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楚州区宋集乡小学六年级复习课教学案
楚州区宋集乡小学六年级复习课教学案
时间:6月8日学科:语文设计:谷柱
复习内容:必背古诗词70首全文复习要求:能大概理解诗句意思;背诵并默写诗句。复习过程:
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王维《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5.《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7.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8.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9.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0.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1.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2.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3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4.《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5.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6.《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7.《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8.李绅《悯农》
(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9.《悯农》
(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0.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3.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4.罗隐《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5.胡令能《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6.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47.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9.《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0.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1.《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2.《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3.《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4.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5.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8.《四时田园杂兴》(选二):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59.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1.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2.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3.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4.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5.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6.王冕《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67.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8.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9.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70.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才。
宋集乡中心小学六年级每日练习
学科: 语文班级:名:学号:题人:谷柱日期: 6月8
一、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3)(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二、填写诗句。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汗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当“比”讲,它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8)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9)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蒙蒙胧胧地照着大地,清风拂面,不由撩起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来到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望着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
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12)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
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笑了,摸着我的头说:“就你会贫嘴!”
三、古诗情境填空。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你牛毛,像花针,伴
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野渡无人舟自横。”
2.“”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3.“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
4.“,”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写
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5.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
“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
6.根据“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7.“” “”
8.“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错,正如一句诗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9.“”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
10.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首《悯农》吗?。
11.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中的诗句。
12.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中的“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3.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 《》中的”
14.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这首诗表达了,我还
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
15.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诗为;王
之涣的《》,诗为
16.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
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的诗句“说明了这个问题。
17.湖边那株丰姿绰约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树绿
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此景象真可谓是
“”
18.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
”和“”的诗句,李白送别 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莫愁前路无知
”,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此情此景,我们还想到了用诗歌来表达我们的送别之情:“”
19.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四、名句联结:20%
1、(),白银盘里一青螺。
2、举头望明月,()。
3、日出江花红胜火,()。
4、(),报得三春晖。
5、日照香炉生紫烟,()。
6、朝辞白帝彩云间,()。
7、(),望湖楼下水如天。
8、野火烧不尽,()。
9、醉卧沙场君莫笑,()。
10、(),万里长征人未还。
11、两岸青山相对出,()。
12、烈火焚烧若等闲,()。
13、夕阳无限好,()。
13、(),桃花流水鳜鱼肥。
15、(),任尔东西南北风。
16、不要人夸好颜色,()。
17、酿得百花成蜜后,()。
18、一水护田将绿绕,()。
19、生当作人杰,()。20、我劝天公重抖擞,()。
五、不同的节日和人间情境,总能引起诗人无限的文思,请写出与下列节日对应的诗句:8% 新春佳节。
重阳佳节。
中秋团圆。
清 明 节。
六、大自然旖旎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让无数诗人诗兴勃发。你一定记得:16%
(谁)这样描绘西湖风光:。(谁)这样描绘庐山群峰:。(谁)这样描绘长江的雄阔:。(谁)这样描绘黄河波涛滚滚的情景:。(谁)这样描绘边塞古城:。还有(谁)这样描绘蒙古草原:。
七、请把左右两部分相关提内容用线连起来:20%
《春日》朱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夏季 《忆江南》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春季
《登鹳雀楼》白居易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山水诗人
《回乡偶书》王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边塞诗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贺知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冬季 《江畔独步寻花》范成大千里黄云一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秋季 《凉州词》高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圣 《别董大》李 白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农家 《四时田园杂兴》王翰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战场 《早发白帝城》杜 甫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仙
八、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
1、“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
2、《回乡偶书》和《咏柳》都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
3、《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鹿柴》都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孤独、寂寞的意思。()
5、《枫桥夜泊》真切地抒发了作者旅途寂寞的心情。()
九、咏春诗:6%
春天,桃红柳绿,万物勃发,生机盎然,让诗人们用无数诗篇描不尽,绘不完。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你能写出其他咏春的诗句吗?
1、。
2、。
3、。
十、按要求默写古诗:20%
1、默写爱国诗一首:
2、默写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一首:
作者朝代作者朝代
3、默写你喜欢的送别诗两首:
作者朝代作者朝代
第二篇:《论语》十则复习课教学案
[转载]《论语》十则复习课教学案(人教七上)(2012-04-26 15:55:54)转载▼标签: 转载原文地址:《论语》十则复习课教学案(人教七上)作者:园丁集
《论语》十则
课题:《论语》十则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李茹审核人:
复习目标:
1、积累孔子及《论语》的有关常识
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字:字音、字形、通假字;词:课下注释中的重点词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句:主旨句、运用修辞的句子、课下注释中的句子)
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4、会背诵、默写、翻译全文
复习方法:知识整理法、自由背诵法、提问法、联想记忆法
复习过程:
一、学生围绕目标自由复习,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提问,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提问。为下面回答问题做铺垫。
二、教师出示做好的课件让学生回答,或齐答;或单人回答。以记忆为主。
三、教师课件的相关内容。
(一)文学常识积累
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约485章,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为“至圣”“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
(二)字词句积累
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论()语不亦说乎()而不愠()传不习乎()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弘毅()曾()子
诲()女()知之乎不思则wǎng()不学则dài()
其shù乎()
答案:lún yuâ yùn chuán zhì hóng zēnghuì rǔ 罔 殆 恕
重点字词解释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省吾身()()()()
4、传不习乎()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择其善者而从之()
10、士不可以不弘毅()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其恕乎()()
答案:
1、时常地复习
2、生气、发怒
3、人称代词,我;每天;泛指多次;反省
4、老师传
授的知识
5、真诚,诚实
6、旧的;可以把
7、迷惑,这里指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
8、这
9、优点
10、刚强,勇毅
11、凋谢
12、大概,也许;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通假字
1、不亦说(yuâ)乎:通译为:
2、诲女(rǔ)知之乎:通译为:
3、是知(zhì)也:通译为:
答案:
1、“说”同“悦” 愉快
2、“女”同“汝” 你
3、“知”同“智” 聪明
古今异义词
1、不亦君子乎
2、可以为师矣
3、是知也
4、死而后已
5、然后知松柏
6、三人行
答案:
1、君子 :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对人的敬称
2、可以:古义:可以把 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3、是: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性动词
4、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5、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的连词
6、三:古义:表示多。今义:三,表示确数。
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3、见贤思齐焉()
答案:
1、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译为:按一定的时间。
2、故,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学过的知识。新,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3、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一词多义
1、而:①学而时习之()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任重而道远()④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答案:①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不译 ②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却
③表并列关系的连词,不译 ④表修饰关系的连词,不译
2、知: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是知(zhì)也。()
答案:①了解②领悟 ③明白 ④ 同“智”,聪明
3、已:①死而后已()
②自董卓已来()《陈涉世家》
答案:①停止 ②同“以”
4、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陈涉世家》
③谓为信然()《陈涉世家》
答案:①真诚,诚实 ②同“伸”伸张 ③ 确实
5、殆:①思而不学则殆()
②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陈涉世家》
答案:①有害②大概
6、其:①:择其善者而从之()②其恕乎()
③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答案:①:代词,他们 ②大概,也许 ③用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
本课的成语积累:
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
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
4、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
8、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
9、岁寒松柏:严冬之时,才知道松柏耐寒而不凋谢。比喻在艰苦的逆境中才能看出人的高贵品格。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文言句式:
1、判断句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2、省略句:
(1)“可以为师矣。”等于“可以(之)为师矣。”译为:可以把这样的人当老师了。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于“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译为: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3、固定句式:
不亦说乎?(不亦„„乎:不也是„„吗?)
名句默写: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内容与写法的理解
1、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习态度: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思想品德修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中考链接
(2007年)安徽省
《论语》四则
①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②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⑥,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2)思而不学则殆。
3、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4、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4分)
答案:
1、(3分)(1)从:听从 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
(2)罔:迷惑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或:喜好、喜欢(每小题1分)
2、(4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每小题2分)
3、(4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第②则:择友之道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
第三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课教学案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课教学案
导入:学习文言文的四字口诀
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难解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察全句。领会语气,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尽量直译。
一、作者及作品
1、《与朱元思书》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文题理解:“与”给予;“书”;信;题意: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2、《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东晋文学家。名潜,字元亮。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文题理解: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给自己写的自传,传中的五柳先生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典型人物,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传”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
3、《马说》
韩愈,“唐宗八大家”之首,字退之。唐文学家。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有《昌黎先生集》。
文题理解:“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马说”就是“论马”或“谈马”的意思,其内容是借千里马而发议论。
4、《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勤奋好学。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著有《宋学士文集》。
文体常识:关于“序”:序,是一种文体。多为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即诗文序。还有赠序,专用于赠别,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本文是一篇赠序。
5、《小石潭记》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世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文学上以散文成就最大。著有《柳河东集》。《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均为名篇,其中《永州八记》被视为唐代古文运动中的典范之作,历千年而传诵不息。
文体常识:游记——记述游览经历和地方风光的作品。它可以描写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也可以记述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风土人情。笔调清新,形象生动。四、一词多义
1、《与朱元思书》
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猿则百叫无(动词,停止。)上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上边,上面)百 一百许里(数词,十的十倍)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
2、《五柳先生传》
如 亲旧知其如此(动词,像)
晏如也(名词,……的样子)得 家贫不能常得(动词,得到)
忘怀得失(名词,得到的(东西))
3、《马说》
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量词,顿,餐)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名词,才能,能力)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子)
4、《送东阳马生序》
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动词,担心)
无冻馁之患矣(名词,忧患)故 故余虽愚(连词,所以)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副词,特意)
质 援疑质理(动词,询问)
非天质之悲(名词,资质)至 色愈恭,礼愈至(形容词,周到)
至舍(动词)
5、《小石潭记》
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介词,由)
隶而从者(动词,跟从,跟随)见 下见小潭(动词,显现,呈现)
明灭可见(动词,看见)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明灭可见(副词,可以)差 参差披拂(形容词,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五、古今异义词
.
