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路桥多管齐下 促超越
路桥多管齐下 促超越
为进一步做好超越文化覆盖,推动超越文化实践,加强超越文化渗透,使分公司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超越文化,近期,路桥分公司开展一系列活动做好超越文化覆盖、文化实践和文化渗透。
一是认真学习,促超越。在分公司办公室传阅中建二局企业文化手册,集中学习《超越文化》核心理念”,内容包括企业愿景与使命、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
二是抓好宣传,促超越。在对外文字宣传资料、简报、电子杂志等宣传媒体上宣传“中建二局超越文化核价值观:诚信、发展、盈利、和谐”和公司“精”、“先”、“实”、“盈”文化理念的内容。
三是搞好文体活动,促超越。利用每周五下午组织“超越”为主题的文体活动,特别是利用好迎接国庆的时机,开展了以“超越自我,奉献土木”为口号的健康登山活动和“奉献土木,成就自我”的青年人才培养活动,广泛组织了多项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使超越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四是利用“载体”,促超越。按照公司“抓好‘五个载体’,推动超越文化实践”的精神,针对超越文化的核心理念,管理理念,行为理念等内容,积极组织开展了“我与企业共超越”为主题的超越文化知识竞赛,提高了分公司员工对“超越文化”的认知率。并结合公司的“奉献土木,成就自我”主题活动,近期将在青年员工中开展以“超越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提高青年员工的超越意识,争做一个超越的勇者,营造企业超越发展环境。
路桥分公司霍海松
第二篇:理论热点之三-多管齐下促减负
《辩证看 务实办》连载③多管齐下促“减负”
——看病费用如何降低
2009年4月,一项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公众期待中“破冰起航”。3年多来,针对看病贵这一突出难题,深化医改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流通秩序,公立医院改革“试水”医药分开……这些给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
但也要看到,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任务还很艰巨。目前看病贵仍然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解决好看病贵这一问题,关系亿万群众健康,关系万千家庭幸福,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看病贵到底贵在哪里
据统计,2011年,我国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179.8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6632.2元。一次住院费接近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几乎相当于农民一年的人均纯收入。可见,医药费用是群众生活中一项沉重的负担,无怪乎人们看病住院时都会感慨“真的病不起”。
看病贵,到底贵在哪里?仔细分析,主要贵在以下几方面。
药品流通秩序混乱,导致药价贵。小小一盒药,从出厂到患者手中要经过漫长的“涨价之旅”:药企—全国总代理—省级代理—医药代表—医院—医生,各个环节层层加价,回扣现象突出。据调查,很多药品的中间利润普遍在500%以上,有的竟高达6500%!在这些流通环节中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直接推高了药品的价格。
公立医院“以药补医”,导致过度检查和用药。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公立医院过多依赖药品加价和医疗检查收入。当前,在医院总收入中,药费和检查费收入比例一般超过60%,是医院运行发展经费、医务人员工资奖金的主要来源。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有些医院通过开大处方、重复检查、过度检查等,增加收费项目,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支出。
医疗保障水平低,导致个人费用负担重。我国基本医保虽然初步实现了全覆盖,但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保障水平偏低,个人自付比例仍然较高。部分重特大疾病、一些慢性病的门诊费用、部分药品等不在报销范围之内,很多时候仍然需要自费。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起步较晚,覆盖人口和保障力度也不大,降低医药费用负担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此外,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新药新技术不断出现,必然带来医疗费用大幅上涨。同时,人口老龄化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断增加,也导致医疗卫生服务成本快速增长。部分患者盲目就医,不管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增加了看病开销,特别是外地患者还得花上交通、吃住等费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看病贵问题。
可见,看病贵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是医疗卫生领域诸多问题的集中反映,必须高度重视,综合施治。为此,需要开一副复方药,既要“降虚火”,切实把虚高的医药费用降下去;又要“补元气”,提高群众医保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2010、2011年“全国两会民生系列调查”显示:京沪穗三市居民连续两年认为“看病贵”是当前就医存在的最大问题(47.3%,44.3%)。
■多年来,“三素一汤”(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注射液)成为医院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一般感染性疾病的“看家菜”,过度用药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而且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国糖尿病患者逾9000万人
根据卫生部2010年监测数据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9000万,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中国糖尿病治疗费用每年达1734亿元,占全国医疗总开支的13%。如何完善基本医保少自付
“没有保障,生病硬扛;有了医保,有病就瞧。”百姓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对基本医保的认可和欢迎。基本医保,就是利用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力量,构建社会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这对于个人抵御疾病风险、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把护卫公众健康的保护伞。
从世界范围看,有130多个国家通过建立医保制度解决居民看病问题。大多数发达国家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医保体系。我国1998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003年和2007年,先后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并逐步推开。
2011年,这三项基本医保已覆盖全国95%的人口,构建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保网,保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仅就新农合来说,各级财政补助标准达到200元,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70%左右,全年参合农民共报销1710.2亿元,受益13.15亿人次。
但也要看到,当前基本医保总体水平还不高,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水平、报销水平仍然偏低,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困难。为此,“十二五”医改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重点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给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扩覆盖。目前我国基本医保还有约5%的人口没有覆盖到,由于各种原因部分人群中断参保现象也时有发生。要继续提高参保率,确保到2015年,三项基本医保参保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工作,并探索建立引导各类人员长期参保的机制。
