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稿起草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9-05-15 12:3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领导讲话稿起草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领导讲话稿起草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篇:领导讲话稿起草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领导讲话稿起草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起草领导讲话稿的过程中,一般应注意把握五个基本环节,力求达到六条基本要求。注意把握的五个基本环节:

第一,领会领导意图。起草领导讲话稿是代领导“立言”,领导集体和讲话者本人的意图应是讲话稿的主旨,起草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准确地领会、掌握、表达领导者的意图,并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去深化、拓展领导的意图。这不仅要作为起草提纲的一根主线,而且要贯穿于讲话起草的全过程。所谓深化和拓展,是以领会为前提的,而决不是说可以离开领导意图去另立一套。当然,这种领会和遵循不是消极的,如果领导征求意见,写作者完全可以阐明自己的观点,甚至不同的看法。要把领导的意图和写作者的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好的文件、报告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中间也包含着写作者的智慧。领会领导的意图,就必须在起草前摸清领导在想什么,想讲什么以及怎么讲,要记住领导的提示和交代。没有弄明白的事情,还应当问清楚。领会领导意图并非一次性的。平时对领导的思想、工作,大小场合的即席讲话,要注意掌握信息和情报,及时收集和听取。这样,就可以领会得更深一些。

第二,确定讲话提纲。一是提纲的主题思想、主要观点和大体框架一定要非常明确、清晰,使人一阅提纲就基本知道讲活的主要内容和精神。至于提纲拟定几个层次,要视讲话内容而定,一般三个层次为好。二是要抓住现实生活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千万不要照搬别人的框架。有不少会议的讲话稿都照搬上级讲话的大纲小目,这就容易形成从上到下、从框架到内容上的千篇一律。应当力戒和避免。三是提纲不要搞标新立异。标新立异不是创造,有分歧的观点、不成熟的思想、未协调好的事情,一定不要塞进文稿之中,乱讲乱塞必然误大事。四是拟提纲必须相对收缩,不要把摊子铺得过大。铺大摊子容易,相对集中难;写长文章容易,写短文章难。拟提纲如果想包罗万象,什么事情都想拉一个问题,添一段话,那就会把主题冲淡,写成稿子就会庞杂臃肿,该集中讲清楚的问题就突出不起来。这个问题往往是我们一些部门在讲话稿中“争地位”,而我们自己又想搞“照顾”、做“文字人情”引起的。有时也有可能是因为受上级机关报告讲话的框架束缚引起的。我们报告起草者一定要从这些方面解脱出来。

第三,全面收集资料。“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占有和掌握丰富的资料,是起草讲话稿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必须切实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决不搞“无米之炊”。收集资料:一是要广泛,二是要齐全,三是要准确。要根据讲话内容的要求,通过召开座谈会、阅读文件、查阅报刊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多的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凡是对起草讲话稿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典型、数据等都不要忽略。在此基础上,要认真阅读和筛选资料。全面收集资料,并不是说参考资料越多越好,有时资料太多,反而使自己拿不定主意。所以,要通过阅读、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门别类,综合概括,为正式起草作好准备。

第四,认真撰写初稿。有了大纲小目和丰富资料,就可以进入正式起草阶段。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运筹、思维、创造的过程,是冥思苦想的精神制作过程。如果提纲对路,思索周密,写起来就可能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因为写比想:比说毕竞有些不同,它要求更明确、更完备、更系统、更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要有更严格、更细密的思维逻辑和文字逻辑。所以,起草过程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在起草过程中要掌握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我认为特别要重视以下四点: 一是要突出和跟踪主题。主线要力求清晰鲜明,要紧紧围绕讲话的中心思想和提纲来写,内容千万不能离题。所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就是对主题没有跟踪,或者没有跟踪能力。二是分析、论证要有力,要有新意。分析论证具有表达深化主题的作用,对提高讲话稿的质量至关重要。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有新语言、新观点、新材料、新思想,“人云亦云我少云,老生常谈我少谈”。要特别注意,每个部分都要力求提炼出一两个具有新意而又 1

准确的观点,构成每一部分的高潮,以增强文稿的内在质量和吸引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听起来就会平淡无味。比如,在一个领导讲话稿中,论述“要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个问题时,提炼了这样三个观点:“要真正明确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分珍重民心;要真正使决策适应群众的承受能力,十分珍惜民力;要真正使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十分重视民情。”这样提炼概括,既有一定新意,又显得很有力量。但是,我们讲的新意是以准确性为前提的,标新立异,追求时髦,哗众取宠是绝对不可取的。三是要认真对待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比如文稿的开头和结尾。“万事开头难”,文章的开头很重要,要力求用简炼、鲜明的语言吸引住听众。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点出主题,可以用提出问题开头,可以引用领导人的话、名人名言开头,也可以具体的事例、材料开头,不要求千篇一律,这要根据讲话稿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而且每个部分,每个段落的开头也不宜千篇一律,要有所变换。但一般地讲,以提出问题、摆出观点或者结论性的话开头比较多。比如明确形势,提出希望;比如提出商讨,征求意见等。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尾语不宜太长。因为尾语不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讲话稿要解决的问题在主体部分已解决,如果再来哕嗦一番,听众就坐不住了。所以一般地说,尾语要力求简明扼要,首尾照应,明快利落,言止而意无穷。又比如讲话稿的语言。讲话稿的语言最重要的是要有口头语言的特征,一是准确贴切;二是通俗易懂;三是简洁有力;四是生动形象。领导讲话稿很难避免书面文件语言,这类语言不能不有,但要尽可能用口语表达,不要通篇板着面孔谈话。我们在县和基层工作的同志长期接近群众,话语很生动,但要注重防止语言的粗俗,做到通俗而不粗俗,既要通俗又要庄重。

第五,反复修改完善。实践证明,文章是越改越好。文章写出初稿后,必须回过头来进行修改,主要看主题是否鲜明、突出,观点是否精当、确切,段落是否严谨、分明,语言是否简炼、流畅,内容有不有疏漏和重复,文辞有不有含混和差错,包括标点符号打得准确与否,都要认真、过细,一字一句地抠。该补的要补,该删的要删,该改的要改,尤其是对某些政策原则和敏感性问题的提法,更要反复斟酌,切不可疏忽大意、马虎了事。初稿送审后,要按领导同志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总之,一定要文不厌改,精益求精,善始善终,直到圆满地完成任务。力求达到的六条基本要求:

第一,角度要高。起草领导同志的讲话,尤其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讲话,要立足于宏观的、全局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分析情况、提出措施、作出部署,特别应防止主要领导讲话“部门化”,即使讲部门的工作,也要站在宏观、全局的高度来阐述。

第二,观点要明。在领导的讲话稿中,大小题目要力求非常明确、鲜明,一目了然,易懂好记。

第三,层次要清。文稿中的各个部分、各个层次,一定要紧扣主题,各个部分所阐述的内容要十分明了,尽量避免出现重复。每个部分中的各个层次,要注意运用序号、句号、分号等,进行明确划分,使听众和读者非常清晰地掌握。

第四,结构要紧。领导讲话稿,结构紧凑,非常重要。我们起草者在文稿设计、拟定提纲、正式撰写的过程中,都要十分注意,主题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问、部分与层次、层次与层次,衔接要紧密,阐述要得当,切实防止题外生议,松散无力。

第五,内容要实。起草领导的讲话,要坚持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少讲空话大话。要坚持虚实结合,虚话也要作实话来讲,把虚话真正讲实,避免“放之四海而皆准”。

第六,文字要精。起草领导讲话稿,文字上一定要精简、精炼,有意拉篇幅,难免哕嗦、重复,甚至还淹没了文章的精华。我们要努力学习写短文章、短讲话、短报告。

第二篇:起草领导讲话稿弄清楚十个问题

起草领导讲话稿弄清楚十个问题

领导讲话,是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同志在一定的时机和场合用以表明个人或组织的主张、见解、要求所作的演讲。因为各级领导工作繁忙,讲话稿不可能全部由他们亲自撰写,大多数要由机关干部代劳,所以起草领导讲话稿是机关干部的重要职责之一。笔者认为,机关干部只有弄清楚以下十个问题,才能写出领导满意、机关认可、群众喜爱的讲话稿。

一、谁来讲?由于领导的年龄、资历、职务、岗位、性别有别,讲话稿的内容、口气、表达方式和要求也必然要有所区别。起草者只有站在不同领导的位置上,写出个性风格来,写出职务特点来,写出岗位要求来,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谁的讲话。军事领导的作风雷厉风行,给他们起草讲话稿结构语言要干净利落;政治领导说话最讲究沉稳严谨,给他们起草讲话稿理论性、思想性要强一些。年龄大、资历深的领导在单位一般具有较高的威信,给他们起草讲话稿言辞可以严肃一点,口气不妨强硬一点;年纪轻、资历浅的领导一般都比较谦逊,给他们起草讲话稿语气要乎和,矗好不用强硬口气,指出问题或批评人时更应注意使用大家易接受的语育。出身“老基层”的领导比较熟悉基层情况,经验丰富,给他们起草讲话稿要多用事实说话,特别要多写一些他们熟悉的基层情况;出身“老机关”的领导因长期从事机关工作,对讲话稿的写作很内行,给他们起草讲话稿一定要做到观点鲜明、结构合理、材料恰当、事例典型、语言准确、文字流畅。

