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肉价波动给肉类行业带来状况分析思考
自去年以来,肉类价格的快速上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统计资料分析,肉价对cpi上升的影响大体在50%以上。今年7、8月份以来,肉类价格整体上出现了微幅下降的趋势。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7月末猪肉和牛羊肉的主要品种价格分别下降了0.1%、0.2%;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8月下旬最新发布的农产品价格监
测数据显示,肉类价格已经连续两周下跌,其中上周(8月13至19日)跌幅为0.9%。其中,猪肉批发价格高位回落,跌幅为1.4%,有的城市甚至比前一周下跌了12.5%。受食品价格回落的影响,当前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认为,整个第三季度cpi走势将持续回落。鉴于人民币汇率上升,还有人认为反通胀的使命可以暂时卸下,一旦美元短期反弹成真,就该考虑如何应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是:7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这是今年以来cpi涨幅连续第三个月走低。当然,还要看到,7月份ppi同比增幅达到了10%的历史高位。ppi在左右cpi趋势中的作用将相对更加突出,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不可过于乐观。在这样的形势下,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我国肉类行业的发展趋势,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我谈几点看法。
一、肉价上涨是主要食品供不应求的突出反映
简单地说,肉价上涨是由于肉类产品供应不足造成的。这种供不应求,是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成本推动、比较效益、生产方式、动物疫病、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
首先,我国的肉类消费需求持续增长。2007年末,全国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9,379万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45%。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7%,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4%和11.4%。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2.2%和9.5%;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分别比上年末减少669万人和709万人。由于人口总量特别是城市人口的增加、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们对肉类的商品需求持续上升。以猪肉为例,自1990年以来的17年间,我国人均占有的猪肉数量已经从1990年的20公斤上升到2006年的39.6公斤,几乎翻了一番;在此期间,猪肉的市场成交量从1990年的619.4万吨上升到2006年的2501.5万吨,翻了三番多。(参见表1)
表1猪肉人均占有量、产量、成交量指数
其次,肉类供应能力稳步提高的难度加大。长期以来,我国畜禽饲养以农户散养为主,约占饲养总量的80%左右;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规模化养殖发展较慢。以生猪出栏量为例,1991年为33,563.9万头,至2006年已经增至61,207.3万头,增长了82.4%;出栏率从1991年的90.8%提高到2006年的146.3%,提高了61.1%。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农业用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劳动力加快转移、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改善,畜禽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遇到严峻挑战。2007年,我国城镇就业新增1204万人;城镇投资增长25.8%,农村投资增长19.2%;全国净减少耕地4万多公顷。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显示,中国3/4的村庄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以转移,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现象由沿海向内地蔓延,劳动力价格因供不应求而逐步提高。最近农业部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亿2千多万人,月平均工资达到1060元。在这样的形势下,由于规模化养殖难以较快跟进,造成了生猪供给的结构性断裂。如何快速扩大畜禽生产,满足市场供应,要求对目前的生产方式有重大突破。
