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安全的互动机理

时间:2019-05-15 12:2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安全的互动机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安全的互动机理》。

第一篇:试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安全的互动机理

试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环境安全的互动机理

黄春雷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430070

摘要: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产业,其生产经营的过程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遵从自然规律,确保农业资源环境的安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农业生产实践的历史上,对资源环境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的资源环境恶化的现象比比皆是。与此同时,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却在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人们不可能减少对现有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有限的农业资源状况和无限的人类需求之间就存在着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只有设法增加农业资源的总量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论述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环境安全之间的互动机理。

关键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农业资源环境安全互动机理

我国尚未利用的农业资源数量极为有限,在确保现有的农业资源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成了比较现实的选择。那么弄清楚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资源环境安全之间的互动机理对于我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一般用农业资源的资源消耗系数来表示,即生产单位农产品对资源的消耗量或占有量。如耕地资源、水资源、草地资源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实现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以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不能过分依赖于资源的投入。

(一)影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宏观因素分析

我们知道,自利的理性经济人之间基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一次性博弈会造成“囚徒困境”的结果。最终,不仅会造成集体的总利益降低,也会导致个体利益的非最大化,在公共资源利用中甚至会造成“公共地悲剧”。由于农业资源与自然环境的不可分性,农业资源往往具有“公共物品”或者“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如果没有适当的制度安排和调控,很容易出现“外部性”问题,甚至造成“公地悲剧”。如牧区单个农户之间对草地资源的竞争性利用而造成过度放牧,从而导致草原退化的现象。这种以农业资源环境被无限破坏,而获得有限的农产品的方式必然是无效率的。对这种在资源环境利用问题上的“外部性”而导致的“市场失灵”就需要政府通过立法、税收、转移支付等宏观政策来进行调控。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政府的政策措施过当也可能造成“政府失灵”,从而造成价格扭曲,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权力寻租等现象。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就需要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超越地区和部门的局限性,从整体上运用经济和法律等宏观调控手段对农业资源利用进行合理的监督、管理和调控。

(二)影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微观囚素分析

从农业生产函数来看,决定农业资源产出的因素还是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其中农业生产函数本身是由农业生产方式决定的。也就是说生产方式、资金投入、技术水平、劳动力的素质和土地资源状况共同决定农业资源利用的产出水平,也就决定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中土地涵盖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环境资源和气候资源,这些都属于农业自然资源范畴;技术水平包括了生产技术、管理技术、信息等,这些都属于社会资源范畴;劳动力素质包括了农业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因此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既受宏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微观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农业生产函数,所以,对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从根本上决定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农业资源环境安全及其影响因素

农业资源环境安全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概念,是以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农业生产、生活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不同尺度的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系统、不同生物要素(包括人类自身)、资源要素、环境要素以及不同层面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和过程的一种健康与协调的程度和状态。农业资源环境安全不仅要求农业环境资源条件的安全以及生物因素自身的安全,而且也包括生物要素与资源环境要素、生物要素与生物要素之间关系的安全。它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关系安全三个方面的内容。数量安全主要是指资源的数量、生物种群数量、人口数量等要保持一定的规模,过多或过少都可能会造成生态不安全,如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爆发、人口膨胀、洪涝等;质量安全主要是指环境的质量、资源的质量、生物的质量、人口的质量等是否达到健康的状态和水平,如环境污染、生物病虫害、生物退化、人类各种疾病等都是生态不安全的表现;关系安全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结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与健康,如生态系统结构失调、物种入侵、转基因物种危害、森林破坏、过垦、过牧、过渔、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人类战争等都会导致农业资源环境不安全。因此,影响农业资源环境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资源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

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环境安全之间的互动机理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环境安全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影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因素,往往也会对农业资源环境安全产生影响;反之,亦然。农业资源环境安全是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基础,同时,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状况也会影响资源环境安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对农业资源环境安全的影响

