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二首》学习指南教师版

时间:2019-05-15 10:0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词二首》学习指南教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词二首》学习指南教师版》。

第一篇:《词二首》学习指南教师版

宝应实验初中初三语文组学习指南编写:苗万宏

《古诗二首》学习指南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等第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景中寓情,感情真切。

2、语言朴素,如日常口语。

【助读链接】

1、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宋

兵破金陵,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从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后被毒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清丽。后期则书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作为国君,李煜是失败的,而作为词人,李煜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

2、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著有《珠

玉词》。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优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诗歌解读】

李煜《相见欢》

3、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抒发的是孤独寂寞之感和无可摆脱的愁苦之情。

4、这首词对“离愁”的描写为后世词家极口称道。结合词的内容,说说词人是怎样把抽象的离愁写得具体、可感的?

答:“离愁”是抽象的感情,此词用丝缕来比喻愁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的特点。现在多来比喻人内心的烦乱,或某些事物难以解决。

晏殊《浣溪沙》

5、你喜欢这首词中的哪个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小园香径独徘徊”写出了诗人孤独、忧郁的情怀。一个“独”字更见孤独之更,伤感之重。

6、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上阕: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流光的易逝。

下阕: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慨。

这首词抒发了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

7、这首词在艺术风格上有何特点?

宝应实验初中初三语文组学习指南编写:苗万宏

工于造语,不用典故,不事饰绘,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淡,风味隽永,富有表现力。

【比较阅读】

一、比较阅读李煜《相见欢》和《浪淘沙》,回答问题。

甲:《相见欢》(略)乙:《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8、甲词中用比喻的手法写离愁的句子是: 剪不断,理还乱。

9、乙文中“流水落花春去也”一句中,“流水”的内容指什么?

指过去帝王富贵荣华的生活。

10、以上两首词都是李煜被囚时的作品,说说他们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相见欢》这首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抒发的是孤独寂寞之感和无可摆脱的愁苦之情。而《浪淘沙》却表现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悔恨,对逝去的故国的怀念以及囚居的凄婉之情。全词从梦境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二、比较阅读晏殊的另一首《浣溪沙》,回答问题:

浣溪沙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11、诗人在“小园香径独徘徊”中见到了和想到了哪些意象?

新词、杯酒、亭台、夕阳、落花、归雁

12、用一段心理描写描绘出“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作者在独自行走中的思索和反省。

本题答案开放,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诗歌的整体内容,合情合理地想象。

13、“无可奈何花落去”和“似曾相识燕归来”分别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从中感悟到什么哲理?

“无可奈何”将诗人对落花的惋惜之情与“似曾相识”将诗人看到燕子回来时的欣慰交织在一起。作者从中悟出了旧事物的消逝和新事物的出现是必然的。当然,对比中也包含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伤感。

14、说说这两首词在思想内涵上的异同之处,并对晏殊词作的语言风格进行总结。

同: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表现了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宴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的闲愁。

异:课本中的《浣溪沙》还表达了怀人之情,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希望,惋惜与 欣慰之情交织。

语言特点:语言婉丽,音韵和谐。

第二篇:教师学习指南

凤山街道教师政治学习资料(2017、9)2017学年余姚教育“两会”内容摘要及学习指南

第一部分:奚明书记《在全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奚书记说:近年来,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特别是教育系统同志们的辛勤付出下,余姚教育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具体来说,可以用“四个新”来概括:一是教育质量取得新突破,先后创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和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一本上线率六年间实现翻番,被清华、北大重点名校的录取率不断攀升。二是教育设施迈上新台阶,“十二五”以来,累计实施总投资23.7亿元的学校新改扩建项目77个,省标准化学校基本实现全覆盖。三是教育帮扶得到新加强,年均投入6400万元,实施“两免一补”“生命绿卡”等帮扶政策,实现了帮困助学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确保了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得到救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得了学。四是教育队伍实现新提升,在编在职省特级教师达到11人,宁波市名校长9人、名师27人、学科骨干教师63人,一支理想坚定、担当有为的教育铁军基本形成。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

奚书记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教育现代化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真正用心 1.教育现代化是民族振兴的根本保证。如果说从改革开放到“十二五”,我们实现了教育的基本现代化,那么在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时候,我们必须实现教育的全面现代化。

2.教育现代化是加快发展的有力支撑。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为此,我们一定要以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市为契机,进一步精心谋划和布局教育,更好地发挥教育培养人才、引领创新的作用,不断增强推动发展的教育力量。

3.教育现代化是万千家庭的热切期盼。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了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比如说我们农村特别是山区学生的家长,希望子女能够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只有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才能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满足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二、教育现代化是严谨专业、系统全面的工程,必须扭住关键、强势突破 1.要把准教育的定位。主要是三个定位: 第一个定位是争先进位,即率全省之先实现现代化。我市教育工作从纵向比,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从横向比,整体水平还不够高,与我们作为全省17强县(市、区)的地位不相称,与在全国百强县中的排位不相称。为此,我们一定要看清不足、看到差距,从而拉高标杆、奋起直追,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第二个定位是服务中心,即服务全市发展大局。近年来,许多高端人才纷纷落户余姚创新创业,但是很多人才选择“落户”,却没有真正“扎根”,出现这种现象,高端教育资源少是一个重要因素,国际化学校基本没有,子女很难享受到类似双语化的优质教育,大学更是严重缺乏,考虑到子女的就学教育问题,因此对扎根余姚心存疑虑。接下来要自我加压、超前谋划,在做强阳明学院、筹建技师学院、抓好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的同时,精心打造一批国际型学校、着力引进一批知名度高的优质大学,不断提升余姚高端教育实力。

