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夹镇财源建设调查报告(共5篇)

时间:2019-05-15 11:5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黄夹镇财源建设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黄夹镇财源建设调查报告》。

第一篇:黄夹镇财源建设调查报告

黄夹镇财源建设调查报告

黄夹镇财政所

今年以来我镇国、地税收入持续走低,居于历年之下,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构筑我镇持续、健康的长效财源,值得深入探索。为此,镇财政所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分析调研。

一、财源现状

(一)1—4月份,黄夹镇累计完成全口径税收103万元、地方税收38万元,完成全年税收任务的35%。

(二)1—4月份,黄夹镇工业园基础建设完成。亨光炊具一期建完投产,汇德源八宝粥、凯丰马铃薯薯条、顶新五金制品、鑫王钢构、贝斯特型材五个在建项目。纳税企业只有亨光炊具一家,其他四家企业为潜在纳税企业。

(三)1—4月份,黄夹镇重点税源企业有梁家肥牛有限公司、康润德食品有限公司,浩洋飞龙服装加工厂,固定资产总额分别是150万元、56万元、50.8万元;占地面积分别是:13000㎡、4500㎡、4000㎡;主导产品分别是肥牛、扒鸡、外贸服装;职工人数分别是200人、80人、70人;实现税收额分别是271147.43元、89276.38元、85266.28元。此外还有东汪窑厂、东树窑厂、顺达新型建材、韩光安新型建材等几个大的建材企业也是重点税源。

(四)目前,我镇加强税收征管的主要措施主要有:1.澄清税源,做到应收尽收。强化管理,不断增强对个体税源

1的监控能力,提高征管效率,掌握税收征管主动权;2.加大协税护税力度,全面征收;3.培植税源,挖潜增收。切实服务好目前开工的几个项目,积极促进其落地投产,从根本上培植税源。培植的同时,挖掘现有的潜力。通过努力我镇完成税收141万元。

(五)黄夹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适时成立了“政府领导、财政牵头、税务实施、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的综合治税机制,牵扯到国税、地税、财政、银行等10个部门,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的税源监控大格局逐步形成。该机制成立以来运行良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基本形成了综合治税的良好氛围;基本建立起较为科学规范的涉税信息“采集、比对、反馈”运行机制;初步构成了部门配合兵团作战的税收监管网络。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空巢乡镇,民营经济发展滞后。黄夹镇外出人员占人口总数的60%以上,形成了老、弱、幼的空巢乡镇。“黄夹馒头房,遍布京津塘”老百姓的确实现了自身的资金积累,但是受制于观念、行业规则等限制,回乡创业人员稀少,民营经济发展滞后。

(二)工业园面积小,难以发挥集聚优势。我镇主要的行业分布不集中,难以实现规模效应;骨干税源独霸市场缺乏竞争,难以实现自身膨胀;尽管黄夹镇制定了十分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受到周边县市如庆云、阳信、无棣、惠民等

地的影响,优惠政策吸引力一般。

(三)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支柱财源缺乏。我镇国民经济的产出率还比较低,各产业对财政的贡献不高。缺乏支柱企业,大财源税收短缺,财源结构单一,税源零散,缺乏支柱财源,收入压力很大,增收十分困难。

(四)征管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理财观念不强,不少企业存有财务管理混乱问题,有的不设帐本,逃避稽查;有的核算不实,隐瞒经营成果;个别企业甚至是规模企业,不交税或交税寥寥。

(五)招商引资优势有限。空巢乡镇制约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我镇,普遍学历偏低制约科技型企业落户我镇,工业园面积相对较小,交通不及市中街道、郭家街道等地,不利于企业成片发展。

(六)当前社会综合治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社会各界对综合治税的认识不统一、措施不扎实。主观上对搞好社会综合治税的意义和方法仍然把握不清,未能真正理解其实质所在;在联动中对综合治税工作应付了事,缺乏主动意识,工作上存在扯皮现象。2.社会综合治税氛围不浓。虽然面上宣传有声有势,但没能传到千家万户深入人心。纳税人的诚信纳税意识没有普遍形成,出现了政府部门“一头热”的现象。3.考核奖惩落实不到位,导致社会综合治税工作进展缓慢。

三、今后的工作措施及打算

(一)发展农村经济,培植乡镇财源。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夯实基础财源。通过当前万新农业合作社、韩集马铃薯农业合作社的有效带动,并通过政策引导、生产扶持、系列服务等措施,引导农民由零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经营转变。2.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建设新兴财源。要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尽快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竞争发展的经济格局。3.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开辟亮点财源。应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吸引外来资本、当地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开发。同时,各地要抓好土地出让转让收益、基础设施建设收益以及各种罚没、收费的收缴与管理,不断扩大补充性财源。

