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广东省直管县财政的研究
关于广东省直管县财政的研究
最近我们可以从新闻获悉,日前广东省政府已批准决定,从2012年7月1日起,将我省的龙川县、五华县、博罗县等十个县纳入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第二批试点范围。由此,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从原有的南雄市、紫金县、兴宁市、封开县、顺德区5个,增加到15个。由于我的家乡普宁市就在此次改革试点范围内,并且几乎我身边每个亲人朋友都对这次改革百分百的赞成,且说终于可以摆脱上一地级市的控制和压制,对家乡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多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我所亲闻亲见的事实,可见,省管县财政改革是深入明心且迫在眉睫的,由此引发我对改革的兴趣和探索。
其实我们通过查阅可知,早在09年,财政部就已经发布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即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近期首先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民族自治地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基层财政的扶持和指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意见提出了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就是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实现省财政与市、县财政直接联系,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09年财政部就发布了省管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但到12年广东才开始大范围试点,可以看出已经实行了20几年的五级财政制度已经弊端重重,出现许多急切解决的问题,但却也是困难重重,阻力不断。
为何要进行改革,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介绍,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县域财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省可持续发展的短板。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省、市、县三级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比重分别为19.12%、44.33%、36.55%,财力分布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2010年全省67个县(市)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全省一般预算收入总额的8.5%。人均可支配财力仅为4.52万元。因此因地制宜地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强化县(市)独立的财政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实际上是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扁平化的探索,能够减少政策传递和资金拨付环节,确保政策信息传递的准确和快捷,保证资金下达的安全和便利,有效提高财政运行效率、节省财政管理成本;“同时,使县级政府成为真正的一级财权主体,能更好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谋划县域经济发展,充分调动县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曾志权说道。
从曾志权厅长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问题的本质,1、我国现有财政分级为中央-省-市-县-乡共五级,它是1983年以来逐渐形成的。这一模式在过去近30年中,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城乡合治、以市带县的功能。
2、但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日益显现。由于各财政层级间“事权重心下移、财权重心上移”,我国基层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问题进一步凸显。如何有效地促进县乡经济发展,理顺省以下财政体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3、导致我国基层财政困难的一个原因在于财政层级过多,从而
加重财政负担。国际经验表明,较普遍的财政分税分级制度安排是不超过三级的。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包括“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在内的财政体制改革,正是体现了政府简化财政层级的意图。从长远看,塑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中央-省-市县”三级分税分级财政体制和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是促使我国各级政府事权清晰合理、使基层财政真正解困、完善现行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治本之路。
4、该项改革也是基于大的战略层面的考虑,即“强县战略”,也是配合中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需要。
所以,省管县财政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当人们听到改革实施后那般的欢呼雀跃。因为在关于自身利益的家乡发展的道路上,少了一块绊脚石和一个吸血鬼。正因为这关乎到各个市,各个县的利益,所以省管县财政改革自开始就不会是容易一帆风顺的,一下是我们在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和遇到的困难。
省管县财政改革的最大阻力在于利益阻力,其次是思想阻力。面临的问题包括有:政府间关系的理顺,地方税收体制的完善,转移支付方式的规范,政策,资金的适用效率的提高,等等问题。
• 针对上上述问题和出现的困难,我们需要对省管县财政体制进行完善,包括一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
• 二加强省级政府调控能力。
• 三配套改革必须同步进行。
• 四加强县级业务培训和“金财工程”建设。
• 五重新构建市与县之间的利益关系。实行省直管县财政
体制,无形中弱化了市对县的带动效应,不利于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应探索构建新型的县与市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有效发挥中心城市对县在财政和经济总体发展上的带动作用。一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
• 二加强省级政府调控能力。
• 三配套改革必须同步进行。
• 四加强县级业务培训和“金财工程”建设。
• 五重新构建市与县之间的利益关系。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无形中弱化了市对县的带动效应,不利于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应探索构建新型的县与市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有效发挥中心城市对县在财政和经济总体发展上的带动作用。
• 我们要做到.分项实施,逐步完善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充实省县两级财政力量。、加大宣传,提高各级政府特别是地级市的执行意识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第二篇: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浅析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浅析
会同县非税局
