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进和完善乡镇调控能力总结
改进和完善乡镇调控能力总结
**镇开展“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增强乡镇调控能力”试点工作汇报
****镇是**市第四大镇,浙江省重点镇,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镇。距**市区18.5公里,镇域面积60.2平方公里,下辖61个村(居),其中58个行政村,3个居民区,人口7.3万
。根据**市组织部布置,**市委将“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增强乡镇调控能力”试点工作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和强化村级组织建设两项工作任务交我镇开展试点工作。**镇全镇在职干部职工125人,其中行政编制数60人,实有53人,事业编制数78人,实有72人,下设四片一办。自8月中旬开始试点工作至10月底结束,针对瑞安市委、市组织部提出的具体工作要求,组织实施一系列试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试点工作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具体工作做法
1、领导重视,思想统一。我镇开展试点以后,市委领导和组织部非常重视,多次到镇调研、指导工作。镇委把该项工作摆在全镇工作首位,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班子各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开展试点工作。并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向镇机关全体干部阐明试点工作意义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全体机关干部思想统一到市委决策上来,以全局高度、政治高度出发来考虑试点工作。通过会议,宣传引导,统一了大家思想,使全体机关干部都理解、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
2、集思广益,完善方案。充分尊重干部、群众的意愿,倾听他们在试点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制订实施方案的基础,也是确保方案胜利实施的关键。这次试点工作从开始至结束也不过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在这三个月中我镇为试点工作而专题召开的各类会议不少20次,每次会议中都仔细倾听与会者意见和建议,进而完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稿,然后公开实施方案稿讨论,再次召开会议听取多方意见。试点工作中我镇对实施方案先后七易其稿。在综合了各方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确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上报上级部门,保证了试点工作平稳、有序、有效的开展。
3、明确任务,分工负责。本次试点主要搞好两项任务:一个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二是重视和强化村级组织建设。这两项工作牵涉面广,涉及镇村两级,事情千头万绪。我镇将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镇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如纪检书记负责镇班子及班子民主决策有关组织制度的制订;党群副书记负责镇机关内部机构设置方案制订和村级组织建设有关制度;分管农业副镇长负责农村村务管理制度制订等等。通过分工,明确各人责任,加速试点工作进度。不到二周时间内,我镇制订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程序》、《鼓励优秀大学生充实村两委程序》、《专职农村指导员制度》、《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用的有关意见》、《村组织工作细则》、《村务公开细则》等等一系列文本。这些文本出台进一步保证了试点工作实行中的可操作性。这也是我镇试点工作没遇到很大阻力平稳开展的原因。
4、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根据试点工作制定的具体措施、方案,分清缓急轻重,突出重点。首先公布镇内机构设置方案,开展中层干部竞职上岗试点,在圆满完成该项工作后,再进行办事处撤并宣传动员、专职驻村干部选配、村级组织建设开展,最后离岗退养制度的实行等一系列工作逐步平稳推进,最终圆满完成。
二、取得成效
我镇圆满完成市委下达的工作任务,通过本次试点工作,对理顺镇内部关系,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增强镇政府调控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成效表现在如下几点:
1、优化了班子结构。在镇机关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领导干部“只进不出”,党政领导交叉任职的办法,将现在的镇领导职数16名调整为11名,减少领导职数,切实解决分工重叠问题,促进班子团结高效,增强调控能力。
2、减少了管理层次。撤消篁社办事处,将原**办事处所有人员并入**镇统一调配使用,减少了干部职工管理层次和办事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3、明确了工作职责。整合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将镇机关原“三办五局”合并组建为6个办公室。即党政办公室、党务办公室、政法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制定《镇内设机构工作职责》,明确各办公室责权范围,打破试点工作前机构设置交叉重叠、职权不清、处事不明弊端。将镇属所有事业单位按职能归口相应办公室管理,人员由镇党委统一调配使用,增强对人事调控能力。
4、培养使用了青年干部。本次试点镇内设中层机构领导采用竞争上岗方式确定。21位镇机关工作人员通过信任测评、竞职演讲、组织考评等程序,其中13位走上镇中层领导岗位。13位中层干部中最年轻才23岁,平均年龄33岁。新任中层领导6名,其中正职2名,副职4名。培
养使用了一批年轻力强、有一定工作能力的接班人。通过竞职上岗,充分尊重人才做到人尽其用。调动和发挥了中层干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采用个人自荐、组织审查,确定2名年轻的镇干部到两个比较复杂的村任专职驻村干部,培养年轻干部的实践经验和应对复杂问题处置的能力,加强对村级工作指导。
5、增强了对部门站所的调控。实行党组织关系属地管理。
除上级党组织有规定外,驻镇有关基层站所的党组织关系一律由镇党委管理。试点工作开展后已有4个站所将组织关系迁入**镇,加强了镇党委对基层站所组织管理。市职能部门在任免基层站所负责人时,要征求有关乡镇意见,增强了乡镇党委政府的调控能力。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试点工作开展后,经过一段时间运转暴露出几点问题,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对于撤并**办事处一事,有部分村民群众不理解。认为撤消**办事处后会为原篁社办事处辖下13个行政村工作、办事带来不利,甚至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鉴于群众这种思想动态,我镇下步拟通过召开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将撤消办事处的好处、意见宣传到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层次。打消他们顾虑,统一他们的思想。