提水平。近年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我国已多次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最初试点时的每人每年几十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中央及地方财政投入,到2015年政府补助标准将达到360元以上。同时,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门诊报销比例将提高到50%以上,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均达到75%左右,个人负担将进一步降低。
保大病。癌症等重特大疾病,既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又给患者带来极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是不少家庭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为此,从2010年开始,我国积极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2012年将在新农合中全面推开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并在部分地区试点,把肺癌、食道癌、胃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范围,增强群众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
更便民。医保报销不仅要让群众报得多,还要报得方便快捷,减少“垫支”、“跑腿”的麻烦。应优化基本医保管理服务,加快推进即时结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2015年将全面实现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初步实现跨省异地即时结算。完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基本实现职工医保制度内跨区域转移接续,并推进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间衔接。
深度解读
世界各国的主要医保模式
目前,虽然世界各国医保制度不尽相同,但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四种模式。①普遍医疗型:由国家承担医疗保障的绝大部分责任,以英国、瑞典为代表。②社会保险型:实施缴费和待遇相挂钩的社会医保制度,以德国、日本、韩国为代表。③市场主导型: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仅为老人和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医保的模式,美国是典型代表。④储蓄基金型:主要通过强制性储蓄积累方式,满足居民医疗保障需求,以新加坡为代表。
权威声音
我国已初步进入全民医保国家行列
陈竺(卫生部部长):一般来说,覆盖率达到90%就可以认为是全民医保,我们现在覆盖率是95%,已初步进入全民医保国家行列。现在的医保个人需要两次付费:投保的时候付保险费,治疗的时候还要自己支付一部分。将来个人付费更多是在投保的时候,看病时个人支付部分会尽可能地减少。
深度解读
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障的种类
8类大病纳入保障范围: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肾病(尿毒症)、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
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I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
基本药物制度如何降药价
5%葡萄糖注射液,是目前输液最常用的药品。两年前,100毫升规格的注射液零售价五六元钱,今天,在很多地方已不到三元,药价足足下降了近50%。仅仅这一瓶药的降价,每年就给群众节省费用上百亿元。葡萄糖注射液价格下降的奥秘,就在于深化医改以来,我们建立并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通俗地说,是指预防和治疗常见病所必需的药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对基本药物进行统筹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其价格的稳定性和可及性。这项制度,对于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药费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160多个国家制定了基本药物目录,其中105个国家制定了国家基本药物政策。
2009年8月,我国正式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两年多来,这一制度从无到有,稳步推进,通过对基本药物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等方式,有效控制成本,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价,百姓得到了实惠。下一步,应继续巩固完善这一制度,使其在降低药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药物目录不断完善。现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307种药,各地也自主平均增补约210种药,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普遍反映还是“不够用”。应继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科学技术进步等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扩充,优化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目前,2012版目录已在着手制定,将适当增加慢性病和儿童用药品种,减少使用率低、重合率低的药品,保持合理的基本药物数量。
实施范围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目前还只是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而看病贵问题却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为更好地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制度实施范围,鼓励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对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同时,2012年将全面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招标采购更加规范。“价格高不高,主要在招标”,招标采购是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关键环节。要完善以省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制度,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保障公开、公平、公正,既避免药价虚高也要防止低价恶性竞争。对独家品种、用量小且临床必需的品种,试行国家统一定价、定点生产,同时逐步将耗材、设备纳入集中招标采购范围。
应该看到,当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还主要在基层实施,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的人越多,这一制度的成效就越明显。应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改革,构筑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培养更多的全科医生,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同时,通过减免诊疗费用、提高报销比例、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等政策,进一步降低基层诊疗费用,吸引更多患者就医。
百姓心声
●低收入群体一旦得了大病,社会帮助是不得已的办法,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医保水平的提高。
●中医的“简、便、验、廉”等特点,在缓解看病贵方面独具特色和优势,应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
●取消以药补医是个好政策,但是千万不要按下葫芦起来瓢,药费下去了,检查费、器械费再涨起来。
●作为医生,要体谅患者的不易;作为患者,也要体谅医生的辛苦。只有将心比心,用心换心,医患关系才能走向和谐。
■浙江省在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项补偿政策,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公立医院改革如何促公益
