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5 11:3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

作者: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公用事业管理局时间:2011-4-14 16:15:15网友评论 0 条

为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水平,打造现代宜居城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城市管理权限下放、工作重心下移的总体要求,合理调整城市管理工作职权和职责,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分级管理、责任明确,市区联动、权责对等、高效运转”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实现城市整洁干净、文明有序、生态宜居。

二、基本原则

(一)重心下移,分级负责。将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赋予城市区、街道(乡镇)相应城市管理职权,充分发挥其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二)责权利相统一。坚持编随事走、人随编走、费随事转,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管理权与执法权相对应。

(三)一事一主体。明晰权责边界,坚持一事一主体,避免职责交叉。

(四)强化考核,奖惩分明。科学制定城市管理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市级统筹考核督查体系,实行重奖重罚。

三、职责分工

(一)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职责

1.负责审议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工作目标

和任务;

2.负责制定城市管理制度;

3.负责制定城市管理重大资金分配和安排计划;

4.负责协调处理跨区、跨部门重大城管事项;

5.负责确定每月考评重点,对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实行考评;

6.负责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二)市直相关部门职责

1.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

(1)负责拟制全市城市管理年度目标、任务、重点、措施方案;

(2)负责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组织考核承担城市管理职责的市直部门和城市区(示范区);

(3)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城市区(示范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城管行政执法工作;

(4)负责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业务培训、考核、评比工作;

(5)负责全市环境卫生行业发展规划、标准制定等行业管理,负责全市集中统一处理垃圾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6)负责城区绿化、燃气、灯饰亮化以及市管公园、广场市容环境的行政处罚工作;

(7)负责城区公园(含游园)和东方红广场、白石广场、锦源广场的维护和管理;

(8)负责城区内(不含小街小巷)绿化行业规划及建设、管理和义务植树工作;

(9)负责城区道路(不含小街小巷)绿化占破审批工作;

(10)负责城区道路灯饰亮化设施维护管理工作;

(11)负责全市燃气行业日常监管和安全工作;

(12)负责城区大型户外广告审批、日常管理和行

政处罚工作;

(13)负责配合城市区对辖区两轮摩托车、三轮跑跑车、残疾人代步车等非法载客营运和乱停乱放的行政处罚工作;

(14)负责城市管理事(部)件投诉的受理、交办、监督工作;

(15)负责配合全市数字城市平台建设,牵头组织数字城管系统建设。

2.市城乡规划局

(1)负责中心城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包括新(扩、改)建筑物、构筑物(含道路、管线沟渠、通讯及供电线路设置、户外各种工程设施)的规划行政许可与管理;

(2)负责全市城区范围内规划监管工作;

(3)负责牵头全市数字城市平台建设。

3.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负责城区建筑施工工地(包括围挡、进出通道硬化、废水废渣处理、垃圾处置及场内外材料和设施的摆放、施工车辆带泥污染道路处理等)管理及行政处罚;

(2)负责督促城区建设业主抓好各类市政设施建设项目移交前的维护管理;

(3)负责城区道路(不含小街小巷)占破审批工作,负责道路违章占破行政处罚工作;

(4)负责城区桥梁及引线、附属设施维护维修和安全工作;

(5)负责城区道路(不含小街小巷)路面维护及道路市政设施(含各类井盖)管理,负责污水管网建设、疏浚工作。

4.市国土资源局

(1)负责全市集体土地及房屋征收与补偿监督管理工作,起草相关政策性文件,下达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征拆任务,拟订并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审核发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并监督上述两个公告的执行,监管征拆资金,负责对区人民政府集体土地及房屋征收实施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负责对储备土地进行环境卫生管理;

(3)负责配合全市数字城市平台建设。

5.市房产管理局

(1)负责全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监督管理工作,起草制定相关政策,拟定征收决定和征收补偿决定,审定补偿安置方案,监督管理补偿安置资金和征收评估等工作,负责对区人民政府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实施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负责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直管公房管理以及房屋交付使用后物业管理的协调、监管工作;

(3)负责协调、落实出售后的公房及其他散居楼户的物业管理移交工作;

(4)负责协调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联动工作。

6.市公安局

(1)负责城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车辆停放管理及行政处罚,负责人行道机动车(不含两轮摩托车、三轮跑跑车、残疾人代步车)停放管理及行政处罚;

(2)负责配合城市区对辖区两轮摩托车、三轮跑跑车、残疾人代步车等非法载客营运和乱停乱放的行政处罚工作;

(3)负责城区超重、超载、超宽车辆管理及行政处罚;

(4)负责对偷盗、破坏市政公用设施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5)负责对阻碍执法、暴力抗法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市环境保护局

(1)负责对影响市民生产生活的工业噪音、建筑施工噪音管理及行政处罚;

(2)负责对城市超标排放污水、粉尘、废弃物管理及行政处罚;

(3)负责城区工业废渣、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置管理及行政处罚。

8.市交通运输局

(1)负责长途客运车站、码头、渡口及其相关设施的环卫清扫保洁及市容管理工作;

(2)负责对城区非法载客营运车辆(不含两轮摩托车、三轮跑跑车、残疾人代步车)的行政处罚工作;

(3)负责配合城市区对辖区两轮摩托车、三轮跑跑车、残疾人代步车等非法载客营运和乱停乱放的行政处罚工作。

(4)负责公共交通行业发展规划和服务监管,公交线路规划,公交车、出租车车容车貌和秩序监管,公交站牌维护工作。

9.市水务局

(1)负责市管河道的维护、监督、管理;

(2)负责牵头整治城区段湘江河道采砂;

(3)负责城区自来水管网日常维护工作。

10.市商务局

(1)负责城区农贸市场建设;

(2)负责直管市场卫生、秩序等日常管理工作。

11.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1)负责审批大型户外广告发布内容;

(2)负责对集贸市场、专业市场的监督管理;

(3)负责依法取缔城区无照经营的小餐饮店、小废品店、小修理店、小洗车店、小商品店。

12.市民政局

(1)负责对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做好收养、社会救助工作,对无名尸体做好处理工作;

(2)负责城镇标准地名的命名和更名管理工作,负责地名标牌、路牌的规范管理工作。

13.市卫生局负责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相关工作。

14.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未经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店依法取缔。

15.市财政局

(1)负责市级城市管理资金的组织、安排和使用监管;

(2)负责对城市区城市管理资金使用的监督;