2、镇机关内设机构,因磨合时间不长,运转不够顺畅,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办公室内部工作职责,明确专人工作范围,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理顺内部关系,做到事事有人管,不出现工作责任重叠、交叉、空白等情况,确保镇内机构高效顺畅运转。
3、大学生到村任职难以落实。目前我镇大学生要求到村任职积极性较高,符合条件报名人选有20多名,由于他们所在村两委职数基本已配足,这对大学生到村任职带来了不便。有些村情况复杂,虽然镇委可同意增加两委职数,但村两委意见不统一,党员群众民主选举意识较于敏感,加之大学生涉世不深,经验浅缺,增选两委担心难以达到目的。
4、组织调研,摸清情况,继续深化和完善试点工作,争取在下年度全面推开试点工作六项任务。
第二篇:改进和完善乡镇调控能力总结
**镇开展“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增强乡镇调控能力”试点工作汇报
镇是**市第四大镇,浙江省重点镇,XX年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镇。距**市区18.5公里,镇域面积60.2平方公里,下辖61个村(居),其中58个行政村,3个居民区,人口7.3万。根据**市组织部布置,**市委将“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增强乡镇调控能力”试点工作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和强化村级组织建设两项工作任务交我镇开展试点工作。**镇全镇在职干部职工125人,其中行政编制数60人,实有53人,事业编制数78人,实有72人,下设四片一办。自8月中旬开始试点工作至10月底结束,针对瑞安市委、市组织部提出的具体工作要求,组织实施一系列试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试点工作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具体工作做法
1、领导重视,思想统一。我镇开展试点以后,市委领导和组织部非常重视,多次到镇调研、指导工作。镇委把该项工作摆在全镇工作首位,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班子各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开展试点工作。并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向镇机关全体干部阐明试点工作意义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全体机关干部思想统一到市委决策上来,以全局高度、政治高度出发来考虑试点工作。通过会议,宣传引导,统一了大家思想,使全体机关干部都理解、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
2、集思广益,完善方案。充分尊重干部、群众的意愿,倾听他们在试点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制订实施方案的基础,也是确保方案胜利实施的关键。这次试点工作从开始至结束也不过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在这三个月中我镇为试点工作而专题召开的各类会议不少20次,每次会议中都仔细倾听与会者意见和建议,进而完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稿,然后公开实施方案稿讨论,再次召开会议听取多方意见。试点工作中我镇对实施方案先后七易其稿。在综合了各方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确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上报上级部门,保证了试点工作平稳、有序、有效的开展。
3、明确任务,分工负责。本次试点主要搞好两项任务:一个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二是重视和强化村级组织建设。这两项工作牵涉面广,涉及镇村两级,事情千头万绪。我镇将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镇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如纪检书记负责镇班子及班子民主决策有关组织制度的制订;党群副书记负责镇机关内部机构设置方案制订和村级组织建设有关制度;分管农业副镇长负责农村村务管理制度制订等等。通过分工,明确各人责任,加速试点工作进度。不到二周时间内,我镇制订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程序》、《鼓励优秀大学生充实村两委程序》、《专职农村指导员制度》、《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用的有关意见》、《村组织工作细则》、《村务公开细则》等等一系列文本。这些文本出台进一步保证了试点工作实行中的可操作性。这也是我镇试点工作没遇到很大阻力平稳开展的原因。
4、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根据试点工作制定的具体措施、方案,分清缓急轻重,突出重点。首先公布镇内机构设置方案,开展中层干部竞职上岗试点,在圆满完成该项工作后,再进行办事处撤并宣传动员、专职驻村干部选配、村级组织建设开展,最后离岗退养制度的实行等一系列工作逐步平稳推进,最终圆满完成。
第三篇: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研究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者,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程中,面临着如何改进和完善执政方式、增强调控能力这一重大课题。我部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对本课题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研,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增强乡镇调控力的有效途径,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乡镇调控力现状
从狭义上理解,乡镇调控力是指乡镇对乡镇内部、部门站所、村级组织等所具备的一种调节、控制的权力、能力,表现为影响力、号召力和协调力。从广义上理解,乡镇调控力还应包含乡镇对乡镇内部、部门站所、村级组织等所具备的服务能力,表现为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调控主体能力偏弱
乡镇党委政府作为调控主体,在现阶段其总体调控能力偏弱。
1、党政运行不规范。一是党政不分。乡镇党政联席会议代替党委会、乡镇长办公会议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党政不和。一些乡镇党委书记民主决策意识不强,习惯于搞“一言堂”;一些乡镇长认为行政事务管理实行首长负责制,在某些重大政务决策上不接受党委意见。
