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简述中国的读者群体(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10:5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业论文设计:简述中国的读者群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毕业论文设计:简述中国的读者群体》。

第一篇:毕业论文设计:简述中国的读者群体

毕业论文设计:简述中国的读者群体

姓名:何晓菊

简述中国的读者群体

摘要: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网络文学的介绍;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群体的需求与偏好的调查;青年读者群体的研究;老年读者群体的研究;特殊残疾人读者群体的研究;中国读者群体的未来。

The introduction of classical literature,modern literature,network literature;students of university library reader group needs and preferenc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young readers group;old reader groups;special handicapped person reading group;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ader Group.目录

一.按文学作品类型分类

(一).古典文学的介绍…………………4

(二).现代文学的介绍…………………7

(三).网络文学的介绍…………………8

二.按群体类型分类

(1)高校学生读者群体………………11

(2)青年读者群体……………………13

(3)老年读者群体……………………14

(4)特殊残疾人读者群体……………17

三.中国读者群体的未来发展……………18

一.按文学作品类型分类

(一).古典文学的介绍

中国的古典文学实际上是指自秦朝至清朝末期产生的一些文学作品,它包括许多内容,例如作家,文学作品,文学笔下表现的历史事件,文体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学的运动以及流派和产生的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考据,研究等。它与中国古代文学史有点类似,按文学史的习惯来分度话,可以划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中国的古典文学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大量文章脍炙人口,中国古典文学不仅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上不可多得的宝贝。

从当初科举制度的正式废除,使新世纪的中国人才的选拔方式和培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世纪的新式教育,在为新中国造就着大批知识分子的同时,也为21世纪的文学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作者队伍和读者群体,正是这批接受过新式教育的读者群体有力地支持与促进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02期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并进而构成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步入中国古典文学的殿堂已成为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梦想,它是世界文学宝库经典中的经典,吸引着大批的读者走进它,了解它,并发扬它的艺术魅力。从新中国恢复高校的考试开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渴望对中国古典文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他们又常常没有时间,或没有老师辅导,加上目前大多数学校基本上都是采用古代的文学史教材,这些教材有些内容太多,太深,有些又太简洁,都不适合文学爱好古典文学的读者使用,这些情况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不少烦恼,为方便这些读者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古典文学的魅力,出版界近几年来,也都相继出版了好几种中国文学史辅导性读物,但有的读物涉及内容太少,不足以概括整个文学史,有的设题虽多,却又过于简单,往往语焉不详,并没有很清楚仔细的概括出古典文学的特点,有的又太文学史,几乎变成了文学史教材的缩本,还有的虽然采用的形式调理比较清晰,但是在回答问题时又篇幅过长,缺乏必要的层次提示,读者往往很难把握其中心思想,更不用说透彻的了解它了。

读者应慎重选择古典文学类的书籍来阅读,一本好的中国古典文学书籍应该既避免各家的短处,又兼有各家的长处,书籍中设题合适,答问清楚准确,并尽可能的具有新意,才能吸引读者,不少文学类的辅导读物大多数与现行的高校文学史教材的写法一样,按年先后编写,以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近代四阶段历史顺序为四编,每编下再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理论等文学来编排。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真实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文化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史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它丰富的表现形式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几千年来,中国古典文学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又中国古典文学,二者相辅相成,使传统文化具有更深刻的影响力。

例如《诗经》内容非常丰富,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500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其内容记叙了①自周始祖后裔出世到武王灭商的许多传说和历史。②反映社会丧乱,描写战争苦难,指责现实,反映统治阶级腐朽,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矛盾的诗歌,如《大雅》中的“桑柔”揭示了**之中人民流离失所死伤离散的悲

惨情景。③反剥削,反压迫代表作有魏风中的《伐檀》 《硕鼠》④描写爱情和婚姻。反映了恋爱生活里所有的喜怒哀乐,忧喜得失,悲欢离合。

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中国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原始民族,他们的巫术活动孕育了文学的雏形。在这数千年历史的洗礼下,中国古典文学沉淀出一篇篇诗赋,一首首词曲,一出出戏剧,一部部文学著作。洗尽铅华的它们,惊艳了时光,温柔了流年,在物欲横流的今日,依然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神秘的历史传说,厚重的时代背景绽放出奇光异彩。

为了表达我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了解它的发展史,弘扬中国古代文化,让更多的读者从认识古文学到爱上古文学,再到提高民族自豪感。我们应该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古典文学素养,真正的走近中国古典文学的殿堂。

(二).现代文学的介绍

现代文学就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

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等新的文学载体,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上,都有新的创造,逐渐形成了现代文学的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以革命历史为背景,并包含多种创作方法,大大加强了文学与现实社会的密切联系,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文学约束,按照生活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现代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它打破封建旧思想,旧文学的枷锁,促进思想的解放,促进文学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曾经指出,现代文学的产生是顺应社会的要求,它已白话文为基础,成功的从古典型转向现代型。它兴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得到快速发展,以新中国的成立为转折,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两个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延续。可以说,现代文学既不同于古典文学是对古时候的探索,或者说感兴趣;又不同于网络文学是新世纪信息化社会日益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一起成长的,它同时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诞生。现代文学的读者群体的范围可以说是非常广泛的,单就它以白话文为基础进行创作而摒弃了封建文言文而言,新时期的我们都支持着白话文的发展,都勉强算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支持者与践行者。而今天的现代文学又在慢慢进步,它的读者群体没有严格的界限,只要是爱好文学作品的朋友们,我相信没有不读过现代文学作品的。

(三).网络文学的介绍

网络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其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规定。它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手段来表现。具有多样性等特点,发表在网络上的内容既可以是博文,帖子等文体,也可以是类似与传统文学那样的作品。由于网络的便捷迅速,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大大地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使上网看东西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

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速度之快,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意料。据国家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超过2亿读者,而网络小说更是组成了网络文学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已成功吸引了大批高学历用户。

市场调查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在中国网络文学小说用户中,大学本科和专科学历人群已成为核心群体,分别占45.7%和30.0%,硕士以及以上学历者占6.8%,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共占17.5%。

网络小说的流行,究其原因与当前民众阅读方式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显示,2010年,我国18周岁至70周岁国民中,有23.0%的人有过手机阅读的经历,比以前增加了大约8.1个百分点。3.9%的人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比以前增加了大约2.6个百分点,18.1%的国民使用过网络阅读,比以前大约增加了1.4个百分点。

据调查,在使用手机阅读的读者中,其中有三分之二的读者喜欢看的都是网络小说,而传统的文学作品只占三分之一。可见网络小说的兴起,对众多的爱好阅读的学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开放的网络创

作与发表平台,更适合年轻人的自由表达,使其更加大众化,平民化,更是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创建了平台。

许多读者会更喜欢看根据自己喜欢的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络文学用户调研数据显示,大约有79.2%的网络文学用户愿意看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43.3%的用户愿意购买网络文学实体出版的书籍,37.8%的用户愿意玩网络文学改编的网络游戏。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学将会成为一条高效率的产业链。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文学阅读成为一种新的日渐兴盛的阅读方式,网络文学创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从而也吸引了大量爱好文学的读者。如今的网络文学早已备市场所接受了,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网络文学至今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力,它给中国文学史上又添了崭新的一页,给了文学新的读者和新的面貌,使得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在创造新的文**流方面展现了自己的魅力。十几年的时间,网络文学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已经形成。今天,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忽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了。它逐渐被传统纸面文学的出版者和读者所接受。网上阅读开始与纸上阅读并驾齐驱,从而吸引了相当多的读者。

