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xx县发言交流材料)(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5 11:2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xx县发言交流材料)(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xx县发言交流材料)(本站推荐)》。

第一篇: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xx县发言交流材料)(本站推荐)

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群众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群众工作为统领,积极破解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难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我县连续五年没有市以上群体访,连续四年在全市信访工作考核中位居第一名。今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对我县“构建村级三层调解网络化解社会矛盾”的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县(市、区)委书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培训班三期178名学员考察了我县化解社会矛盾的做法,并给予充分肯定。我县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今年7月,省委书记姜异康就xx科学发展的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夯实群众工作基础

干部作风事关群众工作成效。我们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推动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实施全省36个基层党建创新“县委书记项目”之一的《创新基层干部作风考评机制》项目为总抓手,健全服务群众机制,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一)建立完善乡镇干部全员包村制度。为使乡镇干部服务农村由“被动型”转为“主动型”,组织1300多名乡镇干部实行全员包村。严格落实包农民增收、包社会事业发展、包政策落实、包社会进步、包社会稳定的“五包”责任,逐村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包村责任,并把包村成果作为乡镇干部考核、奖惩、使用的重 1

要依据。对成效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对完不成任务或工作中有突出问题的,不能提拔重用,并取消评先树优资格。

(二)建立完善机关干部“结穷亲”帮扶制度。按照政策宣传到户、科技服务到户等“六到户”要求,组织全县五千多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5000多贫困户;组织五千多名县乡教职工结对帮扶5000多名困难学生,为其提供经济帮助、心理疏导和学业辅导。三年来,共帮扶款物3000多万元。

二、建立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机制,保障群众基本权利

xx县农村人口占80%以上,农村稳则全县安。长期以来,村级事务管理问题是引发农村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把推进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作为保障群众决策权、监督权和知情权,减少农村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一)实行村务决策民主化,确保群众决策权。把完善民主决策程序作为加强农村工作管理的突出重点,按照常规事项、重要事项和重大事项,分别采取不同的民主决策程序,整个决策过程,充分吸纳民意,保证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同时,建立完善了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预防了因决策不当而产生的不稳定因素。

(二)实行村务管理规范化,确保群众监督权。一是村级财务实行“村所有、镇监管”制度,村级账务、资金一律由乡镇农经站代管,确保财务监督管理到位;建立农村财务月结承诺书制度,实现了农村财务月月清、年年清。二是资产处置实行“四把关一审批”制度,避免了因处置程序不规范而造成的村集体资产流失。三是村级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杜绝了工程建设投入上的违规行为。四是村委印章实行委托乡镇农经站监管

制度,解决了因印章管理混乱带来的财务乱、集体资产损失等问题。

(三)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化,确保群众知情权。一是在公开内容上,规定农民负担、财务管理、土地管理、村务决策、事务管理等群众关心的内容必须公开,其他内容根据实际公开。二是在公开形式上,采取公开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村广播、明白纸等形式多渠道公开。三是在公开时间上,对常规事项实行月公开;对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及财政预决算等事项,实行年度公开;对上级扶持、工程建设等重点事项随时公开。

三、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力促群众问题解决

调解在解决农村矛盾纠纷方面,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把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问题的最根本方法,着力构建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个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牢牢把握了矛盾化解主动权,促进了“事要解决”。

(一)健全村级调解网络,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作用。探索建立了家族调解员、村民小组调解组、村(居)调解委员会“三层”调解网络,实现了族内矛盾家族调、组内矛盾小组调、村内疑难矛盾村(居)调的目标。今年全县“三层”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183 起,处结率达98%,群众满意率达96%以上,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9.5 %。

(二)健全综治工作体系,发挥行政调解的核心作用。对村级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乡镇或有关部门纳入行政调解范围,启动行政调解程序。一是设立了乡镇以乡镇综治中心为依托的调解中心,全力抓好乡镇层面的矛盾化解。二是设立了“八位一体”(治

