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6周中心发言稿
主备人: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12-6
第十六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军神》体现了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强的革命意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军神》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通过记叙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药的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以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为线索,先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检查眼睛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是个军人;接着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做手术,刘伯承拒绝使用麻药;最后写手术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钦佩。
《掌声》是一篇精读课文,本文的作者是以回忆的语气来写这段小学的经历。文章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上台演讲,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成了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的故事。
作者饱蘸爱心,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读来十分感人。课文以小英“自卑——感激——乐观”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儿歌等方法熟记生字。在教完生字后,我还打算引导他们给生字组词、造句,这样也利于掌握生字词。
2.朗读课文是我班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主要是孩子们读得没有感情。针对这一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大朗读水平上一个台阶。
3.通过朗读课文,欣赏课件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内容,升华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目标;
军神
1.学会本课生字十三个,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年龄、勉强、从容镇定等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掌声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1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扣住词语理解句子,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四、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感情。3.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教学难点是初步了解小英在掌声前后内心的变化。
五、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让学生对刘伯承产生敬佩和赞扬的感情。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教学难点是初步了解小英在掌声前后内心的变化。
六、课时划分:
军神2课时
掌声2课时
七、说教法学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识字能力,让他们借助字典、课后生字表开展自主识字活动。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情境,在多种诵读形式中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引导学生“边看边说,边读边思”的方法来学习,即引导学生在观看课件时要用心看,在阅读文章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并能做到联系上下文,读后想前边读边想。
八、教学流程:
20军神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重点难点:
1.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2.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经典诵读
家喻户晓戛然而止假公济私肩背相望
艰苦卓绝艰难险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一.引入教学
二.初步感知
1.课题让你想到什么?
2.浏览课文,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
三.讨论自学
1.自学课文。
通过人物神态、情绪变化从整体把握事件脉络
刘伯承:微笑平静一声不吭一笑
沃克医生:惊疑冷冷柔和生气愣住颤抖由衷惊呆慈祥肃然起敬
2.从每个细节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惊疑”反映出来人伤势严重。“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说明手术过程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却一直坚持着,更反映出病人的钢铁意志。
3.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朗读语气 „„
四.全班交流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你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允许争论,确有困难,教师稍作引导)
五.小结
通过我们共同的讨论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六.本课时小结:
大家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理解了课文,并且,我们又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领导人——刘伯承。同学们想不想对这位“军神”有更多的了解呢?
请大家在课下多搜集一些有关刘伯承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
经典诵读
家喻户晓戛然而止假公济私肩背相望
艰苦卓绝艰难险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一)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
(二)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2、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4、导学“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
要求什么?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2)指导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
军神
沃克医生称--刘伯承--军神(惊人的毅力)
求治-术前-
镇定、平静-
术中-术后 一声不吭
第二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2周中心发言稿
主备人: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0-9-
2第2周中心发言人讲稿
一、教材简析: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
习作1这是给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的一次“放胆文”训练。教材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地介绍了习作包括的内容和习作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有两篇例文。第三部分首先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唤起学生初次习作的兴趣和信心,然后揭示了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练习1本次练习共安排五个板块,内容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练习重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儿歌等方法熟记生字。
2、习作练习是第一次,可能学生会有紧张心理,要注意帮助学生。
3、先叙述具体事实,后引出结论或揭示题旨是本单元的写作特点,但由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时不易体会。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4、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感情。
5、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感情
3、学写作文。
教学难点:
1、口语交际
2、学写作文
四、课时划分:
第四课做一片美的叶子2课时
习作1学写作文。2课时
练习13课时
五、说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学生的识字能力,让他们借助字典、课后生字表开展自主识字活动。
2、设置情境,在多种诵读形式中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第一次习作的指导,消除其紧张心理。
六、教学流程:
习作1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
知习作所能包含的丰富的生活内容。
2.初步领会习作的基本要求: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
下来,让人看明白。
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写清楚生活中或想象中的事。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升入三年级了。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写作文这项新本领了。与写话一样,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实,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
二、阅读例文,感受作文
(一)阅读例文
1.阅读《好阿姨》。
(1)自由读一读《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笔下的阿姨“好”在哪里?(2)交流、讨论。
(3)好阿姨是怎样给小作者留下“热情”的“好”印象的呢?再仔细地读一读,与同桌讨论讨论。
(4)小结:
2.阅读《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1)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小作者有了神笔以后,他想做些什么?(2)小结:
(二)畅谈感受
读了《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这两篇作文之后,你对作文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三、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一)确定内容
1.内容要求。今天我们就来试着写一篇作文。写什么呢:起床啦,刷牙啦,打电脑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写。你准备写什么?请仔细想一想。
2.交流构想。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构想的习作内容,拓展思路。
(二)其他要求
本次习作除了对作文内容的要求外,还有什么要求??先打草稿,再朗读修改,最后誊写。?
