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与他人、与社会成功交往的重要条件,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要十分重视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做到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创造环境,激发兴趣,增强语感,打下基础,开展活动,提供机会。只要方法得当,长期坚持,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以培养。
关键词:表达能力培养 自信语感
在社会实际生活中,能言善辩之士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欢迎,也更易与别人沟通,交流,并取得事半功倍的办事效率。因此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中国有句俗语说“好马在于腿,好人在于嘴”。说明口才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可是生活中就有许多人因不善于表达,交流而与成功失之交臂。其实不会说话不要紧,如果方法得当,从小就着手学习,在后天的努力下口头表达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校园是孩子成长的大舞台,也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好环境。新大纲也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教师应利用教学实际的各个环节,下功夫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下面就谈谈笔者从教以来的一点经验。
一、克服自卑,培养自信
自信心是直接影响小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努力程度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说话情绪紧张,不知所措,原因是他们不够自
信,害怕犯错,担心同学笑话。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要和蔼、亲切地鼓励他们,或引用一些小笑话活跃课堂气氛,建立民主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对于声音小、老低着头的学生,教师不要老说“大声点”,而要侧耳倾听,及时肯定对的,纠正错的,之后鼓励他:“说得真好,要是声音大点就更好了!”要多表扬多鼓励,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从骨头里挑出肉来”,就是说最差的同学也要适当地给予表扬。
二、创造环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促使学生说的欲望,小学生说话过程中的识记、分析、理解、想象等思维活动大都是表层的,想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只有设置能让学生可感知的情境,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发言,不要错过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要多和他谈心,让他们认识到上课大胆发言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加强记忆,取得好成绩。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交朋友。朋友之间的玩耍和交流,既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又可以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要多设置一些社团活动、合作活动,多组织学生进行同学聚会、郊游,多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第三,注意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谈话兴趣。课堂上随时调动孩子说话的积极性,课外多和孩子谈心,让他们谈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置身于说话的大环境中,久而久之,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增强语感,打下基础
按新纲要的主旨,语言教育应是听、说、读、写、观察、表演、思维、想象、操作等行为的整和,因此在语文活动时教师应抓住各种契机,增强语感,积累词汇,为学生说的好、说的妙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利用课堂,多读,多背,多积累:
语文课本精选的课文文质兼美,词汇量丰富,是学生积累词汇、增强语感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多多读,多背,多积累。通过朗读感悟语言;通过朗读,熟读成诵,积累语言,丰富词汇;通过朗读,练得口齿伶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学生说的好,说的妙离不开丰富的词汇量。学生通过老师、家长、伙伴、电视积累的词汇毕竟有限。引导孩子通过阅读增加语言积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适时选取一些合乎学生心理特点,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课外读物或文章介绍给同学们,如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科普读物等等。既可以丰富孩子课余生活,又增加语言积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开展活动,提供机会。
我们常说某人会说话,是指这个人能注意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或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因此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还要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指导他们在实战中磨练自己,以适应不同场合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
1、故事会
让学生学会讲笑话、故事,适当地改编故事、笑话,可以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乐观的性格,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的条理性,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使他们的表述更合逻辑性。
2、辩论会、演讲、朗诵比赛
辩论会、演讲、朗诵比赛不但需要知识做基础,还需要自信和勇气做后盾,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引导,训练学生的语调、语气、语速、停顿、态势,让他们明白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如果坚持下去,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3、鼓励孩子当班干部
当班干部需要学生经常和老师、同学打交道,在这种交往中他们的胆量和说话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当班干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应对不同的同学,对不同的事件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对不同性格的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来沟通、交往,这为今后的工作、交往会有积极的意义。
4、学当小主持
我们经常会赞叹主持人们流利的口才,其实在校园里,教师也可以开展活动让学生当个小主持,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让孩子们争当校园小广播员、文艺会演主持人、主题班会主持人等等。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坚持下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最终成就他们完美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李少聪,张盛林,.让孩子从小能说会道 [J].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9:148-167
第二篇: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初探
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初探
