〗
为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创新用人机制,增强选人用人透明度,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和田地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和田地委决定面向全疆公开选拔29名县级领导干部。
一、公开选拔职位(29个)
(一)正县级职位(4个)
1、政协地区工委办公室主任(汉族)
2、地区工会主任(少数民族)
3、地区农牧机械管理局局长(汉族)
4、地区技工学校校长(少数民族)
(二)副县级职位(25个)
1、地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汉族)
2、地委编委办副主任(汉族)
3、地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汉族)
4、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汉族)
5、地委党校副校长(民汉各1名)
6、地区民宗委副主任(民汉各1名)
7、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民汉各1名)
8、地委讲师团团长(少数民族)
9、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少数民族)
10、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少数民族)
11、人大地区工委法制处副处长(少数民族)
12、地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少数民族)
13、地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副主任(少数民族)
14、地区维吾尔医医院副院长(少数民族)
15、地区对口援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副县级,汉族)
16、地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汉族)
17、地区审计局副局长(少数民族)
18、地区统计局副局长(少数民族)
19、地区司法局副局长(少数民族)
20、地区一中副校长(少数民族)
21、地区二中副校长(民汉各1名)
二、公开选拔的范围及资格条件
(一)选拔范围
1、全疆范围内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干部和国有企业经营管
理人员;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干部;
3、中央和国家机关、援疆干部和在疆挂职干部;
4、中央驻疆单位干部和中央、省市区在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二)资格条件
1、基本条件
思想政治素质好,具备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忠诚党的事业,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勤于工作,勇于创新、工作有实绩。具有胜任报考职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领导经验。坚持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实绩突出;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公认;作风正派,廉洁自律。
2、任职资格
(1)近三年考核为称职(合格)以上;
(2)报考正县级职位需任正县级非领导职务或任副县级领导职务满2年;
(3)报考副县级职位需任副县级非领导职务或任正科级职务满3年;乡镇党政正职报考副县级领导职位的,须任现职满3年;
(4)企业人员应比照副县级、正科级管理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或管理人员;
(5)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报考少数民族职位;除上述3个少数民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可以报考汉族职位;
(6)报考职位的专业应当干过或管过、学过;
(7)符合任职回避条件和具体职位规定的特殊要求。
计算任职时间截止2012年4月30日。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受理报名
(1)受过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
(2)处于党纪、政纪处分规定的提拔使用限制期内的;
(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4)不符合公选范围和资格条件的;
(5)其他不宜报考的。
4、具体职位要求(见附表)
三、公开选拔的程序及方法
公开选拔工作按照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讨论决定、办理任职手续和任职前谈话等步骤进行。
(一)报名
报名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属组织推荐的,须征得本人同意。报考人员每人限报一个职位。
和田地区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地区公选办)和各县(市)党委组织部分别设有报名点(各县(市)报考人员到本县(市)党委组织部报名点报名;地直单位报考人员到地区公选办报名)。自《2012年和田地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公告》发布之日起,报考人员可就近到报名点咨询或和田玉龙网(http://ht.xjkunlun.cn)下载《简章》和《和田地区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报名登记表》(以下简称《报名登记表》)。
报考人员在报名时需提供以下资料:
1、经组织人事部门确认(盖章)其具有报名资格条件的《报名登记表》原件(须用A4纸双面打印)、个人简历及自荐材料(一般不超过3000字)各一式两份;
2、报考人员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毕业(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证书或聘任文件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两份;
3、报考人员本人近期两寸正面免冠彩照2张(同时报电子版,照片要求1024×768像素,大小为200KB以上,背景为蓝底);
4、经组织推荐的,须出具所在单位或系统党委(党组)的书面推荐意见,并征得本人同意;个人自荐的,《报名登记表》应由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报考人员提供的有关资料一般不退还。
(二)资格审查
