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卷首语牢牢抓住质量这条“命脉”
牢牢抓住质量这条“命脉”
在跌宕起伏的市场形势下,不锈钢技改现场如火如荼,王主席多次亲临技改现场视察建设情况。技改工程的积极推进,说明了集团公司“危”中寻“机”,在积极的探求转方式调结构谋发展的路子。这些艰苦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企业不畏艰难、积极应对时艰的良苦用心,也看到了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践行品种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决心和努力。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也是企业发展所立足的根基。当前,在高产能、高成本、低利润的形势下,钢铁行业的发展已不再是追求数量的问题,关键是要将产品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我们相信不锈钢技改工程顺利投产后,将成为泰钢未来发展的转折点,不锈钢的产质量和效益将会有一个新的突破。那么,作为钢铁企业我们该如何把握住质量这条“命脉”呢?
强化产品质量控制。质量是一切东西的基础,没有质量,谈什么品牌、发展、竞争都是空话。因此,要提升质量就要付出不断追求卓越品质的决心和行动。
将目光锁定在原料入口、产品出口两道重点环节上,以此强化质量控制的过程管理。相关单位要从源头验收把关,规范原燃辅料及专项用途材料的管理;完善原燃辅料验收程序,降低采购成本,提升质量效益;在质量指标得到优化的同时有效降低质量成本。
强化工艺过程控制,确保生产过程均在受控状态下进行,通过严肃工艺纪律,使工艺规程和工艺制度得到了有效落实,杜绝执行过程的随意性,减少产品质量的波动,促进工艺过程的稳定性。
强化检验工作,也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各单位可以通过全方位开展自检、互检、专检工作,检查每一件产品的材质、硬度、内部缺陷、表面缺陷和近表面缺陷,严格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开展质量点检工作,安排好可行的计划,各单位按照生产流程,逐条生产线排查工艺隐患、设备功能保证程度,进一步完善关键岗位作业指导书和质量点检制度,从细节出发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
推进产品质量攻关。用好现有的质量检验、统计、分析工具,认真总结,针对困扰生产的主要质量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成立质量提升攻关小组,查找质量短板,制定质量改进和提升方案,组织攻关团队,施行周推进、旬分析、月总结的模式进行强力攻关。
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质量理念。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全面、快速地解决生产过程或客户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也是关系到钢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以客户为中心,坚持按用户需求组织生产,把用户需求作为质量改进的重要源头。
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制是指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一种责任制度,是搞好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质量责任制中,应明确规定企业每个人在质量工作上的责任、权限与利益。企业中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工都应明确规定他们的具体任务,应承担的责任和权利范围,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考核有依据。把同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系统,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迅速进行质量跟踪,查清质量责任,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严密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体系。
质量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主题,是企业的第一生命。实践证明,凡是把质量管理放在优先地位的企业在竞争中就会赢得市场、赢得时间、赢得效益,就会不断发展壮大。反之,就会失去一切。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质量这条“命脉”,把质量当成稳站市场的“利器”。
第二篇:牢牢抓住文化旅游这个龙头
牢牢抓住文化旅游这个龙头,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继续坚持以台儿庄古城为突破口,不断放大示范带动效应,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充分调动景区、旅行社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搞好“二日游”市场促销。加强与高铁沿线城市的对接,建立与周边地区、重点景区的旅游协作机制,进一步拓展游客市场。
要加快发展红色文化旅游。
要全面激活生态休闲旅游。
精心打造采摘游、农家乐等生态旅游产品,增加特色体验项目,吸引更多大众
消费。
第三篇:牢牢抓住“五性” ,搞好德育工作
牢牢抓住“五性”,搞好德育工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 1
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为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做好德育工作,要牢牢抓住以下“五性”:
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主体,没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德育工作是很难开展的。
有效果的德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学生去自我判断、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纠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是培养学生独立的、健全人格的需要。
有效果的德育必须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喜闻乐见;
有效果的德育必须要触及学生灵魂,是灵魂深处的教育,靠说教、灌输、压制,只能触及表面皮毛,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有效果的德育必须建立在情感教育和正面教育基础之上,“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要重视学生会、共青团、班委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群团组织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要实行德育“四级目标管理”,使每个学生都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每学期对照个人目标进行自我评价。
二、抓好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德育既要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既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又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坚持从最基础的做起,不贪大求全,而是从小事入手,把工作做细做实。
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注重德育工作的全员性
德育工作是靠教师完成的,教师道德水准高,教师表率作用好,教育效果肯定就好。要求教职工认真学习《佳汇中学教职工全员育人要求》,做到“五个提醒”,责任到人。
真正从教师抓起,从教师做起,突出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把抽象的道德标准、行为习惯首先内化为教师的道德行为、习惯行为,进而使师生在和谐交融中让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把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作为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前提,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共同得到发展与提高。
在班级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年级组长及班主任的作用,责任到人、层次清楚。在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上多下功夫,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实施民主管理,用热情和爱心关爱学生成长,与学生建立亲密、平等、和谐的“朋友式”新型师生关系。
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研究德育工作的层次性
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比如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爱父母、爱亲人、爱师长;
第二层次是爱家乡;
第三层次是爱所居住的社区;
第四层次是爱祖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
第五层次是爱祖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要从最基础的层次做起,将每周六作为“孝敬日”,要求学生孝敬父母做到“五要”和“三不要”:
“五要”:
要真诚地与父母交心,了解自己的父母;
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从父母的教诲;
要体贴、关心自己的父母;
要分担父母的辛苦和忧愁;
要善于发现父母身上的优点,正确对待他们的弱点和过错。“三不要”:
不要片面理解“孝敬父母”,要从广义上理解,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要一样孝敬;
不要只在“孝敬日”去孝敬父母,制定“孝敬日”是要时时提醒我们不断增强孝敬意识;
不要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每一天做起,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只有在德育工作中克服简单的说教,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层次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遵循规律,才能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五、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把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要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要通过班校会、广播操间隙、广播电视、板报、校园宣传栏及各种学生活动进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把每一个中华传统节日作为德育的载体,让节日更加充满魅力和激情,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亮点和精神家园,使学生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与开放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愉悦。
开展德育工作,必须遵循人发展规律、德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要按规律办事,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思想实际。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注重德育工作的全员性、研究德育工作的层次性、把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四篇:人民日报评论员:牢牢抓住党的生命线
