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1(推荐)

时间:2019-05-15 11:2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1(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1(推荐)》。

第一篇: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1(推荐)

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

调查时间:2012年2月

调查地点:贵州省遵义县尚稽镇建设村

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社会的竞争激励程度,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然而也有部分群体在这个无形的竞技场中还未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处在社会的边缘角落,如丧失了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无家可归的少年儿童、还有街头流浪的人群等等,他们都需要社会给予特殊的关心和帮助。调查目的:

旨在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注程度,号召和呼吁社会广泛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调查对象具体情况:

母德全,男,现年83岁,双目失明,唯一的儿子早逝,无依无靠,丧失劳动力,没有生活收入来源,一级贫困户,完全靠政府补助和国家养老保险费维持生计。

早年母老本有一个儿子,但不富裕的家境使得他儿子将尽30岁才娶到个残疾人老婆,而且儿子在婚后不久就因病逝世,儿媳妇也改嫁了,如今整个大家庭就只剩下他和死去亲哥哥的一儿一女,侄女(亲哥哥的女儿)是个哑巴,远嫁

到其他地方,一年回来看望他一次,侄儿虽然是个正常人,但是至今40多岁仍未结婚,一直在沿海地区打工糊口,所以母老多年来都是只身一人在家,没有依靠,没有收入,住在土筑成的房屋里面,双目失明的他还得自己生活,饮食起居。幸好乡风较好,邻居们常常帮助他打扫,买些日常用品,过时过节有什么好吃的也都送点给他。而在我调查期间,老人卧病在床,没有人照顾,生活已经困难到极点。主要问题和困难:

1.无依无靠,仅有的两个亲属都不在身边;

2.双目失明,生活难以自理;

3.身体差,老弱多病,无人照料;

4.年纪大,丧失劳动力,没有生活来源。

解决方案和措施:

1.依靠国家粮种补贴和国家养老保险费以及政府补助维持日常生活;

2.邻居们善良的帮助购置日常生活用品,比如买盐,打油。平时帮助他打理屋里屋外,料理生活,生病时候照顾他,跟他买药品,找医生;

3.周边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爱心捐助,个别有钱人的慷慨解囊。

调查总结

第二篇:对于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调查论文

年级专业:2013级药物制剂

学号:201317040 姓名:谢金利

关于大学生对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关注度的调查与分析

提要:弱势群体,一般集中在社会上处于底层的人,比如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包括老人、孩子、残疾人;又比如没有劳动机会的人,如下岗失业人员。还有一部分比较特殊,他们虽然有劳动能力,也有劳动机会,但因为是流动人口,在城市务工却被贴上了农民的标签,这些都属于弱势群体。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有弱势群体,那么就会有强势群体,现在,正是我国进步与发展时期,强势群体也就付出的辛苦多了些,来填补弱势群体。所以,在此期间,弱势群体也感受到了国家、社会、人民对他们的关怀。关键字:弱势群体 存在原因 对策

一、调查背景: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人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个无形的竞技场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有很多人处在社会的边缘角落,如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老人、未成年的孤儿、还有街头流浪的人群等等,他们都需要社会给予特殊的关心和帮助。

二、调查目的:我们在校团委与院领导的许可下组成了此次 “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现状的关注度”的主题调查活动。旨在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注程度,号召和呼吁社会广泛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三、调查方式:此次调查我们采用了网上电子问卷调查和到弱势群体中去发放问卷的调查方法,旨在全面的了解大学生对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关注程度和弱势群体的真实生活状况,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我们进行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地反馈调查结果。

我国弱势群体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状况和存在原因。弱势群体的界定:弱势群体是指工人队伍中那些在就业和报酬待遇问题上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对待,或者是竞争力不强的群体。目前弱势群体大体上有9类:童工和未成年人工人;女工;残疾工人;移民工人;年龄较大工人和退休工人;非规范就业工人,包括非全日制工、家庭工、临时工、和劳动承包工;非技术工人;失业工人;非正规经济部门工人。这九类工人互有交叉。国际劳工弱势老工群体之所以处于易受损坏的弱势地位是由于性别、种族、年龄、国籍、健康以及就业方式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歧视,导致就业机会和报酬待遇上的不平等。非规范性就业很少享有甚至不能享有社会保障、福利和职业培训的机会。

