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的课堂涌动着浓浓的语文味new

时间:2019-05-15 10:2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愿我的课堂涌动着浓浓的语文味new》,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愿我的课堂涌动着浓浓的语文味new》。

第一篇:愿我的课堂涌动着浓浓的语文味new

愿我的课堂涌动着浓浓的语文味

——《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过:“我们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即‘语文味’”。是呀!“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更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我一直认为只有师生浸润在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笔尖沙沙、情趣浓浓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我多么希望自己的语文课堂上也一直涌动着这样浓浓的语文味呀!于是,在准备及教授《大禹治水》第一课时中,我一直遵循这个原则。

一、动情诵读——读有“味”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实实在在地强调了读在语文学习上的重要作用。

1、个性理解动情读。在〈〈大禹治水〉〉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多处引导孩子们进行有效地读书。如通过观看洪水视频,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如紧张、害怕、恐惧、怜悯等等),并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带动全班同学进行个性化朗读,读出语文味。

2、重点词语理解读。在教学禹成功治水的环节时,我抓住“开凿、挖通、垒起、引”等动词,让学生理解禹治水之所以能成功的关键所在,并让学生抓住这些重点词语,在读中理解课文,使得朗读更加有的放矢。

3、想象拓展感悟读。在教学禹治水成功后,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句时,我抓住重点词——欣欣向荣,让学生品读感悟其意思后,又引导他们想像欣欣向荣是怎样的情景,并加以及时归纳总结,学生体会到洪水退后人们那种喜悦愉快的心情,读起句子自然是兴致勃勃、有滋有味了。

二、品词赏句(品字赏词)——品有“味”

语文课单单有“读味”是不够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指出了语文课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品味词句。本堂课,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体现品有“味”:

1、词语理解助“品味”。

1、字形理解助“品味”。如荒的教学,如“荒”字的教学中,我追本溯源出示了三幅荒的文字演变的图片,再通过字形释义(洪水来了“川”,人们四处躲藏,“亡”,只剩下杂草丛生,工“”,)特别是故意多写一点的环节,使学生了解“荒”的书写方式,最后通过联系文章理解荒字的意义。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挖掘文字的最深层内涵。

2、读书方法学“品味”。课上,我通过让学生抓住课题质疑,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而抓住课题质疑是小学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又如,教学禹和鲧治水办法的语句时,我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让学生自行读后感悟概括,并通过对比,深刻体会到禹治水成功的原因所在。课堂小结时,还抓住“大”字,让学生理解禹的伟大精神。

其实,我深知这堂课上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在引导时,总不能“一针见血”——不能一下子激发学生最佳的理解点,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更多地还停留在你问我答的状态,师生的交流还没办法自然地融为一体,这跟我在课堂上临时应变的能力是有关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一直守住这份语文味,那么我的课堂就会焕发无穷的生命力!企盼着,我的课堂一直涌动着浓浓语文味!

第二篇:课堂──涌动着的生命

课堂──涌动着的生命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作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充分挖掘课堂的作用,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乐学”、“爱学”。

一、寓教育于活动,绽放生命活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品德与社会课活动化教学的特点。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课堂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如教学《我和同学》这一课,我在课前和学生一起玩平时经常玩的游戏,通过在游戏中找规则,从而引出家庭中的规则、学校生活中的规则、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最后得出生活处处有规则。通过游戏,也让学生感受到没有规则,游戏将无法进行,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二、关注生成问题,展示思维碰撞。

合理利用教材,就要挖掘教材资源设计好教学过程,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使得教师不可能完全设计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更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儿童的言语、行为、动作、想法、活动的结果和会产生的问题,这就使得课堂的实施过程具有了不确定性,上课富有创新性。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随机应变,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更密切地关注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