四、行笔成文,相机辅导
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自主写作。在学生动笔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五、修改习作,交流评议
(一)反复朗读,细心修改
1.自主修改。有一句话叫:“文不厌改。”这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需要删除的地方划掉。
2.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听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二)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1.朗读习作。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2.学生自评。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3.师生评价。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习作的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快乐。
第三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4周中心发言稿
主备人: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11-28
第十四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1.《石头书》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讲述的是川川和磊磊这两个孩子与勘探叔叔的交流,告诉我们石头就像一本书,外形像书,内容上也像书,蕴含着许多学问。课文还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文章人物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使课文的各部分衔接自然,有效地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课文借着川川和磊磊这两个孩子与勘探叔叔的交流,介绍了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读来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2.《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的主角是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
全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相信学生会非常喜欢这篇文章。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遇险”、“脱险”两大部分。这两部分内容应该也是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小稻秧到底遇到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通过学文,了解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同时,也会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儿歌等方法熟记生字。
2.课文篇幅短小,文字精美,读来朗朗上口。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大有裨益。
三、教学目标。
(一)《石头书》:
1.能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3.在理清文章脉络的过程中,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解读石头书的秘密。
(二)《小稻秧脱险记》: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里有什么学问,应该怎样读这本书?
2.复述课文大意,知道小稻秧遇到什么危险,后来又如何脱险。
五、课时划分:
第17课《石头书》2课时
第18课《小稻秧脱险记》2课时
六、说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学生的识字能力,让他们借助字典、课后生字表开展自主识字活动。在理解词义上,活学活用。
2.在多种诵读形式中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七、教学流程:
以《石头书》一课为例
第一课时
经典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板书课题:
17、石头书
2.围绕课题质疑
这本书怎么会是石头的呢?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呢?它有什么作用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 ?”标出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勘探奇怪地壳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刨根问底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逐个读,(3)齐读生字词。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一、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二、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三、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四、指导生字
重点引导学生写好“勘”、“探”、“叔”、“怪”、“矿”、“刨”这几个左右结
构的字.
1.学生观察记忆字形。
2.教师范写:勘
3.在本子上练写。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经典诵读:-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勘探叔叔奇怪一册足迹矿物
刨根问底煤炭地壳好奇不禁
2.指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一)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文,思考:川川和磊磊在整件事的过程中感情是在不断 变化着的,请在文中勾画出有关表示感情的词语。好奇------奇怪---------高兴
(二)导读第一、二自然段。
“好奇”是什么意思?川川为什么觉得好奇?
指导朗读
(三)导读第三、四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
比较“奇怪”与“好奇”的异同.
指名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导读第五~十三自然段.
启发思考;勘探队员叔叔的面前明明只有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是在读书呢?
1、比较句式: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川川听了,“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
3.石头上的字指的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字指的是:雨痕波痕矿物
画指的是:化石
(五)读第十二自然段,联系第八、十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诲的?
