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时间:2019-05-15 11:0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以学定教,顺学而教,顺学而导)

1、“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 “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 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 “自读—交流—积累(扩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精读课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 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一课时即能体现出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篇 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 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这要视情 况而定。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

1、写人(记事、小小说)类

2、科学说明文类

3、寓言故事类

4、童话(神话类)

5、诗歌类(含古诗、近现代诗歌)

6、文言文类

7、写景状物类

8、游记类

9、抒情散文类

10、叙事散文类

11、哲理散文类

12、低年级阅读教学

13、作文指导课

14、作文评改课

15、作文鉴赏总结课

16、口语交际课

17、写字指导课

18、作业、考试讲评课

19、汉语拼音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一

写人(记事、小小说)类课文基本教学模式

一、简单介绍人物(事件)背景,导入新课(初步了解人物,为体会人物特点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人物事件(随之完成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理清课文主要脉络任务,为部分精读作好铺垫)

三、部分精读,引领体会人物特点。(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及心理品质,掌握读书方法)

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人物特点。(组织交流读书收获,加深对人物特点理解,练习运用读书方法)

五、总结课文、完善人物形象特点,揭示记叙方法。(在总结完善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引发学生领悟发现写人的方法与技巧,为读写结合作好铺垫)

六、质疑问难,深化理解。(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扎实读书的好习惯,加深理解人物特点)

七、诵读积累,激发共鸣。(对优美的人物描写片断进行感情诵读直至成诵,激发学生与课文人物内心共鸣,同时为模仿写人作好铺垫)

八、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完成写字任务及重点词句练习任务,人物或事情细节描写小练笔,培养写人技能,实现读写结合)

备注:八个环节一般可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五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后三个环节,拓展应用可安排课后练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节。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二

科学说明文课文基本教学模式

一、联系事物,激趣导课。(“事物”指文中要说明的事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知识要点。(概要了解文章是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完成认识生字、新词任务及读通课文任务)

三、部分精读,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抓住重点部分引领学生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为掌握说明方法做好铺垫)

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科学知识。(组织交流读书收获,加深理解相关科学知识)

五、总结课文,揭示科学知识,提炼说明方法。(说明了哪些知识,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六、质疑问难,深化理解科学知识。(激发探究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七、自由诵读,强化积累。(积累科学知识,强化理解说明方法)

八、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完成写字及重点词句练习,模仿练习掌握说明方法)

备注:八个环节一般可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五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后三个环节,拓展应用可安排课后练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节。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三

寓言故事类课文基本教学模式

一、依题激趣,导入新课(一般把题目的事物作为主要的激趣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梗概。(概括故事主要内容,随之完成认识生字新词及读通课文的任务)

三、精读课文,理解故事“本意”(弄懂文中人物角色智在何处或错在哪里)

四、总结反思,体会故事“寓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引深意,感受做人做事的道理)

五、口述故事,创造表达。(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六、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完成字词句练习,“拓展应用”部分可进行故事扩写或续写)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四

童话类(神话类)课文基本教学模式(含文学童话、科学童话等)

一、简介作者及背景,激趣导课(“事物”指童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理清故事脉络。(随之完成认识生字新词及读通课文任务)

三、部分精读,体会“主人公”特点,或感悟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部分体会思想感情,领悟故事中蕴含的科学知识)

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在交流中深化理解故事情感,或进一步体会蕴含的科学知识)

五、总结课文,揭示“意义”或“知识”,提炼写作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所反映的社会意义及做人道理,或总结故事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并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即“意义”或“知识”怎么写出来的)

六、质疑问难,深化理解(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加深理解)

七、巩固练习(完成写字及词句练习)

八、诵读积累(感情特别浓烈的童话故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感情诵读或背诵部分章节,科学童话可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口述)备注:八个环节可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五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后三个环节,第八个环节也可根据情况安排在课后完成。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五

诗歌类课文基本教学模式(含古诗、近(现)代律诗)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背景(为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作好铺垫)

二、默读诗文——认识、理解生字、词。(扫清理解障碍)

三、尝试朗读——读出诗句韵律感。(教师适当点拨,达到合理停顿,为正确理解及感情朗读做好铺垫)

四、尝试理解——说说读懂了什么。(培养个性化理解的能力与习惯)

五、引领体会——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像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使学生享受古诗的意境美。在想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发展想像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并促进正确理解。口述诗句意思要注意诗句的完整性,不能把一个诗句分割成两个小分句来说,这样不利于诗句意思的及作者情感的理解。在不影响诗文意境的前提下,要珍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不应让学生死背诗句解释)