网络阅读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他们的阅读趣味实际上支配着网络文学的走向。于是网络文学就天然地具有“80后”和“90后”的文化烙印。他们没有历史重负,更注重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个体生命的细微感受。青少年读者实际上已经成为虚构类畅销书最为主要的消费者。

二.按群体分类

中国的读者群体从文学类型及其发展史的角度上可以划分为以上叙述的三类,如果要具体的来介绍,则可以从以下几个群体来划分。

(1)高校学生读者群体

在所有的环境中,学校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读书的环境,不仅仅是它有大量的书籍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是学校那种浓浓的书卷气息更能吸引读者。可以想象一下,沐浴在阳光的温暖中,坐在图书馆安静的桌子旁,深处在亿万书卷中,轻轻的捧着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是多么惬意和幸福的一件事。在这里,读者可以自由畅游在书的海洋里,你会发现,图书馆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地方。

学校为所有学者提供了这样一个有利的平台,而学子对图书馆的利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弄得不好的话,图书馆就成了一个摆设,其中的书就形同废纸一样,没有任何价值。学生对图书馆的需求同时也形成了一种读者群体,俗话说:一千个人的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千万万的学子中就有各种不同的爱好,有的喜欢文学类的书籍,有的喜欢历史类型的书籍,有的喜欢军事类型的书籍等等。从而形成了一批批不同的读者群体。图书馆应就这一状况合理整合资源,充分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我觉得,为使高校学生读者群体有更好的发展,图书馆应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让它能够真正地发挥出作用。

为此,图书馆应该保障所有学生能够普遍均等地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并在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气息,特别地应致力于消除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困难,为全体图书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2)青年读者群体

互联网的诞生不仅改变了书籍的出版方式,还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18周岁至70周岁成年人中,进行过数字阅读的人群达到1/5以上。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莲~山 课件>数字阅读群体比传统阅读群体有着更强劲的增长趋势。

青年读者群体是数字阅读主力

调查显示,数字阅读主体主要集中在40周岁以下的青年群体,18周岁至29周岁的人群占数字阅读群体的一半以上,其次是30周岁至39周岁的人群,占到1/4以上,中学生中手机阅读率为33.0%。

社会的日新月异化,导致着数字阅读方式也日益多样。成年国民中,手机阅读最为普遍,其次有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电子词典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其中手机阅读群体更有一下几大特点:超过半数是农民,多数集中在26周岁以下,基本上大多数用户为高中以及以下学历。

尽管数字阅读发展如此迅速,吸引了大量的青年读者,但其内容在实质上与传统内容并无多大差异,不外乎是“文学类”,“生活百科类”,“历史类”,“军事类”等诸多类型的作品。但在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可以更快地获得自己想要阅读的东西。这大大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即使你在家不出门就可以尽知你想了解的事,这是数字阅读产生的原因,它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产生的,是符合大众的需求产生的,因此也吸引了大量的读者的眼球,特别是青年读者。

(3)老年读者群体

近十年来,我国人口比例已进入迅速老年化的时代,而单纯的物质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化社会的要求,精神养老呼之欲出。阅读作为人类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人类获得精神满足的一种重要途径。从而出现了老年读者这一群体。研究老年人阅读环境和阅读习惯,不仅有助于了解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状况,还可以为我国老年人的读者服务提供有利的帮助。我国老年人至今仍视阅读为重要的休闲活动,尤其喜爱阅读纸质读物,这点与其它读者群体有较大区别。伴随当代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满足老年读者群体的需求已成为一大难题。

为了保证“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们应高度重视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责任。图书馆是城市的重要文化事业单位,担负着人民群众学习文化知识,研究科学技术,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老年人继续学习,陶冶情操,娱乐身心,安度晚年的精神家园,为老年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粮食,实现“老有所学”,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

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更应获得社会的关注,我们应做好为老年人读书服务的工作,真正关注,关心,关爱老年人,既帮助了老年读者群体,又是一种对社会的回报。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重要性

2.从各个方便尽可能地多帮助老年读者。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把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温暖,体现在我们的具体服务工作之中。

3.围绕老年读者的需要调整书报种类,老年读者具有的文化层次往往比较高,阅历经验也比年轻人丰富,他们虽然上了年纪,但兴趣爱好却十分广泛。因此,他们的阅读需要必然与其他读者不尽相同。考虑老年读者的特殊性,我们合理调整书刊杂志报纸的种类和数量,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适应老年读者防病治病,健身长寿的需要从来图书馆的老年读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来看,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属于高龄老人,已老态龙钟。他们喜好的刊物,大都是有关疾病防御养生保健等医药卫生,养生健身的刊物,如《大众求学》,《家庭医生》,《老年文摘报》等。他们不仅认真地阅读了,而且还写了大量的笔记,而内容大都是保健方法,养生妙招,治病药方等。为了老年读者的这种需要,国家应增加这方面的书刊杂志和报纸的种类与数量,深受老年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适应老年读者学习创新理论,了解时事政策的需要学习创新理论,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必然使他们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永保革命晚节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精心挑选多种类,高质量的政治理论报刊杂志来学习。

适应老年人兴趣爱好,休闲娱乐的需要,他们为了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往往反映在他们选择阅读的书籍种类上。如爱好钓鱼的,愿意看钓鱼杂志;爱好养花的,愿意看花卉刊物;爱好美食的,就喜欢烹饪饮食之类的资料;爱好文学写作的,就喜欢文学期刊和新闻写作的刊物等。如果他们把爱好和阅读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即可充实精神生活,又可提高他们的特长,技艺.(4)特殊残疾人读者群体

在读者群体中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残疾人读者群体。

2011年4月23日,在第16个世界读书日,“全国残疾人阅读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牵手残疾人走进图书馆“活动在国家图书馆隆重举行。文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图书馆有关负责人以及图书馆界,出版界和残疾人代表参加了活动。

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拓展视野,获取知识,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残疾人群体尽管在身体上有缺陷,但对于阅读时非常渴望的,只是由于各方面的阻碍,残疾人阅读尚存在一些困难,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残疾人的需求。

我国大约有8300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残疾人身体的制约,广大残疾人读书学习的愿望与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急需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帮忙。

我们应专门为残疾人设立一座图书馆,以方便他们的阅读。而为残疾人读者服务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和谐的标志。我国国家图书馆将今年读书日的主题定位“牵手残疾

人,走进图书馆”,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为残疾人服务,保障残疾人群体的文化权益成为其日益重要的职责。

为落实这一行动,各领导应通过指导,组织残疾人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使残疾人多读书,读好书,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增长技能,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技能,平等共享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在残疾人群体中树立爱知识,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尚,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建设的激情和潜能。

同时,“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是由国家图书馆,中国残疾信息中心共同建设,在’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建设基础上,特别增选了“阅读中国”,方正电子书等中文图书数据库和中外文期刊数据等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残疾人读者的阅读需求。此举为残疾人士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知识信息服务,以消除残疾人士利用文化资源的时间与空间的障碍,保障他们能够均等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三.中国读者群体的未来发展