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公立医院占据着主体地位,承担的服务量占全国医院总服务量的9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公立医院形成了“以药补医”的模式,公益性淡化,趋利性增强,导致医疗费用大幅攀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可见,公立医院改革是整个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也是解决看病贵必须打好的一场硬仗。
深化医改以来,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过程中,很多地方积极探索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在降低医药费用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比如,安徽芜湖市推进医药分开,四年间累计减轻群众药费负担1.6亿多元;陕西子长县加大政府补偿力度,打造群众满意的“平价医院”。2012年,在17个国家试点城市继续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还将在300个左右的县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力争2015年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并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首先要明确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公立医院是政府举办的、承担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应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方向,就是要改变长期存在的逐利行为,使其回归公益性,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总体目标、制度设计、政策措施,都要充分体现和突出公益取向。
增政府投入。既然公立医院姓“公”,政府就要承担投入的责任。而目前政府直接投入一般只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6%—8%,仅靠这些投入,很难保证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转。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对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业务经费、人员经费等的补助,为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提供保障。“十二五”医改规划明确规定,地方政府要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投入,中央财政予以一定补助。
破“以药补医”。这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也是降低医院医药费用的关键。当前,医院收入主要靠药品销售加成,药费高而医疗服务价格明显偏低。为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做到一“降”一“升”。“降”就是要在成本核算基础上,逐步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品和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升”就是要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升”的费用更多地由医保支出,不增加群众自付负担。总体上使医药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建公益机制。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在运行管理上形成了与“以药补医”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在体制机制上除旧布新。比如,在管理体制上,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在分配机制上,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医生的主要标准,切断医生收入与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的利益链条。在支付制度上,采用总额预付、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引导医院主动控制成本。
在强化政府办医责任的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构建多元办医格局。这有利于激发公立医院改革的内在动力。应进一步消除政策障碍,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权威声音
“以药补医”是当前亟须割除的毒瘤
陈竺(卫生部部长):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最需要革除的机制弊病,就是“以药补医”,它推动了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造成了药品滥用,扭曲了医务人员行为,腐蚀了队伍。“以药补医”不革除,医改补再多的钱也堵不了这个黑洞。
深度解读
17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
东北2个:辽宁鞍山、黑龙江七台河;
东部6个:北京、上海、江苏镇江、福建厦门、山东潍坊、广东深圳;
中部5个:安徽芜湖和马鞍山、河南洛阳、湖北鄂州、湖南株洲;
西部4个:贵州遵义、云南昆明、陕西宝鸡、青海西宁。
政策传真
2012年5省区县级公立医院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近年来,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从药品购销、收支管理、支付制度以及加成政策等环节入手,探索了多种取消“以药补医”机制的具体做法。据卫生部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市共600多家县级医院启动了综合改革试点。2012年将有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5省区实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
■按病种付费是目前国际公认较为科学合理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将诊断相近、治疗手段相近、医疗费用相近的住院患者,分入若干病组,限定治疗的最高金额。这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促进医院节省医疗成本。2011年7月以来,北京、山东等地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如何强化医药监管控费用
医药卫生行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一方面,它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它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造成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普通群众很难对医药服务行为和价格作出准确判断。事实证明,仅靠市场自发调节和行业自律,难以完全杜绝不合理诊疗、不合理收费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监管,让群众安心、放心地接受医疗卫生服务。
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外部监管,取得积极成效。比如,与公立医院签订控制医药费用工作责任状,把控费工作与对医院的补助、考核等挂钩;严肃查处药品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等环节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等等。这些举措,对于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降低医药费用。
大力规范和整顿药品流通秩序。针对目前药品流通环节秩序混乱的问题,要积极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积极发展现代药品物流和连锁经营,降低流通成本。加强产供销各环节的监管,杜绝旧药“高价复出”。推行阳光招标采购,严肃查处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
强化对医疗机构运行的监管。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对医疗机构布局和规模进行科学规划,抑制公立医院盲目扩张,禁止举债建设、转嫁费用到患者身上。加强对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将其所有财务收支统一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堵塞收支漏洞,降低服务成本。继续推动医药费用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规范医务人员从医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加强对收受患者红包、药品回扣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同时,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医务人员改善服务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古语说,“良医治未病”。降低群众医药负担,还要重视预防保健,努力使群众少得病。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加强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宣传,做好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政策传真