(3)负责对城区垃圾处理费的归集。

16.市文明办负责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市民素质。

17.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考核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的城市管理、考评和执法工作,考核结果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18.市监察局负责城市管理的督促、检查工作,对城市管理工作中违规违纪的领导干部进行查处。

(三)区级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职责

(1)负责领导辖区内城市管理工作;

(2)负责辖区内(不含市管公园、广场)市容市貌管理(含布幅广告依法拆除)工作;

(3)负责辖区内环卫保洁(含绿化带内垃圾清理)工作,雨湖区负责一、三桥和杨梅洲大桥环卫保洁,岳塘区负责二、四桥环卫保洁,城区新增桥梁由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明确分工;

(4)负责辖区内市政环卫设施(不含垃圾处理场)的建设、购置、管理和维护工作;

(5)负责组织辖区内行政、企事业单位和居民落实城市管理责任;

(6)负责辖区(不含市管公园、广场)商业占用、小街小巷道路占破和破绿审批(区长审批),私人建房的建筑工地围挡管理和施工车辆带泥污染城市道路管理;

(7)负责辖区内除市直管市场外的其他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的环卫保洁、执法以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对市直管市场的环卫保洁和秩序进行监督;

(8)负责辖区两轮摩托车、三轮跑跑车、残疾人代步车等非法载客营运和乱停乱放的执法工作;

(9)负责辖区内小街小巷的道路、排水、园林绿化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10)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土地和房屋征收与补偿事务工作;

(11)负责辖区内控违拆违工作;

(12)负责辖区内渣土管理和执法工作;

(13)负责辖区内建筑垃圾的处置工作;

(14)负责督促辖区内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落实卫生清扫、绿化维护工作;

(15)负责辖区内犬类动物管理工作;

(16)负责市人民政府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四、机构设置

1.将市城市道路绿化维护处、市城市绿化办公室职能整体并入到市园林管理处,市园林管理处更名为市园林管理局。撤销市城市道路绿化维护处、市城市绿化办公室。

2.市桥梁维护管理处由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管理调整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管理。市市政设施维护处与市桥梁维护管理处合署办公。

3.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直属分局更名为直属支队;撤销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雨湖分局、岳塘分局,设立雨湖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岳塘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为区人民政府直属正科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

4.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环境卫生行业管理和全市集中统一处理垃圾场的建设与日常管理,其他职能下放到雨湖区和岳塘区,设立雨湖区环境卫生管理所、岳塘区环境卫生管理所,为归口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管理的副科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5.设立雨湖区土地和房屋征收事务管理办公室、岳塘区土地和房屋征收事务管理办公室,为区政府直属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设立雨湖区土地和房屋征收事务所、岳塘区土地和房屋征收事务所,为隶属区土地和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管理的副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承担辖区内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的具体工作。撤销市国土资源局雨湖征地拆迁事务所、岳塘征地拆迁事务所,撤销市房产管理局城镇房屋拆迁事务所,其人员编制按工作任务比例下放到雨湖区、岳塘区。

6.在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内设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考核科(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考核办公室),负责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及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考核工作。

7.设立市城市管理信息监督指挥中心,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管理。

8.城区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备城市管理专干,从现有人员中调剂解决。

五、人员分配、资产处置、经费保障和考核奖励

(一)人员分配

1.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将涉及职能下放的单位人员,按照2010年建成区面积和工作量比例下放至雨湖区和岳塘区,保留原有的行政级别和工资待遇,由雨湖区、岳塘区统一安排工作。已办理正式离退休手续的人员由市直主管部门管理。县处级领导干部由市委统一安排。

2.将原湘桥股份有限公司安置到市直单位的人员(不含安置到市灯饰管理处人员)整体划转为城管人员,按2010年建成区面积和工作量比例下放到雨湖区和岳塘区。

(二)资产处置

对职能调整或下放单位的资产和债务(包括历史欠账)进行审计、确认后,将可移动设施设备根据雨湖区和岳塘区城区面积、作业强度按比例下放至区,由区政府统一调度使用。办公场地按属地原则下放至区。

(三)经费保障

1.市财政以2010年预算(剔除一次性专项)为基数,将城管行政执法和环卫投入(除公园、广场外)按雨湖区、岳塘区分担的人员、工作量以及其他因素分配下放至区,支出基数进入区级财政预算。市财政投入保持每年与财政收入、支出增长相同步。

2.大型环卫设备的添置和更新、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的建设由城区政府每年年初提出计划,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审定后,由市财政进行政府采购,费用按购置合同由市区按照5:5的比例分担。

3.市财政每年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列支5%,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下放到城市区用于城市管理工作。

4.下放到区的行政执法罚没收入、环卫服务收入由城市区(示范区)统一征收和支出,纳入区综合财政预算管理。

5.各城市区(示范区)将城市管理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并逐年增加投入,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城市管理工作。

(四)考核奖励

1.考核对象。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内容细化、指标量化的城市管理考核评比试行办法,对具有城市管理职能的市直部门和雨湖区、岳塘区(含高新区)及九华、昭山示范区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的履职情况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考核。

2.考核范围。确定相应的年度考核责任目标及考核奖惩标准,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城管执法、资金保障等指标进行考核。

3.考评方式。实行日检查、周反馈、月奖罚。

4.考核评价。

将城管工作列入对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根据工作量大小,对具有城市管理职能的市直单位绩效考核分值增加到5-50分,雨湖区、岳塘区(含高新区)增加到20分,九华、昭山示范区增加到5分。同时,市政府设立奖励资金,每月召开城市管理考核讲评大会,对市直部门和城市区(示范区)实行奖罚兑现。市直部门在城市区设立的分局,由区统一考核,主要负责人工作不力,不服从区委、区政府统一指挥和调度的,由区委、区政府向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报告,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调查核实后责成其主管部门对该负责人就地免职或调整其工作岗位。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工

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蔡建

和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彭雁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建平,市人民政府副巡视员陶新水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机构人员编制分配组和资产处置组。机构人员编制分配组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谭明海任组长,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房产管理局、雨湖区政府、岳塘区政府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资产处置组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罗正良任组长,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监察局、市房产管理局、雨湖区政府、岳塘区政府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城市区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搞好职能职责和人员、设备的接管工作,确保体制改革过程中管理不松、人心不乱,工作正常开展。

(二)做好思想工作。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过程中,将事权与人权、财权一并下放到区,对市、区两级和市直有关部门的管理职权职责进行了相应调整,所涉单位的工作人员岗位将作相应调整。涉及人员调整的市直主管单位党委要做好调整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解、支持、服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相关部门应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员分配方案,做好移交工作。