人民日报评论员:牢牢抓住党的生命线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6月18日重要讲话精神
2013年06月24日08:16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党史所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在6月18日中央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着眼党的奋斗历程和执政使命,着眼“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国梦,深入阐述了群众路线对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深刻阐明了开展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指明了实践路径,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注入了强大动力。
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传奇”,最根本的就是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予以坚持和贯彻。无论是革命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筑起“真正的铜墙铁壁”,还是改革时期“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推动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过万水千山,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牢牢抓住并充分运用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秘诀。
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既有民族复兴曙光在前的欢欣鼓舞,又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任重道远;用几十年时间走过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路,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必须化解所积累和叠加的矛盾问题。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牢记党所肩负的使命任务,我们就懂得了紧紧抓住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的紧迫性。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将一事无成。这就是为什么中央反复告诫“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反
复强调“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强调的这“三个必然要求”,其最终的精神指向也正在于此。
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人民是最根本的影响因子。党要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要始终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人民是最根本的依靠力量。牢牢抓住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我们党就必定永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书写无愧于人民的光荣与梦想。
《 人民日报 》(2013年06月24日 01 版)
第五篇:牢牢抓住“问题”这个作风建设的牛鼻子
2014年3月17日,总书记来到他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就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做出重要指示。5月9日上午,总书记再一次来到兰考,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透着鲜明的问题指向,解决“四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意识”,不从问题着手,其结果就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影响活动健康发展。
作风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总根源
问题来自作风,问题折射作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是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亟须纠正和改进的主要问题。作风问题是所有问题之源,作风建设要从问题着手。
问题来自作风。作风建设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集中体现在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和权力运行中,具体落实在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深入分析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几乎所有问题都能找到作风根源。作风问题反映在事业上,就会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对人民没有感情,干事业没有激情,谋发展没有才能;作风问题反映在工作上,就会遇到困难往回走、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风险躲着走;作风问题反映在权力行使上,就会公权私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作风问题反映在生活上,就会挥霍公款、吃喝玩乐、玩物丧志、腐化堕落;作风问题反映在政绩观上,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问题折射作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就像一面“镜子”,问题虽然在表层,但根源在思想作风。比如,干群关系出现矛盾,表面上看是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上的问题,但根子上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是作风问题;工作成效不明显,表面上看是干部工作能力的问题,但根子上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是作风问题;群众对干部不满意,表面上看是干部群众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问题,似乎是群众要求高、难伺候,但根子上是一些干部做戏作秀不做事,糊弄甚至欺骗群众的问题,还是作风问题。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是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以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担当深化作风建设
问题,既是病灶所在,也是治疗的突破口;问题,既是群众诉求的反映,也是作风积弊的一面“镜子”。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勇于直面问题,敢于“亮剑开炮”。
查找问题敢于动真碰硬。查找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找问题要做到求真求准。“求真”就是要真找问题。领导干部要有揭短亮丑的勇气、敢于交锋的精神,对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做到不回避、不遮掩、不推卸,不怕揭短出丑;指出别人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触及本质,不隔靴搔痒、不避重就轻、不遮瞒捂盖。“求准”就是要多面聚焦、找准问题,做到干部群众提问题、班子成员相互点问题、班子成员个人找问题相统一,班子集体查摆的问题与班子成员个人查摆的问题相统一,班子成员心里想提的意见、会前谈心沟通时提的意见、会上相互批评时提的意见相统一。
剖析根源务求触及灵魂。剖析根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剖析问题根源要做到求深求实。“求深”就是不能光摆表面现象,更要分析深层次根源,深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权力观、政绩观、发展观的根子;要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作风因素,防止只摆现象,不查本质,避实就虚,言之无物,做到查找思想问题要触及灵魂,查找工作问题要联系实际,查找作风问题要红脸出汗。“求实”就是一要态度实实在在,要求领导干部心地坦诚、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不遮遮掩掩,躲躲闪闪,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二要剖析原因明明白白,做到看得清楚、认识明白、承诺具体,措施到位,绝不能搞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实际上的新形式主义。
以解决问题的成效检验教育实践活动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关键在于解决问题。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做到作风改进、问题解决、群众满意。
以扎根落地的措施和行动检验活动效果。评判教育实践活动的最高标准,就是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有没有给群众带来实惠;衡量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唯一标尺,就是看真正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到什么程度;判断领导干部整改落实的根本依据,就是看能否从自己做起、从具体抓起,对于查摆出的问题做到小有小改、大有大改、马上就改、改就改好。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要扎根落地,已经取得的成效要巩固发展,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抓常,就是要把作风建设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抓细,就是要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一一回应、具体解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个别具体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抓长,就是要反复抓,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集中抓的时候雷霆万钧,平时放任自流。
以为民谋利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兰考县围绕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切身利益,对群众扶贫帮困实现全覆盖:每一个县直部门定点帮扶一个贫困村,每名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一户困难群众,每到一户,准确了解群众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期盼的事情是什么,并通过一项项具体措施来回应群众期盼,帮扶群众脱贫。解决“四风”问题,就是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真正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⑥7(作者系河南省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