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引领 集体研讨 破解难题 明确方向
调研引领 集体研讨 破解难题 明确方向
主题教研培训让主题教研得到认可,教师认识到主题教研能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骨干教师、名师,但是找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研主题仍是主题教研活动中的困惑。
2013年3月7日,市教科所召开科研调研会。会上交流了各校的主题教研活动的经验做法,服先中学的“立题经验”让我们眼前一亮。借鉴他们的做法,我校也布置了立题要求,要求每位教师写出5条自己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问题或科研课题,然后再由集体讨论,最终确立主题。
2013年3月14日,我校召开教研组主题及个人子课题研讨会。会上,校长公布了选题的原则,即针对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给出了选题的方向,即从课堂教学方面选题。接着,每位教师针对自己的教研主题进行了发言,结果发现有的课题不切实际,如《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研究》、《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的确立过大,不具备可操作性。又如《课堂教学与实践研究》课题不能贴近自己的教学实际,没有找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全体与会人员的讨论,最终将课题《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研究》改成《历史教学中导入的艺术性研究》、将课题《课堂教学研究》改成《课题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将课题《课堂教学与实践研究》改成《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研究》。2013年3月18日,我校在经过了一系列课题研讨后,最终将学校的主攻课题、教研组主题、教师个人课题按时上报。
突破主题教研立题难是主题教研关键的一步,是调研会给我们以启示,是集体研讨让我们找准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是集体智慧明确了主题教研的方向。
第二篇:着力破解村集体增收难题
着力破解村集体增收难题
去年以来,镇立足农村土地这一共性资源,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等工作,深挖土地潜力,探索建立以“清理一户多宅、清理多占责任田、清理无偿使用集体‘四荒’地,规范引导土地流转”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一流转”村集体增收模式,拓宽了村集体增收的渠道,走出了一条兴村、富民的新路子。截至目前,镇全镇36个村通过“三清一流转”新增村集体收入370余万元,12个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由6个增加到15个。
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开展三项清理行动壮大村集体收入。围绕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该镇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开展了“一户多宅、乱搭乱建、空闲地清理”清理工作,在清走垃圾和违章建筑的同时,也为村里腾出了土地资源。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这些土地的价值,该镇综合考虑土地的规模、位置等因素,进行了分类处置。一是连片地集体发包。对依法清理拆除违规建设后腾出的面积较大的连片土地,由村里依法收回,因村制宜进行发包。孙李辛村通过拆除20多座违规旧房屋,清理出连片空闲地26亩,公开竞标后村集体收入年均净增6万元。截至目前,全镇共清理“一户多宅”741户,拆除违章建筑280处2万余平方,清理出空闲地617处5万余平方。二是建筑物有偿使用。对村内空闲地上建设房屋、车间等建筑物的及多占的宅基地,在不影响村庄规划的前提下,经村“两委”、村民代表会研究通过后,签订承包合同,按每平米1-5元标准有偿使用。三是小块地分散经营。对群众房前屋后、村内道路两侧的小地块,由村集体统一种植经济苗木,建设“绿色银行”。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岗”,由党员自主认领进行日常管理,收入归集体所有。通过集中开展土地清理,有效遏制了村内土地产权不明、管理混乱、随意处置等问题,让闲置的“废地”变成发展的“宝地”为村级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内生动力。南宋村通过土地清理,不仅还清了遗留的100多万欠款,还净增村集体收入15万元。