二、肉价上涨是产品比价趋向合理的补偿性调整
自1985年生猪经营放开以来,我国生猪养殖业始终处于“生猪卖难—价格下跌—宰杀母猪—生产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涨—养殖增加—生猪卖难”的周期性循环之中。如果以1990年的猪肉吨价为1,则1990年至2006年历年的猪肉吨价指数如表2所示:
表2 1990年至2006年猪肉吨价指
从价格指数变动中可以看到,一方面生猪价格的频繁波动使养殖户承担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2006年的猪肉吨价指数(1.62)还没有达到1997年(1.88)的水平。
在生猪产销连续九年低价位运行的背景下,2006年上半年生猪收购价格持续低迷,仔猪、活猪和猪肉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2.21%、22.27%和13.16%,5月跌入最低谷,猪粮比价仅为4.5:1(过往常态水平为5-5.5:1),养猪业处于全面亏损状态。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粮食、农业生产资料、水、电、煤、运等基础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加上环保、免疫、检疫等费用的增加,养猪成本明
显上升,比较效益明显低下:养一头猪不计算疫病风险仅可赚50-100多元,需要4个多月时间,不如打两天工。由于这种潜在的量变过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缺乏必要的支持保护政策,不少养殖户卖掉或杀掉母猪(有的地区宰杀母猪占当地屠宰量的30%),许多社会资本退出对养殖业的投资,生猪饲养量显著减少。一些过去的生猪产区变成了销区。
最终引发了2007年全国范围供求矛盾的突变和猪肉价格的猛涨。(参见表3、4)
为了增加肉食供给、稳定市场价格,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广大农民发展养猪业的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生猪生产仍然存在着生产成本较高、养殖比较效益下降、部分养殖户贷款难、防疫任务艰巨、环保压力大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例如,2006年夏秋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曾使一些农户和养殖场的生猪死亡率高达20—30%,严重的甚至达到50%,对许多中小规模养殖户造成毁灭性打击。2007年1—5月,全国已有22个省份先后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经过对不同地区的病毒进行精确分析,该病毒已经发生变异,毒力明显增强,生猪死亡率明显提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疫病风险的增大,直接影响到养猪户的信心和应时补栏,造成生猪饲养量的明显减少。应该看到,在广大农户分散饲养的生产方式下,对这种长期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难度和成本是非常大的。这些因素的作用,都推动了肉类生产成本的上升和价格的上涨。
总体上看,2007年以来猪肉价格的上涨是产品比价趋向合理的补偿性调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有利于调动农民养猪的生产积极性,保障肉类产品的供需平衡。
三、对肉类价格趋势的基本判断
从对肉类价格的上述分析来看,一方面存在着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肉类生产成本上升的巨大推动作用。我们认为,在短期内我国的这两大因素都不可能发生逆转。
首先,肉类食品的占有量和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产品的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长。
从1996年至2006年我国肉类产量结构的变化趋势看,近10年间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下降了4个百分点;牛肉和羊肉分别增加了1.7个百分点;禽肉增加了1.4个百分点。肉类生产的大体结构是,猪肉占65%,禽肉占20%,牛肉占10%,羊肉占5%。虽然牛羊禽肉在产销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但猪肉仍然是我国肉类消费的当家品种,不能不予以充分重视。目前,我国农民年消费猪肉15.6公斤、牛肉0.6公斤、羊肉0.8公斤、禽肉3.7公斤;猪肉占农村居民肉类消费的比重高达75.36%,约比城市居民高25%左右。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增长了1倍多,从过去的每年20公斤左右增长到现在的40公斤以上;同期,农村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增长了2倍多,从过去的每年5公斤左右增长到现在的20公斤以上。城乡之间肉类消费的差距在缩小。
