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新

时间:2019-05-15 11:2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新》。

第一篇: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新

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新

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大调解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区的实际,在机制上建设上不断创新,在组织网络建设上不断向基层延伸,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注重从源头上防止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为构建我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和组织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不断谋划大调解工作的新思路。

一是始终坚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把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利益冲突作为首要任务。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政治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各种利益冲突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成因。抓住一个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加以解决,是在改革发展中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各种利益关系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和途径。大调解机制不能仅限于调解邻里纠纷和简单的利益冲突,而是承担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任务。要通过建立大调解机制,紧紧抓住利益调节这个关键,综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减少利益冲突和矛盾冲突,调解和钝化社会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调解工作内容看,应重点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以及涉法涉诉上访等突出问题。从调解工作手段看,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的方法,多策并举。从参与调解工作部门看,需要有效整合行政、司法、公安以及基层组织资源,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衔接起来、结合起来,发挥最大效应。从调解工作主体看,群众不仅是维护稳定工作的对象,更是维护稳定工作的主体,需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两个积极性。

二是始终坚持从领导抓起,为大调解机制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区委、区政府把构建大调解机制作为全区政法综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大队伍、大调解、大防控”三大支柱建设、构建全局抓稳定的工作格局作为强化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加以谋划和实施。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对调解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岗位。区四套班子领导轮流每日在区调解中心接待群众上访,区委、区政府每名领导都有联系镇街和部门,对重点信访问题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责任落实办法,做到有领导负责、有专人处理、有调处方案、有解决时限、有督查结果,有效地落实了各级各部门工作的责任。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作为事关大调解机制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在去年下半年专门召开全区机关作风建设大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为处理和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始终坚持重心下移,完善基层矛盾纠纷调控体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区委、区政府为把各种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将大调解机制构建工作的中心向基层转移,向基层延伸。推广了永宁镇在村一级建立调解中心的做法。在村、企事业单位建立社会调解服务中心或调解工作站,;在各村民小组设立调解小组,十户联调组、邻里守望组、信息员。村、场、企事业单位社会调解服务中心(工作站)是村、企事业单位的常设机构,隶属镇社会调解服务中心领导、管理。实行领导每日接待和首问负责制。接待本辖区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调解本辖区民间纠纷,社会矛盾,防止纠纷激化;定期排查本辖区矛盾纠纷;上报矛盾纠纷信息。镇社会调解服务中心每月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开展学习培训,分析总结阶段性工作,明确工作重点和排查可能出现不稳定因素,拿出工作方案和措施。每月定期对村、场、企事业单位的调解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将检查考核结果存入各单位档案中,作为年终“一体化”目标考核奖惩的依据。目前,全区形成了以区调解服务指导中心为龙头,镇街调解中心为核心,村、企事业单位调解中心(工作站)为依托,民调小组、十户联调组、邻里守望组、信息员为触角的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信息共享、上下联动的六级社会矛盾纠纷调控网络体系。完善的基层组织网络,使各类矛盾纠纷在基层一线能立即得到了较好的防控和排解,尤其一些可能造成群访和越级上访的事件,通过村组一级的调解得到缓解和控制,避免和防止了矛盾激化和升级,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了全区的社会政治稳定。一是一体化考核机制。为把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各项机制和制度落在实处,强化对大调解工作的考核。区、镇街两级党委政府将大调解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纳入三个文明建设一体化考核体系,在政治文明百分制考核中占近30的比重,确保大调解工作与其他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一同考核。对因矛盾纠纷调解不力,造成集访、群体性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有的镇街还把大调解工作作为单项工作进行考核。宁启铁路、宁淮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工程,在我区永宁镇需征用土地1300亩,涉及到动迁住户114家,镇党委、政府为了保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不受影响,全员上阵,昼夜工作,从村民拆屋,到划地办证等全程参与,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花旗村在宁淮高速征用临时用地时,村民与施工方发生争吵打群架,在造成多人受伤,村民要集体到市政府上访的情况下,花旗村调解中心组织全体村组干部,通宵达旦做群众工作,最终平息了事态。

2004年7月,沿江街道通过排查摸底,了解到街道芦席厂约有100余名工人和下岗人员为了工资待遇和集资款的纠纷问题,欲向政府集体上访这一情况后,街道领导立即带领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变上访为下访,主动深入群众中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化解,使这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得以避免。