1、《与朱元思书》
①一百许里(古义为“左右”,表示约数;今常指“应允”,“许多”,“或者”等。). ②鸢飞戾..天者(古义为“到,到达”,今常指“罪过”或“乖张”。)
③经纶世务者(古义为为“筹划,治理”,今常指“政治规划”。)
..
2、《五柳先生传》
①因以为.号焉(古义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两个词,今常用作一个词,认为)
②或.置酒而招之(古义为“有时”,今常用作连词,表选择关系)
③造饮辄尽(古义为“往,到”,今常指“创造,制作”等)
.
3、《马说》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为“有时”,今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
②执策而临之(古义为“马鞭子”,今常指“政策、决策”等)
4.、《送东阳马生序》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
问(古义为“问”,今常指“敲”等)
②媵人持汤..沃灌(古义为“热水”,今常指“汁水”等)
③略无慕艳.意(古义为“欣羡”,今常指“鲜艳,艳丽”等)
④日再食(古义为“两次”,今常指“又,再次”等)
5、《小石潭记》
.. ①全石以为底(古义为“以之为,以全石作为”,今义指“认可”)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为“约,大约”,今常作能愿动词,可以)
.. ③崔氏二小生(古义为“年轻人”,今常作戏曲用语)
六、通假字
1、《与朱元思书》
. ①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回去)
. ②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2、《五柳先生传》
3、《马说》 . ①才美不外见(通“现”,显露,表现)..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
.
③其真无马邪(通“耶”,吗)
. ④食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4、《送东阳马生序》
. ①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
.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披着)
5、《小石潭记》
. ①下见小潭(通“现”,露出)
九、主题理解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解析:中考要求(1)直译法(2)四字诀——补、删、调、留、(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素湍绿潭 清荣峻茂(6)林寒涧肃 6.文章内容理解
1、.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与朱元思书》
本文通过对富春江奇特秀丽山水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归隐遁世的思想。
2、《五柳先生传》
文章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用生活、性格特点,描绘出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精神。
3、《马说》
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揭露了统治者不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
4、《送东阳马生序》
本文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后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5、《小石潭记》
本文记叙了游小石潭的经过,描写了小石潭及周围的景色。通过小石潭的幽静与作者心境的凄清互相对比,表现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抑郁心情,也含蓄地表现出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复习课)
学习目标:
1、文体复习:了解所学过的相关古文文体,背诵课文,能熟练填空
2、文言基础: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3、能力目标:能与同类文言文进行比较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虽遭贬谪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学习重点:
能熟练地背诵课文,翻译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旷达情怀 学习难点:
与同类文章进行比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背诵法、比较法、情景陶冶法 教学设计思路及实施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启示我们学习知识不仅要复习,而且关键是在复习中要有新的体会或发现,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复习《醉翁亭记》这篇课文,也希望每个同学在这一堂复习课上能够有不同于学习时的新的体会或发现。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复习了《岳阳楼记》《小石潭记》这两篇文言文,同学们也一定积累了一些复习文言文的要领,那么下面哪些同学来说一说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在复习时要抓住哪些要点呢?
(点名回答)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的,而这个目的又是在我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去搜索去寻找的,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这节课时的目的更加明确。我由孔子的一句话导入本节课的复习,一方面让学生联系了以前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区分了复习课与新授课的目标。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适当补充和评价
二、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后,多媒体展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找同学朗读,教师再逐条解析
1、文学常识、主题。
2、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通假字、多义词、其他重点实词。
3、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主旨句、关键句、名句、特殊句式。
4、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
三、复习作者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读准上面的文字,由作者欧阳修的谥号导出作者,点名提问作者的字、号、朝代、“”之一,再在屏幕上展示出来,由学生齐读。教师再强调出重点。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
四、文体知识
《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它们都有一个“记”字,它们的文体都是“记”。、“记”是古代一种不定文体,一般来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件事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的记下来,都可以称“记”。记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如《岳阳楼记》。
五、背诵课文
1、这个环节我采用了情景陶冶法,让学生在一组组图片的展示中背诵课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又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景物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教师在学生中巡视,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
2、检查背诵
第一三段点名背诵,第二四段齐背,背诵完后对同学们的背诵进行评价,可以是老师评价也可以使学生评价
3、考考学生的记忆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总会有一些同学课文背得很熟练,可是却总是写错别字,于是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希望引起学生对文字的重视。
(1)其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琅琊也。(2)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4)________,非丝非竹,________,________,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5)已而夕阳在山,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7)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太守也。
实施情况:两个同学一组,填完后互相检查,教师再点名回答或齐答。回答结束后,教师可以询问一些同学在互查的过程中,彼此出现的问题,出现的错别字,以便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4、在上面环节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考考你的理解力”这一环节,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1)文中描写琅琊山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大唱所谓“人权”,其实__________________,目的在于干涉别国内政。(3)文中表现作者将游览之乐融入到宴饮之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环节必须要建立在背诵课文和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也就是中考时考查的“理解性默写”一类试题。
六、疑难字词句的翻译 选择文中典型的字词和句子并将他们展示在屏幕上,以提问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结束后给学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在屏幕上将以下字词展示出来: 1、对下列划横线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辄()野 蔌()阴 翳()伛 偻()觥 筹()2、一词多义
(1)谓: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2)乐:而乐亦无穷()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游人去而禽鸟乐()3、句子翻译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学生活动】在小组内练习结束后,回答逐步回答以上问题,可能是被点名回答,也可能是共同回答。
在学生填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的填写情况,及时指出学生出现的问题,这样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因材施教。提问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友情提示:文言文句子翻译,尤其是在考试中,尽量要做到,字字有着落,补充所需,调整语序,译完之后,还需仔细,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七、回顾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一)1、引入:
亭周围的环境:环滁皆山——琅琊——酿泉——有亭翼然 亭的得名: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
2、写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乐亦无穷
3、写游写宴: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4、写归:太守归、众宾从——游人去,禽鸟乐 三种乐:禽鸟——游人——太守 结尾:道出姓名,揭开谜底
【学生活动】学生在老师展示以上脉络的同时,共同按照此脉络图再一次背诵相关的文字,熟悉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通过脉络图的展示,教师可以使学生对本文的内容和结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我们通过刚才的脉络图,回顾了文章内容。看到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现在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来讨论分析作者的政治理想,体会作者旷达的情怀。1、设疑: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答案:醉能同其乐
2、分析:本文通过描绘滁洲一带美丽的自然风光,记叙了太守与百姓游山宴饮的乐趣,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被贬的失意心境。3、拓展:乐是本文的文眼,而“醉”字在文中也多次闪现,醉和乐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八、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本文都是历代传诵、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而且这两篇散文都是作者因为倡导改革当时弊政而被贬官降职后的作品。这两篇佳作在立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既有相近之处,又有迥然不同之点,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各具其妙。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分析一下这两篇文章有哪些共性和不同。
【学生活动】首先请两位同学背诵这两篇散文,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和启发。然后各组代表发言论述本组集体意见或分歧。最后教师总结讨论情况并归纳两篇散文的异同。1、比较写作背景与思想感情
《岳阳楼记》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醉翁亭记》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2、拓展:对联的比较 说明:这是近几年在中考里出现较多的题型,因为它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联一: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联二:琅琊山幽深秀丽
联三: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 参考:
(1)醉翁亭里欧阳修即景抒怀(2)洞庭湖壮阔浩淼 // 岳阳楼壮美雄奇(3)欧阳修与百姓同乐共饮(同游,同醉)
九、作业:
请从两文中各找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 出理由。思路链接:
第四篇: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一)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一)一、课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目标要求:(1)识记元谋人、北京人两个文化遗存;(2)识记半坡人、河姆渡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3)识记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三、考点分析:
四、自主识记检查
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_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______人类,北京人距今约______万年。我国是世界上发现______最多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和______的国家;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______,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______,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他们已普遍使用______石器,来种植农作物。
3、距今约四五千年,______和______,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联合起来,在______一战中大败东方的______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______族。
4、后人尊称黄帝为‚______‛,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______,他的属下______发明了文字,______编出了乐谱。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______‛。
5、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传说,______生活俭朴,克己爱民,______宽厚待人,以身作则,______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们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_____。
6、约______年,_____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__社会结束,______社会开始。
五、知识梳理
六、课内训练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有()A、200万年
A、印度 B、170万年
B、古巴比伦
C、80万年
C、中国
D、70万年 D、埃及
2、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3、1973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省余姚县农民在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处遗址。在遗址中有稻谷、稻杆、稻叶堆积。这处远古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A、元谋人 A、黄帝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最先种植粟的是()
B、北京人 B、炎帝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5、被尊为‚人文初祖‛的是()
C、蚩尤
D、禹
6、炎黄部落联盟打败东方部落首领蚩尤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A、黄帝陵 B、涿鹿之战 B、中山陵 B、尧时期
C、牧野之战 C、秦始皇陵 C、舜时期
D、淝水之战 D、大禹陵 D、禹时期
7、某海外华人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去()
8、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黄帝时期
9、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周口店的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蚩尤部落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10、阅读材料: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请回答:
(1)你知道材料中的‚赫赫始祖‛指的是谁吗?(2)这个人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3)你能说出有关他的传说吗?(说出一项即可)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二)一、课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二、目标要求:
(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2)简述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时期著名霸主和战国七雄;(4)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三、考点分析:
四、基础知识:(自主识记检查部分)
1、________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启继禹位标志着________制代替了________制。
2、约公元前1600年,商________战胜________,建立商朝。________把都城迁到殷,因此商朝又称______朝。商朝最后一个国王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经过________之战灭商。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公元前______年,西周灭亡。
3、西周的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________、________等,封他们为________。诸侯必须服从________的命令,向天子交纳________,平时________,战时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________,晋文公是通过________之战成为霸主的。战国七雄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公元前________年,商鞅在________的支持下开始变法,通过变法,________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五、知识梳理:
六、例题演练,规律总结:
1、下列君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盘庚 ②周武王 ③启 ④周厉王 A、③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②④① D、①②③④
2、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齐桓公‚九合诸侯‛,诸侯的出现,是源于下列哪一制度()A、分封制
B、井田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3、春秋时期著名霸主中,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4、‚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来源于()A、吴越争霸 B、晋楚争霸 C、齐楚争霸 D、吴齐争霸
5、下列有关商鞅变法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B.建立县制 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D.实行重商抑农政策
6、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A.奖励耕战 B.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
7、阅读下列材料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这种社会制度包括了哪些朝代?