第三个定位是立德树人,这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育工作必须首先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始终坚持德才兼育、德在才先,扎实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健全人格、良好道德。

2.要激发教育的活力。

一是要抓改革。要切实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作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招,从影响教育发展的突出障碍、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入手,拿捏好教育改革的速度、广度和强度,与时俱进创新育人的方法和载体。比如要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真正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开;又如要深化学生评价方式改革,决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换取高分和升学率,决不能把学生变成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产品,破坏教育生态,损害孩子健康。

二是要创特色。这几年,我们余姚的许多学校特色教育搞得非常好,东风小学的环保教育、肖东一小的姚剧特色、实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四职校的信息技术特色等,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接下来,我们要把这种好的势头延续下去,坚持“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已有的特色,要积极打造品牌,走向宁波,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这块工作相对落后的学校,也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加快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三是要强队伍。一个孩子遇上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区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这个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做,坚持师德师风、专业能力一起抓,打造余姚“教育铁军”,不断夯实教育发展根基。3.要共享教育的成果。

一是要提质量。我们要切实强化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对标先进、对标一流,查漏补缺、持续发力,进一步打响余姚质量这一教育名片。

二是要促公平。从我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看,全市364名特优教师,在城区的就有245人,占67%,省特级教师、宁波名师、宁波骨干、余姚名师更是绝大部分都集聚在城区,农村出现了名师“空档”。下步,要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狠下功夫,通过整合教育网点、名师支教、名师定期下乡、名师带徒结对和实施教育集团化、教研共同体等举措,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洒在每一个孩子身上。

三是要保安全。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减少一个班。对此,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如校园食品安全,现在学校都实行配餐制,一定要严格把好各道关口,确保师生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又如校园环境安全,要经常性对校园设施进行全方位、立体式隐患排查,建好校园警务联络室,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给学生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

三、教育现代化是全民得益、人人有责的事业,必须统筹联动、广聚合力 1.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育。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始终把教育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实担负起领导教育发展的政治责任,健全和完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投入机制、考核机制,全力推动相关措施落到实处,做到真正关注教育、重视教育。

2.要以更强的合力保障教育。学校是开放的社会,教育也是开放的工作,我们要善于借八面之风、聚四方之力,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保障。要善于借助家长的力量,现在很多家长的能力素质都很高,对子女的教育也都非常重视,要通过办好家长学校、组建家长委员会等方式,进一步密切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沟通,最大程度释放家长的能量,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要善于借助企业的力量,当要积极引导有实力、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出资办学、捐资助学,不断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逐步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教育投入新格局,确保教育发展资金需求。要善于借助社会团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关工委、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独特优势,努力帮助解决生活、心理、学习上的困惑和问题,创造有利于育人的更好社会环境。

3.要用更好的氛围支持教育。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新鲜经验,为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更加关心关爱教师队伍,不能只要求教师讲奉献、讲付出,也要多倾听、多减压,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尽最大努力保护他们对教育 事业的感情、调动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情。

第二部分:朱小国局长全市教育行政工作会议上讲话摘要

一、过去一学年,我市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1.谋篇布局“十三五”迈出坚实脚步。一是高起点编制《余姚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规划涉及教育基础建设项目32个,需征用土地2118亩,预计总投资68.4亿元。截至目前,我们完成了机关幼儿园云河绿洲分园、马渚镇中心幼儿园和三七市镇中心幼儿园二六市分园、姚江中学、八中教学楼的新建和余姚中学的扩建等工程,城东穴湖小学新建工程实质性启动,设计规模36班,预计投资1.05亿元;积极改造河姆渡镇车厩小学和朗霞中学两所薄弱学校;月梅公寓小区配套幼儿园正式移交教育局;临山镇中心幼儿园和河姆渡镇中心幼儿园完成迁建方案制订。二是强化顶层设计,从制度保障教育长远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出台了《余姚市住宅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意见》《余姚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等多个重要文件,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但能有效解决教育短板,也为教育今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两支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校长队伍。我们采取资格培训、高级研修、挂职锻炼、校长论坛、实施名校长工程等措施逐步提高全市校长队伍教育理念和综合治理水平。目前拥有在职宁波市级名校长9人(其中宁波市教育管理名家培养对象5人),余姚市名校长3人。二是教师队伍。截止目前,我市有在编在职省特级教师11人,宁波市名校长9人,宁波市名师27人,宁波市专业首席教师3人,宁波市学科骨干教师63人,宁波市中职校优秀“双师型”教师8人,余姚市名师15人,余姚市学科骨干教师236人。

3.提升教育整体实力,高等教育实现新突破。逐步做强做大阳明学院。加快成立机器人研究学院。该学院目前与浙江大学签订了框架性合作协议,并在今年机峰会期间正式授牌成立,在市科创中心过渡并启动规划选址。