二是重大矛盾纠纷陪访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件,在部分群众对政策、法律、法规不理解或有疑问时,要求主管部门和所在镇街,指派专人专车陪同群众代表到省市有关部门,请上级有关部门对相关政策进行解释和咨询。顶山街道先后4次采取陪访的方式,指派专人陪同群众代表到省市有关部门咨询相关的政策,相关的矛盾纠纷都得到了化解,无一起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陪访制的实行,既化解了矛盾,又密切了干群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了因矛盾纠纷引发的集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是社会矛盾纠纷三级承包责任制。在加强考核的同时,试点并在全区推广了镇街进行社会矛盾纠纷镇村组三级领导干部承包责任制。

首先建立五种机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指导、督促承包工作机制;多元化的承包机制。根据承包单位性质、特点的不同分别采取区域承包、内容承包(分为全面承包、专项承包和时段承包)、主体承包(分为集体承包和个人承包)的方式,对调解工作进行承包,严格考核,奖惩兑现;规范化的用人机制。严格选用承包人的标准、严格聘用程序、严格把关、严格岗位培训,保证承包人必须是政治可靠、遵纪守法、年富力强、群众公认、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人员;责权利相统一的目标责任机制。单位与承包人签订承包协议书,明确规定单位与承包人的权利、职责和奖惩措施,基本做到付出回报相统一。镇、村、企、校的干部与奖金直接挂钩;市场化的报酬保障机制。在镇街财政拨款的基础上,采取协商的办法由各村每年提交一部分、企业提交一部分、被承包种养户提交一部分,保证综合治理的经费落实到位。

其次,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和镇街工作目标,全面分解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将各级干部在落实承包责任制工作中的态度和业绩纳入镇街一体化目标考核和平时的干部考察之中,做为年终评选评优和干部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将落实承包责任制的工作情况纳入干部的年度述职和评议。三是将落实承包责任制的情况做为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三级干部落实综合治理承包责任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是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机制。以能力的提高提升大调解运行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的实效。全区先后组织了调解人员、信访人员、国家公务员、综合治理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各镇街也分别采取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等形式,学习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研讨、交流处置复杂社会矛盾的方法和技巧。区委、区政府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如何应对和处置重大复杂社会矛盾作为区管领导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讲授,提高各级干部在处置重大复杂社会矛盾中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调解的层次和水平。

三、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不断取得大调解工作的新突破文秘114版权所有

自我区构建大调解机制以来,区委区政府站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不断深化对大调解工作的认识,在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中强化“抓发展是政绩,抓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把提高处置复杂社会矛盾的能力,作为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断加大对大调解工作的领导力度,大调解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二是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社会治安持续平稳。全区没有一起在省市有影响的恶性案件。公众安全感认可度达97.5。区、镇街调解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298件,调处成功率达98%,没有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围堵铁路、公路、冲击党政机关及参与人数达500人以上的严重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民转刑杀人案件,没有发生在本区造成重大影响的自杀、自焚、自残事件。

三是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基层调解组织得到充实、调整和加强,调解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得到优化,人员素质得到提高。调解人员的报酬得到全面落实。各级调解组织机构的软硬件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化解矛盾纠纷的运行机制更加规范有序,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各级调解组织、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感显著增强。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二篇: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新

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新

自2004年4月全市大调解工作会议以来,XX区委区政府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力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建成了区和11个镇街两级社会矛盾调解服务中心,形成了各级领导接待制、首问负责跟踪督办制、及时排查协调会办制、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制等大调解工作机制。2004年8月,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大调解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区的实际,在机制上建设上不断创新,在组织网络建设上不断向基层延伸,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注重从源头上防止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为构建我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和组织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不断谋划大调解工作的新思路。

一是始终坚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把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利益冲突作为首要任务。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政治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各种利益冲突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成因。抓住一个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加以解决,是在改革发展中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各种利益关系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和途径。大调解机制不能仅限于调解邻里纠纷和简单的利益冲突,而是承担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任务。要通过建立大调解机制,紧紧抓住利益调节这个关键,综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减少利益冲突和矛盾冲突,调解和钝化社会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调解工作内容看,应重点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以及涉法涉诉上访等突出问题。从调解工作手段看,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的方法,多策并举。从参与调解工作部门看,需要有效整合行政、司法、公安以及基层组织资源,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衔接起来、结合起来,发挥最大效应。从调解工作主体看,群众不仅是维护稳定工作的对象,更是维护稳定工作的主体,需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两个积极性。