“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作用?这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六)导读第十四自然段。
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镇怎么理解?
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2.教师小结
四、作业
1.推荐一些你认为好的科普读物,并简单介绍一些内容。
2.交流收集的图片、资料或制作的小报。
3.浏览相关的网站。
附:教学板书:
石头————像————书
一层一层一册
雨痕 波痕 矿物字
树叶 贝壳 小鱼画
告诉知识
第四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三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1周中心发言稿
主备人: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8-30
第二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选取了四个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故事。《让我们荡起起双桨》、《古诗两首》中流露出对生活的赞美,而《学会查无字词典》、《做一片最美的叶子》则是对生活的所思、所感、所得。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儿歌等方法熟记生字。
2本单元篇幅短小,文字精美,读来朗朗上口。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大有裨益。
3先叙述具体事实,后引出结论或揭示题旨是本单元的写作特点,但由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时不易体会。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会认读写本单元36个生字以及14个新 词。
3学会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体会古诗的语言特点,了解古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感情。
5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感情
3学写作文。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感情,通过朗读把自己感情表达出来。
2掌握查“无字词典”的方法,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3学写作文
四、课时划分:
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2课时
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2课时
第三课古诗两首2课时
第四课做一片美的叶子3课时
习作1学写作文。1课时
练习13课时
五、说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学生的识字能力,让他们借助字典、课后生字表开展自主识字活动。在理解词义上,可充分运用学会查无字词典中所揭示的方法活学活用。
2设置情境,在多种诵读形式中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
六、教学流程:
学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2.能凭借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什么是无字词典”“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划出不懂得词语,同学之间交流。
三、精读课文
1.自由读1---5自然段,想想爸爸问了什么问题,聪聪又是怎么回答的。
2.角色朗读,交流评议后再读读。
3.爸爸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把有关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4.交流:
(1)你画了哪句?
“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3)你能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吗?再读好反问句。
(4)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答案有什么不同?
(聪聪是背词典上的解释,照本宣科,没有实际的理解,而爸爸的理解来自生活,比聪聪的直接、具体。)
(5)迁移:看看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解释“骄阳似火”?
(烈日下的人们浑身冒汗;小狗趴在地上伸出舌头直喘气;小草耷拉着脑袋;马路上烫脚„„)
5.小结:除了查词典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观察身边事物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和感受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
6.学习6-8自然段
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眼前见到什么情景?他们又是怎么对话的,你能读好这几个自然段吗?
(1)从这几个自然段中,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惊涛拍岸”的意思吗?
听老师说一种现象,看看你能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1)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雷电交加、电闪雷鸣)
(2)课间,操场上一片欢腾景象。(生龙活虎、你追我赶、尽情欢乐)
四、学习最后一段
1.指读第9自然段,交流爸爸说的 “无字词典”指的是什么?
2.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3.什么时候,你爸爸、妈妈或老师也“意味深长”跟你说过话?能举个例子吗?
4.指导朗读,你能像聪聪的爸爸那样意味深长地说一回吗?
四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又有哪些收获呢?你学会怎样查无字词典了吗?