我在教学《我们的班集体》这课时,当我们正围绕“集体生活中的规则”这一话题开展课堂活动时,有一个一向比较调皮的学生小声地在下面说:“有规则一点也不好,课间休息时间那么短,排队打水喝,还没轮到我就上课了,一点都不好!”对这一突发的看似不和谐的小插曲,我并没有担心影响上课效果而漠然视之,而是马上抓住这一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进行疏导。我走到这个小男孩的身旁,说:“我也发现了这一点,有的同学排队站了半天,可是还没轮到他上课铃就响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吗?”这个小男孩很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他一声不响地站在那里,似乎在等待我的批评。我又说道:“没关系,我们想听听你的想法!”他还是默不做声的站在那里,其他同学们都盯着他。我知道现在让他开口很难,我马上把问题转向了全班,让全班同学围绕这个问题想想解决的办法。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同学们非常投入地参与到讨论中,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打水的同学一次少打一点,够喝就行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节约了用水。我又转向刚刚那个学生说:“你同意吗?这样相信课间时间大家都能打到水喝”他高兴地点了点头。我引导到:“刚才同学们商量的结果,其实也是我们制定的一个小规则,你说是吗?你会遵守吗?”“会!”他大声地回答到。全班同学都笑了,他也摸着脑袋笑了!我这样处理这节课中生成的问题,不仅没有影响所谓的教学效果,相反,通过师生的沟通与交往,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了可能性。

“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生成问题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深入了解学生,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欢迎学生生成问题,会鼓励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

三、合理利用教材,相机调整教学。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杖。一翻开教材,就如迎面扑来一缕和煦的春风,那么亲切,那么暖人。那精美的选图,精巧的布局,吸引着老师和学生的目光,让人爱不释手。我在教学中,树立新的教材观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又如在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充分交流、展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收获,并举办了一次成长回顾展,学生都体味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如何让学生感受学习中有苦也有乐呢?如何面对困难呢?我给学生讲了一些名人刻苦学习的小故事,如:《借光读书》、《高尔基的故事》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四、自悟与启发统一,促进品德内化。

强调自悟与启发的统一,是新课标中的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一直以来,学生习得品德的主要方式是听,是接受。一听就懂,欲做却不能。因为这道理是教师灌输的,中间缺乏一个儿童自己领悟、内化的过程。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去获得知识和道理,是学生品德内化最本质、基本的方式。这里的“引导”实质上就是“启发”。不过这个启发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悟性”上,只有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有了某种“悟性”,教师的启发才会生效。

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正确引导学生自悟,还要弄清儿童自悟的层次性,多元化以及方向性差别和特征。同样的活动、同样的场景,不同情况的儿童其自悟的层次、水平、方向等是不一样的。如:在学习《我们的学校》这一课时,是希望通过活动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学校争光”的愿望。你们想让我们的学校环境越来越好吗?从现在起,你会做些什么呢?”同学们马上投入到讨论中,纷纷表示要为我们学校争得荣誉、在校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使我们的学校变得更美丽。

所以品德教学,不能仅仅靠儿童的自悟,还要靠启发和引领,才能使儿童获得健康发展。的确,在新课程面前我们将要面临一个个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新教材,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使用、发现和创新的能力。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涌动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第三篇:浓浓语文味纯纯本色美

浓浓语文味,纯纯本色美

内容摘要: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回归本色,充满着浓浓 “语文味”。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应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精心默读、动情诵读的“读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这样才能把语文的灵动蕴藉、斑斓多彩真正展现在语文课堂中,回归语文课纯纯的本色。

关键词:语文味 熟读成诵 品词赏句 内化语言

近几年来,由于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老师的教法不断创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但热闹背后,欠缺语文品味:阅读课堂日益走向繁闹,各类“新”的教学名词纷至沓来,“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开始“乱花渐欲迷人眼”。其实,不管课堂怎么改革,语文味永远不能改,而且要越改越浓。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回归本色,充满着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般的“语文味”。语文味是什么?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味”应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精心默读、动情诵读的“读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真水无香,语文课只能以语文方式来呈现,用语文的方法去学习,课堂的学习才是高效的,语文味才是纯正的。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

一、书声琅琅,读出浓浓语文味。

抑扬顿挫、琅琅书声应该是语文课上所特有的一道风景线。朗诵是一种语言艺术,是把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是把平面语言转化为立体语言的活动。朗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自审能力;朗诵还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巩固、系统化;朗诵有助于提高听、说、写及整个阅读能力;朗诵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有利于发展思维力,创造力。

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 “多诵读,熟读成颂,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那么,如何在读中体现浓浓的语文味呢?