地区公选办按照公布的报名条件和资格统一负责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参加考试。为确保选拔质量,报名资格审查合格人员不足10人,一般取消该职位,该职位报考人员可以改报其它职位或放弃报考。个别特殊职位的开考比例可以适当放宽。
资格审查结束后,在和田玉龙网公布报名者资格审查结果和笔试事宜,资格审查合格的报考人员在规定时间内领取准考证,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笔试。
资格审查贯穿公开选拔工作全过程。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材料的,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以及在笔试、面试和体检中作弊的,在考察中进行非组织活动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资格,并予以通报。
(三)笔试
笔试采取开卷方式进行,实行党政机关、学校、事业单位职位分类命题。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项,坚持“干什么、考什么”,试题以活题和实践应用题为主,重点测试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公共科目主要测试应试者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以及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文字表达能力等;专业科目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选拔职位专业知识、政策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试使用汉语答题。根据笔试情况,择优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人选与选拔职位比例原则为5:
1。一般情况下,笔试结束的第5个工作日后,在和田玉龙网公布笔试成绩和面试人选。
(四)面试
面试主要测试应试者的认识水平、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个性特征等领导能力素质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
正县级职位面试主考官由地委、行署分管领导担任,考官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负责人、组织部分管同志及有关专家组成;副县级职位面试主考官由组织部主要领导担任,考官由所在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单位党委(党组)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同一职位的面试由同一面试小组负责考试和评分,面试成绩当场公布。面试邀请地区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行风、部风监督员等现场监督。邀请职位所在单位干部代表旁听并进行测评。面试结束第3个工作日后,在和田玉龙网公布面试成绩。
(五)组织考察
根据考试情况,择优确定考察人选,考察人选与选拔职位比例原则为3:1,并对考察人选进行公示。
对确定的考察人选,由地委组织部统一组织考察。同一职位的考察人选,安排同一考察组考察。突出考察德、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度,重点考察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防止简单以考取人、以分取人,充分体现“三个不吃亏”,形成干得好才考得好的导向。经组织考察公选职位没有合适人选的,该职位可以空缺。经组织考察确属优秀,因公选职位限制未能任用的,根据其德才表现,公选后统筹安排使用。通过比选提出相关建议。
(六)讨论决定
根据考察情况由地区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拟任人选建议。经地委组织部部长办公会议研究后,报和田地委委员会议讨论决定。
(七)办理任职手续
对决定任用的干部,按照有关法律、章程和有关规定办理任职手续,并向社会公布选拔结果。
(八)任职前谈话
公选任职干部由地委领导进行任职前谈话,地区纪委领导进行廉政谈话。对参加公选未能入围和任职的干部,由所在县市、单位主要领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四、公开选拔的组织机构
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工作在地委领导下进行,由地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成立和田地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对公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决策和协调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公开选拔具体组织工作,并设立县(市)公选工作指导组,加强上下沟通联系,确保公选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五、公开选拔的纪律要求
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特别是要严格执行保密和回避制度;严厉查处参加公选和工作人员违纪行为,报考人员要自觉遵守公开选拔工作的有关要求,不准弄虚作假,搞非组织活动;有关单位要客观、全面反映和提供考察对象近三年考核的真实情况。
为加强对公开选拔工作的监督,由地区纪检委和地委组织部组成监督小组,对公开选拔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同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及时调查处理相关问题。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严肃处理。监督举报电话如下:和田地区纪检委(监察局)监督电话:0903-2038976
和田地委组织部举报网站:ht.xj12380.gov.cn
六、报名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
(一)报名时间
2012年5月6日至5月15日9:30至20:00(北京时间),节假日不休息。
(二)报名地点和联系方式
和田地区公选办:0903-2022463(地委组织部221室,和田市昆仑路1号)
皮山县公选办:0903-6426769
墨玉县公选办:0903-6537016
和田市公选办:0903-7881176
和田县公选办:0903-2036595
洛浦县公选办:0903-6621369
策勒县公选办:0903-6712909
于田县公选办:0903-6811141
民丰县公选办:0903-6752025
七、笔试、面试时间
笔试时间:2012年5月20日;面试时间:2012年5月底。具体时间、地点注意查询和田玉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