(二)加大协税护税力度。1.我镇紧靠固定纳税人来完成上级的任务是不够的,乐陵市黄夹镇东升运输公司是我镇唯一的一家运输公司,只有加大气力抓协税,出台优惠政策协调该企业进行创收。2.组织专门人员到外地把我镇的优惠政策宣传给在外建筑业主,是他们回乡代开发票。3.两区同建工程也应作为纳税主体,一般开票税率为3.94%,为减轻建筑商负担可按建筑成本进行开票。

(三)调整理顺乡镇财税征管体制,进一步提高乡镇组织收入水平。1.要理顺财税征管体系。在财政、税务部门之间建立一种结构合理、配臵适当、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财

税运行机制。2.明确工作主体,将国、地税任务落实到职能部门。税务部门应是完成国税、地税的主体职能部门,应将此项任务从乡镇卸下来落实到税务部门,乡镇只是协助税务部门完成国、地税收缴工作,这样可极大地缓解乡镇财政压力。

(四)加强我市财源建设的几点建议:

1.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培植财源。

我市自然资源丰富,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财政蛋糕。(1)工业抓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壮大支柱财源。我市的财税增收主要依靠工业,要积极争取、用好、用足国家、省一系列支持黄三角开发的政策,争取上级对我市投资项目的关注和支持;要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巩固招商引资成果;积极引导非公经济向工业集中,增强企业竞争力。(2)“三产”抓提升,改变“短腿”状况,培植后续财源。要加大旅游建设开发力度和加快金融保险、信息业、文化等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多头并举的后续财源。(3)农业抓特色,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做强基础财源。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培育品牌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2、坚持依法征管,多措并举夯实财源

大力组织收入是夯实财源的直接保证。(1)加强财税征管聚财。要加强对重点企业、行业和新兴领域税源调研和监

管,坚决贯彻执行“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漏税、抗税行为。要加强欠税管理,大力清理陈欠,严格控制新欠。(2)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聚财。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强化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及国土出让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管理,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督检查,严禁各种挤占挪用、截留坐支等违规行为,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3)加强资产经营聚财。在保障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前提下,盘活存量,激活增量,通过引进外资和启动民资进行转让,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的盘活,使优质资产按市场化机制进行变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要优化服务质量,创优环境保障财源

良好环境建设是财源建设的“加速器”。(1)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坚持内资、本地客商,外资、外商,一视同仁,着力激活民间资本,引导全民创业。(2)营造积极的金融环境,企业和银行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信用,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要发挥好作用。(3)营造开放有序,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二篇:县财源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加强财源建设,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县财源建设情况调查

加强财源建设是解决财政困难,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何搞好财源建设,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既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我们作为农业大县,在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直至取消农业税以后,如

何尽快优化财源结构,提高工商税收比重,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更是财政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按照市财政局的统一安排部署,近期对全县财源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财源建设现状及特征

近年来,我县按照“以工强县、以农富民、市场带动、科教先行”的思路,实行“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大投入”经济发展战略,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培植财源,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总体态势良好。2003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4963万元,较去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第二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第三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40。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696万元,增长25.8。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5660万元,占地方收入的30.3,可比增长49;农业四税6842万元,占地方收入36.6,增长15.6;企业收入671万元,占地方收入3.6,可比下降56.8;其他各项收入5523万元,占地方收入29.5,可比增长54.1。从收入级次看,县级地方财政收入9886万元,可比增长31.5,占全县地方收入的52.9;乡镇级8810万元,可比增长12.7,占全县地方收入的47.1。今年1—3月份,地方财政收入2363万元,可比增长17.7,其中工商税收1110万元;农业四税完成560万元;企业收入完成156万元;其他各项收入537万元。我县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得益于近年来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来抓。从当前全县财源现状分析,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外经外贸、小城镇建设、民营经济四大重点工程建设,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03年,全县民营经济总户数发展到2.1万户,注册资金11.6亿元,从业人员12.6万人,同比分别增长7.2、12.1和10.8,固定资产投资达500万元以上的项目71个,全县各级各类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亿元,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5.1。

(二)重点企业税收逐步回升。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退民进步伐,有效盘活存量资产,逐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如金曼克电气集团、金贵酒业公司、金樱纺织有限公司三个重点企业预计今年比去年增收700万元,重点企业发展已走出低谷,对财政贡献率增长趋势逐步呈现。

(三)部分税种成为财政新的增长点。去年通过积极推行综合治税、加强地方税源控管,重点加强了对城市开发、恒温库、棉花加工厂、肥料厂、蒜干厂、集市税收、契税、耕地占用税等零散税源的监管和征收。2003年,全县恒温库税收1200万元,比上年增加1倍。契税和耕地占用税314万元,比上年增长103.9。

二、财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源建设的质量不优。从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看,2003年,我县不足5,低于全国和省市平均水平,这一差距反映了我县经济总量不足和经济运行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看,2003年,全国是86,全省是81,全市是75.5,我县为71。从工商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看,2003年,我县仅为30.3,仍低于省市平均水平。从税源结构上看,农业税收比重偏高,我县农业税收占地方收入的比重是37,有的乡镇高达80以上,全省平均为11,全市16。非税收入绝对数过大,比重过高,2003年全县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9.5。