【摘 要】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对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培养,且口头语言排在第一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营造说话氛围,借助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看电视,复述新闻、故事,搭建课堂以外说话的平台,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才能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演讲;营造;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顾名思义,语,即口头语言;文,即书面文字。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如何培养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何教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课前一分钟演讲,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说”和“写”是人利用语言文字展示自己内在思想,传承文明的两种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语文”一词作过一段权威的解释:“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联在一起,就是语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关键在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说话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
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有多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包括文学修养与胆量,具备了前者,还要有敢于说话的胆量。而演讲就是一种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很好方式,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笔者利用课前一分钟,通过让学生即兴演讲,或按编号轮流演讲,达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这一年来,笔者吩咐班干部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根据所给题目进行即兴演讲,这些题目都是最新发生的新闻时事或者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关注的事情。如《节日特色》《环境保护》《吸烟》《小说人物介绍》等。学生通过一年的即兴演讲,促进了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营造说话氛围,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表达能力的主阵地。因此笔者根据每篇课文的各自特点,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营造说话氛围,让学生愿意说,喜欢说,锻炼他们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量,训练他们说话的能力。比如《桥》这一课,在学生读到“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时,笔者引导学生“老汉似乎要喊什么”,想一想:老汉要喊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先写一写,再说一说。例如有的学生说到“孩子,对不起,是我害了你……”,有的学生说到“你要坚持住,我马上来救你。”等等。又如《老人与海鸥》这一课,当教学到“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笔者创设情境: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的举动又是那样让人吃惊,所有的海鸥都大声鸣叫着朝遗像扑过来,飞动的翅膀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漩涡,使我们几乎无法脱身。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海鸥,你又会说些什么?学生听了这一番话像炸开了锅似的,在小组中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说。这个情境,把学生想说的欲望都引出来了,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老爷爷,这几天你去哪儿了?你在过去十多年里,一到冬天,每天必来,但为什么这几天不见你呀?我们很想你!”有的说:“老爷爷,你为什么走到画里去了,这几天,我们天天都在湖边的围栏上等着你,但始终都没见到你。”还有的说:“喂,你是谁?你为什么要带走我们的老爷爷,你跟他是什么关系,你要知道,他是我们的亲人。”看到学生举起的小手,听到他们流利的说话,老师的心里比蜜还甜。当他们愿说,想说,敢说的时候,他们的表达能力就在一天天提高。
三、加强课外指导,搭建课堂以外说话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沟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堂是主阵地,但仅仅依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积极主动地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于课内,行益于课外。”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老师应为学生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利用生活资源对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训练。
(一)看电视,复述新闻、故事
电视是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工具。电视节目富于教育性和娱乐性,也是知识的源泉。坐在家里就可知道国家和世界大事。电视的特色即动作和声音同时刺激感官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同时,还因为动作本身容易感知、记忆,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有人说:“一张画胜过千言万语。”而一幅具有动感特色的电视画面,对语言发展尚不完善的幼儿来说,其意义和价值就不言而喻了。另外电视对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能起到积极作用。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最近刊登的一份报告指出,父母不让小孩看电视也许是个“错误”,因为调查发现,每天看两个小时电视的学龄前儿童比不看电视的小孩学业表现更为突出。报告称,年龄在两岁至三岁间的孩子,如果每天看两个小时的电视,那么他们在阅读、算术和词汇上的得分比不看电视的孩子高出10%,因为看电视可以让小孩子增长见闻,学习各种良好的社交和学习技巧,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电视在家庭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大部分学生回家第一时间就是打开电视,因此笔者利用电视这一传播工具,让学生看电视后复述内容,从而让孩子在复述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笔者把看电视新闻或自己喜欢看的有故事情节的动画片作为每天的作业,与家长说清楚让孩子看完后必须复述内容,家长还要评价。家长都很支持这项工作。当学生在家复述给家长听之后,还会利用下午上课前进行新闻交流或者故事交流。
(二)借助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人生视野的拓展,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就和人的身体发育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物质营养一样,滋养心灵的精神营养同样要丰富而全面。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有更多复述内容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小学是培养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老师,不要总是埋怨学生“不会说话”,也不要为找不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支点而愁眉不展,我们应该切实地把复述训练落到实处,因为复述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还能激发学生即兴表演和演讲的主动性。简要复述是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概括要点,并且组织语言进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当教师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时,同时布置学生复述所看课外书的内容,每周在阅读课时间进行交流,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式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一精辟的阐述,体现了口语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是多样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总结教学方法,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多给他们信心与希望,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肯定会有所发展的。