(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1.狠抓德育工作。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四全”育人理念(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学科育人),扎实“四化”德育内容(强化责任、优化服务、深化建设、固化机制),彰显德育特色。二是大力加强校园文化提升工程。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并不断深化,108所中小学校积极申报余姚市级首批“文明校园”转评或创评,其中32所中小学校被推荐参与宁波市 首批“文明校园”的转评或创评。近日得到消息,我市已顺利通过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创建评比,梨洲小学、姚北实验学校、东风小学和教育局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省市组织的全国文明城市第三方测评中,教育系统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三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关爱机制。接受申请国家助学金的中小学生4056人,落实义务阶段爱心营养餐补助5774人,“生命绿卡”基金救助7位重大疾病患者。全市现有宁波市规范化心理辅导室93所,建成率为73%;教师持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C证及以上达6293人,持证率为80%;这两项指标在宁波大市领先。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是积极实施课程改革。我们通过试点学校开展拓展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和活动,找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二是体艺工作成效初显。各校扎实开展体艺工作,确保每位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三是科技教育成果显著。

3.教学质量取得显著成绩。今年我市高考质量又取得新的突破,一段上线1052人,上线率31.97%;被985和211高校录取299人;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一段上线192人;余姚中学共有8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一段上线率达95.6%,在全省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职高高考成绩也迎头并进,本科上线168人,人数逐年提升。义务段重点围绕课堂,分学段、分学科开展“学为中心”课堂节活动,学前教育规范办园不断推进,保教质量稳步提升。特殊教育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全覆盖,并积极实施第二轮提升行动计划。

4.开放办学引领职成教发展。职业教育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创新改革,寻求突破。入围第四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创建名单。

(三)教育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1.严把思想道德防线。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教,扎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严把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师思想道德防线,打造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编制了余姚市教育局党政领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清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范围和对象清单》,制定了《余姚市教育局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局管干部廉政档案”。积极推进纪检监察工作机制创新,成立纪检监察片组,进行常态化明查暗访、督促提醒,同时校监会逐渐渗入学校各项工作中,全面推进工作规范化。

2.全力维护校园稳定。加大安保巡查暗访力度,上半年共进行6次校园安保暗访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校园安保整体平稳有序。积极推进校园警务联络室工作,目前全市公办学校(幼儿园)校园警务联络室实现全覆盖,25所民办学校建成校园警务联络室。开展了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和学校安全管理干部培 训,暑期开展全市校园保安员培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抓好校车日常管理,联合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管理局两次对校车进行检查,抓好一车一档工作,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3.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目前全市公办中小学校全部制定并核准了学校章程,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逐步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明礼知法〃远离暴力”等系列普法教育活动深入推进。目前,全市14所学校被评为宁波市级及以上“依法治校示范校”。

二、展望未来,精准把握我市教育发展新航标

(一)对照总书记对教育的新要求,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的余姚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教育工作做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对照习总书记的这些新要求,审视我们的教育工作,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对政治敏感性不强;个别校长有畏难情绪、责任意识退化,存在消极心态;有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的做法仍然存在;教师师德失范现象偶有发生,等等。

(二)对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的新要求,需要全面评价当前的余姚教育。我市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总体上进入了由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的新阶段。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素质的根本手段,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我们必须为余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对照全市目标定位审视我市教育,近年来,我市很多教育品牌在全国、省、宁波都“叫得响”,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短板:随着“二孩”政策和流动人口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的施行,我市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将变得更加严峻,学前教育“入园贵、入园难”问题还存在,薄弱学校改造进度依然滞后;基础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较高,但课业负担过重、应试教育过度等问题积重难返;新高考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也遇到了教学硬件、师资队伍和课程改革等具体问题。我们应该保持清醒、正确面对,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努力使教育先于经济社会实现现代化。

(三)对照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市的新要求,需要科学规划当前的余姚教育。当前各县市区都把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县(市)建设作为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形成先发优势的最大抓手和最强载体。去年,我市虽然通过了“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验收,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省特色示范高中和省三级及以上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比例较低,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有待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设备应用水平不高,成人教育、老年教育整体投入不足,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与质量偏低、管理水平有限,等等。

三、勇立潮头,真抓实干开创余姚教育新局面

2017学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省、宁波及我市“十三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引领,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坚强带领下,满怀“打造幸福教育,培育阳明传人”美好愿景,瞄准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努力建设“基础更实、环境更美、活力更强、质量更高”的余姚教育。

(一)基础更实:从严要求,精准精细,夯实党的建设、安全稳定、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四项基础,为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的领导是管总的,是把教育工作做好的最根本保障。要继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践行好“四个合格”目标要求,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把主体责任扛稳、抓牢、做实。要把核心意识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始终,坚决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要在实践中彰显“核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进一步夯实安全稳定基石。“安全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必须强化责任落实,立足防范,综合治理,筑牢安全稳定“防护网”。要抓好“等级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动态管理,建立健全三级联动动态管理机制,加强校园安全巡查员、校园警务联络室(警务联络点)建设,健全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探索部门防溺水联动机制;要积极探索建立监护人责任险,减少学生非正常死亡;要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安全标准,强化举办者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同时,今年下半年将迎来十九大的召开,各教辅室要积极主动配合当地综治办做好民师和长代教师的稳定工作。

3.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根基。没有基本的办学条件,打造幸福教育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的过程。随着“二孩政策”放开,城市规模扩大,网点调整跟不上人口聚集的速度,教育资源不足已成为老百姓幸福教育获得感的主要短板。当前要重点解决小学资源“城东短缺、西部空白、城区核心区域紧张”问题,特别是要加快穴湖小学建设,及东风小学、阳明小学扩容步伐。加快高中段资源整合和大岚、四明山、鹿亭初中、梁弄镇中的迁建合并步伐。学前教育,要加快制定实施《第三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和《余姚市学前教育网点布局专项规划》,加大薄弱园整治力度,逐步取消准办园。临山镇中心幼儿园、河姆渡镇中心幼儿园迁建下半年要实质性启动,月梅公寓小区配套幼儿园争取年底投入使用。4.进一步优化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上半年陆续出台了《余姚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余姚市加快创建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市实施意见》等五个重要文件,应该说这些政策的出台是市委市政府为教育发展提供的精准服务和长远保障。