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调整和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推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这是自分税体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又一次重大财政体制调整,对于发展中心城市,壮大县域经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这一改革大大增强了县级经济自主权利,激发了其自我发展经济的动力,改善了其经济环境,大大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省直县管”减少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层级,减少了政策执行的“漏斗效应”,保障中央政令更能够在基层保持原样。三是能够更好的消除“权力截留”的情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很多地区内容竞争多于合作,特别是市所在的地域“截留”了大量的应该分配给县区的资源。四是县城与农村的联系最为紧密,赋予经济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更好地节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合治”的步伐,改变城乡“二元”的格局,很好地发挥带动农村经济的作用。五是减少行政资源的消耗,提高行政效率。改革前的县有省和市两个“婆婆”,改革后的县只有一个“婆婆”,大大减少了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益,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大的产出。六是这项改革也和调整行政管理体制、1
减少行政层级、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益的总体改革目标不谋而合,同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有裨益。七是“省直管县”,省级财政和县级财政之间有了“直通车”,它最大的好处是,省里拨给县里的钱不必像过去那样“弯弯绕”,先省里拨到市里,再由市里拨到县里。对于政府间收支计划、转移支付、资金往来、税收返还等专项拨款补助,县里可以直接向省级财政提出申请,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下达到县,便于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虽然,“省直管县”从政府间收支划分来看,提高了财政收支划分的效果,避免了市财政对县财政的限制;从资金往来和财政结算来看,市、县财政直接与省财政发生资金往来和结算关系,有利于提高资金往来和结算的效率;从壮大县域经济来看,“省直管县”体制减少了层级,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省县互动,加强省对县的了解,增加省对县的支持力度。但是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依然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虽然权力的赋予对于县域经济的增长起到拉动作用,但是权力大小要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否则会造成权力资源的浪费,并且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
其次,“省直管县”需要省里有实际的控制能力,当省政府不能很好地管制县区的时候,会出现县区权力的膨胀,损害的只能是老百姓的利益。所以,应该面对现实,采取灵活的省管办法,省管体制市管监督,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省级监管
力量薄弱,一手难遮天的窘境,防止财政管理出现更多空白和漏洞,财政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资金安全运行受到进一步威胁;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市级积极性,稀释“省直管县”以带来抵触情绪,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防止产生新的不均衡和不稳定因素。
三是抓住机会,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财源培植,建立好财政申报资金的项目库,认真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解决财政困难,不断壮大我县的财政实力。
四是要积极向省财政反映实际情况,争取支持。抓住“省直管县”对困难县转移支付倾斜的有利时机,积极向省财政汇报我县财政收支预算情况、财源建设的不利因素、财政困难的实际状况等具体问题,争取得到省财政的理解和支持,得到更多的转移支付补助。
五是推行“省直管县”改革,非税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上势必要作出相应调整,特别是完善非税收入分成结算办法是这次体制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我们要积极向上级汇报非税征收情况,以这次“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契机,争取最大的利益。
六是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精细理财,积极应对“省直管县”改革,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我县财政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010年11月26日
第三篇:浙江省省直管县研究
浙江省省直管县研究
小群
摘要:浙江省,一个民营经济和板块经济为支撑点的经济强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原有的行政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一致致力于推行“扩权强县”,试点省直管县,取得了众多成绩,对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仍需我们继续在推进中加以解决,从而更加完整的实现行政体制改革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浙江;改革;扩权强县;行政体制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Provincial Control Study
Fu Jianqun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ience Executive Management Class 062)
Abstract: The Zhejiang Province, a private economy and economy sections of the economy supported by strong, the county economy in the province's economy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urn, the existing administrative system has been seriously hampered its development, reform and opening up, Zhejiang Province is committed to consist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nty to expand its powers,” the pilot
provincial governing the county has made many achievements i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of China have had a positive far-reaching impact, but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still we continue to promote be
resolved in order to achieve a more complete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to better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Zhejiang;Reform;County to expand its powers;Administrative system
一、省直管县相关内容
(一)省直管县体制概念
“省直管县”体制是指: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省—市—县”三级管理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管理,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领导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省直管县”。实行省直管县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1]。
