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扩大思考
扩大思考
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扩大阅读是个性化阅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毋庸置疑,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很大程度上在课内获得,但课堂不是由教师“一统天下”,课堂是语文教学的起点,但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化已不再是新鲜话题,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多翻阅一些资料,及时补充新信息,要敢于跳出课本,从一个大的视野来把握课文,审视课文,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阅读,还要扩大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整本的书和各种报纸杂志,勤做读书笔记。同时把好句、好段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第二篇:旅游业扩大独特作用思考
扩大内需,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引导、刺激并满足国内需求,来推动经济的增长,进而减少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扩大内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源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尽管这几年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对国内需求的强调却持续至今。从1998年起的连续八年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中,扩大内需都被放到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并逐渐成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方针。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更是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200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再次强调“要正确出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可见,扩大内需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199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旅游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998年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春天”。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党中央对旅游行业通过自身发展,努力扩大内需的重托。正是有了扩大内需这一柄“尚方宝剑”,全面发展国内旅游变得名正言顺,并且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内旅游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发展旅游有助于扩大内需也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各类研究中对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中的独特作用却言之甚少。
总体上看,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有满足国内需求的功能。比如农业,对应的当然是国内需求,但是在人口增长放缓,单个个体对粮食需求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多出来的粮食只能出口,对扩大内需的影响很小。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是一个基本趋势。要想扩大内需,往往只能扩大一个家庭食品支出以外的部分,因此可以说农业生产以外的多数产业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会对扩大内需产生积极作用。如果只是简单的扩大内需,旅游业的独特作用就难以充分显现。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矛盾层出不穷,这就对既有的扩大内需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旅游业能不能适应这些新的要求,从根本上也取决于旅游业对于扩大内需独特的作用。
执行扩大内需政策以来比较突出的矛盾大体上有:1、投资需求增长过快,而消费需求相对不足。
2、扩大内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3、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造成了低收入者无力消费,中高收入者不愿过多消费。
4、扩大内需和对外出口协调发展的问题。对于上述四个问题,专家提出了许多解决的思路和办法。而旅游业由于其固有的特征,天然地有助于这四个问题的解决。旅游业之所以能对扩大内需产生独特作用,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旅游业是一个从需求方来体现其特征的产业集合,这与绝大多数产业都不相同。具体来讲,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中的独特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体现:
1、旅游业对应的是服务类的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更为明显和直接。
扩大内需的途径,一个是消费,另一个是投资。自1998年以来,中央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增发国债,实行扩张型财政政策。此政策的要点在于增加政府投资。从实际的情况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虽然显著,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投资过热,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这使得我们的经济刚一起飞,就随时面临着需要“软着陆”的考验。另外,投资作用于经济发展的传导时间较长,对宏观经济的调节有可能出现滞后。更为重要的是,投资从本质上看是为了未来消费而对当前消费的一种节约,因此投资以后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还是要由消费来接盘。所以说,没有正常的最终消费,投资终究是无的放矢。10年来,中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近20个百分点。而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2000年为73%,2001年下降到48%,2003年下降到40%,2004年降至37%。目前中国内需的两方——消费趋冷,投资过热,可谓冰火两重天。针对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在200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对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扩大内需的任务而言,促进消费需求都将是重中之重。