(二)环境更美:以现代美丽、文明正气、幸福和谐为目标,软硬并举、内外共建,不断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整体形象。

1.树立风清气正、敬业向上的教育系统新风尚。教育环境的好坏,最核心的是人、是风气。这是软环境,软实力。要按照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个引路人”(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个相统一”(思政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政教育工作相统一 ,思政理论课和其它各门课程的相统一 ,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校园内外思政教育工作相统一)的要求,弘扬“长袖精神”“工匠精神”,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管理和监督,同时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心理上、待遇上更好地关心爱护教师,帮助他们克服职业倦怠,提高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增强对教育的归属感、幸福感和凝聚力,形成敬业爱岗,潜心教育、风清气正的育人生态。要突出以德立人、以文化人,切实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校风学风建设,形成遵纪守法、文明向上的校园风气。

2.构建现代美丽、幸福和谐的校园环境。要以现代美丽、幸福和谐为目标,积极创新学校布局,绿化美化校容校貌,建设改造促进学习、交流、锻炼和疏散压力的休闲场所(如学吧、书吧、茶吧),广泛开展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教师、学生营造一个美观整洁、舒心愉悦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成长环境,使学生和教师心更静、体更健、校园更和谐。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网和教育服务平台、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校园,建设设施完善、开放共享的现代校园。我们的校园要成为幸福余姚最美丽的文化殿堂,成为绿色生态品质之城的标签、窗口。

3.打造社会关心、群众满意的社会环境。一是要加强沟通,各科室、乡镇(街道)教辅室要多和上级部门和业务单位沟通,特别是在项目建设、用人、招生等方面多征求乡镇(街道)领导的意见。二是要加强宣传,打造新的宣传平台,宣传教育成果和先进典型,塑造教育良好形象。三是要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舆情的应对处置能力,维护教育形象和声誉。

(三)活力更强:以创新为根本动力,充分激发人的活力、体制和机制等教育各要素的活力,推动余姚教育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1.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推进依法办学,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彻到办学、兴教、治校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束缚,让学校、校长和老师有切实的获得感。要进一步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想方设法解决目前绩效工资分配等存在的弊端,为学校创造一个宽松、积极的发展环境;要进一步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完善多方参与的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等评价体系,用科学的评价引领学校发展。要大力推进集团办学和教育共同体建设,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要规范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形成公办民办协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2.进一步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要抓落实、抓样板、抓精品,加快学校顶层设计落地生根,不断总结学校、区域层面的特色与亮点,培育更多的课改样本学校和精品课程。同时启动我市深化课改专题研究项目,着重在“课程整合”“课堂教学”“分层走班”“智慧教学”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实践。

3.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推进校长责任制,赋予校长更多的教师聘用权、班子提名权和中层干部任免权,同时强化对校长的管理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不合格的予以调整。要拓宽校长的选择渠道,加强校长队伍后备人才库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探索学校中层公开选拔、聘任和重点岗位交流使用等机制,激发校长担当干事的激情,完善学校中层干部使用和管理。

现在一些教师职业懈怠问题比较普遍,比较突出。目前,教育局已经在考虑绩效工资的利弊,向有关部门争取适当调整,同时今年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大名特优教师的支持力度,发挥典型激励等手段来整体提升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下半年我市将启动中小学教师“市管校聘”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和岗位管理、教师退出机制等制度,落实中小学校的用人自主权,建立健全教师竞争和激励制度,唤醒教师职业精神,促进竞争,人才兴教。

4.挖掘盘活优质资源,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教育系统拥有一批独特的优秀平台资源,如人民教育基金、社会培训和阳明网校等,目前这些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经济领域讲供给侧改革,挖掘、盘活现有资源活力就是教育供给侧改革,是推进教育高位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四)质量更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基学生出彩人生,培育阳明传人。

要把握阶段重点:学前教育重在启迪启蒙,突出幼儿身心健康和生活经验习惯;小学要打实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要确保不同个性、不同智力、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高中要以多样化、有特色、高质量为目标,并在现有基础上,切实抓好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职业高中要探索技能型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新模式;成人教育要把着力提升市民素质作为工作重点。

1.知行合一,立德树人。要不断充实德育内容和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135”德育框架模式(“1”即坚持一个目标——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3”即强化三个联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三个课堂的联动,学校、社会、家庭三个场域的联动,学生、家长、教师三个主体的联动;“5”即做好五个融入——把中小学德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制度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实践育人体系、融入校园文化、融入新媒体阵地建设),发挥地方传统文化优势,用好地方教材,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整合资源,打造宁波、余姚两级中小学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规范组织中小学生利用寒假、暑假等节假日深入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紧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关爱网,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平台,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学生的关爱帮扶。要始终坚持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第一要求,推进体艺卫和心理健康教育。

2.要以课堂为抓手,夯实高效教学基础。质量提升的关键在课堂。要集中精力深入聚焦课堂教学,建立健全持续推进课改的动力机制、操作机制,各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培育高效课堂的模式,让教学行为执行有据。要以学生的学为突破,激发教学发展动力。要深入研究学情,努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广度、深度与自觉度;要深入研究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听课、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整理、学会反思,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转化率和产出率。