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分析,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低于5000美元时,收入的增加和肉类消费的增长呈现强烈的正相关。我国的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肉类人均消费量为49公斤,其中猪肉为33公斤,而台湾的肉类人均消费量为81.3公斤,猪肉为42.8公斤。可见,我国各地肉类消费增长的潜力是很大的。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分析,现在只有1/10的城里人肉类消费出现下降,90%以上的中国人肉类消费需求正处在稳步增长阶段。特别是农民的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2007年,我国肉类出口数量下降了15%,其中猪肉出口下降了37.3%;而肉类进口数量增长了57%,其中猪肉进口增长了116.22%。这些情况都说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肉类消费特别是猪肉消费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其次,为了获得数量充足、质量更加安全健康的肉类食品,要求人们在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和产品流通等各个环节采取综合性的保障措施,全面提升肉类食品的持续供应和质量安全水平。随着生产投入的加大和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肉类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将难以扭转。当前,肉类产业增加投入的要点是:
——加快调整养殖业生产方式和有效控制畜禽疫病。要加快建立农牧业生产与肉类加工互为促进的衔接机制,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特别是要大力促进中西部丰富的肉类原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全国范围形成区域布局合理的优势产业带和企业集群。
——加快调整产品结构,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道路。按照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要求,大力发展资源深度加工,促进转化增值,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食物出品率,确保满足市场需求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明显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用水量,努力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废”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
——加强肉类食品安全控制和管理体系建设,确保肉品质量安全。在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方面,重点攻克溯源技术、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安全风险性评估技术、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等。在现代物流技术方面,重点攻克数字化和信息化处理技术、冷链物流与智能配送技术、智能分级技术等。稳步提高工业化屠宰的比重,完善屠宰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肉类食品安全。
如果我们综合分析养殖业生产环节的饲料成本、防疫成本,屠宰加工流通环节的能源成本、环境成本,以及各个环节人工成本等因素,就不难看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肉类食品的生产经营成本基本上呈刚性增长态势。
在上述两大因素的作用下,我们认为,我国的肉类价格在数年内将持续在高位运行,虽有短期内的涨跌波动,但恢复到2007年一季度的价格水平已不可能。价格回落对消费市场而言是大好事,也减轻了政府的过大压力。价格回落,一方面说明养殖生产的恢复,另一方面说明它在循序对去年过快上涨中扭曲的一些环节正在调整,但过快回落是否对生产有利还应值得关注,尤其在猪及猪肉生产链长、其信息尚不对称的环境下,一旦信息有误必会酿成灾难。
我们应该看到,当前cpi回落,农产品价格的回落固然是重要因素,而成品油价格和煤电价格受到管制,可能是更重要因素。可是,管制成品油价格和煤电价格的结果,不光是相关企业的利润受到损害,更重要的是使市场信号发生紊乱,时间长了,带来的滞胀将会对我国正在形成中的市场经济体制产生致命的负效应。
作为供求关系的调节信号,价格的形成机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枢纽。上世纪80年代的“价格闯关”彻底结束了我国消费品市场的价格“双轨制”,至今仍然有人错误地认为,是这次“价格闯关”酿成了日后的社会动荡。实际上,“闯关”的暂时性后果只是将隐性的价格失调问题显性化而已,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根源恰恰是“双轨制”本身。20多年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大大提高,但要素市场的“双轨制”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它也成为当今社会中滋生腐败、钱权交易的主要温床之一。反思过去所付出的代价,推动资金、土地、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应当是下一轮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时间上也是越快越好。