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一定的情况下,一定量的农业资源将为人们提供有限量的农产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单个人消费农产品数量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提高。那么如何通过有限的农业资源数量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无限扩大的需求呢?一是通过提高现有的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单位农业资源能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系数,从而增加农产品总量;另一个方法是不断开发潜在的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总量,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变的条件下,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总量。但是,第二种方法显然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方法,不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空间。因为,就我国来说,一方面尚未开发农业资源的数量极为有限;另一方面,经过数千年人类开发利用的历史,我国的农业资源生态系统具有先天的脆弱性,继续加大对未开发的农业资源环境的开发力度,势必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只有第一条路才走得通。这就是说,通过提高对现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让有限的农业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减轻人们对未开发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提高整体农业资源环境安全的系数。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农业资源的使用存在一个“集约边际”,即每一单位农业资源产出量在开始时会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当投入增加到一定数量后,每单位投入的产出反而会减少。这就是说,较多的农业资源投入产出较少的农产品,这必然会导致资源浪费,从而系统产出的产品总量也会随之减少,将会对资源环境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各种农业资源的相互配置必须合适,有适当的配置比例。与此同时,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一个适当的程度。一旦超过这个度,也会走向事物的反面,造成农业资源的过度利用而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造成资源环境被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丧失,生态链断裂,资源退化,从而危及农业资源环境的安全。

(二)农业资源环境安全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一个资源环境安全的农业生态系统,必然是一个功能健全、生态系统稳定,农业资源环境各要素构成系统稳定,并且资源供应有保障的统一体。在这样的系统中,农作物与系统环

境之间能够有效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类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既不浪费闲置,也不过度开发利用,这必然有利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很难想象,在一个农业资源环境安全遭到破坏的农业生态系统中,还能获得较高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除了宏观因素影响之外,从农业生产函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主要受农业生产方式、资金状况、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土地资源状况、国家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农业资源环境安全的状况则主要由资源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来决定。由此可见,决定农业资源环境安全的诸种因素必然会对农业生产方式、资金状况、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和资源状况、甚至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产生关联和影响,这也就会影响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与农业资源环境安全之间的互动机理

农业生产是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各要素实现合理配置,科学利用的过程。农业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这一客观经济范畴的存在,使人们明确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仅仅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结果,而是经济循环和生态循环的综合运用的结果,使经济上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自然资源各要素的合理布局、配置、利用、消耗、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结果,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研究制约生产发展的经济因素,并遵循经济规律,提高经济效率,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认识生态平衡是经济平衡的客观基础,只有生态平衡下的经济平衡,才是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优的选择。因此,在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系统中,还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按照生态系统本身和生物生长的规律,去使用农业资源,使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佳。以此来确保人类既能通过对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有效利用中来获得自身所需要的农产品,又能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让资源环境长期、持久、稳定地为人类服务。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与农业资源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表现的是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通过利用农业资源环境,为自己创造出物质和精神产品的过程。人本身也处于资源环境系统之中,其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利用资源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种效果既表现在农产品上,也表现在对农业资源环境的影响上,从而促进资源环境改善或者导致资源环境恶化的结果。因此,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博弈过程。人类对农业资源环境的每一种行为,都会导致环境的相应反应,这种反应最终会作用于人本身。在漫长的生产实践的历史中,人类创造了许多资源利用的理论和生产模式。如何利用这些理论和模式来寻求农业资源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之间的“均衡”?人在其中有很多种策略可供选择,这些不同的策略选择,也会导致资源环境的相应回应。哪些策略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哪些策略将会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答的问题。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还要顾及到自然界的反应,还要考虑到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牛文元.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4

[2]张雷,刘慧.中国国家资源环境安全问题初探[J].资源与环境,2002(1)

[3]孙永波,汪云甲.资源环境安全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经济师,2003.9,16-17

[4]吕中搂.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M].2005.1 , 233

[5]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9

[6]封志明,石玉林.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7.4

[7]谢高地,齐文虎等.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1998.5

第二篇: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自然界中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各种要素的总称,是农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本栏目重点是给出农业自然资源。