七、课堂检测
1、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秦穆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4、商鞅变法内容中触及秦国贵族利益的措施主要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生产粮食、布锦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D、以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田宅
5、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
(2)文中‚孝公‛指的是哪国国君?他在哪一年任用卫鞅变法?变法的目的是什么?(3)变法中的哪项内容奠定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基础?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三)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课题:统一国家的建立
二、目标要求:
(1)认识秦统一的意义;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见书本
页)(2)评价汉武帝;(见书本
页)
(3)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稠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见书本
页)
三、考点分析
四、基础知识:(自主识记检查部分)
(一)秦王扫六合
1、从公元前__________年至前__________年,秦王__________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__________,定都__________。
2、秦朝统一后,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___,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__________。中央政府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管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__________,分天下为__________郡,郡下设__________。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3、秦灭六国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创立了___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2)经济:秦始皇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统一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开发那里经济,兴修__________,沟通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3)文化:废除原来__________的文字,把__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思想:发布__________,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________的都要判处死刑。秦始皇在咸阳活埋一批暗中批评他的儒生,史称‚__________‛。
(5)军事:针对北方__________的进扰,秦始皇命大将__________反击匈奴,夺取__________,并把内地民众移居那里垦田戍边;并让__________负责,修筑了西起_______东到_________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__________。
4、秦统一的意义: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二)大一统的汉朝
1、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上:接受__________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__________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__________;
(2)思想上:接受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排斥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
(3)文化上:武帝还大力推行__________教育,在长安举办__________。大学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__。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__,进入鼎盛时期。
(三)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西,即今天__________和更远的地方,称为__________。汉武帝时,曾在公元前__________年和公元前__________年两次派出__________出使西域。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公元前__________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__,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________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____________的一部分。
2、‚丝绸之路‛是指从_________出发,通过_________、今_________,至_________,再转到__________。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
五、知识梳理
六、例题演示,规律总结
1、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汉武大帝》展现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下列属于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是
()
①颁布推恩令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平定七国之乱
④反击匈奴,解除其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3.(2007年盐城市中考)秦朝为阻止匈奴进扰而采取的措施是()A.修灵渠
B.筑长城
C.灭六国
D.通西域
课堂检测(03)
班级
姓名
学号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是()A、周文王 A、分封制 B、周武王 B、郡县制
C、秦始皇
D、汉武帝
2、毛泽东曾说过‚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C、宗法制
D、世袭制
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说的是()A、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C、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 A、孟子 B、主父偃
B、秦穆公成就霸业 D、秦筑长城,气势雄伟
D、孔子
4、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主要是接受了谁的建议()
C、董仲舒
5、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
A、甲骨文 B、小篆 B、秦朝
C、帛书 C、汉朝
D、金文 D、隋朝
6、最早沟通长城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A、战国时期 是()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长安 B、洛阳
D、实行盐铁专卖
C、咸阳
D、开封
7、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
8、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他必须到()
9、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臵
10、阅读下列材料
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还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反击匈奴,开发边疆,兴修灵渠。
请回答:(1)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
(2)材料中哪些措施促进了秦朝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3)材料中哪些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否定?
B、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 D、丝绸之路的开辟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四)一、课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七上第19、20课)
二、目标要求:
(1)识记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开发的史实;
(见书本_____页)(2)识记并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见书本_____页)
三、考点分析
四、基础知识(识记)
1、西晋的灭亡:曹丕死后,司马懿控制了魏国的大权,三国中________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________篡夺了皇位,建立了________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____年,西晋灭掉了________国,结束了分裂局面。到西晋第二代皇帝__________在位时,由于腐败,造成混乱,316 年,__________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2、内迁各族:从东汉末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3、淝水之战:(1)317年,皇族__________重建晋朝,都城在__________,历史称为_______。________年,大将________自立为帝,国号‚________‛,结束了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总称为‚__________‛。(2)4世纪后期________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________重用________为丞相,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________年,________征集了80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却遭到了大败,这是一次以_____胜_____的战例。(3)淝水之战给后人留下了两个成语,即________和________。
★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
a.江南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b.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逃避北方战乱,逃往________,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他们带去了__________,带去了________________。
c.江南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农业方面)a.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_________,大片的荒地_________。b.江南以__________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________、__________也得到推广;c._____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3)开发区域:东晋、南朝时期,___________一带农业发展迅速,________、_________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4)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__________________,为经济重心逐渐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
5、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①北方统一: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_______族,建立了_______,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②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的交往,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上相互影响,_________已经成为趋势。③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___________________,孝文帝进行了改革。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①迁都________;
②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_____、_____改革; ③主要的改革措施:迁都以后,主要的措施包括:(1)说_____语,穿_____服改____ 姓;(2)鼓励与汉族_____;(3)采用汉族的_____;(4)学习汉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作用(影响):这些措施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是统治阶级为了适应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趋势,主动采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措施,为以后隋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五、知识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六、分层训练
1、(2007威海)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A、在朝廷中禁用鲜卑语
B、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 C、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
D、禁止学习汉族的礼法
2、(2006泉州)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七、课堂检测
1、西晋的建立者是()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2、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A、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3、攻入长安,消灭西晋的是哪族军队?()A、鲜卑 B、氐
C、羌
D、匈奴
4、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前秦军队战斗力不强
B、前秦军队战线太长 C、前秦军队不习水战
D、前秦军队不得人心
5、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______开始的。A、东汉末
B、西晋后期 C、东晋 D、南朝
6、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
D、南朝统治者施仁政
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消灭汉族文化 D、巩固北魏鲜卑族的统治
8、列举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措施。(至少三条)
5、阅读下列材料:
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将曩时(过去)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和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请回答:(1)这一材料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_______地区的经济开发状况。(2)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这一地区经济开发的表现。
(3)这一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因素有哪些?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五)第一课时
一、课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二、目标要求:(1)评价唐太宗,知道武则天,知道‚开元盛世‛;(2)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3)了解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三、知识梳理
(一)‚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
1、重视生产,减轻赋税劳役;
2、提倡节俭;
3、合并州县;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________和________被称为‚房谋杜断‛,最著名的谏臣是______。
(二)武则天:(1)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2)改唐为_____;(3)人称其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三)‚开元盛世‛
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__________‛。
1、政治清明:(1)任用贤能(任用________为宰相),‚励精图治‛。(2)重视地方吏治,把优秀地方官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3)提倡节俭,烧毁宫内珠玉锦绣。
2、经济繁荣:(1)农业:兴修水利,发展农耕。________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蔬菜品种大都从________传入的,________之风全国盛行,制成________犁和新的灌溉工具________。(2)手工业:丝织业和陶瓷业发达,越窑________瓷,邢窑________瓷和________最为有名。(3)商业:长安为国际性大都市,________是居民住宅区,________为繁华的商业区。
(三)隋唐科举制
1、形成时期——隋。(1)________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2)________设臵进士科。
2、完善时期——唐。(1)唐太宗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扩充圆学规模,扩建校舍,增加学员。(2)武则天开设殿试和武举。(3)唐玄宗时以诗赋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3、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2)促进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五)对外友好往来:
1、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2、玄奘西游。第二课时
一、课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二、目标要求:
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与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2、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然建立元朝的史实。
三、自主识记
1、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的_______在江南地区推广,_______和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仓,_______的产量在宋朝居首位,棉花的种植由_______、________扩展到_______。
2、________丝织‚号为冠天下‛,________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________成为著名的瓷都,宋朝的________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临海的________、________等地,造船业发达。
3、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
港,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管理海外贸易。四川地区出现的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从________中后期开始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最后完成。5、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______为大汗,尊称他为_____,1271年,__建立元朝,定都________,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和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都始于________朝。
四、知识梳理
(一)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农业发展水平超过北方:(1)原因:①南方少战乱,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②自然条件的变化。(2)表现:占城稻的引进;苏州、湖州成为主要粮仓;棉花的推广;茶树的栽培。
2、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蜀锦;棉织业;兴起于海南岛;(2)制瓷业:江南地区;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3)造船业。
3、商业:(1)繁华的都市——开封、杭州;(2)海外贸易:①著名商港——广州、泉州;②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③交子的出现。
4、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
(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国,统一蒙古草原。2、1271年,忽必然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然就是元世祖,1276年,南宋灭亡。
3、元世祖时期:(1)重视农业生产;(2)开凿运河和开辟海运;(3)商业繁荣,大都成为政治、经济中心;(4)中外交往频繁(马可〃波罗);(5)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还加强对西藏(元时正式归属中央)、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七、课堂检测
1、吸取隋亡教训,非常重视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的唐朝皇帝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形成的标志是隋炀帝始建进士科B、唐太宗任用高官主考,后来成为定制 C、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D、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唐朝外交盛况空前,下列能反映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历史事件是()A、丝绸之路的开辟 B、玄奘西游C、郑和下西洋
D、雅克萨之战
4、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使用景德镇的瓷器 B、用‚交子‛购物C、种枪占城稻 D、朋友送你《红楼梦》
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A、魏晋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6、我国历史上内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A、辽朝 B、西夏 C、元朝 D、清朝
7、制度创新对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列制度创新始于元朝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8、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怎样重用人才的?他们的这一做法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者有何启示?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六)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课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二、范围:七(下)15~20课(P88~P118)
三、目标要求:
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3、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4、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闭关锁国‛的历史影响。
四、自主识记 1、1368年初__________在__________称帝,________朝建立。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皇帝,建立________朝。
2、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明朝:①明太祖时,在地方废除__________,设立直属中央的__________,分管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中央废除__________,撤销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分理朝政。②明太祖时还建立特务机构__________。③实行__________制度,选拔官吏。
(2)清朝:①雍正帝设立__________,它标志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②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还大兴__________。
3、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
(1)民族英雄__________组建抗倭队伍‚__________‛开赴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
(2)1662年,民族英雄__________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__________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臵__________,隶属__________。台湾府设臵,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17世纪时,________帝率军两次围攻__________的侵略军。结果中俄双方于__________年签订了__________边界条约《__________》。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流域包括______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4、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1)西藏地区:顺治帝赐予**五世‚____________‛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佛教首领‚__________‛的封号;1727年,清朝开始设臵__________。
(2)新疆地区:__________帝时平息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叛乱,清朝设臵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__________。
(3)__________领导土尔扈特回归祖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4)清朝前期,疆域扩大,成为亚洲__________的国家。
5、清朝初期的40年实行‚__________‛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后下令只开_____处为通商口岸,由‚__________‛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五、知识梳理
六、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说法,错误的是()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D、设臵厂卫特务机构
2、在科举考试中开始规定八股取士的是()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A、设内阁
B、设六部 C、设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
4、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挫败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皇帝是()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5、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和**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6、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一重要历史事件。当时在位的皇帝是()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7、清朝设臵伊犁将军,它管辖的地区是()A、蒙古地区 B、新疆地区 C、西藏地区 D、台湾地区
8、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A、《爱晖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早在1684年清政府就设臵了台湾府,当时台湾府隶属于()A、福建省
B、浙江省 C、江苏省 D、广东省
10、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体现在()A、首创了殿试
B、首创了武举 C、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D、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题文体必须是‚八股文‛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六)一、课题:在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范围:七上第10、16、8、9、17、21课和七下第1、21、13、7、14、22、8、14课
三、目标要求:见中考说明P47,中国古代史
(八)(九)
四、考点分析。
五、基础知识(识记)第一课时
(一)古代科学技术
1、秦长城(P9七上):秦始皇让________负责,修筑了西起________、东到_______的城防,用来抵御__________,这就是闻名中外的‚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明长城(P122七下):东起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蜿蜒__________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2、隋大运河(P4七下):(1)原因: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2)时间__________。(3)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全长__________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__________的运河。(4)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__________。
3、北京故宫(P121七下):_______时候,在元_______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城中心的______城,今称______,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4、古典科学巨著(P122七下):(1)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2)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__________》,书中强调人类要和__________相协调,人力要与_________相配合。外国学者称它为‚__________‛。
5、四大发明:(1)P87七上,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________早期,用________做的纸;东汉时候,宦官________改进造纸术,纸逐渐普遍使用,后人把这种纸叫做‚________纸‛。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________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欧洲用纸代替羊皮纸,做书写材料,已是公元_________世纪以后的事了。(2)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P72七下):_________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________的发明,________和________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北宋时,_____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________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________年。早在________时期,我国人民制成‚_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__________,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由________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火药是我国古代________发明的。唐中期________;唐末年________;宋元时期_________;13~14世纪__________。第二课时
(二)古代思想文化
1、关于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P46七上):A________晚期的孔子,是________的创始人。B其贡献有:(1)思想上:他提出‚_______‛的学说,他主张‚_______‛,‚_______‛,反对_______和_______。(2)教育:a.创办_______;b.注意‚_______‛善于________思考问题;c.他教育学生要有________的学习态度,要________;d.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________,以便‚________‛。e.孔子的弟子整理的《________》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C.影响__________。
2、百家争鸣(P48七上):(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要代表:A墨家:①创始人:__________ ②主张__________。
B儒家:①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 ②主张:a.提出‚__________‛,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b.要求统治者用‚__________‛治国;c.还主张__________,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C道家:①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 ②主张‚__________‛。D法家:①战国末期的代表人物:__________ ②主张‚__________‛。E兵家:①鼻祖是________ ②著作《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_______‛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3、古代文学成就:(1)唐诗P35七下:________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李白诗的特点:__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人们称他为‚_________‛。杜甫诗的特点:_________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诗史里的不朽篇章。他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白居易诗的特点有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是其代表作。(2)宋词(P78七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________时已出现,到宋代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代杰出的词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苏轼:北宋文学家,他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对后世影响较大,代表作有__________等。李清照:生活在________之交。她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辛弃疾:生活在________时期,他的词特点:__________。(3)明清小说(P127七下):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________阶段。成书于元末明初的《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其他创者是________。和这部小说同时成书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是________。明朝中期的《__________》,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__________,通过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清朝曹雪芹创作的《__________》,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史记》(P94七上):(1)作者__________,(2)体例:是我国第一部_____通史。
5、古代书法、绘画、雕塑方面的成就:A、魏晋南北朝时期(P122七上):(1)书法:_________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_______、_______转化到______,_____和_____也逐渐流行。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_____,或_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___________》,有‚__________‛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2)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东晋的__________最为出色,代表作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雕塑:山西大同的__________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__是著名的两大石窟。B、隋唐时期(P38七下):(1)隋唐书法:最著名的当推_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他的新书体,人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2)隋唐绘画,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有唐朝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擅长人物故事画,__________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开后世__________先河。
(3)隋唐石窟艺术,最著名的是__________,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C、宋元时期(P80七下):(1)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突出地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创作中。表现__________的风俗画增多,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大画家张择端的《__________》,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___________,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__________‛。(2)宋元时期:盛行随意挥洒的__________。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书法各有新意,人称‚________‛。元朝________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六、课堂检测
1、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持续利用‛的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我国最早的纸发明于()A、西周 B、秦
C、西汉 D、东汉
3、《史记》的作者是()A、班固 B、班超 C、司马迁 D、司马光
4、隋唐时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伟大工程是()①都江堰
②大运河
③北京故宫
④长成 A、①② B、③④ C、②
D、①②④
5、下列有关我国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隋唐时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③隋朝时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④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编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天工开物 B、水经注 C、《金刚经》 D、《梦溪笔谈》
7、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8、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佤,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9、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韩非子
B、孔子 C、墨子 D、老子
1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语出自()A、孔武 B、孙膑 C、韩非子 D、孟子
11、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从哪位皇帝开始把儒家学说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各有何积极作用?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八)一、课题: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
二、范围:八上第1~9课。
三、目标要求:见中考说明
四、考点分析: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它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它时刻警醒我们:勿忘国耻,发愤图强,因此这段历史也成了各地中考的主要内容。2004年盐城市中考考查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知识点,2005年考查了《南京条约》、洋务运动、辛亥革命识点,2006年考查了维新变法、邓世昌、中国近代史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等知识点,预计2007年中考此处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并有可能出现材料题或问答题。第一课时
侵略与反抗
一、自主识记
1、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年__________领导的__________。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其内容有:(1)割________给英国;(2)赔款__________万元;(3)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__________商定。
3、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________社会逐步沦为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________的开端。
4、火烧圆明园发生在________(事件)期间,罪魁祸首是________和________。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共割占了我国________平方公里的土地。
5、新疆地区从公元前________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时起正式归属中央。1865年,中亚浩罕国陆军司令_______侵入新疆。_______国也占领伊犁地区。清政府派______收复了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__________。
6、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在________展开激战,战斗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_________。1895年,中日签订《___________》,内容有:清政府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_______两;允许日本在中国_______;增辟________等。《马关条约》的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________程度。7、1900年6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海军司令__________率领,进犯北京,在________被义和团包围。8月中旬,侵略军攻占__________,1901,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内容有:清政府赔偿白银________两,以________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________活动;拆毁________,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________到________铁路沿线要地;划定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________居住。影响:(1)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__________。(2)清政府完全成为________的工具。(3)中国完全沦为__________社会。
二、知识梳理
第二课时
近代化的探索
一、自主识记
1、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__________,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有_____、_____、_____等,后期的口号是________,开办的民用工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_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支海军。1862年成立的________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____。
2、__________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3、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_____________。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________成立,________为总理,通过了推翻__________,废除______,建立________,改革_________的革命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合称‚三民主义‛。4、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________发动起义,辛亥革命爆发。____年___月_____日,孙中山在____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影响:推翻了_____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使________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的胜利果实被________窃取了。
5、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________,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知识梳理
七、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2、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这副对联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义和园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3、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你认为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后
4、洋务派开办的著名军事企业不包括()
A、福州船政局 B、汉阳铁厂 C、安庆内军械所
D、江南制造总局