(二)浙江省省直管发展的现状
目前省直管县改革主要包括:一是“强县扩权(扩权强县)”改革;二是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
1、财政省管县体制
1953 年,根据中央取消大区一级财政,增设市(县)一级财政的决定,浙江省普遍建立了市、县级财政。市一级财政与县级财政一样,在财政体制上与省级财政发生关系。从这一年开始至今,浙江省一直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
2、五次经济强县扩权改革
(1)1992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扩大萧山、余杭、鄞县、慈溪等13个县(市)部分经济管理权限的政策。主要内容有扩大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权、扩大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简化相应的审批手续等4项。
(2)1997年,省政府研究决定,同意萧山、余杭试行享受市地一级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主要内容有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对外经贸审批管理权限、金融审批管理权限、计划管理权限、土地管理权限等11项(浙政发[1997]53号)。同年,省政府又授予萧山、余杭两市市地一级出国(境)审批管理权限。
(3)2002年,省委、省政府实行新一轮的强县扩权政策,按照“能放都放”的总体原则,将313项原属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17个县(市)和萧山、余杭、鄞州3个区,主要涵盖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2大类(浙委办[2002]40号)。次年,省政府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省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中提出,“浙委办[2002]40号文件明确已经下放到17个扩权县(市、区)的审批权限,要进一步下放到所有县(市、区)”。
(4)2006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将义乌市作为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改革试点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重点,除规划管理、重要资源配置、重大社会事务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外,赋予义乌市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相应调整和完善有关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5)2009年,这次工作被提高到了“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战略高度”,被称作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问题的重大举措。具体提法上也发生了变化,从“强县扩权”变为“扩权强县”。这样一改,意蕴大不相同。这意味着浙江将全面实行放权。
浙江省直管县体制核心是三个方面:首先是财政意义上的省直管县体制;其次是县(市)委书记、县(市)长由省里直管的干部管理制度;再次是五轮“强县扩权”所赋予县的社会经济管理权限。
二、省直管县与市管县的对比
省直管县还是市管县,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过程中,都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省直管县还是市管县,实质上市县发展的优先地位问题[2]。优先发展城市还是优先发展县域,实质上又是区域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城市是社会发展效率的载体,坚持效率导向,就要优先发展城市。县域发展是社会公平的保障,我国县政府管辖下的人口占据总人口的7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下,优先推进了城市的发展,县域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在当前我国“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城乡差距比较显著的背景下,加强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迫切性。省直管县体制的探索与实践表明这种体制有利于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3]。
(一)市管县四大弊端
1、过多的行政层级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出现“市卡县”现象。“市管县”体制增加
了行政管理的层级,造成行政管理效率的损失。一方面,行政层级的增加,导致信息传递速度的降低和信息失真风险的扩大,上情难以及时准确地下达,下情也难以及时准确地上达,影响行政效率。行政管理的层次增加必然导致更多的政府干预,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
2、城市偏向导致市与县争利,出现“市刮县”现象,县域发展机能弱化。“市管县”体制实际上是缩小了县级政府的自主权,而扩大了市级政府的管理权限,带有明显的城市偏向性,社会经济资源主要被市所汲取,县只能听命于市,地位被矮化,发展机能弱化;一些中心城市以“摊大饼”的方式盲目无序扩张的现象,与县争资源、争土地、争项目。由此带来耕地流失、农民失地等一系列问题。
3、县乡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县乡财力弱化。权力特别是财权集中在市级政府的后果是县财权减少,事权却无法推卸。“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政府上提财权,下压事权的空间很大。县域财政的财源结构单一,财政实力弱;同时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财权及财力向上集中,事权及责任不断下移,县级财政处于“小斗进,大斗出”的尴尬境地,个别地市成了县财力的“抽水机”。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中央财政和省市级财政对县乡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较小,分配不规范,各种转移支付形式之间缺乏协调。
4、“小马拉大车”的城乡格局使市难以带县。在我国现有的地级市中,除了一部分本身经济实力较强,对周边县具有天然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市以外,还有很大部分是在“合并、升格”的大趋势中通过行政指定的方式形成的,经济实力有限,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出现“小马拉大车”的局面,有些市级政府基本上无暇顾及所辖县域经济发展。
(二)省直管县的优势
1、我国宪法为“省直管县”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我国地方行政管理层次主要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乡(镇)三级。宪法只对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管辖县有所规定,因而一般地级市对县的管辖缺乏法律依据,因此,推行“省直管县”体制是对我国宪法精神的回归,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
2、制度上得到保障
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是高度集权的全能政府,政府为巩固其高度集权的需要就必须加强计划,增加管理层级。然而市场经济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型转向了市场主导型而政府则把主要职能转向宏观调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逐步发展完善为实行“省管县”提供了制度保障。
3、明确分工,各尽职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地级市指导县级市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大多数的地级市唯有起到中转站的作用,即存在的作用仅局限于上下信息的传递和财物的管理,这与高度分散化的市场决策力格局很不协调,因此需要从公共行政层面进行权利与责任的重新分配,使公共行政权力“零距离”地接近自己服务的对象,即改传统的金字塔结构模式为科学的扁平式行政结构,节省运行成本,将行政决策力还给地方,使其利用地