结合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通过开展责任田和集体“四荒”地清理增加村集体收入。由于历史遗留、人情关系等方面原因,各村普遍存在着“人情地”、“党员地”、“关系地”,同时路边、沟边、湾边、村头等集体“四荒”地也被村民无偿使用。对这些土地,村集体没有任何收益,成为村集体“隐性”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该镇结合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彻底清理各类“隐性”土地,严格按照经营权证上的实际亩数进行规范,对多占的林地、责任田由村集体统一收回或者收取相应的承包费;折成土地被企业征用的,按照经营权证实际土地亩数进行补偿,多余部分收益收归集体所有。通过集中开展土地清理,有效遏制了村内土地产权不明、管理混乱、随意处置等问题,让闲置的“废地”变成了发展的“宝地”,拓宽了村集体增收的渠道,为村级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内生动力。南宋村通过土地清理,不仅还清了遗留的100多万欠款,还净增村集体收入15万元。截至目前,全镇共清理出“隐性”土地资产800余亩,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70万元。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发挥“1+1>2”的规模效应增加村集体收入。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村集体将土地进行连片流转,土地中间的沟渠、道路等原有公共资源,转化为实际土地亩数,参与流转产生的承包费归村集体所有。同时,着眼于村集体增收的稳定性和健康性,该镇在土地流转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指导。在承包方选择上,以村内人员竞包为主,以粮食种植为首要考虑。将村民10-15户分为一组,先由组内人员竞包,组内没有人选的由村内竞包;在承包费收取上,承包方每年分两次向村集体缴纳承包费,上半年按照当地当年小麦亩产量折价缴纳,下半年按照当地当年玉米亩产量折价缴纳;在承包期限上,流转最低期限不少于3年、最长期限不超过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剩余期限。柴家村采取整片集中、统一流转的方式,将1450亩耕地流转给村内5个种粮大户,亩均成交价1000余元,既增加了农民财产,又提高了村集体收入,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截至目前,全镇已登记流转3122亩,3500亩正在商谈中,因土地流转共新增集体土地367亩,村集体增收36万元。
第三篇:国土局破解用地难题调研报告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用地瓶颈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破解我县用地难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4月5日至4月10日,本人带领土地利用科和耕地保护科工作人员,深入经济局、发改局、建设局,中枢镇、大莫古镇、小百户镇、银河纸业、远东水泥厂等用地企业,采取走访、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县用地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2009年项目用地基本情况
经调查,2009年全县扩大内需各类项目65个。今年拟新增用地项目12个,拟需用地3305.44亩。其中:
省级项目用地情况5个。分别是:①9.5万吨废纸制浆生产文化纸;②恨虎坝水库;③杨梅山5万千瓦风能发电项目;④露天煤矿30万吨/年建设项目;⑤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市、县级建设项目用地情况7个。包括10万吨磷酸一铵配10万吨硫铁矿制酸、年处理30万吨磷石膏建材产品等项目,需用地1014.49亩。
二、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设能否如期开工、顺利推进,既关系到当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能否顺利完成,关乎到**推动科学发展能否上水平,更关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我局积极协调,主动作为,目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制定局领导挂钩联系建设项目责任制。于3月10日下发了《关于成立扩大内需项目建设用地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陆国土资〔2009〕7号),由挂钩联系人及科室督促项目单位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加强对项目单位的跟踪服务。对重点项目用地从项目选址、用地踏查、报批等方面实行全程跟踪,积极、主动、及时地做好相关工作,向项目单位及业主做好用地政策宣传,通过电话通知、书面发函等多种方式多次催报。主动争取时间,放弃节假日休息,积极指导并帮助各重点项目用地单位完善申报材料,努力为用地单位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严格履行征地程序,采取多元化补偿安置途径,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协助政府起草出台了《**县土地收储备办法》,完善了土地收储、开发利用机制,加强了土地的宏观调控;出台《**县征地补偿指导价格实施意见》及其《补充通知》、《**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意见(试行)》,完善了征地补偿工作机制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资金保障机制,规范了全县征地补偿管理工作。
3.上下协调,加快项目用地报批。采取“五个一批”的办法,确保推动**科学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的有效供给,即:依法依规报批一批;调整规划后报批一批;盘活存量解决一批;依法办理临时用地手续解决一批;积极争取省市用地指标解决一批。目前报批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已完成4个项目719.59亩的预审:杨梅山资家风力发电、石槽河露天煤矿年产30万吨项目、年处理30万吨磷石膏生产建材产品技改项目和年产80万吨焦化项目;
二是完成5个项目1623.89亩的规划调整:年产10万吨磷酸一铵配套生产线、年产80万吨水泥粉生产线技改、生物产业农产品加工、年产15万吨锌焙砂及副产物脱硫制酸和恨虎坝水库项目。