城市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下放人员的工作岗位,切实做

好接收工作,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三)严明纪律要求。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涉及到职权职责和利益调整,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要以改革大局为重,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改革方案,不得突击提拔干部,在调整期间冻结所有单位的人员编制。严格遵守相关政策,不得私分财物,不得擅自处理设施设备。对拒不执行市、区改革部署,延误工作,或违反财经纪律、人事纪律的人和事,追究主要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涉及违法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前凡与此文件内容冲突的,以此文件为准。

主题词:工作部署 城市管理体制△ 实施方案 通知

中共湘潭市委办公室 2011年4月12日印发(共印260份

第二篇:如何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新塘乡财政所 刘新

乡镇财政是乡镇政府为了实现其基层政权的职能,在乡镇范围内对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是乡镇与县(市)和乡镇与企事业以及乡镇其他经济单位之间在收支划分和财政、财务管理职责权限方面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乡镇财政管理的基本规范。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要正确处理乡镇财政分配中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乡镇财政是财政体系中的基础环节,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关系到公共财政的振兴和政权的稳定,关系到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因此,认真调查研究乡镇财政体制现状,分析其利弊和主客观原因,积极探讨解决对策,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九江县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自2007年全面实施了“乡财乡用县监管”,经过三年多的运转,运行秩序良好,既保证了乡村两级基层政权组织的运转,规范了“三农”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坚持了财权和事权的统一,增强了乡镇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实现了乡镇政府由单一管理转为多元化的服务性政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和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所有惠农、支农资金全部由乡镇财政所负责管理,因此,迫切需要完善乡镇财政职能,进一步的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一、现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运行的成效

(一)乡镇贫富差距缩小,经济薄弱乡镇财力显著增长。在体制执行期内,县财政对经济条件好,财力有增长的乡镇,适当多集中部分财力,同时在体制结算、转移支付等方面,对经济条件差的经济薄弱乡镇进行倾斜,从而通过合理调节财力,促进了地区间的均衡和协调发展。

(二)创新了乡镇财政管理理念。各乡镇把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作为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财政监管、规范理财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化解乡村债务和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推进了财政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树立了“为公理财,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财政发展新理念。引导乡镇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杜绝了乡镇举债搞建设,超前消费的错误行为,从而,为不断提高乡镇理财、聚财和管财工作水平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三)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乡镇所有银行账户取消后,各种渠道资金都进入财政专户,便于资金“捆绑’使用,为政府统筹管理资金和运用财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基本克服了资金分散所造成的损失。同时,通过财政预算的编制核定及资金统一核算、综合平衡,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规范化、防止资金流失与挪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四)规范了乡镇政府理财行为。一是乡镇财政预算内外收入全部上缴县级财政集中管理和核算,确保了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促进了乡镇收入有效增长。二是支出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和拨付资金。三是粮食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按照二轮土地承包核定粮补面积,在基层信用社为农户统一办理“一卡通”,确保了资金专款专用,惠农政策的落实。四是实行乡镇长一支笔审批,财政所监督,提高了乡镇遵守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的自觉性。

(五)规范了乡镇会计工作秩序。过去,乡镇由于受资金分散、分配主体多元化,以及乡镇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乡镇会计核算工作很难达到《会计法》、新会计制度和新财务制度规范化的要求,会计工作秩序比较混乱。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后,填制报表等专业性强、规范性和技术性要求高的会计核算工作由专职会计完成,促使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得到了根本保证,也有利于逐步建立起“统一收付、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和“单一账户”运行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六)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村级财务实行“村财村用乡代管”制度,村级财政补助支出实行报账制,由村书记审批,乡镇政府、财政所双重监督。进一步规范村级支出行为,确保了村级组织的基本运转,积极引导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开展“一事一议”,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形式调动农民“一事一议”的积极性。

(七)促进了乡镇财政职能发挥。“村财村用乡代管”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乡镇财政职能的转换,财政所把工作重点由过去的收支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其业务工作不再单纯是“征收税款”和“上划下拨”,而是面向基层,服务为主,认真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各项国家对农民的惠农政策管理工作,使基层财政服务发展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现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成效的同时,还应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将影响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财政制度执行不力,监管不够到位。一是存在坐收坐支现象。社会抚养费收支两条线政策执行不到位,该上缴的不及时上缴,该划拨的不及时划拨,致使各乡镇隐匿了大量财政收入,影响了县级财政对乡镇实行转移支付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二是乡镇税收征管成本大。乡镇通过给税务部门划拨工作经费等形式,变相增加税收征管成本。四是财政监管不到位。没有开展有组织的经常性财政、财务大检查,没有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责任,致使财经纪律难于执行。

(二)乡镇可用财力少,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为:一是乡镇事权远远大于财权,乡镇的刚性支出压力不减,乡镇的支出控制难度较大。二是乡镇每月的可用资金有时和实际工作不对称,乡镇资金的调度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政府的正常工作运转。

(三)配套改革进展缓慢。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须同乡镇机构改革、化解乡镇债务等改革配套进行。从我县目前的实际看,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乡镇政府的自主收入大幅减少,而又缺乏新的财源增长点。导致乡镇政府财政困难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部分乡镇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的意识很强。同时,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一些乡镇培植税源创收的积极性不高,化解乡村债务缺乏主动性,存在着依赖上级财政解决的现象。

(四)村级组织运转困难。我县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已逐年提高了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但还存在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究其原因一是村干部报酬过低,村干部每月报酬800元左右,难以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村级自主收入难以监管,村级土地承包费、公产租赁费收入由村级管理,自有资金游离在政府和财政监管之外,使乡镇政府和财政的监督职能难以发挥。

(五)乡镇财政工作任务繁重,人事管理缺乏流动性。乡镇财政处于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比税改前增加了两倍,但乡镇财政人员却严重不足,个别乡镇甚至不足3人,管理和监督难分离,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能有效实施,财政资金安全存在潜在风险。乡镇财政干部有些在一个地方一干就是几十年,原地踏步,人员流动渠道不畅,形成“两管两不管”的尴尬境地,长期得不到提拔任用,工作无活力也无动力。

三、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议

(一)进一步明晰县乡两级政府的事权,科学界定支出范围。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乡镇政府的支出范围。乡镇财权与事权的划分,关系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利益调整,而且必须通过立法、司法、执法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予以实施。乡镇事权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含离退休人员)工资(含津补贴)、公用经费、场镇管理运行经费、医疗经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村(居委)干部补贴、村(居委)办公经费、乡村道路维修费、低保配套费、优抚经费、五保户供养费等。并且要根据乡镇收支规模等实际情况,分类制定乡镇财政支出范围和各项开支标准,规定和完善财务审批程序,统一财务核算制度,加强支出管理。