第三篇:浅谈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最终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很重要。言语表达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本文仅就学生的口头表达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是因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更多地倾向于书面表达,而不屑于口头表达。原因何在?“应试”使然。因为不考口头表达,这就导致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略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
一、消除障碍,营造表达的氛围
爱说、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但由于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致使学生主体地位丧失,胆怯心理大大压抑了他们表达的积极性。同时,他们因为担心表达不当,害怕被其他同学嘲笑、被老师批评,所以变得沉默寡言了。要想解放学生的嘴巴,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的表达氛围,清除学生的表达心理障碍。教师不应该以绝对权威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课堂气氛是轻松的、自主的。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我们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比如说“你真勇敢,你的表达很清楚,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等等。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的言语表现欲望会变得越来越强烈,口头表达的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小组合作,增加表达的机会
新课程改革之初,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受到很多人的关注。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小组合作的批评之声日渐激烈,令很多教师在迷惘与彷徨中拿不定主意。笔者认为,不应该将小组合作一棍打死,尤其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中,小组合作有着独特的作用:它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口头表达机会,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最好让他们参与口语表达的实践活动。在很多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只是少数尖子生独占鳌头,绝大多数学生充当了听众。这种“满足少数、忽视多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都让学生上台表演,每个人平均还不到一分钟,怎么办呢?小组合作的形式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小组内,人人都有交流和表达的时空,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可以起到互补、互助的作用。尤其是那些胆小、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平时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发言,而小组讨论给他们的口头表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创设情境,构建表达的平台
情境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语文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情境之一:表演课本剧。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课本剧表演,再现课文情境,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语文实践活动。表演课本剧不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而是通过表演再现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而且学生编排演出活动,也是进行口头表达的好机会。如在表演《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通过子明与公仪休的对话,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内心敬佩公仪休的清正廉洁。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境之二:开展辩论会。
笔者曾围绕“上网”这一话题组织学生展开争论。坚持“弊大于利”的学生组成了反方,竭力反对上网。他们认为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既影响学习,又影响休息,还会导致视力急剧下降。他们的意见遭到一些“网民”组成的正方的反驳。正方认为,上网“利大于弊”。他们“现身说法”,证明那些没有意志力的同学才会沉迷于玩游戏,多数人上网是为了查阅资料。网上信息包罗万象,它是传递信息、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小学生上网,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话匣子打开了,学生们妙语连珠、针锋相对。这是笔者班上一场很成功的辩论会,在这场辩论中,学生品尝到了畅所欲言的喜悦,感悟到了成长的美丽。
当然,创设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关键是只要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行。
四、体验生活,拓宽表达的空间
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课堂并非进行口头表达的唯一场所,在课堂之外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会对学生的口头表达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巨大或细微的影响。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圆明园》时,让学生练习面对不同的人群讲述圆明园建筑的宏伟,讲述侵略者烧毁圆明园的滔天罪行,并注意面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速:对同伴讲的时候速度要快一点,对爷爷、奶奶讲的时候速度要慢一点。然后,让学生回家后向邻居、同伴,向爸爸、妈妈,向爷爷、奶奶等不同的人进行讲述。窦老师的这一做法,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口头表达,而且还把这种表达延伸到家庭、社会,拓宽了学生的交往时空。
当今社会,一个人如果缺乏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即使其他能力再强,其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立足课堂,强化实践,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全面地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第四篇:口头表达能力评比大赛策划书
活动引言:为配合我院口头表达分组训练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提高广大学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踏入社会做准备,特举办“口头表达能力评比大赛”。
一. 活动名称:口头表达能力评比大赛
二. 活动主旨:锻炼口才,展现自我
三. 活动主办方: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教务部
四. 活动成办方: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朗诵艺术团
五. 活动对象:全院09级学生
六. 活动方式:
全院09级新生分成240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优秀者组成六大组参加初赛,再经初赛从每大组选出10名选手,共60选手进入复赛,最终选18名选手进入决赛。
七. 活动流程:
初赛(详见策划书附录1)
复赛(详见附录2)
决赛(详见附录3)
八.活动宣传形式:
前期 海报通知、人员流动宣传
期间 海报通知、短信