三是完成工业园区青山片区500亩用地的土地收储工作。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局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征地报批工作进展缓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规划难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的有限性致使一些不可预见的建设项目难以落实。此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林业规划、环保规划等不相衔接,土地审批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形成了工作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
2.建设用地指标有限。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每年我县市政府分配的用地指标在400亩左右,但我县实际用地需求在2000亩以上。
3.政府财政困难,收储土地难于落实,收购储备土地需用大量资金,而我县财政比较困难,难以积累资金用于收储土地。
4.部分业主不配合。由于项目用地前置审批条件较多,程序复杂,报批费用高,有的项目业主不理解,不主动配合提供相关资料,资金落实不到位,导致项目上报审批进展缓慢,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后土地难以供应。
四、下步工作措施
1.进一步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将扩大内需项目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在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下,优先安排用地,重点予以保障。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确实无法避让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在规划修编中要予以调整。
2.积极开展三项整治工作,争取建设用地周转指标。投资200万元的小百户镇天花村工矿废
第四篇:永嘉县破解人口计生难题调研报告
永嘉县破解人口计生难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人口计生工作按照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以及市人口计生部门的部署精神,承认落后但不甘于落后,坚持一切从实抓起,以非常之举,非常之力,在严肃责任追究、强化齐抓共管、突破重点难点、创新利益导向、完善奖惩措施和领导力度等方面狠抓落实,人口计生后进转化工作得到了有效推动。但从总体上讲,我县的工作水平仍然处在落后位置。为此,我们组织调研组认真总结了我县近年来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分析当前计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提升计生工作水平的主要思路。
一、我县人口计生工作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积极部署的各项工作,求真务实,积极创新,以“四铁”的精神力促人口计生工作,取得了成效,得到了市县领导的肯定。
(一)人口计生工作现状
从近年来的数据看,我县人口计生各项指标都在稳步提升:计划生育率2007年为71.36%,2008年为80.89%,现在为78.41%;出生人口数保持在11000左右;人均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四项节育落实每年都在15000人左右;社会抚养费征收2006年4302例、4760.04万元,2007年5927例、10416.87万元,2008年3206例、7051.12万元,2009年截至11月3385例、7424.53万元。但出生婴儿性别 1
比仍远远高于正常比例、流动人口违法生育比率非常高、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和兑现率不高(2006年征收率68.61%、兑现率68.77%,2007年征收率80.35%、兑现率79.7%,2008年征收率75.28%、兑现率56.51%,2009年11月征收率69.72%、兑现率52.27%)等问题始终制约着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的破难移位。
(二)人口计生工作主要作法
1.创新利导机制。一是整合优惠政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在认真落实好计划生育公益金、就学就业加分等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储备金、对部分城镇户籍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家庭实施救助等新政策。《温州日报》10月29日头版予以报道。二是提升优质服务。出台了《关于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检测的意见》,倡导优生优育,成立流动人口计生服务中心、加快计生中心站和合格站建设,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三是探索计生家庭维权组织。成立计划生育维权委员会,主要开展计生维权宣传,为计生户提供法律援助,积极调处计生维权案件,维护计生户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督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落实,使其在社会有地位,政策上受保障,利益上得实惠。《温州日报》12月14日头版予以报道。