政府对煤电价格实行严格管制已经有好几个月了,趁着当前cpi回落趋稳的大好时机,有必要逐步放开煤电价格,理顺市场关系,这样才能夯实今后cpi回落的基础,使cpi真正的回落。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今天起全国火力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价2分钱。虽然电网经营企业对电力用户的销售电价还未做调整,但希望这是宏观管理层理顺市场价格关系的开始。
四、农牧业中期投资策略
随着我国加入wto,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关键在于肉类生产养殖环节还相当脆弱。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资本化运作,不断提高农牧业组织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近几年来,我国屠宰加工企业在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区域化、标准化、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例如,双汇集团2004年以来在漯河市周边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四个种猪繁育基地,到07年1—5月,生产仔猪40,122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2%;出栏种猪21,625头,同比增长了386%;存栏种猪48,300头,同比增长256%。同时,双汇集团在全国5大销售区域建设了20个养殖基地,年出产商品猪50万头。河南众品公司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发展了规模饲养场286个,饲养小区79个,年出栏生猪近300万头。实践证明,以屠宰加工企业为依托,优惠资本化运作,扩大规模化畜禽养殖,提高养殖效率,正在成为促进肉类产业发展、增加肉类食品供应、稳定肉类市场价格的关键举措,也是农牧业中期投资的重要趋势。
2007年我国肉类产业在原料价格普遍猛升的形势下,融资瓶颈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以生猪为例,企业对其购进原有的准备金只能满足应使用量的一半左右,猪及猪肉价格的毛白差率抵临出肉率水平,致使企业生产出现运作掣肘,储备产品调节量不足。尽管企业在不同时期资金的使用规模和方向不同,但肉类产业都有其共性,原料收购、销售流通资金用量大,需求集中,而大多数企业利润率不高,资产规模小,信用等级低,抵押物少,政策限制多,自我积累发展能力不足,面临很大的资金瓶颈制约。目前,我国肉类行业上市公司共19家。其中,深市8家、沪市4家、香港联交所3家、新加坡3家、美国1家。这些上市公司在全行业数万家肉类企业中不到0.05%,所占比例太低,不足以解决全局的问题。
2008年,国家为平衡国内肉类市场,在扶持畜禽(包括蛋品)生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方面给予了大量的财政奖励性支持。但是,必须看到,财政支持毕竟有限。在我国肉类企业资金严重受困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政策措施调整和运行机制改革,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募集融资,加快资产重组、购并,增加对肉类产业的社会投入,增强发展动力,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我国肉类产业发展和农牧业投资的战略重点之一。
第二篇:会计行业状况分析
会计行业状况分析
08-09-10 16:29发表于:《ACCA俱乐部》 分类:未分类
每个单位都需要会计„„一些上市公司的CFO也做为高层管理人员频频露脸,注册会计师被称做“经济警察”。这些都撩拨得我们心痒痒,很想马上就毕业投身社会,今天的他们就是明天的我们,但学校近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却告诉我们,不容乐观,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职业有什么前景?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
曾几何时,财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属于“抢手货”,该专业也一度成为所谓的“热门”,于是,各大高校不管有无师资,一窝蜂的开设的会计相关专业,导致毕业的人数连年增加,而毕业生平均素质则是连年下降。就整个行业就业现状来说,笔者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权威人才网站的统计数字,还是专业人士、人力资源专家的看法,都显示出一个结论:低端人才泛滥,高端人才紧俏。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其就业方向大致有:内资企业财务部、外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公务员、高校„„