5、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其中,标志着经济上开始近代化探索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在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利益的是()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8、中国近代史上,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戊戌变法 B、启蒙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文艺复兴
二、简答题
1、结合具体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2、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两次被迫作出向西方学习的重大行动。根据新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向西方学习的重大行动是哪两次?结果如何?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九)一、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二、范围:八下第10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1课,北伐战争;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三、目标要求:(1)简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了解中共一大的召开,认识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2)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对象;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3)知道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了解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意义;(4)了解红军长征的主要经过;了解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四、考点分析:
在盐城市中考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是命题重点。复习时抓住中共的成立及其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活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长征等重大史实。
五、自主识记
1、五四运动:(1)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五四运动从________爆发,后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主力军由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五四运动取得__________。五四精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__________的爱国运动,标志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2、中共的成立:(1)_______年7月,中共‚一大‛在________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3人。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举________为中央局书记。(2)中共的诞生是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焕然一新。
3、黄埔军校的建立:(1)1924年5月,国民党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帮助下,在________创办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2)黄埔军校培养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军阀。________年4月,__________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__________的利益。
5、(1)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率领革命军在__________举行武装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3)____年4月,朱德、陈毅和毛泽东两军胜利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________,由_______任军长,________任党代表。(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_____、创建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6、红军长征:(1)______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_____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__________,与陕北红军会师。
_____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甘肃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2)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企图,保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
7、遵义会议:(1)_______年1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__________________,取消__________;肯定________________;确立了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会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__________。
六、知识梳理
第二课时
一、课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范围:八下第14课《难忘‚九一八‛》;第15课《宁为战死,不作亡国奴》;第16课《血肉筑长城》
三、目标要求:(1)知道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2)知道七七事变开始了全民族抗战,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3)了解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四、考点分析:
本单元讲的是抗日战争历史。复习时抓住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重大史实。
五、自主识记
1、九一八事变:(1)_____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__________政策,中共派________等组织抗日。(2)中国人民的________开始了。
2、西安事变:(1)为了逼蒋介石抗日,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_____和__________联合行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__________,又称‚__________‛。(2)事变和平解决标志__________基本结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形成。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________的抗日战争开始。日军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如__________(举例)。
4、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抵抗,__________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_________指挥的________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________指挥的______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5、中共‚七大‛:(1)1945年4月,中共在________召开_______大。会议主要讨论________和________的重要问题。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会为争取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准备了条件。
六、知识梳理
七、课堂检测
1、我国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帝国主义国家垂涎欲滴。为了独占这一地区,1931年日本发动了()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3、下列史实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A、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东北抗日义勇军 D、抗日战争
4、学完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某班同学出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A、难忘九一八 B、血染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战台儿庄
5、标志着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6、以下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指挥的战役是()A、卢沟桥血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7、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8、电视正在播放‚历史上的今天‛这一节目,画面中一群青年学生高举横幅游行,上书‚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请问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一二九运动
9、某市共青团团委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决定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夏令营活动。关于‚长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长征过程中两次会师的时间、地点、队伍。
(2)长征途中,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
(3)长征路上,红军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请试举两例。
(4)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七、课堂检测
1、我国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帝国主义国家垂涎欲滴。为了独占这一地区,1931年日本发动了()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3、下列史实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A、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东北抗日义勇军 D、抗日战争
4、学完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某班同学出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A、难忘九一八 B、血染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战台儿庄
5、标志着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6、以下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指挥的战役是()A、卢沟桥血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7、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8、电视正在播放‚历史上的今天‛这一节目,画面中一群青年学生高举横幅游行,上书‚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请问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一二九运动
9、某市共青团团委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决定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夏令营活动。关于‚长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长征过程中两次会师的时间、地点、队伍。
(2)长征途中,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
(3)长征路上,红军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请试举两例。
(4)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十)第一课时
一、课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范围:八上第17课、18课
三、目标要求: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作的努力;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使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列举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主要原因。
四、考点分析:这一部分知识是各地中考正在逐渐加以重视的内容,考查较多的内容有:人民解放军取得一系列胜利的战役,胜利的原因。2007年联系的热点: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距今60周年),三大战役及其意义等。
五、基础知识
(一)内战烽火(八上P88)
1、重庆谈判:(1)背景: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_______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________。为了进一步赢得________的时间,也为了________,他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________在周恩来陪同下应邀前往重庆。(2)时间: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3)结果:达成和平建国的‚__________‛。(4)意义:①戳穿了美蒋假和平的阴谋。②向人民表明了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团结和教育了广大人民。
2、挺进大别山:(1)时间:_____年夏。(2)过程:_____、_____率领的_____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__________,向国统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接插入__________地区,人民解放军转入__________。(3)意义:刘邓大军开辟________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________和湖北重镇________。
(二)战略大决战(八上P93)
1、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结果三大战役中,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________万人,意义:大大加速了__________在全国的胜利。①辽沈战役:时间:_____到_____;指挥者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解放__________全境。②淮海战役:时间:_____到_____;指挥者: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意义:奠定了解放__________的基础。③平津战役:时间:_____到_____;北平国军总司令________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结果:________全境基本解放。
2、渡江战役:_____年4月,________和________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_____日,________解放,统治中国________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3、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③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英明指挥;④国民党政治腐败,失去民心。等等。
六、知识梳理、精典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只要和平有望,仍不放弃和平的谈判,即使被逼得进行全面自卫抵抗,也仍然是为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统一。
——周恩来《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请回答:(1)文中的‚谈判‛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当时进行的和平谈判有希望吗?为什么?
(3)为争取和平,中共中央做了哪些努力?
第二课时
一、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二、范围:八下第1,2,3课
三、目标要求:
1、了解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知道西藏的和平解放;
2、简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四、考点分析
常见考点:新中国成立的标志和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
五、基础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成立:(1)筹备:1949年9月,第一届_______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__》,选举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以_____为国旗,以__________为国歌,以________为首都并改名为________,采用________纪年。(2)成立的标志: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__________。(3)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见P3最后两段。
2、巩固:(1)西藏和平解放:_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为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2)抗美援朝:(1950~1953)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和_____就是他们中的代表。(3)土地改革:a.基本目的: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它规定废除_____,实行_____。_____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c.意义:彻底摧毁了______;农民翻了身成为_______。使_______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_______,农业生产获得_______。
六、知识梳理
七、课堂检测
1、随着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的十一长假成为人们出行旅游的好时期,下列和十一长假有关的是()A、平津战役的胜利
B、占领了南京,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C、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 D、新中国的成立
2、‚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的肆意侵略而臵之不理。‛周恩来这段话针对的是()A、美国发动侵朝战争
B、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C、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D、英国侵略印度
3、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毛泽与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抗美援朝战争
5、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
6、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发生在()A、东北 B、华北 C、华东 D、西北
7、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展开联想,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A、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C、中共成立、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8、在朝鲜战争中,为圆满完成潜伏任务,取得战斗的胜利而甘愿被烈火吞噬直至壮烈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是()A、黄继光
B、邱少云 C、罗盛教 D、董存瑞
9、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与解放下列城市中过程相似的是()A、长春 B、北平C、南京 D、石家庄
10、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迅速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十一)一、课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
二、范围:八(下)
11、《民族团结》;
12、《香港和澳门回归》;
13、《海峡两岸的交往》;
1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5、《外交事业的发展》(P52~79)
三、目标要求:(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3)了解对台基本政策,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内容,了解万隆会议;(5)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说明中国承办APEC会议的意义。
四、考点分析
本单元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维护民族团结、外交与祖国统一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往中考涉及的题目较少,复习时重点把握党和政府的对台政策、中美关系正常化等史实。
五、自主识记
1、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我国是一个由__________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__________政策。它是我国一项__________和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具有重大意义。
2、一国两制: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历史遗留问题,_________提出了‚______‛的伟大构想,它为实现__________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3、党和政府对台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__________思想;改革开放后,确立__________的大政方针;不久后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__________‛政策,两岸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4、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项原则;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举行_______________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上提出‚__________‛的方针。
5、(1)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时,双方在上海签署__________;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1971年10月25日,__________届联大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2001年APEC会议在__________举行,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边外交活动。
六、知识梳理
七、例题演示
1、阅读材料: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
——周恩来
请回下列问题:
(1)这段话来自哪次会议?