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前者主要由气候资源、水资源、土资源和生物资源等组成;后者主要包括劳动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和其他有关经济技术条件。各种农业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但它们也有共同点和共同规律。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是:①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统一的整体。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按照资源优化组合和生态平衡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②地域性。不同区域农业自然资源分布和组合特征均有一定差异,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③动态平衡性。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即生态系统都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由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到形成新的平衡。④可更新、再生性。如气候的季节更迭、水分的循环补给、土壤肥力的恢复和生物繁衍等,只要开发利用得当,注意保护培育,则可永续利用。⑤数量有限性和潜力无限性。农业自然资源的蕴藏量和能利用量是有限的,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利用范围也是有限的,但是由于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可更新、再生性,加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寻找新的资源和扩大资源利用范围,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能力。

农业资源动态检测指对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的定位定时检测。农业资源、特别的是那些受人为干预强烈的农业资源,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其进行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分析和掌握动态变化规律、变化原因和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资源利用方向、利用政策和管理措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动态检测的内容,一般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农业资源动态检测信息是一个多项目、多层次的空间信息系统,包括一系列专业数据库和区域数据库,具有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为了保证各专业、各层次和各区域信息的相互匹配、交换和数据共享,达到综合分析评价的目的,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和规范的设计,作为信息采集、储存和提取的共同基础。资源动态检测一般利用遥感信息与地面定点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农业资源评价是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对农业资源的质量、适宜性、经济价值、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进行的综合分析评价。农业资源调查是评价的基础。查明农业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演变和资源要素的内外部联系,进而对其是否可以开发利用、开发利用价值与潜力大小、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开发和改造的难易程度、投资的多少以及效益的大小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目的是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并进行科学管理,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和评估、审批农业建设投资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是:①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评价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必须考虑当地的资源与其他地区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是否有相当的数量和较好的质量、较大的潜力,能否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商品生产优势和全面的经济优势;开发利用是否有较好的外部环境,限制因素能否克服,难易程度如何;生产的产品是否有比较稳定而广阔的市场需求等。②生态经济平衡、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由于农业资源具有整体性,就必须考虑自然资源要素之间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要重视和处理好人、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一切生产、经济活动,特别是开发性生产、经济活动,必须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处于高效运转、良性循环状况,保持动态平衡。开发规模和强度不能超越系统自身调节的能力,对可再生资源,在适量、适度、有计划开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工培育和保护增殖,以达永续利用的目的。③系统分析,综合评价的原则。评价一项或一地区的农业资源,要运用系统的、整体的、比较的观点,评价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协调、互补、互制关系;评价资源优势要放在大系统、高层次中进行比较,要组织跨部门、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目标综合评定,求得总体可行的最优结构、最大功能的效益。

农业资源保护就是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学技术手段,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对破坏和滥用农业自然资源的行为所实行的监督管理。农业自然资源可分为三类:①不可更新资源,如铁、煤、石油等。②可更新资源,如生物、水、土壤等。③用之不尽的资源,如空气、风力、太阳能等。农业自然资源既是农业环境要素,又是人类生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①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②后备资源基础薄弱。所以,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环境,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农业资源保护主要包括:土地资源保护,草原资源保护,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保护遵循如下原则:①把农业自然资源保护纳入国家计划和规划。②全面规划,合理安排。③奖励综合利用。④谁开发谁保护。⑤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农业环境

以农作物或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周围环境各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农田、森林、草原、灌溉水、空气、光、热及施用于农田的肥料(包括化肥)、农药和农业机具等。这些农业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农业环境综合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人类创造出生产上和生活上必需的大量物质。农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国法定环境范畴。

农业环境由气候、土壤、水、地形、生物要素及人为因子所组成。每种环境要素在不同时间、空间都有质量问题。当前中国农业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①工业、城市和乡镇企业污染。据调查,中国5.5万公里河段有23.7%的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虾绝迹;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亿亩。②农用化学物质污染。中国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左右,引起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农药在大气中扩散和流失及部分农畜产品中残留也较严重;地膜年残流量近千吨。③畜禽粪便污染。目前,畜禽粪便已成为城郊农业环境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①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1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0.29%;土地沙漠化继续加剧,面积已达19.5亿亩;盐碱地1亿多亩。②农业资源有所衰退。中国人均耕地不足1.6亩,并逐年减少,现有耕地中有近一半的耕地条件较差或存在某些障碍因素。③农用水源短缺,特别是北方农用水源严重短缺。④草原继续退化。中国有可利用草地面积3.12亿公顷,草地累计退化面积已达6670万公顷;并且沙化、碱化、退化的状况有加剧趋势。