内资企业:需求量大,待遇、发展欠佳
职业状况:这一块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最大的,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的最大就业方向。很多中小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会计岗位他们需要找的只是“帐房先生”,而不是具有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此类公司大都财务监督和控制体系相当简陋。因此,在创业初期,他们的会计工作一般都是掌握在自己的亲信(戚)手里。到公司做大,财务复杂到亲信(戚)无法全盘控制时,才会招聘“外人”记记帐。
有种可能也不排除:你选择的公司具有极大的成长性,你做为元老在公司壮大以后能分到一杯羹。但更多的情况是,你进去的时候是记帐,离开时还是只会记帐,最多能学到简单的财务监管和避税方法,甚至和一些朱总理曾在国家会计学院题词的“不做”的伎俩。
薪资情况:新人月薪绝大部分集中在1500元左右。
师兄建议:工作任务少,压力小,特别是国企。这就给你很多的学习时间,给你的鲤鱼跳龙门梦想提供了舞台。如果你的学校不是很好,会计专业在国内不是很牛,那笔者建议你选择这些企业,因为可以利用时间,参考注册会计师或ACCA,既能积攒经验,又能继续努力拿证书。
在校期间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有条件的参加ACCA考试。前者在一些省市在校会计学生就能报名,而且费用相对低,总共5门,考过一门在5年内持续有效;后者全面,总共14门课程,英文试题,大二及以上就可以报名培训。培训后不仅能掌握国际财务会计操作,更重要的是其课程涉及管理、金融等方面,还能提高专业英语水平。根据调查,上海现有ACCA会员年薪在10万到80万之间,缺点在于报名和培训费用稍微有点高。加上述两项考试在国内企业(包括外资)中的认可程度非常高,拥有ACCA认证因为其知识全面,如果要跳入外企,绝对是再好不过的资质了,在其中的发展也将顺利不少。
要想通过关键在于坚持,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通过率低是出了名的。它对每科(《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税法》、《经济法》)的知识点考查的特别细,ACCA的培训全球通过率在50%左右,成为会员需要通过考试后需3年工作经验。
提醒:CPA和ACCA考试难度相当大,要付出的金钱和精力都很多。请同学们在报名前务必思考再三,避免浪费。
外企:待遇好,学得专业
职业状况: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同等岗位待遇都远在内资企业之上。更重要的是,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都成熟,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
工作效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分工细致,而分工的细致使我们在所负责岗位上只能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尽管这种技能非常专业,但对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不利,因为你难以获得全面的财务控制、分析等经验。
续培训机会多是外企极具诱惑力的另一个原因。财务管理也是一个经验与知识越多越值钱的职业,而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同于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它更贴进实际工作,也更适用。
薪资情况:新员工的合理月薪在3000元以上,绝大部分外企能解决员工的各种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建议:要进外企,英语好是前提。然后如果能通过CPA或ACCA考试的几门课程,也能增加一些砝码。
多看面试经验谈。外企的面试大都是动真格的,而且方式奇怪(借用某同学的话)。很多同学的专业功底和英文水平都很不错,最后却拿不到Offer的原因就在于不适应他们的面试风格。建议大家在网上下载或书店购买一些目标单位的面试资料,提前演练和熟悉,顺便也注意一下应聘其他环节的事项,例如着装和表达等等。
最近,法律+财会的法务会计也是很受上市公司和外资企业欢迎的人才。选修了法律专业并有所成就或拿到法学第二学位的同学,其发展前途也很光明。
事务所:小所和外资大所的云泥之别
职业状况:所有的事务所工作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累!区别在于很多小事务所所,待遇低,加班不给加班费,杂事多„„外资事务所例如普华永道则待遇要好的多,但从某种方面来说,他们的工作任务更重,坊间甚至有传言说在那里是“女人当做男人用,男人当做牲口用”,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著名的“安达信日出”就是指员工经常加班后走出办公楼就能看到的日出。
但在事务所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即使是小所,因为人手的问题,对于一个审计项目,你必须从头跟到尾,包括和送审单位的沟通等等,能充分锻炼能力。大所则是对团队合作以及国际会计准则、专业性、意志等方面能给予地狱般的磨练。