保、调解、巡逻、普法、帮教、信访、反邪教、暂住人口或外来人员管理)的农村社会管理办公室,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三是成立了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重点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和上访老户、涉法涉诉上访户等信访疑难问题,发挥了行政调解的主导和核心作用。

(三)深化司法调解工作,发挥司法调解的辅助作用。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难以解决、已进入司法程序的矛盾纠纷,把调解作为首选方式,力求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一是坚持调解优先,以调为主,能调则调,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诉前,有效减少了诉讼环节和诉讼成本。二是加强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联动。对未经人民调解调处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前,积极引导当事人先行就近、就地选择非诉讼调解组织解决纠纷,力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三是坚持诉讼全程调解。坚持调判结合,在立案、庭前、庭中、庭后等环节抓住一切可能调解的机会进行调解,做到调解工作无缝隙、全覆盖。

四、建立执法办案约束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公正解决

我们把促进廉洁公正执法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方面,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强化约束,提高了执法办案质量,减少了涉法涉诉案件。

(一)实行执法办案终身责任制。坚持谁办案、谁负责,因承办案件发生的诉讼、上访、赔偿等情况,由办案人员终身负责,不受承办人员岗位、职务变动影响。

(二)建立执法办案立体监督网。着力构建政法部门内部监督和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外部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形成了内部监督重在纠错、外部监督重在追究的工作局面。

(三)严格实行错案追究制。对政法干警办理的错案、执法中出现的过错,严肃追究办案人员责任,视情况追究领导班子、分管领导及其他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与评先树优、警衔晋级、经济待遇、岗位任职挂钩,有力地规范了政法干警的执法行为。

同时,建立了执法办案“四色评价预警”机制,对政法干警所办案件做到案结事了、未出现信访的,记“绿色”标志,作为对执法办案质量的肯定;对所办案件引发涉法涉诉信访的,记“黄色”标志,并对办案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对所办案件被确认为瑕疵案件的,记“橙色”标志,取消办案人员当年度评先树优资格;对所办案件被确认为错案的,记“红色”标志,并按错案追究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二篇:做好社区群众工作 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做好社区群众工作 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做好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与时俱进,要以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要求,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摆正位置,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为官之要,先存百姓;执政之要,顺乎民心”。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如果我们真正把人民群众看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地为他们解决困难,那么许多看似难乎其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自然也会日益密切;如果把为群众办实事看成是找麻烦,把敢于提不同意见的群众看成是“刁民”,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抱着这样的态度,是不可能做好群众工作的。因此,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认识,摆正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与群众地隔阂感,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石。

二、耐心倾听,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知道群众所想、所盼,了解群众的愿望、要求,摸清群众利益诉求的重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通过与群众直接接触,进行面对面地谈心、对话,交流情况,沟通思想,从而熟悉群众心理,把握好群众的思想脉搏,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信心和针对性,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信访是社区群众表达意愿、诉求的主要手段。面对社区特殊人群多、矛盾纠纷多,处理信访问题难度大的情况,迫切需要建立点面结合,层层接访的工作机制。社区应建立信访接待中心,全天候接访确保群众就近有处信访,表达意愿有人听。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接待日制度,定期接待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接待日受理的问题实行跟踪和反馈制度,对所办理的问题,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及时反馈,努力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二是开好居民议事会。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邀请相关服务单位的领导与群众代表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把测评结果作为下一步开展工作的依据。

三是设置民情信箱。在居民生活区悬挂民情意见建议箱,指定人员开箱,把居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分类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在案。社区内部能解决的问题归为即办事项,明确人员抓紧落实;需要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归为转办事项,邀请有关部门与居民群众代表座谈,尽快解决,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居民群众反馈。