二是始终坚持从领导抓起,为大调解机制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区委、区政府把构建大调解机制作为全区政法综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大队伍、大调解、大防控”三大支柱建设、构建全局抓稳定的工作格局作为强化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加以谋划和实施。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对调解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岗位。区四套班子领导轮流每日在区调解中心接待群众上访,区委、区政府每名领导都有联系镇街和部门,对重点信访问题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责任落实办法,做到有领导负责、有专人处理、有调处方案、有解决时限、有督查结果,有效地落实了各级各部门工作的责任。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作为事关大调解机制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在去年下半年专门召开全区机关作风建设大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为处理和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始终坚持重心下移,完善基层矛盾纠纷调控体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区委、区政府为把各种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将大调解机制构建工作的中心向基层转移,向基层延伸。推广了永宁镇在村一级建立调解中心的做法。在村、企事业单位建立社会调解服务中心或调解工作站,;在各村民小组设立调解小组,十户联调组、邻里守望组、信息员。村、场、企事业单位社会调解服务中心(工作站)是村、企事业单位的常设机构,隶属镇社会调解服务中心领导、管理。实行领导每日接待和首问负责制。接待本辖区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调解本辖区民间纠纷,社会矛盾,防止纠纷激化;定期排查本辖区矛盾纠纷;上报矛盾纠纷信息。镇社会调解服务中心每月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开展学习培训,分析总结阶段性工作,明确工作重点和排查可能出现不稳定因素,拿出工作方案和措施。每月定期对村、场、企事业单位的调解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将检查考核结果存入各单位档案中,作为年终“一体化”目标考核奖惩的依据。目前,全区形成了以区调解服务指导中心为龙头,镇街调解中心为核心,村、企事业单位调解中心(工作站)为依托,民调小组、十户联调组、邻里守望组、信息员为触角的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信息共享、上下联动的六级社会矛盾纠纷调控网络体系。完善的基层组织网络,使各类矛盾纠纷在基层一线能立即得到了较好的防控和排解,尤其一些可能造成群访和越级上访的事件,通过村组一级的调解得到缓解和控制,避免和防止了矛盾激化和升级,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了全区的社会政治稳定。

二、以打造平安XX为目标,着力探索大调解工作的新举措

一是一体化考核机制。为把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各项机制和制度落在实处,强化对大调解工作的考核。区、镇街两级党委政府将大调解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纳入三个文明建设一体化考核体系,在政治文明百分制考核中占近30的比重,确保大调解工作与其他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一同考核。对因矛盾纠纷调解不力,造成集访、群体性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有的镇街还把大调解工作作为单项工作进行考核。

永宁镇党委、政府出台了《永宁镇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基金奖惩意见》,规定,村、镇领导及镇驻村领导每人交800元、1000元风险保证金,根据是否出现《意见》规定的诸如集访、越级访等情况,于年底进取行考核奖惩兑现;落实村民调主任副村级待遇,镇政府每月为每人拿出200元作为月度工作考核基金,由镇调解中心结合督查情况,奖惩兑现,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与去年同期相比,上访率降低了15。

宁启铁路、宁淮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工程,在我区永宁镇需征用土地1300亩,涉及到动迁住户114家,镇党委、政府为了保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不受影响,全员上阵,昼夜工作,从村民拆屋,到划地办证等全程参与,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花旗村在宁淮高速征用临时用地时,村民与施工方发生争吵打群架,在造成多人受伤,村民要集体到市政府上访的情况下,花旗村调解中心组织全体村组干部,通宵达旦做群众工作,最终平息了事态。

2004年7月,沿江街道通过排查摸底,了解到街道芦席厂约有100余名工人和下岗人员为了工资待遇和集资款的纠纷问题,欲向政府集体上访这一情况后,街道领导立即带领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变上访为下访,主动深入群众中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化解,使这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得以避免。

二是重大矛盾纠纷陪访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件,在部分群众对政策、法律、法规不理解或有疑问时,要求主管部门和所在镇街,指派专人专车陪同群众代表到省市有关部门,请上级有关部门对相关政策进行解释和咨询。顶山街道先后4次采取陪访的方式,指派专人陪同群众代表到省市有关部门咨询相关的政策,相关的矛盾纠纷都得到了化解,无一起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陪访制的实行,既化解了矛盾,又密切了干群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了因矛盾纠纷引发的集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是社会矛盾纠纷三级承包责任制。在加强考核的同时,试点并在全区推广了镇街进行社会矛盾纠纷镇村组三级领导干部承包责任制。