农业环境保护就是利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各种手段,使农业环境质量和生

态状况维持良好的状态,防止其遭受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是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土地、森林、草原、水资源、空气等,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区域性的特点,是农业的基本物质条件。农业环境保护不仅对发展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而且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农业环境的两个突出问题。农业资源衰退,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田、牧场受工业(包括乡镇企业)“三废”污染严重。不合适地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水体污染和农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过量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引起蔬菜、地下水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比较普遍。农业环境恶化危害人体健康,危害农业生产,导致农业减产、绝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环境破坏还会降低农业环境的生产力及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会对气候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进而危害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主要措施有:①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制定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规,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制。②积极防治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三废”污染。③防治农药、化肥污染,积极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大力发展有机肥、复合肥,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④制定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政策。⑤加强农业环境监测网建设。

农业环境监测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农业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的一项工作。农业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可分为三类:①对土壤、农用水、农田大气及农作物的例行监测,目的是掌握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②农业环境污染的事故性监测,目的是为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③对农业环境污染源的监视性监测,目的是防止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督促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农业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①农用水质监测,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农村家畜家禽用水和水产养殖等。②农田土壤监测,包括用来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的农业用地土壤。③农作物监测,以中国常见的水稻、小麦、玉米的粮食作物和水果、蔬菜、菜叶、烟草等作物为主要监测对象。④农田大气监测。包括农田大气监测和乡镇村落大气监测。⑤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监测,主要是对危害农业区的工业“三废”进行监测。⑥背景值调查测定,包括水体、大气、土壤、作物、沉淀物背景值的测定。农业环境监测的内容,取决于监测的目的。一般来说,具体的检测项目应根据所在地区已知的或预计可能出现的污染物质和环境的特定情况来决定,为了评定测定结果和估计污染扩散情况,还必须测定一些气象或水文参数。农田大气监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灰尘(即降尘和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酸性降雨等;水质监测的项目一般包括:温度、PH值、浑浊度、导电率、悬浮物、溶解氧、生化耗氧量、化学耗氧量、总氮、总磷、某些有机毒物、重金属毒物和卫生指标等;土壤和植物的监测内容包括:有毒的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等;农畜水产品的监测内容包括:重金属、农药、亚硝酸盐、黄曲霉素、有机化合物等。

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对损害农业环境质量的行为实施有效的影响,使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相协调,达到既发展农业经济又改善农业环境的目的的工作,称为农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农业环境管理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与许多行业的生产密切相关。加强农业环境管理要综合协调农业内部各个产业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各地农业环境的背景值、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开展农业环境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措施。③农业环境具有特殊性,一旦遭到污染或破坏,往往很难恢复和治理,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因此,农业环境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必须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农业环境管理的内容,按其管理的范围可划分为农田环境管理、草地和牧业环境管理、渔业环境管理、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农村居住环境管理;按管理的性质可划分为农业环境计划管理、农业环境质量管理、农业环境技术管理。

第三篇:如何利用家长资源做好家园互动

如何利用家长资源 做好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纲要》的贯彻和落实,家园共育已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幼教改革和发展的一大趋势。那么,怎样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重视、关心和积极配合参与幼儿园教育呢?怎样才能科学地用“家长”这个幼儿教育的“活的资源”呢?