1.默读要静心

新课伊始,我们都会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充分自读、默读。这段时间千万不能放任自流,务必让学生静下心来听清自读要求。然后开始静静地默读。此时,老师可以走下讲台,巡视学生的默读情况,掌握必要的信息,还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辅导。待学生自学完毕,就要让他们交流朗读,在初次朗读文本的过程中允许他们出现错误,但注意一定要由学生来改正错误,反复朗读进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导读需有方

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对于句子中的一些重点词语要注意读出重音;描写欢快、紧急、战斗场面的句子,朗读时语速应适当快些;描写低沉、悲伤、舒缓等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语速应慢一些。长句的停留或换气是朗读训练中的一个难点,训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调整好自己的气息,做到语速平稳、换气自然,不把词语或词组拆开来读。此外还要加强对轻声、儿化、变调等语音技巧的指导。

3.诵读要动情

在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现。首先,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恰当把握教材的情感,用丰富的语言,饱含的情感,创造一种与课文情调相一致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融于其间。其次通过刚才的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后,情感得到升华,产生一种朗读的激情与冲动,有一种不读不快的感觉。最后让学生大胆地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我听过王崧舟老师上的《小珊迪》,他在课堂上语言是那么包含深情,字字铿锵,句句入我心田。他和学生一起可怜着小珊迪的命运,赞扬着小珊迪的诚实、信任,呼吁社会需要诚实、信任。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读得那么入神,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在听课的我,也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畅游,王崧舟老师上的课情浓,语文味更浓——语文味是读出来的。

总之,“语文味”从读中来。有时如泉水叮咚,有时如鸟语婉转,有时高昂,有时激越,有时深沉,有时轻快……作品美的思想内容,美的艺术形式,通过适宜的强弱,和谐的节奏凸现出来,这里有“清风徐来”“和风细雨”,也有阳光灿烂,春暖花开,有活生生的人物,动人心弦的故事……这是一个美的世界,这是一个快乐的海洋.在这样美不胜收的氛围中,我们的学生能不被美的魅力所折服吗?能不追随美的足迹加入朗诵的行列、步入语言的殿堂吗?这样的课堂能不洋溢出浓浓的“语文味”吗?

二、品词赏句,品出浓浓语文味。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一个字: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呢?

1、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事实上存在于语言文字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中。因此,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句的一个好方法。

例如人教版三上《秋天的雨》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个比喻句巧妙地表达了金秋时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特点。我把这句话的品评重心放在了“五彩缤纷”。

①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在秋天的雨里你找到了哪些颜色?(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金黄的田野,橙红的果树,紫红、淡黄、雪白……的菊花仙子。)

②菊花仙子还有哪些颜色呢?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

③这么多艳丽丰富的色彩,就可以说“五彩缤纷”。从这个词你读懂了一个怎样的秋天?这样一唱三叹,一步一步地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秋天五彩缤纷的景象在学生头脑中形象鲜明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是浮华、浅薄的。语文课自然就有滋有味。

2、在比较中品词赏句。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这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只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这样才能充分暴露语言的精湛之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

例如《孔子拜师》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短短一句话,每个字,每个词无不渗透着大教育家老子谦逊、恭敬的人品。其间“迎候”一词用得那么传神,于是,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品词。

①“迎候”你可以把它换成什么词?(等候)。

②“迎”字与“等”比,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等”字显得较随意、自由。学生通过比较,体味到了“迎”字的味儿。“迎”则看出老子对学生孔子到来的重视与热情,反映出老子作为一个长者对晚辈不远千里来拜师的关心和爱护。因此,学生品出了用词的准确感,描写的形象感,蕴含的情味感。长期这样训练,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也特别强。语文味不知不觉得从这里滋生。

3、在想象中品词赏句。孩子们想象力是那么丰富,我们的语文味本身就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估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以懂,令人回味无穷。

再如:《孔子拜师》一文中,在读到“风尘仆仆”这个意味深刻的词语时,考虑到学生在前文已积累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词的形象,为了帮助学生再现孔子不辞艰辛的求学形象,我让学生联系前文,想象一下,孔子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走了几个月后到达洛阳时“风尘仆仆”的模样?