2.落实干部责任。一是实行领导干部联系挂钩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挂钩联系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通知》,实行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直部门都和乡镇挂钩,并具体规定了挂钩领导和部门 2 的具体职责,与联系乡镇实行同奖同罚。二是强化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对各乡镇、部门及各级党员干部都明确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性强的责任追究制度;同时严格落实责任倒追,实行驻片、驻村干部聘任至少两年以上,责任倒追三年。三是严格计生一票否决制度。结合我县实际,对乡镇、党员干部和村级分别明确了一票否决内容,并实行乡镇和村居同步联动,将村居计生实绩与涉农资金、扶贫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管理、发放挂钩,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四是实行落后乡镇定期分析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落后乡镇和挂钩部门计生分析会议,查找落后原因,研究整改对策。
3.开展综合治理。一是率先成立计生综治办。建立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综合协调机制,由专门机构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性别比治理、外来人口管理、社会扶养费征收、四项节育措施落实等各项重点难点工作,督促检查实施情况等职责。二是率先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将县内流动人员的计生信息采集工作一并纳入职责范围,初步解决了山区乡镇大量育龄人口流往沿江乡镇难于管理的问题,形成了全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管理格局。《温州日报》11月2日头版予以报道。三是实行部门综合整治机制。针对个别钉子户,由县分管领导牵头,召集公安、法院、卫生等职能部门进行个案分析,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落实。如我县61万、110万高额征收的突破,系列“两非”案件的侦破。四是实行干部职工挂钩责任捆绑制。由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发文,督促各部门干部职工帮助做 3
好其近亲属的计生措施落实;对工作不主动的,采取待岗方式,全力做其亲属思想工作。
4.注重规范管理。一是完善目标考核机制。突出真抓实干,提高引流产、女儿户结扎、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务实措施的考核比分;同时突出重点工作,把二孩全过程管理、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管理等内容纳入考核,使目标考核充分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二是实行三色预警机制。针对乡镇的主要指标的落后程度,每月分别作出黄色、橙色、红色警告,并在县政府大院内树立醒目的三色预警牌,使全县干部都能体会到计生工作的严峻形势和紧迫感。同时对受到黄色预警的乡镇,乡镇分管领导、最落后片片长、每片最落后驻村干部,要在当月向联系该乡镇的县领导汇报人口计生工作并提出下步整改措施;对受到橙色预警的乡镇要暂停评优评先,暂停发放同计生有关的奖金、补贴,乡镇长、乡镇分管领导、最落后片片长,以及该乡镇挂钩单位分管领导,要在当月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汇报人口计生工作并提出下步整改措施;受到红色预警的乡镇还要暂停干部提任、人员调动和外出考察、培训、学习等活动,班子成员要接受告诫谈话,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最落后片片长,以及该乡镇挂钩单位负责人,要在当月向县委书记汇报人口计生工作并提出下步整改措施;联系县领导和挂钩单位主要领导要带队,派工作组进驻该乡(镇)帮助开展工作。三是实行数据直报制度。乡镇实行报表计生办负责制,凡上报的计生报表由计生办负责人签字后直接上报县计生部门,不需要乡镇长签字,抓实干部作风。
5.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公开选聘村级计生服务员。根据 “县管、乡选、村聘”的原则,对现有村级计生服务员中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具体工作有困难的计生服务员进行调整,通过公开考试、考核的途径公开选聘村级计生服务员。二是明确村级主要干部职责。推出《关于进一步明确村(居)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通知》(永委办发„2009‟167号)文件,将人口计生工作作为年终考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主要内容,考核分数要占全部量化考核总分数的30%以上,推进“村自为战”工作。三是实施计划生育“553”创建计划。出台了《永嘉县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553”计划实施方案》(永委办发„2009‟168号)文件精神,开展合格村、先进村创建。