(2)为解决与会国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3)这一方针产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八、课堂检测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满足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革命和土地改革 B、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工业实现共同繁荣
C、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
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中央领导人是()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3、1997的,香港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洗雪了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耻辱。香港从此摆脱了()A、英国殖民统治
B、法国殖民统治 C、美国殖民统治 D、葡萄牙殖民统治 4、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共识‛,最重要的是()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的和平谈判可以分步进行 D、不以政治分歧去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5、‚你好,台湾‛网站登录了许多信息,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信息()
①汪辜会谈
②江泽民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③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④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 6、2007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纪念万隆会议52周年的活动。以此重温历史,弘扬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52年前,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互不侵犯‛
D、‚互不干涉内政‛
7、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之父。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迄今为止,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举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A、1955年,中国参加的亚非会议 B、中国参加的‚东盟‛会议 C、2001年,上海举办的APEC会议 D、1979年,中美建交
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美友好局面开创于20 世纪70年代,你知道有利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事件有哪些吗?(至少说出两例)
(2)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请叙述它的内容。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十二)第一课时
一、课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范围:八下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第5课《三大改造》、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三、目标要求:
1、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3、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知道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
四、考点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改变颓废的经济形势,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一五期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五、自主识记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_年开始实施,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发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应地培养__________。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年颁布的《__________》,宪法规定:我国坚持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它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__的宪法。
3、到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社会改造,实现了把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1956年,中共第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需要。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路线,紧接着,又发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5、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__,两弹元勋__________,县委书记
__________等。
六、知识梳理
第二课时
一、课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范围: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9课《改革开放》,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目标要求:
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历史意义;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的作用和影响;
2、了解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主要内容,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四、考点分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也是中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近几年盐城市中考都考查了这一知识点,另外,请关注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
五、自主识记 1、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__________,会议内容:重新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____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
移到__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形成了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________以来党的历史上______。它完成了党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拨乱反正,是__________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的新时期。
2、__________农民开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_____、______、______和福建的_____建立四个经济特区。__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后来,我国开放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__________经济特区,设立了__________开发区。现在,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1982年,在中共第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________。1987年,他又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__________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________的战略部署。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________________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次大会形成了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1998年,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__________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六、知识梳理
七、课堂检测
1、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将集中主要力量进行()A、重工业建设 B、轻工业建设
C、农业建设 D、商业建设
2、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是()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C、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D、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恶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
D、中共八大的召开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经济建设上来
B、思想建设上来
C、组织建设上来
D、法制建设上来
5、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共哪次代表大会上()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6、邓小平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因为()
A、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他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他是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D、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7、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基本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8、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臶开创未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 请回答:
(1)这段歌词是对建国以来三代领导人丰功伟绩的写照,想想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2)歌词中的‚旗臶‛主要指的是什么?在哪次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最有充分体现‚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十三)一、课题:世界古代史
近代史中的科学和思想文化
二、范围:世界古代史1~9课
世界近代史第22课
三、目标要求(见中考说明P49~50)
四、考点分析
这部分内容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在以往的中考中,考过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在2007年的中考中预测考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要注意书上插图。
五、基础知识
1、三大人种:人种的差异,是__________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2、大河流域的文明:(1)金字塔:是古代__________国王的__________,是______的象征。(图)(2)《汉谟拉比法典》:前18世纪________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_______________。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__________比较完备的__________法典。
(3)人类早期文明是在__________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3、古希腊:(1)是__________文明的发源地。(2)前_______世纪,雅典城邦兴起,公元前________世纪,成为著名的________共和国。(3)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改革:时间__________;内容: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影响(雅典全盛的表现):使雅典达到________,经济________,文化________,奴隶主民主政治________。
4、大化改新:(1)7世纪中期,__________颁布改新诏书。(2)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__________,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是日本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过渡的标志。
5、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查理马特改革:_______世纪前期,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__________制度。其特点是:我的_____的_____,不是我的_____。
(2)教会: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在政治上有________,经济上________,文化(思想)上是________的精神支柱。
6、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阿拉伯数字:a.发明人:____________ b.传播者:________ c.________世纪初,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2)马可〃波罗:________年,马可〃波罗来华,受到元世祖__________的赏识,在朝
中任职,记述他东方经历和见闻的《__________》一书,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
(3)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7、三大宗教:(1)佛教:a.时间_________;b.地点_________;c.创始人________;d.教义__________;e.传播:公元前_____,________在位时,向外传播。向北________(略)向南________(略)。
(2)基督教:a.时间_______;b.地点_______;c.创始人_______;d.教义________;e.圣诞节__________;f.公元纪年__________。(3)伊斯兰教:a.时间_________;b.地点:_________;c.创始人_________;d.教义________;e.伊斯兰教的经典《__________》。(4)产生的背景(共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著名建筑:(1)麦加大清寺:是伊斯兰教的第_____大圣寺,它的建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2)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________教堂,其建筑特点是__________式建筑风格。
9、世界近代科学与思想(P138九上):(1)科学家:a.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成就有:天文学________,数学________,力学________。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_________‛,对近代_________的发展影响最大。b.达尔文: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_________》,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打击了_________。c.爱因斯坦:最重要的贡献是20世纪初提出的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略)。
(2)思想家:a.伏尔泰:法国________思想家。其基本主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启蒙思想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知识结构
七、课堂检测
1、‚金字塔‛是哪一大洲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A、美洲 B、亚洲 C、非洲 D、欧洲
2、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3、奥运会的发源地是()A、希腊 B、罗马 C、埃及 D、印度
4、在下列何人当政期间,古代雅典达到全盛()A、梭伦 B、伯利克里 C、凯撒 D、屋大维
5、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属于()A、希腊式
B、罗马 C、哥特式 D、巴洛克式
6、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②基督教产生于中东的巴勒斯坦一带 ③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④1世纪,伊斯兰教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发明了阿拉伯数字的是()A、阿拉伯人 B、中国人 C、印第安人 D、印度人
8、提出著名的物理学的相对论的科学家是()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伏尔泰
9、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科学家是()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门捷列夫
10、伏尔泰在政治上主张实行()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总统制
11、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俄国1861改革
D、秦商鞅变法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十四)一、课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二、范围:九上第17、18、19课、九下第1、2课
三、目标要求:(1)了解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2)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3)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内战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简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说说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5)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6)讲述马、恩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7)简述彼得格勒起义,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8)了解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了解苏联成立的时间、国名,概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
四、自主识记
1、美国南北战争:(1)时间: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2)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5)转折: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6)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__,扫清了_______________,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俄国农奴制改革:(1)时间:________年。(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性质:_______________。(4)意义:虽然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但加快了_______________,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日本明治维新:(1)主要内容: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生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3)意义: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摆脱了沦为_______________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_______________。②走上了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4、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21年,苏俄实施_______________政策,允许__________,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年底,_____________成立,简称‚苏联‛。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__________苏联由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这一体制也叫_______________。
五、知识梳理
一)资产阶级 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二)马克思主 义诞生与发展
六、课堂检测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2、关于林肯的历史功绩,正确的应是()
A、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奴制度 B、领导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
C、领导南北战争,颁布《人权宣言》 D、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3、大化改新和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最重要的共同点是()A、吸收外来文化 B、摆脱落后状态 C、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D、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4、俄国十月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的哪一个城市()A、莫斯科
B、彼得格勒 C、列宁格勒 D、斯大林格勒
5、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是()A、实施新经济政策
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C、颁布新宪法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6、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A、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7、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是()A、农奴制
B、幕府制 C、黑人奴隶制
D、国家分裂
8、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9、问答题:19世纪60到90年代,美国、俄国、日本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对该国历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六、课堂检测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2、关于林肯的历史功绩,正确的应是()
A、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奴制度 B、领导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
C、领导南北战争,颁布《人权宣言》 D、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3、大化改新和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最重要的共同点是()A、吸收外来文化 B、摆脱落后状态 C、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D、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4、俄国十月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的哪一个城市()A、莫斯科
B、彼得格勒 C、列宁格勒 D、斯大林格勒
5、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是()A、实施新经济政策