六、总结课文,领悟写法。(古诗中常用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对仗等艺术手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认识这些写法,并感受这些写法的好处,为日常写作运用打下基础)

七、自由赏读,背诵积累。(要鼓励学生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读,也可加上动作表情进行表演性诵读,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古诗的乐趣,并达到熟读成诵。)

八、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可通过默写强化记忆,并检查重点诗句及词语的理解。“拓展应用”可以让学生在想像的基础上将古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也可推荐类似的古诗让学生背诵,以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

备注:小学阶段“古诗课”每课一般安排两首古诗,第一课时一般完成两首古诗的理解学习,第二课时用来背诵、巩固练习及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六

文言文基本教学模式

一、简介作者、背景,导入新课。(为理解文章意思做铺垫)

二、尝试朗读,标出疑难词句。(学生读不通的句子或读不准的字词往往就是学习的疑难点,以此为突破口在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三、指导朗读,恰当断句。(恰当断句是正确理解文言文的重要基础)

四、研读课文,理解意思。(理解诗句意思要注意几个联系:一要结合疑难词语;二要结合重点语句;三要联系上下文;四要联系朗读指导。合理的停顿与恰当的语气可以“催化”学生的自悟)

五、自主“翻译”,强化理解。(要求学生用现代白话文来表达文言文的意思。在不影响原文基本意思的前提下,要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不要让学生死背译文。)

六、总结课文,学习领悟文言词基本用法。(注意常用文言词用法,同一文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等)

七、自由诵读,感受文言文风格。(可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

八、巩固练习,拓展应用。(重点文言句要达到人人能准确解释,可鼓励学生用现代白话文改写)备注:五年制小学阶段的文言文一般篇幅较短,理解诵读的任务可用一个课时完成,巩固练习与拓展应用的任务可安排在第二课时完成。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七

写景、状物类课文基本教学模式

一、联系景物,激趣导课

二、初读感知,理清“景点”,抓住景物主要特点(随之完成识字、读通任务,板书提示主要特点,同时理清课文脉络)

三、部分精读,深入体会景物特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景物特点)

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景物特点(为学生提供读书、交流的时间)

五、总结课文,揭示写景方法(为学习、运用写法打基础)

六、感情诵读,享受美文(要鼓励学生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读,使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的美,并达到熟读成诵。)

七、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巩固识字,指导写字,在此基础上可安排仿写景物小练笔,指导学生练习运用课文中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说明:上述环节一般安排2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五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后2个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八

游记(参观访问记)类课文基本教学模式

一、借助题目,激趣导课

二、整体感知,理清游览(参观访问)路线。(随之板书景点路线,完成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任务)

三、部分精读,感受景物(人物)特点。(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景物美)

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景物(人物)特点。(运用前面的方法体会景物特点,在自由读书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加深理解)

五、总结课文,揭示景物(人物)特点,提炼写法。(为学习游记、参观访问记写法打基础)

六、感情诵读,强化积累。(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诵读以至成诵)

七、巩固练习(巩固识字,指导写字,及必要的词句练习)

八、拓展应用(可模仿文中写景方法写一个景物片断)

说明:上述环节可安排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可完成前5个环节,后3个环节用1个课时完成,“拓展延伸”环节也可安排课后作业完成。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九

抒情散文(散文一)基本教学模式

一、简介作者、背景,激情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思想情感,理清作者情感脉络。(弄清作者是借助哪些人物事件或哪些景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三、部分精读,深入体会思想情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四、自由诵读,自主体会思想感情。(在自由诵读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加深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个性化读书的习惯,并学会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

五、总结课文,反思情感原因,揭示抒情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想感情,领悟情感产生的原因,从而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指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六、赏读课文,选择背诵(在有感情地诵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丰富语文积累,同时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七、巩固练习(巩固识字,指导写字,进行必要的词句练习)

八、拓展延伸(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运用学到的抒情方法,写一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话)

说明:上述环节一般安排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五个环节,后2个环节用一课时完成。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十

叙事散文(散文二)基本教学模式

一、理解题目,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主要人物事件,理清课文脉络(概括了解课文中写了件什么事,弄清事件前后之间的联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过课文的任务)

三、部分精读,体会人物精神或事件道理。

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在自主交流、质疑问难中加深理解人物精神或事件道理)

五、总结课文,感悟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六、赏读课文,背诵积累。(重点选择饱含激励、教育意义的片断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积累)

七、巩固练习(巩固识字,指导写字,并安排适当的词句练习)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十一

哲理散文(散文三)基本教学模式

一、借题激疑,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概括事件(整体了解课文中主要讲了件什么事,为理解哲理做好铺垫,随之完成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的任务)