旅游需求主要是对服务的需求,服务的一个基本特点是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总体上不存在产品的积压,对经济的作用也就更为直接。在各种服务业中,像商业、运输、金融多数是为生产、销售、投资服务的,是最终产品的“中间投入品”;而旅游业和文化、体育、娱乐、餐饮、家政等则主要属于服务业中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最终产品”,其对需求的作用较之“中间投入品”更为明显。在我国服务业中,“中间产品”的发展相对较快,而“最终产品”的发展比较滞后。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旅游业对于扩大内需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2、旅游消费对资源的消耗较少,并且旅游业总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把扩大内需同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过去中国经济粗放式的发展,虽然拉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也是触目惊心。如何提高扩大内需的质量给中国经济增长提出了新的课题。扩大内需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种是高资源占用,一种是低资源消耗。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走节约资源的扩大内需之路。前一种方式虽然也可以扩大内需,但会极大地削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而且这种“爷卖崽田”的发展模式也是对子孙后代利益的极大损害。资源和环境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对资源和环境的破环就意味着对旅游业的破环,因此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自然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旅游业现实的发展中,对资源破环的情况虽然存在,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体制问题。随着旅游的深入发展和体制的不断健全,这一状况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客观地说,几乎所有的发展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其他产业比较,旅游业是对环境破环相对较小的产业;在许多地方,还有不少通过发展旅游遏制资源破环的例子。比如一些山区的居民以前靠砍树维生,但发展旅游以后,游客来“看树”,他们挣到的钱远比“砍树”更多,自然就从资源的破坏者转变成为资源的保护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业总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力资源属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发展旅游业对资金的依赖相对较小,对物质的消耗也较少。所以说,发展旅游业可以把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和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3、旅游需求是多层次的需求,发展旅游有助于扩大消费面;同时旅游消费对中高端人群有很强的吸引力,旅游业能为这部分最有消费潜力的人群提供有效的消费渠道。
扩大内需一方面迫切需要高收入者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另一方面需要低收入者在收入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消费。因此,怎样给不同人群开辟新的消费渠道自然成为扩大内需这一题目的应有之议。相对于其他消费活动,旅游消费门槛很低,旅游很容易走入寻常百姓家;同时旅游也能满足先富起来的一批人高水准的消费需求。一次长途旅游可以花费成千上万,而一次城市周边的“农家乐”,连吃带玩一、二十元就可以搞定。所以说旅游活动不仅仅是高收入者的专利,同样也可以成为多数市民和一部分富裕农民能够负担得起的休闲活动。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布看,高端10%的户占总收入25%,低端10%的户占2.3%;高端30%户占总收入52%,低端30%占12%。促进高端人群的消费对扩大内需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较之耐用品,旅游是一种可重复的消费,因此有很大潜力吸引中高收入者在上面更多的花费。还需要说明的一点,大体上看,旅游活动中的财富主要是从高收入者向中低收入者转移。在一些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旅游业的这种富民作用更为明显。一部分中低收入者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了收入,最终也会促进整个社会需求的扩大。
4、旅游需求是内需和外需的有机结合。发展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没有根本的冲突。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得益于出口的大幅增长。但一个大国单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毕竟难以为继,只有依靠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一起发力,国内、国际市场平衡发展,中国经济才能够持续、快速、稳定的运行。工业制成品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出口来释放其生产能力。但是如果国际市场出现不利因素,则很难通过国内市场消化吸收生产出的产品。在目前国际贸易摩擦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协调工业制成品的内外需求难度更大。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共同增长,相互促进的可喜局面。绝大多数的旅游活动,既可以满足入境游客的需要,也符合国内游客的要求。旅游设施的完善和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对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旅游业内,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发展相得益彰,并不存在彼此替代的问题。
5、旅游需求是一种综合性的需求,涉及面宽,作用半径大,对扩大内需的影响更为广泛。
在各种消费需求中,许多产业对扩大内需的作用相对比较单一。旅游活动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组成,其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更为全面。在组成旅游业的特征产业中,旅游饭店、餐馆、各种交通里面的客运业、旅行社、娱乐业等都是直接为最终消费服务的。旅游业“一业兴”,带动“百业兴”,进而可以推动内需的成倍扩大。