首先建立五种机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指导、督促承包工作机制;多元化的承包机制。根据承包单位性质、特点的不同分别采取区域承包、内容承包(分为全面承包、专项承包和时段承包)、主体承包(分为集体承包和个人承包)的方式,对调解工作进行承包,严格考核,奖惩兑现;规范化的用人机制。严格选用承包人的标准、严格聘用程序、严格把关、严格岗位培训,保证承包人必须是政治可靠、遵纪守法、年富力强、群众公认、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人员;责权利相统一的目标责任机制。单位与承包人签订承包协议书,明确规定单位与承包人的权利、职责和奖惩措施,基本做到付出回报相统一。镇、村、企、校的干部与奖金直接挂钩;市场化的报酬保障机制。在镇街财政拨款的基础上,采取协商的办法由各村每年提交一部分、企业提交一部分、被承包种养户提交一部分,保证综合治理的经费落实到位。

其次,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和镇街工作目标,全面分解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将各级干部在落实承包责任制工作中的态度和业绩纳入镇街一体化目标考核和平时的干部考察之中,做为年终评选评优和干部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将落实承包责任制的工作情况纳入干部的述职和评议。三是将落实承包责任制的情况做为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三级干部落实综合治理承包责任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是多层次多渠道培训机制。以能力的提高提升大调解运行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的实效。全区先后组织了调解人员、信访人员、国家公务员、综合治理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各镇街也分别采取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举办专题讲座和研讨等形式,学习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研讨、交流处置复杂社会矛盾的方法和技巧。区委、区政府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如何应对和处置重大复杂社会矛盾作为区管领导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讲授,提高各级干部在处置重大复杂社会矛盾中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调解的层次和水平。

三、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不断取得大调解工作的新突破好范文版权所有

自我区构建大调解机制以来,区委区政府站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不断深化对大调解工作的认识,在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中强化“抓发展是政绩,抓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把提高处置复杂社会矛盾的能力,作为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断加大对大调解工作的领导力度,大调解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重大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处理和控制。无进京集访。赴省市集访批次人次无低于2003年(2003年为65批2090人次,2004年为43批1027人次)。共接待上访群众747批2901人次,其中区领导在区调解中心接待反映问题的群众545批2288人次,现场结案487批2016人次,妥善化解了30多起可能激化的群体性矛盾。

二是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社会治安持续平稳。全区没有一起在省市有影响的恶性案件。公众安全感认可度达97.5。区、镇街调解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298件,调处成功率达98%,没有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围堵铁路、公路、冲击党政机关及参与人数达500人以上的严重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民转刑杀人案件,没有发生在本区造成重大影响的自杀、自焚、自残事件。

三是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基层调解组织得到充实、调整和加强,调解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得到优化,人员素质得到提高。调解人员的报酬得到全面落实。各级调解组织机构的软硬件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化解矛盾纠纷的运行机制更加规范有序,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各级调解组织、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感显著增强。

四是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我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竞争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各项经济指标同比都有较大幅度增长,2004年全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8.5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财政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30,为实现“两个率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新XX

自2004年4月全市大调解工作会议以来,XX区委区政府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力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建成了区和11个镇街两级社会矛盾调解服务中心,形成了各级领导接待制、首问负责跟踪督办制、及时排查协调会办制、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制等大调解工作机制。2004年8月,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大调解工

作的通知》,结合我区的实际,在机制上建设上不断创新,在组织网络建设上不断向基层延伸,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注重从源头上防止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为构建我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和组织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不断谋划大调解工作的新思路。

一是始终坚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把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利益冲突作为首要任务。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政治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各种利益冲突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成因。抓住一个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加以解决,是在改革发展中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各种利益关系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和途径。大调解机制不能仅限于调解邻里纠纷和简单的利益冲突,而是承担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任务。要通过建立大调解机制,紧紧抓住利益调节这个关键,综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减少利益冲突和矛盾冲突,调解和钝化社会矛盾,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调解工作内容看,应重点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以及涉法涉诉上访等突出问题。从调解工作手段看,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的方法,多策并举。从参与调解工作部门看,需要有效整合行政、司法、公安以及基层组织资源,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衔接起来、结合起来,发挥最大效应。从调解工作主体看,群众不仅是维护稳定工作的对象,更是维护稳定工作的主体,需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两个积极性。