国家发改委降低部分药品价格
2012年5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调整部分消化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53个品种,3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17%,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22%。此次降价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30多亿元。
专家点评
解决药价虚高需打破“气球效应”
王虎峰(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药品从生产、流通到使用环节,其利益分配是连通的、游走的,就像个气球,你从这边挤,它又从那边冒出来了。必须统筹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改革、监管、调控,这样才有可能理顺、打通从上游到下游的整个医药生态链,把药价真正降下来。
相关链接
1.《“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第三篇:理论热点专题三:多管齐下促减负
多管齐下促“减负”——看病费用如何降低
2009年4月,一项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公众期待中“破冰起航”。3年多来,针对看病贵这一突出难题,深化医改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流通秩序,公立医院改革“试水”医药分开„„这些给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但也要看到,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任务还很艰巨。目前看病贵仍然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解决好看病贵这一问题,关系亿万群众健康,关系万千家庭幸福,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类似的表达要积累些)。
◎看病贵到底贵在哪里
据统计,2011年,我国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179.8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6632.2元。一次住院费接近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几乎相当于农民一年的人均纯收
入。可见,医药费用是群众生活中一项沉重的负担,无怪乎人们看病住院时都会感慨“真的病不起”。
看病贵,到底贵在哪里?仔细分析,主要贵在以下几方面:
药品流通秩序混乱,导致药价贵。小小一盒药,从出厂到患者手中要经过漫长的“涨价之旅”:药企一全国总代理一省级代理一医药代表一医院一医生,各个环节层层加价,回扣现象突出。据调查,很多药品的中间利润普遍在500%以上,有的竞高达6500%!在这些流通环节中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直接推高了药品的价格。
公立医院“以药补医”,导致过度检查和用药。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公立医院
过多依赖药品加价和医疗检查收入。当前,在医院总收入中,药费和检查费收入比例一般超过60%,是医院运行发展经费、医务人员工资奖金的主要来源。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有些医院通过开大处方、重复检查、过度检查等,增加收费项目,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支出。
医疗保障水平低,导致个人费用负担重。我国基本医保虽然初步实现了全覆盖,但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保障水平偏低,个人自付比例仍然较高。部 分重特大疾病、一些慢性病的门诊费用、部分药品等不在报销范围之内,很多时候仍然需要自费。而城乡医疗
救助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起步较晚,覆盖人口和保障力度也不大,降低医药费用负担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此外,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新药新技术不断出现,必然带来医疗费用大幅上涨。同时,人口老龄化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断增加,也导致医疗卫生服务成本快速增长。部分患者盲目就医,不管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增加了看病开销,特别是外地患者还得花上交通、吃住等费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看病贵问题。可见,看病贵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是医疗卫生领域诸多问题的集中反映,必须高度重视,综合施治。为此,需要开一副复方药,既要“降虚火”,切实把虚高的医药费用降下去;又要“补元气”,提高群众医保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这里的两个词用的挺好,其实就是现象本质关系,体会着学习)◎如何完善基本医保少自付
“没有保障,生病硬扛;有了医保,有病就瞧。”百姓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对基本医保的认可和欢迎。基本医保,就是利用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力量,构建社会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这对于个人抵御疾病风险、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把护卫公众健康的保护伞。
从世界范围看,有130多个国家通过建立医保制度解决居民看病问题。大多数发达国家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医保体系。我国1998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003年和2007年,先后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并逐步推开。
2011年,这三项基本医保已覆盖全国95%的人口,构建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保网,保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仅就新农合来说,各级财政补助标准达至200元,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70%左右,全年参合农民共报销1710.2亿元,受益13.15亿人次。
但也要看到,当前基本医保总体水平还不高,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水平、报销水平仍然偏低,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困难。为此,“十二五”医改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重点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给群众带来更多实惠。(下面为四种方式)
扩覆盖。目前我国基本医保还有约5%的人口没有覆盖到,由于各种原因部分人群中断参保现象也时有发生。要继续提高参保率,确保到2015年,三项基本医保参保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工作,并探索建立引导各类人员长期参保的机制。
提水平。近年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我国已多次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最初试点时的每人每年几十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中央及地方财政投入,到2015年政府补助标准将达到360元以上。同时,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门诊报销比例将提高到50%以上,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均达N75%左右,个人负担将进一步降低。