三、研读重点语句,深入体会哲理(抓住含义深刻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事情本身的道理)

四、自由读书,质疑交流。(在自主读书、讨论交流中加深理解哲理)

五、总结深化,延伸哲理(可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学习体会,引导学生透过课文内容感悟人生哲理)

六、重点诵读,强化积累(选择喜欢的部分或能够集中反映哲理的部分重点朗读,强化语言积累,同时加深理解)

七、巩固练习(巩固识字,指导写字,进行必要的词句练习)

说明:一般用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五个环节,第2课时完成后2个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十二

低年级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这里的“低年级”主要指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阶段,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第一学期的阅读应以教师的指导为主)

一、激趣导课

(可针对课文内容借助小故事、谜语、画面、多媒体情景等导入新课,激发儿童的读书兴趣)

二、自读课文,标注生字。

(一年级轻声读为主,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逐步过渡到默读,注意这里所说的“生字”主要是指学生暂时不会读的字,而不是生字表中的生字,切不可让学生到书中去找生字表中的字。这些读不准的字标出来后,要求学生对照拼音或请教老师、同学,把字音读准确,以此培养低年级儿童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检查读书,纠正字音。

(主要是采用指名朗读的方法,检查了解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体现低年级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基本规律,这一环节的朗读一般应指定中下游的学生,以便于发现错误读音及时纠正。要检查读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读通课文,达到“读通”的要求,对读不准的字音或读不通的句子。)

四、集中识字,强化读音(可先读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直接认读生字,逐步减缓识字坡度。要根据字形特点,适当鼓励学生运用已有识字或生活经验创造性识字)

五、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低年级阶段的阅读要淡化理解,强化读书,突出“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使学生享受语文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对重点的词、句可结合朗读指导进行适当理解,目的在于更好地读出感情。)

六、总结课文,激发情趣。

(低年级阶段的总结应淡化写法,强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促进学生与课文的共鸣。可通过“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学了课文你想说句什么?”“假如有一天你来到了这个地方会怎么做?”等,促使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情境,进而享受读书情趣,同时发展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七、自由朗读,熟读成诵。(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讲解,少提不必要的问题,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由朗读,享受课文,对语言很美的课文或片断要力求熟读成诵,最终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

八、巩固练习

这一阶段主要有三大任务:

1、检查朗读(或背诵)

(这里主要是通过分角色朗读、接读、赛读、相互检查背诵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进一步享受读书的乐趣,并进一步强化语言积累。)

2、巩固识字,指导写字。(生字的书写不必逐个指导,每课有重点地指导2—4个字的书写,重在培养学生的写字技能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3、词句练习(如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造句或仿写句子等,句子训练最好坚持从说到写,通过交流达到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说明:低年级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一般用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6个环节,第2课时完成诵读和巩固练习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十三

作文指导课基本模式

(作文指导课的基本任务是促使学生正确理解题目及训练要求,初步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选择满意的写作材料,并通过口头交流充实材料,为本次习作奠定在成功的基础)

一、理解题目,弄清体裁

(这里的题目有可能是直接命题,也可能是范围命题,还有可能是提供材料式命题,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弄清本次作文是写什么的,即写人的、还是记事的。)

二、出示要求,明确目标(这里说的“要求”是指本次习作的重点训练目标,要通过突出训练重点,达到“一练一得”)

三、学习范文,启迪方法

(小学阶段的作文应重视范文引路,通过学习优秀例文为学生的习作铺设适当的台阶,以减缓习作的难度。范文可以是整篇的,也可以是某个优秀片断。范文可以是典型的课文,也可以是一篇课外读物;可以是教师的下水文,也可以是事先安排优秀学生写的好文章。学习范文主要是在听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体会文章是怎样突出重点要求的,从而为写出符合要求的习作打下基础。)

四、选择材料,交流充实

(这一环节主要是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印象深刻的材料,通过相互交流,使材料更加合理,更加充实。交流材料可先指定在班级交流,再分小组交流。这种从说到写的办法,有利于促进学生表达水平的提高。这一步是课堂重点,要扎实进行,交流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相互促进,切实为学生的习作奠定基础)

五、起草写作(这一环节主要是课后任务,课堂上要灵活掌握。但要交待清楚完成初稿的时间,以便为下一堂的修改课做好准备。)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十四

作文评改课基本教学模式

(作文评改课的主要任务是相互交流、评改,使作文的语言更加准确,内容更加充实,重点训练要求更加突出,为习作获得最大程度的成功奠定基础。要着重围绕重点训练要求进行评改,但也适当关注词句等方面的常规要求。)