(二)财源建设的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近三年来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38以上,而全县财政收入近三年来年平均增幅20左右,投资的较高增长与财税的较低增幅不协调,培植财源的作用近期还未得到有效发挥。

(三)财源建设的稳定性不强。我县是农业大县,经过多年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税收一直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农业特产税又占了农业税收的较大比重。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今年国家对农业税收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了农业特产税,降低了农业税税率三个百分点,初步统计,全县农业税收收入比去年减少6300万元。城市经济也呈现出了不稳定的发展过程,如金曼克电气集团公司、金贵酒厂、金利纺织集团曾是我县三大支柱企业,1995年以来企业上缴税金逐年大幅增长,1999年,三个企业共上

第三篇:县财源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县财源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县财源建设情况调查报告2007-02-02 21:53:56

加强财源建设,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县财源建设情况调查

加强财源建设是解决财政困难,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何搞好财源建设,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既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我们作为农业大县,在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直至取消农业税以后,如何尽快优化财源结构,提高工商税收比重,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更是财政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按照市财政局的统一安排部署,近期对全县财源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财源建设现状及特征

近年来,我县按照“以工强县、以农富民、市场带动、科教先行”的思路,实行“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大投入”经济发展战略,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培植财源,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总体态势良好。2003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4963万元,较去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第二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30%;第三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40%。全县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696万元,增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5660万元,占地方收入的%,可比增长49%;农业四税6842万元,占地方收入%,增长%;企业收入671万元,占地方收入%,可比下降%;其他各项收入5523万元,占地方收入%,可比增长%。从收入级次看,县级地方财政收入9886万元,可比增长%,占全县地方收入的%;乡镇级8810万元,可

比增长%,占全县地方收入的%。今年1—3月份,地方财政收入2363万元,可比增长%,其中工商税收1110万元;农业四税完成560万元;企业收入完成156万元;其他各项收入537万元。我县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得益于近年来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来抓。从当前全县财源现状分析,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外经外贸、小城镇建设、民营经济四大重点工程建设,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03年,全县民营经济总户数发展到万户,注册资金亿元,从业人员万人,同比分别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达500万元以上的项目71个,全县各级各类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亿元,民营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

(二)重点企业税收逐步回升。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退民进步伐,有效盘活存量资产,逐步建立

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如金曼克电气集团、金贵酒业公司、金樱纺织有限公司三个重点企业预计今年比去年增收700万元,重点企业发展已走出低谷,对财政贡献率增长趋势逐步呈现。

(三)部分税种成为财政新的增长点。去年通过积极推行综合治税、加强地方税源控管,重点加强了对城市开发、恒温库、棉花加工厂、肥料厂、蒜干厂、集市税收、契税、耕地占用税等零散税源的监管和征收。2003年,全县恒温库税收1200万元,比上年增加1倍。契税和耕地占用税314万元,比上年增长%。

二、财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源建设的质量不优。从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看,2003年,我县不足5%,低于全国和省市平均水平,这一差距反映了我县经济总量不足和经济运行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看,2003年,全国是86%,全省是81%,全市是%,我县为71%。从工商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

看,2003年,我县仅为%,仍低于省市平均水平。从税源结构上看,农业税收比重偏高,我县农业税收占地方收入的比重是37%,有的乡镇高达80%以上,全省平均为11%,全市16%。非税收入绝对数过大,比重过高,2003年全县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

(二)财源建设的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近三年来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38%以上,而全县财政收入近三年来年平均增幅20%左右,投资的较高增长与财税的较低增幅不协调,培植财源的作用近期还未得到有效发挥。

(三)财源建设的稳定性不强。我县是农业大县,经过多年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税收一直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农业特产税又占了农业税收的较大比重。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今年国家对农业税收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了农业特产税,降低了农业税税率三个百分点,初步统计,全县农业税收收入比

去年减少6300万元。城市经济也呈现出了不稳定的发展过程,如金曼克电气集团公司、金贵酒厂、金利纺织集团曾是我县三大支柱企业,1995年以来企业上缴税金逐年大幅增长,1999年,三个企业共上缴税金高达8600万元。但近年来,由于国内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再加上资金、经营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呈大幅滑坡趋势,除金利纺织集团实施破产重组外,其他企业上缴税金比以前明显下降。2003年,金贵酒厂仅上缴税收107万元(上缴中央消费税103万元),金曼克集团公司上缴税金1026万元,比2002年少缴1000万元,对地方财政贡献大大降低。

(四)财源建设增长的亮点不多。在农业产业上,税收主要还是依赖粮食种植、大蒜种植等传统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尚未形成财源”气候”。在工业产业上,招商引资项目和园区内企业产生的税收,在建设期和投产初期,相当部分要兑现优惠政策予以减免或奖

补,企业改制有一个调整、启动和发展的过程,我县多数乡镇反映目前看不到多少财源增收的亮点。在第三产业上,如果没有新的重点项目上马,新的增长点也不多。在当前税源偏紧的情况下,完成财税任务大多采取加大征管手段的办法。