保大病。癌症等重特大疾病,既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又给患者带来极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是不少家庭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为此,从2010年开始,我国积极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2012年将在新农合中全面推开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并在部分地区试点,把肺癌、食道癌、胃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范围,增强群众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
更便民。医保报销不仅要让群众报得多,还要报得方便快捷,减少“垫支”、“跑腿”的麻烦。应优化基本医保管理服务,加快推进即时结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2015年将全面实现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初步实现跨省异地即时结算。完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基本实现职工医保制度内跨区域转移接续,并推进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间衔接。◎基本药物制度如何降药价
5%葡萄糖注射液,是目前输液最常用的药品。两年前,100毫升规格的注射液零售价五六元钱,今天,在很多地方已不到三元,药价足足下降了近50%。仅仅这一瓶药的降价,每年就给群众节省费用上百亿元。葡萄糖注射液价格下降的奥秘,就在于深化医改以来,我们建立并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通俗地说,是指预防和治疗常见病所必需的药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对基本药物进行统筹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其价格的稳定性和可及性。这项制度,对于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药费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160多个国家制定了基本药物目录,其中105个国家制定了国家基本药物政策。
2009年8月,我国正式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两年多来,这一制度从无到有,稳步推进,通过对基本药物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等方式,有效控制成本,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价,百姓得到了实惠。下一步,应继续巩固完善这一制度,使其在降低药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下面为三种方式)
药物目录不断完善。现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有307种药,各地也自主平均增补约210种药,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普遍反映还是“不够用”。应继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科学技术进步等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扩充,优化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目前,2012版目录已在着手制定,将适当增加慢性病和儿童用药品种,减少使用率低、重合率低的药品,保持合理的基本药物数量。
实施范围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目前还只是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而看病贵问题却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为更好地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制度实施范围,鼓励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对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同时,2012年将全面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招标采购更加规范。“价格高不高,主要在招标”,招标采购是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关键环节。要完善以省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制度,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保障公开、公平、公正,既避免药价虚高也要防止低价恶性竞争。对独家品种、用量小且临床必需的品种,试行国家统一定价、定点生产,同时逐步将耗材、设备纳入集中招标采购范围。
应该看到,当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还主要在基层实施,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的人越多,这一制度的成效就越明显。应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改革,构筑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培养更多的全科医生,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同时,通过减免诊疗费用、提高报销比例、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等政策,进一步降低基层诊疗费用,吸引更多患者就医。◎公立医院改革如何促公益
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公立医院占据着主体地位,承担的服务量占全国医院总服务量的9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公立医院形成了“以药补医”的模式,公益性淡化,趋利性增强,导致医疗费用大幅攀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可见,公立医院改革是整个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也是解决看病贵必须打好的一场硬仗。
深化医改以来,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过程中,很多地方积极探索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在降低医药费用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比如,安徽芜湖市推进医药分开,四年间累计减轻群众药费负担1.6亿多元;陕西子长县加大政府补偿力度,打造群众满意的“平价医院”。2012年,在1 7个国家试点城市继续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还将在300个左右的县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力争2015年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并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首先要明确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公立医院是政府举办的、承担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应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方向,就是要改变长期存在的逐利行为,使其回归公益性,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总体目标、制度设计、政策措施,都要充分体现和突出公益取向。
增政府投入。既然公立医院姓“公”,政府就要承担投入的责任。而目前政府直接投入一般只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6%一8%,仅靠这些投入,很难保证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转。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对医院基本建没、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业务经费、人员经费等的补助,为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提供保障。“十二五”医改规划明确规定,地方政府要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投入,中央财政予以一定补助。