一、重温习作要求,明确评改目标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重点训练目标,以体现一改一得,提高评改实效)

二、集中评改,学习方法

(教师可在浏览批阅初稿的基础上选择一篇比较典型的习作作为集中评改的例文。用来集中修改的例文应避免“千疮百孔”,这突出评改重点,教师对初选的例文可进行适当地“加工”。有条件的话最好将例文打印下发,学生人手一份或同桌两人一份。若条件不具备的话,也应把需要重点评改的部分抄写到小黑板上,这样便于学生仔细阅读,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是实现有效自主评改的重要基础,要分步进行)

1、阅读例文

2、围绕重点训练目标评改(引导学生对照训练重点先找准问题,然后进行评改。评改时应注意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注意使用修改符号,培养学生良好修改习惯)

3、围绕其他方面进行评改。(快速评改字、词句等方面的问题)

三、反思评改过程,总结评改经验(为自主评改奠定基础)

四、个人自主评改。(提醒学生注意使用修改符号)

五、交流修改情况(引导学生把修改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要修改、怎么修改的,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交流清楚)

六、自由交换相互评改。

(提醒学生在评改别人作品的时候注意与随时与作者交换意见,不要盲目修改别人的作品)

说明:评改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发挥点拨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评改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十五

作文鉴赏总结课基本教学模式

(作文鉴赏总结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交流评赏优秀作品或片断,总结习作经验,享受成功愉悦,激发学生新的习作欲望。)

一、简单回顾上次习作的重点要求(帮助学生建议明确的鉴赏标准)

二、简要通报本次习作的基本情况(重点是对习作成功及进步明显的同学进行表扬,让学生感受写作成功的愉悦)

三、优秀作品鉴赏(重点环节)

1、集中鉴赏(可让小作者上台宣读自己的作品,可以鉴赏整篇文章,也可以鉴赏某个精彩的片断。鉴赏的基本方法就是让学生听了之后说文章哪里写得好,为什么你觉得这样写好?通过鉴赏让小作者更加充分地享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也促使多数学生从中感悟一定的写作技巧。但这里的鉴赏应注意多听少评,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展示的机会,并享受到作文成功的愉悦)

2、自我鉴赏(学生毛遂自荐上台宣读自己感到得意的地方,激励学生的写作自信)

3、分组鉴赏(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换阅读别人的作文,相互交流最欣赏的地方。这一环节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发现别人作品的闪光点,不要搞成鸡蛋里头挑骨头,不要脱离鉴赏课的根本目的。但明显的不足也可以告诉相互纠正)

四、总结经验(引导学生认真反思习作过程,结合鉴赏的优秀作品,总结成功的原因,使那些无意创造转化为理性经验,进而形成写作的技能。要重视学生对教训的反思,促使失败教训转化为成功经验)

五、布置下次习作题目(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去争取最大程度的成功)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十六

低年级看图说话及口语交际课基本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标要求,各年级都有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口语交际课的中心任务就是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发展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为学生参与社会交际及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山东省教研室针对不同学制统一编写了各年级口语交际教材,依据口语交际教材的内容结构建立该课开型的基本流程)

一、讨论课题,体会形式(口语交际的活动形式大都蕴含在题目当中,题目中的“动态字眼”往往就是口语交际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学中应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仔细体会题目的意思,为有效参与到交际活动之中做好准备)

二、观察情境,激发交际欲望(口语交际教材的第一部分“情境再现”都是以画面的形式呈现的,教学中要借助生动的画面内容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使他们进入快乐的交际状态)

三阅读“智慧锦囊”,体会交际目标(口语交际教材的第二部分“智慧锦囊”实际上是为学生提供了本次交际活动的一个范例,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本次活动的基本要求。)

四、阅读“友情提示”,明确交际要求(“友情提示”部分说明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

五、分组交流,“畅所欲言”(这是口语交际课的主体部分,应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完成。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通过小组交流的办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交际锻炼的机会。可以先安排部分优秀学生发言引路,然后分组交际。要特别重视运用评价手段,随时调动学生参与交际的积极性,并促使学生的交际水平不断提升。)

六、阅读“相关链接”,开拓学生视野。(口语交际教材中的“相关链接”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与交际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旨在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相关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十七

写字指导课基本模式

(写字指导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指导与强化练习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促使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同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一、观察字型结构(指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或、包围、半包围等,明确字型结构后可避免造成结构错误或因结构特点不突出而导致字型不美)

二、弄清笔画笔顺(笔画不正确容易造成错字,而笔顺不恰当就会影响字型结构的美观)