(五)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经过近几年努力,我县经济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仍不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特别表现在招商引资方面,尽管县里三令五申要求把投资商看成“上帝”,努力为其提供优质环境和服务,但由于部门利益化,服务不优化,以及“三乱”现象时有发生,投资商反映比较强烈,致使一些招来的商家也难以落脚,影响了我县招商引资的成果。

三、加强财源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加强财源建设,做大财政“蛋糕”,关键是要固本开源,在继续巩固现有财源的基础上,加大后续财源的培植力度,增强财政增收的后劲。根据“十一五”规

划和省、市、县委工作会议,要立足于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今后5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平均增幅要达到20%以上,到2008年跨上3亿元台阶,要实现这个目标,应在以下五方面求财源:

(一)要在思路转变上求财源。一是强化工业财源的观念。欠发达地区财源建设的路径,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农业财政、工业财政、第三产业财政。三个阶段的依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财源建设中带有规律性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县财政还正处于农业财政向工业财政的转型过渡期。要快速完成这个过渡期,对于我县财源建设而言,必须强化工业财源第一位的观念,把主攻工业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二是树立效益型财源观念。即在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方面,要以效益为中心,兼顾速度。当前,我县在发展经济尤其是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了重数量不重效益的现象,只要引得进

来,什么优惠条件都给,且期限过长,以致于一些引进来的企业对当地财政根本产生不了多大效益。如果没有经济效益,地方财政得不到好处,花大力气引进的这些项目也达不到我们财源建设的目的。三是树立非均衡发展财源观念。著名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指出,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奥秘所在。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后续税源培植上也不可能“齐步走”。非均衡发展,就是集中优势区域建设财源,带动落后区域发展财源,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当前,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率先把××镇、胡集镇、吉术镇三个中心镇建设成我县三个经济强镇,形成我县的“板块财源”,5年内使其gdp和财政收入占全县总量的比重均达到40%以上。同时,积极扶持王丕镇、卜集镇、兴隆乡三个欠发达乡镇的财源建设,5年内使其gdp和财政收入占全县总量的比重也要达到20%。最终实现全县财源建设的均衡发展。

(二)要在本地资源优势上求财源。建设财源必须与本地的资源优势相结合,我县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元葱之乡和金谷之乡,具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煤炭资源。因此。构筑我县新型工业框架必须要充分利用好本地资源,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大力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积极推进各类农产品和煤炭精深加工,大幅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农业比较利益和科技含量,拉长产业链条,促使工业与农业互动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我县实际,今后财源建设方向是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七大主导产业。(1)以大蒜、果蔬、畜禽、粮食为资源,通过提升加工层次,新上精深加工项目,培植以金德果蔬、金贵酒业、宏泰公司、大连益康集团金路公司为骨干的食品加工产业。(2)充分利用我县机电工业的产品、市场和品牌优势,构筑以金曼克电气集

团为龙头,以变压器公司、电器制造公司为骨干的机械电气产业。(3)吸收引进高新技术,特别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着重发展以华雨制药为龙头的生物制药产业。(4)开发生产高质棉纱、高精棉纺、出口服装等产品,形成以金樱集团为龙头,以冰川棉业、金山棉业为骨干的纺织服装产业。(5)大力发展煤炭生产、洗煤炼焦、热电联产、煤炭化工和精细化工,组建以花园煤矿、肖云煤矿、金桥煤矿、热电公司、××尿素厂为骨干的煤电化工产业。(6)利用我县农产品出口优势,积极发展包装业,组建以华盛彩印、金江彩印、安利木业等为骨干的包装印刷产业。(7)以发展环保、节能新型产品为方向,组建以金巨公司、日本富泰环保材料、辉煌塑业为骨干的新型建材产业。

(三)在市场运作上求财源。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多上一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对地方财政贡献率大的项目,多上一些发挥我县资源优势、有发展潜力、创税较多、有利于扩大财源建设的项目。二是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开发园区建设财源。在园区建设中,不仅要善于筑巢引凤,而且要敢于引凤筑巢。采取以地抵资的方式,引进客商对园区土地进行分期开发,实现园区开发和财源建设的“双赢”效果。三是采取市场运作的形式经营城市建设财源。加快城市建设是财源培植的重要途径,要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有计划的把城市土地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做活以地生财这篇文章。如县城区近几年通过经营城市土地筹集资金,不仅缓解了城市建设中资金“瓶颈”问题,还增加了土地收益和相关税收。四是采用市场运作方式经营国有资产建设财源。对国有资产的处置,要改变过去的做法,通过竞价拍卖等方式,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增加财政收入。