种种变革催生出阅读产业的迅速发展,据调查,目前手机是各种阅读终端中普及度最高的载体。整体而言,在未来的发展中,手机阅读将成为一种引领潮流的趋势,将吸引这更多的读者群体选择手机来阅读。

除此之外,电子阅读产业发展迅速,调查显示,国民中1596万人拥有电子阅读器,未来一年,我国电子阅读器拥有人群将达到总人数的3.2%。我国拥有电子阅读器的人群,近一年来在电子阅读器阅读上的花费为7.17亿元。专家分析,未来在阅读产业中,传统阅读仍将存在,但阅读份额会减少,今后的未成年人将更加习惯,更加愿意阅读数字化的图书,报纸,期刊。这意味着未来数字产业的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和市场。

而在中国的手机阅读人群中竟有一半是农民。

利用手机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相对而言比较连接,又好理解,更重要的是价格便宜,很容易获得信息,很适合农民对阅读的需求。对农民来说,书籍和报刊杂志不容易到手,他们也不具备这个条件,价格也贵。通过手机阅读,一个月只需要几元钱,或者免费阅读。此外,移动电话的普及率高,而书籍,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与农民接触率也很低,因而农民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的比率在上升。

从手机阅读者的年龄结构来看,半数以上的人都集中在年龄为26以下的年轻人中,此外,从手机阅读的内容来看,排在首位的是“新闻“,排在第二的是”小说“,第三的是”网上浏览“。由此可见未来阅读的发展前景更加乐观。

第二篇: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云南艺术学院

艺术文化学院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目:云 南 省 图 书 馆 读 者 群 体 调 研

指导教师:

段 庆 华

业:

公共事业管理

姓名/学号:蒋春苑

201107014158

陈彩香

201107014159

范丹璇

201107014153

段瑞雪

201107014160

尹杰美

201107014126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目录

一、课题名称........................................2

二、选题背景:......................................2

三、选题意义:......................................3

四、调研过程........................................3

五、调研结果........................................3

六、本次调查发现问题及解决建议........................9

七、部分活动照片....................................12

八、结束语..........................................14

九、附:............................................15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一、课题名称

名称:图书馆(文化站)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专题调研: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

调查对象: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及图书馆工作人员

二、选题背景:

云南省图书馆,始建于1909年的云南省图书馆坐落于风景优美、高等学府林立、人文气息浓郁的昆明市“翠湖文化圈”,在近百年的时光中,先后经历了清朝末年、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不同的历史时期,馆史沧桑悠久,人文积淀淳厚,馆藏资源丰富璀璨,在云南文明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图书馆一直担负着为大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职能,发挥着为人民群众提供知识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被誉为“知识的殿堂”云南省图书馆和“人民的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三、选题意义:

图书馆是国家举办的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图书阅读和知识咨询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藏书、图书目录和图书馆间协作、协调及业务研究、交流的中心。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书刊资料的合理需求,调查分析图书馆的读者群体,可以了解现阶段图书馆的任务和读者服务工作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更加准确和具体地了解图书馆的读者群体,图书馆的现状及读者的实际需求,并给图书馆提出建设性的措施。

四、调研过程

调研时间;2013年9月26日 调研形式:发放问卷调查,访谈。

调研安排:所有小组成员在图书馆门口向读者发放问卷调查,之后分工调查图书馆的服务措施,对图书三位管理员进行了访谈。

五、调研结果

(一)、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1、年龄分布

如下图1-1所示:读者年龄所占比例最多的是25-35岁,占44%;所占比列最少的是60岁以上,占6%;18-25岁的读者占27%;35-45岁的读者占13%;45-60岁的读者占10%。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图1-1

2、学历分布

如下图1-2所示:在呗调查的读者中,大学本科学历的读者所占比例最多,是7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读者最少,占10%;高中及以下学历的读者所占比例是20%。

图1-2

(二)、图书馆利用情况分析

从图2-1可以看出:有40%的读者每周去图书馆3-4次,27%的读者每周偶尔去图书馆,23%的读者每周去图书馆1-2次;10%的读者每天去图书馆。数据表明读者去图书馆的频率还是高的。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图2-1

从图2-2可以看出:去图书馆自习的读者所占比列最多,占40%;其次是借阅,占30%;上网、看报刊杂志和找资料完成作业的各占10%。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只发挥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宣传,提高电子阅览室等其他先进资源的使用率。

图2-2

从图2-3可以看出:64%的读者认为自己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是一般;有23%的读者认为自己充分利用了图书馆资源;有13%的读者认为没有充分利用。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图2-3

从图2-4可以看出:在所借阅的书中,只有27%的读者全部按时阅读完成;有73%的读者是大部分按时阅读完成。说明读者对图书的使用率并不是充分利用。

图2-4

从图2-5可以看出:使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读者反映强烈的是查询系统不便,比重达57%;其次是资料更新速度慢,比重是16%;然后是觉得资料缺乏,比重占10%;有7%的的读者反映馆藏资料过于陈旧;还有10%的读者觉得无困难。这给图书馆改进服务提供了参考。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图2-5

(三)、电子网络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如下图3-1所示:经常使用网络资料的只占20%;有47%的读者是选择一般;高达37%的读者多未用过网络资源。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读者对图书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图书馆应加大对电子网络资源的宣传力度。

图3-1

(四)、从图书管理员交谈的时候了解到读者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总结:

1、读者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①、不按时还书;

②、在阅读书籍的时候不爱护书本,书本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③、有少部分读者几年前借的书到现在都没有归还,导致了图书馆的很多的藏书流失在外,难以追回;

④、有的直接把图书馆当做茶楼,每天都会有市民带着他们的“下午茶”来到这儿“饱餐”一顿,然后留下很多的残渣离开;

⑤、有的读者则是在阅览室里随意的翻看书籍后不归位,随意的摆放;

⑥、有的还会把本来属于这个阅览室的书籍带到另外的阅览室去,书籍被拉得混乱无序,对管理人员管理书籍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也让很多想到图书馆里看书的读者无法在正确的位置里找到他们想要得书籍;

⑦、很多读者在来到图书馆以后,很盲目,不知道自己该到哪里去看书,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借阅书籍。

2、对读者存在问题的总结:

①、读者的素质有待提高,在导图书馆借阅的过程中表现的过于随意而不顾及公共环境和其他读者的感受以及图书馆的一个秩序;

②、市民对图书馆的了解需要更深入。对图书馆的分布和提供的服务很陌生,对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③、读者不会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条件来使用图书馆。

对此,我们倡导市民文明使用图书馆,让我们的图书馆更好的服务大众。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六、本次调查发现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图书馆待解决的问题

在影响图书馆使用的诸多因素中,“查询系统不便”,比重高达57%,其次是资料更新速度慢,比重是16%;然后是觉得资料缺乏,比重占10%;有7%的的读者反映馆藏资料过于陈旧。这并不是说图书馆查询系统不便或是藏书匮乏,我们把此归因于图书馆对读者的真正需要缺少了解。