3.要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积极引导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内涵发展之路,以特色引领发展,提高质量,增强我市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各校要围绕“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特色创建工作,通过创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推动学校多样化办学、个性化育人,实现“学生有专长、教师有风格、学校有特色”教育目标,建设一批特色学校,特色名校。

4.要以教育信息化技术提升教育质量。当前,我市教育城域网虽然已经全覆盖,但是设施设备更新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智慧校园”建设、电子书包进课堂等刚刚起步,无线网络建设滞后。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智慧校园”“智 慧教育”建设步伐,将技术创新与教育实践、虚拟手段与现实教学深度融合。要鼓励学校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对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行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为推动个性化学习和针对性教学提供支持。要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

四、不忘初心,发扬铁军精神再创教育新辉煌

完成2017学年工作任务,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关键在于打造一支秉持教育理想、履行教育使命、勇立改革潮头的教育领军团队,也就是今天参加会议的各学校、各单位的领导,要把“铁”的标尺树立起来,把“严”的要求落实下去,一级带着一级干,为出色完成教育工作各项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此,我提几点要求和希望:

(一)理想信念大于天。在各种利益诉求纷繁复杂的今天,我们教育人更要坚守教育理想,把学校办好,把学生培养好。

(二)撸起袖子加油干。当前,余姚教育正处于迎头超越的关键期,处于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胜点,我们广大校长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势头、要有滴水穿石的实干定力,要有不计荣辱,不计得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苦干实干推进余姚教育不断前行。

(三)万事成败在于细。广大校长要抓宏观,也要抓微观。要加强教育执行力建设,要善于细节管理,用极其认真的态度,在学校管理上精益求精。

(四)打铁还需自身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坚守师德底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信守宗旨,心存敬畏,努力成为道德的典范、社会的表率。

第三篇:《词二首》——《卜算子

23、《词二首》——《卜算子·咏梅》的教学设计

雁峰区五星小学

周丹

教材说明:

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魅力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本课选编了毛泽东的和陆游写的同题词进行比较阅读,使学生看到了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审美情趣各异,吟咏时心绪不一,使词的思想内涵也明显不同。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弄懂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梅花的高洁品格。

3、了解词的大意,感悟词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从梅花的高贵品质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词的大意,感悟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感悟梅花因作者所处时代不同,审美情趣各异,吟咏时心绪不一而被赋予不同的形象。教法与学法:

教法: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领悟诗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背景资料,抓住词中的关键语句,深入体会诗情。

学法:对这两首词进行反复诵读,借助注释思考想象,体会梅花形象,由形象进一步体会其内在品格,再由物及人,进而感受作者的情怀。在此过程中,先自读自悟,然后同学间讨论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把握词的内容及抒发的情感。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看看歌中赞美了谁?赞美了她的什么品格?①(播放乐曲《红梅赞》)问:歌中赞美了谁啊? 生齐答:梅花。

师:赞美了她的什么品格呀? 指名说。

过渡:那么,融合了作者生活背景、人生体验的梅花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3课词二首 卜算子·咏梅》(板书课题:词二首 卜算子·咏梅)解题:“卜算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咏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歌咏梅花。

二、初读二词 对比感知1、2、3、请同学们翻开书97页,自由读读两首词,看看你能读懂多少?你有什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反馈:你读懂了什么?进一步引导提问:你对毛泽东写的“读陆游么发现?

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怎么理解?(教学预设:就是毛主席也是用“卜算子”作词牌名,写的也是梅花,可是这首词表达的意境不相同。)

三、比较赏析 领悟内涵

过渡语:为什么同是写梅花,意境会不相同呢?这跟两位诗人的生活背景有很大关系。

1、让我们先来看看陆游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咏梅词。②(出示写作背景幻灯片)——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坚决主张抗金。但他的北伐主张失败,皇帝不信任他,投降派打击他。他陷入孤立,感到凄凉寂寞。因此作词。2、3、4、5、让我们来听听这首词的范读,请大家一边听一边用“/”标好停顿,用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反复朗读,看看陆游笔下的梅花怎么样?(板学生再读课文,理解全词。师(插话):读的时候要注意关键的词,关反馈:你认为陆游的咏梅词中上阕最关键的词是哪一个?(愁)着重符号标上重音。③(播放陆游词朗读视频)书:梅花形象 思想感情)

键的字词要画下来,做个记号,它会帮助你思考。

6、启发思考:哪些景物衬托出这“愁”?(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黄昏 更著风和雨)谁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指名说。(预设:黄昏时分,此人孑然一身,站在郊外那破败不堪的小桥边,凄凉地看着这些无人过问的梅花,内心的愁苦无法排遣,这时候,偏偏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

7、那么陆游笔下的梅花是怎么样的啊?(预设:陆游笔下的梅花有点凄惨,没有人来欣赏她,就像朝廷里没有人欣赏陆游一样,她孤独寂寞,让人感到悲观伤心。(板书:孤独 悲观)

8、过渡学习下阕:上阕当中的“愁”字让我们看到了陆游笔下的梅花孤独悲观,那么下阕中最关键的词是哪一个?(香)“香”展现了哪种人格魅力?(梅花开得最早,并非有意为之,“一任”表明了毫不在乎的傲然态度。“零落成泥碾作尘”即使是飘零落地化为泥土,或者被车马践踏化作灰尘。也要“香”如故。这里展现了梅花立场坚定的骨气。)(板书:信念坚定)

9、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词呢?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词。④(播放伴奏音乐)

10、那毛泽东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这首咏梅词呢?让我们来看看。⑤(出示写作背景幻灯片)——1961年,我国连续三年遭到严重自然灾害,国家很困难,加上美国大肆反华,苏联也背信弃义,撤走援助中国的专家,逼中国还债,并攻击中国共产党,说中国共产党想当国际共产主义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来鼓励全党同志。

11、学习方法归纳:刚才我们学习陆游词的时候是通过了解它的写作背景,借助注释,抓关键词,反复朗读等方法了解了陆游笔下的梅花形象以及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毛泽东的咏梅词。看看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和陆游笔下的梅花有何不同?你是怎样理解的?