四是记好民情日记。社区领导干部应坚持每月走访居民群众家庭,把每次走访的情况认真记在日记本上,并对每次走访过程中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实行“全程跟踪制”,时时征求办理满意度,确保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三、加强学习,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而社区干部面对居民的任务加重、头绪增多,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对于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大胆面对、主动触及、及时化解。所以社区干部要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学理论、政策、法律、社会学、心理学,学与群众打交道的方法艺术,将学习这个良好习惯坚持下去,尽可能拓宽知识面,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工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在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时,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迫切的问题、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坚持从群众的小事、急事、难事做起,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零距离服务群众,不断增强社区对广大居民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群众工作,不仅是密切党和居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动员居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伟大实践、建设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社区党员干部要结合社区实际不断摸索群众工作的方法,总结群众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本领,努力推动和谐稳定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袁正清 2011年11月30日

第三篇:做好民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做好民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民政工作主要从事的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方式,也是党和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更是创造社会活力和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举措。因此,民政工作者应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围绕市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建设民生殷实的和谐社会和生态经济大县的伟大实践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与时俱进,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特点民政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基本权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逐步建立,各项社会配套设施的完善,特别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形势下,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呈现了一些新的时代特点。一是工作性质呈现新变化。工作性质逐渐从过去的边缘性、从属性、配合性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性、功能性转变。过去,民政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就是给困难群众“发发钱、送送日常生活用品”,做一些简单的社会管理工作,现在民政部门的职责任务已经渗透到经 1

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在创新社会管理和完善公共服务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二是工作对象呈现公众化。民政工作对象由过去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向全体社会公众转变。过去,民政对象仅限于灾民、五保、残疾人和优抚对象等,现在除了传统对象数量不断增加,婚姻和收养登记等社会大众需求人数不断增多外,还增加了城乡低保、流浪乞讨、移民、社会福利、困难边缘对象等民政服务群体。三是工作内容呈现广泛性。民政工作内容从仅提供生存性、补缺型社会救助向为全社会提供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全面便捷型社会服务和广泛参与型基层民主转变。现在,民政工作对个人的影响不仅是物质层面、还有政治、精神等层面;对一个家庭来说,不仅是保障生活稳定,还有发展的问题;对社会来说,不仅是一种表情渗透,而是向民俗民风、社会风气和民主权利的深化。四是工作手段呈现规范化。民政工作手段由过去的简单、粗放、无序逐渐向法制化和规范化转变。过去,民政工作靠简单的行政手段、行政命令来推动,偏重临时型、分散型、应急型工作,现在靠传统手段已无法胜任,必须建立民政工作长效机制,实行法制化和规范化。五是发展方式呈现开放性。发展方式逐渐从过去的封闭性向开放型转变。过去人民普遍认为,民政事业是政府和民政部门的事,现在人民逐渐认识到,民政事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逐渐由封闭走向了社会化。

二、理清工作思路,认真做实新形势下民政基础工作

民政工作内容繁多,千头万绪,事事连着党的惠民政策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任何一项工作落实不好都会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民政服务对象的具体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民政工作首先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将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理清民政工作思路,认真做实做好各项民政基础工作。一要理解和吃透民政工作内容。民政工作涉及的业务门类众多,工作面宽,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因此,要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高举加快发展旗帜,坚持稳中快进方针,以服务邵阳加快发展为目标,把民政工作内容置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用科学方法去思考、去整合、去建设。二要保持对服务对象的深厚感情。民政工作就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职责是“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所以,在情感上要时刻饱含为民之情,不能因对象贫困病痛而鄙视,不能因对象无知愚昧而指责,更不能因对象要求无理而烦恼,要尊重、理解、关心他们,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切实为民政对象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政宗旨和职责。三要善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工作制度上,要重点放在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上;在工作重点上,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上,用在具体工

