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2:0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第一篇: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高校贫困生工作近年来倍受国家、学校和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发布实施,充分说明了国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人真正的健康,不只是身体上的健康,而是要达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在高校贫困生群体中,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尤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他们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是经济、身心的“多困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深入研究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不断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不仅仅是贫困生人格培养的问题,更是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探索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因贫困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贫困生群体总体具有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自强不息、淳朴善良、忠诚感恩的品性,他们在智力上与非贫困生并无差异,而且很大一部分人在学业上还很有竞争力。但由于生活背景的特殊性和家庭条件的差异性,他们在大学生活的适应过程中出现新的心理状态,产生严重的自卑感、矛盾的人际交往、就业压力大诸多心理问题,出现了部分贫困生学习成绩呈优势、心理状态呈劣势的状况。

1.自卑心理。高中三年的辛勤付出,目的就是上大学实现自己心中美好的理想,而高考的结果,使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发生冲突,这对于年轻的他们来讲,无疑是人生路上的第一个沉重打击,进入高职院校是他们与父母最无奈的选择,高考失败的阴影无法迅速挥去,不能很快调整心态面对现实。而且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和偏远山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思维差异与丰富多彩的都市文化相差太远, 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比,他们面目显得土气,穿着不时尚,谈吐不入流,日常消费也得精打细算。兴趣爱好上,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加上经济和环境制约,他们可能认不全五线谱,敲不来键盘,玩不动乐器,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缺乏特长。这对不能展示自己,不能融入校园主流文化群体,总觉得被人瞧不起的贫困生来说加重了自卑心理。

2.焦虑心理。贫困生由于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经常精神紧张,情绪烦躁不安。有的为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焦虑。因为家庭常常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使得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没有稳定可靠的保证。有的为家庭焦虑。他们或是担心家中欠债是否过多,或是不放心父母多病的身体。也有的为父母养育之恩无法报答而焦虑。贫困生的父母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供其上大学,甚至让其他子女辍学,以减轻负担。对此,贫困生暂时无以回报,只有深感内疚、不安。还有的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暂时学习成绩欠佳,感到对不起父母而焦虑。所有这些都使贫困生经常处于紧张、不安、忧虑的消极情绪体验中。

3.孤僻敏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上大学前,大多数贫困生在当地村子里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在心理上也就有一定的优越感。然而在高手云集的大学校园里,他们那种优越感受到了极大冲击, 因交往能力的欠缺而产生害羞、恐惧、自卑等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依赖长者蔽护和帮助或者本能地自我封闭,加上经济窘迫,往往表现出内向,孤僻和不合群,甚至敌对的情绪。有些贫困男生,受传统主流文化的影响,在日常消费与开支中,就像社会其他成年男性一样,往往被期待着承担更多的责任,在男女交往中更应充当货币支付者的角色,而实际上他们又没有这种能力。因为怕别人说他“小气”,嘲笑和轻视他,便认为人际交往是一种负担,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自我世界里,心理压力得不到正常的宣泄和疏导, 难以集中精力做事,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4.就业压力大。就业供需总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困难群体在扩大,就业难度愈来愈大。农村学生的就业相对困难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用人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盲目追求高学历的倾向,把职业教育毕业生排斥在外,加上贫困大学生没有较好的家庭背景可以依赖,很多贫困生在就业低谷时期总会抱怨自己出生在“三无”(无钱、无权、无势)家庭,羡慕其他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不用自己去努力去拼搏,毕业就有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在等着,而自己只能每天奔波于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遭受冷眼和无奈,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心理压力骤增, 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美好的理想逐渐淡化和消逝,出现不安定的心理隐患。

三、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改善贫困学生消极心理应与建立多渠道扶助机制相结合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心理上的最大压力,要使他们放下心理的包袱, 就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建立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学校进一步加大奖学金力度和覆盖面,设立专门用于奖励优秀贫困生的励志奖学金;政府扩大和完善高校学生贷学金管理制度,增加贷款数量,放宽贷款对象和类别限制,建立并完善借贷还贷的相应法规,提高学生贷学金的使用效益;学校努力拓展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并完善相关的保证机制,健全各种管理机制,落实经费,建立校园勤工助学阵地,制定有关政策措施保护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勤工俭学活动的安全及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建立各种“爱心基金”或保障基金,充分发挥政府和学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动员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资助贫困生。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贫困生与社会上的其它贫困群体不同,有其特殊性,要注意捐赠方式。作为大学生,他们也有知识分子所特有的自尊,渴望与别人平等交往,让别人理解和尊重;作为贫困生,他们又不得不接受外来的资助。对于他们来说,接受捐赠本来就是极其艰难的心灵考验,如果还不得不将自己的隐私和痛处一次次剥开来公诸于众,这无异于心灵遭受一次次打击和摧残。贫困生们迫切需要经济上的援助,但是他们更需要人们的理解和尊重,需要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空间和生活环境全面发展。

