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英文翻译

时间:2019-05-15 11:0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英文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英文翻译》。

第一篇:《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英文翻译

5001 0817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Electronic commerce specialized core curriculum reform and innovation

周任慧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系,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开设的入门基础课程,由于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已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因此我院将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电子商务应用与运营》课程是将技术与商务融合,将传统与网络对接的实践性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属于“学习后入职前”的“教学做”合一课程,引导学生真实的参与实际互联网活动,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2][3] In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electronic commerce” course is open entry of basic courses, the curriculum as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course, already cannot satisfy the need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in our College, so the curriculum reform.After the reform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pplication and operation” course is the technical and business integration, the traditional and network docking practical curriculum, is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specialty core curriculum, is offered in the third semester, which belongs to the“ after learning of the pre-service” of“ teaching” in a course, guide the students to the real participation the actual Internet activities, to promote studen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关键字:电子商务应用与运营;项目引导;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Electronic commerce application and operation ; Project Guide;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第二篇:电子商务专业改革

电子商务专业改革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企业已不断涉足电子商务交易中来。据报道2012年双十一支付宝交易额已达191亿,年交易额破万亿。这无不触动传统行业的神经,万达集团进军电商,斥高薪揽电商人才,为电商CEO开出200万元年薪。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八成电商企业缺人才,据介绍,目前,武汉市中高层技术及管理类岗位的月薪为6000元以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spm=2013.1.1000126.21.oWQ7Xx

主要培养四方面人才,实训课程如下: 1.运营人才

a)《电商产业分析暨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b)《淘宝平台解析、淘宝工具应用技能培训》 c)《电商实战之营销推广》、《电商实战之平台体验分析》 d)《电商实战之客服管理》、《电商基础能力测试》、2.美工人才

a)《电商美工基础与视觉营销》

b)《产品图片处理技能训练(抠图、修图、调色)》 c)《首页设计训练》 d)《商品页设计训练》 e)《活动促销页设计训练》 3.物流人才

a)《电商产业分析暨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b)《电商物流知识架构》 c)《网店仓储物流管理》、《电商逆向物流管理》、《包装训练》 d)《B2C物流管理实务》、《常用仓储物流操作实务》 4.客服人才