6、从现实层面看,多数旅游需求是非常富于弹性的需求,只要措施得力,其需求增长的空间非常之大。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旅游需求满足的是人类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这类较高层次的需要。较之生活必需品,旅游需求更富于弹性。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旅游市场的规范,都会极大地激发城乡居民的旅游热情。比如,以黄金周为代表的假日旅游,只是重新组合了居民的休假时间,旅游需求就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虽然明明知道黄金周出游会面对人山人海的局面,许多居民仍然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浩浩荡荡的旅游大军中,由此可见旅游增长的巨大潜力。如果带薪休假的制度能进一步得到落实,旅游带动的需求还将大大增加。此外,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规范,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以及旅游促销的更加有力,旅游需求都有望实现快速增长。而对于有出游能力的人而言,缺少的不是旅游的需求,缺少的是真正能满足其要求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只要能够针对市场的不同特点,进行措施得力的开发,旅游需求就能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同样也就促进了整个消费的增加。
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作用,旅游业才能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总体战略中“独树一帜”。也正因为如此,旅游业对于扩大内需的作用才应该受到更大的重视。
第三篇:扩大党内民主的几点思考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刚才,王部长在讲话中又着重强调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近年来组织工作的实际,我想就发展党内民主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提高党员的民主素养为前提
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的民主素养直接影响了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知和评价,关系着党内民主的发展进程和路径选择。从党内民主的政治实践来看,虽然党员的思想日趋活跃,对党内事务的关切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党员未能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权利,习惯于“拥护”和“服从”,对党内的具体事务关心不够,参与和监督的主动性不够高,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理解力和执行力不够强;一些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也需要增强,一些基层干部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家长制”﹑“一言堂”、“拍脑袋”等现象。因此,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只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层面,采取不同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十七大、学习新党章”主题教育和党内民主建设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提高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一方面,在普通党员中,组 1
织他们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章程规定,使他们了解自己在党内应该享有的民主权利,逐渐形成一种“权利本位”意识,提高他们参加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在党员领导干部中,重点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重点解决一些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忽视党员民主权利的问题。
二、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基础
《党章》对党员权利做了八条规定,其内容大体上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参与权,包括参加有关会议,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二是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三是对有关问题的申诉权、控告权、作证权与辩护权。发展党内民主,就是要以保障党员这八项权利为重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来说,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切实疏通和拓宽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切实监督的渠道,做到重要事情及时向党员通报,在党内先讨论,使党员了解大局,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保障党员的知情权。二是要着力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大力推广我区各基层党组织创新开展的“支书沙龙议事”、“党群议事会”、“党员民主听证会”、“党员旁听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参事制”、“党务公开代言人”等活动,不断拓宽扩大党内民主的有效形式,切实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要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设立
意见箱、电子信箱,开通热线电话等方式,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干部联系党员、定期接待党员的制度,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党员的申诉权等权利。四是要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把民主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全过程,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和选人渠道,丰富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更好地保障党员群众的权利,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五是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进一步深化我区开展的“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经验,积极探索试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在全面试行“两推一选”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村、社区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推动党内基层民主。