2、干部队伍不适应。一是个体工作能力缺乏。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求乡镇干部适时调整新思维、讲究新方法去解决。二是整体工作效能不高。三是部分干部干劲缺乏、作风不实。
(二)调控财力基础薄弱
必要的财力是乡镇调控力的重要保证。就目前永嘉县而言,乡镇的财力基础相当薄弱。一是乡镇财政可用资金严重不足。山区乡镇财政基础十分薄弱,沿江乡镇虽然财源相对充足,但其可以调控支配的可用财力相当有限。二是赤字和负债压力大。截止2004年底,仍有9个山区乡镇没有完全消除赤字和负债,占全县乡镇个数的24%。山区乡镇的消费性赤字和负债总计达700余万元。三是管理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乡镇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存在许多漏洞。
(三)调控缺乏有效手段
从实际情况看,乡镇对内部、部门站所、村级组织实施有效调控力度较弱,调控效果和调控目标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对乡镇内部调控不力。部分副职不服从正职的领导,部分一般干部不服从集体的领导,下属机构部门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工作效能低下。二是对部门站所难以调控。县级部门在乡镇站所各自为政,乡镇难以协调。三是对村级组织调控过弱。乡镇集体决策的落实在一些具体工作中操作难度增大,如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工程政策处理、村级选举特别是村委会选举工作等。
二、对策与建议
按照十六大的要求,乡镇政府要逐步走向有限政府,从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强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增强乡镇调控力,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眼于规范乡镇公共管理职能、增强乡镇公共服务能力,明确乡镇职能,健全法规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加强自身建设,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大保障“的目标。
(一)提高执政能力
1、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合力。一是适当扩大交叉任职,减少领导职数。二是合理搭配。选用干部要注重知识的互补性、专业的配套性和性格的相容性。
2、明晰职责分工,规范议、决、行程序。一是科学界定党政职责。坚持和完善乡镇党代会常任制度,扩大党内民主,牢固树立乡镇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二是强化人大监督职能。通过发挥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促进政府工作的规范运作,从而有效缓解党政不合形成的紧张压力。三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乡镇党委政府议事规则。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整体素质能力。一是强化教育培训。二是强化监督管理。三是健全完善干部激励机制。
(二)转变乡镇职能
1、明确乡镇职能设置原则。一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乡镇没有能力去行使的职能,应予剔除。二是责权统一的原则。要充分行使职能,必须拥有相应的事权和财权。三是分类设置的原则。
2、确定乡镇职能内容。根据上述原则,将乡镇职能确定为基本性职能和附加性职能两大类。
就永嘉县而言,山区乡镇应确保履行基本职能,工业发达乡镇、集镇、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乡镇可视情况赋予附加性职能。
3、确保乡镇职能行使到位。一是做到不“错位”。要充分考虑乡镇的实际承受能力,切忌在工作落实中动辄使用“一票否决”。要尊重乡镇的相对自主独立,调动乡镇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务实、高效”的目的。二是做到不“缺位”。彻底改革“唯上不唯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做到既“唯上”,更要“唯下”。
(三)理顺条块关系
1、合理设置站所机构。一是调整放权。二是精简撤并。三是有序分流。
2、强化乡镇对站所的监督管理。一是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定期评议工作制度。二是建立人事任免征询制度。
3、健全完善乡镇与站所的沟通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重大工作事项通报制度。二是探索建立乡镇与站所的协调会议制度。
(四)改善乡村关系
1、坚持党对农村的领导,建立良性运行、充满活力的村级组织工作机制。一是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在农村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二是支持、帮助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切实提高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三是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规则。
2、坚持领导与指导并举,构建协调有序、运行顺畅的乡村联动格局。一是正确认识和把握领导与指导的联系和不同,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二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种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三是探索建立乡村应对突发事件、灾难性事件预警机制。四是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五是建立健全联系群众,便民利民的长效服务机制。
3、结合实际,做好乡村撤并工作。
(五)健全财政体制
1、分类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利益分配模式,增加乡镇财政的可用财力。
2、建立有效的乡镇财政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乡镇财政的平稳运行。
3、改革乡镇财政机构,加强对乡镇财政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篇: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与研究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者,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程中,面临着如何改进和完善执政方式、增强调控能力这一重大课题,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与研究。我部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对本课题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研,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增强乡镇调控力的有效途径,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乡镇调控力现状