二、以什么身份讲?领导在不同的场合代表的身份不一样,讲话内容也应随其所代表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领导如果是以党内职务身份在党的会议上讲话,稿子就要充分体现宏观把握和指导的原则,主题要集中,不能铺得太开,可以多说一些原则性的“大话”,多列举一些对单位建设和发展有影响的“大事”;如果是以行政职务身份在行政会议上讲话,就不能大而化之,而要事先对讲话涉及的事项做充分调查,在分析研究后再开始起草讲话稿,做到讲情况有具体事例,讲问题击中要害,讲原因有具体分析,讲对策有可行方法,提要求责任明确;如果是以下级身份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起草者应仔细了解和掌握会议的有关文件精神、参加人员及中心议题等,讲话稿要写得简洁明了、高度概括,不可长篇大论、旁征博引,篇幅也要根据情况有所限制;如果是以朋友身份对来宾讲话,讲话稿就不能拘谨严肃,而要既热情洋溢体现诚意,又轻松活泼不落俗套。另外,还需要弄清领导是代表个人讲还是代表组织讲,代表个人就要体现领导个人的友谊和感情,代表组织就要体现组织的关怀和爱护,让人始终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三、对谁讲?领导讲话的对象是在场的听众,因听众在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身份、职务等方面存在差别,因此,对不同听众讲话,讲话稿也应有所不同。对思想水平不高、理解舶力较差的听众讲话,讲稿要尽量使用常用词汇,句子结构要简单,千万不可咬文嚼字。反之,对思想水平高、知识较为渊博的听众讲话,讲稿就要特别注意文字的修饰和润色,对所讲的问题要有深刻分析和理论阐述,还可以引用名人轶事、箴言警句等。但无论哪个层次的听众都希望讲话有新鲜的内容,有新思想、新观点、新信息和新知识、新理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讲话稿的起草者不仅要熟悉实际情况,还要善于文字表达。

四、什么时候讲?即使是同一主题,领导讲话时间不同,讲话稿的撰写要求也不一样。比如,调研开始时的讲话与结束时的讲话就不一样。开始时需要讲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讲需要做哪些工作、有什么要求,讲得越细越好;结束时则侧重于对所做工作进行讲评,重点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多讲对策办法,多提指导性意见。白天讲和晚上讲也不一样。白天的会议一般是事先安排的,领导讲话可放开些,可以现场自由发挥;晚上的会议一般都是紧急会议,起草讲话稿一定要简洁明了,切中要害,切不可拖泥带水,在时间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在征得领导同意后只准备讲话提纲,同时把有关文件和资料素材备好。

五、在什么场合讲?领导是在小型会议上讲话还是在大型会议上讲话,是在机关讲还是在基层讲,是礼节性讲话还是工作性讲话,场合不同对讲话稿的撰写要求往往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起草者注意针对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写法。如果是礼节性讲话,其场合一般较为隆重喜庆,讲话稿内容通常是表示祝贺或祝愿,撰写时应做到语言热情、语调轻松;如果是工作性讲话,讲稿则要阐明会议的主旨,反映会议的中心议题或主要内容。

六、为什么要讲?就是要在起草前弄清楚领导讲话的目的。领导讲话是表扬还是批评,是纠偏还是补救,是作指示还是总结工作,是礼仪性的应酬还是有实质性的意见,起草者一定要心中有数,这样起草讲话稿才能不偏离中心思想。写表扬性或批评性的讲话稿,起草者要在撰写前弄清表扬或批评对象的基本情况,表扬或批评要达到什么效果,应该学习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等等;写纠偏或补救性的讲话稿,起草者先耍弄清需要纠偏或补救的背景,对问题进行剖析,创造性地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写指示性或总结工作的讲话稿,起草者要先弄清相关的上级文件,相关单位有什么经验教训,掌握了这些写出的讲稿才能达到“求之能给,问之能答,授以真知,解以真谛”的效果。

七、领导自己想讲什么?就是要准确把握领导的意图。领导意图是讲话稿的重心,稿子的中心内容、基本观点、主要事例等等,都要以贯彻领导意图为核心。对领导意图把握得越全面、准确、深刻,讲稿就越容易过关;否则,就可能要反复修改甚至推倒重来。通常领导对自己的意图会有所交待,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先由起草者写出提纲或提出自己的构思,经领导认可就可以起草;第二种是领导交待一个大概的想法,其它的由起草者自己发挥;第三种是领导既交待总的思路,又同起草者一起商量详细提纲,尔后由起草者起草。无论领导采用何种形式交待意图,都需要起草者认真领悟、反复消化。

八、机关想让领导讲什么?弄清领导想讲什么后,还需进一步了解机关想让领导讲什么,这样起草的讲话稿才有针对性。如果领导想说什么起草者就写什么,只起到“传声筒”和“打字员”的作用,没有半点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创新发挥,这样的讲话稿也许领导会满意,却不会被机关干部认可。通常情况下,负责起草讲话稿的机关干部就是讲话内容所涉及工作的分管人。对起草者来说,起草讲稿也是争取领导“关注”的极好机会,起草者想把工作中的难处、取得的成绩、需要解决的问题渗透到讲稿中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需要注意的是,起草领导讲话稿是“代言”而不是“自言”,是充实完善领导意图而不是自立题意,因此必须忠实地按照领导的意图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未经组织和领导同意一般不允许加进起草者个人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成分,更不允许任意发挥。

九、与会人员想听什么?讲话稿的质量如何,听众是最好的评委。机关干部起草领导讲话稿之前,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做必要的调查了解,看大家希望从领导讲话中了解什么信息和政策精神。只有摸准了群众的需求才能写出好的讲话槁,让领导把话讲到群众的心坎里。当然讲群众之所想,只能把群众的口味和要求融合到领导意甲之中.不能与领导意图发生抵触。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多数群众喜爱这样的领导讲话:一是幽默风趣。善于讲话的领导常用一些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以及歇后语、顺口溜,有时还旁征博引加以发挥,使讲话生动幽默、妙趣横生。二是善于鼓动。即语言富于激情。讴歌赞美时气势昂扬,批评抨击时正气凛然,能吸引人、说服人、感动人、鼓舞人。三是通俗易懂。即善于形象地表述抽象的概念,通俗地阐述深奥的道理,简要地说明复杂的事物,轻松地道破严肃的问题。

十、讲话以后讲稿千什么用?这是起草领导讲话材料的“善后”工作。对讲话稿是否另有他用,起草者事先也必须心中有数。如果要以文件形式印发或在报刊上发表,起草者在撰写时就不能不考虑印发或刊发的要求。同时,在领导讲话结束后要按印发或刊发要求对讲稿做进一步修改,经领导审定后再印发或刊发。向新闻媒体提供的素材必须征得领导同意,千万不可自作主张。起草者本人根据讲话材料改写的新闻稿件,也要呈领导审查,以防报道失实引发麻烦。

所谓“领导文稿”,是指领导者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文稿。如:会议报告、演讲稿、汇报材料、发言材料、致辞、调研报告、署名文章、信函、批示、序言、按语等等。领导文稿至少具有三大特性:一是权威性。主要来自于领导者的身份。二是公务性。领导文稿用于领导者的公务活动,必须符合领导机关公务文书的一般性规定,要求语言简明、平实、庄重,使用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而不是形象思维。三是有个性。文稿要与领导者的职务、地位相符,与领导者个人素质、性格、习惯以及语言风格相符。基于领导文稿的这些特性,要写好领导文稿,主要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

文稿一般是授命写作,也就是命题作文。文稿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文稿的立意上,要尽可能地领会领导意图。具体来讲,可能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1.换位领会。就是说在接受了起草领导文稿的任务之后,要迅速放大自己的角色,忘记自己的身份,从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沟通领会。领导在交办起草文稿任务时,一般都对内容作出交代。有的意见比较具体、比较明朗,有的则比较原则,讲的是一些大的观点和思路。既交代总的意图、大的框框,又讲出比较成熟的具体思路,甚至成型的纲目,这种情况比较少。为此,要想更多地了解领导的意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有三条:一是认真听。倾听领导同志讲明意图、阐述观点,倾听领导提出的大致思路及基本要求。二是主动讲。讲述自己的基本想法和写作思路,并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让领导来评判。三是互相议。找机会和领导同志一起议论文稿的核心和重点,对不理解或拿不准的问题当场请教,引发领导对其意图进行更详尽、更深刻的阐释。

3.联系领会。一是联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领会。因为领导意图从本质上讲是党和国家与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把握住这个时期的方针政策也就会把握住领导的总体思路。二是联系一个时期领导的工作重点领会。要想一想近段时间,领导强调最多的是什么问题,大会小会讲得最多的是什么问题,下去调研或平时交谈中流露出来的想法是什么,从中悟出领导的思想轨迹。三是联系领导思考的热点问题领会。对领导日常谈论的重要思路和观点要认真地掌握,并对其连贯思索,这样对领导的思想情况就会有系统、整体的理解。四是联系领导的思维方式和讲话习惯领会。文稿由于是领导亲自讲,因而就必须根据领导个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写作,使文稿与讲话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来,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否则,文稿与人的习惯特征不统一,领导和听众都会产生一种陌生感或不习惯的感觉,也就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要大量收集写作素材

1.注重平时积累。要善于观察,注意把听到的情况记录下来,把报刊的文章剪辑起来,把网上的东西下载过来。积累永无止境。有时积累的素材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就实现它的价值了。

2.注重深入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取得的第一手材料往往具体生动、真实可靠,印象深、感受深。因此要提倡“开门写稿”,走出斗室,深入调研。

3.注重总结提炼。我们平时收集、积累、掌握的材料,是感性的、零碎的、散乱的,是没有规律的,必须对其进行归纳、消化、加工和升华,使其成为可用之材,而不是当“二道贩子”,拿来就用。

三、要认真搞好布局谋篇

1.要设计好文章的结构。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安排结构最基本的原则是不死板、不杂乱,做到纲目清楚,层次清晰,衔接紧密。

2.要组织好文章的内容。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好以后,紧接着就是组织好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内容组织起来并不是太难,要说难主要就在于每次都要有创新。这是因为现在的领导讲话的频率比较高,每次讲话都要有所不同,有时感到很难说出新的话来。怎样做到每次都有所创新,我的体会是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多选新材。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素材比比皆是。我们文秘人员,要紧跟时代新潮流、紧贴上面新精神、紧盯基层新情况、紧追工作新要求,广泛搜集新素材。二是老题新解。有些专题性的工作会议,前年开,去年开,今年照样开。工作还是原来的工作,问题还是几个老问题。要写出新意来,就必须把老问题放到时代的新背景、发展的新形势、上级的新精神上来审视,从而赋予新内涵、提出新要求。三是旧事新说。同一个事例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变通运用。以前曾经用过的素材、用过的观点,现在仍然符合当前实际、仍然管用的,可以从多角度去分析它、把握它,从不断变化中体现新境界、表达新观点,从而做到“化腐朽为神奇”。