生1:他的头发有些蓬乱,脸上布满了灰尘。生2:他的衣服被树枝划破了。

生3:孔子的脸色比较憔悴,人显得有些消瘦。生4:他的衣服上、鞋子上沾满了泥巴。生5:孔子,看上去很疲倦。

师:是呀,我们把旅途后十分劳累的样子叫作“风尘仆仆”。

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再现了孔子风尘仆仆的样子,孔子不辞艰辛的求学形象,也深深刻在学生心上。“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单凭课本上提供的选文远远不够,课本是教学资源,课外的资料也是教学资源,在拓展中,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品词赏句,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

三、多写多练,写出浓浓语文味。

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进行写的训练,是在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是在用语言赞美纯洁的心灵,赞美神奇的大自然,赞美金色的童年……这些像春雨一样无声无息地进入了学生的心田,轻轻震撼着他们目前尚所不知道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1、在模仿中写。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再说每篇文章其实都是写作的范文,作者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如《秋天的雨》中有这样一个比较有趣、特殊的句式: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我是这样设计的:

①仔细读读这两句话,小朋友发现了什么?(他们的结构是一样的,读起来朗朗上口)②多有意思的句式呀!你能选择秋天的一样事物,用同样的方法写一句吗? 生1:“紫红的葡萄像一座座倒垂的宝塔,摇啊摇啊,向着勤劳的人们点头微笑。” 生2:“洁白的棉花像一朵朵白云,飘啊飘啊,送来了秋高气爽。” 生3:“火红的高粱像一把把火炬,烧啊烧啊,映红了大地。” ……

学生将书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运用着,这是“煮书”的结果,我们要的语文课就要这样煮出语文味。

2、在想象中写。文学有着间接性、概括性。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它的空白处,丰富当时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那儿就是学生最好的练笔之处——在想象中写。

如《西门豹》第10——12自然段,写了西门豹用计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经过。其中惩治其他巫婆和官绅的场面在学生脑海里的形象是空白的,教学中可设计写话训练:

①西门豹接着会怎样惩治其他巫婆和官绅? ②那些巫婆和官绅会怎样磕头求饶?

③岸上看他惩治官绅和巫婆的老百姓会有什么神情、举动、议论?

这一填补,使空白中隐含的东西具体化、深刻化,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领悟;通过填补,那个妙趣无穷的场面跃然纸上,让学生感受到西门豹用计惩治首恶分子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学生的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语文味就是这么上出来的。

3、在情感升华处写。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文之情上升为我之情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好时机。在《她是我的朋友》一课课尾,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课文写到阮恒的话就戛然而止了,但我们的想象可以继续:阮恒的鲜血顺着输血管一滴一滴流入了小姑娘的身体,几个小时后,小姑娘苏醒了,得知她休克时这感人的一幕,她会说些什么呢?来,我们来想象一下。

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练习说话。

师:相信这份情谊她将会一生珍藏,阮恒将是她永远的朋友。课文学到这儿,相信大家对朋友这个词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究竟什么是朋友呢?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说,那就写下来吧。播放《朋友》这首歌,学生写话。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多好啊!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你在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人,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让我们记住这种爱,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播种这种爱,相信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也定能收获一份这样的爱!

学生在浓浓的情感氛围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用语言赞美人间的美德,像春雨一样无声无息地进入了学生的心田,轻轻震撼着他们所不知道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课应该更有效率地提高学生语感,多一点读味、多一点写味、多一点品味;应该上得更有情感、美感,课堂设计更应该人性化,以生为本,把语文的灵动蕴藉、斑斓多彩真正展现在语文课堂中。“语文味”的提倡,是针对语文教育的现状,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语文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也一定会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浓些,再浓些……

参考文献

[1]《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程少堂《中华读书报》2003.7 [2]《语文味品咂教学与教师修养》姜国忠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2005.02 [3]《个性化与语文味》 秦建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03 [4]《我理想中的语文味的课堂》李勇 网上文章