2.改善贫困生消极心理应与有效的心理教育和疏导相结合物质上的帮助是有限的,要从根本上使贫困学生树立起健康的心理机制,还需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和疏导。首先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思想意识。其次是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橱窗、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宣传媒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另外,发挥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开展以演讲、知识讲座以及榜样教育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如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在大一学生中开展“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做什么”大型素质教育活动,不仅是贫困生,非贫困生也能获益其中,形成健康、融洽、和谐的校园环境。再次充分发挥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设计问卷题目, 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建立心理档案,发现隐患及时解决。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咨询应本着为学生保密的原则。心理咨询在大学校园尽管很普遍,但要是让学生自己走进咨询室却要鼓足了勇气,害怕别人知道了以为自己有病。因此,学校应对学生的心理档案保密,对学生咨询过程保密,对心理健康结果保密。

3.改善贫困生的消极心理应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相结合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贫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正确导向作用。一是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加强专业思想,端正就业态度,同

时学校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实际和企业用工需求,适度调整理论和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比例,努力实现所授课程内容的前后合理衔接,创造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环境,真正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营造健康快乐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鼓励贫困学生参加,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点,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增强其自尊心。三是积极发挥学生党组织、团委、社团、班级、宿舍的作用,开展各种爱心活动,营造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助人为乐、和谐融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让贫困生不仅能得到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得到心理上的支持,最终实现解决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四是大力提倡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勤奋学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这对所有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尤为重要。

4.改善贫困生的消极心理应与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相结合辅导员、班导师、任课教师是与学生接触多,最易发现和掌握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采取聘请心理学专业人士或进修学习等方式加强对辅导员、班导师、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辅导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掌握观察、识别贫困学生以及如何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调节、指导的工作方式、方法,特别是对贫困学生心理进行危机干预的方法和技巧,切实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工作。

5.改善贫困生的消极心理应与积极的就业工作相结合首先,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拓展就业思路。针对贫困毕业生所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及各系部要对其开展教育,加强引导。如针对毕业后只能去国企、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观念,引导他们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西部和基层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要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就业观,只要是能发挥作用、于社会有益的职业工种,都可以去尝试,要敢于吃苦,学会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

其次,为贫困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应组织实施“贫困生就业援助计划”,就业指导部门应格外重视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同时,切实考虑贫困生就业的实际困难,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降低就业成本:积极请用人单位“走进来”,为贫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广泛发动校内全体教师参与就业工作,重点扶持帮助贫困生就业;免费为贫困毕业生提供使用就业网包括网上远程面试系统的机会,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等。

四、结论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对高职教育如何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工作对策的研究,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予以教育和引导,使他们真正成为身心健康成长,能够承载祖国大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薄爱敬.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月.(109-110)

[2]丁官元.高校贫困学生消极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9月第3卷第3期.(77-79)

[3]余欣欣,方艳娇,黎玉兰.把握高师贫困生心理特点 增强心理教育有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2月.(53—55)

[4]李春莉,刘蓓蓓,杨少文,李晓玲.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引导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第23卷第6期.(146—148)

[5]柯佳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 年第6期.(39—41)

[6]晏扬.贫困生最需要的是什么热点[J].热点·激情人生透视,2003年01.(13)

[7]张娅婧.浅析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与对策[J].岱宗学刊,2008年3月第12卷第1期.(98-99)

[8]胡春光.试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2期.(100—102)

[9]徐静英,孙红磊.我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8月第7卷第3期.(136-138)

[10] 冯国凡.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与研究),2005年11月第215期.(26-27)

第二篇: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从顶层设计、构建工作机制、队伍建设、基地建设、活动化课程开发及加强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改进;思考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纵观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说不重视,各高职院校采取了很多措施,也进行了大量探讨,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离中央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一是教育目标不够明确。不少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不够明确,对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只满足于把政治思想理论教育课上好就行,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站位不高,缺乏明确的目标,只满足于开展一般性的常规德育活动,满足于学生在校不出事,立德树人仍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二是教育队伍较薄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从理论上说比较强大,有学院党政干部、学工处与共青团干部、班主任与专兼职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还很薄弱,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政干部较少,没有专干,专职辅导员配备很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配备专职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依靠共青团组织开展,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主要是班主任。但班主任大都年轻,缺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只是起到一个日常管理的作用,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还很欠缺。至于任课教师如何结合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科的特点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要求更少。与“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是理论教育效果不容乐观。不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满足于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离开好课程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学生对思想政治课还不够重视,认为进入高职院校的目的就是学习技术,只要把专业技术学好就行。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上课不愿意听,也不愿意思考,加上而有些教师教学方法较陈旧,只满足于把教学知识点讲完,至于学生在不在听,能不能理解接受,能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则不管,教育效果不佳。