3.要运用好文章的语言。领导文稿语言讲究平实、朴素,但平实不等于平淡,朴素不排斥生动。文章结构不能平直,内容不能平常,语言也不能平谈。语言太平淡了,就好比唱催眠曲,不能提神起兴。因此,起草文稿,要注重语言的锤炼,力求平实中见精彩,朴素中有韵味。一是要有灵气。表现手法要灵活多变,不能每一篇文稿都用同一种句式,也不能一篇文稿从头到尾都用一个语调,长句和短句、陈述句和对仗句要穿插使用。二是要有文气。文稿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品位,才有可读性和吸引力。起草文稿,要精于修饰词句,想方设法用短句、排比句增强气势,用比喻、拟人等体现气韵,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舒心顺耳。要有针对性,针对听众的不同身份,注意运用符合听众身份的语言。如对上的汇报,不讲没有做到的或做不到的话,不讲夸大的话,不讲过头的话;针对骨干的讲话,可以讲究点文采,理论性、逻辑性可以强一些;针对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就要注意语言的平实,必要时可以引用一些民谚俗语,这样才可能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是要有豪气。领导文稿强调鼓动性,文稿语言最忌缠缠绵绵、有气无力。遣词造句,要落落大方、肯定果断,让人感受到果敢决断的领导风格,不容置疑的领导态度。

领导讲话稿的禁忌

长期以来,在我们党的工作中(包括讲话中)出现了一些令人难以容忍的形式主义倾向,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讲话中称之为“党八股”,并指出“党八股”是党和政府工作中最不良的倾向之一。时至今日,党八股并没有像毛泽东所预言的“被彻底抛弃”,党八股的八条罪状,如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等毛病,仍不少见,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克服形式主义的文风。领导讲话稿有哪些忌讳?要戒除哪些不良的东西?主要的可以概括为下列几条:忌平淡无趣、忌空话套语、忌烦冗啰唆、忌贪大求全、忌雷同重复、忌肤浅苍白、忌僵化死板,忌散乱离题,忌粗疏差错。

一、忌平淡无趣

平淡是指观点平淡,语言平淡,通篇一般化,使人听后感到没有解决什么问题。表现在:一是材料的组织和运用比较平淡,此种情况往往是观点加例子,就事论事,讲表层的情况,没有由表及里地深刻分析综合,缺少层次性与立体感。二是气势平淡,通篇一个劲头、一个节奏,没有轻重缓急,缺少波澜起伏,抓不住听众的心。三是语言平淡,像一碗白开水,没趣没味,缺少鼓动性,叫人听了打不起精神来。

一篇好的讲话稿,听了以后可以使人记住重要的观点和精彩的语言。像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演讲中的“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就使人印象深刻。如果讲话语言平平淡淡,使人听起来“一般化”,在脑子里打不上“烙印”,难以给人留下值得回味的东西,就很难打动人、启发人。

文章平平淡淡无人看,讲话平平淡淡没人听。讲话平淡、一般化,缘于立意不好和语言不新。如果就事论事,立意就显得肤浅。只有在深入理解事实材料的基础上,作总的概括和量化分析,从概括分析中认识事物的基本性质和现状,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挖掘,在事实与观点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才能提炼出新颖的主旨来,从而给人更深的认识、更深的体会,从而更能打动人、启发人,增强讲话的感染力。呆板、枯燥的语言会令人生厌、昏昏欲睡。要使语言打上烙印,就要提示本质、一语中的,就要有特点、个性化,就要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果没有新鲜的词汇,语言就显得平淡。只有不断积累丰富、新鲜的知识,并有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写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新颖别致的讲话稿来,从而给听众新的感觉,新的感受,激发听众的兴趣,增强讲话的吸引力。

讲话稿平淡无趣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论述也浮在表面。二是缺乏对当地情况的具体分析,照抄照搬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没有较强的针对性。三是缺乏对观点、语言的提炼。

二、忌空话套语 空话太多,或只有观点,没有论证,或只有原则要求,没有具体要求、具体措施,没有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要部署某一项工作,但使听众听后仍然搞不清楚要怎样做这项工作,或者没有讲出激励、约束措施,使人感到该项工作做与不做、做好与做不好没有什么差别。避免空话、套话的主要方法:一是要看“实”的东西有没有。如领导层并未对开展某项工作进行缜密的研究,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仓促上阵动员,撰稿人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种情况下,撰稿人应该积极发挥其参谋助手的作用,建议和帮助领导进行这方面的谋划。二是“实”的东西已经有了,撰稿人能否写进去。这就要谋篇布局和选用材料上下工夫,要朝“写实”的方向努力,要多用“实”的材料,不仅要充分反映领导的具体思路,还要加以补充和完善。

讲话稿写得空、不实,原因很多。一是懒。写空话、套话最省劲,可以不费力,东抄西凑就能成章。写实话,需要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综合情况,颇费脑子。二是怕。担心没有本本,没有标准的说法,领导通不过,甚至有可能被说成是态度问题。三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而硬要写。平时不注意学习,不积累材料,不到基层了解情况,一布置任务就急忙写。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不空才怪。四是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虽然也掌握了一些事实,但还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就大发议论,把自己的一知半解当做真知灼见,引申发挥,讲一大套所谓的“理论”,结果把一些实在的内容,也淹没在空洞的议论之中。解决的办法:一是端正思想态度,树立良好作风。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三是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解情况。四是加强学习,增强写作能力。

三、忌烦冗啰唆

烦冗,即动辄洋洋万言,啰里啰唆,拖泥带水,短话长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节奏都在加快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提出“戒长倡短”的要求。在这方面,也要学习毛泽东,他的名篇《为人民服务》只有800多字,里边讲了许多名言;他在1957年接见团的三大代表时的讲话只有143字,其中就讲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的警句。

造成讲话稿篇幅长的原因,从领导的角度看,一个重要原因是以会议时间和讲话篇幅的长短来衡量对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一些领导同志看来,开长会就是很重视,开短会就是不太重视;话讲短了,便显得没水平,有失领导的身份。所以有的领导在审定别人代拟的讲话稿时,第一个标准便是看写得多少,倘若写了厚厚的一摞,他一看便说:“不错,写得不少。”从撰稿人的角度看,也存在一种贪大求全的思想,有的也认为内容多、篇幅长,才能显示自己的才华。有的人写东西有“无三不成文”的习惯,有时候,其实只有一两点新一点的思想,为了敷衍成篇,硬拼凑出三四层意思来,出现生拉硬扯的现象。把一些可写可不写的话也写进去,面面俱到,不但文字冗长,而且容易把新鲜和重要的思想,淹没在一般化的东西里面。

其实,讲话篇的篇幅长短与材料取舍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必须用主题去统率材料,用材料去表现主题。凡是与主题关系密切的,能有力地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就选用;凡是与主题关系不大,不能很好地反映主题的材料就要舍弃。切实做到宁缺毋滥,舍得忍痛割爱。少说废话的道理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讲话一定要选择那些能反映观点、支持观点的材料,力求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四、忌贪大求全

忌贪大求全,就是忌面面俱到,主次不分,像开中药铺似的。早在5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写文章,做演说,著书,写报告,第一是大壹贰叁肆,第二是小一二三四,第三是甲乙丙丁,第四是子丑寅卯,还有大ABCD,小abcd,还有阿拉伯数字,多得很!”“现在许多同志津津有味于这个开中药铺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形式主义的方法。”现在这种毛病仍然存在。有的讲话稿过分追求完整、系统、生怕不全面,生怕分量不够,常常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系列化、集团化。分析一个问题的成因时,也是一二三四五六七,条分缕析,不厌其细。看上去很全面,很有条理,实际上是臃肿、散乱,无重点,结果不仅拉长了讲话稿的篇幅,而且使真正重要的内容淹没在无关紧要的文字中,不能展开来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是抓工作的艺术,也是写好讲话稿的基本要求。一篇讲话稿的容量总是有限的,想把每个问题都讲得或写得很充分、很新颖,是难以做到的,能在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上有所突破,讲出点新意来,给人以较大的启发,就很不错了。所以,除了总结性讲话稿外,一般的讲话稿写作不要把面铺得太宽,要抓住当前最需要强调、最需要解决和最需要回答的问题来写。

解决的办法,首先安排文字材料的框架结构,要从实际出发,该复杂则复杂,该简单则简单,不能认为篇幅大、条条多,材料才有分量,才以体现水平。其次,要紧紧抓住本质、抓住要害,抓住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从一点进入,向纵深开掘、拓展,这样的材料才会有深度。再次,无论是向纵向还是横向阐发问题,都要高度集中。能三个问题说清楚的,就不写四个问题;能四个问题说清楚的,就不写五六个问题。每个问题,也不一定非要再搞成几条。切忌搞“三三制”之类的模式。

五、忌雷同重复

忌雷同重复,就是忌照搬照抄,千人一面,没有个人特点和风格。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貌相同。雷同的讲话稿,没有新鲜的东西,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相脱离,缺少针对性和指导性。造成雷同的原因很多,有的可能是写讲话稿的新手,模仿别人写的;有的是怕动脑、图省事,不愿下工夫去琢磨,担心“创新”弄不好到领导那里通不过;更多的是照搬上级或过去的文件、讲话,甚至报纸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比如内容,有时省、市、县三级领导人对同一项工作的讲话竟如出一辙,除了把“我省”改为“我市”、把“我市”改为“我县”之外,差不多全盘照搬。比如结尾,写来写去都是那么几句老话。如“回顾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任重道远。让我们在„„领导下,在„„指导下,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为„„而奋斗!”