6.落实奖罚制度。出台《关于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若干规定》,建立健全奖优罚劣的人口计生工作激励机制,就加强我县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7大方面的意见,在计生干部使用、工作奖励、责任追究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在奖励方面,规定了乡镇在职计生办主任可以享受副科级待遇;设立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奖、分类管理先进奖、工作升位奖;每年评选人口计生工作“十佳党政领导”、“十佳片长”、“十佳计生干部”、“二十佳部门干部”、“百佳驻村干部”和“百佳村居干部”等等。在惩罚方面,规定了由于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力造成工作被动落后的,或者连续多次被预警的,对乡镇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和落后片的片长、驻村干部实行书面告诫、调离岗位、降职使用或免职等处理。
通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人口计生工作水平有所提高,群众婚育观念有所改变,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一是重点指标数据呈上升趋势。从回归性计生符合率看,2004年,我县计生符合率63.97%,2005年为66.17%,2006年为67.16%,2007年为71.65%,2008年为81.46%,即使剔除未上报的隐性因素,仍呈上升趋势;从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看,依法足额征收个案突破了110万,2007社会抚养费征收金额突破了亿元大关。二是宣传成效显著,群众观念得到改善。近年来,我县重视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市以上媒体共采用刊发各类报道超过100条,特别是县计划生育利益导向首发式,近20多家国家、省、市媒体到会作了报道,《中国人口报》头版头条做了报道。通过宣传,群众的婚育观念也得到了有效变,全县已有158户自动放弃了第二胎生育指标,独生子女领证率也大幅度提高。三是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充分肯定。2005年,我县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先进奖”,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创新奖”,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奖”。
二、近期出台政策的主要成果
1.鼓浓工作氛围。出台《关于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若干规定》。一是领导力度加大。领导更加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全面实行乡镇副书记分管计生工作,分管计生的副乡镇长,从之前的谁新来谁分管,到现在原则上由是党委委员的副乡镇长分管,如东皋乡、鹤盛乡在文件下发之后重新进行了分工调整,由党委委员的副乡镇 6
长分管计生工作,计生若干规定对分管领导的触动较大。二是奖惩促动较大。计生若干规定设立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奖、分类管理先进奖、工作升位奖等激励措施,对计生工作“只求过关,但求无过,不求先进”的乡镇激励较大,大家对有希望拿到年终六千到一万元还是肯努力、肯加把劲的,这样对促进整体工作水平有很大推动作用。计生若干规定实行的预警累计惩戒制度,对后进的乡镇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三是干部热情激化。乡镇计生办主任享受副科待遇等倾向性政策,引导乡镇干部向计生工作岗位靠拢,化被动为主动,真正把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
2.优化村级队伍。出台《永嘉县村(居)计划生育服务员管理办法》。根据“县管、乡选、村聘”的原则,通过公开考试的途径公开选聘村级计生服务员。全县618个村,2265人报名统一考试,现已完成面试,进入考察阶段。下步,我们将通过6个月的试用期考核来加强后续管理,进一步提升村计生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稳定性,确保年内完成40%的实际调整率。新的村计生员到任以后,村级计生卡册台帐等软件方面将有比较大的提升,生孕信息排摸也会更加全面、准确,对夯实计生基础作用很大。
三、存在问题
1.指标清底的任务十分繁重。近几年,人口计生指标在市里排名靠后,年年有清底,年年不见底,主要是我们还在还历史的“旧账”,人口计生的“老底”仍然不清。据统计,今年1-10月往年计划外出生补报了1084人,11月份人口清查又补报了2525人。出生 7
婴儿性别比仍远远高于正常比例,流动人口违法生育比率非常高,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和兑现率不高,特别是往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不高(2006年征收率68.61%、兑现率68.77%,2007年征收率80.35%、兑现率79.7%,2008年征收率75.28%、兑现率56.51%,2009年11月征收率69.72%、兑现率52.27%)等等,这些指标始终制约着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的破难移位。