所谓“弱势群体”至少有三层含义:

1、他们的现实生活处在一种很不利的状况之中,从更现实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其物质生活的贫困状态。弱势群体中的一些人,尽管他们拥有工作,但可能因为个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

2、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个人的地位、个人从社会中能够得到的报酬,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这样的机制有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会对个人造成极大的压力。而弱势群体则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位,造成这种劣势地位有社会的原因,如社会的制度安排;也有个人的原因,如身体的原因、受教育程度的原因等。

3、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也处于弱势的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强势群体虽然可以动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影响公共舆论,影响政治家的态度,甚至可以影响选举过程,影响政府的决策。但是他们掌握的资源很少,尽管可能人数众多,但他们的声音很难在社会中表达出来。说句老实话,如果政府和媒体都不为他们说话,他们自己很难有效地表达和追求自己的利益。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对于这一类弱势群体,社会支持则主要是增加个人权利、提高个人能力和改变社会环境。[1] 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1、社会存在隶属关系 :并不单单身份关系存在隶属关系,某些契约关系同样可以产生隶属关系。劳动关系即属此例,虽然劳动者有出卖或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为了摆脱这种“悲苦”的境况,劳动者通常是成为一名被雇佣者,由此雇主获得了对劳动力的支配权,同时,也获得了对劳动者的支配权,隶属关系也就形成了。因此,在这隶属关系中,受雇佣者就往往成为了弱势群体,没有太多的权利,生活也没有什么保障。

2、不合理的社会结构 :在断裂的社会中,由于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差别,城乡之间难以融合、共存于同一系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两个彼此分立的体系,甚至可以说它们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对立就是这种断裂的实在状态。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不公平相联系的。“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是由一系列具体制度建立起来的,包括:粮食供应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给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等,这十几种制度性差异,使得不同身份的人在社会中享有的待遇截然不同。其中,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相对而言更为关键,它们将中国农民置于二等公民的境地。”[2]对劳工利益的制度性安排的不公平,是造成弱势群体长期不能摆脱贫困的重要社会原因。

3、经济力量的差距造成贫富差距的增大:在原始社会以后,贫富差距始终与人类相随,在现代社会,随着具有强大经济力量的垄断组织的出现,现实社会中与之相对应的其他经营管理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经济的全球化,一方面把有些社会阶层迅速拉入世界体系中;另一方面又把有些社会阶层排斥在发达体系之外,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网络经济的发展,使世界正在迅速演变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知识经济的出现,则更加拉大了高知识阶层与普通阶层在经济和社会上的差距。

农民及农民工的困境

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受自然、历史、技术、政策等原因的影响,农业已成为效益最低的弱势产业,从而导致农民的家庭经济状况积弱难返,农民工也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束缚下形成的一种就业弱势群体,属于一种由经济和社会双重因素造就的社会边缘群体。

我国每年都要出现数百万的失地农民,由于很多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非农产业谋生的技能,加上征地补偿中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他们的生产、生活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由于他们的经济收入严重偏低,所以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极为低下,因而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但大部分农民难以支付巨额的医药费,这严重影响着农村人口的健康。他们面临的困境还有教育的问题,从现在情况看,在农村由于诸多原因,贫困农民及其子女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

“农民工虽然脱离了传统的土地保障的范围,但是农村户口的标识阻碍着其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城市社会对他们是经济吸纳,社会拒入。农民工从事的只能是技术要求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苦、报酬低廉的工作。还享受不到有城市居民身份的工人所能够享受到的各种福利待遇,而且离开土地后的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体系中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存在巨大的事业风险。”[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弱势群体的界定还是十分了解的,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大学生社会生活及其群体的关注。

从我们的调查中得知,弱势群体普遍感觉到的困难是生活条件和子女教育问题,医疗条件次之。也体现了政府对于弱势群体颁布有关政策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让我们更加直观明了的了解到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困难,依此做出相应的援助。