方特色发展县域经济[4]。
4、物质和技术保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有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化,政府的服务性工作大大减少,现代交通、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缩短了省与县的距离,使得两者之间的沟通变得极为便利。
5、实践的证明
改革开放以来,“七分山、三分地”的浙江省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佼佼者与体制改革不无关系。浙江省虽然名义上实行的是“市领导县”的管理体制,但是实际上除了宁波之外,其他的县财政和党政一把手都直接由省管理。通过推行行政性分权来反应省市、县三者关系,下放给县(市)以较大的财权,下放部分省属企业使得省政府直接控制的利益规模减少,从而较为公平、公正地实施了区域经济的社会管理。另外,省政府通过持续行政管理权,相继赋予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县以较大的行政管理权[5]。使得强县能够享受市级待遇。这一切都极大调动了基层和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促进了浙江省的市场化进程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增强了政府管理和协调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浙江省发展省直管县的优势
浙江是2002年开始推动省直管县的,成效非常明显,县域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30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为什么呢?浙江的客观条件比较有利于实施省直管县体制。
第一是所辖的县较少。目前,浙江有11个地级市,66个县,大致只有一些省份的1/2至1/3。
第二是面积较小。全省10.18万平方公里,80%的县位于以杭州为中心200余公里的半径内,即使在交通条件较差的20多年前,多数县在半天路程之内。
第三是地级市实力较弱。目前浙江仅11个地级市,国民收入仅占全省的23.5%,所以浙江经济的主体是县。可以说,县域经济的发达是“省直管县”的一个根本原因。县级区域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才需要扩大其权力,提高其自主力,权力大小要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否则权力资源的浪费,并且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并不是每一个省区都像浙江一样有发达的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独成单元,这样的经济基础为省直管县的推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三 浙江省推行该政策取得的成就以及原因
(一)浙江省推行省直管县的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省获得了迅速发展,从相对落后的小省发展成为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四的富裕强省。浙江省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08年数据显示,全省生产总值(GDP)达到21486.9亿元,人均GDP超过42200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突破6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3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达9258元,自1985年以来连续23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浙江县域经济发达,其比重约
占全省经济的60%。在国家统计局主办的“百强县”评比活动中,浙江连续3年(2003-2005年)以30席的优异成绩名列榜首[6]。领跑全国的县域经济,富足康乐的农民生活,不断缩小的城乡差距以及城乡一体的和谐社会,构成了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浙江现象”或“浙江奇迹”。
(二)取得成就的具体原因
这些鲜明的数据的背后是浙江省在推行省直管县所取得的成就,有省直管县良好的政治环境,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得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还财于县,藏富于民
“省管县”财政体制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并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省管县”财政体制充分体现了还财于县、藏富于民。还财于县,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并为县域的城市化进程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持续的动力源泉,从而为实现城乡一体的统筹发展目标创造条件。藏富于民,有利于强化县域居民的致富热情,并为农村居民的市民化理想开启机遇之窗,进而在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浙江省管县财政迄今25年的坚持、执着与践行,不仅为浙江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准备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也为浙江城乡的统筹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数据表明,2008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比值为2.45:1,显著低于同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3.31:1的平均比值。实践证明,浙江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既促进了城乡统筹,也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
2、还权于县,县级财政自主权适应县域经济发展要求
“省管县”财政体制下县政府相对独立的财政自主权与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省管县”财政体制的逻辑结果,必然是县级财政自主权的相对独立。相对独立的财政自主权,为县域经济的起步和起飞储备了宝贵的发展资金。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安排,不仅还财于县,同时也还权于县。也就是说,县在获得发展资金的同时,还拥有了探索适合自身实际发展道路的自主权。在“省管县”财政体制下,县级财政向省和县负责与分成,不需要向市负责与分成,这不但大幅减轻了县的财政负担,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县的发展积极性,从而促进了浙江县域经济的繁荣[7]。浙江相对独立的县级财政符合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必然会促进县域经济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茹,张俊才,张一彪等.“省管县”改革:地方权利再分配[J/OL].中国经济周刊,2006
[2]王秉安,洪文生.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理论与实践[M].福建:福建行政学院经济管理研究所,2007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孙学玉,伍开昌.当代中国行政结构扁平化的战略构想[J].中国行政管理,2004
[5]卓勇良,关于省直接管辖县(市)的若干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
[7]高英雄.河南“强县扩权”中市县博弈永城成为“异类”[EB/OL].新浪网.2007
第四篇:“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分析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2012年底前全面推行
2009-07-10