从狭义上理解,乡镇调控力是指乡镇对乡镇内部、部门站所、村级组织等所具备的一种调节、控制的权力、能力,表现为影响力、号召力和协调力。从广义上理解,乡镇调控力还应包含乡镇对乡镇内部、部门站所、村级组织等所具备的服务能力,表现为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调控主体能力偏弱
乡镇党委政府作为调控主体,在现阶段其总体调控能力偏弱。
1、党政运行不规范。一是党政不分。乡镇党政联席会议代替党委会、乡镇长办公会议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党政不和。一些乡镇党委书记民主决策意识不强,习惯于搞“一言堂”;一些乡镇长认为行政事务管理实行首长负责制,在某些重大政务决策上不接受党委意见。
2、干部队伍不适应。一是个体工作能力缺乏。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求乡镇干部适时调整新思维、讲究新方法去解决。二是整体工作效能不高。三是部分干部干劲缺乏、作风不实。
(二)调控财力基础薄弱
必要的财力是乡镇调控力的重要保证。就目前永嘉县而言,乡镇的财力基础相当薄弱。一是乡镇财政可用资金严重不足。山区乡镇财政基础十分薄弱,沿江乡镇虽然财源相对充足,但其可以调控支配的可用财力相当有限。二是赤字和负债压力大。截止2004年底,仍有9个山区乡镇没有完全消除赤字和负债,占全县乡镇个数的24%。山区乡镇的消费性赤字和负债总计达700余万元。三是管理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乡镇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存在许多漏洞。
(三)调控缺乏有效手段
从实际情况看,乡镇对内部、部门站所、村级组织实施有效调控力度较弱,调控效果和调控目标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对乡镇内部调控不力。部分副职不服从正职的领导,部分一般干部不服从集体的领导,下属机构部门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工作效能低下。二是对部门站所难以调控。县级部门在乡镇站所各自为政,乡镇难以协调。三是对村级组织调控过弱。乡镇集体决策的落实在一些具体工作中操作难度增大,如计划工作、重点工程政策处理、村级选举特别是村委会选举工作等,工作总结《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与研究》。
二、对策与建议
按照十六大的要求,乡镇政府要逐步走向有限政府,从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强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增强乡镇调控力,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眼于规范乡镇公共管理职能、增强乡镇公共服务能力,明确乡镇职能,健全法规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加强自身建设,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大保障“的目标。
(一)提高执政能力
1、优化班子结构,提高班子合力。一是适当扩大交叉任职,减少领导职数。二是合理搭配。选用干部要注重知识的互补性、专业的配套性和性格的相容性。
2、明晰职责分工,规范议、决、行程序。一是科学界定党政职责。坚持和完善乡镇党代会常任制度,扩大党内民主,牢固树立乡镇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二是强化人大监督职能。通过发挥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促进政府工作的规范运作,从而有效缓解党政不合形成的紧张压力。三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乡镇党委政府议事规则。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整体素质能力。一是强化教育培训。二是强化监督管理。三是健全完善干部激励机制。
(二)转变乡镇职能
1、明确乡镇职能设置原则。一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乡镇没有能力去行使的职能,应予剔除。二是责权统一的原则。要充分行使职能,必须拥有相应的事权和财权。三是分类设置的原则。
2、确定乡镇职能内容。根据上述原则,将乡镇职能确定为基本性职能和附加性职能两大类。
就永嘉县而言,山区乡镇应确保履行基本职能,工业发达乡镇、集镇、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乡镇可视情况赋予附加性职能。
3、确保乡镇职能行使到位。一是做到不“错位”。要充分考虑乡镇的实际承受能力,切忌在工作落实中动辄使用“一票否决”。要尊重乡镇的相对自主独立,调动乡镇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务实、高效”的目的。二是做到不“缺位”。彻底改革“唯上不唯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做到既“唯上”,更要“唯下”。
(三)理顺条块关系
1、合理设置站所机构。一是调整放权。二是精简撤并。三是有序分流。
2、强化乡镇对站所的监督管理。一是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定期评议工作制度。二是建立人事任免征询制度。
3、健全完善乡镇与站所的沟通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重大工作事项通报制度。二是探索建立乡镇与站所的协调会议制度。
(四)改善乡村关系
1、坚持党对农村的领导,建立良性运行、充满活力的村级组织工作机制。一是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在农村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二是支持、帮助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切实提高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三是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规则。
2、坚持领导与指导并举,构建协调有序、运行顺畅的乡村联动格局。一是正确认识和把握领导与指导的联系和不同,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二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种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三是探索建立乡村应对突发事件、灾难性事件预警机制。四是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五是建立健全联系群众,便民利民的长效服务机制。
3、结合实际,做好乡村撤并工作。
(五)健全财政体制
1、分类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利益分配模式,增加乡镇财政的可用财力。