四是日常教育活动缺乏统筹规划。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政部门、学工处、思政部、团委、辅导员、班主任等,在开展日常教育活动过程中,多从各自的工作要求出发,开展的教育活动多是应急型、被动型、随意型的。没有根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学生的实际,统筹规划设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合各部门的力量开展活动,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五是开展研究少。不少高职院校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还是日常教育,开展研究较少。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比较,不仅在文化素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没有认真研究与分析学生在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实施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缺乏针对性,难以取得实效。

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改进的工作很多,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顶层规划设计教育内容。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脱离社会实际,脱离学生实际,教育成为空洞的说教,缺乏针对性,学生不易接受等情况,应根据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专业特点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自卑心理较强,部分学生对西文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辨认不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集体现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差,缺乏拼搏精神,对人生理想和就业缺乏信心,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等特点,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确保开好国家规定的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系列若干教育主题,每个主题设置若干教育模块。采取项目化管理,整合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以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化,教育活动应急型、被动型、随意性,力争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满学生的认知要求。

(二)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职能部门负责、全员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一是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其一切实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教研室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教学交流、教学研究、优质课竞赛等活动,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身边的案例,应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其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等各学科教师要结合各专业、各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对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学科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二是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建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制度,纳入岗位目标考核,规范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行为,把育人贯穿于学院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始终。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必须有利于“育人”这一核心目标。依靠规范的制度和严格管理,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后勤服务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文明服务和热情服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三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管理。学院要建立每月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分院负责人例会制度,各分院要建立每周辅导员、班主任例会制度,定期调度与总结工作经验,互通情报,及时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使学院各项教育措施落地、落细。四是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教育作用。共青团、学生会组织是学院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对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切实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的重要保证。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是学生的“政治领路人,班主任既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因此,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一所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劣的重要因素。一是要配齐配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选派德才兼备、具有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二要加强对辅导员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技能的培训,采取以老带新传帮带、专家培训、专题研修等方式,对班主任班级管理、主题教育的构建与开展、对学生的教育艺术等进行培训,建立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机制,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取长补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使班主任既当好传授知识的良师,又成为塑造学生心灵的巧匠。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理念教育与实践相会合的桥梁。其一是挖掘学院的教育资源,建立校内教育基地,如挖掘学校的发展历史,建立校史馆;挖掘学校的德育资源,建立德育馆,如我院建立的德廉教育馆,开设廉政音像、廉政法规、廉政书画、勤廉先进、国学经典等教育专题,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廉洁修身教育。其二是挖掘当地思想性较强、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辟为学院的教育基地。如利用烈士陵园建立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利用敬老院建立爱心教育基地;利用部队驻地建立国防教育基地等。其三,依托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建立综合素质体验教育基地,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特定的氛围中获得体验,接受教育,提高能力。

(五)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化课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基本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做到知行合一。因此,根据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规划设计和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等,开发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化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与践行十分重要。如利用校史馆构建入校课程。新生入校,组织学生参观校史文化,对学生进行学校传统教育和优良校风教育,激发学生爱校、爱国情怀,立志学好专业本领。根据学院的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有针对性的教育主题构建班会课程。围绕教育主题,通过讲座、讨论、辩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利用各种节日构建节日课程。如结合建党、建国、“五四”等重要纪念日,构建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活动课程;结合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构建以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课程;结合学院自主创设的文化、体育、艺术、科技节或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构建以专业理想教育等为核心的教育课程。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文体表演、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为依托,构建基地教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利用寒暑假构建社会实践课程等,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让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激?l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勤奋学习。

(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树立研究意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大研究的力度,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常做常新,因材施教,因人施策,起得实效。在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和各学科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规划设计的研究,构建切合学院实际、学生实际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科学化、系统化;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现状的研究,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奠定基础;要加强活动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檀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

[3]韩方希《民办高校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泰山出版社(2010年1月)

[4]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第三篇:高职院校毕业生诚信就业思考及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诚信就业思考及对策

(要为了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充分尊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愿,保护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合法权益,就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诚信就业 探索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Thoughts and Strategy on Integrity Employ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ZHUANG Qiang, XIE Zonglie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Nanchang, Jiangxi 330043)