三、教师范写指导(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在观察中体会书写要领,并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四、自主练习体会(在观察教师书写的基础上自己练习体会书写的基本要领,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巡视检查,了解书写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强化纠正做准备。)

五、总结强化提升(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找准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指导学生进行强化练习,促进学生达到书写要求)

六、优秀作品赏评(通过赏评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十八

作业(试卷)讲评课基本模式

(作业、试卷讲评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评,对作业、考试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应的练习使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得到弥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另外,通过对优秀答题的赏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精神)

一、回顾内容要求

二、通报基本情况(主要是对优秀的学生及进步大的学生提出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优秀答题评赏(主要是对哪些富有创造性的答题进行赏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精神)

四、分析主要问题(把存在的主要问题出示出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问题或错误的原因,应如何纠正。要特别关注出错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再认识,但不可以公开点出错或成绩差的学生,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

五、练习强化提升(针对作业或考试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安排相应的练习题目,通过练习使问题得到纠正,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提高)

六、查看作业,自主纠正。(教师此时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后进学生的个别辅导,促进他们的转化)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模式之十九:

汉语拼音教学基本流程

(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巩固发音及书写。)

一、出示拼音字母(含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结合图片形象感受字母形状。

二、联系事物初步感受字母发音。

三、指导发音要领,练习发音。(指导发音部位与口形等)

四、练习字母四声发音(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音节)。

五、声、韵(母)结合练习发音。(向拼读过渡)

六、指导书写。(正确的笔画与笔顺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七、读儿歌或拼音词语,强化新授字母的发音练习,提高发音技能。

八、总结对比,强化认识字母形状与发音特点。(如bd、pq、nh等的形状区分等)

注意问题:

1、根据教学内容将几大环节合理安排到2—3个课时中。

2、上述环节在教学实际中可适当调整,不必完全套用。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1、“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自读—交流—积累(拓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精读课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一课时即能体现出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这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说明: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2)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

(3)谈收获,提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

说明:第一,(1)环节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第二,(2)环节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地有机结合,教师在检查学生读书时不能停留在学生读完全文后纠正“字音对错和通顺不通顺”上,应让学生按自然段去读,在学生读地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应注意倾听读者的读书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流利。

第三,(3)环节主要是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等:低年级学生谈收获可以让学生说说认识的生字新词,并且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对一些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让他们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中年级可以交流对词句的理解及方法,交流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高年级可交流对词句的正确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懂的词句,可以是对内容的困惑等等。学生的收获如果能触及到课文的主旨教师要及时进行提炼板书;学生的问题如果非常简单可当时解决,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要板书出以待后续解决;如果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收获和问题,以便顺学而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此外才该环节还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中、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第四,(1)、(2)、(3)三环节还可以进行整体教学,即,读书——识字——感知内容一体化,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文识字随文感知内容。

第五,低年级暂不安排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进入中高年级后,对(1)、(2)两项要求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反馈予以落实。

2、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读文本”环节,细读理解的目的是在学生初读了解课文内

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章节,进一步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

(1)梳理初读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

(2)师生合作探究,理解重点内容,解决疑难问题。

(3)品读语言文字,体验思想情感,积累语言材料。说明:第一,(1)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找到导入细读理解阶段的切入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顺承第二阶段中的第(3)环节,要在第(3)环节的基础上梳理学生读书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二是根据学生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梳理出导入学习重点章节的切入点。

第二,(2)环节是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是要突出重点句段的学习;

三是要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项目,达到文意兼得;

四是要采取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譬如,可采取读议法、读画法、表演法、以问促读法、理解感悟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进一步掌握课文的要点、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是要注重朗读的指导,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看到学生由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的过程;

六是在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度补充教学内容,扩充教学资源。第三,第(3)环节是对第(2)环节的效果验证,看学生是否能通过朗读,感悟品味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读重点段落,反之可读全文,感情比较浓厚的课文可以配以音乐进行烘托渲染,朗读要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第四,在(2)(3)环节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根据文本和年级特点,将默读、小声读、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读、速读、略读、浏览等读的不同方式分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读贯穿教学的始终;

二是要根据读书的主体及文本内容,将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起读、师生领读、范读等读的不同形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三是(2)环节在低年级教学中不必突出重点段落的学习,也不要安排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说明: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归纳总结,教学时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三阶段(3)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低年级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动,中高年级可安排一些阅读拓展活动。第二,要做好归纳总结。

一是进一步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重在表扬激励; 二是进一步梳理学习内容,提升主题; 三是布置作业,明确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复习导入,明确内容——领悟表达,积累运用——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1、复习导入,明确内容。