破“以药补医”。这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也是降低医院医药费用的关键。当前,医院收入主要靠药品销售加成,药费高而医疗服务价格明显偏低。为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做到一“降”一“升”。“降”就是要在成本核算基础上,逐步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品和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升”就是要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升”的费用更多地由医保支出,不增加群众自付负担。总体上使医药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建公益机制。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在运行管理上形成了与“以药补医”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在体制机制上除旧布新。比如,在管理体制上,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建
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在分配机制上,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医生的主要标准,切断医生收入与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的利益链条。在支付制度上,采用总额预付、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引导医院主动控制成本。
在强化政府办医责任的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构建多元办医格局。这有利于激发公立医院改革的内在动力。应进一步消除政策障碍,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
◎如何强化医药监管控费用
医药卫生行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一方面,它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它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造成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普通群众很难对医药服务行为和价格作出准确判断。事实证明,仅靠市场自发调节和行业自律,难以完全杜绝不合理诊疗、不合理收费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监管,让群众安心、放心地接受医疗卫生服务。
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外部监管,取得积极成效。比如,与公立医院签订控制医药费用工作责任状,把控费工作与对医院的补助、考核等挂钩;严肃查处药品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等环节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等等。这些举措,(简单了解)对于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降低医药费用。
大力规范和整顿药品流通秩序。针对目前药品流通环节秩序混乱的问题,要积极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积极发展现代药品物流和连锁经营,降低流通成本。加强产供销各环节的监管,杜绝旧药“高价复出”。推行阳光招标采购,严肃查处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
强化对医疗机构运行的监管。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对医疗机构布局和规模进行科学规划,抑制公立医院盲目扩张,禁止举债建设、转嫁费用到患者身上。加
强对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将其所有财
务收支统一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堵塞收支漏洞,降低服务成本。继续推动医药费用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规范医务人员从医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加强对收受患者红包、药品回扣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同时,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医务人员改善服务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古语说,“良医治未病”。降低群众医药负担,还要重视预防保健,努力使群众少得病。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加强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宣传,做好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四篇:渭南高新区多管齐下抓就业稳定就业促和谐
渭南高新区多管齐下抓就业稳定就业促和谐
近年来,渭南高新区紧紧围绕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目标,以“便捷高效、真情服务”为目标,健全“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机制,通过采取“政策推动、经济拉动、培训助动、市场促动”等有效措施,着力建立适合高新区实际情况的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机制,多管齐下,狠抓实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创新工作思路助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实效
围绕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构建和谐高新这一主题,高新区把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谋划,多措并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效显著。一是想方设法拓宽就业渠道,力促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载体,通过抓就业援助服务,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和整理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信息,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想方设法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开发社区就业服务岗位;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及市、区组织的各类招聘会等活动,及时为农民送岗位、送政策、送信息。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工业园区建设,做好辖区内就业岗位的开发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了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的信息互动机制,实现了用工企业与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对接,同时,把企业用工岗前培训与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联系起来,实施订单式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从而推动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整体发展。二是狠抓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工作。结合区内实际,针对区内被征地农民与日俱增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区管委会适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并成立区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将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工作任务分解到区内各相关部门,同时还将此项工作纳入季度绩效考核及目标任务考核范围,与各部门其他工作一并考核,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优势和作用,确保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工作落到实处。经过三年多的运行,区内被征地农民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覆盖面明显提高,受到被征地农民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仅2011年上半年,全区劳动力转移就业5300余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100余人,完成目标任务1200人的91.7%;农村劳动力转移4200余人,完成目标任务4000人的105%)。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940余人,完成全年区目标任务1000人的94%。几年来,区劳动就业服务局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二00九被市劳务局评为全市劳动就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二0一0被渭南市人民政府授予渭南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单位殊荣。