12、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师引导思考:词中最关键的字有哪几个?(俏 笑)启发学生思考:“俏”是在什么环境下的“俏”? ⑥(适机出示图片)(“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天气是如此严寒。正是在这样严酷的生存环境面前的“俏”,才能更突出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板书:坚强)

13、再看看下阕中的“笑”展现了梅的哪种精神境界?【大度、坦荡无私(板书:坦荡无私)】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苏联攻击中国共产党,说他们想当国际共产主义的领袖,让我们一起读读词的下阕,看看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真的是想当国际共产主义的领袖吗?(生齐读下阕四句诗)师生交流:“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她不跟别人争奇斗艳,而只是默默无闻地告诉人们,告诉其他的花,春天来到了,让我们一起分享春天的温暖,春天的阳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句中毛泽东似乎把自己带领的中国共产党比成了那朵梅花,把山花比作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中国共产党只是想为人民谋幸福,当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的时候,当我们的人民生活富裕的时候,他就会在人民之中,十分地开心。

14、陆游笔下的梅花孤独悲观,我们是用抑郁低沉的基调来读的,那么,毛泽东的这首又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让我们听听课文范读。⑦(播放:毛词朗读视频)

15、同学们练习朗读。

四、以读促思,以情带读

1、都说诗言志,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那么这两首词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先说陆游的,指名说。(表达了他当时不受皇帝信任,而且投降派也打击他,排挤他的时候,他不为动摇,坚定自己的信念,表明自己的爱国情怀永远不变。)

2、过渡:大家再看毛泽东的咏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名说。(毛泽东想鼓励全党同志,不要害怕,要像梅花一样坚强无畏,要敢于和一切困难作斗争,同时表明中国共产党不是想当国际共产主义领袖,我们一切是为了人民。当自己国家繁荣昌盛的时候,当我们人民生活富裕了,我们就感到无比地欣慰。)

3、同学们可以读出两首词的不同感情吗?先在同桌之间互相练习吧!

4、指名读。生评价,师点拨:前一首要读得高亢、后一首要读得低沉。再组与组来比较读。师评价:读出区别来了。谁愿意来背诵。

5、会背的站起来背诵。

6、最后希望同学们把今天的这两首词回家背给爸爸妈妈听。并把其中自己 最喜欢的一两句诗写下来送给你的好伙伴。

板书设计: 词二首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毛泽东 梅花形象: 孤独 悲观思想感情: 信念坚定 坚强 乐观坦荡无私

第四篇:秋词二首

秋词二首(其一)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注释】

①悲寂寥:悲叹萧条。②春朝:春天。③排:推开。④碧霄:青天。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金陵五题·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赏析】

首句总写台城,综言六代,是一幅鸟瞰图。“六代竞豪华”,乍看只是叙事,但前面冠以“台城”,便立刻使人联想到当年金陵王气,今日断瓦颓垣,这就有了形象。“豪华”之前,着一“竞”字,直贯六朝三百多年历史及先后登基的近四十位帝王。“竞”当然不是直观形象,但用它来点化“豪华”,使之化成了无数幅争奇斗巧、富丽堂皇的六代皇宫图,它比单幅图画提供的形象更为丰满。

次句在画面上突出了结绮、临春两座凌空高楼(还应包括另一座“望仙阁”在内)。“事最奢”是承上“豪华”而发的议论,“最”字接“竞”字,其奢为六朝之“最”,可说登峰造极,那么陈后主的下场如何,是不难想象了。这一句看起来写两座高楼,而议论融化在形象中了。这两座高楼,虽然只是静止的形象,但诗句却能引起读者对楼台中人和事的联翩浮想。似见帘幕重重之内,香雾缥缈之中,舞影翩翩,轻歌阵阵,陈后主与妖姬艳女们正在纵情作乐。诗的容量就因“结绮临春”引起的联想而更加扩展了。

第三句记楼台今昔。眼前野草丛生,满目疮痍,这与当年“万户千门”的繁华景象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一个“成”字,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数百年前的盛景,似乎一下子就变成了野草,其中极富深意。我们仿佛置身于惨碧凄迷的瓦砾堆中,当年粉黛青蛾,依稀可见;今日累累白骨,怵目惊心。

结句论述陈后主失国因由,诗人改用听觉形象来表达,在“千门万户成野草”的凄凉情景中,仿佛隐约可闻《玉树后庭花》的乐曲在空际回荡。这歌声使人联想到当年翠袖红毡,缓歌曼舞的场面,不禁使人对这一幕幕历史悲剧发出深沉的感叹。