第二课时的教学导入主要是起到一个承接上课时连接下课时的过渡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2)明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说明:

第一,在(1)环节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二是检查学生的读书背诵情况;

三是提问上节课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是检查上节课所布置的作业。导入时要选取一至两个方面作为导入的内容,不可面面俱到。

第二,要根据第一课时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2、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本阶段是基本式“合作探究,解读文本”阶段的继续和补充,是继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要点、主要内容及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的一次提升,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并形成语言积累。

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

(1)学习表达,巩固积累。

(2)适度拓展阅读,扩大学生视野。

(3)进行综合练习,开展实践活动。说明:

第一,在(1)环节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要在熟读(背诵)课文形成积累的基础上,梳理学习内容,进一步明确课文的主旨,提升学生的价值观;二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句段,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主题思想的。

第二,(2)环节中阅读的材料可以是学生搜集的也可以是教师搜集的,无论是谁收集的一定要和教学内容有关,通过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形式,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第三,(3)环节中的综合练习和实践活动以迁移运用为主,该环节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写字练习、读写结合的片段练习以及辩论、表演等活动。

第四,在该阶段要注意把握各年级段的特点:低年级以了解词句的意思和感受课文内容为主;中年级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为主;高年级主要从文体、表达顺序、关键词句去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把握表达的方式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3、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说明:该阶段为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 一是就学生对正篇文章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明确优点,提出努力方向;

二是布置实践性活动,向课外延伸(即,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譬如,搜集阅读和文本相关的学习资料、编演课本剧等)。

第四篇: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1、“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自读—交流—积累(拓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即“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精读课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一课时即能体现出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这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2)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3)谈收获,提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说明:第一,(1)环节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第二,(2)环节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地有机结合,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流利。第三,(3)环节主要是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此外该环节还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中、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四,(1)、(2)、(3)三环节还可以进行整体教学,即,读书——识字——感知内容一体化,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文识字随文感知内容。

3、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读文本”环节,细读理解的目的是在学生初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章节,进一步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

(1)梳理初读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2)师生合作探究,理解重点内容,解决疑难问题。(3)品读语言文字,体验思想情感,积累语言材料。说明:第一,(1)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找到导入细读理解阶段的切入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顺承第二阶段中的第(3)环节,要在第(3)环节的基础上梳理学生读书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二是根据学生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梳理出导入学习重点章节的切入点。第二,(2)环节是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关键环节。第三,第(3)环节是对第(2)环节的效果验证,看学生是否能通过朗读,感悟品味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说明: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归纳总结,教学时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三阶段(3)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低年级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动,中高年级可安排一些阅读拓展活动。第二,要做好归纳总结。一是进一步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重在表扬激励;二是进一步梳理学习内容,提升主题;三是布置作业,明确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复习导入,明确内容——领悟表达,积累

运用——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1、复习导入,明确内容。

第二课时的教学导入主要是起到一个承接上课时连接下课时的过渡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2)明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说明:第一,在(1)环节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二是检查学生的读书背诵情况;三是提问上节课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检查上节课所布置的作业。导入时要选取一至两个方面作为导入的内容,不可面面俱到。第二,要根据第一课时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2、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本阶段是基本式“合作探究,解读文本”阶段的继续和补充,是继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要点、主要内容及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的一次提升,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并形成语言积累。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1)学习表达,巩固积累。(2)适度拓展阅读,扩大学生视野。(3)进行综合练习,开展实践活动。

说明:第一,在(1)环节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在熟读(背诵)课文形成积累的基础上,梳理学习内容,进一步明确课文的主旨,提升学生的价值观;二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句段,让

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主题思想的。第二,(2)环节中阅读的材料可以是学生搜集的也可以是教师搜集的,无论是谁收集的一定要和教学内容有关,通过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形式,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第三,(3)环节中的综合练习和实践活动以迁移运用为主,该环节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写字练习、读写结合的片段练习以及辩论、表演等活动。

3、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说明:该阶段为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一是就学生对正篇文章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明确优点,提出努力方向;二是布置实践性活动,向课外延伸。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自读—交流—积累(扩展)”。提倡用一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

基本式:自读—交流—积累(扩展)

即先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或交流自读体会,或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最后视课文的特点安排积累、扩展、延伸方面的练习或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使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概览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第三,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扩展延伸。