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C、颁布新宪法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6、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A、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7、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是()A、农奴制
B、幕府制 C、黑人奴隶制
D、国家分裂
8、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9、问答题:19世纪60到90年代,美国、俄国、日本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对该国历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十五)一、课题: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和殖民扩张、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二、范围:九(下)10、11、12、13、15、16课
三、目标要求:(1)知道《神曲》,简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所起的作用;(2)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英国资产阶级、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简述华盛顿、拿破仑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3)简述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主要条件之一。(4)简述玻利瓦尔的主要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四、考点分析:
这部分内容重点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形成时期资产阶级开展的系列活动:文艺复兴(文化)、资产阶级革命(政治)、殖民侵略和扩张(对外)。
五、自主识记
1、(1)文艺复兴开始于____________,先驱是____________,他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的一位诗人,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其最大的成就是____________。他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善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____精神,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新航路开辟:______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支持,以________起程,开始横渡____________,到达今天美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3)文艺复兴推动了____________,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_________基础;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_____________,欧洲_____________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
____________的产生和发展。
2、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纲领性文件:①《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颁布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制约,规定__________________,国王不能__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_;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__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_。②《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宣言痛斥了__________________,宣布_______________,人们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__________。③《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掌权后颁布,宣言宣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资产阶级政治家:
①华盛顿:他领导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__________,革命期间组建了军队(大陆军),__________被任命为总司令;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②拿破仑:_____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1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__________。在位期间,拿破仑对内巩固__________,颁布__________,对外多次打败_________,扩大法国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_____,也损害了__________,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3)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为__________扫清了道路,推动了__________。
②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___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对以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③法国大革命摧毁了__________,传播了__________,对__________有很大影响。
3、血腥的资本积累:
(1)新航路开辟以后,最早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是________、________最先进进行奴隶贸易的是__________,但__________是‚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英国在亚洲拥有的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殖民地是__________(国家),当时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是__________。
(2)影响:①英国通过在印度及其他地方的殖民侵略,掠夺了无数财富。英国人利用抢来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同时,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__________,进一步刺激了__________,促使__________迅速成长为__________。②印度:使印度人民长期陷于贫困。
4、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在拉丁美洲争取独立运动期间,涌现出的杰出代表有__________。他由北向南,转战于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南美大陆上的________军队,解放了________在南美洲的殖民地,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________后来被誉为‚_______‛。
六、知识梳理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剧变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抗争
七、例题演示
从14世纪到19世纪中叶,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等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统治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北师大版《历史课程标准》 请回答:
(1)哪位航海家首先发现了美洲大陆?(1分)
(2)17~18世纪大西洋两岸发生了哪些资产阶级革命?(3分)
(3)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它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2分)
4、以英国为例,简要说明地理大发现、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3分)
八、课堂检测
1、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材名称可以确定为()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响
C、政治改革的意义
D、民族战争的结果 2、17、18世纪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最主要的成就是()A、完成了人类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B、资本主义工场和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 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 D、彻底扫除了欧洲各地的封建势力
3、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殖民掠夺
D、宗教神学
4、新航路开辟最为积极的历史意义是()A、证明地球是圆的B、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C、证明海洋是相通的 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5、有关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的表达,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C、君权神授和议会矛盾的结果 D、殖民压迫促使民族意识觉醒
6、人权,既是人类长期以来的共同追求,也是现实社会中的热门话题。就18世纪70年代的美国而言,在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人权方面具有进步意义的文献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7、有人说在西方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象拿破仑这样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这种说法的理由是()
A、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B、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他颁布了《人权宣言》 D、他领导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8、‚我希望美洲人民永远不要把国王的宝座搬到自己的土地上来。‛‚解放者的称号已经高于一切,因此我决不会降低身份去登上王位。‛请你判断这番话的人是()A、圣马丁
B、伊达尔哥 C、克莱武 D、玻利瓦尔
9、为欧洲新航路开辟创造了重要条件的我国古代发明是()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火药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十六)
一、课题:两次世界大战
二、范围:九上近代史
(七)第21课、九下
(三)第6、7课
三、目标要求:见中考说明P50~51
四、考点分析
从前几年历史中考来看,2007年中考两次世界大战部分仍将以二战为命题重点。继续考查重大事件的认识与反思,并结合时政热点设计考题,中考多以选择题和材料题为主。
五、基础知识(自主识记)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三国同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三国协约。结果:爆发了________________。
2、导火线:1914年6月________事件。
3、主战场在________。
4、重要战役(转折点):1916年的________战役,被称为‚________‛。
5、一战结束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
6、一战的性质:是场非正义的________________。
7、一战的影响(灾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客观原因:绥靖政策:
①实质(内容)________________ ②顶峰:________阴谋。a.时间________;b.地点________;c.与会国________;d.内容________;e.结果________。③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面爆发的标志: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__。
3、战争扩大: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________的突然袭击。其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争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________。其影响是:____________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标志是:1942年1月,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________________》,这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作用)
6、雅尔塔会议:(1)目的________;(2)时间________;(3)地点________;(4)与会国________;(5)内容: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二战的转折点:________________战役。
8、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年6月6日,___________登陆。其作用是:使德军陷入________________。
9、二战结束的标志:(1)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二战的性质:是世界人民反________________的战争。(回顾一战)
1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
12、影响:(1)空前浩劫;(2)改变世界面貌;(3)影响历史进程。
六、知识梳理
两次世界大战
七、课堂检测
1、两次挑起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是()A、意大利
B、德国 C、日本 D、奥匈帝国 2、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宜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史实证明了这一论断()A、英法 B、法国 C、波兰 D、苏联
3、‚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人称之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是指()
A、来克星顿枪声 B、美国内战 C、珍珠港事件 D、中途岛战役
4、‚二战‛期间,盟国召开了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开罗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德黑里会议 D、波茨坦会议 5、2007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________年。A、60周年
B、61周年 C、62周年 D、63周年
6、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美国的参战
B、第二战场的开辟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
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以下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日本偷袭珍珠港
②百团大战
③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8、在那场战争中,苏联军民的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慨,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讲话
(1)材料中‚那场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2)材料中胡锦涛认为中国和苏联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请你分别写出中国、苏联在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各一场重大战役。
(3)‚那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时光飞逝,那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让全世界至今都不能遗忘。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十七)
一、课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二、范围:九下第3、4、5、8、9课
三、目标要求:
1、了解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简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3、评价罗斯福;
4、了解国会纵火案和反犹狂潮是德、意、日的侵略罪行;
5、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6、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为资本主义强国的主要史实。
四、自主识记 1、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__________》,和约规定:领土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赔款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殖民地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国公约》宣称尊重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遵守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方便。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从__________爆发。特点有_________、4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斯福新政的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美国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本主义制度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得到加强;美国__________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德国法西斯上台后,制造了旨在打击共产党的‚__________案‛,掀起了_________狂潮。
4、二战后,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情况可分三个时期:(1)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发展尤其迅速;(2)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_______________,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3)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__________时代,其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5、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__________组织,1993年,西欧国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_________,简称_________,各成员之间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经济的发展。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6、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第_____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1974~1975年日本经济受到__________的打击,发展减缓。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__________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64年,日本__________成为举办了奥运会,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__________的欲望也开始膨胀。
五、知识梳理
1、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2、经济大危机
3、摆脱危机的方法
4、战后美国经
济发展的特
点
5、西欧和日本
经济的发展
六、课堂检测
1、《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煦曾经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仍然存在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终将激化 C、和约没有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却种下了新的仇恨 D、英法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2、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实质上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是()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中日协议‛
D、《慕尼黑协定》
3、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
①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③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④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害中华民族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①③④
4、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第一次就任总统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你认为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A、经济危机
B、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第五篇: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教学案_7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教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读教材,了解作者,掌握字词,了解内容,识记精彩语段,鉴赏突出写法。
2、其中对于古诗要会背诵会默写,文言文在不借助注释情况下顺畅翻译。教学重难点:
1、鉴赏突出写法。
2、文言文在不借助注释情况下顺畅翻译。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 直接导入
2、目标
(1)通读1-3单元教材,了解作者,掌握字词,了解内容,识记精彩语段,鉴赏突出写法。(2)其中对于古诗要会背诵会默写,文言文在不借助注释情况下顺畅翻译。
二、学习
1、自学
自我总结,你认为的重点,同桌之间相互讨论(1)文学常识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2)字音字形(3)名句的默写(4)古代诗歌鉴赏(5)文言文阅读
2、展示阶段
选代表说说你总结的重点内容,大家共同学习。
3、后教(师总结)
(1)文学常识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苏联(国籍)作家,他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本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形象,抒发“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一面》节选自《鲁迅回忆录》,作者阿累。本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作者1932年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通过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刻画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同时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从文章的选材看,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我的老师》节选自《魏巍散文选》作者魏巍,当代作家。本文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为感情线索。通过具体记叙和描写七件小事:假装发怒、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看老师写字、排除小纠纷、梦中寻师。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展示华厦文化魅力》作者余玮,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课文描述了世界顶级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和一片爱国之心。《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赵普,北宋政治家。课文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本文在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四次奏荐人才的描写,显示赵普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题破峙后禅院》作者常建,唐代诗人,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登岳阳楼》作者杜甫,唐代诗人。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该诗意境阔大,情景交融显示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周总理,你在哪里》作者柯岩,现代女诗人,这首诗运用“询句—呼唤—寻找—应答”的独特构思来展现主题特点。表达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无限怀念的深厚感情。该诗运用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起到了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的效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仁,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大自
