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一新生心理状况调查表
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一新生心理状况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们,能否占用你们一点点的时间来完成这份调查表,这样有助于我们心理发展部更了解你们哦!勾出你认为对的选项
1.到现在为止,感觉能否适应大学的生活呢?
A.适应的还好B.还在适应C.不适应
2.进入大学,慢慢发现自己离社会越来越近,看着报道上那些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你会觉得:
A.自己会努力,争取考研,这样以后的工作机会更大.B.大学生活将会十分美好,就业问题以后再说.C.相信自己的实力,毕业后一定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D.非常害怕,觉得自己这么多年轻勤奋读书没有用,感到没有前途
3.在大学,你的情绪起伏比较大,会为一些小事而烦恼吗?
A.没有B.偶尔C.经常有
4.大一新生的课程安排比较宽松,那么你如何让安排那些课余时间?(可多选)
A. 玩游戏B.参加体育活动C.和同学逛街D.看小说E.去图书馆F.和同学聊天G.参加学生会或其他社团H.其他
5.你如何看待别人在背后议论你?
A.随别人去,嘴巴长在别人身上,自己没帮法管
B.心理感到十分不安,下次见到议论你的人就躲的远远的C.非常反感,下次一定找机会议论回去
6虽然进入了大学,你还是非常想念你的高中同学,会时常和他们发短信,打电话吗?
A.是B.不是
7.进入大学,你会开始一个自己的独立生活,同时,也有三位室友陪伴你:
A.他(她)们有的人穿着比较好,有钱,感到心理不舒服
B.有时觉得不太处的来,但过一会就好了
C.相处的非常融洽,每天一起上课,吃饭.D.认为他(她)们中可以交到一个真心朋友
8.做事情喜欢一个人,不太愿意喜欢和室友分享自己的心事
A.是B.不是
9.如何看待在大学谈恋爱?
A.现在大家都这样做,自己也有心尝试B.觉得纯粹是玩玩,并没有很向往
C.可能真的可以碰到一个自己真心相爱的人D.自己还小,没有考虑这方面的事情E.只想一心读书F.大学时间多,这个可以打发一部分时间
10.丰富多彩地大学生活中,你会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社团,但有可能你进不了,A.非常喜欢那个社团,但却进不了,感到十分沮丧
B.就算是为以后找工作来锻炼一下自己的胆量
C.感到没关系,还有其他的社团在招新,还有机会
11.进入大学,你将要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一切都是你说了算,你会如何管理自己的财物呢?
A.月光族,爸妈一把钱打过来就花光,之后再节衣缩食
B.有计划安排,不乱花钱
C.建立一个小账本,计算每天的消费,到月底自己结算消费情况,方便下个月改进,以找到一个合理的消费模式
第二篇:大一新生心理自我调节
大一新生心理自我调节
“新学期伊始,不少大一新生对陌生的大学生活感到不适应。广州可贸技术学院---心协协会提醒新同学,大学生活与中学存在很多差异,要想尽快适应,新生需要做好“三个转变”。
一是转变依靠家长和老师督导学习的心理,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中学里,不少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老师“手把手”的辅导。大学则不同,老师讲完课就会离开课堂,没有太多时间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加之大学课程比高中课程内容更为广泛、更为深入,因此特别需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是转变依赖家长照顾生活起居的习惯,学会过集体生活。上大学以前,很多学生的衣、食、住、行都由父母包办,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而进了大学,脱离了家长的视线,新生要逐渐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
三是转变漠视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局面,增强解决现实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很多孩子上中学时,家长和学校疏于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他们也不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告别了高中生活,孩子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也开始独立面对人生考验,但由于他们还不具备完善的应对能力,很容易发生心理问题。所以,大一新生应该学会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遇到心理问题时,一定要主动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免酿成心理疾患。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你真正踏进大学校园时,才能深切体会到什么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随之而来的是困惑、埋怨、失落、空虚„„心理失衡必然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甚至会产生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
正确认识自我。许多新生在中学阶段都是佼佼者,有较强的优越感。进入大学后,面对与自己旗鼓相当的如林高手,一下子很难接受“沦为平民”的角色。对此,新生要理智评价自我,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扬长避短,把自己的目标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调整人际关系,学会与人相处。与别人相处,本着诚实的原则,以自己的诚心换取他人的诚心。对一些不拘小节的人,要学会容忍,不要过于敏感。与同学发生不快和矛盾时,应换位思考来冷静处理。关心班集体,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寻求帮助。面对学习或生活上的变化,新生有可能不适应,除了积极的自我调整外,还应积极向外部寻求帮助。
总之,大学是我们有学校过渡到社会的一座桥梁,只有我们正确把握方向,走过这一特殊时期。才能在将来的学习实践和工作中充分展示自己,获得实现梦想的机会。
张丽铭