讲话稿写作如同材料“加工厂”,每天都在加工制造,要写出一篇有见地、有新意、能吸引人的讲话稿确实不易,有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热情,提高创新能力,力求使讲话稿有新鲜的东西。首先要对自己写的东西多问几个为什么,勇于否定自己;经常关注和研究新形势、新动态、新情况、新问题,在“新”字上下工夫,从“新”中求异,做到选用的材料新、概括的观点新、总结的经验新、提出的要求新、探索的规律新,使人听了能受到新的启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反复比较,从老问题找出新的角度,从旧中求新,“旧题新作”分析新的情况,说出新的认识,拿出新的办法。要达到这些,一是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有较强的敏锐性、观察力,有较高分析认识问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迅速辨别新旧,判断是非,作出反应,提出见解。二是要有创新精神,敢碰书本上写过的、文件上规定过的、领导人讲过的、多数人公认的问题,也要敢于提出别人未曾提出过的见解。三是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分析比较能力。

六、忌肤浅苍白

忌肤浅苍白就是忌说理肤浅,苍白无力,没有震撼力。主要表现为:一是硬,“骨头”挺硬,“肉”不太多,“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尤其是一说到理直气壮,面孔就板起来了,从头到尾,通篇都是“要求”。二是旧,对大家都明白的浅显的道理,翻来覆去地讲,就像一大锅不放油盐的萝卜青菜,炒来炒去,没有滋味。三是浅,材料开掘不深,事理分析不透,内容空泛,浮皮潦草,缺乏启发性和感召力。如在阐明一个观点时,常常绕来绕去打“外围”仗,净是一些大话、空话、套话、老话,深处的东西触不到、点不透。

我们说浅、给人印象不深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撰稿人站立点不够高,视野不够开阔,特别是理论功底不够厚实。二是思想有顾虑,不敢创新,该放开的没有放开,该深入的没有深入,写得很拘谨。

精彩的讲话会产生震撼力,拨动人的心弦,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迪,引导人们向更高更深的层次思考问题。为此,撰稿人必须站在思想理论的制高点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辩证地分析事物蕴涵的深刻思想和警世哲理。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去思考,从革命的思想宝库中汲取营养。还要采取由浅入深、层层剖析的方法。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和撰稿人加强学习,学习科学理论,学习报刊社论、言论、评论员文章、权威人士论坛、杂文等,学习一些法律、经济、心理、历史、文学、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业务知识。

七、忌僵化死板

领导讲话稿有一定的写作法则和规律,按照一定的规范格式来写是有必要的,但只是外在格式的统一规范,不应把讲话稿写作模式化、程式化,因为一成不变的程式会把人们捆得死死的,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影响讲话的生动性。当前,在领导讲话稿写作中存在着严重的思路模式化、程式化问题,没有新意。有的领导在布置写作任务时,对每一篇讲话稿如何写开头、如何写主体部分、如何写结尾,都规定得很细,有的甚至连字数都作了规定。结果讲话稿内容“似曾相识”,套路雷同。如讲话稿主体内容都是一个模式:意义作用——目标任务——思路措施——加强领导。又如开头必谈理论,开篇就是认识,振振有词,滔滔不绝。又如写加强领导,就是一要各级领导重视,列入议事日程;二要加大工作力度,层层狠抓落实;三是健全各项制度,严格基础管理;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又如写工作经验,就是一个领导重视,加强指导;二是层层发动,提高认识;三是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四是落实制度,带好队伍等。几乎所有的讲话稿都可以套用这几条。“众稿一词”、“千文一面”的现象,是讲话稿内容上僵化的表现。这样僵死的形式,很难写出富有生气的讲话稿来,也很难不讲重复的话。这种形式使写者厌倦、听者厌烦。

要突破僵化的八股式讲话稿写作模式不容易,一是观念的转变很难。一些领导同志习惯于讲话平淡无味、四平八稳,要改变它,难免一时不会被接受,难以通过。二是笔下生花也不易,需要很高的文字表达能力。三是冒改革的风险。这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改变思维定式,从陈规旧习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作为撰稿人,不能因为讲话稿内容形式的创新难而退缩,要注意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力争使讲话稿有一个最恰当、最适宜、最有自己特点的内容形式。

八、忌散乱离题

有些写作人员,自己还没有想清楚,就下笔写,结果往往是离题、散乱、晦涩,即没有紧紧围绕讲话的主题展开,与主题“喧宾夺主”,甚至出现“跑题”的现象。散乱,即没有一条主线贯穿,内容芜杂,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主题不突出,观点不明确,观点与主题若远若近,内容与观点貌合神离,闹哄哄群龙无首,乱糟糟主线不明;逻辑混乱,重复颠倒,前言不搭后语,甚至前后矛盾。晦涩,有的同志喜欢用生僻难懂、佶屈聱牙的词语,大量地、生硬地使用古间旧典、方言土语、技术用语以及行话等,看起来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实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当然,一些古词旧典如用得恰当,有时会起到画龙点晴、使讲话增色的作用,但不能滥用。有些技术用语、行话等在必须使用时,也应该加以说明、解释。

九、忌粗疏差错

现在,一些讲话稿失之于粗疏、差错百出的现象时常出现,不仅影响了讲话稿的质量和领导干部的形象,而且对指导工作产生了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一是从主题思想看,主要是没有体现领导意图、概念不对,判断不难;概括不当,引申偏差;观点不准确,与上级政策相悖,与有关政策不衔接。二是从内容上看,主要是事例不真实,没有反映事实本质,不能全面准确,恰如其分地表达,引用的事例、细节、引文、数据不准确,有出入或前后不统一。如引用领导讲话不符合原意,断章取义,搞实用主义等。三是从文字上看,语言不够中肯贴切、一分为二,片面化,绝对化,走极端;语言表述不准确,不规范;文字粗糙,语法不全,语句不通,语气不妥,词不达意,用语不准确、不严密,甚至生造词汇。四是从行文格式上看,不规范,不统一,不严谨。如一些专用名词、时间、数字不规范。有的随便简化专用名词,在讲话稿中第一次出现时也不用全名。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简化为“三中全会”;有的数字前后不一致,在同一篇讲话稿中,一会儿用阿拉伯数字“850元”,一会儿用中文数字“八百五十元”;有的基数、序数、分数,倍数、确数、概数混用。

讲话稿不准确,存在差错,主要是由于工作作风不够严谨细致,责任心不强,基本功不扎实。要消灭差错,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准确是讲话稿的生命所在”的观念,增强责任心,形成认真负责的作风。要像马克思那样“从不满足于间接得来的材料,总要找原著寻根究底,不管这样做有多么麻烦”。其次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文字表达能力。第三,要做好推敲、修改和校对工作,减少文字差错。

这些在领导讲话和讲话稿写作中存在的弊病,无疑影响着领导讲话的客观效果和讲话稿的写作质量,必须通过加强研究,促进领导讲话水平和讲话稿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当然,这些弊病概括不了领导讲话和讲话稿写作的所有问题,只是择其主要者略加叙述,让大家引以为戒。

第三篇:领导讲话稿的起草

一、领导讲话稿的分类

在领导讲话稿的分类上,有很多种分法。我参考了很多,我认为在百度搜索上的分类比较科学,也与我们政府领导的讲话稿比较接近。我大致按照上面的分类,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与各位探讨一下。

依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途,领导讲话稿可以分为 3 类 22 种。

第一大类:会议类讲话稿

这是领导讲话稿中数量最多、占比重最大的一类。我们平时所说的“领导讲话稿”,主要是指这一类。按照用途分,会议类讲话稿可以细分为14种。

1、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内容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工作性报告是讲话类文稿中最重要、领导最重视的文稿。这类讲话稿一般都有相对严格的格式和框架。在框架上很难突破,当然一般也不能突破,它算是非规范性公文中最规范的文稿类型。这类讲话稿的难点是在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概括上。像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看起来篇幅相对较长,但却是压缩了再压缩,到实在不能压缩的时候才定稿的。时间跨度上,它要涵盖两年或者十年的内容;在面上,它要包括所有政府部门的工作,有的篇幅较长,像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农业、城建等。有的只有一句话或者只提一下单位的名字。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上的:统计审计、史志档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双拥共建、国防动员等各项事业也都取得新的进步。

在政府全体会征求意见的时候,农口组讨论的时候,*主任和局长非常高兴,说他们两个单位连续十余年都是只提一下单位名称,这次成了一句话:“发挥**、***8的作用,减轻*****损失。”

报告类的讲话稿一般都经历比较复杂的起草过程。像我们的政府共作报告从到部门调研、起草提纲,到正式起草,再到反复征求意见,要好几个人,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反复修改十余次才能定稿。省、市、国务院的报告更加复杂,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县委的党代会报告也是到宾馆去写了四五天。

2、工作会议讲话稿。根据既定的会议内容讲对某一项或几项工作的要求。要讲得鲜明、透彻、实在。像我们年前、年后分别召开的植树造林工作会议,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工作会议,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等专业会议都属于这种类型。和报告类讲话稿相比,工作会议类讲话稿简单的多。特别是程序性、常规性的会议材料,格式固定、程序固定、讲话领导固定、参加人员固定,所以只要在形式上稍微有所变化就能够应付。当然不能照抄上一年的,那样,领导们发现就不好应付了。记得原来有个管材料的领导说过一句名言,就是绝对不能照抄去年的,就是抄前年的也不能抄去年的。所以这个方法有时候也很实用。

工作会议类讲话稿也有相对固定的格式。我们最常用的是“三段论”,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各行各业都能套用的格式。比如说:“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内容是那个什么什么,参加人员有谁谁谁,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什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努力开创什么工作新局面;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时候是个别词语的不同,但大体三段论基本是一样的。

3、动员会议讲话稿。主要讲进行某项工作的意义和方法。这种讲话稿我们也经常用到。这类讲话稿一般是阶段性的工作,开始时用到的。这类材料需要一定篇幅讲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必须要讲得入情入理,让人信服,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像04年书记在庆祝建党83周年暨“干部素质提高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07年书记在全县“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动员大会,08年县长在“四城联创”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动员会上的讲话,等等。都是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述这项活动或者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是统一全县上下干部群众思想,确保工作效果。大体框架和工作会议类讲话相似,但不同的是,这类讲话稿要具有鼓动下、煽动性,在语言运用上稍有不同。