(二)合理划分县乡财政收入。一是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执行增值税、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的分成比例,并把能征收的税种尽量留给乡镇。二是根据乡镇事权范围每年确定乡镇支出基数。按当年预算超收确定一定比例进行县乡分成,乡镇留足刚性支出基数和超收分成的部分后,余下的上缴县财政;属收不抵支的乡镇,由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定额补助。三是不再直接向乡镇下达财税收入任务。预算仍划分县级收入和乡级收入,但乡镇财税收入任务,由县级征收部门负责组织完成,乡镇政府及财政所负责财税工作的协调及税收的具体征管,县对县级征收部门按预算确定的总任务建立财税收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乡镇政府由于招商引资,利用当地资源等开辟新的财源而新增的收入,在超额完成财税收入任务的前提下,县对乡镇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实行超收分成奖励办法。

(三)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一是严格财经纪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严格收支两条线,严禁坐收坐支;财政部门要及时划拨权属乡镇的资金,必须当年划拨兑现。二是严格财务监管。建立税收信息共享机制,严禁转引税收;要健全完善制度,加大财政、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力度。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凡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规定,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研究乡镇发展扶持政策。一是建议扶持经济薄弱乡镇的政策能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得到继续贯彻,努力实现乡镇之间的平衡。县财政在制定转移支付政策时,要更多考虑贫困乡镇,加大支付力度,保证贫困乡镇财力不断增加,努力实现乡镇之间的基本平衡,做到“富乡镇有肉吃、穷乡镇有汤喝”。二是关注乡镇用于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投入。乡镇近年来在改善民生方面面临的压力比较大,既费神又花钱,想做点事财力又不允许,压力比较大。建议县政府对乡镇用于解决民生方面的投入予以关注,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度进行帮扶。三是尽力实现财力下移。对于上级财政部门增加的转移支付资金,本级财政增加的可用资金,尽可能地向乡镇倾斜,缓解乡镇财力的不足,解决乡镇实际困难,支持乡镇发展。

(五)合理确定乡镇财政的支出顺序。按照“乡财乡用县监管”的要求,在预算共编的基础上,实现财政支出“一保工资,二保运转、三保民生”的原则,合理确定财政支出顺序,切实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增加基层财政公用经费。近几年来,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不断出台,这些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增收的积极性,而这些资金的操作与监管,全部由基层财政所承担监督职能,加大了工作业务量,而这部分资金根本无公用经费,工作经费不足已严重影响财政干部服务职能的履行,影响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充分保障财政所的公用经费,才能实现基层财政的财权和事权相统一。

(七)减少乡镇事务负担。用体制激励乡镇发展经济,但也要注意在当前乡镇收入来源渠道非常少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减轻乡镇事务负担,给乡镇减压松绑,让乡镇休养生息,以利今后发展。收入任务不与乡镇挂钩。不向乡镇特别是农业乡下达不切实际的经济指标任务,让经济增长顺应经济规律,同时减轻乡镇负担和压力。

(八)加大对乡镇的支持力度。要按照“简政放权、理顺关系、规范分类、加强基层”的原则,将能下放的权力尽量下放乡镇,加大对乡镇的财力支持,逐步提高人头经费标准,确保乡镇政府正常运转和职能充分发挥;提高基层福利待遇,推进乡镇干部合理流动,努力改善乡镇干部的工作环境。

四、结束语

通过这次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调研活动,深感农村综合改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只有充分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在工作中与时俱进、创新求实,不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综合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

第三篇:如何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新塘乡财政所刘新

乡镇财政是乡镇政府为了实现其基层政权的职能,在乡镇范围内对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是乡镇与县(市)和乡镇与企事业以及乡镇其他经济单位之间在收支划分和财政、财务管理职责权限方面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乡镇财政管理的基本规范。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要正确处理乡镇财政分配中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乡镇财政是财政体系中的基础环节,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关系到公共财政的振兴和政权的稳定,关系到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因此,认真调查研究乡镇财政体制现状,分析其利弊和主客观原因,积极探讨解决对策,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九江县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自2007年全面实施了“乡财乡用县监管”,经过三年多的运转,运行秩序良好,既保证了乡村两级基层政权组织的运转,规范了“三农”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坚持了财权和事权的统一,增强了乡镇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实现了乡镇政府由单一管理转为多元化的服务性政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和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所有惠农、支农资金全部由乡镇财政所负责管理,因此,迫切需要完善乡镇财政职能,进一步的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一、现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运行的成效

(一)乡镇贫富差距缩小,经济薄弱乡镇财力显著增长。在体制执行期内,县财政对经济条件好,财力有增长的乡镇,适当多集中部分财力,同时在体制结算、转移支付等方面,对经济条件差的经济薄弱乡镇进行倾斜,从而通过合理调节财力,促进了地区间的均衡和协调发展。

(二)创新了乡镇财政管理理念。各乡镇把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作为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财政监管、规范理财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化解乡村债务和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推进了财政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树立了“为公理财,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财政发展新理念。引导乡镇领导树

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杜绝了乡镇举债搞建设,超前消费的错误行为,从而,为不断提高乡镇理财、聚财和管财工作水平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三)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乡镇所有银行账户取消后,各种渠道资金都进入财政专户,便于资金“捆绑’使用,为政府统筹管理资金和运用财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基本克服了资金分散所造成的损失。同时,通过财政预算的编制核定及资金统一核算、综合平衡,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规范化、防止资金流失与挪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四)规范了乡镇政府理财行为。一是乡镇财政预算内外收入全部上缴县级财政集中管理和核算,确保了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促进了乡镇收入有效增长。二是支出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和拨付资金。三是粮食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按照二轮土地承包核定粮补面积,在基层信用社为农户统一办理“一卡通”,确保了资金专款专用,惠农政策的落实。四是实行乡镇长一支笔审批,财政所监督,提高了乡镇遵守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的自觉性。