加大培训力度推动就业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稳定,有效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努力把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素质和技能优势。通过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做法,积极整合区内培训资源,形成了以区就业训练中心为龙头,各就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为基础,各民办职校为补充的三级培训网络。通过加强对所有民办教育机构的资质审批、年检及日常管理工作,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健全了培训工作各项制度,培训过程实行全程监督,确保了培训工作的规范运转,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还把就业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就业安置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定向培训、校企合作培训,岗前培训、订单式培训、实用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形成了课程设置合理、专业门类齐全、学制长短结合、就业安置便捷的工作格局。使他们求职有门路,上岗有技能,确保其转得出、稳得住、有钱赚。在全区建成了就业导向、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已对1510余名(其中持培训券210人)农村劳动力实施了免费技能培训,完成目标任务1000人的151%,培训后实现就业1360余人,转移就业率为90%。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被渭南市劳动就业服务局评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先进单位;2009年被渭南市人民政府授予渭南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殊荣。
搭建就业平台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近年来,高新区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创新服务载体,把构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作为帮扶城乡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将就业服务工作向社区、村组延伸,加快了劳动保障社会化服务进程。全区仅有的3个街道办事处全部组建了劳动保障事务所,5个社区也全部设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各村也同时配备了劳动就业信息员,在区内基本形成了区、街道办、社区(村级)三级服务网络。对缓解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压力、稳定就业局势,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直以来,我们把“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被征地无业农民、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对象作为就业援助重点,从解决就业困难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通过岗位援助、免费培训、落实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和“4050”人员社保补贴)和认真兑现各项创业援助政策等措施,使社区内失业人员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全面消除了“零就业家庭”。今年截至8月底,全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0余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00人的80%;帮扶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0人的12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9%。目前,全区已有3个社区通过省级充分就业社区考核,1个社区通过了市级充分就业社区考核,充分就业社区已基本覆盖全区,区劳务局也被评为2010陕西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先进单位。
服务全民创业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高新区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为载体,高度重视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开展,结合征地拆迁的实际情况,努力营造“政府创新主导、部门联动帮扶、百姓积极创业”的良好氛围,在农村中积极实施“转移创业工程”,不断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扶持更多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人员等人群成为创业者。在具体措施上,除了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创造更宽松的创业环境外,还进一步健全培训体系,积极将SYB创业培训延伸至区内各类人群,通过创业培训,不断提升全民创业能力,使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成功实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形成比较完善的创业促就业政策体系。同时,积极发挥“五个一” 的服务功能,即一个创业实训基地、一个创业孵化基地、一个创业项目库、一支创业专家指导团、一批创业典型(1
2名,其中两名获得2010年渭南市十大创业明星的殊荣),紧紧围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六个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六位一体”的创业帮扶机制,为各类创业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扎实做好创业促就业工作。今年,创业培训150余人,完成目标任务260人的57.7%;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50余万元,完成目标任务500万元的70%;创经济收入1900多万,完成目标任务2400万的79%;全区新增创业型个体私营企业120余家;创业带动就业600余人。
第五篇:中层怎样超越---优秀
08年8月会议发言稿件
最好的中层怎样超越
——超越你的优秀
尊敬的各位领导、兄弟姐妹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荣幸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至善的成长心得,其实要我说“最好的中层怎样超越”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内容,但是在至善工作两年多来工作中的感触和总结还是挺多了,收获颇丰,今天在这里就是和大家交流一下几点想法,有不到的地方我们可以共同讨论,找到适合的、准确的方向。
金色七月,带给了至善金色的收获,经过暑假班的忙碌之后,我们陷入沉思,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非常优秀的,在暑假这样一个艰难时期坚守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不畏困难的为至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今天的大家是优秀的,是激情的,但我们也同样懂得,甚至体验过优秀具有阶段性,我们也曾经经历过困惑和彷徨、经历过苦楚和冤枉,这样的时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步,不断的超越自己,才能将事业顺利进行、永葆自己的优势。
在座的同事们,大部分是老市场或者新市场的主管,还有的是有潜力发展为市场主管的后备军,你们就是公司未来的中流砥柱。一个单位的发展,绝对不可能只凭老总的单打独斗。中层们是单位的核心力量,如果中层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么轻则会造成单位事业的停滞不前,重则有可能给单位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所以我们必须保持优秀,唯有不断超越才能永葆优秀,并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那么最好的中层到底要怎样才能超越呢?