二是始终坚持从领导抓起,为大调解机制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区委、区政府把构建大调解机制作为全区政法综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大队伍、大调解、大防控”三大支柱建设、构建全局抓稳定的工作格局作为强化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加以谋划和实施。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对调解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岗位。区四套班子领导轮流每日在区调解中心接待群众上访,区委、区政府每名领导都有联系镇街和部门,对重点信访问题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责任落实办法,做到有领导负责、有专人处理、有调处方案、有解决时限、有督查结果,有效地落实了各级各部门工作的责任。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作为事关大调解机制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在去年下半年专门召开全区机关作风建设大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形成良好的干群关系,为处理和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始终坚持重心下移,完善基层矛盾纠纷调控体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区委、区政府为把各种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将大调解机制构建工作的中心向基层转移,向基层延伸。推广了永宁镇在村一级建立调解中心的做法。在村、企事业单位建立社会调解服务中心或调解工作站,;在各村民小组设立调解小组,十户联调组、邻里守望组、信息员。村、场、企事业单位社会调解服务中心(工作站)是村、企事业单位的常设机构,隶属镇社会调解服务中心领导、管理。实行领导每日接待和首问负责制。接待本辖区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调解本辖区民间纠纷,社会矛盾,防止纠纷激化;定期排查本辖区矛盾纠纷;上报矛盾纠纷信息。镇社会调解服务中心每月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开展学习培训,分析总结阶段性工作,明确工作重点和排查可能出现不稳定因素,拿出工作方案和措施。每月定期对村、场、企事业单位的调解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将检查考核结果存入各单位档案中,作为年终“一体化”目标考核奖惩的依据。目前,全区形成了以区调解服务指导中心为龙头,镇街调解中心为核心,村、企事业单位调解中心(工作站)为依托,民调小组、十户联调组、邻里守望组、信息员为触角的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信息共享、上下联动的六级社会矛盾纠纷调控网络体系。完善的基层组织网络,使各类矛盾纠纷在基层一线能立即得到了较好的防控和排解,尤其一些可能造成群访和越级上访的事件,通过村组一级的调解得到缓解和控制,避免和防止了矛盾激化和升级,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了全区的社会政治稳定。

二、以打造平安XX为目标,着力探索大调解工作的新举措

一是一体化考核机

第四篇:抓好稳定促进发展全力构建和谐企业

抓好稳定促进发展全力构建和谐企业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政法会议上明确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提高对稳定工作的定位、对稳定责任定位的认识,保持00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一、构建和谐00需要保持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站在维护企业稳定大局的高度,积极发挥教育和疏导的作用,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以确保稳定为前提,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自00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公司已整整走过了十四个年头。期间,经过全体00人的共同努力,公司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2000年5月18日00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公司的年运量连续7年呈千万吨级增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好,各种福利待遇和福利设施不断完善,工作生活环境不断美化,员工收入逐年上升,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不论如何改革,都始终保持了稳定和谐,这是取得一切成绩的前提和基础。

1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对我们各级党组织和企业领导人员而言,能不能保证所在单位和谐稳定、保一方平安,是对我们的执政资格、管理水平和处理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重大考验;是对公司能否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和谐发展的重大考验。为此,各个单位、各级组织有必要积极宣传国家有关政策和公司的各项重大举措,千方百计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不断化解本单位的内部矛盾,教育引导员工远离纷繁复杂的外部政治环境,珍惜得来不易的发展成果,自觉维护00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通过确保本单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推动和谐00、平安00的建设,以00的和谐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实现科学发展需要保持稳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要和谐,首先就要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这些年来,公司始终把千方百计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作为兴办企业的重要任务,作为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创新的精神和发展的办法,解决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推进公司发展、增强经济实力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始终坚持改革发展和

经营生产中心不动摇,把保证经营生产任务的完成和股东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坚持突出发展这一主线,顺应了股东和员工强烈的发展愿望,公司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员工生活大为改善使不少员工具备了添置汽车和在北京、天津等地购买房屋的经济实力;公司具备了为员工发放交通费,完善社会保险、改革医疗制度,安排先进员工疗养,实行带薪休假的经济实力等等。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想构建和谐00,就必须加快公司发展;只有发展公司才能增加效益,为构建和谐00提供物质保证,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内外环境,这是我们国家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当前我们公司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没有稳定的内外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多么好的规划、蓝图都将难以实现。所以,各单位、各级领导要善于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要把加快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的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到在内外稳定的环境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公司的长期稳定。