2.计划生育的群众基础比较差。近几年,我县落实四项节育手术的量和征收社会抚养费的例数、金额都居全市前列(2007年落实四项节育手术13155例,征收社会抚养费5927例,征收金额为10416万元;2008年落实四项节育手术15061例,征收社会抚养费3206例,征收金额7051万元;2009年11月落实四项节育手术11563例,征收社会抚养费3385例,征收金额7424.53万元)。这些数据虽然说明了我县近几年工作力度大,工作成效明显,但同时也折射反映出我县计生基础差,违法生育意愿强烈,违法生育现象严重。而且村居集体经济普遍薄弱,利益分配导向错位,计划生育理念很难深入人心。如村集体分红,独生子女户往往得不到应用的“双份”政策,反而出现了“多生多得”,多子的家庭得到多份利益。群众生育观念落后,对男孩有特别偏好,对明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存在等待心理,计划外生育隐患十分大。
3.育龄对象的管理还不到位。我县区域分布不平衡,人员的流动性大,这对计生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乡镇政府行政手段弱化,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特别是依靠乡镇驻村干部直接管理育龄 8
群众,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积极性难以调动,而一些驻村干部不进村入户,工作浮于表面,造成群众基础不稳,计生信息掌握滞后等问题非常突出。
4.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我县现行的管理体制机制不科学,是影响计生工作的重要原因。一是计划生育管理手段以“堵、罚”滞后性补救措施为主,计划生育工作管理的重点应在孕前,但由于我县计生工作整体工作水平比较低,存在大量的违法生育,因此不得以将工作中心放在结扎、放环、早期违法妊娠补救和中晚期违法妊娠补救措施等四项节育手术落实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上,没有真正实现“堵疏结合,以疏为主”,引导群众自愿遵守计生国策的措施也不多,计生利益导向的财力支撑不足、覆盖面不广;二是乡镇计生工作以“抓收入”、“应付考核”为主,乡镇干部深入村居和计生对象家庭的精力不够、忙于控制违法生育忽视服务工作等弊端突显,没有真正下决心打基础;三是干部使用以“考察”为主,先进、优秀的计生干部没有真正因为计生工作得力而得到提拔,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四是计生工作主体以“驻村干部”为主,没有真正重心下移,依靠村级自治为主;五是奖励引导方法错误,个别乡镇征收当年一例超生对象得到的奖金比落实一例中晚期违法妊娠补救措施得到的奖金多3倍。
四、下步工作思路
2010年,是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的关键之年,更是各项任务的“提升年”。我县人口计生工作要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务实作风,保 9
持攻坚态势,狠抓措施落实,继续打好我县人口计生工作攻坚战、持久战、翻身战。主要抓好以下“六大提升”工作:
(一)计生工作氛围的提升。
一是抓好领导力度的强化。进一步加强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党委副书记直接抓和党委委员副乡镇长原则上具体抓的责任体系不动摇,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坚持强化综合决策力度不动摇,积极探索加强计生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方法。坚持预警汇报制度,不断督促后进乡镇迎头赶上,加大力度,克难攻坚。
二是抓好部门配合的深化。坚持强化乡镇、部门计生责任不动摇,健全计生责任追究、部门配合和督查指导,尤其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人口计生工作。要加大各相关部门,如教育、卫生主动排查的力度,主动提供计生信息。挂钩部门主要领导要定期指导,分管领导要长期联系,制定落实支持落实的相关措施。
三是抓好计生“一票否决”的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计生“一票否决”有关规定,继续把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之一,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奖惩到位。
四是抓好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法生育的查处。要继续发挥信访举报作用,加大特殊人群违法生育的查处力度,真正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
五是抓好计生奖励标准的正确引导。县里出台了计生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县督查室和计生领导小组要督查乡镇调整四项手术及社会抚养费征收的奖惩标准和返还比例,不能“多生多罚多奖”。就是要提高引产和女儿户结扎的奖励标准,减少征收的返还比例,杜绝“放水养鱼”现象。
(二)计生工作机制的提升。
一是完善责任考核机制。继续实行每月人口计生工作预警机制、强化动态管理,建立健全经常化、正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创新考核机制,计生工作的考核要突出以作风、服务为主,增加计生工作责任在相关部门考核中的份量,科学设定乡镇考核指标,做到既对接省、市考核任务,又符合全县实际,同时将挂钩部门一并列入考核。
二是健全工作导向机制。在设立计生专项奖励资金的基础上,健全目标管理先进奖、分类管理先进奖、工作升位奖及预警累计惩戒等奖励处罚机制,全面细化乡镇机关干部、村干部的责任考核制度,以重奖促推进,以责任抓落实。
三是建立督查回访机制。以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回访为主要手段,对照计生督查过程中反馈的各个问题,进一步检验乡镇落实整改的力度和成效。
四是健全倒查追责机制。对驻村干部考核更加突出孕前管理,以控制违法生育为目标,加大责任追究力度,重抓违法生育案例的责任倒查追究,切实解决驻村干部情况不明、计生专干把关不严的 11