a)礼仪

b)《网店客服》

第三篇:专业核心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网站

运输管理:链接网站 仓储管理:链接网站 配送管理:链接网站

采购与供应管理:链接网站 国际货运代理:链接网站

第四篇:高职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开发

高职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开发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的专门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研究经济发展趋势,明确社会和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数量、品种、规格等客观要求。高职院校作为特定的育人场所,还必须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需求,以引导和辅助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建设人才。找准社会、经济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结合点,是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前提。由于专业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切入点,是沟通社会经济和受教育者的桥梁,也是高职院校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前提。因此,合理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对于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保证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高职教育大多是由独立设置的职业大学、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二级学院以及中专升格“三改一补”而发展创办的。各高职院校在继承各自专业传统方面,对于办高职均各有所长和不足。但目前各高职院校对于专业设置如何发挥原有优势和形成特色专业还不多,优势还不明显,因而专业还缺少足够的社会影响和吸引力;专业和课程设置都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人们择业观念变化的新要求,加上传统专业受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还不具备不可替代性,这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总之,处于初创时期的我国高职院校,当前还尚未形成一个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和课程结构体系,高职的专业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探索和发展的过程。由于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对社会服务的方向,高职院校必须进行广泛的社会与市场的调研,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的运作机制,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就业渠道。然而,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同时要求在课程结构上有较大的改革,其改革的程度又决定着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成效,因此,课程开发势必成为高职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课程开发是按照所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产生一系列课程方案与课程文件的过程,主要通过“课程分析”(目标分析)、“课程设计”(教学计划)、“课程编制”(教学大纲)和“课程评价”(目标评价)四个课程开发阶段或手段完成的。课程分析是高职院校为开发新的课程而汇集各种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评估,从而获得课程设计和编制之根据的工作过程,也是实施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本文主要从课程开发第一阶段的具体阐述,来探讨课程开发与高职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关系。专业设置确定后,要着重做好课程分析阶段的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分析、高职人才规格需求的分析、受教育者的需求分析和教育教学的需求分析,以取得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的客观基础。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改革与建设来说,通过这些分析若能获取真实而有效的翔实材料,就是成功的一半。1.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分析。专业及其课程设置首先必须充分体现地区产业、企业的特点,把面向企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应用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根本目的。因此,必须从宏观到微观分析社会经济形势,分析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成分的变化,分析产业、行业和职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就业结构等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决定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而专业结构又依赖于课程结构。因此,专业及其课程设置应以支柱产业为核心,同时兼顾其他产业,并在保持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相对稳定性、体系性的同时,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新课程内容,使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保持发展态势。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及大量典型行业和企业的抽样调查,是行业和企业需求分析的主要手段。同时要成立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认真听取用人单位意见,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参与高职培养人才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使专业及其课程设置更趋完善、有效。2.高职人才规格需求的分析。高职人才规格需求分析是行业(企业)分析的自然延伸,为确立相关的教育目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制提供依据,也是指详细分析社会某一职业群的具体工作,并系统地列出从事该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过程。分析具体专业范围内的技术活动项目是高职课程开发的基础。其分析思路与CBE的“职业分析”相一致,但分析的对象以及方法却有所区别。尤其是高职的专业及其课程设置,主要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技术领域的活动项目往往是最新的,加之高技术变化快的特性,使传统CBE的分析方法(仅针对岗位要求)难以适应,必须由高职院校的课程专家、教师赴现场考察,直接与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技术工作人员共同分析各项活动的性质与类别,然后归纳出较为详细的人才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以此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和相应的课程内容选择,这样作出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才更为有效和合理。3.受教育者的需求分析。高职教育专业的发展是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的,这种需求既包括社会的要求,也包括广大受教育者个人的要求,并且只有当社会需求转化为个人需求时,才能成为高职教育的有效需求。由于现代社会职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以及人们对自身发展需要的意识的增强,使一次性就业的现象和观念发生了巨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确定专业及其课程时既要考虑受教育者适应职业变化以及面向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要一切为受教育者着想,充分了解他们对于工作的性质、条件、待遇、社会地位、发展可能等的需要,同时还应注意到他们学习的基础、经历、动机、兴趣、能力等个性等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教育与教学工作中按需施教和因材施教。对于企业迫切需要的、需求量又很大的专业人才,如果没有人报考,这样的专业也是难以维继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做好对“受教育者”的宣传服务工作,协调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关系。即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该专业的意义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要根据该专业现代技术含量的变化,酌情改变课程设置和更新课程内容,以符合受教育者当前的学习需要。4.教育教学的需求分析。高职教育、教学的需求分析是在上述各项分析的基础上,将社会和个体的需求转化为专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的要求。而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在课程设置时,应把高职人才规格需求分析所提供的职业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转化为专业范围内的课程内容,在充分体现高职的针对性、实用性、技术性的基础上,既要与实际应用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要不断跟踪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教学条件主要包括实施教学过程的软、硬件(如教学文件、师资、教材、实习实训基地、工具设备等)以及学习者的入学水平等。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分析,才能使我们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学习者的水平有一个较全面了解。有了这样一个教学平台,对专业的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将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经过这样一系列分析,高职院校就可依据分析结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院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充分考虑学校现有基础、办学特色、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创新课程模式,调整、设置和更新课程内容,从而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个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捕捉社会的“兴奋点”,树立“人无我有,人优我转”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理念,构建一个共同的专业课程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柔性设置各种专业和课程,极大地增加社会应变能力。一个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常常会成为一所高职学院显示其特殊“品牌”的重要亮点之一,进而可在市场运作中处于良性循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可喜的是,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已普遍重视实施课程开发和课程分析工作,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课程开发在高职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在课程开发中,课程分析阶段只是形成课程设置的规划和思路,而如何进一步使专业课程设置具体化,如以“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潜力,继续学习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智能结构定位,调整人才的知识、技能、态度所构成的能力素质结构,进行拓宽基础,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减少课目和课时数等重组课程体系等的改革,主要还是取决于课程开发的第二阶段——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根据课程分析所获得的资料,遵循一定的教育价值准则和课程观,确定课程的目标、内涵、结构等总体构想的工作过程。它可划分为观念设计(比较各种课程理论和流派,汲取其合理因素,建立科学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设计观念,即确定适合的课程设计原则)、原理设计(从广义上看涉及整个课程理论体系,从狭义上看则表现为课程设计的概括思路,又称为课程设计的理论模型)和方案设计(遵循课程原则和原理,把课程分析积累的资料转化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工作过程)三个侧面。最终设计出包括专业改革与建设的设想和方案在内的完整的育人方案。育人方案要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方针,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注重素质教育,将培养职业素质体现到人才培养计划中,贯穿于培养过程的始终;处理好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又体现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专业改革与建设不能就事论事,必须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尤其要以课程开发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第五篇: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突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模式,突出以审美为核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师生双方平等的互相交流,沟通与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培养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具有现代化知识结构、富于创新精神的知识性人才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空间,重实践、重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关键字:

改革创新

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

Abstract: music curriculum standards promulgate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framework of teaching mode, the core of aesthetics, outstanding reflecting the “people-oriented” music education.In teaching emphasizes student-centered, pay attention to each stud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both sides equal exchang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students in learning,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to learn, to guide the students' learning.To cultivate the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modern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he knowledge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i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mportant segment.To fully gives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free space for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and knowledge structure diversification.Key words: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comprehensive quality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要使学生乐学、会学、学好,我们教师要围绕“怎样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主题做好文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新的音乐课程内容上注重加强了音乐与现实生活、社会的联系,原来的专业知识方面要求则有所降低,但这种转变对我们教师来说反而更难了,因为知识面更加宽广,备课量就更大了。:学习音乐作品时,要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来源、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以及歌中表达的爱国之情。每首歌曲都是学生较熟悉的,但教他们唱会并不是我们的最终教学目标,而是要通过这一类歌曲的欣赏和学唱,达到以情育人、以情感人的目的。音乐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变化、新思维。

一、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1、需要改变以往音乐教育模式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比较薄弱,不够系统、深入和全面的弊病。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具体有效的改革。

首先合理安排课程。一直以来,音乐专业的课程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专业设置,即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并且二者是割裂开的。其实,理论中是含有技能的,技能中也含有理论。如:《声乐》课可以讲歌曲作品分析、歌曲欣赏等。《钢琴》课可以进行和声分析、曲式分析等。《音乐史》可以讲和声、复调的发展与演变等。让学生在技巧中学会知识,在知识中加强技巧。课程的重新整合是音乐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核心。

2、采用更合理的教学模式。音乐教育的生命在于教学,而教学的关键在于确立一套规范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框架。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建立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音乐教育应从音乐教育的实际出发,改革不适应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适应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音乐教育的科研成果,把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解决共性问题的教学中,这样不仅为教师解决学生个性问题赢得更多的时间,而且为学生适应音乐教育的教学积累更多的经验。(2)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仅要实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本体目标,而且还要实现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3)加快教师角色的转换,改进师生关系。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应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重视对过程的探索,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之火,把知识学习当作解决问题的基础而不是结果。改变以师为本的、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建立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高师音乐教师由于受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以培养继承性人才为目标。故形成了单一的“专业教育”模式,在这种“授业”形式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完全是机械接受式的教育。因此他们基础理论知识狭窄、文化素质不高、适应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薄弱。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按照实践、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起来。也就是说,学生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积累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智力潜能,特别是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再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内化为自身素质,最终成为创新型人才。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基础教育母体的教育,必将更进一步反思自身的专业结构。音乐教育培养模式的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研究与发展,只有与基础教育的改革相适应,才能显示出其蓬勃的生机。

二、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氛围的转变

1.教师不再采用“死教硬灌”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不只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例如:在认识什么是进行曲时,不再让学生先讲出进行曲的文字概念,而是让学生先欣赏各种进行曲,让他们在体验进行曲节奏、速度、力度等特点后再来总结,各类进行曲有着很多的共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因为体现的主题不相同,所以,不同主题的进行曲可能在不同的场合出现,这时的进行曲已经属于礼仪音乐的范畴,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进行曲都是铿锵有力富有号召性的。

2.课堂气氛由“死气沉沉”变为“生机勃勃”,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求知环境轻松、愉快。用什么力度来演唱时,我们要让学生主动体会,不要做出统一答案,让他们根据自身的感受去表现音乐,而我们在教学时重点把握这节课的核心即“情感”,对祖**亲的情感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于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学中要明确中学音乐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专业人才,要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三、音乐课改中教师应关注的问题

1.课堂上,真的关注学生了吗?是否关注了全体学生?这个关注,不是让全班静悄悄地一个个不乱说乱动,而是要注意到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些被动的参与者,可能还有些根本不参与的学生。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采用多种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你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实际上,学生在听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就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就在接受碰撞,尤其是当这种挑战来自同学的时候,碰撞就会变得更加激烈和深入。我们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这种碰撞,并且引导学生主动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并引发创新的愿望。

2.知识是你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了真正的“引导”后学生获得的?新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嘴里说出来的,也可能经过教师引导了学生仍不知道,但是经过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的。例:三首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开头都是同音反复,但感情完全不同,我们应让学生先分析后,再进行引导,以加深对三首进行曲的理解。

3.你的教学环节是否过于饱满?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识世界,通过自主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体验。经常看到一些课,教学过程好像文艺汇演一样,说唱弹跳,样样俱全,教师大汗淋淋,疲于奔命,看起来这些课很丰富,但最终给人留下的感觉是“累”、“假”。