三、保持稳定需要上下共同努力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企业自身的政治安定,有利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安定。特别是在2008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维护稳定工作对于企业、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各单位、各级领导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将维护稳定工作作为第一责任和重要任务予以高度重视。要确保做到本单位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和影响恶劣的治安问题、不发生群死群伤恶性事故。要深刻认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深刻认识我们工作的艰巨性,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稳定工作的领导。挂实帅、负实责,舍得花精力想稳定、舍得花时间抓稳定、舍得花人力保稳定、舍得花财力买稳定。防止因“见识迟、措施弱”造成政治性问题。要经常研究、分析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探索新时期维稳工作的特点规律,切实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加强基层维稳组织建设,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措施,扎实做好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准备工作,提高基层维护稳定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广泛动员组织员工群众支持办好奥运会,尤其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主动做好本单位的维稳工作,以企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的稳定,以企业的安全保证奥运会的安全。

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深刻理解、努力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保持稳定、促进发展上来,在构建和谐00中抓好稳定;在构建和谐00中促进发展;在构建和谐00中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公司和谐稳定,员工安居乐业的局面,为实现00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第五篇:全力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全力改革村级组织设置 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作为社会的基层单元,社区在基层政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正在成为社会整合、服务和管理的主要载体。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农村新社区改革的目的就是打破现有的行政村管理体制,建立起以“乡镇——社区”两级为主体的基层组织架构和治理体系,使农村新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为何要改革村级组织设置

今年5月经行政区划调整,马站由原马站镇和霞关镇、沿浦镇、渔潦乡、浦城乡合并建镇。现辖10个社区、67个行政村,3个居民区,1个盐场;户籍人口9.1465万人,社区党总支10个,132个党支部,党员3539名;镇域面积126.45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36平方公里,建城区人口2.9万人,中心村人口2000多人。

可以说,马站是个典型的“依山伴海靠田” 农渔业乡镇,管理幅度偏大。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对于促进人口集聚,促进农村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随之而来的村级组织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一是行政村数量多,分布面积广,作为中心镇将把主要精力放在建城区和中心村建设上,可能会导致个别偏远村出现管理真空的现象;二是村干部人数偏多,比如,马站现有71个

行政村,466名村干部,除村正职干部报酬由县财政统一安排外,其它村两委干部误工补贴还是由村级统一支付,导致管理成本过高;三是一些村面积过小、人口偏少,全镇71个行政村居中,1000以下的有27个占39%,700人以下的有11个占16%,这些村公共财力投入效益不明显,新农村建设难以提高;四是在资源开发、项目实施等方面,牵涉到几个村的,难以整合发展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五是从最近两届村级组织换届情况来看,选情越来越复杂,激烈程度是越来越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选民意识越来越强;二是候选人冲着利益参选的情况越来越突出。长期下去乡镇党委、政府对村级调控力将进一步弱化。现在,经常强调领导艺术,意味着乡镇对农村基层的调控靠人际沟通艺术管理,这就说明现行管理体制出现问题,党的执政基础需要巩固。

二、如何改革:科学布局,合理架构

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不变更原行政村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本着就近便利、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采取组织联建的方式,将全镇规划设立成10个社区。设置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便于管理和服务,将人口基数定为6000-15000人左右、村数定为5-10个左右,交通圈定为20分钟左右,服务半径为2公里,这是考虑山区乡村的实情;二是考虑历史习俗,依乡镇撤并前每个办事处形成的办事习惯和习俗予以划分;三是着眼长远发展,将行政区划调整后马站镇的“1+X规划”来安排中心村和社区选址。

自8月份开展村级组设置改革以来,我镇在社区构架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定位、运行机制、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具体来说,体现4个方面:

(一)组织配套情况。

一是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原则组建社区三套班子,即社区党总支(为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领导管委会、监委会开展工作,在镇党委与村支部之间承上启下)、管委会(与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镇政府派出机构与群众自治组织的“二合一”,即管理行政村、服务老百姓)和监委会(在党总支领导下对社区事务实施监督。)由行政区划调整前乡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担任社区工作者,再培养一批文化程度高、办事能力较强的年轻人员、志愿者充实到社区队伍中,形成一支管理有经验和服务上水平的专职社区管理队伍;二是加强社区群团组织建设,实现10个社区工青妇、关公委等群团组织的全覆盖,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组建提供公益性服务、发展慈善事业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协助政府承担事务性工作,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也就是,人员主要依靠区划调整前的干部力量;场所主要依靠每个社区中心村办公楼,或原办事处办公楼,经费目前主要来源县财政核拨的人头费作为运行经费,过渡期间,县级财政按每年每个社区给予3万元基本保障经费,另加每个常住人口补助3元的标准,落实工作运行经费。设立社区独立帐户,实行帐务乡镇代理。今后,则主要依靠有偿服务进社区及企业服务加盟等方式解决运行经费问题。