作风问题。
(三)基层队伍素质的提升。
一是进一步探索公开考试模式。通过培训可以发现,新选聘村级计生服务员具有态度积极、学历高、能力强、组织纪律性好的特点,各乡镇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提高基层台帐等基础性内容,充分发挥新选聘村级计生员的作用。另外,在今年公开选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公开选聘村计生服务员村居的比率。将公开考试的模式向乡镇一级延伸,探索乡镇计生员、计生办主任和分管领导向全县公开竞争选拔的机制,增强我县计生系统整体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升计生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进一步夯实计生基层基础。切实提高计生信息的准确率、及时率和完整率,夯实工作底子。努力争取村两委主要干部年终计划生育考核内容占全部量化内容的30%以上,提高村干部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继续加强计生协会建设,通过深化村民自治和优秀“会员之家”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村级“553”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乡镇、村(居)的各种群众组织优势,推进村级计划生育逐步走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村民自治进程。
(四)重点难点指标的提升。
一是实施四项节育措施的综合治理。加大四项节育措施落实力度,减少违法生育隐患。加大孕环检质量监控力度,继续实施重点对象跟踪服务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
二是实施社会抚养费征收综合治理。进一步发挥计生综治办的 12
作用,加强部门合力,不断加大征收工作力度,不仅要及时消化当年征收个案,做到依法足额征收,而且对往年遗留征收个案进行逐个攻坚,逐年减少征收遗留数。2010年要在征收总额、人均兑现金额和足额征收个案上再创历史新高,使社会抚养费征收真正起到教育、警戒、引导的作用。
三是实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继续实施再生育孕前审批制度,完善再生育全过程管理服务,从源头上防止孕妇选择性别擅自终止妊娠。要全面落实引产情况信息通报等制度,督促有关部门从性别选择的各个环节上依法加强日常管理。继续加大对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活动的打击力度,在社会上形成强势的打击氛围,确保出生性别比逐年下降。
四是实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部门齐抓共管的力度,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新机制。发挥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县内跨乡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础信息的采集职责,创新流口管理模式。按照以现居住地为主、户籍地与现居住地双向管理的职责要求,重点落实好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的县内流动人口计生双向管理责任。要加强流动人口信息网络和信息交换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信息的掌握率和完整率。
(五)计生服务水平的提升。
一是深化宣传教育力求新突破。加强主题宣传,深入开展“两免”政策、“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等宣传服务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加强阵地宣传,13
继续做好宣传教育示范单位、生育文化园区创建工作,营造有利于计划生育的舆论氛围。加强文艺宣传,开展人口计生文化艺术团创作和演出活动,为群众送上喜闻乐见的计生文艺大餐。
二是优化优质服务力求新突破。大力推进县计生指导站、计生服务站硬软件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资源和优美的服务环境。加强对服务站人员的轮岗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三是强化政策宣传力求新突破。深入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的“两免”政策,加强宣传、加大经费投入,切实提高新婚夫妇参加婚前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比例,发挥乡镇采血点的作用,千方百计提高优生检测率,改变该项指标全市落后的状态,稳步提高婚前检测率。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面地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婚检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四是保障计生户利益力求新突破。深化计生对象利益导向机制,扩大享受范围。在今年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全县计划生育维权工作,规范程序,为计划生育户提供法律援助,维护计生户的合法权益,保障计生户的利益,提高其社会地位。
(六)基础信息质量的提升。