(四)要在机制创新上求财源。一要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按照“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实行县乡“分级分税分管”,增收全留,一定多年。对县经济主管部门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收支挂钩,权责利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各乡镇、部门建设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二要创新财源建设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当前,要按照“谁发展、谁受益,发展快、多受益”和“下管一级、综合奖励”的原则,尽快建立增动力、强活力的奖励机制,变“要我增收”为“我要增收”。三要创新财源建设资金扶持机制。按照税收受益和分级负担的原则以及贡献与奖励挂钩的办法,建立纳税大户奖励专项资金,对财政贡献大的纳税户,实行为企业贷款贴息及其它投资补助,以促进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做大做强,增强发展后劲,壮大税源基础。

(五)要在创优环境上求财源。一是创优税费公平环境。调查发现,有些招商引资项目对财源建设的作用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各乡镇优惠政策过多过滥,有些税收应收未收。建议县政府出台一个全县税费优惠政策的指导性意

见,以规范各乡镇优惠政策。二是创优创业投资平等环境。启动民资创业增加财源,是当前我县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建议县政府在考核机制和政策制定上明确内资创业与外商投资的平等待遇。民资创业活跃,财源建设也就兴旺。三是创优金融信贷环境。中小企业贷款难是制约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除企业本身和银行之间建立良好的信用外,可尝试建立政府指导下的中小企业贷款基金,或完全由民资组成股份制性质的担保中心等金融中介机构,以此支持企业的发展,壮大地方后续财源。

二○○四年四月十九日

第四篇:重点工业企业财源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重点工业企业财源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去年11月中旬,我们对武穴市6户重点工业企业近三年来的财源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座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与数据,基本摸清了全市重点工业企业财源建设的状况,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好范文版权所有

从调

查的6户重点工业企业情况看,除广济动力机有限责任公司外,其余5户企业2001年职工总数为3997人,其中在岗3211人,离退529人。2002年,6户企业资产总额为102937万元,负债总额为39836万元;2003年资产总额为113466万元,负债总额为49987万元;2004年资产总额为119108万元,负债总额为52818万元,近三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5.2,57.98,57.79。从销售利税情况看,除广动外,5户企业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35279万元,利润4087万元,平均利税率为12.49,缴纳各项税费4866万元;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46343万元,利润5202万元,平均销售利税率为11.56,缴纳税费达5558万元;2004年,6户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531.6万元,利润3863.8万元,利润减少主要是广动亏损所致,平均销售利税率6.35,缴纳税费总额为4983.8万元。

客观分析武穴市重点工业企业财源建设状况,其成功的经验与作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突出”上:

㈠突出改革创新。祥云集团公司前身为武穴市化工总厂,1997年改制后企业陷入市场萎缩、效益下滑、债务沉重、亏损巨大的困境,2000年3月,公司亏损额达500多万元。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公司致力于革新除弊,实现三年三大步,步步见成效。一是创新用人机制。即通过精减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实行干部招聘制,职工全员竞争上岗,增强员工风险与竞争意识;二是实行风险承包。即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为宗旨,实行目标管理,对各分厂一把手实行风险承包,包产量、质量、消耗及成本。同时设立科研进步、市场开拓等专项奖励;三是加大技改投入力度。2004年公司投入技改资金1000万元,使公司主导产品磷铵的年生产能力增长到24万吨,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据第一位。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和21。

㈡突出技术革新。广药股份有限公司是黄冈市第一家上市公司,1999年11月正式挂牌上市,现拥有总股本1.71亿元,主导产品维生素b2质量、技术含量和规模为国内同行业第一,世界第三。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公司坚持走技术革新之路,全面提升企业核竞争力(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市场、核心人才),在国际上率先用低成本发醇工艺解决了核黄素化验成生产工艺无法克服的难题,实现了利润翻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004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6.9,主营业务利润5547万元,净利润1923万元。上缴税收为3539.3万元。

㈢突出市场竞争。梅园活塞有限公司是一个有近50年历史的企业,八十年代前主要以农机和压面机为主导产品,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个生产内燃机活塞的专业公司,产品与国内大型骨干企业一汽、二汽、玉柴、常柴等主机配套,1996年通过了国际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企业的发展靠的是瞄准市场、开发市场,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的经营理念是“诚信天下,永续经营”。“十五”以来,公司实现产值3.5亿元,实现利税5660万元,资产总额达5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仅为42。

㈣突出质量意识。长江工具厂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实行层层目标绩效考核,对工人实行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实行上岗资格证制度,以招标采购、节能降耗、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成效显著。2004年,公司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719万元,实现销售额1368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

1、企业增长后劲不足。客观上讲,武穴市工业企业家底大多是“八五”时期靠政府投入为主建立起来的,“九五”以来新上的一些项目,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和市场分析研究不够等原因,造成实际效益与设计预期效益相差较大,企业债务负担沉重,缺少发展后劲。如多菱集团本是一致看好、可望上市的骨干企业,但由于投资决策失误,1997年增资扩股不仅没有产生效益,而且成为巨大的包袱。2003年,多菱集团累计亏损2600万元、应收款达1.2亿元。2004年销售收入不足8000万元。因开工严重不足、设备闲置、成本费用居高不下,对乡镇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大打折扣。