作落实上。

三、强化服务理念,扎实提升新形势下民政队伍素质

民政形象好坏、民政发展速度快慢、群众对民政评价的高低都体现了民政工作的整体素质,而整体素质的呈现直接表现在民政队伍的素质上。因此,要努力推进民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着力提高服务意识,树立科学理念,不断提升民政素质。一要坚持人性化服务。民政工作要始终树立高效服务、优质服务的工作理念,认真按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这一民政工作的灵魂,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个民政工作人员的作用和积极性,为民政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人性化操作。二要严格政策化操作。民政工作要始终坚持按政策法规办事的理念。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有明确的政策依据,都有严肃的法律规范,都有严格的工作标准。这要求我们每一项工作都要按政策操作,决不允许变相操作,违规操作。三要实行规范化管理。民政工作要始终坚持以规范有序管理为目标的工作理念。我们的工作内容很宽,工作程序很严,服务对象很多,管理的资金很敏感。这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谨慎从事,认真做好每一项基础工作,使用好每一笔资金,规范好每一本台账。四是推行社会化运作。民政工作要坚持阳光工作的理念。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件事情都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要公开公正,阳光透明,不能

简化程序,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五是加快形象化建设。民政工作要始终坚持以树立良好形象为目标的工作理念。一个单位的形象的好坏,是由这个单位的每一个成员来决定的,每一个成员的形象好,叠加后这个单位的形象就好。因此每一位民政工作者都应该自觉通过自己的言行和日常工作细节维护整体形象,都要从严要求自己,努力营造和谐民政之家。

四、突出五个重点,全力推动新形势下民政事业发展

努力推动全市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加快邵阳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既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又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课题。因此,要努力整合有限资源,继续大力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着眼长远,更新观念,突出五个工作重点,全力推动民政事业加快发展。一是着力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加快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临时救济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覆盖城乡居民的新型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进一步加强各乡镇敬老院的管理,加大对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医疗的资助力度,有效缓解特殊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临时性、突发性特殊困难。二是着力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加快完善以救灾制度为基础、社会

动员机制为补充、应急措施相配套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努力提高灾害救助水平。同时要加快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扩大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保障救灾所需的物资供应。三是着力加强城乡社区建设。要努力巩固发展城市社区建设成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逐步建成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城市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大农村社区建设,认真实施农村地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程,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逐步探索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四是着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要建立健全以老年福利服务为主体,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积极推进老年服务社会化进程和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各项衔接工作,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儿童救助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福利彩票事业,努力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逐步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面向社会公众、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专业化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新格局。五是着力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加快完善以双拥共建为带动、政策法规为保障、深化安置改革为动力,国家抚恤与社会优待相结合的国防建设支持体系。大力弘扬双拥光荣传统,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县和基层军民共建活动,把双拥工作延伸到乡村,继续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引导和鼓励退役士兵自主创业。全力确保全国双拥模范县八连冠荣誉称号。

第四篇:做好民政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2

做好民政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

民政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基本权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民政工作者应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围绕市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建设民生殷实的和谐社会和生态经济大县的伟大实践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坚持科学分析,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特点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逐步建立,各项社会配套设施的日臻完善,特别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形势下,民政工作呈现了一些新的时代特点。一是工作性质呈现新变化。工作性质逐渐从过去的边缘性、从属性、配合性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性、功能性转变。过去,民政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就是给困难群众“发发钱、送送日常生活用品”,做一些简单的社会管理工作,现在民政部门的职责任务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在创新社会管理和完善公共服务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二是工作对象呈现公众化。民政工作对象由过去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向全体社会公众转变。过去,民政对象仅限于灾民、五保、残疾人

和优抚对象等,现在除了传统对象数量不断增加,婚姻和收养登记等社会大众需求人数不断增多外,还增加了城乡低保、流浪乞讨、移民、社会福利、困难边缘对象等民政服务群体。三是工作内容呈现广泛性。民政工作内容从仅提供生存性、补缺型社会救助向为全社会提供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全面便捷型社会服务和广泛参与型基层民主转变。现在,民政工作对个人的影响不仅是物质层面、还有政治、精神等层面;对一个家庭来说,不仅是保障生活稳定,还有发展的问题;对社会来说,不仅是一种表情渗透,而是向民俗民风、社会风气和民主权利的深化。四是工作手段呈现规范化。民政工作手段由过去的简单、粗放、无序逐渐向法制化和规范化转变。过去,民政工作靠简单的行政手段、行政命令来推动,偏重临时型、分散型、应急型工作,现在靠传统手段已无法胜任,必须建立民政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实行法制化和规范化。五是发展方式呈现开放性。发展方式逐渐从过去的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过去人民普遍认为,民政事业是政府和民政部门的事,现在人民逐渐认识到,民政事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这使得民政工作逐渐由封闭走向了社会化。