Abstract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olemnity and the normative of the National Employment Plan , fully respect the wishes of students and employers,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students, Employer and school , the papers analyze and propose some measures for reference, discuss the problems of credibi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which appeared in Employment Process.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integrity employment;exploration;strategy

为了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通力合作的机制,积极探索、有效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的发展机制。为了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充分尊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愿,保护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合法权益,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就促进高职院校诚信就业谈一些看法。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

1.1 书写就业推荐书,准备就业推荐材料时出现的诚信问题

目前,许多知名企业和政府部门都想聘用到最优秀的毕业生,一些毕业生在就业推荐书上下功夫,在填写简历时“避实就虚”,成绩差的不把成绩附上,夸大其辞地介绍自己。更有甚者,在推荐材料上把本来没有的获奖证书、荣誉证书、资格证书等也“克隆”出来。结果,协议书签订后用人单位一调查,很多不实的东西就暴露了出来,协议也自然遭到解除。

1.2 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出现的诚信问题

有的学生几家用人单位都有意向接收他,但最先同意接收并要求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单位并不一定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单位,于是该生基于“以防万一”的考虑,立即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而他在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同时,心里就已经有了违约的打算,如果另一个单位比这个好,只要对方答应接收,就毁掉已签的约定。特别是一些比较优秀的毕业生,脚踏几条船,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随时都作着违约的打算。由于存在这样的想法,有的学生在签订协议不到一个星期就要毁约,致使有的条件不算差的用人单位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错过了招聘的好时机,又浪费了单位的招聘指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有的用人单位招聘时间过早,有的用人单位面试后迟迟不定,有的用人单位与原来承诺不符,有的政府部门在审查时表现出官僚作风等等外部因素导致了毕业生违约。而更重要的是毕业生在就业时没有正确理解签订协议的意义,没有明确自己签订就业协议书所应承担的责任。

1.3 面试时的诚信问题

近几年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宣传过多,造成很多毕业生面对就业心理压力过大。由于存在这种过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学生在没有用人单位来招聘时心理特别紧张,而有招聘单位来面试时心理则更为紧张。虽然对于某些学校、某些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并不困难,但这些学生也惟恐错过任何一个就业机会,哪怕是不太理想的单位或是后面还有用人单位来招聘。由于存在这种心理,学生在面试时为了不会错失时机,对于单位提出的一些问题,会违心地作答。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知名企业把综合能力及诚信作为录取毕业生的重要条件,如学生在面试时不作如实回答,有丰富经验的企业招聘人员很容易便会怀疑对方的诚信程度,其后果可想而知。

1.4 在就业“双向选择”时出现的诚信问题

有的学生在理解“双向选择”时有意出现偏差,玩文字游戏。如:有的学生在毁约时会说现在是“双向选择”,虽然和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但现在他又不想选择那个单位了。有的学生则是 “随大流”,看同学签约他也签约,同学毁约他也毁约。像这样的学生应当让他们知道“双向选择”是指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前,用人单位可以选择学生,学生也可以选择用人单位。但一旦签订了协议,就是指双方相互选择有了定论。对于玩文字擦边球的学生,其诚信也会遭到质疑。

1.5 助学贷款学生出现的诚信问题

党和国家为了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出台了国家助学贷款的一系列政策,用以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但有些助学贷款学生没有履行签合同时的承诺,而是错误地认为不还贷也没什么问题,他们以为反正是国家的钱,不还对方也不会对我怎么样。有的学生则因为工作忙而忘记了还贷时间,没有按时还款,结果遭到银行罚款,有的甚至上了银行系统的黑名单和报纸,在信贷方面他们出现了信用问题。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诚信问题的对策

大学毕业生违约率的上升是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市场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三方共同努力。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就业指导人员,应该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努力寻找对策,通过自己有效的工作,使每一个毕业生把“诚”与“信”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人生美德。

2.1 加强就业指导中的诚信教育

高职院校在学生中开展系统的就业指导是使高等教育更好地走向市场、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面对近年来大学生违约率的上升,在就业指导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正确解释“双向选择”。要让学生理解,国家计划分配机制转变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 “双向选择”的机制,并非是无原则的挑选。“双向选择”是在签订就业协议前的选择,签订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旦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协议双方当事人就享有各自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

(2)如实、正确地填写推荐书或自荐信。推荐书是政府就业主管部门或学校为了更好地使毕业生寻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而发给毕业生的就业“介绍信”,毕业生应当如实、正确地填写推荐书中的各项内容。在指导毕业生填写推荐书时要耐心对学生解释清楚,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写好自荐信,并让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如何看待毕业生的推荐书和自荐信。