几年来我们在新《纲要》精神指导下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在双向互动中,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转变其教育观念,提升其教养水平,家园携手,共育幼儿健康成长。实践证明,我们在课程的建构过程中重视教育资源的挖掘,特别是对家庭教育资源的挖掘上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在工作中我觉得如果观念不彻底转变,不仅会继续制约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对幼儿园整体教育工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转变家长工作的唯一途径就是用《纲要》的新理念引领我们反思过去的工作,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第一,在工作中我园教师做到真正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坚决抓好落实。建立健全班级的家长工作制度,每学期制定家长工作计划,学期末将家长工作列入总结、评价、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正使家长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第二,把家长和我们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儿的使命。第三,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我们教师能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

二、交流、沟通中,成为真诚的理解者

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家庭与幼儿园同是培育幼儿的重要环境,家长与教师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环境教育的思想要得到家长的认同,支持和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将家长工作的重心从“教育家长”转变为“家园平等合作”。

如在期初的家长会上,我们以“怎样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主题与家长进行了座谈,让每一位家长都谈谈对环境创设的理解,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对于给孩子创设一个优美的物质环境相当重视,而对孩子心理环境的创设却是一无所知或处于无意识状态;有些家长将环境片面的理解为环保;有些家长知道良好环境的创设对幼儿发展有极大益处,却不知从何入手,尤其是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也有个别家长,相当关注幼教方面的新动态,经常阅读有关资料,咨询有关专家,有了一些根据专家理论操作的实践。在家长的畅所欲言和交流后,我们将家长有意识和无意识在生活和家庭中对幼儿所做的点滴实践进行了理论上的提升和归类,并且对个别言传身教、值得推广的做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家长纷纷感叹:“真没想到,我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会对孩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样一来既肯定了家长们各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实践,让家长体验到了自身的教育力量和作用,增强了教育的信心,又让家长对环境的创设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进一步认识了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甚至社会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

三、互动、参与中,成为积极的响应者

有了家园间的沟通和理解,家长们开始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实施。每个家庭与幼儿都积极参与主题环境的布置。家长们帮助孩子搜集信息。他们或去图书馆查阅,或上网查询,或参观访问,或亲身实践。如在“海底总动员”主题活动中,由刚开始时介绍各自收集有关的书籍、玩具、光盘等到后来制作展示墙和海底动物面具,孩子们对海底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关于海洋动物话题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有的涉及海底动物的种类、有的涉及它们保护自己的本领、有的涉及海底动物的繁殖方式、有的关注它们的形态、有的还初涉了海底动物的历史,主题活动的高潮是我们举办的“亲子活动”,孩子们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海底动物,在自己的努力及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完成了面具的制作,面具的背后是孩子们乐不可支的笑脸。

四、新课程实施中,成为积极的合作者

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与家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园共育是我们的目标,我园在实施新课程中把家长作为课程的建构者之一,在新课程刚开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把主题活动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通过家园联系窗的方式呈现在家长面前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家长也不了解这些东西到底要来干什么,只觉得老师好烦,每天不是要这就是要那,一开始还给你敷衍一下,时间略长,就索性不理你了,有的更是当你的面对你说:“你们怎么什么都要,不会自己准备„„”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及时召开家长会,从新的教育观、人才观、新课程的特点及新课程的作用意义等方面,向他们作了详细的介绍。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这是体现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家园沟通,达到同步教育的基本条件。为了让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配合幼儿园教育,我们做到了“四公布”:开学初公布学期幼儿培养目标;在家园桥园地里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标和月计划;每周公布一周活动安排,每日公布一日所学。在开展新的主题活动之前,首先把主题教学的计划和网络图醒目地展示在主题墙壁上,让家长和孩子先有目的地进行关注,并在公布栏中增设了“请您配合”“温馨提示”等栏目,请家长协助完成目标。

从此家长的观念开始转变,观念一转变,我们的工作就顺利开展起来了。家长们与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物品;一起做实验,观察,记录;一起查书找资料;还有的家长给我们送来了碟片、书籍等,在整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学习化社会”的影子,看到了孩子的终身学习的希望。看到了我们的家长也从幼儿教育旁观者、监督者、被指导者的角色变成了现在幼儿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

五、开展平等对话、交流,是增进家园了解、促进沟通的有效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家园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和各种不协调,教育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我园改进了家长会方式,由原来的教师一言堂模式变为百家争鸣式的茶话会。其目的就是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召开本学期家长会时,有家长把进入大班如何达到幼小衔接这一现实问题提了出来。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法是请家长们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每天安排时间与幼儿一起学习、游戏,培养孩子的乐学。这是我们长期工作总结出的经验。