从此图我们可以看到弱势群体对于政府的期望和他们内心的想法,体现了弱势群体的自主意识及对国家政治动态的关注。对于我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

1、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资源: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症结之一是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包括财力、人力、物力、权力、能力、信息等)整体匮乏,由此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低下与承受力的脆弱。要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就必须通过外界的帮助使其拥有足够多的社会资源。因此,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其所需资源应成为社会救助的工作目标之一。影响弱势群体素质的因素很多,关键是教育不足、知识和技能缺乏。提高弱势群体素质,充分挖掘弱势者的潜能,有利于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调动社会的各种力量构建社会安全网络。比如对下岗职工而言,技能培训、再就业信息、社会保障资金、各种优惠政策等都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弱势群体的社会关系,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小环境,如果不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而相应的发展,弱势群体将逐渐脱离社会,使其更加困难和无助。所以,要关注弱势群体社会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帮助弱势群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小环境,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支持,让弱势群体尽快走出困境。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国际经验,解决因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而导致的较大规模的贫困问题,最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在救济弱势群体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的救助方式有制度性救助(如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定期的周期性救助(如节假日期间的送温暖等),也有不定期的临时性救济,对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其实,在帮助弱势群体问题上,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安全网。除了通过社会资金救助方式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还要建立健全针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社会保护政策,如对受最低生活保障者及其家庭的医疗救助政策,对高龄老人、残疾者特别是孤残儿童等特殊弱势人群的特殊保护政策,对在岗社会弱者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等。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底线就是要让弱势群体能够有尊严地“活下去”。

3、完善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和政策倾斜:任何社会都会有天灾人祸,都会有一部分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而暂时或永久地丧失劳动能力,对这些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政府有责任以立法和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政府通过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协调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向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和物质上的给予,而且还应该激励和培养他们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特殊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策。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弱势群体保护工作,保护弱势群体是我国的重要政策。但是,在我国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宪法司法保护手段,由此导致弱势群体越来越被边缘化。在现实中,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侵害而又得不到宪法保护的情况并不鲜见。由于我国缺乏宪法司法保护机制,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极其困难。我国没有采用宪法司法手段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原因复杂,既有文化观念和物质条件制约的原因,也有是宪法法律体制存在缺陷的原因。

运用宪法司法手段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应当借鉴其它国家的有益经验并考虑我国国情。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要从法律上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必须首先从修改宪法开始。我国宪法的有些条文已经明显不合时宜。应当修改宪法,增加弱势群体的宪法权利,赋予宪法基本权利具有直接司法适用效力。同时,要落实宪法精神,完善法律体系,对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政策也要进行修改,特别是户籍制度、劳动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消除针对弱势群体的各种歧视性制度、法律与政策,建立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此外还应该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机关的地位和权威,为维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提供有力的司法保证。

[1]李彩虹.《法治社会下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保障分析》理论月刊,2005,(1)[2]张晓玲.《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障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78.[3]万鄂湘.《市场经济与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235

第三篇: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低下,话语权不足。这群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弱势群体。这次的调查,目的重点在于调查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帮助他们。

调查对象:农民工、工人、残障人士以及老人 调查方式:问卷式、访谈法、观察以及资料搜寻 调查时间:周末休息日 调查内容总结:

弱势群体是权利缺失的一个群体,也是最应该被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如何人士弱势群体,怎样去关怀和帮扶他们,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他们有的失去劳动能力;有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苦苦跟温饱做斗争,有的则是经济社会改革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像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群体。

除了收入贫困,在很多维度上,都有不同的弱势群体。他们受各种形式贫困的困扰;或在教育、健康、住房、就业等方面机会不平等;或知识获取和交流等方面权利较少;或者生存自愿与环境条件恶劣,或者利益表达机会缺乏等。

中国史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部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在连续保持30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人类经济奇迹的同时不平等和不公平的现象并未完全消除。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重转型,既有经济体制转型,又有社会、政治的转型,也有开放转型。这些转型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转型与发展的独特之处,但发展并不总是水平向前,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存在着落差,落差越大,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冲击就会越大。