(3)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法律的教育。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后,必须签订《全国普通高、中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在就业指导中还要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签订就业协议书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它是双方承诺的书面形式民事合同。对学生进行有关法制教育时要让毕业生清楚了解签订就业协议书的三个方面问题:

①《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民事行为,学校只是见证方。在学生的就业过程中,他可以自由地选择用人单位,到工作条件好、待遇高,适合自己自身发展的用人单位去工作,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求选择优秀的毕业生,为单位谋求更大的利益和发展。

②就业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双方的意思表达一致,才能签订协议书,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加条件,否则《协议》不得签订。

③《协议》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当事人设定的各自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行为。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协议》的格式文本中应包含以下条款:岗位、工资报酬、劳动待遇、试用期、就业协议终止的条件、违反就业协议的责任等内容。凭此协议,毕业生享有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权利,而用人单位则享有对毕业生的人事管理权。

(4)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增强毕业生就业信心。在就业指导中要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增强毕业生就业信心,让毕业生明白目前的就业困难是地区性不平衡和结构性不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因此,要指导毕业生正确面对就业制度的改革,大胆进入就业市场,同时还要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到艰苦地方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报效祖国。

(5)对接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贷款毕业生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就必须履行合同的条款,双方当事人享有各自的权利,也必须履行各自的职责。目前银行建立了信用体系,而且实现全国联网。只要有违约的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查到该生的信用问题,这也意味着该生已进入银行系统的“黑名单”,将来贷款购房、购车以及凡涉及贷款的都会被拒绝,它将影响该生的一生。

2.2 加强就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在增强就业指导及服务意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就业规范化管理。如就业协议书的管理、就业推荐表的管理、学生在校期间各种资料的认证管理、用人单位信息公布制度及信息管理、暂缓就业学生的管理、毕业生跟踪调查资料的管理等等。只有就业工作进入规范化管理轨道,才能使就业工作达到一种“制度育人”的效果,才能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促进学生诚信就业,把就业工作做得更好。

2.3 与政府的就业指导部门及用人单位沟通

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使学生诚信就业,并非学校关起门来就能做好。学校就业指导职能部门只有与政府的就业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互通信息,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真实动态,及时了解社会市场的真实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及减少毕业生出现就业诚信问题的方法。

2.4 为毕业生拓展就业渠道,减少就业压力

学校就业指导职能部门另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为毕业生寻找尽可能多的就业信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与社会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各人才中介机构、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形成一个立体的就业信息网,最大限度地为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只有毕业生就业渠道拓宽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减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的稳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诚信问题。当前,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生产第一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创业、就业。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1997]6 号[Z]1997.[2]周炳全,谢彩英.高职高专就业指导教材――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辅导[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第四篇:高职院校班级建设思考

高职院校班级建设思考

新生来自全国大部分省份城市,成长环境差异明显,生活习惯不尽相同。按照成绩、地域等因素分班以后,如果不能很好的在自然班中搞好班级建设,尽快的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新生融入大学生活,不利于学生的成材成长;另一方面,班级建设不到位影响到学生工作远期目标的实现,弱化人本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加强一年级的班级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抓好班风学风建设,增进班级凝聚力,实现新生班级的实质性融合

针对新生在报到后由于环境、生活的改变出现的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无法很好实现班级同学间交流这一状况,就需要充分利用好仲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组织班级同学过好第一个团圆节,为同学间的交流开辟渠道。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通过抽签等方法建立班级内部的互动联谊宿舍,为同学间的交往创造条件。开课后,在班级内部建立“一帮一”学习对子,结伴学习,互相促进,以学习促交流,实现学风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重视传统文体活动的开展,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增进一年级的班级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一年级学生入校后具有好奇心和参与意识,但也很容易出现失落、孤独的心理状态,无法融入宿舍、班级生活。通过组织拔河比赛,班级间的球类对抗赛等传统性的文体活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虽然形式上常规,但是这些活动可以将新生组织在一起,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很好的起到舒缓压力,排解抑郁的作用。有特长的同学可以充分的发挥特长优势,其他同学可以通过组成“亲友团”等形式融入活动其中,极大的加快了班级同学间的交流,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使新生在一种紧张但愉快向上的氛围内适应大学生活,逐步形成积极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为各班的班级建设奠定基础。