第五篇: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1、“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自读—交流—积累(扩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精读课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一课时即能体现出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这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 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说明: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2)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3)谈收获,提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说明:第一,(1)环节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第二,(2)环节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地有机结合,教师在检查学生读书时不能停留在学生读完全文后纠正“字音对错和通顺不通顺”上,应让学生按自然段去 读,在学生读地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应注意倾听读者的读书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流利。第三,(3)环节主要是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等:低年级学生谈收获可以让学生说说认识的生字新词,并且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对一些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让他们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中年级可以交流对词句的理解及方法,交流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高年级可交流对词句的正确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懂的词句,可以是对内容的困惑等等。学生的收获如果能触及到课文的主旨教师要及时进行提炼板书;学生的问题如果非常简单可当时解决,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要板书出以待后续解决;如果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收获和问题,以便顺学而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此外才该环节还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中、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四,(1)、(2)、(3)三环节还可以进行整体教学,即,读书——识字——感知内容一体化,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文识字随文感知内容。第五,低年级暂不安排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进入中高年级 后,对(1)、(2)两项要求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反馈予以落实。

3、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读文本”环节,细读理解的目的是在学生初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章节,进一步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

(1)梳理初读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2)师生合作探究,理解重点内容,解决疑难问题。(3)品读语言文字,体验思想情感,积累语言材料。说明:第一,(1)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找到导入细读理解阶段的切入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顺承第二阶段中的第(3)环节,要在第(3)环节的基础上梳理学生读书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二是根据学生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梳理出导入学习重点章节的切入点。第二,(2)环节是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要突出重点句段的学习;三是要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项目,达到文意兼得;四是要采取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譬如,可采取读议法、读画法、表演法、以问促读法、理解感悟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进一步掌握课文的要点、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五是要注重朗读的指导,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看到学生由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的过程;六是在该 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度补充教学内容,扩充教学资源。第三,第(3)环节是对第(2)环节的效果验证,看学生是否能通过朗读,感悟品味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读重点段落,反之可读全文,感情比较浓厚的课文可以配以音乐进行烘托渲染,朗读要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第四,在(2)(3)环节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根据文本和年级特点,将默读、小声读、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读、速读、略读、浏览等读的不同方式分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二是要根据读书的主体及文本内容,将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起读、师生领读、范读等读的不同形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三是(2)环节在低年级教学中不必突出重点段落的学习,也不要安排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说明: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归纳总结,教学时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三阶段(3)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低年级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动,中高年级可安排一些阅读拓展活动。第二,要做好归纳总结。一是进一步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重在表扬激励;二是进一步梳理学习内容,提升主题;三是布置作业,明确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明确内容——领悟表达,积累运用——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1、复习导入,明确内容。

第二课时的教学导入主要是起到一个承接上课时连接下课时的过渡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2)明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说明:第一,在(1)环节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二是检查学生的读书背诵情况;三是提问上节课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检查上节课所布置的作业。导入时要选取一至两个方面作为导入的内容,不可面面俱到。第二,要根据第一课时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2、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本阶段是基本式“合作探究,解读文本”阶段的继续和补充,是继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要点、主要内容及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的一次提升,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并形成语言积累。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

(1)学习表达,巩固积累。(2)适度拓展阅读,扩大学生视野。(3)进行综合练习,开展实践活动。

说明:第一,在(1)环节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在熟读(背诵)课文形成积累的基础上,梳理学习内容,进一步明确课文的主旨,提升学生的价值观;二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句段,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主题思想的。第二,(2)环节中阅读的材料可以是学生搜集的也可以是教师搜集的,无论是谁收集的一定要和教学内容有关,通过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形式,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第三,(3)环节中的综合练习和实践活动以迁移运用为主,该环节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写字练习、读写结合的片段练习以及辩论、表演等活动。第四,在该阶段要注意把握各年级段的特点:低年级以了解词句的意思和感受课文内容为主;中年级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为主;高年级主要从文体、表达顺序、关键词句去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把握表达的方式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3、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说明:该阶段为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一是就学生对正篇文章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明确优点,提出努力方向;二是布置实践性活动,向课外延伸(即,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譬如,搜集阅读和文本相关的学习资料、编演课本剧等)。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自读—交流—积累(扩展)”。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生的实际,还可采用若 干个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教学模式(变式),如自主选择式、质疑解疑式、重点阅读式、自测互评式等。提倡用一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

基本式:自读—交流—积累(扩展)

即先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或交流自读体会,或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最后视课文的特点安排积累、扩展、延伸方面的练习或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使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概览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第三,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扩展延伸。