这些落差导致当前社会不仅出现经济权利的分化,而且也出现了各方面权利分化的趋势,有的人不仅在经济上处于弱势,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处于弱势;表达意愿和诉求的渠道还不通畅,影响力、话语权较弱,甚至成为社会排斥、社会歧视的对象。

弱势群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分化过程中逐步沉淀、形成,甚至有扩大化的趋势。弱势群体扩大化是转型期的弊病之一,这不仅是单一群体的扩大,而且弱势群体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大,使得弱势群体总体人口特征更加复杂化,如与农民工群体相应的是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农村妇女及老年人群体、失地农民等。

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令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防止弱势群体扩大化、积弱化、复杂化的趋势,成为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这次的调查,社会弱势群体致困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失业、下岗致困。

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必然作出重大调整,一批劳动者失掉原有的工作岗位,失去或减少了收入来源。这些下岗失业人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5-55岁之间,文化水平低,技术单一,就业困难,以前在岗时其工资收入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一旦失去工作,全家就会陷入贫困的境地。

(二)因病致困。

目前癌症、尿毒症、白血病等大病的医疗费用相当高,普通家庭如有一人得大病,每月大额的医疗费用支出,往往会使整个家庭经济崩溃。重病、大病已经成为导致家庭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拆迁、子女入学、征地等原因致困。

一些本来积蓄不多的低收入家庭,如遇到拆迁、子女入学等,无力承担大额支出,生活便陷入拮据。一些农村人员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生产资料后,由于文化较低、又没有技能,找不到工作,成为新的贫困群体。

(四)残疾人(包括精神病人)、贫困老人等特殊贫困群体。

石峰头社区25个残疾人中大多数丧失了劳动能力,有的为了控制病情,还需要一定的医疗费用,没有工作,再加上沉重的医药费负担,使他们很难走出贫困。退休老人中也有一些“老而返贫”、“退而返贫”现象。据反映,退休老人有四怕:一怕拆迁住房,二怕子女下岗,三怕看病住院,四怕人情来往。

社区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社区弱势群体主要包括纳入民政系统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少数因重病、灾祸等其它原因致贫的人员。由于株洲市较早筑起三条保障线(下岗职工生活费、失业救济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援助,社区弱势群体的生活总体是稳定的,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因此对党和政府心存感激,很多人还积极参加社区的公益劳动来回报社会,但还是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1、经济收入低,生活较艰难。株洲市的低保标准为每人156元/月。城市生活费用高,且缺乏弹性,这些收入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如遇家庭成员生病或有子女正在上学要负担学杂费用的话,生活就相当艰难。

2、就业能力差,竞争无优势。弱势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和技能偏低,缺乏就业竞争能力,再上岗难。有些用人单位为降低企业成本,不愿与录用的失业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金,使失业人员就业更困难、更不稳定。

3.维护权益难,心态较复杂。下岗失业人员在求职中,有时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又自身缺乏法律知识,加之经济困窘,很难维护自己的权利。他们往往有着失落感、被遗弃感和恋旧心理,有较大的怨气和不满,容易被封建迷信和不良动机的人所影响。

4.忙于生计,子女失教。弱势群体一般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而且整天忙于生计,容易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一些人由于生活困难,还引发家庭矛盾,甚至离异,从而危及子女。据教育部门反映,一些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较为孤僻,成绩较差。而有的结对助学的单位或个人往往不太愿意帮助成绩差的孩子,使这些孩子更缺少受助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那么怎样解决或缓解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弱势群体问题呢?首先应该看到,各级政府首当其冲的就应该帮助弱势群体。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就是要在财富的占有上、财富的分配上做得更公平一些,要让弱势群体也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其次,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弱势群体问题上可以大有作为的,因为,国有既全民所有,既然是全民所有当然也有弱势群体的一份,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如果提供帮助的话,当然是先要帮助那个经济最困难的孩子。最后,弱势群体的问题相当复杂,绝不是仅仅靠政府、企业就可以解决的。社会各界都应该在帮助弱势群体问题上有所作为。各种慈善组织、民间组织、甚至每一个老百姓,都有必要伸出援助之手,都可以在经济上、精神上、法律上、舆论上,帮助弱势群体。