薪资水平:有的小会计事务所月薪只有1000元,大一点的则在3000元左右(笔者一个朋友在中信北京的待遇),外资大所实习生(试用期)都能拿到5000元以上。
建议:进事务所不一定要通过CPA,但有这个资格竞争力要强的多,尽管可能你在校只能通过两三门。所以建议同学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兴趣,争取在学校通过两三门科目。
假期实习。找个事务所做实习助理,通过社会关系,包括导师、师兄寻找这样的实习机会对你的就业很有好处,以学习经验为目的,给不给工资还是别计较那么多。
想进外资所的同学,一定要把英语练好,特别是会计专业英语。最少要做到能顺利用英语沟通。另外,找一些关于介绍会计审计项目,以及其中的团队协作的书看看。笔者的一位在毕马威任过高级财务经理的朋友说,在他们的眼中,专业水准不是最重要的,反而是潜力和合作沟通能力是第一位。
理财咨询:方兴未艾的阳光职业
职业状况:去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招聘会的同学应该知道,现在对个人理财咨询职位的招聘需求量正在慢慢放大,而且,由于社会投资渠道的增多和保障制度的改革,理财咨询服务必将走进更多城市白领的生活。此类人才的需求增长点应在社会投资理财咨询服务机构。
薪资水平:银行个人理财咨询师的待遇因区域不同而有差异,但最少也应该在月薪2000元以上。随着经验的增长,收入也必将随之增长。
建议:在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前,先问问自己那个性是否适合从事投资理财,比如自己是否是那一类独立思考、不情绪化的人,这一点在投资理财(无论是公司理财还是个人理财)上是关键的因素。
再次,判断一下自己是否有在这方面的有利优势,比如独特的见解,对宏微观经济信息的掌握,是否有相关的人脉和导师等等。
然后,要想让自己能从容入行,学校方面开设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你得选择培训班让自己能掌握充分的基本知识,例如CFA。也可以为了实践和人脉,选择当地的由投资方面高手办的讲座,然后寻找机会找到自己的导师,说不定你要跨过门槛时他能帮你一把。
另外,最近劳动保障部公布了理财规划师的认证标准,相信不久后将出台认证方案,请有兴趣的同学给予关注。
公务员、教师:稳定有余,发展不足
会计人考上公务员或被招进高校做老师,和其他专业的人从事这些职业一样,有稳定、压力小的优势,也有发展艰难的劣势。
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专业方向的就业前景看好,有四个方面的理由和判断。
第一,注册会计师是一个热门职业。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律师和医师是3个高收入的智力密集型职业。在我国,近年来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每年都保持在60万人左右。
第二,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巨大。早在10年前,我国就提出要发展30万注册会计师的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对注册会计师队伍发展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目前,行业的人才缺口依然很大。第三,社会对高素质财经人才的需求更为突出。ACCA专业方向十分注重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其毕业学生在就业时,已成为各大企业和金融证券机构竞相争抢的对象。
第四,从以往的数据看,也证明了ACCA专业方向学生的就业前景看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的迅猛发展,ACCA开始致力于发展中国事务,目前,ACCA在中国大陆的学员已达18,000多人,会员已达2,000多人。ACCA绝大多数学员及毕业生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金融机构和会计公司担任重要的管理职务。ACCA学员就职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在我国,ACCA学员毕业后主要就职方向如下:
1.外资银行从事金融投资分析师;
2.跨国公司财务、内审、金融、风险控制人员;
3.四大审计师事务所审计师、咨询师;
4.国内境外上市公司财务金融分析师;
5.国内审计师事务所涉外部主管;
6.独立创业成为金融分析师、审计师、税务计划分析师。
第三篇:分析酒店用品行业发展状况
分析酒店用品行业发展状况
受到国外欧债危机加剧和国内房地产业进入萧条期的双重不利影响,酒店用品行业发展也步入了一个“寒冬”阶段,一些不堪重负的中小型酒店用品企业在步履维艰的坚持着,难以获得发展空间,而纵观整个酒店用品行业的发展态势也是不容乐观。
为了挽救市场,谋求酒店用品发展之路,各大中小酒店用品企业都将如何引领酒店用品市场回暖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做出了多种尝试,如:下调价格、优惠活动、加大推广、融资等等,但所取得的效果都是不尽人意。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酒店用品企业只有积极探索酒店用品市场的发展规律,追根溯源的找出问题之根本,才能重振酒店用品行业的威武雄风,继续驰聘在酒店用品的商场上,从而创造出佳绩、获得新生!