后期 评委进行评比
九.活动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二名
优胜奖十名
最佳台风奖一名 最佳口才奖一名
十.活动注意事项:
① 工作人员注意比赛时间,控制比赛时间
② 注意会场比赛环节的协调,秩序的维持
③ 把握统计分数的时间,适时公布结果
④ 人力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工作效能
第五篇: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研究
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研究(结题验收报告)
一、课题名称
《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研究》
二、选题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的提出既向教师和学生发出新的挑战,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人际交流越来越广泛,口头语言表达愈来愈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荀子说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著名文艺评论家刘勰表达得更透彻“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春秋时代的晏子正是靠雄辩的口才为齐国赢得国威;孙中山先生的演说擂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战鼓;毛泽东的演说敲响了蒋家王朝的丧钟。当代西方,人们甚至把口才、美元、电脑称之为世界三大战略武器。不管古今中外的人们如何评价口才,口语交际的作用是日益重要,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可是,在下以往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发现与探究,使学生学习成了纯粹地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束缚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抹杀了人的学习主动性。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很少有学生展示自我、提高能力的机会。这与新形势下人才发展的需要是背道而驰的。小学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表达能力是我们进行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现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实施语言表达的实践活动能成为关键的突破口,这将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促进。问题是,现在小学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学生缺少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为了改善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提出了“课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的课题。
“课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实验,主要针对小学教学中长期困扰制约学生语言表达水平发展的薄弱现状,试图以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活动,提高口语交际水平为突破口,寻找到一条打破语言表达瓶颈的途径,彰显我校教学的特色。
三、课题研究成果及典型特色研究成果简要分析
1、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习热情,促进了我校整体教学成绩的提高。
2、教师自身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3、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拓宽了教学的天地。
4、总结出了很多的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切实可行的方法:爱心法、积累法。
5、积累了大量研究资料,提升了科研能力,使教学和教研有机结合起来。
四、课题研究成果的形成与效果的分析
(一)课题研究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通过研究,使学生在说话时达到如下要求:第一,要把话说得准确、得体;第二,用最少的时间,表达最多的意思;第三,重点明确,有头有尾,意思完整,条理分明;第四,生动优美,符合规范,能够吸引人、感染人。
(2)经过培养和探索,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完整性、条理性和敏捷性的发展,让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3)通过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使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从旧的教学思想中解脱出来,强化教改意识,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本课题的研究采用的方法: 1.文献检索法 2.问题探究法 3.行动研究法
(三)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1)研究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分析、理解、表达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把“授人以鱼”改成“授人以渔”这一目的。
(2)言语能力以语言能力为基础。但语言能力并不能“自然”地转化为言语能力。必须接触大量的语篇形式的教材,必须进行反复言语训练。语言能力通过课文教学得到提高,发展。
(3)“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说”得有说的动机。即有强烈的自我表达的心理倾向,不羞口,不胆怯。心理学家古朗说:“胆小内向的人被要求在公共场合说话,不仅仅是心理上受威胁,精神与身体的整个系统都直接受到牵连。”所以,培养“说”的这种素质,要循序渐进。(4)情景教学法强调学习必须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言教学要达到四个真实性: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真实地体验、感受和运用知识。
(5)课程标准关于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用渠道的理念。
此外,学生如果在小学阶段形成了说话能力,那么就为未来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课题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规律性的教学理念,其成果一方面对我校教师转变
教学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我校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法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本研究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直接作用,为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了我校部分教师重书面写作轻口语表达的倾向。并且在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的习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此之外,课题组成员还立足本班实际,紧密结合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习惯,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拓宽了口语表达渠道,探索出了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虽然我们已基本完成课题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但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不够。二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而现在的问题是有的教师不到一碗水,何谈教育启发学生呢?三是学法指导不利。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却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强,离开了教师,还是不会学习,不懂得语言表达技巧的有效运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今后我们要将课题研究成果大面积应用,并形成口语表达有效训练模式,尽可能积极推广,提升研究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