关于这次的调查所得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关于救助措施方面的建议:

1、迅速、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社会保险并非以弱势群体为中心,但社会保险通过向劳动者提供养老保险、疾病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有效地接触了国民的后顾之忧,并未避免受保者沦为弱势群体创造了条件。大致上有以下三点: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制度、尽快确立并强制推广工伤保险制度、尽快推进医疗保险改革。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

在中国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中,责任共担的原则已经得到了确立,但利益各方的具体责任划分并不明晰,责任分担的模糊状态已经对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完善责任共担机制已经构成了现阶段推进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完善的必要条件。大致有以下三点:建立固定的财政拨款机制、明确界定企业的责任、落实个人承担的责任。

3、分类分层保障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权益

应当从速确立工伤保险制度并强制覆盖全体工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者,尽快建立面向农民工及其他流动劳动者的大病或疾病住院保障机制,并未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建立相应的社会救援制度。关于养老保险,则可以先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流动人口进行适当分类,对达到规定居住年限及有相对固定住所或单位的流动人口,正式纳入当地的养老保险体系。

我们相信,通过政府及全社会的努力,共同分享的阳光将会普照中国的每位公民。在和谐互助的社会氛围中,弱势群体也将获得更多积累社会资本的机会,将获得更充分利益表达渠道和利益维护途径。

第四篇:社会弱势群体实际生活状况调研

社会弱势群体实际生活状况调研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低下,话语权不足。这群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弱势群体。他们有的失去劳动能力,靠政府救济过活;有的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技能和机会,长期无法就业;有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苦苦跟温饱做斗争,有的则是经济社会改革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像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群体。

他们的生存状况究竟怎样?有哪些诉求与期望?该如何改善他们的处境?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在这个寒假,我有选择性地对附近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活动内容

本次调查访谈了10名下岗职工,现将他们的情况描述如下,以便之后的具体深入分析。

(一)家庭状况:

即下岗职工以中年职工居多,他们多出身于工人家庭。就家庭结构而言,一部分为主干家庭,另一部分为单亲家庭。几名下岗职工的平均家庭人口为2人。在所有调查家庭中,双下岗职工占多数,家庭成员有严重病症的有4户。另外,他们的学历层次均较低,除了个别受访者有高中及以上文凭者,其余学历均低于高中。这同全国各地下岗职工群体文化层次偏低的调查结果也是相一致的。

(二)职业状况

下岗之前,大多数职工职业经历单一,仅从事过一种职业或一份工作,而且多为一线工人,没有专业技能和专门技术。不过,其中两个特例,下岗前他们从事过多种职业,拥有较丰富的职业经历,这可能同他们学历层次较高有关(一个拥有大专文凭,另一个为大学毕业且是工程师)。

下岗之后,实现再就业者并不多,只有5人。其中1人在街道办事处任居委会主任,另外4人均从事个体经营,或者是经营小食杂店,或者是开办小修理铺,至多经营商场的小摊点或贩运蔬菜和水果。半就业者有人,多为做临时工或打零工。下岗至今未曾有任何形式就业(就业或半就业)的达到人之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他们文化水平偏低,没有或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有关。另外,他们中的所有都未曾有过再就业培训,这可能也影响着他们成功地再就业。

(三)家庭收入状况

收入方面,收入来源单一且数额较少,相当多的家庭靠做临时工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来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个别家庭甚至仅靠原有的数量不多的存款来维持生计,尽管也有不少家庭从事个体经营,可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加上各种税费较高,而且又是小本经营,因而他们能获得的收入也甚微。总体看来,下岗职工家庭收入结构单一,收入数量小且稳定性低。