(五)规范了乡镇会计工作秩序。过去,乡镇由于受资金分散、分配主体多元化,以及乡镇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乡镇会计核算工作很难达到《会计法》、新会计制度和新财务制度规范化的要求,会计工作秩序比较混乱。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后,填制报表等专业性强、规范性和技术性要求高的会计核算工作由专职会计完成,促使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得到了根本保证,也有利于逐步建立起“统一收付、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和“单一账户”运行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六)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村级财务实行“村财村用乡代管”制度,村级财政补助支出实行报账制,由村书记审批,乡镇政府、财政所双重监督。进一步规范村级支出行为,确保了村级组织的基本运转,积极引导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开展“一事一议”,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形式调动农民“一事一议”的积极性。

(七)促进了乡镇财政职能发挥。“村财村用乡代管”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乡镇财政职能的转换,财政所把工作重点由过去的收支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其业务工作不再单纯是“征收税款”和“上划下拨”,而是面向基层,服务为主,认真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各项国家对农民的惠农政策管理工作,使基层财政服务发展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现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成效的同时,还应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将影响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财政制度执行不力,监管不够到位。一是存在坐收坐支现象。社会抚养费收支两条线政策执行不到位,该上缴的不及时上缴,该划拨的不及时划拨,致使各乡镇隐匿了大量财政收入,影响了县级财政对乡镇实行转移支付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二是乡镇税收征管成本大。乡镇通过给税务部门划拨工作经费等形式,变相增加税收征管成本。四是财政监管不到位。没有开展有组织的经常性财政、财务大检查,没有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责任,致使财经纪律难于执行。

(二)乡镇可用财力少,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为:一是乡镇事权远远大于财权,乡镇的刚性支出压力不减,乡镇的支出控制难度较大。二是乡镇每月的可用资金有时和实际工作不对称,乡镇资金的调度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政府的正常工作运转。

(三)配套改革进展缓慢。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须同乡镇机构改革、化解乡镇债务等改革配套进行。从我县目前的实际看,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乡镇政府的自主收入大幅减少,而又缺乏新的财源增长点。导致乡镇政府财政困难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部分乡镇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的意识很强。同时,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一些乡镇培植税源创收的积极性不高,化解乡村债务缺乏主动性,存在着依赖上级财政解决的现象。

(四)村级组织运转困难。我县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已逐年提高了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资金,但还存在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究其原因一是村干部报酬过低,村干部每月报酬800元左右,难以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村级自主收入难以监管,村级土地承包费、公产租赁费收入由村级管理,自有资金游离在政府和财政监管之外,使乡镇政府和财政的监督职能难以发挥。

(五)乡镇财政工作任务繁重,人事管理缺乏流动性。乡镇财政处于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比税改前增加了两倍,但乡镇财政人员却严重不足,个别乡镇甚至不足3人,管理和监督难分离,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能有效实施,财政资金安全存在潜在风险。乡镇财政干部有些在一个地方一干就是几十年,原地踏步,人员流动渠道不畅,形成“两管两不管”的尴尬境地,长期得不到提拔任用,工作无活力也无动力。

三、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议

(一)进一步明晰县乡两级政府的事权,科学界定支出范围。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乡镇政府的支出范围。乡镇财权与事权的划分,关系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利益调整,而且必须通过立法、司法、执法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予以实施。乡镇事权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含离退休人员)工资(含津补贴)、公用经费、场镇管理运行经费、医疗经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村(居委)干部补贴、村(居委)办公经费、乡村道路维修费、低保配套费、优抚经费、五保户供养费等。并且要根据乡镇收支规模等实际情况,分类制定乡镇财政支出范围和各项开支标准,规定和完善财务审批程序,统一财务核算制度,加强支出管理。

(二)合理划分县乡财政收入。一是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执行增值税、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的分成比例,并把能征收的税种尽量留给乡镇。二是根据乡镇事权范围每年确定乡镇支出基数。按当年预算超收确定一定比例进行县乡分成,乡镇留足刚性支出基数和超收分成的部分后,余下的上缴县财政;属收不抵支的乡镇,由县级财

政转移支付定额补助。三是不再直接向乡镇下达财税收入任务。预算仍划分县级收入和乡级收入,但乡镇财税收入任务,由县级征收部门负责组织完成,乡镇政府及财政所负责财税工作的协调及税收的具体征管,县对县级征收部门按预算确定的总任务建立财税收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乡镇政府由于招商引资,利用当地资源等开辟新的财源而新增的收入,在超额完成财税收入任务的前提下,县对乡镇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实行超收分成奖励办法。

(三)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一是严格财经纪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严格收支两条线,严禁坐收坐支;财政部门要及时划拨权属乡镇的资金,必须当年划拨兑现。二是严格财务监管。建立税收信息共享机制,严禁转引税收;要健全完善制度,加大财政、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力度。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凡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规定,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研究乡镇发展扶持政策。一是建议扶持经济薄弱乡镇的政策能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得到继续贯彻,努力实现乡镇之间的平衡。县财政在制定转移支付政策时,要更多考虑贫困乡镇,加大支付力度,保证贫困乡镇财力不断增加,努力实现乡镇之间的基本平衡,做到“富乡镇有肉吃、穷乡镇有汤喝”。二是关注乡镇用于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投入。乡镇近年来在改善民生方面面临的压力比较大,既费神又花钱,想做点事财力又不允许,压力比较大。建议县政府对乡镇用于解决民生方面的投入予以关注,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度进行帮扶。三是尽力实现财力下移。对于上级财政部门增加的转移支付资金,本级财政增加的可用资金,尽可能地向乡镇倾斜,缓解乡镇财力的不足,解决乡镇实际困难,支持乡镇发展。

(五)合理确定乡镇财政的支出顺序。按照“乡财乡用县监管”的要求,在预算共编的基础上,实现财政支出“一保工资,二保运转、三保民生”的原则,合理确定财政支出顺序,切实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增加基层财政公用经费。近几年来,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不断出台,这些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增收的积极性,而这些资金的操作与监管,全部由基层财政所承担监督职能,加大了工作业务量,而这部分资金根本

无公用经费,工作经费不足已严重影响财政干部服务职能的履行,影响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充分保障财政所的公用经费,才能实现基层财政的财权和事权相统一。

(七)减少乡镇事务负担。用体制激励乡镇发展经济,但也要注意在当前乡镇收入来源渠道非常少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减轻乡镇事务负担,给乡镇减压松绑,让乡镇休养生息,以利今后发展。收入任务不与乡镇挂钩。不向乡镇特别是农业乡下达不切实际的经济指标任务,让经济增长顺应经济规律,同时减轻乡镇负担和压力。

(八)加大对乡镇的支持力度。要按照“简政放权、理顺关系、规范分类、加强基层”的原则,将能下放的权力尽量下放乡镇,加大对乡镇的财力支持,逐步提高人头经费标准,确保乡镇政府正常运转和职能充分发挥;提高基层福利待遇,推进乡镇干部合理流动,努力改善乡镇干部的工作环境。