三、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推进党代表常任制为内容 我认为,实行常任制是发展党内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克服党的代表大会不能充分行使职权,而党的委员会职能往往超越党的代表大会职权,形成党的权力体系结构倒置的倾向。实行常任制,可以还权力于广大党员,促进党内权力结构体系的“复位”和“正位”,真正实现党内民主。着眼于此,一方面,要进正确划分全委会与常委会的权限,切实发挥全委会的作用,着力理顺党内权力体系结构关系。尤其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认真落实区委全委会表决办法,扩大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信度。另一方面,要按照《**区党代
表大会代表常任工作制度(试行)》,通过组织党代表广泛开展以“办百家事、解百家难、连百家心”为主要内容的“三百”走访调研活动和“形势宣讲聚人心、联系走访暖民心”等主题活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代表团活动、代表团联络员、代表教育培训、代表联系、代表列席会议、代表调研和视察、代表提案与提议等制度,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
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为保障
党的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重要组织原则,也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着党的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时隔20多年,这种问题在基层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有的还存在着“开大会解决小问题,开小会解决大问题,不开会解决关键问题”等现状。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要真正地贯彻党内民主集中制。首先,要坚持分工负责制。尤其是在探索和完善常委分工负责框架下新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其次,要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坚持规范党内情况通报、议事决策、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决策评估及修正机制,坚决用决策前的调研与专家论证制度、决策中的集体讨论制度、决策后的督办落实制度,来逐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五、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正确的制度程序为导向 发展党内民主既是一个作风问题,更是一个制度问题。这几年,我们在党内选举、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党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务公开等方面有了不少创新举措,也形成了一定的制度框架。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还需要解决好制度规定的程序建设问题。从实施目的的角度来看,各项制度程序的设计出发点是要减少党内协调成本、形成和维护党内生活的民主秩序,使党的组织运转顺畅。因此,必须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民主与纪律的关系。从工作方法的角度来看,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在有利于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前提,正确处理好积极发展、循序渐进和累计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试点和推广的关系。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制度程序的制定和实行,必须正确处理好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发展党内民主与抵御西方民主影响的关系。
总之,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着力在拓展渠道、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切实把十七大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各项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
第四篇:扩大农村消费的几点思考
农村消费是国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和成本最低的方法。特别是在当前,由于国际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和投资造成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因此扩大农村消费、提升农村消费应当成为保障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农村居民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最大消费群体。农民收入的日益提高,消费观念的逐步改善,消费社会化程度的快速提升,以及消费结构的日益优化,为农村消费增长提供了极大的上升空间。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市农村消费的特点和影响农村消费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扩大农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农村消费的特点
1、农村消费稳步发展,但与城市比差距逐渐缩小。2009年,我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3.7亿元,比2005年增长94.04%,年均增长为24.73%;其中:县以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2.8亿元,比2005年增长89.9%,年均增长23.8%,比城市低1.4个百分点;其中:2005年增长15.9%,比城市低0.5个百分点;2006年增长13.7%,比城市低2.8个百分点;2007年增长17.1%,比城市低0.1个百分点;2009年增长23.0%,比城市低0.9个百分点。农村市场所占份额呈现出下降趋势。1978年到1987年,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县以下农村地区所占份额均在40%以上,其中:最高的1983年,为51.4%,最低的1987年,为40.9%。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改革重心开始转向城市,农村地区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的比重从1988年开始逐年下降,1988年为39.5%,到2009年下降到36.9%,比1983年减少11.9个百分点。从总体看,城市、农村消费市场差距逐渐缩小。
2、农村消费结构优化,但消费层次还偏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各类消费的影响不同,从而导致农村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民,对于食品、居住的消费都始终给以较多的重视,农民消费首先是以满足吃、住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收入比较低的农民,对于文教娱乐的消费,往往也给予较多的关注;而收入比较高的农民,则对家庭设备的消费开始给予更多的重视。从而可以看出,现阶段农民在消费方面均带有更多的生存性消费特征,并伴随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明显表现出层次性和差别性。