2、建立有效的乡镇财政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乡镇财政的平稳运行。
3、改革乡镇财政机构,加强对乡镇财政的管理和监督。
《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与研究》
第五篇:改进和完善巡视工作研究
改进和完善巡视工作研究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高度重视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完善巡视制度”,并把巡视监督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写进党章,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巡视工作的高度重视。根据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就改进和完善巡视工作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青海省巡视工作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做法
青海省从2004年组建成立省委巡视机构以来,已先后完成了对8个州市地、31个县市区(工委)和21个省直厅(局)及企事业单位的巡视工作。在2005年还配合省委中心工作,完成了对全省州市地(县市区、工委)和省属企业单位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督导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巡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思想上重视,准备工作扎实有效。每次巡视前,备巡视组首先集中一段时间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有关巡视工作的指示和安排,做到思想统一、认识明确;其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实施方案以及动员讲话、日程安排等,从时间、内容、方法、步骤上提出任务、措施及要求;第三,进驻前听取有关部门对被巡视地区(部门、单位)的情况介绍,并向被巡视单位发出通知、提出要求。同时,还与被巡视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系沟通有关情况。通过以上工作,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有备
而去,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巡视的针对性。在巡视的对象上,重点突出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在巡视的内容上,重点突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情况和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同时,还突出中纪委、省纪委全会提出的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以及干部群众反映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从指导思想上明确重点、从工作的对象和内容上突出重点、从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围绕重点,以增强巡视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三)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找问题。在巡视工作中,各巡视组把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作为巡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反映。通过综合运用听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实地察访,以及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公布联系电话、接待群众来访(信)等方式疏通信息渠道,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特别是对党政“一把手”的意见和反映。其中,对掌握的一般性问题及时指出并要求立即整改,对一些反映较大的问题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按程序进行报 告和反馈。
(四)重视情况报告和反馈,注重巡视成果的运用。巡视工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巡视工作报告中。各巡视组的报告既要向领导小组汇报,又要向省委常委会汇报。巡视组在汇报会上除综合评价一个地区(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工作的同时,重点汇报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省委决策提供可*依据。巡视组提出的被巡视地区(部门、单位)整改意见和建议,由巡视组直接向被巡视单位反馈,为基层党委(党
组)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对于巡视组提出的需要省上有关业务主管部门阅处或解决的问题,由巡视办以省委领导小组《巡视建议》的方式予以转办。(五)认真进行“回头看”,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为使巡视组的意见和建议落到实处,近四年来,我们把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任务来进行安排和要求,并先后三次以“回头看”和书面督导的方式进行专项督促检查。从督查的结果看,各级党委、政府对巡视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都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和完成的时限要求,并逐条逐项地抓紧落实,在此基础上将整改情况及时上报省委和领导小组。通过“回头看”,进一步加大了整改工作力度,巩固和扩大了巡视工作的成果。目前据掌握的情况,除一些需要中长期解决的问题外,凡是能够解决的问题都已得到整改和落实。