4、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讲话稿。这类讲话稿在农口、城建口使用的比较多。像每年要开的植树造林现场会、秸秆禁烧现场会、美国白蛾防治现场会,城建上的工程建设现场会,卫生上的卫生院建设现场会等等。这类讲话稿是要充分运用与会人员看到和听到的先进事迹和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要求学习、推广,促进工作。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号召力。一般召开这种会议上地点是选在该项工作完成较好的单位,与会人员要看现场,听经验介绍。因为大家都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所以撰写这类讲话稿时要进行很好的概括和总结。领导讲哪些内容,表扬哪些单位,表扬到什么程度都要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准备这种材料时一般要和领导、主管部门进行很好的沟通,甚至要提前到现场转转,有一个直观印象。像去年全县半年工作大检查时县长的工作点评,讲话中举了大量的例子,在准备那个讲话的时候,我们在要求各镇(街道)以及相关部门上报材料的同时,也进行了实地察看。第二阶段,外出学习时,主任、主任,我也随同*主任到所考察的地方进行现场感受。这样写出来的领导讲话不至于被参加会议的领导们笑话,才能让大家信服。

5、综合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稿。主要是分管某一条战线、某一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在综合性会议上就自己分管的战线或工作讲情况和意见。最近这两年我们使用的比较多,像刚刚开完的务虚会,政府扩大会,每个跟县长的秘书都亲自参与了。各位领导除书记、县长之外都结合自己分管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像*县长讲的财税、*县长讲的卫生体制改革、**县长讲的工业经济、*县长讲的城市建设,等等。在开会的时候我们在座的也基本都参加了,也都有一个深切的感受。这类会议材料要求主题突出,富有资料性、参考性。可以有理论论述,但重要的是要讲“实”,不要讲“虚”;要讲“适”,不要讲“过”。

6、汇报类讲话稿。讲话材料和汇报材料最大的区别是:领导讲话是让别人怎么干,是指令性的;而汇报类材料是介绍我们怎么干,和署名文章有共同之处。汇报类讲稿是我们平时使用最多的。撰写汇报类材料,我认为要弄清三个方面:要弄清汇报主题,弄清受众,弄清汇报者身份。

弄清汇报主题。就是我们要汇报什么内容,是工业、农业还是三产服务业?是一年的情况,还是近年来的情况?

弄清受众。听取汇报的,一般是领导或者上级部门负责人,我们要弄明白领导是谁?什么身份?是否来过?对什么感兴趣?等等。根据受众的身份,量体裁衣、看人做饭。假如第一次来,我们就要介绍一下基本情况,由来,何时建县,以及相关的简要的历史概况。假如已经来过,那就没有必要再说这个了。

弄清汇报者身份。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县长汇报和副县长汇报就不一样。比如县长可以代表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书记可以代表县几大班子汇报工作,而除常委县长外,其他副县长只能代表县政府汇报工作。这方面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当部门给提供基础材料,我们修改的时候,首先要把里面的身份改过来,假如出现我局或者我办等,就成笑话了。

7、庆功会、表彰会讲话稿。主要是概括、总结、肯定受表彰单位或个人的成绩和经验,对其进行表彰、鼓励,对面上提出学习、推广的要求。像06年“感动**的十大人物”表彰大会,“十大杰出青年”表彰大会等。这类会议材料要富有激情和感召力。这类会议有时候会和某项活动结合召开,目的是通过学习他们的典型事迹,带动工作的开展。

8、庆祝会、纪念会讲话稿。根据庆祝、纪念的主题,立足现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像08年6月7日,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87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先是回顾建党87周年的历史,然后:“伴随着中国共产党87年的风风雨雨,**也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展望未来,提出,要增强中心意识,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我县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类会议要讲得客观、准确、实际。

9、碰头会、汇报会讲话稿。根据碰头、汇报的情况,肯定成绩,针对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强调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要有具体要求,有力度。这类会议材料一般是篇幅较短,就是论事,点到为止。

这类讲话稿里面,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讲话稿。就是在各种邀请会、协作会、联席会上的讲话稿。像08年9月27号,市第十一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闭幕式暨**县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检查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主任主持,县长介绍了相关情况。这种会议面对的不是下级,而是外地、外部门的客人。作为东道主发表讲话,要对客人表示欢迎,对本地、本部门的情况作一简介,还要讲会议的目的和议程。要讲得诚挚、热情、实在。

10、在新旧领导工作交接会议上的讲话稿。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会议讲话稿。在这种会议上往往有三个讲话,一是卸任领导的讲话,一是接任领导的讲话,一是上级领导的讲话。卸任和接任领导的讲话,都要讲得谦虚、诚恳,并有表态的意思。上级领导讲话,则要对双方都给予肯定,并对该级领导班子及下属提出一些要求和希望。像06年10月8号,县长刚来的时候,在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就属于这一类。

11、会议开幕词。一般在比较隆重的大型会议上使用。内容主要是讲明会议的目的、意义及用法,要富有启示性、鼓舞性。

12、会议闭幕词或会议总结讲话稿。主要是总结会议的收获,要求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富有号召性。

13、专题报告会的报告。如学习理论心得报告,外出考察报告等。内容要有厚度、深度,给人以启示和借鉴。

14、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讲话稿。根据与会人员发言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工作或进一步研讨的意见、要求。要有较强的概括力和条理性。

以上四种讲稿因为我们在工作中很少用到,就不具体说了。

第二大类:礼仪类讲话稿

即出于感谢、答谢、慰问、庆贺等目的,在各种非会议仪式、场合的讲话稿。这类讲话稿的特点是篇幅简短,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言简意丰,针对性与应用性非常强,词类讲稿,一般在千字左右,长的也不过两三千字。礼仪类讲话稿一共4种:

1、致辞。包括欢迎词、主持词、感谢词、答谢词、慰问词、祝贺词等,用于专门的仪式或宴会等场合。作为“致辞”,必须有别于一般的讲话,要措词严谨,具有文采,形成书面。致辞类中,我们最常用的是主持词。按照会议规模分类,我们常用的有三种:大型会议主持词、一般会议主持词和仪式类主持词。大型会议的主持词,我们每年会遇到三四次。这类主持词一般篇幅较长,内容除去会议目的、参加人员、会议议程以及贯彻落实的要求外,还要讲当前工作。像*县长在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上的主持词、三干会主持词等。写这类主持词要注意,讲当前工作时内容要新、要具体。要考虑周全又要突出重点,不能遗漏,但又不能长篇大论,点到为止即可。

一般会议的主持词,我们使用的更多。像各类专业性的会议主持词。什么林业会、工业经济、外经外贸和民营经济工作会议、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教育会议等。这类主持词一般包括会议目的、参加人员、会议议程和贯彻落实的要求。篇幅一般在两三页纸,1000字左右。这类主持词的重点是在会议精神落实的要求方面,我认为只讲落实就行,不要再重复会议的内容。像3月3日县政府十六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主持词部分。关于会议贯彻就讲了三个方面:一是要认真学习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二是要紧密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各项工作措施;三是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共大半页纸,450个字。再加上前面的议程部分,后面的结尾,不过1000来字。这样的材料,点到为止,不需要大篇幅的论述。

仪式类主持词我们平时用的也比较多,像奠基仪式、开幕式、启用仪式、通车仪式、节庆仪式等等。这类主持词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说明仪式内容,二是介绍参加人员,三是说明议程,四是简单提点要求或希望。像06年6月9号,*书记当时是县长,在****奠基仪式上的主持词等,都属于比较好的主持词。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2、各类仪式上的讲话稿。这类讲话稿我们使用比较多,像签约仪式、奠基仪式、启用仪式等等。这类讲话稿在篇幅上要求简短,语言上要求相对灵活,有时候可以文雅一点,也可以包含深情。大家可能很多人都看过仇和在离开宿迁时的告别致辞,题目叫《感谢宿迁人民》,一共3800字,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和四六句式,可以说是饱含深情,富有诗意。有机会大家可以找出来读读。和这个类似的还有去年11月26日,*书记在****大桥通车典礼上的致辞。看到以后,我和*主任、**讨论这个材料的时候,都说肯定是*书记授意这样写的。因为我们原来很少用这种风格,做秘书的,绝对不会不经过领导同意,做这样冒险的事情,写这种很可能被领导要求重新的材料。事实证明,篇讲话效果非常好。整篇讲话用了三个“我们不会忘记”、三个“为了这个梦想”、三个“有理由相信”,用词非常华丽。这两个例子都有其特定的环境。仇和在宿迁待了9年零8个月,可以说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也成名于宿迁。于此类似,*书记从01年来挂职就开始跑这个项目,从立项到建设,到通车,他也应该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所以说肯定感慨万千,所以才会出现这样饱含深情的讲话。

以上是两个比较成功的致辞,也是两个特例。我们一般的致辞没有这么华丽。一般的致辞,我认为重要的是致辞者的身份定位和摆布的问题。因为一般用致辞的场合都是两个人以上讲话,这些人都是不同身份代表着各个层面,对于每个人讲什么,有时候很让人头疼。像去年5月10号,***举办的“***”推介会。参加的领导就很多,有省农业厅副厅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县长,还有****。这么多领导都要讲话,并且都不能讲多,也就每人五六分钟时间。在帮助太平修改材料时,把主要的功夫都下在了区分领导们的侧重点上。当然这个也不是很难区分,厅长从省农业厅的角度,重点讲农产品品牌推介的重要性,同时对农口部门提出要求;秘书长代表是领导发言,对各级政府提要求;县长则是一方面讲全县的品牌推介情况,一方面要对全县农口部门、太平提要求,还要向省市领导表明决心;书记则主要是介绍**的情况、本次品牌推介的目的。

我们常用的还有项目签约仪式上的讲话。这种讲话主要是对所签合作契约予以积极评价,对合作方表示感谢,对合作事项充满信心、寄予厚望。

3、文艺演出、节庆活动的讲话稿。主要是为了庆祝节日和表示友谊。主要有三种:一是招待性的,如庆祝节日,欢迎与会同志到会,目的是回顾过去的成绩,展望未来的事业;二是交谊性的,如团拜会、茶话会、联谊会所用的讲稿,主要是活跃气氛,密切关系,促进交流,增强友谊;三是欢迎欢送性的。喜庆类讲稿,一般都短小精悍,欢快明了,感情色彩浓厚,心诚语敬,谦和委婉。称谓、开头与结尾尤其讲究。像这种讲话稿的称呼一般是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而不是我们常用的同志们。