3、农村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趋旺,但地域区间差异较大。80年代中期开始,以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老三大件”为代表的百元级耐用消费品的文秘杂烩网消费需求迅速增长;到90年代中期开始,以彩电、电冰箱、洗衣机“新三大件”为代表的千元级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则迅速增加。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对于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支出,也呈明显的增加态势,如农民“新三大件”的百户拥有量由1998年的18.7台、1.6台、0.2台增加到2009年的95.5台、20.8台和5.8台;但是,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等级之间的农民,在耐用消费品购买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千元级耐用消费品上,而在百元级耐用消费品上的差异并不大。相对而言,发达地区不仅在各项耐用消费品的人均消费支出方面,而且在一些主要耐用消费品的购买方面,都明显高于中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此外,不同收入等级、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之间,在农村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结构方面,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二、制约我市农村消费的主要因素
尽管近几年我市农村消费总体来说增长较快,但与周边设区市相比,消费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城乡间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农村消费水平和城市比,总体上滞后10年左右,只有城镇居民20%较低收入户10059.0元(2009年)的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40%。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下滑,耐用品消费呈停滞状态。我们认为,目前制约我市农村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收入较低,农民购买力偏弱。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措施,使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但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农民收入总体偏低,增长不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1998-2009年十年间,农村居民纯收入(现价)年均增长8.1%,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12.9%的增速低4.8个百分点。比gdp现价年均增长13.4%的增速低5.3个百分点。1997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是1: 1.7,到2009年扩大到1:2.8,为十年来的相差最高比例。2009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大体只相当于城镇居民1998年的水平,落后整整10年。如果目前的收入增长机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扩大农村
消费市场和拉动内需将极为困难。
2、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与城市居民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相比,我市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社会公共服务品供给严重不足,主要靠农民自己投资投劳获得,农村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现象普遍存在。尽管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
政策倾斜力度和物力财力投放力度,农村社会保障程度有所改善,但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是在覆盖面还是在深度上均有不足。加上近一个时期以来,教育、医疗服务等价格上涨较快,特别是高中以后的教育费用支出大幅增加,广大农民尤其是有子女就学的农民家庭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只能通过增加储蓄和缩减即期消费来应对未来不确定风险的后顾之忧,既使有钱也不敢花。
3、商品流通网络不完善。近几年,我市“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建设工程的实施,使农村居民的购物消费环境得到改善。但连锁超市在一些偏远地区建设不规范,商品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不完善,耐用消费品的维修网点少,售后服务无法保证,遇上假冒伪劣产品也很难投诉,使得农民既使消费意愿强烈也不敢就地购买商品尤其是大件商品。“买大件到城里,油盐酱醋找个体,日用百货赶集市”现象仍然存在。再加上一些生产企业把农村作为三、四级市场,投放的商品质量和档次相对较低,而由于农村商品物流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反映到农村市场上部分商品价格反而高于城市价格,“质低价高”,从而人为地抑制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实现。
3、服务体系不健全。“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的消费环境,是导致农村居民消费率持续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是农村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妨碍正常合理消费。当前,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占有很大的比重,以至于有人称农村市场为“假货市场”和“假货集散地”。一些厂商把农村视为推销积压商品的场所,多数商品质次价廉,假药、假食品、假日用工业品充斥市场,坑农害农问题突出;二是农民产品质量意识和维权意识差,在购买商品时识假、辨假能力不强。三是农民缺乏消费维权的有效途径,抑制农民消费意愿。农村消费维权力量薄弱,维权成本高,一旦权利受到侵害,往往选择“能忍则忍”、“不再上当”和“下次不买”,严重影响农村市场上的销售和消费。
5、农村空巢化和老龄化加快。随着农村大量中青年农民的外出务工,农村空巢化和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市农村有60%以上的中青年农民在外打工。农村当地人口常年呈老龄化势态,年轻人口的负担加重,储蓄意向趋高,必然减弱消费需求。而老年人不管是其消费需求还是消费能力,都远低于年轻人群体,导致农村消费增长的拉动力趋弱。加上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相对较差,养老负担更重,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程度比城镇居民更大。因此,人口老龄化是构成农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其影响程度也在逐步加深。