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倡导品牌化发展路线
总结目前我国酒店用品企业的发展特点是:市场规模大、销售系统复杂、管理结构繁冗、品牌杂乱等。要解决上述问题,酒店用品企业必须要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以创新设计来满足消费者的产品诉求,并且还要倡导品牌化的长期发展路线,从根本上将所有问题逐一解决,这样才能保证酒店用品市场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那么,要做好创新首先就是要吸纳人才,这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作为企业要加大在人才力量上的经济投资,尤其是生产厂商企业更是要做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跳出传统产品设计的框架,制作出更加符合市场的产品,从而赢得消费者市场的肯定与支持。
而倡导品牌化发展路线,就是要将多元化产品划整归一,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一个品牌,这样就改变了多种品牌打混战没有一个突出成就的平面化局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品牌意识也日益重视,所以酒店用品企业只有走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领域化的品牌战略路线,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取得骄人的成绩。
以技术全面提升质量多元化渠道打开市场
近年来,国内外酒店用品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酒店用品企业虽然纷纷开始产业转型、优化升级,但由于受到旧观念的生产理念束缚,某些中小企业仍停留在追求数量的层面上,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一些小企业完全忽视质量,大打“低价牌”,这样不仅扰乱了正常酒店用品市场的发展规律,同样的也给整个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日前,质检总局曝光显示,厦门皓益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统一企业(股)公司制造的10批次产品标签不合格,涉及统一肉燥米粉(碗)64G*60、统一肉燥面(碗)85G*60、统一肉骨茶面(碗)93G*60、统一葱烧牛肉面(碗)90G*60、来一客京炖肉骨杯面71G*60、来一客肉燥菠菜杯面67G*60、来一客鲜虾鱼板杯面63G*60、来一客牛肉蔬菜杯面65G*60、来一客川辣牛肉杯面67G*60、来一客韩式泡菜杯面67G*60。质检总局信息还显示,天津威利克酒店用品有限公司从马来西亚进口的香波,因菌落总数超标被销毁。看来酒店食品和洗漱用品的质量,并不一定进口的就是好货。
2月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这是进入21世纪我国第二个质量发展纲要,是指导未来十年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我国质量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
《纲要》对推进质量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对此,罗百辉认为酒店用品行业要善于谋划未来、抓好质量长效机制建设。质量建设关乎千秋万代,需要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重点解决企业的主体责任,规范企业良性经营、持续发展,作为酒店用品生产厂家更是要严格把好质量这个关口。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如果酒店用品产品的质量提升不上去,不但市场将难以扩大,同时也不利于品牌建设,甚至这些经过重重困难已经赢得的稳定市场,也将逐渐失去。
所以,酒店用品企业通过引进人才后,全面改善酒店用品制造的技术,最大限度的完成科技向成品的转换,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节约成本。就现在市场发展变化和趋势,酒店用品企业可以通过打开多元化的营销渠道,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拉动销售额的增长。同时也可以涉足其它的经营方式,比如:挺进三线市场、放低代理商门槛、允许经销商代理多个品牌等,最终实现产品多个渠道共同发展的整体格局。
以消费者为市场导向善于挖掘潜在的需求
酒店用品企业要根据消费者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产品研发计划,充分做到以消费者为产品市场导向,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内在需求,这样才能保证产品面世后被受众所接受、喜爱。
企业除了要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外,也要善于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有一些装饰性的酒店用品产品既可以满足实用的功能,还富有强烈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带有鲜明的时尚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就很能吸引消费者注意,从而引发购买行为。另外,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出了差异化的产品,凸显出了新奇个性的效果也助于刺激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酒店用品企业内部的管理架构都是非常不合理,从而导致了人力资源的白白流失,以致产品营销成绩也不理想。所以酒店用品企业一定要强化内部管理,建议一套科学的、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内在文化深于产品服务,让产品的品牌内涵更丰富,最终打响产品品牌,走上品牌化发展之路。
除了以上所叙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注意和有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酒店用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定位去结合市场做出具体分析了。
相信,通过酒店用品企业积极探索出的新市场,一定会是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而未来的酒店用品市场将依然不可小觑,让我们一起期待它的华丽变身,届时将赢来一场酒店用品市场的繁荣新景象!