财政部9日消息,作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将在2012年底前在我国除民族自治地区以外全面推行,近期首先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实行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就是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实现省财政与市、县财政直接联系,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意见明确收支划分方面,在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县支出责任的基础上,确定市、县财政各自的支出范围,市、县不得要求对方分担应属自身事权范围内的支出责任。按照规范的办法,合理划分省与市、县的收入范围。
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所得税返还等由省直接核定并补助到市、县;专项拨款补助,由各市、县直接向省级财政等有关部门申请,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下达市、县。市级财政可通过省级财政继续对县给予转移支付。
市、县统一按照省级财政部门有关要求,各自编制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和年终决算。市级财政部门要按规定汇总市本级、所属各区及有关县预算,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年终各类结算事项一律由省级财政与各市、县财政直接办理,市、县之间如有结算事项,必须通过省级财政办理。
此外,建立省与市、县之间的财政资金直接往来关系,取消市与县之间日常的资金往来关系。省级财政直接确定各市、县的资金留解比例。各市、县金库按规定直接向省级金库报解财政库款。
财政部要求,要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对财力薄弱县的支持力度,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目标;要规范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全面清理预算外分配事项,理顺政府间预算外资金管理和分配关系;要加强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省级与市、县的财政信息化网络,提高工作效率。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我国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旨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解决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包括备受争议的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力划分问题、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省以下体制以及加大对基层的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等。
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丁任重表示,“市管县”体制是1983年以来逐渐形成的,这一模式在过去近30年中,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城乡合治、以市带县的功能,但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日益显现。一是各种管理权限集中于市级,削弱了县级的自主权;二是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源和资金向城市聚集的倾向,相应减少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从而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三是一些被推上中心城市位置的地级市的经济实力与所辖县相差不大甚至还弱,不仅不能对县域经济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往往还会限制和掣肘所辖县的发展。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第五篇:(简单)广东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对策研究
中央连续七年“一号文件”聚焦“三农”,提出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刘敏清课题组对广东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进行调研,在分析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实践做法,提出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对策建议。现将该课题的主要内容摘登如下:
广东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对策研究
一、广东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广东省不断加大“三农”财政投入,财政支农资金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例不断上升,2003至2010年共投入“三农”资金1001.04亿元。稳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从2006年起将德庆、清新、东源、封开、大埔、五华6个县设为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开展有益探索。主要做法有:
一是建立纵横结合的领导协调机制。2006年广东省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市县相应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或成立领导小组,形成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构建相互配合、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制定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建设规划。省财政厅出台了《广东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财政支农整合资金的重点投向,完善和加强对支农资金整合的监管措施,指导各地开展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各试点县认真制定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建设规划,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筹资金,以资金整合促规划实施。
三是构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平台。在省级支农资金整合层面,打造了农田基本建设类资金、生产类和产业类资金、生态保护和治理资金等多个资金整合平台。各试点县也结合本地实际,立足产业和区域发展,构建整合平台。如德庆县围绕柑桔主导产业发展平台整合支农资金6993万元,引导社会投入资金6.6亿元,做强做优柑桔主导产业。
四是完善规范资金整合管理制度。制定《广东省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实施细则》,每年对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行考评,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各试点县相继出台支农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
通过上述措施,资金整合产生了投入规模,释放了财政资金放大效应,协调了部门职能,促进了机制创新,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全省农业生产持续向好,农民所得实惠年年增加,农村面貌不断改观。
二、存在问题