结合上述图书馆的服务,不难看出读者如果正确的使用图书馆给出的资源,对于读者自身来说是比较便捷的。读者可以到图书馆进行图书借阅、上网、查找资料、看杂志、自习等等一系列的活动。还有读者表示图书馆吸引他们的原因是图书馆里安静的环境是一个很好的看书学习地方,也可以得到较好的咨询服务,有较好的数字资源,有较好的上机上网的条件。在我们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就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读者表示,他来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来图书馆学习上网的。

在省图书馆里,读者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查找图书,例如馆内网上查询、向图书管理员询问或者直接查找书架。由此来达到读者对工作生活类图书、军事政治、社会科学、教育、娱乐休闲、学术研究、学习需要等的一个满足。图书馆里还为盲人单独开设了一个盲人图书阅览室,为想要读书的盲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对此,我们的建议是:

1、加强藏书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2、切实了解读者需要。

书籍更新速度及时,与时代进步同步。书籍在采购时,最好能公示采购书单,请读者反馈意见,根据读者的意见决定采购的书籍。

3、加强电子图书建设,实现信息资源有效共享。

在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的数字化是图书馆馆藏信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前提。为了切实引进适宜读者使用的电子资源,图书馆在增添数据库时,首先要求供应商提供免费试用,使读者充分熟悉、了解新数据库的学科专业特点,然后图书馆在读者中开展问卷评议后,决定购买数据库的种类,这样,就能增强电子文献的实用性,满足各层次的读者需求。同时,为适应网络信息环境的需要,电子文献的建设也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只有形成特色,做到资源互补,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信息 资源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二)、关于图书馆服务方面

熟悉图书馆资源,并能灵活结合读者的学科专业背景为读者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和目标。

解决建议:

1、在现有的图书馆管理中,图书馆对馆员素质的整体提升和组织进一步的学习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把图书馆的管理简单理解为购书、上架、流通、阅览室的基本管理等比较初级的管理和服务,这是不能满足新时期对图书馆的需求的。因此需要定期组织馆员学习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增进馆员对图书馆现有资源的了解,这是提高馆员解答咨询能力的基础。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2、在主动服务方面,建立以“读者满意”为核心的考核激励机制,学生定期对馆员服务做出评价,图书馆以读者反馈为根据对馆员进行相应的督促和奖励。

3、在馆员个人形象方面,建议图书馆统一馆员着装,佩戴“云南省图书馆”证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履行服务职能、推介图书、开展咨询、挖掘馆藏资源、提高图书利用率等方面的能动作用。

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阅读环境和借阅环境,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亟待提高,这不仅要求从服务态度上,从服务内容上也对馆员的工作素质都有了新的要求。

(三)、关于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和宣传方面

经过调查发现,经常使用网络资源的只占20%;高达37%的读者多未用过网络资源。由此可以看出大家对各种资源的内容范围尚不甚了解,图书馆应该宣传这类知识,促进大家对资源的了解进而使用。

调查过程中,他们中的部分读者详细记录了电子资源的内容,表示要登录尝试使用。这表明读者非常愿意系统地学习一些信息检索的知识与技能,而图书馆没有给读者做出宣传,也没有给读者提供相应帮助,造成了电子资源的极大浪费。

解决建议:图书馆网络资源是服务于读者学习和科研的最好的平台,图书馆要积极了解信息需求和发展动态,使数据库资源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1、进行信息化、网络化宣传,促成读者使用图书馆观念的转变。影响读者利用电子资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方法技能上的不足和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数据库本身质量问题以外,大部分读者中存在着传统学习观念。因此,图书馆要在广大读者中大力宣传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使广大读者认识到:在信息社会,图书馆数字化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方法,学会充分利用电子资源,是每个生活在当代的人必须掌握的学习技能。

2、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对图书馆电子资源宣传的广度和力度,让广大读者充分了解电子资源和检索方法。不仅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宣传栏、图书馆网站、数据库用户培训活动等途径,还要加强在图书馆主页等更具影响力的阵地进行宣传,及时在图书馆主页上通报图书馆的相关信息,发表系列电子资源的介绍性文章,让读者都能及时了解图书馆电子资源,并让他们在电子资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能及时反馈给图书馆。

3、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数据库培训活动,拟定各种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方法的培训规划,逐步使广大读者掌握现代电子资源的方法,提高他们适应图书馆数字化的能力。

七、部分活动照片

自助图书馆:读者不必亲临图书馆,不受图书馆开、闭馆时间的限制,自助图书馆在街边的一台自助图书馆服务机上就能借书、还书、办理借书证,享受图书馆的预借送书服务。自助图书馆装有书架、还书箱和电脑操作台等,能存放几百本书,采取自助服务方式。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组员在做问卷调查中

大家在积极讨论对策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全体人员

八、结束语

鲁宾斯坦说:“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而我们评价一个人也可以看他拥有多少知识。林语堂先生说,读书能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让我们的图书馆能帮助服务到更多的读者!我们相信:在所有读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云南省的图书馆会在藏书结构、读者服务和阅读环境等方面更上一层楼,图书馆会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九、附:

图书馆读者群体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写“图书馆读者群体调查”报告。希望您能抽出一点时间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会向您询问姓名、地址、电话等隐私信息,调查数据均作为学术研究,请您放心。非常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1、您的文化程度是()

A高中及以下 B 大学本科 C 研究生及以上

2、请问您到图书馆最主要做的是什么()(多选)

A借阅图书

B上网

C看报纸杂志等 D自习E找资料来完成作业 F 以上都有

3、请问你每周到图书馆几次()

A1—2次 B3—4次 C每天都去 D偶尔 E从不

4、如果您常来图书馆,吸引您的原因有()(多选)

A可以得到较好的咨询服务 B藏书较丰富 C有较好的数字资源 D环境好,很安静,有读书或者自习气氛 E有上机上网条件

5、您最喜欢到图书馆借阅的图书是()(多选)

A经济管理类图书 B文学类图书

C军事历史类图书 D哲学类图书 E计算机类图书 F报纸杂志 G人物传记类图书 H艺术类图书

6、你觉的图书馆的藏书量()A太少 B还可以 C足够 D其他

7、对于图书馆的书您是否会觉得太久过时了对您没有新指导意义?()A是,应该加快更新速度 B还好,有在更新 C不是,更新挺快的8、您对所借的书都有按时阅读完成么?()

A全部按时完成 B大部分按时完成 C一般没看过 D其它

9、你觉得你有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么?()A充分利用 B一般 C没有充分利用

10、您经常使用图书馆的网络资源么?()A经常使用

B一般

C多未用过

11一般您是通过哪种方式查找图书?()

云南省图书馆读者群体调研报告

A馆外网上查询 B馆内网上查询 C直接查找书架 D问图书管理员询问

12您在使用图书馆资源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

A馆藏资料过于陈旧 B资料缺乏C查找困难D资料更新速度慢

13您使用图书馆资源的目的是()

A工作生活的运用需要 B娱乐休闲C学术研究 D学习的需要E其他

第三篇:简述中国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带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中国几乎所有的省区都有喀斯特的分布,但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

中国整个西南地区石灰岩连成一片,分布最广,面积共达55万平方公里。其中尤以广西地区出露的面积最大,达12万平方公里,约占广西全区总面积的60%。贵州和云南东南部石灰岩的分布面积也约占该地区总面积的50%。此外,广东、浙江、江苏以及四川盆地和鄂西山区等地都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