2、财税收入增长缓慢。由于财源建设质量不高,作为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市,武穴市财政收入增长率由16.1下降到7.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6.28,

第五篇:财源建设情况

(一)如何培育壮大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实现我区财政状况的根本性好转,为新区全面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结合实际调查,就下一步全区财源建设工作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一年来财源建设取得的成效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财税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两个确保”,立足服务于“振兴洛龙经济,建设洛龙新区”的总任务,以开源节流为基础、以强化征管为保障、以制度改革为动力,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齐下、步步为营,不断加快财源建设步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其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一宽、一小、一新”:

1、通过发展传统产业,拓“宽”了财源建设收入渠道。鉴于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产业基础薄弱,我们今年仍然把财源建设的重点放在三大传统产业上,着力培育传统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税收渠道。在工业上,通过企业改制,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促使现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市场竞争力普遍增强。枣园炭黑厂、郊区磷肥厂等35家停产半停产老牌企业恢复了生产,正逐步摆脱困境,洛阳大华机器厂等一批骨干企业的销售收入、企业利润、上交税金同比均呈增长态势。今年前十个月,全区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0400万元,仅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就完成增加值9868万元,同比增长13.3 %;乡镇企业完成入库税金5544万元,同比增长23.6 %。同时,新上拟上的伊高高尔夫训练场、福达美生物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洛阳海龙麦精粉有限公司等105个项目,必将给我区带来了新的财源。在农业上,成功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截止十月底已完成561万元,占全年任务的96.6%,为去年同期的247.1%;突出龙门西山万亩绿化工程和隋唐遗址农业高效园区两项重点建设,重点扶持十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税源结构。在第三产业上,重点发展以关林市场为龙头的商贸业,年初安排的10个商贸市场建设项目中,新村花卉交易市场等四个市场已建成运行,另外6个市场正在建设。

2、通过强化税收征管,缩“小”了财源建设流失漏洞。上半年,区发展工商指挥部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对全区工商企业现状和纳税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地摸底调查。调查了解到,全区852家企业有123家在纳税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个体工商户、房屋租赁户、私营医疗机构等行业也存在漏税现象。据此,我们区别不同情况,加大了扭税力度。对123家企业中已注销、停产、破产、迁出或属于不具纳税法人资格、享受免税的80家进行了核查落实,已扭为正常纳税的39家,另有4家正在争取中,并调整了一些不合理税赋。同时,个体工商户的扭税也取得了较大成效。其中,李楼乡清查漏税个体户54个,补交税款5.56万元;关林镇对8家个体诊所实行定税,对两个村新开征个人房屋租赁税,每年可增收50万元;安乐镇今年仅对300家个体工商户税赋偏低调整一项,就可增税50万元;龙门镇对寺沟村塑料加工个体户漏税进行了专项治理,补收税款8.1万元,罚款4.05万元,并通过调整定税方式,仅国税一项每年就可新收20万元。据统计,在整个扭税过程中,全区增税总额为538万元,其中安乐、古城均达到200万元。预计年底全区增税可达600万元以上。

3、通过改革财政制度,更“新”了财源建设管理体制。通过改革,我区改变了九八年分税制以来实行的“递增上交”或“补助递减”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目前实行的是“划分收入、核定收支、定额上解、增收分成、自求平衡”的财政体制。按照财政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从有利于乡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出发,将适合于乡镇管理的收支划归乡镇,做到乡事乡办,乡财乡理,调动乡镇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在保证乡镇既得利益的基础上,从增量中调剂财力,保证区乡两级政权正常运转,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区乡两级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同时,今年以来,我区围绕建立公共财政的目标,制定下发了《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调控资金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办法》、《政府采购制度实施方案》、《区直行政事业单位单一帐户集中支付分户核算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以实行收支两条线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成立会计核算中心等为内容的财政支出制度“四项改革”,为财政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前十个月,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6241万元,占全年预算7297万元的85.5%,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同期5130万元增长21.7%;按目标口径计算完成6953万元,占目标的86.9%,比去年同期5668万元增

长22.2%。其中,增值税完成1480万元,占年任务的83.6 %;营业税完成1614万元,占年任务的68.2%;个人所得税完成432万元,占年任务的74.5%;房产税完成398万元,占年任务的99.3%;城建税完成333万元,占年任务的92.5%;企业所得税完成280万元,占年任务的107.7%;教育附加收入完成190万元,占年任务的84.8%;工商税完成93万元;农业税完成561万元,占年任务的96.6%;罚没及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754万元,占年任务150 %;排污费收入完成 74万元,占年任务的92.5%。全区财政收入整体上运行情况良好,达到并超过时间进度2.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39.8%。

到十月底,全区累计支出9135万元,占年预算12612万元的72.4%,比上年同期7508万元增长21.7%。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深入分析当前财政形势,感到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收入稳定性差,个别税种进度缓慢,非税收入比重大,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财政形势还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是:

1、缺少骨干企业,工业的主导财源地位尚未确立。一方面我区工业企业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由国营大厂和科研院所带动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随着形势的变化已逐步失去了竞争力和活力,除了勉强维持生计的老企业外,缺乏真正象新安、伊川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深加工、低投入、高产出的企业,可谓“星星多月亮少”,形不成骨干支撑性财源。一些原来的骨干财源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下滑势头,原纳税大户白马寺炭黑厂改制前处于停产状态,关林市场、古城机械厂与前几年相比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另一方面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招商引资新上的项目,大多是中低水平的一般加工性项目,高水平、上规模、精加工的项目少尤其是高新技术项目更少,难以形成足够的后续财源。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在发展上存在“三缺”:一是行业缺支撑。使我区应有的优势和能量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二是产品缺名优。全区目前在区外、省外市场打得响的工业产品很少,绝大多数只能内销且价格高。三是发展缺资金。由于国家实施了收紧银根的金融政策,对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加之过去企业长期靠向银行贷款维持生产,发展壮大十分困难,导致工业企业呈现出严重的“贫血症”和“虚脱症”。

2、农业产业规模效益尚未充分显露,农业对财政贡献力较弱。从今年前十个月的税收比例看,农业方面的收入同其它产业相比所占比重最低。究其原因,一是作为实际意义上的农业区,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推广的步伐还不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低,传统农业在农村财源中仍占据主要地位。二是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低。近几年,我区虽然强力发展五大农业主导产业,但是产业布局还比较分散,产业重点还不突出,产业孕育还比较稚嫩,多数乡镇没有形成农业产业规模效益。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农业龙头企业,一方面其自身产品转化增值率低,辐射带动能力不足,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经营效益不佳;另一方面在对农业龙头企业税收征管缺乏依据和有效的手段,导致农业财源增收缓慢。

3、经济发展粗放,财源建设质量不高。一是今年以来,小城镇建设、平坟扩耕、新区规划、合点并校等重点工作很多,导致乡镇主要领导投入财源建设和税收征管的力度不足。二是监管力度不强,税收仍然存在“跑、冒、滴、漏”等流失现象。据了解,龙门风景区有60户工商户没办理营业执照,不纳税,有60余家石灰窑由市沙石办征收,另外在一些乡镇的不少企业存在着定税以及异地纳税等现象。三是个别单位和部门从局部利益出发,培植涵养税源观念落后,服务意识不强,“四乱”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区委、区政府虽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由于个别乡镇贯彻落实的还不是很到位,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调动的不够,使这些政策措施在促进企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方面的作用还发挥得不充分。五是在财源建设的具体抓法上存在着重当前轻长远、重骨干轻一般、重开发轻管理、重索取轻给予的“四重四轻”现象。

三、对解决当前问题和困难的思考

下一步,在财源建设上的基本想法是:坚持税收征管和涵养税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洛南开发建设为契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突出农业基础产业、二三产业、工业园区和改进税收征管措施四个重点,力求在壮大基础财源,振兴主导财源,培育新兴财源,挖掘现有财源上实现新突破,促进我区财政形势的进一步好转。

1、大力建设支柱农业,壮大基础财源。针对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农业财源建设的重点应放在调整产品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和完善征管措施上,使农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能力随综合效益的提高同步增长。一是积极调整农产品结构。就我区而言,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农业用地必将迅速减少,追求粮食总量已没有太大的意义,农业生产的思路应随城市需求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近年来我们在政策引导、规划调整、技术服务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启动了龙门西山万亩退耕还林绿化工程、隋唐遗址7000亩观光农业项目、通道绿化、村庄绿化等农业开发工程,已经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些措施不仅没有受到粮食问题的影响,相反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大力响应和支持。因此,我们确定的调整农业结构、优化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要在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肉蛋禽奶方面继续狠下苦功,使全区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二是随着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着重培育更多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增强龙头公司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促进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迈进。三是在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注意健全和完善对这类企业的税收征管措施。当前我区的农业龙头公司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各级各部门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在信息、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更加周密完善的服务,促其上规模上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想方设法改变在发展农业企业中政府“得势不得分”的现状。各有关部门特别是税务部门要加强对农业企业的税收征管,探索建立适合区情和国家税收政策的税收模式,真正把农业的发展体现在财政收入上,实现富民和壮大财政收入“双赢”的目标。

2、搞活二产发展三产,振兴主导财源。在工业上,可考虑实施“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好现有企业内部挖潜,一手抓好新上项目总量增加,全面振兴工业企业这一主导财源。首先,抓好现有企业的“盘活、规范、管理、提高”。当前我区263家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已基本结束,下步重点要放在引导改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来,组织人员成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导组,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的《加强企业统计管理的意见》,强化对改制企业的监管和服务,确保企业生产效益和税收同步增长。要突出抓好35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扭亏增盈,建立健全扭亏增盈责任制,落实向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倾斜的扶持政策,调动企业跻身名录库的积极性,尽快扭转企业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其次,抓好招商引资和新上项目的开工,特别要抓好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成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和“月亮”型财源。