第四篇:浓浓语文味 悠悠课改情

浓浓语文味 悠悠课改情

闽清教师进修校附小 李旭曦

叶圣陶说:“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新课程理念支撑下的语文教学更注重的是以人为本,以生为主体。除了知识的传授与智慧的开启,更应包含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自从开展课改以来,我和同校的教师共同努力,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回顾几年来的课改历程,我们语文科收获了许多。2003、2004年我与陈金莲、余伟宁两位老师合作连续两年取得语文平均分、及格率、低分率全县第一的好成绩。2007年与黄育美、陈金莲老师合作获得全县第二名。2008年我与毛惠敏、陈金莲两位老师合作又获得全县第一的好成绩。2009年毕业考中我所执教的班级语文平均分86.4,最低分为75分。几年来,所教班级语文及格率都达到100%。成功的果实是甘甜的,在分享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我们也不忘肩负的重担。在教学中我们更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人格的培养。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将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课改的浪潮中,几经徘徊,在泪水与欢笑中,我在不断成长。现在,就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感受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关注备课——多方解读 准确、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和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能力,也是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前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对传统阅读教学的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同样一个文本内容,在不同解读过程中,会显示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在解读文本时,可联系生活实际、时代背景、教育理念等方面去挖掘文本的内涵,形成自己的解读观。2007年,我在教《出塞》这首诗时,经过集体备课,结合时代特点,对这首诗进行多元解读,设计了主题:“尊重生命,停止战争”。在原有“爱国”的主题思想上有了更深的内涵。在备课中,我们把“多元解读”观念贯穿其中,尽量让文本鲜活起来,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学生看待问题就不会只停留在表面,懂得更深入理解文本,无形中就提升了语文素养。

二、聚焦课堂——练、炼、链

沐浴课改的春风,许多老师早已改变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课堂上最常见的就是对话教学。无论是对话教学,还是传统教学,其实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就是围绕“练、炼、链”来展开的。

1、练——精练、巧练,事半功倍

“练”即通过训练,有计划的指导与操作,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各种语言形式的技巧和要领。而语文能力的训练大致包括朗读训练、阅读训练、语基训练和作文训练,四大版块相辅相成。其中作文训练是最难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作文教学三步曲。第一步:分步训练

作文描写一般分成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在作文第一阶段寻找一些经典的范文、例文,让学生通过阅读概括出一些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我和毕业班的老师一起经过探讨,实践,总结出一些训练方法。①仿写

仿写,又称模仿写作。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一种心理现象,尤其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可以通过对范例的分析,理解和仿写,从而使学生掌握一定写法,提高写作能力。A、借助课文中精彩片断进行仿写。

我国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是经过专家挑选的、文质兼美,教师可根据文章特点选择范文让学生进行仿写。课文《穷人》中有一个片断: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是一个经典片断。桑娜的害怕、担心、自责、决断的内心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如果没有这一段的心理活动描写,桑娜的善良不可能表现那么生动。教师在引导学生领导略其精妙之处后,要求学生以“举手”或“签字”为题进行迁移模仿,仿写一段话,要写出当时自己矛盾、担心、犹豫的内心冲突。教师引言:“胆小的同学想举手时心里怎么想,可真要举手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矛盾吗?挣扎吗?当考试考不好,回家要签字时,你心里想不给父母签吗?后来签了吗?心里怎么想?一步一步地放慢镜头想想。”经过引导,大部分学生都写得很具体 B、精选课外典型范例进行仿写。

为了精选课外典型范例,教师必须要留心相关阅读资料,做一个有心人。

C、利用学生习作中出现的范例进行仿写

值得一提的是仿写时,要引导学生“仿”中有创,仿写不等于抄袭,仿写的最终目的是将模仿引向创造,在模仿中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因此,教师在引导仿写时要注意以实际生活为依据,结合学生自己个人的感受来写,而不应机械模仿。②创编补写

创编补写,就是有意识选取一些能够训练学生的文章,截去其中心理活动的描写部分让学生创编补写。创编补写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追忆,联想和想象,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③修改语段 ④创设情境 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来表演。学生表演时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学生很有兴趣,写作热情很高。第二步:篇章训练 在这一个阶段主要教给学生布局谋篇的写作技巧。要求学生一定要列写作提纲。第三步:立意训练 在学生对一篇文章的语句、结构基本能掌握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文章立意训练,深化文章主题,让自己的文章与众不同。当然,作文训练三步曲离不开激趣和有效的积累。经过系统有目的训练,学生的作文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历届的快乐杯作文竞赛中,都有许多同学获奖。从2007-2009年,我所教班级参赛人数为20人,获奖人数达15人以上。而阅读训练,我们认为要侧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反复训练,以求纯熟。有效的练习,科学的练习,活化的练习,让学生事半功倍,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炼——用心锤炼,文道统一