我国广西,云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

同时,广西地区的喀斯特地貌也是别具特色的,这里除了部分的弧形山系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则分布着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尖锥状、宝剑状、柱状、塔状等形态各异、挺拔峻峭的石灰岩山峰。它们纵横连绵达数百公里,而且各个山峰的高度都十分相近,构成了一个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的峰顶面,在林立的石峰之间密布着一个个深达200~400米、直径不过100~200米的封闭小洼地。从广西西北部到中部,地形形态呈有规律的变化:峰顶高度依次降低,山峰密度逐渐变稀。同时,山间的封闭洼地高程也渐次下降,洼地规模也明显增大,由数个洼地联接成串珠状洼地。

而与广西相邻的云贵高原区喀斯特发育的特点与广西喀斯特有显著的差异,其原因是云贵高原的地质条件比广西复杂得多,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层与非可溶性的砂页岩、火山岩交互成层,再加上褶皱紧密,断裂错综,因而形成许多独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点的可溶岩体,而不像广西那样是一个连续分布的、褶皱平缓和岩性比较单一的、巨大的可溶性岩体。在黔南、黔西南和滇东某些地段,也有大面积连续分布的碳酸盐类岩层,在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也曾发育有热带、亚热带的峰林和孤峰平原等喀斯特地形,但因其自第三纪以后,云贵高原区地壳大幅度隆起,成为海拔1000~2000米以上的高原,这样就不再具备广西那种湿热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以溶解为主的喀斯特作用也就远不如广西那样能够强烈地进行,故其剥蚀作用相对较为突出,山峰一般具有浑圆、低缓的特点,溶洞分布也远不如广西那样普遍,峰林的陡峻程度也远比广西的峰林逊色。如今黔西安顺的峰林,云南路南的石林均为第三纪时尚未升为高原前湿热气候条件下的产物,而不是现在凉爽的高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除了广西,云南等地区我国其他地区还分布了众多的喀斯特地貌,其中四川省的石灰岩出露面积达128062㎞²占全省面积的18.1%,仅次于贵州、云南、广西,居全国第四位。在华东地区(包括江西,安徽,浙江,附件,江苏和上海)虽然出露地表的石灰岩面积较小仅占本地区的4.06%,但也发育着形态各异的喀斯特地貌;苏北,皖北地区发育着喀斯特丘陵;江西萍乡-宜春一带有具共同基座的短锥状峰丛;浙江天目山已及皖南,赣北也有少量溶洞的喀斯特化的山地;福建西南部的龙岩,三明地区是喀斯特发育最强烈的地区,那里不仅有类峰林,峰丘,溶斗等,还有长达数百米的喀斯特地下河。

中国喀斯特地貌有着明显的地带特征,东部喀斯特地貌呈纬度地带性分布,自南而北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和温带喀斯特。西部由于受水分的限制或地形的影响,属干旱地区喀斯特(西北地区)和寒冻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

热带喀斯特分布于桂、粤西、滇东和黔南等地。地下洞穴众多,以溶喀斯特蚀性拱形洞穴为主。地下河的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大,故称地下水系,平均流域面积为160平方公里,最大的地苏地下河流域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地表发育了众多洼地,峰丛区域平均每平方公里达2.5个,洼地间距为100~300米,正地形被分割破碎,呈现峰林一洼地地貌。峰林的坡度很陡,一般大于45度。峰林又可分为孤峰、疏峰和峰丛等类型,奇峰异洞是热带喀斯特的典型特征。

亚热带喀斯特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下河较热带多而短小,平均流域面积小于60平方公里。洼地较少,每平方公里仅为1个左右,且从南向北减少,相反,干谷的比例却迅速增加。正地形不很典型,主要为馒头状丘陵,其坡度一般为25度左右,洞穴数量较热带大为减少,以溶蚀裂隙性洞穴居多,溶蚀型拱状洞穴在亚热带喀斯特的南部较多。

温带喀斯特以喀斯特化山地干谷为代表,地下洞穴虽有发育,一般都为裂隙性洞穴,其规模较小。喀斯特泉较为突出,一般都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较大的流量,例如趵突泉和娘子关泉等。这一带中洼地极少,干谷众多。正地形与普通山地类同,惟山顶有残存的古亚热带发育的缓丘-洼地和缓丘-干谷等地貌。强烈下切的河流形成峡谷,局部地区,如拒马河两岸有类峰林地貌。

干旱地区喀斯特仅在少数灰岩裂隙中有轻微的溶蚀痕迹,有些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溶洞极少,已不能构成渗漏和地基不稳的因素。青藏高原喀斯特处于冰缘作用下,冻融风化强烈,喀斯特地貌颇具特色,常见的有冻融石丘、石墙等,其下部覆盖冰缘作用形成的岩屑坡。山坡上发育有很浅的岩洞,还可见到一些穿洞,偶见洼地。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极为广泛,喀斯特地区有许多不利因素需要避免和克服,也有许多有利因素需要加以利用,因此研究喀斯特地貌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中国“黑户”群体调查

中国“黑户”群体调查

来源:南风窗网

2015-03-03

中经摘要:

·由户籍改革滞后和社会管理缺陷造成的黑户问题,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这已成为困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黑户现象不仅存在,而且非常普遍。在城市,黑户在大中专毕业生和流浪人员中比较普遍,如广东和河南都有接近15%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户口档案;而在农村,甚至几乎每个村都有黑户的存在,如江西名口镇的每个村庄都有1%~2%的人从来没有上过户口。

·在以前,黑户主要分布在偏远农村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许多村民信息闭塞,几乎不与外界联系,更没有主动申领户口的意识。在我们调查走访的“黑户”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弃婴、收养或领养子女等。另外,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有部分是属于计划外生育子女,由于没有多少文化,不懂得户口还要主动申请登记,所以一个家庭中很容易产生多代都是黑户的现象。

·一般来说,离开老家去外地读书的学生一般会被要求把户口迁到学校的集体户口,而在毕业后,如果找到工作并能解决户口的,一般就迁到单位集体户;而毕业后单位不能解决户口的,一般是挂靠当地人才交流中心;而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的,一般会被要求迁回原籍。而正是在区域间的接续过程中,不同部门的交叉衔接与不同地区对户籍政策的理解存在差异,再加上管理制度上的各种冲突等,由此造成了大量毕业生成为黑户的现象。

由户籍改革滞后和社会管理缺陷造成的黑户问题,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这已成为困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2010年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至少有1300余万人没有户口,约占中国所有人口的1%。1300多万“黑户”浮出水面,成为数十年来中国人口政策和社会治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人群。他们没有户籍资料,没有户口卡(常住人口登记卡),也通常没有身份证,所以被社会俗称为“黑户”。他们中大多数是超生人员,也有部分是属于弃婴、收养或领养子女,还有部分则是因为户籍办理程序的繁琐或基层部门的不作为而被迫成为无户籍人员。因为没有户口,他们大多数人没有社会保障,没有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受教育机会,甚至连出行也困难重重。