然追求快乐自由的心理,同时也说明了封建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是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月迹》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全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记叙了一家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三颗枸杞豆》作者程海,本文运用回忆的笔法,生动细致的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本文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按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材料,生动而细腻的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形象。
《柳叶儿》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宋学孟,本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写了儿童时代在那饥荒严重的岁月,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但如今回忆起来,有种苦中带涩的滋味儿,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两小儿辩日》体裁寓言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本文告诉人们:片面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
《黄纱巾》体裁微型小说,作者薛涛,作品运用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每个镜头流露了人与 之间相互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周定舫,全文按瞻仰者的行踪为序具体介绍了巍峨、雄伟、庄严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在介绍大碑座上的十块浮雕时按照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和浮雕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结合的顺序,说明热情赞颂革命先烈的丰功佳绩,同时表现了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与怀念之情。《巍巍中山陵》以空间为序向我们介绍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凡尔赛宫》向我们介绍了世界驰名的法国王宫—凡尔赛宫,通过说明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今昔地位突出表现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文章插叙了一段历史轶事,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黄鹤楼》节选自《文苑英华》作者阎伯理唐代人,黄鹤楼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特色句式多变,多用对偶。
《于园》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这篇园林小品,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本文按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来写层次井然。(2)字音字形 《童年的朋友》: 绺liǚ
鬃zōng 诅zǔ咒zhîu 《一面》: 窘jiǒng
摩挲suō
颓tuí
恣zì情 《我的老师》:
卜bǔ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榀pǐn 剔tī透
犊dú
遗孀shuāng
遴lín选
轩xuān然大波
摩mï天
萦yíng系
水榭xiâ 《赵普》:
阖hã户启箧qiâ
薨hōng
龌wî龊chuî 《古诗二首》:
万籁lài
钟馨qìng
吴楚东南坼ch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椹shân
油蛉líng
斑蝥máo 珊shān 瑚hú珠
攒cuán
敛liǎn
人迹罕hǎn至
觅mì食
秕bǐ谷
宿sù儒
蝉蜕tuì 人声鼎dǐng沸fâi
拗ǎo
盔kīu甲 《月迹》:面面相觑qǜ
倏shū忽
袅袅niǎoniǎo
掬jǖ 《三颗枸杞豆》:叶鞘qiào 蹑niâ手蹑脚
腻nì味
殷yān红
《我们家的男子汉》: 嗫niâ嚅rú 《柳叶儿》: 捋luō
噌噌cēngcēng
兀wù
茬chá 《两小儿辩日》:辩斗dîu
孰shú为汝多知zhì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镏liú金
上溯sù
重chïng幔màn
庑wǔ殿
挑tiǎo衅xìn
逾yǘ越
天堑qiàn 《巍巍中山陵》: 麓lù
莽mǎng
巉chán岩
灵柩jiù
竣jǜn工
陀tuï
深邃suì
牌坊fāng
琉liú璃lí
门楣mãi
趺fū
嵌qiàn 参cēn错suî
穹qiïng隆
《凡尔赛宫》:摒bìng弃
镶xiāng嵌 挥洒淋lín漓lí
静谧mì 恬tián静
心旷kuàng神怡yí 粼lín粼lín 参cān天
婷tíng婷tíng 轶yì事
加冕miǎn 《黄鹤楼》:
费祎yì
闼tà门
《于园》:
槛jiàn 《文笔精华》: 圜yuán
厩jiù
炫xuàn耀
(3)名句的默写
1、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4)古代诗歌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
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深幽寂静的环境,主要运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诗的颔联后来衍化为成语“曲径通幽”,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或隐喻了人的品性高洁,情趣高雅,心志淡泊。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写出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登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既有实写,又有虚写,“坼”、“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这首诗是三四句写景,既是实写,又寓想像。写出了洞庭湖壮阔和气势恢弘的特点。
杜甫“凭轩涕泗流”的原因是什么?与亲朋失去联系,而且自己年老多病,孤单寂寞;更重要的是国家风雨飘摇,天下到处兵荒马乱。是个人的颠沛流离和国家的动荡不安促使着诗人“凭轩涕泗流”。(5)文言文阅读
三、训练
默写
师批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 直接导入
2、目标
(1)通读4-6单元教材,了解作者,掌握字词,了解内容,识记精彩语段,鉴赏突出写法。(2)其中对于古诗要会背诵会默写,文言文在不借助注释情况下顺畅翻译。
二、学习
1、自学
自我总结,你认为的重点,同桌之间相互讨论(1)文学常识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2)字音字形(3)名句的默写(4)古代诗歌鉴赏(5)文言文阅读
2、展示阶段
选代表说说你总结的重点内容,大家共同学习。
3、后教(师总结)
(1)文学常识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松鼠》选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布丰文选》,另外他还著有《自然史》,本文按照先总说—再分说—后补说的说明顺序,用细致的描述,文艺的笔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并
补充说明松鼠的用途,表现松鼠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动物。《松树金龟子》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世界》,达尔文赞扬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这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等方面的情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
《国宝—大熊猫》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作者叶永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
《黔之驴》选自《柳宗元》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本文是作者寓言作品《三戒》中的一则,全文按照虎惧驴、识驴、吃驴的顺序,叙述了一个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从本文中演化出来的成语有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蝉》是首托物寓意的咏蝉诗,作者唐代诗人虞世南,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的形象。《孤雁》作者唐代诗人杜甫,这首诗,表达的就是乱离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尽情。
《鹧鸪》作者唐代诗人郑谷,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乡愁旅思。新闻这种文体,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个必不可少部分,有时还可以加上结语和背景。真实准确是消息必须遵守的原则,同时报道要迅速及时,语言简洁明快。
《三个太阳》这是一篇文艺通讯,作者黄传会,这篇通讯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活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录音新闻》是指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的报道事件。这则新闻以时间为顺序报道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赞扬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工人、解放军等团结奋战为祖国贡献的精神。《“神舟”五号航天员出征记》本文按时间为序,抓住杨利伟出征这一个场面以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报道。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按时间各事件本身的特点,真实、迅速的报道了我军中西东三路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
《中央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这则消息生动全面报道了交接仪式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七子之歌》作者闻一多,当代诗人,诗人以“独白”的口吻写下了“七子”:澳门、台湾、香港、威海卫、九龙、旅顺大连、香港岛“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痛苦,以及迫切企盼回到祖国怀抱的殷殷情怀。
《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沁园春,词牌名,雪:题目,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咏雪言志,抒发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报负,这首词大气磅礴,写景纵横千万里,论史、上下几千年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卜算子、咏梅》“卜算子”词牌名,“咏梅”是题目。咏,用诗词等来叙述毛泽东的这一首词与南宋爱国词人陆游的咏梅词一样都是通过咏梅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但寄托在词中感情有所不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
《木兰诗》是北朝一首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体裁长篇叙事诗,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诗中运用了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如:互文、反复、排比、比喻、反衬、顶针等。
《观刈麦》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苦农妇之口诉说当时赋税沉重,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破阵子》作者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破阵子,词牌名。这首词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的形象,抒发了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悲愤。
《回延安》作者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创作过剧本《白毛女》。诗歌紧紧扣住延安按照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的内容抒发诗人对延安的特殊感情,诗歌格式上借鉴了陕北信天游爬山调的格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
《再别康桥》选自《新月诗选》作者徐志摩,新月派诗人,有《志摩的诗》《猛虎集》,康桥又名剑桥,英格兰的一个城市,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这首诗叙述温婉柔静,娓娓道来之中,感受诗人沉静的心。《我的中国心》作者黄霑香港词作家,歌词通过一位海外游子的诉说,刻画了身在异国他 乡海外赤子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者陈晓光,词作家,歌词结构严谨韵脚明亮,形式整齐,语言明快,充分抒发了劳动人民幸福自豪,和对未来充满美好希望的感情,通过对现实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黄河颂》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作词,冼星海曲,这是抗战初期很有影响的抒情诗,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使至塞上》选自《全唐诗》作者唐代诗人王维。本诗叙事与写景结合,又重在写景,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为空间实体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伟。《黄鹤楼》作者唐代诗人崔颢,诗人从传说写起,又由登楼逃眺异乡风景,引动日 暮怀归之情。
《归园田居》作者东晋诗人陶渊明,田园诗人,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平凡而美好的劳动生活,意境醇美。
《采莲曲》作者唐代诗人王昌龄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莲叶》作者唐代诗人郑谷,诗人用清新秀逸的笔调咏荷叶的高尚品质。
《赠荷花》作者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人用衬托的手法表现出荷花与叶坚贞不渝的品质。
《白莲》作者唐代诗人陆龟蒙,借咏白莲淡雅高洁的精神和内心的怨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 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莲》作者宋代诗人苏轼,通过叙事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谈闲适的心情。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宋朝哲学家,说: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这篇哲理散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正直高尚的气节,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字音字形 《松鼠》: 驯xùn良
矫jiǎo健
缨yīng
榛zhēn
榉jǔ实
蛰zhã伏
苔tái藓xiǎn 《松树金龟子》: 锹qiāo
颚â
献媚mâi
无动于衷zhōng
抑yì郁yù
螽zhōng斯
《国宝—大熊猫》:
濒bīn危
貘mî
上林苑yuàn
璀cuǐ璨càn
邛qiïng崃lái
浩瀚hàn 孤僻pì 分娩miǎn 仔zǎi 翌yì日
繁衍yǎn 《黔之驴》: 好hào事者
憖yìn憖然
大骇hài
远遁dùn
以为且噬shì已
搏bï
狎xiá
跳踉liáng
《古诗三首》: 婑ruí
藉jiâ 《三个太阳》:亘gân古 呕心沥lì血 碴chā 吞噬shì 铠kǎi甲 伫zhù立
翩piān跹xiān 罗布泊pō
蹙cù 粗犷guǎng 舷xián窗 俯fǔ 瞰kàn 《录音新闻》:
悫quâ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绥suí
问鼎dǐng苍穹qiïng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荻dí
要塞sài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愍mǐn
氤yīn氲yūn
硇náo洲
髁kē
蹴cù 蹋tà 《咏荷诗歌五首》:
菡hàn萏dàn
蕃fán
淤yū泥
濯zhuï清涟lián而不妖
亵xiâ玩焉
噫yī
梵婀ē玲 《毛泽东词二首》:
分fân外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
咏yǒng梅
俏qiào
驿yì
寂jì寞mî
《木兰诗》:
可kâ汗hán大点兵
鞯jiān
辔pâi头
溅jiān溅jiān 啾jiū啾jiū
朔气传金柝tuî
策勋十二转zhuǎn
著zhuï我旧时裳 《观刈麦》:
妇姑荷hâ箪dān食
饷xiǎng田
《破阵子》: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的dì卢
《回延安》: 白羊肚dǔ手巾
糜mãi子
黍shǔ
《再别康桥》: 荇xìng 《歌词三首》:
萦yíng
烙lào
炊chuī烟
穗suì
梳shū 妆zhuāng
澜lán
《古诗三首》: 塞sài上
燕yān然
荒秽huì
(3)名句的默写
1、垂绥饮清露。(虞世南《蝉》)
2、望尽似犹见。(杜甫《孤雁》)
3、相呼相应湘江阔。(郑谷《鹧鸪》)
4、,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5、风雨送春归。(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6、,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
8、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
9、《登岳阳楼》中写景的诗句是:。
10、虞世南的《蝉》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暗示自己高洁的品质的点睛之句是:。
11、郑谷的《鹧鸪》诗中以湘江暮景渲染悲剧气氛,透出诗人沉重的羁旅相思之愁的诗句是:、。
12、郑谷的《莲叶》从视觉角度写莲叶的形象和色彩,从嗅觉角度写了莲叶的香味的句子是:、。
13、陆龟蒙的《白莲》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用幽静清新的环境气氛衬托它清逸绝俗的意志和个性的诗句是:、。
14、陆游《卜算子·咏梅》词中从假设的角度,写出 梅花惨痛的悲剧命运,也写出梅花孤芳自赏的品格的诗句是:、。
15、白居易的《观刈麦》诗中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是:、。
16、辛弃疾的《破阵子》: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穷感叹的句子是:、、。(4)古代诗歌鉴赏 《蝉》
“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
后两句隐喻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品行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居高”的“高”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孤雁》
都表现了诗人孤独凄凉的羁旅之情。
诗中“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的作用是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作者写孤雁自比,表现了他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最能体现这种感情。《鹧鸪》
这首诗首联咏其形,以华贵的山鸡类比,写出鹧鸪的“喜暖”的习性、斑斓的羽色。颔联咏其声,以青草湖边迷蒙的雨色、黄陵庙里飘零的落花等景物加以衬托,使鹧鸪的啼声倍觉悲凉。颈联写游子佳人闻其声而触动情怀。尾联写鹧鸪在苦竹丛中寻觅暖巢,衬托出诗人羁旅相思之愁。
抒发了游子的乡愁旅思。“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倍感其声之哀怨凄恻。
《沁园春 雪》
词点明主旨的句子“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卜算子• 咏梅 》 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之情。
毛泽东笔下的梅花的形象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阖,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卜算子• 咏梅》
抒发了作者孤傲清高之情。
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表现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
陆游以梅花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托了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而梅花那种寂寞凄凉,屡受摧残的遭遇,也正是陆游政治上备受排挤的写照。作者在此诗中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他苦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木兰诗》
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写边塞夜景表现军旅的苦寒生活的句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战争的激烈悲壮的诗句:将军百
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句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观刈麦》
表明全家人艰辛劳动的诗句: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表明劳作艰辛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破阵子》
“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国家。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追忆当年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并表现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使至塞上》
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景象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激愤和抑郁的内心的句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全诗紧扣题目,叙述描绘了出使路线、沿途风光、最新消息。
诗人以征蓬与归雁自比,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的情感,抒发了自己身世浮沉之感和思乡之情。
“萧关逢侯骑,都户在燕然”,途中得知军情,语透英豪,显出一位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黄鹤楼》
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赏析颈联:颈联写登上黄鹤楼所见之实景: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绿。诗人登楼远眺异乡风景,引动日暮怀归之情。
“空余”突出黄鹤楼的清寥、孤寂感。“空悠悠”突出白云的清浮飘荡。联系上下联,两处“空”字表现写物写景,实则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的感叹。
最后一联表达作者叹人生以及乡关何处的思乡等复杂感情。《归田园居》
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写辛勤劳动的心情和感受的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反映劳作艰辛,但躬耕田园的志向不改,表达作者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句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没有改变的句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不懈追求的句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厌弃。“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5)文言文阅读
三、训练
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