四、结束语

通过这次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调研活动,深感农村综合改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只有充分认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在工作中与时俱进、创新求实,不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综合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

第四篇:进一步完善小额信贷扶贫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小额信贷扶贫管理体制

杜晓山

在开展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扶贫工作中, 陕西省是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省。但是目前小额信贷扶贫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贷款质量严重下降, 从过去的全省平均贷款回收率80% 上下, 下降到2001 年的不到40%。从其它省区看, 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的问题。现对陕西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的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一、当前小额信贷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总体上说, 农行作为商业银行, 从上到下都不愿意承担小额信贷扶贫这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任务。商业银行运作政策性业务没有独立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机制, 使农行无动力去贯彻这一任务;而且要用吸收的存款去放贷,或从上级银行拆借资金, 由于资金成本高, 运作成本大, 贴息不到位等, 使农行感到做得越多, 亏损越多。由于小额信贷工作非常辛苦, 又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 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此外, 农行本身正在进行城市化业务转向, 农村基层网点、人员全面收缩、撤并, 一个营业所3 — 4 名信贷员,平均要管6 个乡镇, 无力做好小额信贷工作。

2.农行和政府扶贫机构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从扶贫社承贷承还转变为农行直接贷给农户, 扶贫办(社)协助农行办理贷收款业务以来, 双方或三方就存在着摩擦。三方责权利关系不清晰, 实际

上也较难界定, 因此只能靠相关各方的风格、人际关系, 以及协调的技巧和能力。由于观点和利益的不同,协作有相当难度。目前在商洛市7 县(区), 只有丹凤和柞水两县的农行和扶贫办(社)还在合作协调收放贷款。其他县区彼此有意见, 多数由农行自己在独立运作, 然而农行又力不从心。

3.扶贫社存在的问题也影响小额信贷的正常运行。扶贫社中的一部分干部是从机关分流而来, 他们普遍对信贷业务不熟悉, 影响其业务管理水平。此外, 从2000 年起, 原陕西省用财政扶贫资金补贴扶贫社机构运作的资金已被国家审计署禁止, 再加上农行应付的“两个五”(即收回本金额的0.5%和利息额的5%)的服务费不能足额到位,使扶贫社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也有一些扶贫社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主动性较差。

4.2001 年以来, 扶贫信贷资金到户的政策不如“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那么受重视。尤其现在农行主张要支持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 其对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的政策原则上是提高回收率, 收回后可以再贷, 但不主张再多增加贷款。2001 年农行仅完成了4亿元到户资金, 为计划数的一半。而到户贷款往往不能及时投放, 错过农户要求的时间。陕西省、市扶贫办的同志认为, 如以年人均纯收入865 元的标准统计, 还有多数贫困户没得到贷款。

5.“ 展期贷款”等不当行为大增。展期贷款是对已到期应收但收不回的逾期贷款采取收息、换据的手段, 办理续借(或称“ 转贷”)

手续。这样做实际上掩盖了极大的金融风险, 最终很可能成为呆账。商洛市2001 年上报完成贷款投放1.7 亿元, 其中8700 多万元是办理转贷。据商洛市扶贫办的同志说, 2001年全市还贷率, 加上“ 转贷”或“ 展期”才50%左右。根据农行统计报表, 2001 年底商洛市各专项贷款余额为9.88 亿元, 正常贷款余额为4.85 亿元, 拖欠率为51%。洛南县农行的同志也认为, 展期贷款约占贷款余额的50%;最终可能有30%以上的扶贫贷款收不回来。另外, 已发现一些挪用和占用扶贫贴息贷款顶补常规贷款中的陈贷的现象。

6.到户贷款被挪作它用。丹凤县农行日前做过一次638 户借款人的调查,发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用扶贫贷款归还旧债和向政府缴” 三提五统” 等款项。这两项合计有298 户, 占总户数的47%;金额79.1 万元, 占贷款总额的48%。丹凤县扶贫办负责人认为, 从全县看, 上述这两类情况约占20%。洛南县农行的统计数据表明, 到2001 年底,正常小额信贷余额(实际含重置贷款)3889 万元, 有问题贷款649 万元。其问题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垒大户的为181 万元;(2)冒名顶替的为10 万元;(3)认账不认还的(包括经营项目失败及上述丹凤县贷款中存在的问题)为230 万元;(4)扶贫社没清理移交的本金为240 多万元。

二、近期保证扶贫贷款发放到户和正常回收的政策建议

1.统一思想认识, 坚持扶贫贷款到户的思想不动摇, 坚持扶贫贷款 放得出, 收得回, 有效益的思想不动摇。继续加强党委对

扶贫工作的领导, 提倡顾全大局、相互理解, 农行、政府、扶贫社三者间真诚加强合作协调, 同时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共同把扶贫贷款用好、管好。

2.选调德才素质合格的农行、扶贫社工作人员, 经过培训, 竞争上岗。要保证财政贴息的到位和扶贫社人员、农行专贷员的稳定, 以及机构运作费用的补助。

3.对贫困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并将此与贷款的发放资格、额度的大小等结合起来。同时, 要加强对他们进行信用观念的教育。

4.处理好发放扶贫贷款的质和量的关系。既不应盲目追求规模, 更不应消极拖延不放贷。扶贫合作社只能充实加强, 不能削弱、放任不管。

三、改进和完善政府实施小额信贷扶贫管理体制的建议

1.重新审视扶贫资金的供给和使用方式。(1)扶贫贷款资金的供给应从基础货币中发放, 而不应由农行自筹解决。扶贫信贷资金应稳定在近年的水平上, 滚动使用, 持续5 — 10 年不变。(2)财政贴息可按3 — 5 年考虑。贴息的方法也可考虑改为: 农行按正常银行利率放贷, 合格的获贷者由政府部门将贴息

补到位。(3)在扶贫信贷资金中, 明确划出一定的比例(至少超过60%)用于小额信贷。资金到户、服务到户的方针应在较长时期(10

年内)坚持不变。

2.建立小额信贷专职机构, 行使市场化运作取向的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在从事小额信贷扶贫的金融部门(银行或信用社)内成立相对独立的小额信贷专职机构(专贷部), 完全独立运行、独立核算, 制定区别于银行与其他商业部门的运行和考核指标、标准和规则, 并加强监管。