2014年,我们专门就“黑户”群体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田野调查。

由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一旦真正满足“黑户”的条件,就很难通过正式的渠道去获取这部分样本,因此我们采用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式来对黑户家庭进行追踪式调查。此次调查,我们获得了分布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的1928个有效黑户个体,并通过分层线性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保证样本代表性,利用设计好的访谈提纲,我们对黑户个体进行了调查,同时让我们对不同类型的黑户总量可以进行合理推论。

总的来看,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黑户”群体普遍缺乏权利保障,心理环境较差,生存状态堪忧。由于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他们普遍收入较低,就业稳定性差,没有归属感,容易产生报复社会心理,继而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来源。

“黑户”群体知多少

总的来看,黑户现象不仅存在,而且非常普遍。在城市,黑户在大中专毕业生和流浪人员中比较普遍,如广东和河南都有接近15%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户口档案;而在农村,甚至几乎每个村都有黑户的存在,如江西名口镇的每个村庄都有1%~2%的人从来没有上过户口。

相比其他为社会所共知的脆弱人群,黑户们通常不为大家所了解。他们隐匿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公众也无法直接感知到这部分群体的存在。他们无法上学,不能到正规医院看病,甚至不可能获得一份像样的工作。可以说,由户籍改革滞后和社会管理缺陷造成的黑户问题,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这已成为困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形成“黑户”的原因有很多。

不符合政策超生型。新生儿出生后(二胎甚至三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经济状况困难的家庭往往会为躲避罚款,而不会及时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在我们的调查中,为逃避罚款而没有到派出所办理户口的比例最高,目前占到50%左右。以此类推,全国至少有650万这样的黑户。

这种类型的黑户,一般会等到孩子上学(现在小孩读书需要户口)的时候再去上户口。在办理的时候,派出所一般会要求出具家庭、村/居委和区县的各种证明,手续繁杂,而且要补交较高的罚款或社会抚养费。有些地方有规定提出,社会抚养费数额取决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或该家庭收入的若干倍。但在实际操作中,具体金额一般取决于个体的讨价还价能力,一般在3000元到5万元左右。

未婚生育型。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其一,一些人未达到结婚年龄就生育,而这按规定不可能获得结婚证和准生证,因此会导致孩子无法上户口。其二,一些人未婚先孕,而父母亲最后没有结婚。而按规定,小孩出生上户口必须随父亲或者母亲,这种情况就会使得新出生的孩子难以办到户口,从而成为黑户。总体来看,未婚生育的黑户公民占到10%左右,全国至少有130万人。

这部分黑户群体去派出所办理户口,一般会被要求出示医学出生证明。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出生证明早就不见了;或者孩子本来就是在家里出生的,根本就没有出生证明,所以要办理户口相当麻烦,而且成功办理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没有主动登记型。首先,小孩出生后,父母一直在外打工,留守的儿童没人管,户口也没有主动上,这类黑户儿童一般在5岁左右。其次,孩子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上户口,孩子一直到长大成人也不知道(农村以前上学不用户口),等到工作后才发现自己是黑户。对于符合计生要求,而只是没有主动要求领取户口的居民,占到黑户群体的15%,全国至少有195万人。

这部分没有户口的群体,可以直接申请补录,需要谈话材料、本人申请、村/居委会证明等证明此人确是事实存在。由于未满16周岁的人,还需要另一个医学出生证明,而这个证明材料不容易获得,所以很多人发现自己没有户口的时候,还是会选择等到满16周岁后,再去派出所申请补登户口,而且申请的程序相对简单,成功申请的可能性也较高。

毕业迁移证丢失型。大中专毕业生在考取大学时一般会将户口迁入读书所在地,毕业后由于丢失或户籍接续的原因,而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入户手续。大学毕业生因档案丢失而导致的黑户现象,在近年有稳定增加的趋势。这种情况在2014年占到总黑户的15%左右,全国推算就是195万人左右。

这类群体在发现没有户口的时候,都会主动去派出所申请上户口。成功办理的可能性较高,但一般要花费半年到两年时间,而且寻找户口档案的各种信息成本、交通成本和协调成本很大,要多次不断往返学校、原户籍所在地、公司所在地等,交通差旅费要花费5000元到2万元不等。

这里还有10%的黑户是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比如派出所漏登记,或户口仍在办理过程中,从而出现户口状态的真空。

“黑户”生存区域在哪里

在以前,黑户主要分布在偏远农村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许多村民信息闭塞,几乎不与外界联系,更没有主动申领户口的意识。在我们调查走访的“黑户”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弃婴、收养或领养子女等。另外,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有部分是属于计划外生育子女,由于没有多少文化,不懂得户口还要主动申请登记,所以一个家庭中很容易产生多代都是黑户的现象。

云南省文山自治州31岁的刘二花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村民刘辉的带领下,见到了这个多少让我们有点吃惊的妇女。她略带羞涩,不善言辞,不愿意跟陌生人说话,甚至我们3个人的“庞大”调研小组(其中一位是当地户籍科工作人员)显然也让她紧张了。由于语言上的沟通困难,再加上对“公家人”的天生敬畏,她对我们的造访感到不适。据村民刘辉介绍,她小时候是引产活产婴儿,所以没有出生医学证明,至今也没有办理过户口和身份证,所以在13年前嫁给本村的智障人员后,一直没有申领结婚证。

据同行的户籍科工作人员介绍,出发前他们也在户籍系统里搜索了刘二花的名字,发现确实不在里面。而更让他吃惊的是,刘二花的两个儿子也都不在他们的系统里,虽然最大的孩子明明已经12岁了。当被问及成为黑户的过程时,刘二花的反问“户口还需要登记,去哪儿登记?”,这让我们的访谈难以继续。只不过在回来的路上,村长告诉我们说,这个12岁的孩子没有进过校门,6岁就开始跟着妈妈割草放牛,早上6点起来,吃一顿早饭就去山上割草去了,直到晚上才回来。所以,村里人一般也不太能见到这个孩子。在调查中,像这样一出生就是黑户的儿童并不在少数,他们因父母是黑户的历史原因,延续成为“黑二代”,这类群体在户籍问题的解决上更为复杂。

为了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很多地方都采用计生与罚款相结合的方法,超生即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所以超生而未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就不能办理户口。据调查,华东一些省市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率略高于70%,也就是说大约还有30%的超生人群未缴纳社会抚养费而不能落户。当然,这只是发达省份的数据,在一些偏远省份,社会抚养费征收率更低,黑户比例更大。

由于不能办理户口,这导致有一些未缴纳罚款的超生儿、非婚生育或早婚早育未办证的孩子被送给他人,或者流入到网络送婴、卖婴的人贩子手里。相当多的“黑户”孩子被拐走后,父母也不报案,因为公安找回孩子的可能性并不大,纵然孩子要回来了,计生委罚款要钱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干脆就不报案了。在未来,这些儿童则相当程度地流落到城郊地区,因为这里的管理水平不如城市,而且黑市交易相对活跃,因此成为黑户儿童的常态生存地。

由于多年来“超生罚款”与“新生儿落户”捆绑成为通行的政策,从而有大量的新生儿没有户口。到目前,这部分孩子大都成年,甚至开始有了“黑二代”。在中国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管制放松的前提下,这些“黑二代”也在很大程度上流动到了城市地区,成为建筑工地、餐馆或煤矿的工人。虽然工作条件恶劣,但是在这里干活能拿工资而且不需要身份证。

而对于那些缺乏工作能力或者没有工作意愿的黑户,则倾向于滞留在城市并成为“流浪群体”。根据民政部门的一项统计,在城市流浪人员中,有20%是属于没有户籍的黑户群体。在此次调查中,来自河南陕县的刘伟名就流浪在义马市。由于没有身份证,他无法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而没有好工作就挣不到钱,挣不到钱就不能买房,买不到房他就没法落户,因此他被迫在义马市做了一名矿工,后来由于煤矿倒闭,所以他就一直流浪在义马市区长达5年。

“谁动了我的户口?”