资料来源:http://
第四篇:2014年一号文件给化肥行业带来机遇
2014年一号文件给化肥行业带来机遇
去年“一号文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水利、城乡统筹等局部问题的推进上,而2014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的范围之广是历年一号文件无法比拟的,这从侧面体现出中央对于“三农”问题强化改革的决心。2014年一号文件对化肥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土地流转加速,新型经营主体涌现,农资流通传统模式面临巨大挑战。
文件提出“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从流转机制建设方面,进一步加速土地的规模化,从而加快现有的农资行业销售渠道的变革和服务模式的创新。社会化服务需求增加,为社会化服务带来发展机遇。
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范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随着规模化经营主体涌现,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农资、技术、金融等)将快速增加,社会化服务组织迎来发展机遇。
土地经营权抵押,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农业经营规模化,释放土地红利。
文件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通过三权分离,将土地经营权资本化,释放土地融资能力,为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样化服务(赊销等)创造条件。
水溶肥、有机肥等环保、高效新型肥料迎来机遇。
一号文提出“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加大征收力度”,“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行动”。水价的上涨将带动节水农业的发展,而节水灌溉的发展将有效拉动水溶肥的需求。同时,文件还提出要“支持高效肥使用”。
文件提出要“加快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加大“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鼓励有机肥的应用。
第五篇:自助洗车机的行业状况分析
自助洗车机的行业状况
一、自助洗车机产品特点:
1、市场对自助洗车机的需求明显存在,但对自助洗车机需求的数量级不是很大,而且属于耐用产品,所以整个市场对自助洗车机的需求量级不大,同时购买自助洗车机的意向客户采购数量偏大,即目标客户数量又远低于自助洗车机需求数量,因为自助洗车机并非像其他消费品一样,甚至不同于其他生产设备。
2、自助洗车机结构看似简单但涉及的领域偏多,水路控制、电气控制、智能控制、机械设备、软件开发等,所以想做成精品需要多领域专业知识,同时涉及卡品安全的管理及经营理念等原因使得自助洗车机销售之后与自助洗车机厂家在卡品管理和进货上面仍有牵制。
二、自助洗车机潜在需求客户的诉求大致分为:
1、希望集中精力组建团队进行区域化运营的。
该类群体希望寻求有实力、产品稳定、价格合理,公司运营理念稳定且模式成熟的自助洗车机厂家。
2、认可自助洗车机产品但认为从产品生产、研发角度入手,面向全国销售或运营的。该群体中一种是对目前自助洗车机厂家的生产能力、经营模式、自助洗车机价格不认可,另外就是对自己能力没有客观评估,定位模糊。
3、购入自助洗车机小范围经营,仅投放在自认为盈利能力比较强的场地,对盈利能力一般的场所没考虑,即对自助洗车行业的规模效益没有分析或不认可。
4、在自有场地通过自助洗车来增加盈利或辅助提升主营业务。
5、试试看的心态。在茫茫信息包裹中寻求合适的发展项目但又不完全确认自助洗车业的前景。
三、自助洗车在推广运营中的现实情况
1、将自助洗车机在盈利能力弱的场合投放时,寻找自助洗车机合适的安装场地的过程成本偏高,自助洗车机的盈利能力对场地合作方吸引力不足。
2、自助洗车在盈利能力强的场合投放,前期对合作方的吸引力强,后期担心自己处于被动局面。
四、目前国内自助洗车机厂家的现状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目前国内自助洗车厂家的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相对都很低下,没有明确的经营模式或确立时投鼠忌器不很明确,属于随意状态。不能也不愿给自身客观定位,贪大不做,暴利销售,竭泽而渔;,河南佳易通过对上述市场状况的分析,以及自助洗车研发、升级、生产、销售及郑州市场运营的实际情况,经过客观总结,确立了良好的市场运营模式、合理的价格体系,热忱欢迎新老客户洽谈合作,共通过推进自助洗车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小区预计
1、同乐小区
2、茵悦之生3、173研究所4、21世纪
5、王磊1台
6、丰乐园 1台
300元
7、福田太阳城
500元
8、玉泉
200元
七里河村小区。
9、郑飞
放他那儿一台
10、华联停车场。
11、清华园
300元
外围:
1、航海路中石油加油站1-4台
2、大学路加气站
5台双
3、聚源路加气站对面
4台
4、北环路经三路
6台双枪5、6、新密市区三台
自己运营、然后托管;
7、新密加油站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