3.在贫困地区乡一级建立由2 —3人(小乡)到3 —5 人(大乡)组成的专职扶贫机构, 兼任小额信贷的中介服务组织, 实行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 并最终从政府公务员系列中脱离出来。如在贷款利率不能提高的情况下, 操作费用可以采取银行拿一点、农户拿一点的办法解决, 也可考虑从财政扶贫资金拿一点。这样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逐步放开小额信贷的利率限制,使之向商业利率靠拢。信贷扶贫逐步推行市场化运作, 可以使小额信贷专职机构逐步走上自负盈亏、持续发展的道路, 也可以逐步减轻国家财政贴息的负担。实践证明, 贫困农户能够接受市场利息, 而且绝大多数人能够获利。但利率不能高于商业银行。

5.成立专门服务于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扶贫银行”或叫“ 济困银行”, 这是解决目前矛盾和较长期扶贫济困的最好办法。国家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 例如100 亿元或更多资金, 建立扶贫济困银行, 这样做还可能从国际和国内筹募到新的资金。小额信贷专职机构就可

能是扶贫济困银行的雏形。“ 扶贫济困银行”可以是全国性的, 也以可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地方性的, 这样可形成多家“ 扶贫济困银行” 共存的良性竞争局面。另外, 那些已注册的非政府组织类扶贫机构和政府中介扶贫企业型机构,都可能发展成小型扶贫济困银行或信贷公司。这样, 在我国就可形成一个在农村为低收入贫困农户提供资金和其他服务的小额信贷体系, 它也将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贫困研究中心)

第五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关于对解决职工子女入托和上小学的建议的答复

九三学社黄山风景区支社:

一直以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对职工子女就学问题都高度重视,2008年和2010年,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由于实行了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许多农民为了让孩子接受城市教育而进城,他们为照顾孩子而到大连打工。根据有关政策,只要孩子的监护人在本地有居住证明、务工合同(证明、营业执照)、儿童免疫接种证,适龄儿童就可以在居住地附近就近入学。

根据2001—2002,2002—2003,2003—2004三个学年调查统计的数字显示,农民工子女在马尾公办学校就学的人数比例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01—2002学年,在小学就读的有1393人,占全区小学生人数的16.7%,在初中就读的有334人,占全区初中生人数的8.7%;2002—2003学年,在小学就读的有2887人,占全区小学生人数的32.2%,比增15.5%,在初中就读的有540人,占全区初中生人数的13.4%,比增4.7%;2003—2004学年(截止2004年3月底),在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有3464人,占全区小学生人数的42.7%,比增10.5%,在初中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有766人,占全区初中生人数19%,比增5.4%。今年在小学就读的3464名农民工子女,就读师大二附小、马尾实小、罗星辖区内3所小学的有1977人,占全区农民工子女就读人数的57.1%。只能容纳30个班级的师大二附小,今年达到31个班级,在校学生数1726人,班生平均数达到55.7人;只能容纳24个班级的马尾实小,今年达到25个班,在校学生数1252人,班生平均数达50.1人,两所学校的班级数和班生平均数已超规模。

您提出的《抓紧筹划高教园区中小学建设,切实解决园区教职工子女就学难问题》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目前,大量教职工入住茶山高教园区,教职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日益凸现,高教园区配套学校的建设迫在眉睫。

2004年10月8日,钱成良副市长主持召开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会议明确:在整合茶山第一小学和茶山中学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高教园区13-01号地块兴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含附属幼儿园),新建的学校要解决高教园区教职工子女就学,同时要充分考虑就近居民子女就学。

根据会议精神,我局会同瓯海区教育局多次到高教园区管委会、茶山街道茶山中学、小学实地调研,与瓯海区规划分局就茶山街道中小学布局规划的问题进行商讨,并在此基础上多次向市政府提出建议方案。但是,由于方案牵涉到高教园区、茶山现有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加上高教园区配套学校的规划用地不足,无法单独实施,因此,学校建设难以启动。

2009年初,赵一德市长教育调研并主持召开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就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有关问题进行协调。会议就高教园区配套学校建设问题明确:在高教园区09-01号和09-04号地块建设一所规模为1200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以解决高教园区教职员工子女就学为主,兼顾解决原茶山一小施教区村民子女的就学,还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主体、责任部门和经费筹措等。

目前,我们已建立了相应的筹建小组,开始启动学校建设的前期工作,并已与高教园区管委会、茶山街道进行多次衔接,下一步将进行供地、规划红线、建设方案等手续报批工作,争取在2010年10月开工建设、2012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

您提的建议非常中肯,这也是我们教育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认真做好学校的建设方案,并会同市高教园区建设管委会和瓯海区茶山街道尽快完成地块的“七通一平”与处理征地政策遗留问题,争取学校建设早日开工,以满足当地百姓义务教育的需要。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多年来,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坚持“户口、房证、学校”三对口标准,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对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根据国家“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办公中小学为主”的原则,邯郸市教育局制定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申请入学需要出具五种材料,即“五证”(父母双方所在务工单位出具就业证明或劳动合同协议;经商人员出具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税务部门出具的税收证明;流入地公安部门签发的暂住证;在现暂住地的居住证明;父母双方及子女的原籍户口;流入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转学证明,一年级新生入学需要户籍所在地原制定就读学校开具的联系函加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章),然后由务工地教行政部门在所辖区域内选择相对办学条件好、办学质量高、学校管理严格的学校安排学生就学。同时,学生在收费、学籍管理、毕业、升学、奖励、评优等方面与城市学生享有同等待遇。

对于刘先生侄子上学的问题,如果该生监护人属于进城务工农民,应向务工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五证”和就学申请,由教育行政部门同一安排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就读学校。

部队不少已婚官兵均来自外地,两地分居家庭多,很多同志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活。子女能否受到良好教育,时刻牵动着部队官兵的心。帮助解决好部队子女入学问题,是拥军爱民、稳定军心的一个重要体现和实际举措。近年来,无锡教育部门从支持部队、关心官兵子女的角度出发,根据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民政部、教育部和总政治部《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帮助不少驻锡部队干部解决了后顾之忧。但我们感到,这项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定机制,不少官兵子女上学要托关系、找后门、花更多的择校费。为此,现就进一步帮助解决好部队干部子女入学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属义务教育阶段的,根据属地界定学区,就近入学;干部本人提出需跨学区择校的,按照国家规定不再收取择校费;高中阶段,达不到计划内录取分数线的,减免适当比例的计划外培养费。