近年来,另一种形式的黑户正以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提高,即前述的由于户籍档案交接所导致户口档案丢失的现象。

一般来说,离开老家去外地读书的学生一般会被要求把户口迁到学校的集体户口,而在毕业后,如果找到工作并能解决户口的,一般就迁到单位集体户;而毕业后单位不能解决户口的,一般是挂靠当地人才交流中心;而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的,一般会被要求迁回原籍。而正是在区域间的接续过程中,不同部门的交叉衔接与不同地区对户籍政策的理解存在差异,再加上管理制度上的各种冲突等,由此造成了大量毕业生成为黑户的现象。

老家来自湖北的刘全是2008年从广州大学毕业的,当时读书把户口迁移至学校集体户口(广州越秀公安局),毕业后去了苏州的一家小公司,户口迁移到苏州虎丘公安局(人才中心的所在地)。在工作3年后,刘全辞职回老家。这时他去虎丘公安局办档案,由此了解到他的户口从越秀公安局迁出后,一直没有迁入虎丘公安局,由此变成了黑户。

在咨询朋友后,他从学校,越秀公安局,虎丘公安局来查询办理。首先是去了学校,人家说先需要老家派出所开个拟接收的证明。去了老家的派出所后,他们说要有新工作地的人事局介绍信才给开。所以,他又跑去人事局那边,人事局领导经常不在办公室,跑了好几回,最后得知需要学校出具的未婚证才给开证明。而学校那边的居委会说他的户口早就迁出去了,所以不可能给开这个证明。

“哎,这回真是两头难了,现在我都急死了,跑来跑去的,花了好多钱,到哪都是要证明,没证明就不给你办。”最后,还是通过找关系让学校的居委会给破例开了个证明。然而,学校这边刚办好,老家派出所那边又说,像刘全这样的即使回老家也只能保留城镇户口。“想要非转农是不可能了,他们根本就不办理,因为我们这儿农业户口有分红,而且地方有城镇化率的考核指标。”“跑了大半年,最终才落下了一个自己不想要的城镇户口,没有房、没有田、没有宅基地、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来源。”

在调查过程中,一个显著的事实是,有十多个部门在一起管理户籍,这一方面使得部门分割严重、互相推诿扯皮现象严重,而且不同部门之间互相牵制;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规定,而且还自相矛盾,经常让居民陷入自我证明的死结中去。所以,经常出现“不同部门规定太多,甚至连管户籍的公安也搞不明白”的现象。

第五篇:中国幽默史简述

中国幽默史简述

幽默一词的美学概念在中国出现很晚,但作为喜剧范畴的幽默传统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可靠史料记载,中国幽默的起源至少可溯自先秦。公元前八世纪(西周末年)前后,宫廷中即有用“优”之风。优是国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业,史称俳优。俳为杂戏、滑稽戏之古名,优即演员、艺人之古称。国王行事不当,不能直接批评,就由优来进行调笑,以达到讽谏的目的。当时有一条不成文规定,优即便说错话也不算犯上,不可定罪。然优即运用说俏皮话、滑稽模仿表演等手法,以戏谚、隐喻等幽默方式嘲讽时政或取悦国王。西汉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优孟、优旃、淳于髡等一大批优人,把他们称为“滑稽”人物。俳优堪称中国最早的“幽默家”,其寓庄于谐、滑稽调笑、讽谏时政的传统对中国幽默艺术尤其是滑稽戏和喜剧性曲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了封建时期,俳优的职能有所变化,改讽谏帝王为戏弄臣下,形成了早期戏剧——参军戏。

中国先秦时期的诸子散文和史籍中,收集了大量寓言故事、民间笑话。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对日常生活现象的风趣讽喻,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质朴含蓄、言简意赅、不动声色的幽默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部诗歌集成《诗经》中,也记录了大量以幽默为特色的民谣、诗歌。先秦的俳优、散文、诗歌中的幽默情趣并非偶然,而是以当时百家争鸣的社会条件为前提的。中国幽默喜象征、好讽喻、重教化的特色和针砭时弊、干预生活的传统,从一开始就充分显露出来了。

魏晋时期是中国幽默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引人注目的阶段。与当时思想界反抗封建纲常束缚、蔑视谶纬迷信统治的背景相适应,形成了言论谐谑、举止放浪的“魏晋风气”。三国魏邯郸淳所撰《笑林》三卷,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笑话专集。《笑林》承袭先秦俳优、诸子寓言以笑话作规劝、讽喻手段的传统,以讲故事的口气叙事,以夸张和漫画式笔法写人,虽短小而形象生动,虽简单而爱憎分明,生活气息浓烈,艺术风格轻松幽默,使人在捧腹大笑之际领悟作者嘲讽、鞭挞腐朽落后现象的用心。魏晋时代的文人名土如孔融、阮籍等的散文和诗歌对当时的黑暗政治多有讥讽,诙谐幽默之辞比比皆是,影响了一代文风。晋末大诗人陶渊明更继承了《诗经》开创的诗歌幽默,于温恬淡泊的诗词中寄托了宁静达观的幽默,达到一种优雅、纯熟的境界。中国幽默与讽刺合流以触及时政的特色,在魏晋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

魏晋以后,中国幽默的发展主要在于戏剧方面。古代俳优经唐的参军戏、宋的南戏。到元代时达到了高峰。元杂剧的宾白富于幽默,机智的特点,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风趣,标志着中国喜剧艺术的成熟。元杂剧名家关汉卿、王实甫、郑廷玉、白朴、李寿卿、康进之、石子意等创作了《望江都》、《救风尘》、《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度柳翠》、《李逵负荆》、《竹坞听琴》等一批喜剧佳作,为中国幽默宝库留下了珍贵的遗产。

明清时期,中国幽默史上又出现了一个兴盛阶段。除了在戏剧领域里的卓越成就外。幽默艺术在话本小说、讽刺和幽默短篇、长篇小说、散文、诗词等方面大放异彩,出现了《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大量抱蕴幽默情趣的文学作品,塑造出孙悟空、猪八戒、李逵、张飞、刘姥姥、济公等栩栩如生的幽默性喜剧形象。明清时代的笑话作品更为丰富,流传面也愈加广泛。富有民族特色的喜剧性曲艺品种如相声等渐具雏形,日益成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幽默样式。