新课程语文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单元”,以“精神关注”统领“技能关注”。如果说“练”突出了工具性,那么“炼”就突出了人文性。要实现真正文道统一,教师就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精神内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让学生在一篇篇充满感情的语言文字中实现与文本对话,接受精神的洗礼。学了《桃花心木》明白了独立性的重要,懂得了面对挫折的态度。学了《匆匆》对于时间有了一个明确概念,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在有限时间里创造无限价值才是有意义的„„教材中的“道”要靠老师深入理解,而教师在课堂上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使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将不再空乏。这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道”。老师只有把文中的“道”与自己人格的“道”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文道统一。在教学中我们牢记“文道统一”,在课改的道路上前行着。

3、链——拓宽文本,提升能力

教材不仅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信息的源泉,还是学生发展各项能力的依据。以主题串联教材的方法是拓宽文本表现空间的一个有效尝试。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学习了“初识鲁迅”后,我引导学生阅读了《故乡》全文,并向学生推荐有关鲁迅写的书《孔乙已》等,从而进一步感受到鲁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把丰富的课外知识引入课堂,在课堂和课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但却得益于课外,通过拓展性的链接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开掘出语文课程丰富的资源。

三、重视反思——完善自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学习,教师也应不断学习。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渐抛弃经验型教师,声声呼唤智慧型教师。反思正是我们思考、学习、提升的重要方式。今天的我们既低头教学,又回头反思,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不断反复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专业思想,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成为智慧型老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深知语文课改的意义和重任。我们坚信在经历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后,必然会收获“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成功与喜悦。附小的老师们将一如既往,用自己满腔的热情,用自己最真切的情感去再创精彩!

第五篇:让课堂充盈浓浓的语文味

让课堂充盈浓浓的语文味

——听特级教师吉春亚的课有感

东塔学校

杨陆燕

最近,在视频上我有幸领略了名师吉春亚的风采,吉春亚老师是一位文静儒雅、聪慧灵气、快乐随和的老师。她那充满诗意的课堂,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走近她的《趣识对联》、《杨氏之子》,更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名师的魅力。厚实、诗意、快乐、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的教学风格充溢着课堂、充溢着每个孩子的心田。

一、诗情画意,感受语文味

整个课堂,吉老师以她那充满深情的语言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和对语文的热爱。随着一声“上课”,同学们立刻站了起来,“同学们语文课快乐!”学生感到十分惊讶,但很快反应过来说:吉老师语文课快乐。看似简单的问好,其实,吉老师用自己的情绪感染了所有的学生,给学生营造了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她似乎在告诉每一位学生:这是一堂快乐的语文课。吉老师曾对她的学生说:“爱语文,可以借罗贯中的目光领略《西游记》中光怪落离的奇异世界;爱语文,可以借李白之笔去描绘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爱语文,可以感悟那‘落红不是无情物’的精神;爱语文,可以冲进牛毛般的细雨中去感受那种浪漫无稽的情调……”教学过程中诗化的语言俯拾皆是,如:“虽然是静悄悄地,但是我们的思维在涌动。”“让你们的思维和老师碰撞一下。”“让琅琅的书声在教室里飘起来。”不仅如此,在吉老师的课堂上还多次引用了名家名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表现真可谓一枝独秀;吉老师的语言之所以灵动而富有诗意,源于她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教育理念新颖独到的感悟。

在“趣识对联”一课中吉老师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感受到对联形式、内容、意境的美,感悟到经典的无穷魅力。在极富韵味的古典乐

曲的浸润中,在吉老师富有诗意的语言引导下,一幅幅对联恰似一条条彩带,将大家的心连在一起,又像一杯杯陈年佳酿,飘荡着醉人的醇香。此时,师生们互动无拘无束,几千人的会场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所有人的心随着经典诗词,随着吉老师演绎的经典课堂,一起轻舞飞扬……愈感味正情浓,真可谓浮华汰尽显本色,诗情画意在其中。