6、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中国人的传统消费观念是能省则省、勤俭节约、存钱防灾养老,而农民更甚。由于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再加上货币收入低、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大、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较多,一直以来,农民更倾向于储蓄,以备不测之需。2005-2009年,我市农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22.6 %,与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相比,高出10.2个百分点。2009年末,我市农村居民存款余额达到2158.09亿元,较上年增长13.4 %,增幅高出城镇居民8.3个百分点。消费与储蓄此消彼长,储蓄的快速增加必然挤压即期消费。
三、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供给方转移到需求方,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大小成为经济发展快慢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市场需求约束明显增强特征,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呈逐步回落趋势,最终需求拉动作用减弱的基本走势。尽管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尽管连续七次降低居民文秘杂烩网储蓄存款利率,尽管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居民消费需求启而不动的表现仍比较明显,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抑制力仍然比较大,致使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有效需求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有需求才有高速度,有需求才有效益,有需求才有稳定。而要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使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从扩大投资和扩大消费两个方面做工作。从扩大投资来看,只是在短期内对扩大内需有一定的作用,而只有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联动,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因此,开拓农村市场、启动农民的消费需求,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今后五年内,我市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开拓农村市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围绕着农村市场的开拓,信息传输、科技推广、资金信贷、农产品加工、市场销售、交通能源、文化教育、生活服务等社会服务体系将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农村商品市场的发展,使农民群众直接经受市场的严峻考验,学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促使农民更加自觉地学科技、学文化,转变消费观念,追求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①我市农村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消费群体。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2009年,全市总人口中农村人口达377.1万人,占总人口的77.7%,全市农村总户数为93.2万户。如此多的农村人口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消费群体,然而农村居民在全市消费品市场所占份额仅36.9%,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只相当于城镇居民80年代中期的水平,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据测算,农民当年实现的购买力在45%左右,有55%左右的购买力不能实现。这说明了农民购买潜力的巨大,如果正确加以引导,可随时转化为现实的有效需求。
②农民消费的滞后区间正是我们要开拓的增长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98年的41.1 %下降到2009年的36.9%,这与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大大低于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现状是吻合的。农民消费的滞后区间也正是我们所要开拓的增长空间。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分析,2009年,县以下农村实现52.8亿元,比2005年的27.8亿元增长89.9 %,年均增长23.8%。根据这一速度测算,今后五年,我市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实现 154亿元左右,平均每年20亿元以上。
③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稳步增长。从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的绝对值看,2009年,我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为3007元,比2005年的2387元增长26%,年均增长12.2%。根据这一速度测算,今后五年,我市农民用于生活消费支出将实现5347元左右,平均每年470元左右。
④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加快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步伐,生活消费表现出由数量到质量、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特征。食品、衣着、居住等基本生活消费比重下降,而文化娱乐、交通通讯等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比重逐年上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升级还表现在对耐用消费品需求品种的变化上,以彩电、冰箱、摩托车为代表的大件商品,步入农民家庭的步伐加快。2009年末,我市农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95.5台,电冰箱20.8台,洗衣机5.8台,摩托车54.0辆,空调机2.8台,影碟机18.0台,抽油烟机2.1台,微波炉0.9台,热水器9.3台,电话64.0部,移动电话100.1部。但是,目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家庭80年代中期水平,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是预期消费的热点,预示着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从以上分析看,开拓农村市场的前景十分美好,农村市场的开拓成功,将对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此外,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推动农村涌现许多新的消费增长点,这些增长点所对应的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扩大农村消费的建议