第三篇:大一新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
一粥一饭,衡念物力惟艰
――大一新生消费调查报告
初进大学校门,你能看好自己的荷包吗?――大一新生刚刚接触到大学生活,往往会在忽然之间发现自己的钱包已经空空如也,但却不知道里面的钱都是怎么花出去的,为什么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记者团进行了此次2011级新生消费状况的调查。
此次调查共抽取样本200多份,其中男女均有涉及。调查范围包括餐饮、娱乐、通讯以及日常需用等多个方面,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调查结果可能存在少许出入,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大一新生的消费现状。
从总体上来说,大一新生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由于对新环境中的物价及大学生消费结构的不了解,第一个月的消费额往往大幅度超出预算,在此问题上男女之间基本一致。一般来说,女孩子的消费计划定的相对较低,其中83%低于400元,15%介于400---600元之间,超过600元的仅占2%;男生则相对偏高一些,其中43%低于400元,52%介于400---800元之间,而另外5%则把目标定在了800元以上;但是在实际消费中女生花销低于600元的仅占80%,且有8%的花费超过了1000元,而男孩子消费低于400元的仅占14%,有60%的处在400---800之间,超过1000元的则有16%。
通过这一连串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消费中计划好像远远赶不上变化,但是他们的计划消费额也不是很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超支呢?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影响新生消费的是家庭背景因素。一个人甚或习性的形成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而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这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调查显示,在实际月消费额高于800元的新生中,家庭经济比较好的占大多数,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父母每月提供给他们的生活费上来观察,基本上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家庭都没有为他们规定月消费的上限,而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使他们平时为了顾及颜面而大笔开销,而且当消费过度时很少感到内疚,这些原因
都促使他们在消费时因无后顾之忧而大肆挥霍。相对他们而言,那些家庭不太富
裕的学生,父母往往为他们设计一定的消费标准,虽然有的父母因为孩子刚刚离
开家门而为他们指定的标准相对教宽松,但长期的生活习性使他们具有了一定的消费自律能力,他们在花钱时大多会想到父母的艰辛,这就保证了他们很少会为
了面子问题或其他非必要因素而花销。所以总的来说,家庭因素的影响往往决定
着学生的整体消费水平。
其次,无计划的消费也是广大新生荷包变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调查中我们
发现:消费前能对自己的消费进行计划安排的男生有25%,女生不过8%;还有一
部分的学生虽有规划但却无法实行,生活中总会出现许多突然的因素致使他们的计划无法付诸行动----至少他们自己这么认为;其余的60%男生和70.5%的女孩
子根本没有任何计划,每天都是随心所欲,在盲目中消费。在这个问题上,女生
表现尤为突出,因为从天性上来讲,女孩子喜欢装饰打扮,对于漂亮衣服和饰品的诱惑她们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力,男生则很少在乎这些。同样是逛超市,80%的男生会有一定的目标,他们会先算好自己该买些什么然后才进行,而女生则不
同,她们中的70%逛超市是没有一定目的的,看到什么喜欢的或想要的就买下,此时的她们是如此的慷慨,以至于荷包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掏空了!在此情形下,作为一个超支严重的大学生也许只有实行计划消费才能改变这种消费模式。第三个因素是通讯费的大幅上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大一
新生,此时对这两句诗大概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许多同学在大学之前基本上都
是在父母的荫护下长大的,可能很少离开过家庭,而现在却一个人在外求学,难
免会起思乡之情,特别是开学以来接连而至的几个佳节,更增添了同学们的思愁,通讯费上涨也就无足为奇了。调查发现,在日常消费的几个方面中,很多同学往
往把通讯费排在餐饮之后,可见在大家的生活中通讯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40%的同学手机费在60---90元之间,另有60%的同学高于90元,作为一个大学
声---一个纯消费者,如此高的手机费是否合适呢?难道仅用思念亲朋就能解释
这一切了吗?每个用手机的同学都应该为自己的手机费进行反思。
当然,调查显示,影响大一新生消费的并不止这几个因素,但在众多因素中
这三个却是最重要的,它们直接导致了大一新生居高不下的消费额,是最值得所
有新生反思的几个方面。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基本上了解了大一新生的消费结构和存在的一些误区,在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为同学们以后的消费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看好自己的荷包。
第四篇:大一新生日常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中南民族大学
调查对象:大一学生(不分性别)
调查方式:抽样调查
调查原因:了解大一学生自主理财的情况
调查人数:70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加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财商”也是大学生活中一个必不缺少而重要的知识,为了掌握大一新生对“财商”的认识与“理财”的概念,故此在中南民族大学随机的对大一同学进行面对面的问答与大概的统计,并整理和分析了调查结果。
在问答时,主要通过围绕以下三个问题来问的:
1、一个月消费在多少之间?