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创家园互动合作共育的新局面

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因此,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中,我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如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活动中,我们发动家长搜集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如有的带了古建筑的照片,去旅行的照片,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工艺品、运动员、宇航员的照片和相关资料,供孩子们在信息栏认识、探究。这种教育效果是老师单靠说教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又如,我班设置了“百宝箱”,用于老师、家长和孩子收集生活中无毒害的废旧物品,经过处理消毒充实到活动区中,供孩子操作探索。在班级的展示台上,展出的作品大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家长与孩子平时一起利用生活中无毒害的废旧物品制作成的。2007年“六一”之际,我园成功举办了“大手牵小手时装走秀活动”。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就是由家长利用废旧材料为幼儿设计一件衣服作展示,于是家长们与孩子一起利用生活中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制作成衣服来参加走秀。由于家长的参与,此项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通过亲子活动,加深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七、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使家园教育进一步形成合力

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有效利用宣传媒介,定期在家园联系栏和幼儿园网站里向家长作科学育儿的宣传。其次是合理利用价值资源,举办家教讲座。如在本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们就特邀我园张子阳的爸爸、银山消防中队队长张欣为家长举办了消防知识的讲座。这种尝试为幼儿家长之间开展交流提供了平台,很受家长欢迎。张队长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消防预防常识,家长们听得专注认真。讲座完毕后,张队长又耐心地解答了家长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气氛活跃融洽,效果较好,深受家长的称赞。

实践中我更充分认识到我们与家长密切联系和合作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孩子健康地成长,现在,随着形势的飞速变化,家长教育知识的不断丰富,使得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 多,越来越高,主动参与其中与教师共同规划和设计对孩子教育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在幼儿教育这个系统过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实践中我感到要衡量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高低,家长工作是一把重要的尺子。在新的历史时期,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谁把家长工作做得扎实、到位,谁就能抢占幼儿教育的制高点,从而获得社会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认同。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家长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育儿经验,不同的知识与职业背景,不同的家庭环境都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为了孩子,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与家长“用诚信对话,用心灵握手”!

第四篇: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我从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的角度,来阐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凡对课堂教学起作用的事物,如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资料(包括课程内容和辅助资料)、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群体、教学技术(教法学技、应用技术、信息技术),都可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四大原则。

1、省时,就是指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下,耗时最少。

2、增效,指综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实行优化组织,实现教学最优化,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活用,是指对课堂教学资源,特别是课程内容、教学技术、教学设备等,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

4、和谐,指充分利用教学环境、教学群体等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群体的互补作用,发扬民主,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更好地激发教学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学群体的学习心理和个性差异,营造宽松、活泼、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群体关系,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途径和方法:

1、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师要坚持乐观的工作态度,保持愉快的心境。教以乐为天,如果没有乐观地工作态度,遇到困难时,就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也就很难做到让教学活动充满乐趣。因此说,坚持乐观的工作态度,保持愉快的心境,对营造富有乐趣的课堂氛围很有帮助,是进行乐趣型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辩证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实践证明,单方面地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儿童为中心,都是错误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挥出来。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注意两点:一是营造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群体关系;二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减少教师教授活动的量,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2)辩证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发挥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确立学生主体地 位的同时,确定方向,选择内容,教给方法,根据社会、国家意志向学生提出要求,督促和管理,使学生的学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在教 学活动中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习资源和条件,并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二)活用教材,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情境中、活动中及生活中学数学。教师要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迎合学生心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

学生乐学。

途径和方法:

1、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情境中学数学。

一般在课的导入及前段部分,教师应对教材创造性地进行处理,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全班教学。创设情境在操作上分创设故事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游戏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等。有时往往又互相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以创设问题情境效果最佳。

2、新授或中心内容环节:探索交流,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活动中学数学。儿童天生喜欢活动,只要活动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动就能充满乐趣。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把教材与活动整合起来。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2)确定活动目标。

(3)确定活动内容。

(4)选择观测、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开展教学

3、巩固练习环节:实践运用,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生活中学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学于生活,用于生活,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充分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因此学生会乐在其中学习。