中国幽默发展的第四次高潮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幽默”这一美学术语的引进和介绍推广,幽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出把幽默作为一种艺术主张来加以提倡并开展研究和实践的人,是“幽默”这一译名的首创者林语堂。在林语堂之前,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在1906年所撰的《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中议及Humour,汉译为“欧穆亚”,认为是人生观的一种,但并未展开论述,此后也未见再议。1924年,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上连续撰文,说明定“幽默”为汉译名的缘由。“幽默”一词作为外来语的译者,与中国古汉语词语“幽默”(作“寂静无声”解)并无关系。只是随着幽默一词新义的流传,幽默作为古汉语词语的本义,逐渐被内涵美学概念的新义取代了。自二十年代起,林语堂和中国新文学运动旗手鲁迅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在实践中探索幽默理论,并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鲁迅在自己的杂文、小说、散文诗、诗歌、故事等的创作中形成了“感而能谐,境而多讽”的独特幽默风格,写出了《阿Q正传》、《孔乙己》等名著和一大批深沉含蓄、感情浓烈、讽喻辛辣的杂文,塑造了阿Q、孔乙己多充满中华民族特色的不朽的默典型。鲁迅还对幽默理论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从实践和理论上为幽默在中国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范例。

除了鲁迅以外,当时中国文坛上还出现了老舍、钱钟书、沙汀、张天翼、赵树理等一批以幽默为武器,刻画生动、讽刺犀利、爱憎分明的幽默讽刺作家。他们的作品如《骆驼祥子》、《围城》、《在其香居茶馆里》、《华威先生》、《小二黑结婚》等及其所塑造的形象。在中国幽默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丁西林、陈白尘的喜剧《一只马蜂》、《压迫》、《结婚进行曲》《升官图》等继承了中外传统喜剧的幽默风格。代表了戏剧幽默的发展方向。袁水拍的讽刺诗集《马凡陀的山歌》集嬉笑怒骂于幽默歌谣的形式,把诗歌幽默的战斗性集中而有力地体现出来了。在这一时期,各种艺术形式都程度不一地受到幽默的渗透,还产生了一批以讽刺性幽默见长的新体裁,如杂文、相声、漫画、独脚戏、滑稽戏等。以倡导、传播幽默为宗旨的幽默杂志首次在中国出现,表明幽默这一外来的美学概念已逐渐取得了立足之地,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被人们认可,其社会功能和艺术功能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

1949年以后,幽默走过了一条曲折而不平坦的发展道路。五十年代初期,中国幽默曾经一度繁荣,突出表现为喜剧性作品的丰收。小说、戏剧、曲艺、电影等佳作叠出,幽默形象源源而来。小说有赵树理《三里湾》中的“常有理”、《锻炼锻炼》中的“吃不饱”、李准《李双双小传》中的孙喜旺、马烽《三年早知道》中的赵满囤等,戏剧有老舍《龙须沟》中的程疯子、《女店员》中的齐母、《西望长安》中的唐石青等幽默形象出现;讽刺喜剧有《新局长到来之前》、《球场**》、《花好月圆》、《布谷鸟又叫了》、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等,电影有喜剧片《李双双》、《女理发师》、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今天我休息》等。相声有《买猴》、《开会迷》、《夜行记》《改行》、《关公战秦琼》、《戏剧杂谈》等。五十年代末,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幽默艺术中道衰落。六十年代初,随着杂文创作热潮的兴起,幽默艺术再度复苏,突出地表现为在杂文中以幽默手法伸张正义,褒扬真善美,讽刺歪风邪气。马南村(邓拓)的《燕山夜话》和吴南星(邓拓、吴晗、廖沫沙)的《三家村札记》就是这种战斗性幽默的代表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切以幽默为主要手段的艺术体裁如喜剧、相声、漫画等均遭禁止,但以“政治笑话”、“幽默诗词”等形式出现的幽默仍在民间流传。

十年“文革”结束后,从即刻发韧的“嘲讽文艺”,到稍后的“反思文艺”,及至八十年代初期兴起的“改革文艺”和中期以来的“探索文艺”,中国幽默几乎经历了人类幽默发展史上的所有层次。

以讽刺性幽默为特色的“嘲讽文艺”矛头直指文革时期的极左人物及其极左路线,在讽刺喜剧、相声、漫画、喜剧电影、讽刺小说等形式下无情地嘲讽历史的丑类,因而反响强烈。《枫叶红了的时候》、《如此照相》、《帽子工厂》、《古彩戏法》、《苦恼人的笑》等作品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

幽默出现在七十年代末的“反思文艺”时,着力于用喜剧手法、戏谑笔调和幽默语言反省历史。这—阶段幽默艺术的主要成就在小说《买买提处长轶事》、《李顺大造屋》、《笨人王老大》和《芙蓉镇》等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进入八十年代后,幽默艺术自信乐观的基调在文艺作品中进一步弘扬,出现了一大批以幽默手法展现改革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深刻变化主题的作品,如“陈奂生幽默系列小说”、喜剧片《咱们的牛百岁》等。

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探索文艺”,无论就内容或手法而言,都注入了较前更为深刻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这一阶段的幽默超越了传统的界线,尝试与之相对应的表现形式。目前中国幽默作品中出现的探索性品种,主要以“黑色幽默”、荒诞意识等当代流派为范本。其中又有适于艺术家本身风格的变化,从而出现了幽默手法的复杂化、个性化、立体化倾向。电影《黑炮事件》、戏曲《潘金莲》及小说《你别无选择》、《无主题变奏》等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性作品。

八十年代起,中国的幽默理论研究突飞猛进,研究范围也大大超过以前,内容日见丰富,层次不断提高。幽默基本理论、流派、规律和幽默发展史、艺术体裁、中外幽默比较多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逐渐形成了喜剧美学这一独立学科,出现了一批颇有建树的学者、专家,产生了大量学术论文和著作。中国幽默的实践和理论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幽默史上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下载毕业论文设计:简述中国的读者群体(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毕业论文设计:简述中国的读者群体(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简述中国丧礼风俗

    简述中国丧礼风俗 丧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仪式。有关葬礼的风俗习惯,各地各族大不相同,受宗教信仰以及经济状况的影响,自远古时代我国产......

    中国儒学发展史简述

    中国儒学发展史 1、先秦——孔孟儒学 先秦儒学即原始儒学,为诸子百家之一,战国时期与墨家并称“显学”。先秦儒学大体有两个流派:一支是孔孟儒学,强调礼制、仁政、德治、民本,在......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 中农大教字„2009‟15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教育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评价与反思 学 生 刘杏杏 指导教师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工作单位 2013年7月 目录 一、绪论......

    中国现阶段贫困群体分析

    1978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特别是自90年代初期开始,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都在向纵深推进。与之相应的,社会也开始出现了深刻的分化,一个为数众......

    简述礼服的设计

    礼服是从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的一种在庄重的场合或举行仪式等特定环境下穿着的服装!礼服在不同国度、不同场合、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演绎!在中国礼服则在保留传统礼服......

    灯光球场设计简述

    灯光球场设计简述 热9已有 42 次阅读 2009-10-10 22:33 一、高尔夫球场照明设计中关注的焦点问题(以美国MUSCO为例) 对高尔夫球场照明设计来说,关注的核心当然是其照明的效果......

    简述中国手语(余江霞)

    简述中国手语 务川聋哑学校:余江霞 中国手语是中国聋人通用的交际语言。沈玉林从语言学角度下定义:“手语是聋哑人交往的重要工具,是形式(手的形状、位置和运动)和意义相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