支出方面,在名访谈对象中,基本都有支出包括:基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有的家庭还得缴纳房租,部分还有市场经营方面的税费。而且,通过访谈记录可以看到:户家庭中,户的教育费支出达到了每年元及以上,有的家庭因为有孩子上大学,教育费支出甚至高达元;户家庭因家庭成员身患重病而致使家庭医疗费支出突破千元甚至万元大关!对于受伤的户家庭而言,尽管他们的恩格斯尔系数大多都在以上,但是他们真正的支出危机在于一次性支付子女教育费和家庭成员医疗费方面。

收入和支出联系起来后,能维持收支平衡的下岗职工家庭比较少,能维持的也只是勉强维持,穷于应付而已,这还要在家庭无大事件(如子女升学、家庭成员患重病或其他)发生的条件下才能预期。受访者中,多数家庭(户)出现靠亲友资助或借债维持家庭支出的现象。

由此可以看到,下岗的发生同生活水平下降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收入结构单一,经济来源没有保障;而另一面,支出结构却是多样化的,还不是一次性巨额支出,下岗职工家庭经济状况恶化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四)享受社会保障情况

接受访谈的几名下岗职工中,下岗前部分职工还能预期享受医疗、养老保障,因为单位在为他们缴纳保险费,自己有工资也能支付起保险统筹。可是随着下岗的发生,同原单位联系的中断,原所在单位或者不再或者因各种原因而没能力为职工缴纳保险统筹,对于失业保险,访谈对象大多数表示不知道,更不用说享受,尽管他们事实上处于失业状态。由此看来,他们基本上不享受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个别下岗职工可能自己买了养老保险。职工下岗后,原所在单位基本上不过问职工生活保障方面的事情,能给下岗职工生活资助的也不多见。在访谈中,只有名下岗职工提到还能从原单位领取补助,但这种现象没有普遍性。尽管下岗职工未享受失业、医疗和养老保险,也未能从单位获取任何保障,但是,他们都普遍已经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家庭,有的家庭或早或晚已经领取了低保,纳入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

二、调查资料

社会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是一个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弱势群体”之弱,一是弱势的经济基础;二是弱势的社会政治地位及各种公民权利;三是弱势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一是下岗失业人员,即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失业下岗的问题日益严重化,不少企事业单位的工人和干部下岗。二是“体制外”的人及其他特殊人员,指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三是缺乏利益保障的农民工。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他们虽然为城市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四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中许多人原来的单位无能力给这些退休职工增加工资,交纳社会医疗保险等,需要政府拿出钱来援助。五是久病、重病而无钱医治的人及其家属,以及天灾人祸中的困难者。中国每年有大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病失学失业的人员。全国每年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不同程度的援助才能摆脱灾难困境的城乡居民约有 4000-5000 万人。

三、调查结果

综合来看,在社会保障方面,下岗职工的主要保障渠道是政府,单位和社区能提供保障的只是少数,不具有普遍性,而且数量小且未制度化。对于至今仍未纳入低保范围的下岗职工而言,可能生活保障预期会很低,将处于高度的生活风险和社会风险中。

多数农民、农民工和城市贫困人口,构成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部分。在中国仍然有很多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许多城市底层居民生活困难。进城的农民工也常常被按照“二类公民”对待,在城里干最苦最累的活儿,收入低、保障差。以城市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中,有些人的生活还比不上有土地作为最后保障的农民,当现金性收入断绝的时候,城市贫困家庭连吃饭都成为问题。

四、理性思考

综合这次调整的资料,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关键在于坚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关心弱势群体意味着要平等地对待弱势群体,要注意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而不能怀着救世主的心态,居高临

下地怜悯弱势群体,更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群体的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强加给弱势群体。如果这样的话,是难以真正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的。

五、问题和建议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确定优先支持的若干原则:

(一)对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

(二)对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

(三)对于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

(四)对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给予优先支持。明确了优先支持对象,才能有效地开展社会支持工作。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只能逐步地创造消灭弱势群体的条件。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群体的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强加给弱势群体。如果这样的话,是难以真正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的。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与法制环境下,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的相对恶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十分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更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申晓梅,谭远发.城市弱势群体就业援助可行性分析[J].中国劳动,2009:05.2.张中旺,韩继贞.社会转型期城市弱势群体问题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1.3.孟丽,农民工就业现状浅析及建议[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