二、以制度促发展,进一步完善班级建设中的制度性选择,为学生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科学合理的制度是班级建设中决定性因素。班级制度性建设是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为其搭建大学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平台保证。在关系班级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化,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上放弃传统的先期指定的方式。采用班级评议,高年级学生干部意见,辅导员考察相结合的“三三制”评选方式,以人为本,更加尊重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精神,为今后班级工作建立模版,进一步规范计票、监督、存档等环节,注重过程中的工作方法,构建保持班级公平公正谐和稳定的长效机制。通过班级工作规范化建设,使班级工作规范化框架基本形成,凡大事、会议有明确的操作方法和规范的记录,班级同学也日益适应这种阳光透明的制度选择,在生活补贴和学费减免评议过程中,各班程序到位,操作规范,顺利的完成了班级的评议工作,同时也为今后的班级推优和类似的工作建立了良性的工作模式,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感意识。

三、建立新生班级工作助理制度,设立新生班级的“学生导师”

班级工作助理是为进一步强化新生学生工作,探索大学一年级班级建设新思路的又一制度性尝试,是在人本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健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的新探索。通过从二三年级中选拔优秀学生(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充实到新生班级中去,每个新生班级各配备男女两名同学担当班级工作助理。在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协助辅导员老师开展班级建设,充分的发挥高年级学生在大学里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经验优势,帮助新生尽快的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在新生报到之初,班级工作助理通过见面会、下宿舍等方式建立起新生和他们联系,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在军训期间主要完成对班级情况的掌握,充分发挥学生熟悉学生的身份优势,迅速的了解班级的情况,特别是对贫困生的普查和发掘有潜力的优秀学生这样的工作,为助困体系的建立和学生干部的选拔做好铺垫。在班委产生以后,为以班级为单位的工作的开展和新生各班班级文化 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在平时助理们以学生的身份多与新生交流,及时向辅导员反馈情况,为新生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提供指导。一方面助理们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到了班级工作,视野更加广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作助理时得到的锻炼更为他们自身的班级工作积累了新的经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日益成长为学生工作的骨干,已有多名助理成为各自班级的主要学生干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们

成为老师工作的好帮手,成为新同学的贴心人和知心人,不断推动着新生班级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四、实行开放式的学生干部选拔模式,建立班级工作团队

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做好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新生学生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新生班级建设的层次和方向,因此选拔优秀学生充实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是新生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同样也为了能最大范围的选拔优秀的学生,在新生入校之际,新生班级不采用指定临时负责人这样传统性的办法开展工作,而是采用了个人申请,分别考察的办法,确定一个大名单,组成几个团队,用无领导分组的办法组建临时班级管理集体,通过他们共同工作,由其自身的表现来自然完成其在班级中的定位。这样对学生干部的选拔由一个点到整个班级的一个面方向转变,在为更多的学生创造锻炼自己机会的同时,把选拔个别变为组建团队,走学生干部培养的群众路线,拓宽了学生自我教育发展的空间。实践证明,这种办法虽然在工作初期增加了工作量,但这种选拔方式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了锻炼自己的机会,使一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班级学生工作的骨干,为一年级的学生工作积蓄了力量,储备了人才,创造了条件。

五、组建班务参与会,充分调动一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

大一新生进入大学校园这个崭新的环境之后,面对新的生活,具有很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但同时也容易出现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在生活学习方面遇到挫折造成失落心理,特别是在班委、学生会、社团产生之后,许多学生没有了参与大学生活的渠道,开始进入“宿舍—教室—食堂—网吧”四点一线的生活轨道,对班级事务不热心,开始进入一个“无所事事”的怪圈,不热心集体,责任意识淡化,团队精神淡薄。为探索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充分的调动大一新生的参与性,使更多的学生融入自己的班级,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锻炼自身综合素质的新平台,在新生班级建设中引入班务参与会机制。班务参与会即在每个班内(60人左右)由每个宿舍推举一名非班委非舍长的同学,辅导员和班委推举三名同学,共计15名同学共同组成班务参与会。再由参与会、班委、舍长、辅导员共同推举参与会中的五名同学作为常委来组织参与会的工作。参与会作为班内部的“民间组织”身份出现,全部由非班委非舍长同学担任,最大限度的反映班级同学的意见和协助班级建设,成员定期轮换以保持参与会的活力和更好的反映同学意志,使更多的同学获得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这样以来,又从一个方面调动了班里很多同学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加快班级内部的交流和融合。通过班务参与会定期组织会议,征求同学意见,及时掌握个别同学的情况,定期选派参与会同学参与班委会反映同学意见;同时不定期的向班委辅导员反馈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及时解决同学反应突出的问题。由于班务参与会是由班级普通同学组成的,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这种模式极调动了普通同学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为班级建设增添了活力,受到广大新生的欢迎。班级参与会与班委会、舍长联席会构成了班级建设的组织框架,成为班级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六、鼓励新生在班级建设中的创新精神,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在刚刚组建的一年级班级中由于学生成长背景不同,以及各地文化上的差异等因素使班级内部思想呈现多元特征,加之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陌生,往往造成班级内部缺乏集体认同感和共同的班级意识。注重班级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对促进班级意识形成具有实际的意义,而学生自身在班级建设中的创新思维,是特色