1、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让农民增收。当前情况下,一是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通过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提高农业投资回报率和整体素质、效益。二是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改变农民单纯靠出售初级农产品作为收入主渠道的现状,使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更多地向农业回流,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2、加快农村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基本的生存权利,有利于稳定农民的消费预期,促进农村消费的长期稳定增长。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保障面还很窄、保障水平还很低的现状,建议量力而行、突出重点,优先搭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框架,支持解决农民“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最基本、最突出、最迫切的社会保障问题,稳定农民消费预期。
3、加大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增加商品销售点,提高商品配送能力;继续增加“家电下乡”的品种和补贴,补贴率应从13%提高到20%左右为宜;恢复和提高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兴建、改造的扶持力度,逐年逐批地对农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4、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把农村市场监管工作纳入到整个监控体系中来,工商、商务、质监、药监、卫生、公安等部门要强化监督职能,强化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短斤少两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杜绝过期、到期商品和质次商品的倾销行为,从制度和实施层面上解决农村消费市场的无序状况,确保农民群众的安全消费、放心消费和明白消费。
5、加强消费引导,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需求不足与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有密切关系。政府在刺激消费需求上,要注重从两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是在引导企业把农村作为市场开拓的目标,在针对农村消费习惯和环境开发品质优良、可靠实用、价格适中的新产品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宣传力度,通过集市贸易、传统节日,以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进行产品消费示范,大力宣传促销农民喜爱的企业和品牌,提高商品服务质量、结构和性价比,改善售后消费环节设施和消费环境。促进物质消费和服务性消费的同步增长;二是在对物质消费引导的同时,着重加强和扩大对农村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引导,教育人们自觉放弃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住房建设盲目攀比等不良消费习惯,形成理性消费、健康消费、适度积极消费的新观念。
第五篇:县级广播电台扩大听众群的思考
县级广播电台扩大听众群的思考
广播电台是主流媒体之一,但在县级,广播电台处于弱势地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才能让县级广播电台这棵老树发新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呢?这是县级广播电台从业人员思考并致力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扩大县级广播电台听众群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突出做好三个方面的文章。
突出时效性,以快赢人>
相对于其他媒体,广播电台这个弱势媒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时效性强。这一点有时是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电视需要编制,报纸需要排版、印刷,而电台在实时报道或者现场报道中受到相对更小的限制,这一点在县级各媒体表现更为充分。2003年暑期,沂水县教师杨同杰从家乡出发赴长江源头进行生
态考察,这天早晨7点30分,我在他的家中通过手机将这条消息发回电台,在《新闻进行时》中进行了实时的报道,使这条新闻真正成为了正在发生的新闻。这条消息在后来的全市评奖中获奖,受到专家好评。同一消息,电视播出时已过去了12个小时,而报纸则是第二天才与读者见面。
电视有声有影,报纸图文并茂,这是优势;而广播只有声音,它的简单、快捷也正是它的优势所在。“新闻贵在新”,广播这一优势不只体现在新闻中,在其他节目中也有体现。例如,我们开办的《信息超市》节目,听众可以将电话打进“超市”中来,发布自己的信息,方便、快捷,很受欢迎,可如果让他(她)到报纸、电视发布同样信息恐怕就没这么快了。
突出贴近性,把广播电台办成听众自己的电台
这里说的贴近,就是说应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县级电台作
为最基层的媒体,应该说是离听众最近的,我们就提出了一个口号,也可以说是一个目标,“沂水人民广播电台,老百姓自己的电台”,这句话听上去有些“俗”,可真正做起来,不容易!这要求我们从业人员首先要有牢固的“听众”意识,又要找准结合点,你得想一想,听众最想知道什么?喜欢听什么?要知道听众的“口味”。同样的新闻,电台可以采用更贴近百姓的视角去报道。例如,今年初我们推出了一组反映发展变化的系列报道。《衣、食、住、行看变化》就是从百姓生活中的一些看似细微的变化展开来,使报道更具人情味,而不是空洞无物的唱赞歌,播出后在听众中引起了共鸣,正如听众评论的:你们这组报道,让人听了以后,好像就是说的我们自己!
不只是新闻报道,在节目的设置上,也应体现贴近性,有针对性的办好节目,针对青年人开设《流行音乐风》、《音乐贺卡》,针对老年人开设《广播剧
场》、《戏剧天地》;针对司机朋友开设《一路好歌伴您行》;针对农村听众开设《致富经》,这一些为听众量身订做的节目,为听众提供了一道道精神美食,吸引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听众,更大限度地扩大了听众群。
突出参与性,让听众动起来,让节目活起来
广播电台的参与性较其他媒体更显强大,听众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平台或是走进直播间,都可以与主持人互动,参与到电台节目中来。还有一种好的参与形式,就是让节目组、主持人到听众中去,搞一些现场直播,或是听众现场点歌、竞猜等活动,提高听众的参与热情和节目的影响力,这在基层电台启动初期不失为扩大影响力有效的一招。其实,不只是娱乐性节目,借鉴临沂台的成功经验,沂水人民广播电台也开设了《行风热线》节目,因为能够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百姓的参与热情也比较高,这一类节目既架起了政府与百
姓交流沟通的桥梁,也树立起了广播电台的威信和形象。
县级广播电台扩大听众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