第五篇: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低下,话语权不足。这群人,我们通常称之为弱势群体。这次的调查,目的重点在于调查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帮助他们。

调查对象:农民工、工人、残障人士以及老人

调查方式:问卷式、访谈法、观察以及资料搜寻

调查时间:周末休息日

调查内容总结:

弱势群体是权利缺失的一个群体,也是最应该被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如何人士弱势群体,怎样去关怀和帮扶他们,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他们有的失去劳动能力;有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苦苦跟温饱做斗争,有的则是经济社会改革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像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群体。除了收入贫困,在很多维度上,都有不同的弱势群体。他们受各种形式贫困的困扰;或在教育、健康、住房、就业等方面机会不平等;或知识获取和交流等方面权利较少;或者生存自愿与环境条件恶劣,或者利益表达机会缺乏等。

中国史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部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在连续保持30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人类经济奇迹的同时不平等和不公平的现象并未完全消除。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重转型,既有经济体制转型,又有社会、政治的转型,也有开放转型。这些转型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转型与发展的独特之处,但发展并不总是水平向前,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存在着落差,落差越大,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冲击就会越大。

这些落差导致当前社会不仅出现经济权利的分化,而且也出现了各方面权利分化的趋势,有的人不仅在经济上处于弱势,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处于弱势;表达意愿和诉求的渠道还不通畅,影响力、话语权较弱,甚至成为社会排斥、社会歧视的对象。

弱势群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分化过程中逐步沉淀、形成,甚至有扩大化的趋势。弱势群体扩大化是转型期的弊病之一,这不仅是单一群体的扩大,而且弱势

群体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大,使得弱势群体总体人口特征更加复杂化,如与农民工群体相应的是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农村妇女及老年人群体、失地农民等。

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令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防止弱势群体扩大化、积弱化、复杂化的趋势,成为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这次的调查,社会弱势群体致困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失业、下岗致困。

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必然作出重大调整,一批劳动者失掉原有的工作岗位,失去或减少了收入来源。这些下岗失业人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5-55岁之间,文化水平低,技术单一,就业困难,以前在岗时其工资收入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一旦失去工作,全家就会陷入贫困的境地。

(二)因病致困。

目前癌症、尿毒症、白血病等大病的医疗费用相当高,普通家庭如有一人得大病,每月大额的医疗费用支出,往往会使整个家庭经济崩溃。重病、大病已经成为导致家庭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拆迁、子女入学、征地等原因致困。

一些本来积蓄不多的低收入家庭,如遇到拆迁、子女入学等,无力承担大额支出,生活便陷入拮据。一些农村人员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生产资料后,由于文化较低、又没有技能,找不到工作,成为新的贫困群体。

(四)残疾人(包括精神病人)、贫困老人等特殊贫困群体。

石峰头社区25个残疾人中大多数丧失了劳动能力,有的为了控制病情,还需要一定的医疗费用,没有工作,再加上沉重的医药费负担,使他们很难走出贫困。退休老人中也有一些“老而返贫”、“退而返贫”现象。据反映,退休老人有四怕:一怕拆迁住房,二怕子女下岗,三怕看病住院,四怕人情来往。

社区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社区弱势群体主要包括纳入民政系统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少数因重病、灾祸等其它原因致贫的人员。由于株洲市较早筑起三条保障线(下岗职工生活费、失业救济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援助,社区弱势群体的生活总体是稳定的,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因此对党和政府心存感激,很多人还积极参加社区的公益劳动来回报社会,但还是存在很多现实问题。

1、经济收入低,生活较艰难。株洲市的低保标准为每人156元/月。城市生活费用高,且缺乏弹性,这些收入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如遇家庭成员生病或有子女正在上学要负担学杂费用的话,生活就相当艰难。

2、就业能力差,竞争无优势。弱势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和技能偏低,缺乏就业竞争能力,再上岗难。有些用人单位为降低企业成本,不愿与录用的失业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金,使失业人员就业更困难、更不稳定。