班级文化形成的不竭动力。同时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发展意识,把人本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以管理类某新生班级为例,这个班级贫困生远远超过一般比例,在入学初期就呈现出学生自我封闭意识突出,许多学生不乐意交流,对班级活动被动参与,班级氛围沉闷。针对这种状况,该班级在班级建设中提出了“打开心扉,相亲相爱,自立自强”的班级文化建设主题,在班级工作中突出“真情”,以真情感动人,以真情凝聚人,在生活总关心到每一个同学,组织同学搭伙吃饭,为班级同学募集过冬衣物,特别是在临近期末,贷款等没有到位,不少同学出现生活费紧张,这个班级同学在班委的组织下建立“班级爱心银行”在期末等同学们易遇到生活困难的时期,手头比较充裕的同学自发拿出一部分生活费作为基金存入“爱心银行”,银行行长及会计由生活委员和卫生委员担任。有需求的同学可按需提取,以解燃眉之急。“班级爱心银行”的设立,帮助许多同学解决了临时性困难,使班里充满了家的温暖和温馨,很好的促进了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的形成。

第五篇:高职院校多元文化冲突与对策

高职院校多元文化冲突与对策

摘 要:在多元文化冲突的教育改革转型期,高职院校采取怎样的办法进行应对,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院系特色文化建设为例,阐述了校本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传统文化与新潮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人文文化与技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儒家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冲突与重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院系特色文化;多元文化冲突;融合对策

当代高等教育,正处于多元文化冲突的教育改革转型期,各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争创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院校以及精品课程、示范实训基地等重点建设项目的热潮中,各院校之间、各院系及科目之间,不仅在教学资源、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学科水平、科研实力上进行了激烈竞争,也在文化软势力上进行了博杀。本文阐述高职院校多元文化的主要冲突和融和办法与应对对策,供同行们抛砖引玉。

一、校本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湘环学院)坚持以农林为特色、园林和畜牧兽医为亮色、护理药学为底色的办学定位;坚持“正德强技、爱国荣校”校训,“勤俭勤奋、至朴至善”校风,“爱生爱教、求真求精”教风,“好学好问、吃亏吃苦”学风之一训三风;坚持“人才强校、专业兴校、质量立校、勤俭持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与此相适应,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依法治校、协调发展”的治校方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依法办学”与“让学生学到真本领,找到好工作”的教育教学方法。这就是“湘环文化”,即校本文化。

医药系以药学专业群为主,医药系特色文化,就是医药系在长期教育教学、实验实训、管理和服务活动中形成的、教职员工共同持有的良好行为规范和为师道德准则的总和,是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在学习生活、实训社交等成长成才过程中总结积累、传承发扬的优秀品格和良好风貌之集成,是以“药”为核心,整固药学文化的基石、辐射系部文化的魅力,是传承药学知识、培养药学人才、开发药学资源、通联药业四方、结交药界朋友,是以药正德、以药强技、以药授业、以药办刋,是医药系广大师生共同拥有的一种价值观和文化理念。

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的社会化,客观、普遍存在的外来文化逐渐被人们接触和认识,文化交流和合作日益深入,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外来文化泛指外国文化、外地文化、外校文化,而与校本文化相冲突的外来文化主要为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征服改造”、对家庭关系的“个人本位”、对民族临邦的“征服天下”与我国我校倡导的“天人合一”、“家庭本位”、“怀德修远”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些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影响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传承,削弱了大学生对道德观念和先进思想的形成。有的学生学习不努力、表现不积极,评优评助却大显身手,找关系、套近乎,甚至吵着争着要,拜金主义作祟;有的学生有公寓不住租民房自由,欠学费不交抽名烟喝名酒,追求享乐;有的学生集体卫生想法躲避,不爱劳动连自己衣服都租洗,好逸恶劳。