(二)规范建设情况。

一是建立整体形象标准,社区服务中心的选址原则上选择居民群众较为集中,方便群众办事、活动的地方;在中心门前的显著位置统一设置名称和标识,并附有本中心平面图和服务项目简介;功能设置标牌简洁明了,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标准,统一设置。二是建立硬件建设标准,严格按照要求“六室六站二栏一厅一家一校一场所”,保证用房建设面积。三是建立软件建设标准,包括组织结构完整,人员配备齐全,管理服务到位,实现统一窗口受理、统一服务规范”和职责、人员、制度、工作、经费、场地“六到位”。我们10个社区规范化建设已全部完成,文体活动中心、星光老年之家已全部投入使用,二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卫生服务圈”、“文体互动圈”已经形成,真正确保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惠、便捷的服务。

(三)制度保障到位。

一制度形成机制,由党委领导、政府各部门负责在广泛吸收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的一意见后,制定具体的制度内容和工作流程,二、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定社区服务中心办事制度、首问负责制度、AB岗工作制度、社区工作人员考勤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切实保障社区工作人员职责到位。

三、建立制度监督渠道,公布社区投诉电话,制定了办事群众投诉流程,要向双方出具投诉处理结果。社区管理制度已全部上墙,并向社会公布,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四)便民服务情况。

着力构建便民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共对73项与

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便民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分成即办代办咨询三类(即办两类,代办44类,咨询27项),组织社区工作者学习培训便民服务工作内容,使办事流程进一步缩短,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

三、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社区改革前置因素多,难以水到渠成。

(1)“三分三改”难到位,农村无法真正撤销,长期“双轨”并行无疑会阻碍政府扁平化管理改革,与改革初衷背道而驰。(2)人口集聚既是社区改革的目的,也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但人口集聚离不开土地要素制约的破解,在农用地建设指标“僧多粥少”的今天,人口集聚推进难度较大。(3)按现行温州推行的“转并联”改革模式,联是主渠道、核心骨,启动的难度最小,涉及矛盾最浅,但要真正整合为一,打破村与村之间的界限隔阂则是最难的。一方面,在过渡期,社区身份尴尬,无法统揽社区各村进行自治,调控力不强;另一方面,“镇——社区(办事处)——村”多点多线管理阶层,便民服务体系不够顺畅。

(二)权力下放、审批许可不够充分不够到位。

一是不够充分。涉及老百姓的事项下放的还不够,一些执法权、城市管理权没有真正下放。二是不够到位。有些权限下放形同虚设,还多了办事环节。三是不够合理。一些部门自己也无法实施的权限,把包袱推到乡镇。四是合法性需要法制把关。这些,将导致便民服务、便民审批难以真正便民。

(三)社区功能不完善

全镇10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六站一室”,已经投入使用并发挥其功能,但个别社区由于条件限制,社区内的资源没有得到整合,而部分已经建设的设施又出现闲置的现象。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还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四)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偏低。

社区活动开展好不好,运行情况如何,社区干部素质也是一个决定因素。大部分社区干部认识到位,工作主动。但也有部分的社区干部存在观看心理;对所出台的一些制度抱怀疑态度,不能全身心地融入到社区创建工作中;改革思维没跟上,未将“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意识融入到社区建设的工作中去。

(五)社区里的居民群众参与度不高。

对社区这个新事物的成立,大部分的村民还认识不深,还没有真正融入社区生活中。通过走访发现,不少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不太关心,认为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换牌子走形式而已。

四、对策

针对上述困难与问题,如何让社区运行地更好,我们认为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强化工作职责。要把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思想上真正重视,全力抓好。一是强化办事机制。建立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廉政建设管理制;实行办事结果评价制,每件办理结果都由委托人在办结后签字作出满意度评价。二是强化考核机制。将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

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定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考核机制,将村代办员、社区干部坐班考勤、代办满意度、管理运行情况与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相挂钩。三是强化督查机制。利用“周二集中服务日”督查机会,定期组织人员对办事大厅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工作不到位的办事大厅一律通报,对不在岗及服务态度差的工作人员一律予以书面效能告诫,确保便民服务中心有效运行。另外,还必须通过各种培训教育渠道,不断提高社区居委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2)落实配套政策。在保持原有新农村建设项目、村民原有权益、村干部待遇等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及时研究出台财政投入、建设用地审批、资金补助、社区建设等政策,加强和引导各方资源投向农村新社区,保证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深入推进。