二、突出五个重点,全力推动新形势下民政事业发展 努力推动全县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加快绥宁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既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

务,又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课题。因此,民政工作着要继续大力解放思想,努力整合有限资源,勇于创新,着眼长远,始终突出五个工作重点,全力推动民政事业加快发展。一是着力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加快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临时救济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的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进一步加强各乡镇敬老院的管理,加大对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医疗的资助力度,有效缓解特殊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临时性、突发性特殊困难。二是着力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加快完善以救灾制度为基础、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应急措施相配套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努力提高灾害救助水平。同时要加快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保障救灾所需的物资供应。三是着力加强城乡社区建设。要努力巩固发展城市社区建设成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逐步建成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城市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大农村社区建设,认真实施农村地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程,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逐步探索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四是着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要建立健全以老年福利服务为主体,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积极推进老年服务社会化进程和残

疾人社会福利的各项衔接工作,大力发展福利彩票事业,努力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逐步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面向社会公众、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专业化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新格局。五是着力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加快完善以双拥共建为带动、政策法规为保障、国家抚恤与社会优待相结合的国防建设支持体系。大力弘扬双拥光荣传统,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县和基层军民共建活动,把双拥工作延伸到乡村,继续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引导和鼓励退役士兵自主创业。全力确保全国双拥模范县八连冠荣誉称号。

三、强化服务理念,扎实提升新形势下民政队伍素质 民政形象好坏、民政发展速度快慢、群众对民政评价的高低都体现了民政工作的整体素质,而整体素质的呈现直接表现在民政队伍的素质上。因此,要着力提高服务意识,树立科学理念,不断提升民政队伍的整体素质。一要坚持人性化服务。民政工作要始终树立高效服务、优质服务的工作理念,认真按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这一民政工作的灵魂,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个民政工作人员的作用和积极性,为民政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人性化操作。二要严格政策化操作。民政工作要始终坚持按政策法规办事的理念。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有明确的政策依据,都有严肃的法律规范,都有严格的工作标准。这要求我们每一项工作都要按政策操

作,决不允许变相操作,违规操作。三要实行规范化管理。民政工作要始终坚持以规范有序管理为目标的工作理念。我们的工作内容很宽,工作程序很严,服务对象很多,管理的资金很敏感。这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谨慎从事,认真做好每一项基础工作,使用好每一笔资金,规范好每一本台账。四是推行社会化运作。民政工作要坚持阳光工作的理念。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件事情都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要公开公正,阳光透明,不能简化程序,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五是加快形象化建设。民政工作要始终坚持以树立良好形象为目标的工作理念。一个单位的形象的好坏,是由这个单位的每一个成员来决定的,每一个成员的形象好,叠加后这个单位的形象就好。因此每一位民政工作者都应该自觉通过自己的言行和日常工作细节维护整体形象,努力营造和谐民政之家。

第五篇:做好“三个服务” 促进社会和谐

近日《求是》杂志全文刊登了李盛霖部长的文章“做好„三个服务‟ 促进社会和谐”,昨天人民网等权威新闻网站又全文转载。文章全文如下:

交通是支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沟通城乡、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它面向国民经济所有部门,贯穿于社会生产、流通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到2006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34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拥有生产性泊位36040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190个;内河通航12.34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

6.1万公里;公路和水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分别占92.8%、53.2%、84.2%和73.1%,90%以上外贸进出口货物通过海运完成。全国已有13个亿吨大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交通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好“三个服务”,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交通基础设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差距,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交通运输是“吃住行”中的重要一环,是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是交通工作的总任务。完成好这个服务,就是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科学安排,强化管理,加强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重点物资、农副产品、外贸货物以及应急抢险运输,实现覆盖范围更广、服务水平更高的货畅其流、人便于行。