4、接见、会见讲话稿。接见下级单位的代表并发表讲话,主要是表示某种褒奖、慰问和鼓励;会见客人,主要是表示友好和友谊。要简短、亲切。这类讲话稿很少遇到,我记着就准备过一次,就是去年部队防治美国白蛾的时候,在政务中心楼前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送会。开始给县长准备的,结果县长没说,张书记说的。也没比着念,只是看了看,大体按照意思说的。

第三大类:宣传类讲话稿

这是出于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目的,在非会议场合的讲话稿。宣传类讲话稿也分为4种:

通过电视发表讲话。这是最常用的一类。像每年县长的新春致辞,有时候各位副县长的分管工作的电视讲话等。主要是用于纪念和庆祝某个节日。有时也由领导同志搞电视讲座,讲授某一方面的知识。除讲座可以稍长一些外,电视讲话要求简短。因为面对的听众是广大干部群众,是全县人民,所以语言上一定要通俗,尽量不要用生僻的成语和难懂的专用名词。

其它三类是通过广播发表的讲话、通过报纸发表的书面讲话、通过现场散发的书面讲话,这三类一般使用的级别较高,我们没有用过。

二、领导讲话稿的写法

怎么写领导讲话稿,是我们大家都想知道的。有时候觉着,写了很多年的材料,真不知道领导讲话怎么写。有时候感觉,领导讲话稿非常好写。我就和大家交流最好写的那种,就是常用的。我们最常用的就是一个字:抄。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这个抄其实不是贬义的。因为我们写的不是学术论文、不是诗歌不是散文,更不是小说。能够有所借鉴,我们没有必要关起门来费那么大的劲来独创,更何况我们独创的不一定好。主要从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来说,说说如何抄法。

首先,从开头部分来看,常见的写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简洁式,如党代会和全会报告的开头都是固定模式:“现在,我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人代会报告是:“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再如,有的开头只简要概括会议内容,再强调讲几点意见或讲几句话过渡一下,形式非常简洁明了。另一种是复杂式,如开头点明会议任务、总结会议情况、讲几点意见,或是点明会议任务,肯定工作成绩,指出工作不足,阐述重要意义,总结会议情况,再讲几点意见。

其次,从中间部分来看,常见的写法有三种:一是常规式,即亮明主要观点,阐述重要意义,提出具体要求;二是直陈式,即亮明主要观点,直接提出要求;三是复杂式,即亮明主要观点,用大段篇幅阐述重要意义,最后概括提出几点原则性要求。这里不具体说了,从大的方面讲,还是刚才提到的“三段论”,三部分,意义或者认识、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无论是分几部分,就是这三部分内容。

第三,从结尾部分来看,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然式结尾,即主要观点和要求讲完后,自然结束,不再另起一段写结尾。另一种是号召式结尾,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引用他人言+号召。像,让我们在某某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和衷共济,共度难关,为早日打赢这场战役而共同努力吧!

二是运用对偶句+号召。像: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责任与压力同在。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顽强拼搏,在建设“富而美”新XX的征程中,再谱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三是阐述重要性+号召。像:同志们,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建设“富而美”的新XX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在起草讲稿时,需要使用哪一种,直接套上就行。

三、领导讲话稿撰写的几个阶段

撰写领导讲话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领会领导意图。起草领导讲话稿是代领导说话,领导集体和讲话者本人的意图应是讲话稿的主旨,起草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准确地领会、掌握、表达领导者的意图,并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去深化、拓展领导的意图。也就是说的“关起门来当领导”。这不仅要作为起草提纲的一根主线,而且要贯穿于讲话起草的全过程。所谓深化和拓展,是以领会为前提的,而决不是说可以离开领导意图去另立一套。当然,这种领会和遵循不是消极的,如果领导征求意见,我们可以阐明自己的观点,甚至不同的看法。要把领导的意图和写作者的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好的文件、报告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中间当然也包含着我们的心血。领会领导的意图,就必须在起草前摸清领导在想什么,想讲什么以及怎么讲,要记住领导的提示和交代。没有弄明白的事情,还应当问清楚。领会领导意图并非一次性的。我们跟领导的秘书经常随领导出发或者参加各类会议,平时要对领导的思想、工作,大小场合的即席讲话,要及时收集和听取。这样,就可以领会得更深一些。

第二个阶段,确定讲话提纲。我们在起草比较大型的领导讲话稿时,一般要先写提纲,讨论提纲,待与领导沟通后再着手撰写。一般的会议虽然不写提纲,但要尽量征求一下领导的意见,对于材料框架的要求。这样材料写完后不至于全部推倒重写,也算是相对省事的做法。当然,提纲归提纲,写起来也不要拘泥于提纲,因为写提纲的时候有可能准备并不充分,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写起来肯定会有一些变化。

第三个阶段,全面收集资料。占有和掌握丰富的资料,是起草讲话稿的基础和前提。收集资料:一是要广泛,二是要齐全,三是要准确。要根据讲话内容的要求,通过向部门要材料、阅读文件、查阅网络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多的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凡是对起草讲话稿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典型、数据等都不要忽略。一般写一篇领导讲话,都要搜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材料。在搜集材料的基础上,要认真阅读和筛选资料。要通过阅读、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门别类,综合概括,为正式起草作好准备。

我认为最有效的搜集材料的方法就是调研。当然,要在材料要求不是很紧的前提下,要平时做好积累的工作。基本技巧掌握以后,调研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希望大家积极从事调研工作,撰写调研文稿,达到写一份调研文稿,熟悉一项工作的目标。

第四个阶段,认真撰写初稿。有了提纲和资料,就可以进入正式起草阶段。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运筹、思维、创造的过程,是冥思苦想的精神制作过程。起草过程更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无论材料大小,都要耗费一番精力。大的、时间要求紧的材料往往要加班、熬夜。在起草过程中要特别要重视以下四点:一是要紧扣主题。要紧紧围绕讲话的中心思想和提纲来写,内容千万不能离题。二是要有新意。框架可以借鉴,但必须经过我们的大脑进行深入的加工,我们写的材料要有新观点、新材料、新思想、新语言。水平上要力求高于所借鉴的材料。三是要认真对待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比如文稿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开头很重要,要力求用简炼、鲜明的语言吸引住听众。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点出主题,可以用提出问题开头,可以引用领导人的话、名人名言开头,也可以具体的事例、材料开头,不要求千篇一律,这要根据讲话稿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而且每个部分,每个段落的开头也不宜千篇一律,要有所变换。但一般地讲,以提出问题、摆出观点或者结论性的话开头比较多。再比如讲话稿的语言。讲话稿的语言最重要的是要有口头语言的特征,一是准确贴切;二是通俗易懂;三是简洁有力;四是生动形象。领导讲话稿很难避免书面文件语言,这类语言不能不有,但要尽可能用口语表达,特别是张县长经常提出要用谈心式的语言。当然要注重防止语言的粗俗,做到通俗而不粗俗,既要通俗又要庄重。

第五个阶段,反复修改完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实践证明,文章是越改越好。领导讲话材料不同于散文和小说,那需要灵感。而领导讲话材料需要理智的思考,反复的研究。文章写出初稿后,必须回过头来进行修改,主要看主题是否鲜明、突出,观点是否精当、确切,段落是否严谨、分明,语言是否简炼、流畅,内容有不有疏漏和重复,文辞有不有含混和差错,包括标点符号打得准确与否,都要认真、过细,一字一句地抠。该补的要补,该删的要删,该改的要改,尤其是对某些政策原则和敏感性问题的提法,更要反复斟酌,切不可疏忽大意、马虎了事。初稿送审后,要按领导同志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总之,一定要文不厌改,精益求精,善始善终,直到圆满地完成任务。

第四篇:起草领导讲话稿过程中的17条思路

探寻起草领导讲话稿过程中的17条思维

一、人要做事。

人要做事。不做事就会无所事事。无所事事是不对的。不做事就没有收获,没有发展。只有做事,才是对的。做事,体现为行动对于目标的追求。

二、培养找事做的能力

不做事是有原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人是因为懒,有事不做。有的人不懒,但是找不到事做,所以闲着。找不到事做是不做事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人并非没有事做。有许多事可以做。找不到事做是因为没有找事做的能力。人要培养找事做的能力。没有能力而不培养能力是不对的。

培养找事做的能力,就要学会找事做的方法。找事做,就要认识世界上的事物,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确定做事的选择范围。符合利益、喜欢、并有条件做好的事,应该是选择做事的范围。符合利益,是指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有利。喜欢,是指有做事的兴趣。有条件做好,是指有做事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是物质基础,主观条件是能力本领。尽管有的条件是潜在的,也算是具备了条件。有的条件虽然目前没有,但是可以凭借已有条件创造出来,也算是具备了条件。根据个人实际,逐步缩小做事的选择范围至一个点,就找到了该做的事。学会了找事做的方法,1 就能找到该做的事,就不再无所事事,就会有所发展。

三、帮助别人找事做。

如果别人学不会找事做的方法(属于笨人不是懒人),没有事做,就要帮助别人找事做。帮助别人找事做是安排工作的首要问题。不帮助别人找事做,对于领导者是失职的。

帮别人找事做与给自己找事做不同,前者较易,后者较难。难在不但要学会给自己找事做的方法,而且要学会帮别人找事做的方法。学会了给自己找事做的方法,对于帮别人找事做是有帮助的。帮别人找事做,先要了解别人。不了解别人的话,即使学会了给自己找事做的方法,也不懂得帮别人找事做的方法。方法不对头,即使帮别人找到了事,也一定不合适。帮别人找事做,要对别人的切身利益、兴趣爱好、个人条件有一个清楚、准确的了解。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帮别人找到合适的事做。

对于懒人,也要有法。懒人是有的。他不是一定学不会而是不肯去学习找事做的方法。要耐心帮助他找事做,并且做好大力推动他干工作的思想准备。

四、告诉别人做事

告诉别人做事是安排工作的起点。告诉别人做事,实质上包括了事的名称,事的目标和实施步骤。仅仅把帮别人找到的合适的事告诉别人还不够,还要告诉别人这件事为什么合适。合适不能只有自己认可,更重要的是要让别人认可。因为是别人做事而 2 不是自己做事。只有做事主体认可要做的事合适,才能认真去做、做好这件事,使这件事最终能够成功。主体不认可,就不作为。告诉别人做这件事合适,就是告诉别人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要讲这件事的意义。