我们没有敌人,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在很多时候是自己禁锢了个人的步伐和远见,是自己将自己打败了,而且是找不到头绪的失败。这里就将我学习到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要超越自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膜拜自己的优秀,著名的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伟大的人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他们看出自己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们不妨想一想,为什么伟大的人只会是少数的人,难道伟人就是天才吗?难道他们天生就
08年8月会议发言稿件
是伟人吗?阿里巴巴老总马云可以说在事业上以及个人修养上都是一流的,同时也受到商业界不少人的膜拜,但他自己在做中层的时候却从来没说过自己是多么的优秀,因为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优秀,以致今天的辉煌。
一流的中层管理者正当如此,既了解自己的优点,又不会抱着优点死死不放。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才能超越自己的优秀。所以,当我们开始膜拜自己的优秀时,要记住时刻给自己泼冷水,将优秀放在脚下变作阶梯,踏上更加优秀的旅程!
2、归零心态
时刻归零,自我超越是人才不断成长的根本,我们都要清楚而且必须清楚“市场不相信眼泪!你干不了,别人可以干,公司需要的是急风骤雨,而不是阳春白雪。”忘记以前的成功,不管你有多优秀,不管你以前有多辉煌,那都已经过去了,你要确保的是现在优秀,未来也一定优秀,没有人能够永远保留昨天的荣誉,活在昨天的成功中直至终老。随着市场的发展,你不进步就会被替代,要知道没有人会因为你昨天的成绩而体谅你,因为市场不允许,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一切从零开始,只有具备了这种“归零心态”我们才能不断超越且不断的进步。那么怎样才能时时保持自己的归零意识、做到归零呢?较佳的途径是学会接受,无论他人的批评、建议是对是错,都不要急着反驳,先去接受。如果对的就要改正,如果错的,也可以引以为戒,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自己不断完善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因为只有不断坚持完善自己才能让自己真正优秀。
3、大反省
会反省,才会进步,大反省才有大进步。
《论语》中有句话叫做“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告诫我们说,每天都要多次反省,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固定用一个小时来思考经营上的问题。以至全世界都可看到“松下电器”这个名词。像松下幸之助这样的大人物都能做到如此,可见反省之重要性:
(列举齐桓公和管仲一例)
大家可都知道,齐桓公是个称霸天下的明君,在那个时候就能做到如此,更何况现在的我们呢?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我们也可以说:“不能经常反省自己的中层,是不能进步的中层。”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善干、反省的中层呢?
08年8月会议发言稿件
08年8月会议发言稿件
高层,应该是“好人”。功劳、好事都给他们,这样可以增加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中层,应该是“坏人”。敢抓敢管,奖善惩恶,要扮“黑脸”,这样公司才有规、有矩。
基层,应是“憨人”。只管埋头做事,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所以,对于中层来说,做好人,事事不得罪人,管理睁只眼闭只眼,未必就能成为一位好的管理者。一流的中层管理者,应从全局来看问题,要时时记住一句话:“一个人哭要比一群人哭,好得多。”
(实例:分部员工管理)
要超越好人,成为好的管理者,就必须明白以下几点:
08年8月会议发言稿件
和挫折。我觉得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一个人的痛苦和快乐总是相互持平,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石佛、石阶》。
如果我们是想做“石佛”的人,那么我们就必须经受不断的敲打和考验,而且是必须经得住敲打和考验。否则,我们将永远只是被人踩在脚底下的“石阶”。每一位管理者都是如此,在“敲打”和“考验”中成长,争当更加优秀的“石佛”。
7、充电才能放电 „„
今天说了这么多,只要有一点让大家认同或者对你有触动的,那就是我的满足,期待我们的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实现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优秀,在至善成长之路上一帆风顺。
接下来有请我们的张娟老师给大家分享《最好的中层怎样超越之——超越你的部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