通过开展巡视,加强了对领导班子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了解掌握了被巡视地区(部门、单位)的大量真实情况,为省委和基层党委(党组)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尤其是通过狠抓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使一些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体制机制制度建设方面存在 的问题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有力地促进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有效维护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在肯定我省巡视工作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巡视工作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巡视工作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和规范阶段,在体制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在巡视成果的运用和队伍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省巡视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巡视工作的指导思想。巡视工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内监督的制度创新,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近几年工作的经验表明,要做好巡视工作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青海、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重点,必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青海加快发展为目标,全面履行巡视工作职责。因此,我们要继续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总要求来谋划和开展巡视工作。尤其是要把开展巡视工作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和先进性建设结合在一起,把监督检查与支持帮助被巡视地区(部门)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结合在一起,善于从政治上分析被巡视地区(部门)的工作情况,找准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全面履行巡视监督的职责和任务。首先,要把握好党内监督这个主题。近几年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巡视机构的核心任务是监督,其基本的职责是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当好党委的耳朵和眼睛。因此,巡视工作既要了解掌握被巡视地区(部门、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包括发现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更要注意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上。通过采取“听、问、查、访”等综合措施,切实找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为省委和基层党组织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可*的依据。其次,要突出巡视工作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巡视工作的范围广、接触面宽、时问相对集中,巡视的内容涉及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一定要突出重点和围绕重点来开展工作。修改后的新党章明确规定要“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原中
纪委书记吴官正同志在全国巡视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指出“开展巡视工作,是为了加强对省部级、地厅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同时要继续把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执行民主集中制、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选拔任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等情况作为巡视监督的重点内容。通过突出巡视的重点,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推动巡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实践证明,要做好巡视工作,发挥巡视监督的职能作用,离不开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被巡视地区(部门、单位)党委(党组)的重视和配合,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重大事项向上级党委请示报告制度,主动争取上级党委对巡视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必须正确处理巡视组与被巡视地区(部门、单位)的工作关系,谨言慎行、谦虚和蔼,不以“钦差大臣”自居,使巡视工作得到被巡视对象的尊重和理解。尤其是要相信群众和依*群众,既听官声,也察民意。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引导群众说真话、说心里话,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反映,真正形成各方面关注、支持和参与巡视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抓好巡视成果运用。巡视工作成果能否得到有效的运用,是衡量巡视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巡视成果运用的职责分工、操作程序和工作机制,使巡视中了解和掌握的情况能够及时得到汇报和研究,决定的事项能够及时得到移交和反馈,交办转办的事项能够及时得到督查落实。推动有关地区(部门、单位)正确对待巡视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抓好交办事项的整改落实,以巡视工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增强巡视制度的权威性和生命力。
(五)进一步加强巡视机构队伍建设。实践证明,加强队伍建设是搞好巡视工作的前提条件。巡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肩负着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监督的重要职责。履行好这一光荣职责,首先,要选配好干部。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过得硬、敢于坚持党性原则、公道正派的干部选配到巡视机构。其次,要加强管理、严格要求。通过学习培训和教育管理,使每个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真正做到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在工作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公正清廉、无私无畏,认真履行巡视工作职责和任务。巡视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