在三产的发展上,要充分发挥我区的商贸、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实施“三区五带三景点”的发展战略,整体推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三区”即以关林市场群为龙头辐射带动关林、安乐两镇建设洛南地区的物流中心区;以大学城、市直机关等教育行政中心为依托在古城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三产服务中心区;以小城镇为载体发展各类工商企业,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区。“五带”即遵循城市规划,在关林大道、王城大道、洛龙路、洛白路、洛常路五条公路两侧,进行沿路经济开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沿路经济带。“三景点”既以龙门、白马寺、关林三大旅游景点为龙头,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厚的优势,深入挖掘旅游资源,进行系列产品开发,拉长旅游业的产业链条,改变旅游业发展现状。通过“三区五带三景点”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思路,逐步形成我区各具特色,相互联接,功能完备,共同发展的第三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增加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比率。

3、以“一大四小”工业园区为平台,强推招商引资,培育新兴财源。要转变财源建设中“星星多月亮少”的局面,实现财政收入的跨跃式增长,必须在培育新的财源上狠下功夫。首先,我们要抓住机遇,建好用好洛龙科技园和白马寺、关林、辛店、李楼等四个工业园区这个经济发展的平台。通过强力招商,优化环境,增强服务,将工业园区培育成我区新的最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发挥新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衍生的财源优势。随着洛南大开发的全面展开,我区将在今后数年内迎来一轮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热潮。这大批的建设项目是我区新的税收增长点,各相关乡镇和税务机关要抓住机遇,依法强化征管,确保重点工程各税种的足额征收。今后凡在洛南涉及占地的建设项目,必须要在妥善安置农民和按属地纳税原则交清税款后方可开工建设,以此保证重点工程税源足额收缴。三是发挥便利的区位优势吸纳退城进郊项目。加强同市直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加强信息交流,掌握动向,利用“一大四小”工业园区,根据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吸纳退城进郊项目,努力扩充我区经济总量。

4、改进管理措施,挖掘现有财源。一是落实监控促收制。经贸委等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我区关于《加强企业统计管理的意见》,深入探索对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的新方法、新措

施,尽快改变有的企业“生产红火,缴税低落”的不正常现象。二是实行重点监督促收制。积极探索财政部门监督职能发挥的新路子,每年选择若干家税利大户,进行纳税监督,督促征收机关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监督企业依法纳税、主动纳税。三是实行政策扶持制。对财政收入贡献大的企业,由各级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办法,每年评出税收贡献大的进行奖励,调动纳税大户依法纳税的积极性。四是试行财政、税务、国库计算机联网,取消税收过渡户,切实做到税款直达国库,增强税款入库的透明度。五是切实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质量,制定收入质量考核体系,实行增量和质量双档考核,按超额部分的比例给予一定的奖励。

为保障财源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由区主要领导牵头建立全区财政和税源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协调全区的财政和财源建设工作;由区财政部门牵头,成立经贸、统计、税务等相关部门和7乡镇主要领导共同参加的财政通报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全区财政收入进度,分析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制定下步工作重点,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税收奖惩激励机制,把财政和财源建设与干部政绩考核、单位年终考评等结合起来,奖优罚劣,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各部门进行财源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和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全力抓财政和财源建设。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财政和财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财政税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广大干群关心和支持财政建设,努力营造全员抓财政的良好工作格局,不断开创我区财政工作新局面。

下载黄夹镇财源建设调查报告(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夹镇财源建设调查报告(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全区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2005年10月14日为更好地促进全区财源建设工作健康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区政协牵头组织区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和统计局等单位及部分政协委员,于8月12日至9月底......

    关于全区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2005年10月14日为更好地促进全区财源建设工作健康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区政协牵头组织区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和统计局等单位及部分政协委员,于8月12日至9月底......

    财源建设情况汇报

    财源建设情况汇报**江南工业园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部署和市委王可书记推出的"三个三"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一园两城三中心"建设,区委、区政府集中全区力......

    加强乡镇财源建设

    加强乡镇财源建设,做大财政“蛋糕” ——武进区湖塘镇协税护税工作情况介绍武进区湖塘镇位于常州市南部,是武进区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32个行政村......

    市财源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快经济发展,培植壮大财源的一系列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大力发展税源经济,积极培植地方财源,为财政增收奠定......

    税费财源建设情况汇报

    一、立足实际,把财源建设建立在发展税源经济上二、以项目为支撑,壮大支柱财源目21个,总投资46.5亿元,其中正大、天丰、环宇3个机制焦项目,总投资12亿元,年生产能力210万吨,今年全部......

    调查报告黄

    调查报告 姓名:黄利坤专业:行政管理学校:肇州电大 写作提纲 调查目的:对农民工学习需求做全面分析,促进农民工学习与培训机制的制度化、健全化。 调查内容:(1)农民工学习需求的基本......

    经济开发区财源建设工作总结08.19

    经济开发区财源建设工作总结今年以来,经济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大干项目一百个,力争夏津大变样”为工作目标,坚持突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集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