加快实施和完善交通发展规划。根据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加快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和《全国内河航道和港口布局规划》等交通长远发展规划,尽快建成全国公路运输大通道,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竞争有序的沿海港口体系。完善和整合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区域交通发展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抓紧公路水路交通结构调整的战略研究,加强交通专项规划的编制,组织实施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推进枢纽城市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的编制,加强交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计划建成高速公路5000公里以上,确保年底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任务,继续加快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建设。加强沿海煤油矿箱大型专业化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重点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码头、天津港北港池集装箱码头和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等。加快推进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水运建设,组织实施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继续做好三峡船闸完建期的通航保障工作,建成湘江株洲航电枢纽,加快嘉陵江航电枢纽建设,稳步推进西江、松花江等内河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西江桂平二线船闸工程。

提高运输服务保障水平。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运输保障能力。加强和改进运输市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建立健全运输市场信用体系,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违章经营。落实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制定推行以服务质量招投标为主要内容的道路客运班线经营权制度,争取两年内建立起全国道路运输信息系统,建立省级道路运管机构GPS监控平台。以国际班轮运输为重点,整顿和规范国际海运市场秩序。加强运输组织协调,保障重点物资和紧急物资运输,健全完善防灾抗灾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强化公路路网的应急保通能力。精心组织春运和黄金周旅客运输工作,确保广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继续完善和扩大全国“绿色通道”网络建设,实现省际互通。引导船舶运输能力和组织结构调整,促进船队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加快进口能源、重要原材料运输国轮船队建设,扩大五星红旗船队规模,加强五星红旗船队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大力推进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充分发挥交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交通建设、管理领域关键技术和智能交通技术等研究和推广,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设,完善公路水路管理信息系统及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切实转变交通增长方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作为重要抓手,高度重视能源、资源和环境对交通发展的刚性约束,切实摆正交通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环境保护政策,结合行业实际制定产业政策,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贯穿到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岸线等稀缺资源,切实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发展交通循环经济,努力实现交通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交通条件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这个服务,就是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农村公路面广、量大、保通保畅任务重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好、管理好农村公路,发展农村运输,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切实将交通公共服务的重点转向农村。中央确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求各级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农村。从2003年开始,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我们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公路建设,去年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资倾斜力度,出台了以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的8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性措施,按照“省部联手、各负其责、统筹规划、分级实施、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与各省区共同签订了落实中央1号文件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意见,启动了“五年千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对车购税投资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比重达到39.5%,新改建农村公路32.5万公里。今年将与各省继续落实部省协议,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建设目标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大投资倾斜力度,车购税投资农村公路的总量将超过40%。各省级交通部门和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的支持力度也将高于去年。在此基础上,重点加大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别贫困地区农村公路的建设力度,体现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公平的原则。

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今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其中中央投资计划安排建设农村公路21万公里。加强质量监管,抓好督促检查,把好质量关。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积极推行农村公路建设纪检监察巡查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今年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督促各地出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做到责任到位、资金到位,完善制度,逐步实现“有路必养”。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渡口改造和渡改桥工程,切实解决水网地区、江河两岸和岛屿居民过渡难和渡运安全问题,实施县乡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让农民群众过安全渡、乘放心船、走方便桥。继续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推广安全、经济、适用的农村客运车型,合理安排农村客运线路,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落实扶持政策,确保农村客运班车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

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基础性作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把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根据这一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从服务现代农业的新视角,拓展农村公路发展思路,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注重发挥农村公路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布局和要求,把农村公路延伸到农田示范区、生产园区、生态观光区、畜牧养殖基地等人流、物流集中的地点。把农村公路建设变成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积极动员农民群众参与农