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我们党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誓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习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省的巡视工作要以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巡视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充分发挥巡视工作职能,使巡视工作自觉融入和服务保障全省的改革和发展。同时要严明的政治纪律,保证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落实。树立鲜明执纪导向,依纪依法支持改革创新、敢闯敢试、实干有为者,宽容失误者,追究诬告者,严惩腐败者,弘扬正能量,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一、巡视工作的做法
巡视制度,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监督渠道,是十分必要的。而巡视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讨和完善,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来指导工作。要有敢担当的精神,敢于过硬的态势,敢于过细的作风。这就要求在如何了解真实情况上下工夫,工作尽可能深入一些,作风尽可能扎实一些。从巡视组的角度讲,对巡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增强四个到位”
(一)增强巡视组织的权威性,做好顶层设计到位。巡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督方式,监督权威既来自上级组织,也来自巡视组本身的权力。同时应与党中央的巡视工作相对应,按中纪委、中组部制定的关于巡视工作的规定,组成由纪委牵头,组织部参加的省委巡视组,这是权威性的重要体现。要让被巡视单位的高度重视,使巡视组的工作开展有力度,巡视工作的效果明显,为省级做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能提供案件查办的证据,这要求在巡视组的定位上做好顶层设计。
(二)增强巡视职能的独立性,做到履职尽责到位。独立性是巡视工作发挥作用的关键。在具体工作中,要排除利益集团因素对巡视工作的干扰。巡视组的工作、生活决不要依赖被巡视单位。巡视活动安排要由巡视组自行灵
活掌握,切忌陪同。巡视组工作经费应由省财政拨省巡视办公室,巡视办负责各巡视组的一切开支。巡视组到基层巡视前,可以先以暗访的形式进行摸底,掌握基本信息,再公开派巡视组下去,这样可以对照前后信息,增强巡视的威慑力。
(三)增强巡视内容的针对性,做到查找问题到位。当前巡视工作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即了解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的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的情况,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情况,执行“四风”情况。这些内容涉及相当宽泛,有些职权甚至与党委工作部门的职能又是重复的。巡视应以查找“腐败”问题抓手,因地因时因事地针对某一问题深挖细查,着力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所在。
(四)增强走访对象的群众性,做到访谈层次到位。巡视工作不能局限于座谈走访基层单位班子成员,相关领导干部,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都是利益同一的攻守同盟。应该广泛地向社会各方面了解情况。特别是退下来的老同志、一般的干部职工和基层的一般民众,他们对情况比较熟悉,一般敢讲真话。还有娱乐场所、餐馆酒店、生产企业,同领导打交道比较多,也比较熟悉情况,这些应该也是访谈的重点对象。这样就能使巡视组比较客观真实地了
解情况,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二、开展巡视检查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领导高度重视是巡视工作的根本。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最为重要,是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前提。“一把手”思想上是否重视,对一项工作开展起决定性的作用。省委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坚决支持实施巡视检查工作,在巡视检查工作中始终坚持领导抓,抓领导的巡视工作格局;每次开展巡视检查前,省委必将认真审议巡视检查方案。在巡视组出发前,省委书记亲自到会作动员,鼓舞士气。各级党委(党组)班子主动接受监督,坚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提高内外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了巡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队伍素质的高低是体现巡视工作效果优劣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关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再好的工作理念、工作制度和措施都要靠人去执行。巡视检查工作任务重,专业性强,纪律严明,对检查人员的素质要求特别高。省委必须对巡视组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由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等的业务骨干组成,成员除了具有较高的业务知识外,还有较高政治素质。他们照章办事,公正严明,谦虚谨慎,踏实工作,对待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到不偏不袒,不遮不掩,如实反映,较好地完成了省委交给的巡视检查任务。
(三)巡视工作的重点是落实整改并查处腐败分子。通过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改进工作和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是巡视检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对发现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是巡视检查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措施。省委对实施巡视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都发出了《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及时跟踪落实整改的情况。被巡视单位对提出的整改意见大都能正确对待,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整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巩固了巡视检查的成果。按照“老虎”、“苍蝇”的要求,加大对巡视工作中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依纪依法查处,提高巡视工作的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