自读阶段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我们对略读课文理解的要求不宜过高,但对默读速度的培养应予以重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略读、浏览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交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合作学习。这个阶段,重在交流自读的收获,讨论自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从中既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积累、扩展阶段既可以侧重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又可侧重向课外扩展、延伸。侧重什么,应视文章内容和特点而定。由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对积累或扩展延伸的内容应有所选择,不宜贪多求全。

变式一:自主选择式

即在自读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方法,并根据自己的选择阅读思考,然后交流。其基本教学步骤 是: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主选择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阅读思考。3.交流学习收获。

4.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练习或向外扩展延伸。

说明:第一,该模式一般适合于篇幅较长的课文,若干内容属于并列关系的课文,可以多角度体会、理解的课文。第二,教师要切实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要指导、帮助学生选择。第三,该模式适用于阅读能力较强的班级。

变式二:质疑解惑式

即在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大家互相帮助解决。其基本的教学步骤是: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2.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3.积累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视课文特点而定)

说明:第一,该模式一般适合于含有难理解的句段的课文,学生初读后易产生疑问的课文。第二,学生要有一定的质疑解疑水平。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质疑解疑的能力。第三,解决的疑难问题不宜过多,避免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过多的占用教学时间。变式三:重点阅读式

即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内容合作学习,交流收获。其基本的教学步骤如下: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2.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3.围绕重点合作学习,汇报收获。

4.积累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视课文特点安排)。

说明:第一,该模式适合于重点内容比较明确的课文。第二,教师要对如何抓课文重点进行指导。第三,明确重点内容后,应就重点内容提出一两项比较明确的学习任务。如:了解重点内容的意思,围绕重点向课外延伸,体会写法等。

变式四:自测互评式

即在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教材安排的课后习题或教学是设计的习题自读思考、做答(即进行自测)。可安排笔答,也可默读思考、口头回答。然后师生共同订正答案,并解决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其他问题。其基本的教学步骤如下:

1.出示自测题,明确任务、要求。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测题。3.在教师的带领下订正答案、讨论交流。4.解决阅读中的其他问题。

说明:第一,该模式适合于内容比较浅显、语言通俗易懂、全班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课文。第二,教师要精心设计测试题。要把握好测试题的难易度,题量也不易过多,一般多数学生在15分钟内能够独立完成为宜。第三,在订正自测题时,不能局限于答案是否正确,应针对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读书思考。第四、此种模式不宜频繁使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进行合作表演式(即在自学后分组表演课文或课文的一部分)、欣赏评价式(即欣赏课文的精彩片段,或从某个角度评价课文写得好不好)等变式的教学。

在使用阅读教学的基本式时,要把握好各个环节的过渡,要精心设计过渡语,要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丝丝入扣,课堂教学才能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艺术殿堂中,获得知识,增长智慧。

三、基本模式的变通方法

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万变不离其宗”,为此我们要依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灵活使用基本式。第一,基本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可随学生年级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学自悟表达和质疑、讨论的独立性。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适当增加自读提示和表达指导,选择或增加有关的字、词、句以及看图、观察、朗读、说话、表演等教学操作内容;中年级着重选择和增加有关自然段、简单的结构段,以及背诵、复述、深入理解、读写结合、质疑问难、小组讨论、有序表达等项目;高年级则着力于 较复杂的结构段和篇,以及理解语句内含和表现手法,把握结构,领悟中心,体会情感,认识事物,质疑争辩,美读鉴赏等教学操作内容。第二,基本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还可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进行调节、变通。一般来说,侧重体会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语句内涵、朗读欣赏、背诵复述等练习;侧重提高认识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内容、体会情感,质疑问难、把握中心等练习;侧重结构联系、表现手法和读写结合的,要增加认识段、篇层次关系、理解语句含义、学习写作技巧、体会表达效果、读后写练等练习。第三,特殊类型的课文,可以进行较大的改动或调整,甚至打破三个阶段的布局。

教师在使用教学的基本式时,首先要熟悉好教材,通读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披文以入情,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才能展现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

下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园地”教学基本模式(精选合集)

    小学“语文园地”常态教学基本模式 湖南 杨飞霞 一、教学理念“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2.教材编写特点 本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点等。 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 4.我的......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基本模式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基本模式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认为,在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的指导......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 总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四、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五、交流感受,课外延伸 精读课教学模式 精读课第......

    1.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重点学习材料之一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1、“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初读课文,畅谈收获—......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 倪杖子中心小学 冯艳红 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因此科学课堂教学必须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 在小学数学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概念课、计算课、解决问题课与空间图形课,而几乎在每一个新知识的起始课,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必然是......

    音乐欣赏课教学基本模式

    欣赏课教学基本模式 一、 什么是欣赏课? 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教学里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欣赏教学,可以 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