讲一件事的意义并不难。难的是讲好一件事的意义。让别人认可自己讲的一件事的意义才是讲好了,这是有难度的。有难度也必须要讲好,决不能草草了事。讲不好这件事的意义,等于没讲。因此,讲好一件事的意义,要讲究方法。方法对了头,问题就不再难。

运用科学方法讲一件事的意义,就是要讲透彻、清楚、明白,要有针对性。针对性就是句句话要与听众切身利益、兴趣爱好、个人条件密切关联。如果没有针对性,讲得天花乱坠也白费。

五、做事的意义在哪里

讲一件事的意义,必须明确一件事的意义范围。明确了范围,才能使讲意义的针对性成为可能。不明确范围,就谈不上针对性。

做事的意义主要存在以下范围中。运用联系观。

1、在做这件事的原因里。做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讲清楚了,就明白了一部分意义。一般是为了什么什么。

2、在做这件事的结果里。做这件事将带来什么结果,讲清楚了,就明白了一部分意义。一般是有利于什么什么。

3、在做这件事的内涵里。做这件事是做哪件大事的重要举 3 措,把这件事上升到更大范围里、全局中去看待。

4、在做这件事带来的影响里。做这件事对哪件大事将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

5、在做这件事代表的意义里。做这件事对哪件大事具有重要的意义。

6、在做这件事的被要求里。做这件事是谁的要求,什么会议、文件精神、通知要求、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发展规划里要求的。一般是根据、按照、结合什么什么。

六、让别人充分认识做事的意义

讲好一件事的意义,让别人认可其合适,是一件双向互动的工作。如果别人不主动积极,讲得再好也没用。因此,在具有针对性地讲解完意义之后,还要强调别人要充分认识这件事的意义。充分认识一件事的意义,途径是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实质,把握精神内涵,目的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识这件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付出实际行动。

对于懒人,也要有法来管。懒人是有的。懒人的特点帮他找到了事做他也不愿意去做,首先表现在对于事件的意义的认识上,他不爱学习,不爱研究,也没有责任感、紧迫感。这时要加大对学习领会精神的检查力度、处理力度、考核力度、评比力度、问责力度、追究力度,签订责任状,逼他上马。

七、让别人宣传做事的意义

由于有些工作不是靠听众独立完成,还有二级、三级听众,而且下级听众是做事的真正主体,这时候就要让别人宣传好做事的意义。不但让别人领会好、认识好这一意义,而且让别人有宣传的意识、会宣传的方式方法、明白宣传的对象、有宣传的时间、有宣传的载体等,把自己的宣传效果一丝不减地贯彻到基层。

对于懒人,也要有法来管。懒人是有的。懒人的特点帮他找到了事做他也不愿意去做,也表现在对于事件的意义的宣传上,他不爱宣传,不爱研究,也没有责任感、紧迫感。这时要加大对宣传工作的检查力度、处理力度、考核力度、评比力度、问责力度、追究力度,签订责任状,逼他上马。

八、讲解这件事的发展规律

安排工作,把要做的事讲明了,把这件事的意义讲透了,还不够。因为这仅仅激发了别人的干事愿望和热情,只凭愿望热情是干不成事的,到头来会坏事的。因为做事成功靠的是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法来自对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安排工作,还要把事物发展的规律告诉别人,指导别人遵循发展规律去做事,用正确的方法去做事。

九、为什么讲解事物的发展规律

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是规律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5 条件却是可以改变的。因果规律表现为一种必然联系和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分为有利和有害两种。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就是利用客观规律为自己服务,趋利避害。通过控制和改变规律借以发生作用的条件,从而按自己的意志去选择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方法是: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积极创造各种必要条件,限制不利条件的破坏作用,由此变害为利,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十、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事物发展的规律主要是因果规律、因果关系。因果规律与内容形式、一般个别不同,是有时间先后次序的必然联系,是事物稳定的发展规律,是人类改造世界必须以此为指导、必须认真遵循的规律。原因决定结果。决定其产生,没有此就没有彼。决定其性质,有什么样的此,就有什么样的彼。决定其发展变化,此变了,彼也要随着改变。

十一、如何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不能颠倒,一种原因可以引起多种结果,一种结果往往来自多种原因。分析一果多因时,注意区别内因和外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析一因多果时,要注意主要结果和次要结果,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必然结果和可能性结果。要肯定积 6 极的结果,注意防止和克服消极的结果,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具体到实际中分析原因时,要重点分析内部原因、主要原因,有两种方法:一是从主客观角度分析;二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外因和内因角度)。要注意因果关系的多样性和主次之分。内因为主,外因为次。客观为主,主观为次。讲内因为主,就是强调事物发展是事物自身矛盾的过程,态度要坚定,不要怕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良环境的影响。讲客观为主,就是强调尊重客观规律。

具体到实际中分析结果时,要注意必然结果和可能性结果,必然结果和可能结果都有好的坏的两种可能,好坏两种结果有主流和支流的区别。要注意把握好的主要的重点的积极结果,又要注意坏的次要的非重要的消极结果。注意消极结果的办法是提前预料,设法避免。避免的办法是找到不良结果出现的原因和条件,避开这个条件就可以了。没有条件消极结果就不能够发生,没有无因之果。还要制定应对消极结果的预案,万一消极结果出现了要有应急措施,把消极结果的危害降到最低,并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处理责任人,警戒其他人,确保下不为例。

客观分析工作因果规律时,要以客观原因为第一位,主观原因为第二位,明白只有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安排工作时,就要以主观原因为第一位,否定唯客观论和 7 唯条件论和唯资源论,强调实干,力戒空谈,明白当客观条件具备了转化的可能性时,主观条件就成了实现转化的主要的东西了。

当然,安排的工作恰恰应该是客观条件具备了转化的可能性的工作,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工作。否则,工作就不应该安排,勉强安排是错误的,即使安排了也必然失败。因为今天只能做今天的事,明天的事只能拿到明天去做,这叫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十二、讲解事物规律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

讲解事物的因果规律的目的是为了事物的成功发展。成功的标志是又好又快。为此目的,重点就要让别人明白事物怎样才能成功发展。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因果规律是什么、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即运用这一规律需要什么条件。具体说,就是事物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事物发展的条件是什么,事物目前的现状和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达到事物的发展目标需要什么条件来推动和支撑。

要注重讲解因果规律的效果。让别人认可这一规律性,从而得法得道,便于行动有则,效果实在。因此,要注重讲解规律的艺术和方法。方法中,诚意是第一位的。诚意就是站在听众的角度想问题、谈问题,一切解释工作围绕听众的感受和根本利益来进行。要有针对性。为此目的注意方法:首先是我们要认识透彻这些问题。然后把认识的过程讲解清楚。这里面需要论证。论证 8 就需要论据。论据是多方面的,需要选择论据。一是道理论证。讲道理就要讲一般道理,用一般道理来统领个别道理,指导具体工作。二是实例论证。举出其他地区的实例来证明论点。三是正反证法。认识到透彻,讲解要清楚。透彻就是无阴影,清楚就是有条理。

十三、分析实现事物规律发展的条件需要的各种条件 让一件大势所趋的事物按照客观规律发展,是需要条件的。条件是不完全具备的,也不是完全不具备的。不具备的条件是需要创造的。创造不具备的条件就是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不具备的条件就是做事,做事就是追求工作目标。实现不具备的条件就是工作目标。

完成工作目标也是需要条件的。需要的条件一部分具备,一部分不具备。具备的条件就是做事优势或者基础,这是有利条件,当然也有具备的不利条件。不具备的条件是需要努力创造的。对完成工作目标需要的条件进行分析时,要分析我们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不具备哪些必要条件。分析条件既要深入又要全面,更要突出重点。条件是多样的:有必要非必要条件、决定非决定条件、有利不利条件、主观客观条件、主要次要条件、内部外部条件。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时机。

分析我们具备的条件时,方法一: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根据实际需要,有时利弊全部分析,有时只分析有利或者不 9 利条件。无论是否有利都要重点分析主要条件、决定条件、必要条件。一是先要从宏观和整体入手,先分析国际、国内、省内、市内条件,二是再从自身分析。自身条件中,包括主客观两种条件,有时需要主客观全部分析,有时只分析主观或者客观。方法二:从主观客观角度分析。

分析不具备的条件就是寻找我们的差距和不足,重点要分析不具备的主、客观条件中的必要条件、决定条件和主要条件。主观上要如何解放思想,团结进取,实践上需要创造哪些客观条件。这些不具备的条件明确了,近期工作目标就明确了。近期工作目标就是创造这些不具备的条件。

看到具备的条件即有利条件可以让人自信。看到不具备的条件即不利条件可以让人保持清醒。不利条件对于完成工作目标就是制约。制约必须破解。创造不具备的条件就是对不利条件制约的破解,这是做事的核心部分。不具备指的是目前不具备,并不是永远不具备,不是不能创造出来,而是可以创造出来。不利条件的制约是能够破解的。

十四、创造推动事物发展需要的条件

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组成了完成某个工作目标所需的全部条件。创造不具备的条件或者说破解不利条件的制约必须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因为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具有历史性,都是过程的产物,他们的存在和对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互相存在许多联 10 系,不利条件的存在往往是因为对有利条件没有充分运用。对于一个具体的不利条件来讲,当创造它的客观有利条件已经充分的时候,利用这些客观条件,加上主观条件的努力,就能实现一个新条件的诞生,推动目标完成。对于一个具体的具有决定性的不利条件来讲,当创造它的客观有利条件不够充分的时候,我们要从创造所欠缺的客观条件入手,创造出客观条件,利用这些充分的客观条件,加上主观条件的努力,就能实现一个新条件的诞生,推动目标完成。