五、作业设计
自己找两个词语,用查无字词典的方式解释一下。
六、板书设计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蔫
惊涛拍岸涌撞崩
第五篇: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11周中心发言稿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第二学期 主备人: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4-22
第十周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习作5》、《练习5》
教材简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1.学用字词句,这一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教材提供了三幅画面,分别画了弯弯的月亮、大象的耳朵和蝴蝶花,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想象与其他相似的事物。
2.读读背背这是一项增加词语积累的练习。由8个成语或词语组成,内容与前面学过的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有关,描绘了“沙漠之舟”(骆驼)的精神。韵脚为ī,押韵合辙,结构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
3.写好钢笔字,这一题安排了点画较多的三个字,通过观察字形找出点在三个字中所处的不同位置。
4.口语交际:说说广告,这是一则关于生活话题的口语交际。充分说明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说明理由。
5.学写毛笔字,本次练习安排书写带有横折钩笔画的“为”字和带有横着提笔画的“计”字。
二、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考虑,从新课程目标建构的三个维度出发,我把本课的目标设定为:
1.仔细看图上的内容,想一想像什么,用打比方的句式写下来。
2.熟背八条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3.照样子,练写钢笔字,在实践中体会“点”在字的不同部位的写法。
4.讨论“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并试着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
5.学写毛笔字。学习“横折钩”和“横折提”的写法。
三、教学重难点:
学写打比方的句子,背诵理解成语,试着设计广告。
五、课时划分
《习作5》„„„„„„„„„„„„„„„2课时
《练习5》„„„„„„„„„„„„„„„„„„„„5课时
六、作业安排
习字册、补充习题、练习册
七、说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经典诵读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1)学生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在学生明白题目内容的基础上,各自仔细看图,想想与它们相似的事物,并画下来。
(2)同桌相互讨论,用打比方的句子,把上面的图意说一说。
(3)全班讨论、交流,老师指点、评议。
3.练习。
(1)指名讲述。
(2)大家评论,对打比方准确、生动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对讲述差的同学给予纠正与帮助。
(3)讲述之后,让学生动笔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满意的答案。
4.反馈。
(1)老师巡视,对个别学生给予及时指导。
(2)找出学过的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读一读,进一步体会打比方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的好处。
5.创设意境,再指导学生说几个打比方的句子。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八条成语。读准字音。
(2)检查认读。
(3)学生再读,讨论理解意思。
(4)交流,理解八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大体说出意思即可,有困难的老师讲解)
3.练习朗读、背诵。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学写钢笔字
1.审题。
师生谈话,弄清要求。
2.指导。
(1)投影出示三个字,并了解三个字的结构。
(2)引导观察字形,发现它们都有共同的笔画“点”。
(3)指导书写“料”。
①出示“料”,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点”的写法。
②教师范写,提醒学生注意。
③学生练习描写一个“料”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疼”和“蒸”字。仿写时要看清范字,再动笔写。
3.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可进行个别辅导。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矫正。
第二课时
经典诵读: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说说广告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①说说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条广告,为什么。
②试着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
2.指导。
(1)同学们,当今社会,广告铺天盖地,随处可见,有不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能不能来谈一谈,给你们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哪些?
(2)老师这里,也有几则广告,你们想不想看看?
(3)播放学生熟悉的几则广告短片。
(4)你们看,这些广告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啊?
(5)是啊,广告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介绍自己的商品,让自己的商品深入人心,所以它的语言必须琅琅上口,便于记忆,情节要能吸引人。
(6)在我们所见过的广告中,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是哪个?这什么呢?同学们能不能在小组里先说一说?
3.讨论。
(1)分组讨论“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条广告,为什么”。
(2)每人在小组里说说。
(3)每组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4.练习。
(1)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2)全班同学讨论、评议,对说得好的同学表扬、鼓励,对说得差的同学给予纠正与指导。
5.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
(2)鼓励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试着设计广告。
第三课时
经典诵读: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带领学生明确本次毛笔字练习的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要写的两个字,并指出这两个字中的主要笔画:横折钩、横折提。
(2)指导写“为”。
①出示,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中,“横折钩”的“横”写得较长,且略往右上方倾斜。为使整个字显得紧凑,顿笔后下折,要往内收,钩不宜太长。
②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教师的运笔方法。
③学生练写“为”。
(3)指导写“计”。
①出示“计”字,引导学生观察后说出“横折提”的具体位置。要让学生知道,“横折提”较短,微微向右上斜,折竖要直,略往左倾,提画宜长一些,但不能影响右边的部分。
②教师范写“计”。学生观察“横折提”的写法。
③学生练习写“计”。
3.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