(1)学于生活。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师要做到《数学课程标准》建议的“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把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把生活素材经过筛选与提炼,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数学问题,供学生研究与探讨。

(2)用于生活。一是进行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是数学问题(特别是应用题)生活化,让学生乐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学生感到既增长见识,又学以致用,富于乐趣。

(三)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相对 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其学校教学设备也相对落后,很多还是靠讲台、粉笔、黑板及一般的教具和教学仪器进行教学。教学设备的缺乏和落后制约着教学的发展 和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学设备这一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的开发与利用使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显著变 化:教学容量明显增大,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变好。这充分说明教学设备这一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好处。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在 “

四、教学过程”中谈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 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充分肯定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 用。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师生对其应用程度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效果也会越好。途径和方法:

1、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小黑板、教具和挂图,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利用好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凸显直观教学原则,提高教学效

果。

2、实现人机统一,师法自然。

要求教师练就扎实的教 学基本功,达到教学操作技术娴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师法自然、教态自然,教学语言表达恰到好处、具有艺术感染力等效果,实现教学艺术与教学技术的完美结 合,借以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老师上的课生动活泼,像诗一样美。”从而乐在其中学习。

(四)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最优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无论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还是工作在第二线的专家学者,都很重视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这一关键环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还 专门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观点,认为“教学最优化就是指从有效地解决教学任务和合理地耗费师生时间的观点看,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并实行对该条件来说是最佳的 教学方案。”因此,在有效解决教学任务的条件下,用时越少,课堂效率就越高。

怎样做教学过程最优化?那就要结合教师自己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设计最优的教学活动。如丘学华的六段式课堂结构以及尝试教学法,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教学理论,值得推荐!

方法和途径:

1、教师备好课。吃透教材,了解学情,设计最优教学活动。

2、课前充分准备。教师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设备,做好充分的课前准,节约教材呈现的时间。

3、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做好应有的知识准备。

4、课堂教学实行“两结合”,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心设计与灵活调整相结合,教学过程最优化与动态调控教学时间相结合。改变完全按照预先设计好全堂课的教学程序的做法,变既定型教学程序为现场调控型教学程序。课堂教学随机应变,恰到好处,见好即收。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五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渔业、环保等部门或单位从事渔业资源管理及利用、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应用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渔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渔业环境保护、渔业生态、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渔业资源调查与规划、渔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渔业环境监测与评价、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对渔业资源和环境进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渔业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渔业环境监测保护、生态渔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渔业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化学及仪器分析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5、具备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6、熟悉渔业资源管理与利用、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能力,具有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生物学、渔业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

四、主要课程

普通动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学、环境微生物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水产资源增养殖学、渔政管理学、普通生态学、环境学、水环境化学、水域环境

监测与评价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德育与社会实践、专业教学实习、渔业管理与渔业环境监测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安排近30周。

主要专业实验有生物形态和分类鉴定、环境微生物及环境化学因子测定技能等方面实验。

六、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下载试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安全的互动机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安全的互动机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06级教育硕士 梁建平(2006651)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浅谈如何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如何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伏岭中心小学高道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自荐书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自荐书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自荐书1 尊敬的HR:您好!我的名字叫XX,我是XX大学XXXX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毕业生。与众多莘莘学子一样,毕业在即,收获在望,等待......

    农业资源与环境课题论文

    农业资源与环境课题论文农用化肥与环境农资1202班刘淑丽 一. 农用化学物质的介绍 农用化学物质是指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经化学合成的,或加工等工艺制造的化学物质,摆阔化学肥......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性质

    农业资源与环境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方面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土壤资源管理、土壤、植物和肥料分析、肥料生产加工及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基本技能,能在......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自荐信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自荐信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自荐信1 尊敬的领导: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这份材料,我是xxxx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毕业生。与众多莘......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求职信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求职信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求职信1 尊敬的领导: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这份材料,我是xx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毕业生。与众多莘莘......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毕业论文

    黑龙江大学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学 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年 级:专 业: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摘 要 本论文以构建以人为本、和谐校园为研究背景,以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