2、驻军单位官兵因驻防或工作调动的,其子女转学按照属地、就近优先安排的原则解决;

3、从外地转入本市的驻军官兵子女,由同类学校转入同类学校的,经认定核实后,不再收取国家规定标准以外的费用;

4、由一般学校转入优质学校的,适当减免相关费用;

5、部队困难官兵和职工比照当地困难职工标准,对其子女由所在学校给予减免一定学费和杂费照顾。

6、教育部门设立相关组织,专门协调解决部队子女上学问题。每学期开学前,通知各驻锡部队上报需解决子女上学情况,由教育部门统一登记汇总,并及时协调安排入学事宜。

提 案 回 复

韩桂英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进一步解决好部队子女入学问题的几点建议》的提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已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多年来,驻锡部队视驻地无锡为故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无锡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无锡市各级教育部门也始终把解决部队子女入学问题作为拥军优属、支持部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家民政部、教育部、总政治部《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和省民政厅、省教育厅《关于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要求,我市把部队适龄子女纳入全市教育优待对象的范围,对其入学予以通盘考虑和谋划,切实保证优先就近受到良好教育。我们指定教学条件比较好的区属小学、初中、幼儿园供部队子女就学。目前驻锡部队单位的几千名子女分布在全市上百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受到良好教育。结合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建议,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部队官兵子女在锡接受义务教育的,根据其实际居住地,由所属市(县)、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在所在区域内条件较好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校就读。本人希望跨学区择校的,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待遇。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因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强调统一性、严肃性,涉及部队子弟升学,只能在不违反政策前提下酌情考虑。另,国家制定了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的“三限”规定,原则上要坚持公平公正,如果有部队子女确属家庭经济困难,可由学生家长或本人向录取学校提出申请,适当减免有关费用。

二、部队官兵因驻防或工作调动,其子女转学按《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籍管理规定(试行)》的规定办理,并予以优先照顾安排。目前,无锡市义务教育阶段已实行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对于部队子女,凡属义务教育阶段转入的,同样享受这一待遇。高中阶段同类学校转入的,学校也可不再另外收取规定标准以外的费用。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基础教育处(科)为协调解决部队子女上学等问题的专门部门,负责与部队相关部门的联系、接洽和协商。驻锡部队可在每年的8月初,将本拟申请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名单依据其实际居住地,分别报实际居住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统筹安排。

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着“依法为要,情理为兼,服务部队,造福地方”的原则,切实作好部队适龄子女的入学工作,努力解决部队干部的后顾之忧,使驻锡官兵能为第二故乡的改革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师资与学生人数不匹配的现象更加突出,缺口加大。(2)市内四区各小学教育水平普遍高于其他县市,加之暂住证、务工合同、租房合同等手续的办理比较简单,出现开学前一些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带孩子坐火车赶来报名,甚至在报名前一天将暂住证地址改为市南区的现象,加大我区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的负担。(3)由于地区之间的教学水平、学制与我区存在差异,有不少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转入我区后与城市孩子在行为习惯、学习基础方面差距较大,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我区小学的招生以户籍和居住地为依据,遵循属地管理,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就近入学”原则是为平衡教育资源,实现学校生源平等而设立的,机关人员子女和有房人员的子女的入学也按这一政策执行。

据衢江区政府反馈,根据《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关于印发衢江新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衢江教〔2006〕69号)文件精神,本辖区的常住居民子女,只要提供户口本和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即可到衢江新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

学前教育多年来一直实行政府办园为示范,社会各单位办园为主体的办园体制。各幼儿园都是面向社会自主招生,未实现“划片招生、就近入园”。国务院和市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发展高度关注,当前我市正在研究相关对策,积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加快幼儿园布局结构调整,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保障幼儿体、智、德、美和谐发展。

目前我市部分幼儿园按照托幼一体化工程要求,在高标准实施学前三年教育的基础上,加强托幼一体化研究,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并与3-6岁儿童教育相衔接,使更多的儿童更早地适应幼儿园的教育。在每年的招生中许多幼儿园把亲子班的招生列入幼儿园整体招生计划,并作为幼儿园的一个学段。针对市民代表提出的问题,市教育局将深入调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现有早教机构的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强化师资素质,提高早教质量。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⑴近几年,我市中小学校规范办学,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程实施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出现了一批课程改革的知名学校;采取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下一步,市教育局将通过加强布局调整,促进办学体制改革和鼓励中小学优质特色发展、加大名师和名校长培训等措施,使更多的学校跨入名校的行列。

⑵近年来,市教育局重点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积极推广市南等区(市)定期交流校长教师的经验,将优质高中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扩大指标生比例等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了市区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缩小学校间差距。目前,七区所有中小学基本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结合贯彻国家、省和市教育规划纲要精神,通过特色学校建设、加强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制度建设、大力加强义务教育内涵建设等,进一步均衡市区东西、南北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⑶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要求。多年来,我市采取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初中通过电脑派位或以小学为单位整体调拨等方式就近入学,依法确保了符合条件适龄儿童少年的就近入学。我市2004年就取消了择校费,符合条件的学生都可以实现免费就近入学。近年来通过推进学校优质资源均衡配置、校长名师交流等措施,学校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但个别家长要求择校的现象依然存在。下一步,将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采取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等措施,促进各学校均衡、优质发展,进一步遏制择校现象,引导和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

下载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管理体制

    一、城市管理体制概念的提出 理论界比较认同的城市管理体制的概念,是指关于城市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地位、职责和内部权责关系及其相关的规章制度的总和。城市管理体制是确......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体制

    统一认识 强化改革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非税收入管理机制 2009年,鹰潭市各级财政非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

    试述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

    试述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 答:1、健全应急管理的跨地区跨部门联运机制。一是日常信息的相互联动;二是各部门的相互联动;三是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联动机制;四是条块......

    城市的管理体制

    浅谈城市的管理体制 城市的管理体制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的城市管理体制包括政治管理、财税管理以及科技、文化、卫生等管理体制;狭义的城市管理体制只要是指城市发展建设......

    浅议进一步完善玉州区乡镇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

    浅议进一步完善玉州区乡镇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 2000级函授本科经济管理专业2班 张远强学号*** 一、 执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乡镇存在问题 (一)、税制改革......

    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转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不同经济成分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制等,促使城市居民逐步突破了传......

    加快完善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是整个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邮政储蓄的内控管理体制

    文章标题:完善邮政储蓄的内控管理体制-增强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我市的邮政储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储蓄余额33亿元,全国联网网点35个的规模。但是在大发展的背后,资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