村公路建设、养护和客货运输,为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就业、转移富余劳动力创造条件。加强对农民工、养路工以及从事公路运输业的驾驶员、维修工的交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从业能力。认真贯彻中央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中,不修农民群众不愿修的路,不增加农民负担和乡村债务。

三、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放在交通工作的突出位置,既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安全监管,又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适用性,让人民群众出行放心;既不断增加交通有效供给能力,又不断提高运输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出行满意。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监管和能力建设,交通安全形势稳中趋好。去年,全国港口吞吐量大幅度上升,水上交通流量持续增长,水上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大幅下降,事故件数、死亡人数、沉船艘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17.2%、21.5%、18.3%和10.6%。共组织协调水上搜救行动1620次,成功救助16753人,救助成功率达95.7%,获救财产价值达63.14亿元。开展了国省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公路安全保障和危桥改造三项工程,共改造和治理急弯险段等安全隐患里程2.2万公里、6.8万处,改造和加固危桥1719座。与铁道部联合开展了公铁立交安全整治工作。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组织了以公路桥梁、隧道建设项目为重点的专项整治。

今后,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水上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建设。继续加强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和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建立水上交通安全长效机制。深化渡口渡船安全专项整治,加快海船更新改造和老旧客滚船淘汰步伐,改善船舶技术状况,完善载货汽车滚装码头危险品检测手段。督促乡镇船舶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旅游船安全管理。深入开展交通平安建设,抓好15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加强港口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港航治安稳定,建立健全港口安全评估制度和体系,启动建设全国港口保安信息系统。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海事监管、专业救助装备和队伍建设。

二是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继续落实道路安全监管职责,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长效

机制。加强道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开展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估,监督道路运输企业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好挂靠车辆的安全管理。继续组织好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及公铁立交安全整治,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畅通。继续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建立车辆超限超载治理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项目施工安全工作,强化各级交通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落实《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针对高风险施工,继续开展建设安全专项整治,完善应急反应机制,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程序,提高应急反应水平。抓紧修订《公路工程施工安全规程》和《水运工程施工防护技术规范》,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法制化、标准化。

四是加强交通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加快编制《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完善公路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事故预防、处置和救助能力。深入开展公路水路交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普查和监控,加快交通应急平台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大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投入。

五是完善和创新便民服务措施。继续完善运输网络,逐步实现高速公路长途客运网络化、中途客运直达化、短途客运公交化、出租车客运规范化;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有效衔接和优化城乡客运网络;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开展特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换乘系统规划建设试点;加快水路客运旅游化、高速化。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全国公路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公路水路信息服务系统和动态交通信息导航系统的作用,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出行信息,提高交通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完善交通应急保障机制,继续提高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快速疏导滞留旅客的能力。加大对收费公路的监管力度,逐步减少二级收费公路的规模,督促收费公路经营者在运营管理中更好地体现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组织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提高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

下载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xx县发言交流材料)(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xx县发言交流材料)(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好老干部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做好老干部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新形势、新任务赋予老干部工作新的内容。在老干部工作中,要强化“五种意识”。 一、强化政策意识。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交流发言:提升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能力

    交流发言:提升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年轻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坚......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调解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关于做好群众工作的发言

    关于做好群众工作的发言如何做好新时期企业的群众工作?是目前企业必须研究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贴近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的创造积极性发挥和调动出来。要通过建立......

    创新社会管理 做好群众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 做好群众工作阿克苏市委党校 张玉华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经常性工作,贯穿于党和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

    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

    **街道构建“走百户、访百人、谈百心、交百友” 群众工作网络 **街道位于**中心地带,它东临迎宾路,西靠体育路,北接亲贤北街,南至晋阳街,辖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218493万人。近......

    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 细读《群众工作九法》,让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省委书记栗战书凭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实践总结中,系统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教给我们......

    做好五保供养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提高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许县人民政府2009年3月9日通许县共有12个乡镇,307个行政村委,60万人,全县共有敬老院12所,五保对象2943名,其中集中供养1177名,集中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