(3)抓好典型示范。着重在“精选”、“培育”和“推广”上做好文章,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可看可学、过硬管用”的农村新社区建设先进典型。如,组织部近日提出的“精品社区创建”,马站创建一个,对此,镇委相当重视,要求从人员,活动场所等角度多调研,确定典型示范点。

(4)统筹推进改革。社区组织组建后,要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农房改造集聚、“三分三改”工作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逐村制定“三分三改”工作方案,并积极稳妥抓好实施,为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保障。

(5)搭建活动平台。社区要为居民群众参与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居民群众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和便利的条件,为居民群众参与

社区建设提供保障和服务。这就需要社区建好“为民服务”的窗口。“社区搭台,居民唱戏”。为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创造条件。一要搭建服务保障平台。即推行三大服务体系。(1)公共服务(便民服务,按标准化建设集市容环境、社会救助、党群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综合司法工作、计生和社教工作服务场所(站点)以及社区警务室,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一站式服务),(2)社会服务(重点为孤独老人,残疾人,优属对象提供服务),(3)志愿者结队服务(围绕结对帮扶、扶贫济困、法律援助、技术信息、医疗卫生、治安维稳、环境保洁、文体娱乐、爱心捐助、便民公益等十类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二要搭建文体活动舞台。社区要抓住打造和谐社区、精品社区的契机,投资建设社区活动广场和室内活动场,常年活跃舞蹈、腰鼓、军乐、健身操、门球、太极剑、科普电影放映等文体活动。组织居民举办的家庭邻里和谐日活动,如邻里包铰子活动,“家庭运动会”等;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便民组织、维权组织、妇女援助中心,儿童保护协会等,要注重其公益性。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吸引社区居民群众的参与,丰富社区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实践表明,社区民间等组织必将成为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成为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因素。

(6)创新服务方式。一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明确4大类服务内容。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调研,以“利民、便民”为着力点,确定社会保障、计生服务、党员服务、涉农服务等4大类服务内容。二是加强协调,督促部门下放事权。按照“一般事项不出村,复杂事项不出镇”的要求和“能放则放”的原则,实行审批、服务、管理权限“上提下授”,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和服务事项,党建、计生、社会保障、综治、卫生、农林等,全部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办理。三是网络审批,同城办理。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共享网络为基础,以行政办公,党务办公电子化为手段,以完善社会管理为目标,旨在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功能。通过整合传统的政府OA办公系统和公共基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依托中国数字认证管理中心认证的数字证书和电脑控件,强化网络服务功能,建立了社区(村)便民服务中心网上审批系统。办事群众只需将办事所需材料交户籍所在镇任何一个代办员或任何一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后,即可直接在办事承诺时限内到最后一个办事环节窗口领取办理结果,而中间的如社区(村)审核、职能科室审核、镇分管领导审核、镇主要领导审核等环节全部在网上完成,不再需要办事群众多头往返。同时,建立群众办事短信查询系统,办事群众只要发短信即可查询所办事项所需材料,也可查询所受理事项的当前办理进度。

(方小卫)

下载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力做好农村和谐稳定工作

    全力做好农村和谐稳定工作,切实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23、提高基层预防和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加强基层信访工作机构建设,健全农村信访网络和处理机制,建立对信......

    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和谐图书馆doc

    图书馆申报“安庆师范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 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和谐图书馆 ---------图书馆申报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 图书馆党总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构建民营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构建民营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调查情况汇报 全国工商联 (2007年12月) 提要: 民营经济已占非农就业的80%左右,其劳动关系状况对整个社会和谐具有重大影响。新......

    构建和谐稳定环境意见[5篇]

    为深入开展“和谐平安”创建活动,为全乡社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省、市、县有关进一......

    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社会稳定

    企业综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构建和谐企业 促进社会稳定---- 贵州永红食品有限公司一、基本情况永红公司创建于1984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员工1500人,占地面积10多......

    全力抗震救灾 构建和谐建设(共5则)

    全力抗震救灾 构建和谐建设 市规划和建设局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按市纠风办的安排,9月2日上午10时至11时10分,市规划和建设局领导带领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由市纠风办、......

    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构建和谐职业教育新局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构建和谐职业教育新局面 作者: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01期 中国轻工机电工程学校始建于1984年,隶属于中国轻工集团,是一所部属机......

    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的新社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在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两个趋向”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