怀古诗往往要抒发议论的,但这首诗不作抽象的议论,而是把议论和具体形象结合在一起,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接目摇心的具体形象,使诗句具有无限情韵,发人深思,引人遐想。这样,我们毫不感到是在听诗人枯燥地讥评古人古事,只感到在读诗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1.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韵译】: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赏析】: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诗意〉野花在朱雀桥边遍地盛开著,乌衣巷口夕阳正在西落,映照著失望与凄凉,昔日的辉煌与显赫早已不复存在。过去的燕子停留在王导、谢安等豪华宅第人家,而如今却已飞到了普通的百姓家中。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此诗为刘禹锡著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释】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难以捉摸。

【简析】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⑴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抛弃,搁置。

⑷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侧畔:旁边。

(7)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8)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作品鉴赏】“乐天”,白居易的表字。“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大意是说:你该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他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在满心惆怅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世事的洞彻和达观。既劝慰自己,也劝慰朋友,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面对世事变迁,宦海沉浮,应有豁达胸襟。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揄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正因为“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第五篇:柳永词二首

柳永词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词和宋词的相关情况;了解柳永的词作。

过程与方法:分析《蝶恋花》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赏析最后两句;分析《望海潮》所采取的铺叙手法和点染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柳永的痴情和对杭州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分析《望海潮》所采取的铺叙渲染手法和点染手法。教学难点:分析《蝶恋花》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赏析最后两句。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背诵、讨论、分析。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型:基本阅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蝶恋花

【导入语】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臻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词的天地,去细细品位它们的动人之处。【词和宋词介绍】

词,本来是配乐的歌词,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又称长短句。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原来乐谱也即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长调又叫慢词。词可以分段,分2、3、4段的依次叫双调、三调、四调,不分段者叫单调。词有四个特点:a 句子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b 有固定的词牌,字、句数、声韵固定,“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c 结构多为两片或两阙;d 押韵要么全押平韵,并一韵到底,要么全押仄韵,一韵到底,中途换韵不多。

词始于南朝,定形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宋代词的创作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北宋初年,词人不多,所作限于小令和中调;到柳永、苏轼,词才发展到全盛时期。柳永被认为是婉约派的创新者;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的先河。南宋初年,词人目睹中原沦陷,欲图收复而不能,词中常含愤激之情,代表作家是辛弃疾。待到局势稍定,一部分词人又把精力放到音律和辞藻上来,代表作家是姜夔。

宋词分为两种风格: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柳永介绍】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柳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世称柳七,福建崇安人。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流连于秦楼楚馆,常为歌妓填词作曲。由于流传的轶事和词中所表现的内容,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一个风流浪子,以至不为时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扬。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去填词”。由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死之时,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而葬。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从他开始,慢词始盛,打破了小令词垄断词坛的局面,使词体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其词多描写羁旅行役、离愁别恨和同情妓女之作,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艺术上,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韵谐婉,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得知,柳永是最早的歌坛偶像,其在当时的影响力绝不逊色于今天的“超女”。他的“粉丝”,也是历史上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粉丝”。

论数量,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就说明柳永的“粉丝”到处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多得不计其数。

论狂热,柳永的“粉丝”也丝毫不输于“超女”的“粉丝”。由于他写得一手绝妙好词,随便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会身价倍增。于是,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柳永又称柳七,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银子。

论铁杆,柳永的“粉丝”更是忠心不二,无人可匹。柳永死时家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认识不认识的“粉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以至于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后来的话本还据此传有名篇《众名妓春风吊柳七》,影响深远。

论影响,柳永的“粉丝”也是不得了的。连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大“粉丝”,虽然他羞于承认,还对柳永有几分嫉妒。

论“副作用”,柳永的“粉丝”也闹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动作。追捧偶像,总难免有一定副作用。传说,柳永的名词《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让他差点儿成为汉奸。基于柳永词的艺术魅力和他在当时的社会效应,我们现在来学习他的词。【译文】

我长久地伫立倚靠在高楼上,微风轻细,望尽天边,春愁黯然而生。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又有谁会理解我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打算放纵一下,追求一醉,面对着美酒应当放声歌唱,但勉强寻欢作乐又没有什么滋味。衣带渐渐宽松了我也最终不会后悔,为了她我忧愁得容颜憔悴是很值得的。【词作赏析】

师:作者一个人长久地站在高楼上做什么? 生:眺望远方。

师:他望到了哪些景物? 生:草色、烟光、残照。

师:他看到这些景物时,想到了什么? 生:看到这些景物,他想到自己的忧伤又有谁能够理解呢?自己的内心又有谁能够明白呢?因此内心愁闷孤独。

师:词人登楼远眺,看到春草、烟光、夕阳就感受到了内心的愁闷孤独,说明这首词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呢?

生:情景交融。词人将春景与春愁融为一体。师:诗人看到这些景物,感受到了自己的愁闷孤独,那么,他怎样把这种孤独排解出去的呢? 生:打算放纵一下,唱歌喝酒。师:他的排解方法有没有起到作用? 生:没有,“强乐还无味”,勉强寻欢作乐没有什么滋味。

师:词人到底为了什么事情而感到愁闷孤独?他怎样看待这种愁闷孤独的?