3.维护权益难,心态较复杂。下岗失业人员在求职中,有时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又自身缺乏法律知识,加之经济困窘,很难维护自己的权利。他们往往有着失落感、被遗弃感和恋旧心理,有较大的怨气和不满,容易被封建迷信和不良动机的人所影响。

4.忙于生计,子女失教。弱势群体一般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而且整天忙于生计,容易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一些人由于生活困难,还引发家庭矛盾,甚至离异,从而危及子女。据教育部门反映,一些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较为孤僻,成绩较差。而有的结对助学的单位或个人往往不太愿意帮助成绩差的孩子,使这些孩子更缺少受助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那么怎样解决或缓解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弱势群体问题呢?首先应该看到,各级政府首当其冲的就应该帮助弱势群体。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就是要在财富的占有上、财富的分配上做得更公平一些,要让弱势群体也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其次,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弱势群体问题上可以大有作为的,因为,国有既全民所有,既然是全民所有当然也有弱势群体的一份,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如果提供帮助的话,当然是先要帮助那个经济最困难的孩子。最后,弱势群体的问题相当复杂,绝不是仅仅靠政府、企业就可以解决的。社会各界都应该在帮助弱势群体问题上有所作为。各种慈善组织、民间组织、甚至每一个老百姓,都有必要伸出援助之手,都可以在经济上、精神上、法律上、舆论上,帮助弱势群体。

关于这次的调查所得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关于救助措施方面的建议:

1、迅速、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社会保险并非以弱势群体为中心,但社会保险通过向劳动者提供养老保险、疾病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有效地接触了国民的后顾之忧,并未避免受保者沦为弱势群体创造了条件。大致上有以下三点: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制度、尽快确立并强制推广工伤保险制度、尽快推进医疗保险改革。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

在中国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中,责任共担的原则已经得到了确立,但利益各方的具体责任划分并不明晰,责任分担的模糊状态已经对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完善责任共担机制已经构成了现阶段推进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完善的必要条件。大致有以下三点:建立固定的财政拨款机制、明确界定企业的责任、落实个人承担的责任。

3、分类分层保障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权益

应当从速确立工伤保险制度并强制覆盖全体工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者,尽快建立面向农民工及其他流动劳动者的大病或疾病住院保障机制,并未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建立相应的社会救援制度。关于养老保险,则可以先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流动人口进行适当分类,对达到规定居住年限及有相对固定住所或单位的流动人口,正式纳入当地的养老保险体系。

我们相信,通过政府及全社会的努力,共同分享的阳光将会普照中国的每位公民。在和谐互助的社会氛围中,弱势群体也将获得更多积累社会资本的机会,将获得更充分利益表达渠道和利益维护途径。

下载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1(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1(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关爱老人安享晚年系部:财政金融系 年级:12级金本一 姓名:卞成慧 张文文 邢忆鲁 张庆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生活问题已经引起各级......

    农村居民生活状况调查

    关于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状况总结报告 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在寒假进行实践活动,是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机会。作为大二的学生,社会实践也不能......

    社会弱势群体实际生活状况调研(5篇范例)

    社会弱势群体实际生活状况调研 学院 东方学院 姓名班级 摘要:将要进行的 HYPERLINK "http:///Economic/" 经济学分析,采用的是经济学中定义的弱势群体。从禀赋角度出发给出一......

    青少年网络生活状况调查★

    青少年网络生活状况调查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部分。根据我们的调查得出,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已经成为家庭学习和休闲的主要工......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 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 他们游离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60%的人月收入500元以下;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他们缺乏自己的......

    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

    大城小爱 ——关于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一、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达,偌大一个城市,车水马龙,忙忙碌碌,殊不知,关爱越来越少,尤其是对那些孤寡老人。为此......

    农村居民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家庭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您好! 感谢您参与问卷调查和对我们学生工作的支持,问卷中所有的问题的作答形式将会被标出,请选择您认为合适的选项或打“√”或者填上文字。您填写的信息......

    大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调查

    大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调查 _________同学: 您好,这是一个关于课余时间分配的调查问卷,用以对当代大学生生活安排的研究。您回答的真实性将直接影响研究结果。问卷调查将仅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