完成任何一个目标任务,都要创造不具备的条件。创造任何一个不具备的条件,都要看到创造当中存在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点,都要努力保证有利条件的充分,都要利用充分的有利条件去创造不利条件。正所谓:有(充分的)条件利用条件,没有(充分的)条件创造条件,然后利用创造出来的条件,创造出全部所需的条件。无论如何,都要力争完成目标。

十五、如何发挥优势条件的作用

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积极创造新条件,形成新优势,是必要的。发挥优势,方法很多。不同的优势,有不同的发挥方法。一般来讲,发挥优势要通过宣传、延伸、升级三个环节。宣传就是提升知名度。延伸就是增强优势。升级就是改造转化为新优势。

十六、如何为创造条件确定工作的具体措施

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创造所需的不具备条件。不是一句空 11 话,需要具体措施。措施是从哪里来的?一是从上级安排中来,按照要求做规定动作。二是从外地经验中来,借鉴经验模仿方法。三是从自身探索中来,总结经验教训创造方法。措施的目的是创造条件,具体来说,是对于一些力量的借助,对于一些时机的把握,对于一些条件的利用。

创造条件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因此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借助一种机遇,借助一定载体,实施具体内容。这种活动过程也是质量互变过程,需要量的积累和质的突破。

十七、如何把握机遇

把握机遇是成事之要。机遇是在一定空间中由时间带来的发展便利,是一辆可以搭乘的顺便车,是决定得失的临界点。机遇就是偶然性,要重视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体现形式。每件事物的规律性发展都通过偶然性体现。

识别机遇是第一位的。不识别机遇的人就不能够发展。偶然性时时刻刻产生和存在。机遇也是大量存在。不是人人都能识别机遇,不是每个机遇都被识别。有的机遇不被人及时识别。识别机遇靠的是对于事物发展的敏感,来自于对于事物发展现状及其动态的调查研究。

准确把握机遇。识别机遇不一定能够把握机遇。识别机遇目的是把握机遇。把握机遇才有利于发展。不把握机遇就不能顺利 12 发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机遇就是借用事物发展规律的特殊势头、特殊条件、特殊政策、特殊趋势,调整自己的方向,转变自己的重点,加大自己的力度,趁势前进,取得省力、省时、快速的发展结果。

科学利用机遇。机遇分为有利时机和不利时机。都可以加以利用。利用偶然性来推动工作,看好的偶然性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利的条件,加以运用。看不好的偶然性给我们带来了那些有益的启示,暴露了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要发现问题背后潜在的有利因素。物极必反。坏事背后往往有好事。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侥幸的偶然事件上,否则会盲目被动,办出蠢事,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第五篇:商标转让过程中八个问题需注意

http://www.xiexiebang.com/ 在办理商标转让申请业务时,除了认真审核转让人提供的《商标注册证》《商栋续展证明》、《商标注册人或者名义变更证明》、《商标转让证明》等权属证明文件,以及有关法律文书和资料外,为确保转让商标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最好能对有关资料进行查询核实。

1.通过商标查询应当主要核实确认如下内容:(1)《商标注册证》、《商标续展证明》、《商标注册人或者名义变更证明》、《商标转让证明》等权属证明文件登载内容是否与商标局档案信息登载内容一致;(2)转让商标是否处于有效期,到期日临近,或者有效期届满但处于宽展期内的商标是否已办理商标续展申请;(3)转让商标是否已转让他人,或者存在正在审查中的转让申请;(4)转让商标是否存在被他人提出争议、撤销申请,申请中的转让商标是否 存在被驳回、如驳回后是否提出复审,申请中的商标是否存在被他人提出异议的情形;

(5)转让商标是否被司法、行政执法机关采取查封等强制措施;(6)是否存在以转让人或者关联公司名义注册或者处于申请中的与转让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其他商标;

(7)转让商标是否办理了质押登记。

2如果转让商标已经被人民法院或者其他有权执法机关采取查封等强制措施,或者已经办理了质押登记,在办理商标转让时,应当提请法院解除强制措施,或者征得质押权人的同意。

3.如果转让人已就转让商标同他人订立使用许可合同,商标转让

http://www.xiexiebang.com/ 行为不影响原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效力,商标转让核准后,原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中的被许可人可以继续使用转让商标。为避免纠纷,保护商标受让人与商标原被许可使用人的权益,建议商标转让后,商标受让人与商标原被许可使用人应当重新签署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或者对原许可合同进行变更,并及时报商标局对原许可合同的备案进行变更。

作为受让人,在签订商标转让合同时,应当对转让人原签订的有效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内容慎重审查,尤其是对独占使用许可合同和排他使用许可合同.对于其中的法律风险和对自己将来商标使用行为的约束应当施以足够的注意。

4.办理商标转让业务中,受让人一般均会要求在签署商标转让合同之日起即开始使用转让商标,但转让商标申请的审查并被核准公告需要一段时间,自商标转让合同生效之日至商标转让官方核准之日,转让商标的转让人仍为商标权人。在此期间,如果受让人使用转让商标,仍需与转让人签署商标使用许可合。该使用许可合同的终止日期可以约定为转让商标被核准公告之日,这样受让人对转让商标的使用才是安全的,也才能有效避免法律风险。

5.商标转让被核准后,商标局将向受让人核发《商标核准转让证明》,原《商标注册证》上登载的内容将不会改变,即《商标注册证》上商标注册人名义仍为转让人。实践中,为避免受让人在商标转让后对转让商标权属证明文件使用的不便,或者有些受让人不愿让他人知道商标是其受让取得的情况,受让人在商标转让申请被核准后,可以

http://www.xiexiebang.com/ 以受让人的名义向商标局申请补发新的《商标注册证》。商标局补发的新《商标注册证》上商标注册人将会是受让人的名义。

即使受让人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补发《商标注册证》,也应当在转让合同中明确约定转让人交付原《商标排册证》的义务,防止转让人利用持有的《商标注册证》从事损害受让人的行为。

6.转让人、受让人双方就商标转让行为产生的纠纷均应通过诉讼或者仲裁方式解决。

商标转让合同是民事合同,双方当事人签署后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双方当事人就商标转让合同的履行、或者转让商标的权利归属产生纠纷,应当通过诉讼途径或者合同约定的仲裁条款进行仲裁解决。如转让人签署商标转让合同后,未配合受让人向商标局办理商标转让申请手续,受让人可以基于商标转让合同的约定追究转让人的违约责任,但在商标转让申请未经商标局核准公告前,受让人不能主张自己为商标权人。

7.商标转让过程中的商标维权问题。

目前商标转让申请提交至被商标局核准公告需要较长的时间(约一年),尽管转让人与受让人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商标转让合同,但根据法律规定,在转让申请被核准公告前,转让商标的转让人仍是权利人。如果在此期间出现他人的商标侵权行为,需要由转让人来主张权利。

实践中,经常出现商标转让合同签署后,转让人怠于行使权利制止商标侵权的情况,使受让人取得转让商标预期的利益受到损害和影

http://www.xiexiebang.com/ 响,建议在商标转让合同签订时应当明确合同签署之日至转让核准公告之日期间,转让人有义务对在此期间出现的商标侵权行为采取积极行动进行维权,对于维权所获取的经济赔偿转让人与受让人可以约定如何分配,如对此无明确约定,应当归属转让人所有。

当然,双方如果在合同中约定在此期间可以许可受让人使用转让商标,建议也可以将此期间的使用许可方式约定为独占许可或者排他许可,同时约定在由受让人制止商标侵权时转让应当积极配合。如果是普通许可,应当要求转让人在合同中明确授权受让人有权制止对转让商标的侵权行为,或者约定在发生商标侵权事宜时,经受让人提请,转让人应当即行授权受让人进行维权。

8.共有商标的转让问题。

共有商标的商标权人为两个以上的主体,共有商标的转让应当是所有共有人的共同意思表示,商标注册和转让程序中为了操作方便,往往要求共同商标申请人明确其中之一为代表人,代表签署有关法律文书。在受让共有商标时,应当要求全体共有人在商标转让合同和商标转让申请法律文件上签署,如果仅有共有商标代表人的签署,应当要求转让人提供证明,证实商标转让是所有共有人的共同意思表示。

下载领导讲话稿起草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领导讲话稿起草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略谈领导讲话稿的起草

    领导讲话稿,包括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会议报告、专题讲话、总结讲话、开幕词、闭幕词及祝词、贺词、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等。 关于领导讲话稿的起草,许多领导、专家有过深刻......

    怎样为领导起草讲话稿

    为领导起草讲话稿,是党政机关中的文秘和研究室人员经常性的工作。记得笔者刚到党的机关工作时,有一位老同志说,他第一次给部长起草的讲话稿最后只保留了一句话,其他的全部都改了......

    领导讲话稿起草“九大招式”(定稿)

    领导讲话稿起草“九大招式” 本文试图以《在企业调研时的讲话提纲》为例,探讨起草讲话稿的九个写作“微技巧”,不涉及理论、亦不成系统,实乃板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冀以与大......

    快速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方法

    快速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方法 怎样起草领导讲话稿,怎样才算是好的领导讲话稿,怎样才能写好领导讲话稿。 一、怎样起草领导讲话稿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同志们在接到起草领导讲话稿......

    为领导出谋划策需注意的问题

    为领导出谋划策需注意的问题有人根据出谋划策能力的高低,把机关干部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能先领导一步思维,并能提出高于领导一筹的见解,还能在领导决策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有价值......

    领导讲话稿的写法(起草教程、心得)

    领导讲话稿的写法为领导起草过讲话稿的同志都知道,写领导讲话,关键是领会好领导的意图,写出领导要讲的东西。只有这样,你写的讲稿才能交得了差,讲后效果一般也都不错,否则就不是一......

    刘奇凡:怎样起草领导讲话稿

    怎样起草领导讲话稿 (2006年4月27日) 刘奇凡 一、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基本知识 (一)怎样看待领导讲话稿? 领导讲话稿,是指以个人名义代表组织发表的书面材料,是处理公务活动的一种组织......

    起草领导讲话稿的要点与难点

    起草领导讲话稿的要点与难点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过程一般要经过酝酿准备、起草初稿和审修定稿这么三个阶段。写好领导讲话稿最要紧的是摸准领导意图。因为起草讲话稿就是代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