生:为了情人,思念情人但却见不到她,得了相思病,因而茶饭不思,胃口不好,造成了营养不良,使得连衣服穿起来都变宽松了。但他并不后悔,因为那个情人太优秀了,太有才了,所以即使因为思念她而变得消瘦也是值得的。

师:在上阕中,我们只知道作者很愁闷孤独,但并不知道他愁闷孤独的原因,直到现在才明白了,原来他是为了情人。因此,“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话在叙事抒情的基础上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般地揭示了主人公的精神境界,写出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创造了一个形象鲜明的艺术境界。这也是这句话成为佳句和千古名句的原因。

望海潮

【导入语】

柳永写了一首词,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但出师不利,完颜亮在今安徽采石一战中惨败,自己也被手下杀死。

谢处厚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作者把完颜亮大动干戈的责任归到柳永身上。

完颜亮的侵犯是不是就因为柳永的关系?肯定不是的,他们都夸大了文学的作用。但有一点肯定的是,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词《望海潮》 【翻译】

杭州位于东南方地理形势重要的地区,是江吴的都会,自古以来就很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如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汹涌,卷起来的浪花就像霜雪一样,天然的壕沟江河无边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市民家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相过奢华的生活。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与重叠的山峰非常秀丽,山上有秋季的桂子,湖中有十里的荷花。晴天丽日,处处都吹奏者音乐,菱舟夜泛,传来一阵阵的歌声,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喜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高高的牙旗,官员乘着酒醉听箫鼓的演奏声,观赏、吟唱烟霞风光。日后要把杭州的美好景色画下来,带回朝廷去好让皇帝夸奖。【词作赏析】 师:“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与上阕中后面的内容在结构上构成了什么关系?

生:总分。

师:上阕前三句是总写,后面的三部分内容是分写,分别写出了杭州“形胜”、“都会”、“繁华”的特点。那么,哪些语句是扣住“形胜”来写的,哪些语句是扣住“都会”来写的,哪些语句是扣住“繁华”来写的?

生:“烟柳画桥”三句写的是“都会”,路桥华美,居室华丽,人口众多。“云树饶堤沙”三句写的是“形胜”,“绕”字写出了树的浓密,“卷”字写出了波涛汹涌的气势,“天堑”说明钱塘江就像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地势险要,“无涯”说明钱塘江无边无际,特别的壮阔,这里的景象显得雄伟壮观,跟柳永一贯的婉约风格不一样,体现出豪放的一面。“市列珠玑”三句写的是“繁华”。

师:可见,上阕着重写了杭州的繁华,其实,杭州不仅仅繁华,而且还很美。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那么,西湖到底怎么个美法呢?现在我们来看下阕。下阕写景的句子是哪些?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生:写景的句子是“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二字,写水里荷花,这三句写出了景物的秀丽。师:写人的句子是哪些?写了几类人?写出了他们的什么特点? 生:写人的句子从“羌笛弄晴”到“吟赏烟霞”,写了两类人,一是老百姓,一是官员。“弄”字写出了潇洒欢快之情,“泛”字写出了轻盈愉悦之态,“嬉嬉”写出了安闲自在的样子,总之,老百姓过着祥和快乐的生活。官员则过着品酒听乐、吟诗赏景的生活。

师:最后两句写要将好景画下来,拿去给皇帝欣赏。景观美好,实际暗指政绩成就卓越,表达了对官员的祝福。【艺术特点】

1、铺叙渲染手法的运用。

师:这首词从表达方式来看,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生:记叙和描写。

师:在记叙时,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生:作者用了铺叙渲染的手法。这首词从最有特色的角度,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 漓尽致的描绘,大量选用对偶句,并采取艺术夸张的形式浓墨重彩地写出了城市的繁荣面貌。

2、点染手法的运用(结合课后练习二)。“点”即抽象评点,“染”即具体描写,“点染”也就是概括评点/叙述与具体描写相 结合。上阕中,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都会”、“形胜”、“繁华”三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下阕中,“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接着的两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分别从山中桂花与水里荷花两方面来些,是染。作业布置:预习《苏轼词二首》。板书设计:

路桥华美

都会

居室华丽

人口众多

上阕

形胜

雄伟壮观

绕:树的浓密

卷:波涛汹涌的气势

天堑:地势险要

无涯:壮阔

繁华

竞豪奢

点(概括叙述)

染(具体铺陈)

景美

重湖叠巘清嘉

三秋桂子(叠巘)

下阕

十里荷花(重湖)

弄:潇洒欢快之情

人美

老百姓

泛:轻盈愉悦之态

祥和快乐

嬉嬉:安闲自在的样子

官员:

品酒听乐、吟诗赏景

最后两句:表达对官员的祝福

下载《词二首》学习指南教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词二首》学习指南教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泽东词二首

    毛泽东词二首沁 园 春① 长 沙(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②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③; 漫江④碧透,百舸⑤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⑥,万类霜天竞自由⑦。怅⑧寥廓⑨,问苍茫⑩......

    26 词二首

    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单元:第六单元——丰富多彩的文化 板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词作情景交融、恬静自......

    李清照词二首

    《李清照词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 2、 理解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写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

    辛弃疾词二首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南宋]辛弃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 、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词二首教案

    《词二首》教案总第()课时 主备人:仇丽娟 教学目标:1.诵读词,能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词的意境。 2.学会品析鉴赏诗词,能将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3.体会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

    柳永词二首教案

    《柳永词二首》教学过程一 梁艳玲 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常识,了解作者经历,作家作品。 2.解决字音诵读字形识记问题,粗略疏通文意。 3.从抒情方式中直接抒情的角度初步了解作......

    《苏轼词二首》教案

    《苏轼词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教育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风。 2、诵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诗词的意境。 3、比较阅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李清照词二首》教案

    《李清照词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1.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底座来画龙点睛的手法。 2.体会心理活动的描写。 3.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