4.教师角色如何变化?新课程表面上难度是降低了,但对我们教师来说,实际上变难了,要求我们要具备全面、综合的音乐学科专业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从“一专多能”到“多能一专”。我们不是要等到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把所有的资料都查齐了,才有信心地去上课,我们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本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要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发动学生,在课前让他们回去找电影音乐的资料,无论是中国的、外国的、古装的、现代的,然后我们用学生们的音响资料来进行欣赏分析,让他们在欣赏中体会感受电影中为什么需要音乐?为什么音乐在电影中有时比说话动作还重要?因为学生们带来的都是他们熟悉的电影音乐资料,这样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距离近了,便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电影音乐的作用。

5.积极组织授课以外的活动。我们知道,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合唱、合奏、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通过音乐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在新课程的实践与创造中,许多活动都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的责任。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大要素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对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寻求完成任务的更有效性的途径。如果没有这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就完全是形式化的,也不能体现它最突出的价值。

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每个时代都有千古留芳的名人志士,纵观他们的成长经历,除刻苦求学、知识渊博外,最重要的是创新。艺术领域也不例外。二百年前程长庚带领四大徽班进京让徽剧在北京扎根,最终融合成为响誉天下的“国剧”。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音乐思想引导出诸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钢琴协奏曲《黄河》等无数不朽的划时代经典的中国音乐作品。每个成功者都是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中获得成功,而每一次创新又都是在接受了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质的变化。我们的音乐教育是否应该在培养能够掌握新技术、新专业理念上下工夫呢?是否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其它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呢?是否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以利于选择他们爱好和擅长的学习内容呢?“一个人的能力好比是国家的国情,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制定发展目标的时候.必须从实际能力出发,认清实现目标的基础,预测目标与基础的距离,扬长避短,抓紧时间,刻苦认真地做下去,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培养艺术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音乐专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学生具备了艺术创新能力,就能够在艺术实践、艺术活动中将创新意识贯穿到理解、分析、处理艺术作品和表现艺术作品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在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未知到已知的艺术探索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巧,发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产生新的艺术观点和见解。

五、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是影、视、听一体化,发展趋势引导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现代人不可能像古人那样闭着眼睛听下去一百多句的大段戏曲唱腔,慢节奏的大型交响乐音乐不可能得到绝大多数民众的喜爱,人们需要的和不断追求的无非是两个字“新颖”。因此,音乐教育要遵循音乐发展的趋势和音乐市场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不断开辟新的教育方向,让音乐教育紧紧抓住市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方法积极地进行改革。同时,把现代化的教学仪器、现代化的教学信息及时快速地引进到教学之中并加以充分利用,扩大信息量。在培养方式上,培养那些综合素质好、转型快、知识交织性强的复合型人才。把自主性、灵活性、机动性、实践性更多地应用于教学体系之中,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弹性和自主的空间,打破一个尺度、一个培养模式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允许学生在教学计划的总体指导下,为个性目标而自主选择和跨学科学习。在教学方式上,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的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历史栩栩如生。在教学手段上,将无声变有声,无影变有像,把单一的课堂讲述变成声像并用的立体课堂,充分给学生理解、想象的空间,选择多样化的教材开展比较式教学,让课堂立体化、多层面化。

新的教育理论,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和世界性,对我们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也是不言而喻的。它为我们提供了新视野,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领我们站在新的高度,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吸收人类先进文化成果,这对于我们坚定信心,深刻认识并坚定不移地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张淑珍.音乐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2]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4]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朱则平,廖应文主编,《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潇红)[6]新的教育理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湘南学院中文系,湖南郴州 423000)

邓达森

[7]音乐教育体制改革与课程改革的探讨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巧0080)

李毅波

[8]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改革

(永清县第一中学,河北永清302650)

张志红

姓名:乔雯 性别:女 出生年:1981年 民族:汉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表演系 职称:讲师 学历学位:研究生硕士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yiannuo@sina.com.cn 地址:天津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表演系 邮编:300387

下载《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英文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英文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密切,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因此,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里,探索职......

    教材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与枢纽

    教材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和枢纽 摘要:此次英语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作为新课程思想载体的......

    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回顾:课程改革的旅程 政治化(以阶级斗争为纲)——常识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活化(以人为本) 常识化,注重内容目标的多元结构和应用价值,如......

    关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5篇)

    关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着整个社会步入商务时代,为了满足电子商务对人才的要求,电子商......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改革总结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 教学改革总结系(部):(全称) 经济与管理系教研室:(全称) 会计教研室日期:****年**月**日《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一......

    电子商务与核心竞争力

    电子商务与核心竞争力电子商务的服务模式,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B2C 和C2C的特点,电子商务与核心竞争力,2005-2011年电子商务某方面的分析。 ~中小型企业接轨电子商务探析企业发展......

    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 德育课程创新 道德文化 综合性 实践性 回归生活 [论文摘要]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

    谈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课程改革

    谈谈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 合肥市职业教育中心 汪德芳 随着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职业学校(以下简称职校)作为直接为市场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各类实用人才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