调研显示,广东省整合使用财政支农资金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支农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一是投入仍嫌不足。中央财政作为农业投入的领头羊给予广东省扶持力度偏小,广东省地方财政特别是县乡基层财政支农投入不足。二是使用交叉分散。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多,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部分资金使用效益欠佳。三是配套难以落实。中央和省级支农项目大多要求市、县配套资金,县乡基层财政困难,难以满足巨大的资金配套要求。四是管理模式滞后。少数支农项目管理采取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高度集中的模式;部分支农资金层层审批和拨付,分配支付的计划性和时效性不强。五是监管有待加强。各地各部门关于资金使用的强化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建立情况和完善程度不一,个别部门和地区重分配、轻监管。六是结构不尽合理。对生产性投入低而对非生产性投入高,如对农业科技、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资金投入不足。
三、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启示
从国外经验看,二战后发达国家普遍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一是通过立法规范财政支农。美、日和西欧各国制定各类法规,对公共财政保障农业和农民利益、支持农村建设作了明确规定。二是通过巨额资金投入加强财政支农。法、日等国财政支农支出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并注重引导其他投资主体参与。三是通过直接补贴实施财政支农。美国实施三项直接补贴政策,使农民在生产、休耕及遭遇灾害时均能获得财政支持。四是通过扶持农村教育和科技发展优化财政支农。美、法等国把较大份额投资用于农业科研与推广、农村卫生和教育。
从国内实践看,浙江、江苏等省探索了不少好的做法。一是创新支农资金整合方式。浙江“打捆”、“拼盘”、“合并”归集和安排资金,并通过贴息、担保、参股、保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二是创新支农资金的管理形式。江苏统一预算安排资金、统一管理部门、统一支扶对象、统一支扶标准、统一支扶内容、统一支扶方式。三是创新支农资金分配机制。江苏实行资金存量和增量分类整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安排项目。四是创新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监管机制。浙江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绩效四大评价体系,推动 “问效制”和“问责制”落到实处。
上述经验给广东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一是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政府加强支持和保护。二是财政支农要全面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三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必须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提倡因地制宜,改革创新。
四、对策建议
我们认为,加强整合广东省财政支农资金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为契机,采取以县级为主、多级次整合相结合的形式,以区域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大项目为平台,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合力和使用效益为目的,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系统集成、形成合力、各记其功”的基本要求,推进各级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上的整合,逐步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支农资金,逐步形成支农资金投向科学、结构合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使用管理机制。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流程必须把握的重点有:一是明确发展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目标,搭建项目整合平台。二是建立完善财政支农项目库。三是筛选确定财政支农重点项目。四是规范支农资金运作管理。五是严格支农资金监督。
支农资金整合必须坚持五项整合原则: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明确职责,项目带动;坚持政策不变,渠道不乱,投入不减,管理不松,上下结合;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化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坚持循序渐进,先行试点,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坚持分工协作,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具体而言,建议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一是继续确保财政对“三农”投入的法定增长。形成以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主、以市县乡为辅的财政支农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二是开辟资金来源渠道。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功能,创新财政融资机制,吸引各类信贷资金和私人资本投资农业和农村建设。
(二)进一步明确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重点。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保障农业生态环境。重点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投入。二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科技,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三是加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投入,促进农村和谐发展。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体系建设、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三)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机制。一要着力优化农口部门支农资金归并整合机制。统筹中央和省级各类跨部门、跨渠道支农资金,分门别类,统一安排;对同一部门各类支农资金实行捆绑打包,统筹使用。二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机制。分珠三角、山区县和重点扶贫开发县三类地区全面落实因素法分配资金,减少配套要求。加大资金竞争性分配力度,建立“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分配机制。三要着力优化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奖励机制。加大对试点县项目审批权的下放力度,大力推广试点县的经验,继续鼓励支持各地开展支农资金整合。
(四)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农项目的运作模式。一是健全财政支农项目的立项制度。严格项目立项条件,做好项目规划、评审论证、择优申报,建立高质量的财政支农项目库。二是健全重点项目资金财政直拨、县级报账制度。省级重点项目由市、县财政部门按工程建设进度,直接拨至项目承建单位。县级以下项目实行县级专户报账核算。三是健全项目建设责任制度。实现项目法人、招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五)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一是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实行支农资金专人、专账、专户管理,逐步推行项目资金直达制,减少中间环节。二是规范财政支农补助渠道。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三是加强支农资金监管。制定刚性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严格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