二、真情洋溢,读出语文味

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应该是情感的课堂。俗话说“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让情感洋溢着课堂,就能让学生流淌真诚,闪动灵性,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得以提高。“读”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在《杨氏之子》教学过程中,吉老师告诉学生读文章的方法:“字字入眼,字字入心”,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诵读过程中感受文言文所表达的意思,在读中发现语言文字的含意,并且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读时的想法,从中体悟语文味。在唤起学生无限联想时,反复让学生诵读课文并适时让学生思考文中最有意思的句子是什么;找出较难理解的文言文放开声音多读几遍;然后让学生再次反复体会、揣摩、领悟。在这个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与文本对话,反复碰撞。接着,指名学生读,并让他们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朗读,吉老师用自己的读带动学生的读,让学生体会读的韵味,享受读的意境。并且采用师生对读、自由读、集体、引读,最后吉老师出示提示句,带动全班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背下了这篇古文。

因此,我们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以情激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获得完美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读书的热情,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诵读中,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学生的心灵在与文本的碰撞中飞扬,生命在阅读中成长。

三、扎实有效,体现语文味

吉老师的课凸现了对字词基本功的训练,在品词析句中体现语文的本位。在教学《杨氏之子》时,吉老师注重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同学们,拿出你的手跟老师一笔一划地写题目”,从指导生字的笔画书写到带着学生品词、品句,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的品析贯穿于整个课堂。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划出引发你感受的词,或划出你认为有趣的句子、有疑问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句子,细细地体会。在体会过程中指导学生写下诵读课文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

“语文课的本质就是把字写规范,把文章读懂,把作文写好。” 这是吉老师在课后的报告中多次提到的话。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离不开对字词的品味、推敲。在边读边品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不只要教学生读出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体会文字背后的东西。从看似平淡的课文里品出“味”来,那就是一种浓浓的“语文味”。

结语:品味了名师的教学使我感悟到,语文教学就要务本求实,浓浓的语文味就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要让学生在情感激发中感受语文味;在诵读揣摩中感受语文味;在品词析句中体现语文味。从而将浓浓的语文味融入课的每一个环节,让浓浓的语文味充溢课堂、充溢每个孩子的心田,使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下载愿我的课堂涌动着浓浓的语文味new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愿我的课堂涌动着浓浓的语文味new.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理想课堂的愿景

    我的理想课堂的愿景 —以政治课堂为例 摘要:课堂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载体,通过这一载体,让学生主动愉悦的学习。在我的理想课堂中,学生能够借助宽松活跃的课堂主动的学习并去探......

    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

    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 (江阴市青阳二中 张黎 ***) 【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让说明文的课堂飘满语文味

    让说明文的课堂飘满语文味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说明文。说明文往往蕴含着自然、科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将这些方面的知识融入到了语文课堂中。......

    让激情在课堂涌动——《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让激情在课堂涌动《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其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小语经典名篇《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蕴含着丰......

    我愿做善的行者——语文 李琳

    我愿做善的行者 ——教师理想一谈 这个暑假,读了几本书,出了一趟门。 书中,有一本是学校推荐书目,也是唯一一本不是自己选的书,因有悖于我自己选择的习惯,所以假期将终方拿起。然......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和课堂的高效(五篇材料)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和课堂的高效 你是谁,为了谁 ——也谈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和课堂的高效 文|飞鸿踏雪 今天,偶然读到了《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李炳亭的一篇文章《......

    浓浓语文味-悠悠慈母情——于永正老师《秋天的怀念》教学赏析

    浓浓语文味 悠悠慈母情 ——于永正老师《秋天的怀念》教学赏析 张宏军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抒情散文。教学中, 于永正老师运用他那炉火纯青的读、品功......

    “一真、两全、三味、四境 ——我的语文教育理想” 学习心得

    “一真、两全、三味、四境 ——我的语文教育理想” 学习心得 在凯杰中学听了王爱华老师的讲座,很为她的教育热情和教育理想折服。王爱华老师先后被授予南通市小学语文学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