2、在名牌与非名牌之间更倾向哪一方?
3、有没有储蓄的想法?
在问答中,根据有效数据分析:6%的同学月消费为1000元以上,73%的同学月消费为500-800元,21%的同学月消费为500元以下。在对名牌与非名牌之间的选择调查中,79%的同学倾向与两者之间。再继续调查了上述的第三个问题,90%的同学都回答没有储蓄的想法!
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三大问题:(1)现在的大学生消费都趋于500元-800元之间,虽然不是很高但也不能说低。(2)现在的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与名牌,存在攀比心理,所以导致消费支出上涨。(3)大学生的储蓄观念淡薄,这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理财,不小心也会成为所谓的“月光族”。
而且据调查所知,大学生的消费多半的支出在电话费与服装方面。在被调查的大学衙,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每月用于手机费在50-100元之间,而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每月用于学习上的花费在20元以下,2%的大学至此项花费不足10元,就业压力的加大,大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技能,所以应该课后买辅导书加以充电,此外也要有许多大学生复印与学习有关的资源来充实自己的知识,这是一项积极的消费,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种有意义的消费。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在服装方面的消费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不可小看的支出,再加上她们对名牌的倾向,所以一些女生每个月平均下来用于衣服的消费在100-300元之间,也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所以从整体调查来看,有些消费是必须的,例如火食费等,但有的可以避免的消费我们应该尽量克制,要知道对于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我们眼中的一元钱胜似于他们心中的十元钱。如果我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不盲目地与他们攀比,不过分地追求时尚流行,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支出消费,在消费时谨记要勤俭节约,那样也会对我们的思想道德有很大的提高。如果能做到简单的记财与预算提高消费质量,把再一笔钱花在刀刃上的话,那么对于在大学生活中的“财商”来说,我们可谓是赢家了。
第五篇:大一新生心理调查活动策划书
大一新生心理调查活动
策
划
主办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心理部书
一,活动背景
针对我校大一新生开学不久,新生需要在生活上和学习方面进行更多的调整。现在新生对大学的新鲜感已经失去,正处在一个关键的适应期,而且是新生对四年大学生活适应的关键期,如果新生未能消除心理上的焦虑和困惑,形成对大学校园与大学学习生活的错误认识,则会影响到他们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态度。所以,应及时了解现在新生的心理状况。
二,活动目的调查新生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方式以及其他方面基本状况,以便能更好的了解新生,帮助新生适应新的环境,及时纠正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顺利消除来自大学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种心理压力,开始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
三,活动内容
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然后将调查结果统计汇总,写出书面的调查报告。
四,活动时间
教学周第10周(10月24日到10月28日)
五,活动对象
机电工程学院全体大一新生
六,活动流程
○1由心理部干事负责打印调查表
○2由各班的心理委员负责下发问卷,收集问卷并作出本班的调查汇总表
○3由心理部进行全院的统计,汇总。并写出书面报告○4由宣传部做板报将调查结果进行公示。
七,经费预算
打印费70 元
机电工程学院心理部
2011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