一是加强信息管理。坚持人口形势季度分析、预警通报制度,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继续完善重点部门信息互通制度,尤其要进一步密切民政、公安、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实现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强化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计生统计 14
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是深化信息核查。全县要继续深化基础信息核查工作,清理家底,甩掉今后工作包袱,扎实基础。各乡镇要将排查工作继续到1月15日,用足政策,夯实基础。要借助明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将真正的计生水平反映出来,不能存留“水分”。
课题调研组组长:黄慧
成员:陈光銮、邹淑龙、张峰 执笔:张峰
第五篇:调研文章:破解难题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
为民服务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科学的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特征,因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才能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入开展。通过调研,使我认识到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把“抓好基层党组织的理论普及工作”,这一成果,用于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摸清现状,为基层理论普及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调研,我了解到,基层党组织平时的理论学习没少抓,笔记也没少记,学习教育活动也没少搞,但理论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形成这种学习现状的原因有:
(1)、“高的理论下不去”。理论宣传往往“热在上头,温在中间,凉在下面”。高理论专家的精彩报告很难滋润到基层群众的心田。
(2)、“低的理论上不来”。基层党组织在学习理论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接触的理论层面有限,导致了他们的理论水平不高,很难全面把握、正确解读中央、省、市全会精神,导致对政策理解的不全面不具体。没有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记住了条条框框”。没有真正理解、真正入脑入心。把理论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听报告、搞培训、读报纸、念文件,以为听了、念了、传达了,就是做好了理论教育工作。有的认为原著读了、笔记抄了、心得写了,学习就算完成了,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
二、抓好队伍,为基层理论普及提供组织阵地保障。
为使理论宣传真正能够深入基层,必须强化基层理论骨干队伍的培训和建设,让他们参加各级的理论宣讲和培训,提高这支队伍的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再由他们深入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间,带动基层党组织的学习。
1、抓好兼职党课教员的推荐和培训。
2、抓好理论骨干的培训。
3、抓好基层党委宣传干部的培训。
为使创新理论成果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与基层的学习实践相结合,让理论骨干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提高他们捕捉群众兴奋点的能力,使理论学习更能贴近群众,更容易被基层群众所接受,解决理论骨干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1、倾听基层群众的理论诉求。
党课教员及时反馈基层党员教育、思想理论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掌握基层理论普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理论宣传的方向和宣传方式、方法,增强了基层理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
2、深入基层进行调研。
通过走访座谈、调查研究等方式,体民情,察民意,了解基层群众最想知道什么,最关心什么,最能接受的学理论方式是什么。将调研结束后形成的报告进行交流,以加强理论宣讲的针对性。
三、破解难题,切实提高基层理论普及的效果。
在推动理论普及,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常规的读原文、念报纸、记笔记、写心得等学习方式,太枯燥,达不到理论学深雪透的理想效果,因此,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我们必须要破解难题,创新学习方式方法。
要坚持“深入实际、贴近生活、更新思路、开拓创新”的原则,不断探索新时期理论宣传的新途径,寻找理论宣传的新载体,搭建理论宣传的新平台。改变以往理论宣传中存在的就理论说理论的空洞说教问题,使广大基层群众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又深切地感受到理论的实际作用,感受到理论是指导自己发展经济、致
富奔小康的行动指南,切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开展。
XXXXX社区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