应对校本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既不是一律排斥,也不是全盘接纳,而是要积极吸取其精华,自觉抵制其糟粕。实行文化开放与对话,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渐进开放策略,趋利避害,以求得自己的发展;根据校情院况和时代特点,坚持校本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反省和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校本文化自主性的前提下建立稳定、有序、协调、互动与共存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二、传统文化与新潮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于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作用下形成的积累和流传于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中华文化叫中国传统文化。我院在60年中专办学35年大专办学及近年专业硕士培养的教育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并保留下来的办学理念、一训三风等被称之为湘环传统文化。湖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文化成果熠熠生辉。中华传统文化之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重义轻利的处世哲学、道德至上的价值标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湘环传统文化之好学好问的求知风尚、实干兴校的工作作风、重能培养的教育观念,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等,格调高雅、意境悠远,对完善大学生人格、加强大学生修养、培养大学生进取、提高大学生素质、增强大学生能力、丰富大学生生活、实现大学生就业具有指导、借鉴、塑造和推动作用。

新潮文化范指现代文化、潮流文化和非正式组织文化。现代文化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现代实践中形成的活生生的文化,反映现时代的基本特征,存在实然性的现实合理,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多样性、功利性和快捷牲之特点。新潮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崇高科学反对迷信、求真务实创新进取、讲求效率竞争提高。但现代文化之重个体轻群体的特点容易引导大学生强化个人利益取向、削弱集体价值意境,导致利己主义思潮泛滥;追求经济利益的特点也带来社会道德水平下降,影响大学生精神追求和思想素质的提高;重功利轻价值的特点使得大学生产生急功近利思想,出现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现在大学校园里流传着雷锋出国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思想普遍存在;宿舍里还时不时出现内盗;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视品德课甚至公共基础课的选修,有的学生见到非专业教师连招呼都不打;电脑玩得娴熟却不会写毛笔字。潮流文化在校园的传播也具有消极的一面,网络黑客、新闻炒作、信息诈骗、传销强卖、好殴喜斗,有的上课玩手机游戏,有的恋爱比换衣服还快。

传统文化是新潮文化的根基,新潮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又是未来文化生成的前提。传统文化与新潮文化存在结构、制度、形式、观念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冲突,院系文化建设,以保持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之中,为大学生所推崇和学习。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综合与创新相结合、“古为今用”与“以今为主、为今所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大环境,营造浓郁传统文化的校园好氛围,推进改革传统文化的教学新进程。注重教学内容的把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双向沟通,改革考试考查方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高校教授如云、博士成堆,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是精英文化的发源地和主要辐射地;高职院校培养具有高技能的生产一线实用型人才,也是大众文化较为流行的地方。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在我们学校常常发生冲突与碰撞,也常常出现双方的交流和融合。

精英文化是一种以探求真、善、美的价值为基本职能的文化,是学术创新、科研产出、服务地方经济的高雅文化,是我们学院的精华部分。学院现有40几个教授,200多个副教授,20几个博士,10几个省级学科带头人,有园林技术等2个国家精品课程、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2个国家示范建设项目,油茶改良推广等6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课题。这些精华,构成了湘环学院的亮点。这些亮点,照亮了整个湘环,辐射了衡阳乃至湘南,对区域农林经济增长、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城市文化氛围营造、市民素质普遍提高,大众文化内涵提升,提供了知识支持、技术运用和观念指导。

大众文化,是反映工业化技术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日常生活,在大众社会中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化品位,为大众所接受和参与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湘环的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等传统文化,湘环学院报、湘环广播台、湘环校园网等校园媒体,湘环技能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节、读书节,校运会、学代会等“四节两会”,计算机过级、大学英语过级等资质证普及,毕业生双证书制度推行,等等,需要全体湘环学子的参与,是湘环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既具有商品产业性、巨大数量性、娱乐消遣性、强烈渗透性和意识形态性等特点,也具有社会主义性、师生性和湘环高职性的特征。湘环大众文化的主体内容反映的是党和国家的高职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她既为湘环师生所创造、实践和发展,又为湘环师生所消费、感染和服务。她继承和发展了湘环传统文化中许多优良的文化形式,赋之以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和生活内容,体现了湘环职业特色。

湘环大众文化推动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进步,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平台,促成了湘环学子统一价值观的形成,在湘环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我们的大学生现在崇尚香港的“四大天王”、文体明星,甚至通俗文学或电子游戏里构造的超人、英雄,冲击、弱化了学习雷锋、孔繁森、谭千秋,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大学生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象QQ农场等大众文化的量、面和速度都非常的惊人,这些虚拟的梦幻享受,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改造世界的实践热情和亲身体验的实际感受,模糊、淡化了大学生的社会理想、人生抱负、民族精神和传统道德,浸渍、消解着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也抵制不了西方文化糟泊的侵蚀,色情、暴力、享乐、拜金等腐朽价值观四处漫延,封建迷信、蒙味主义、反文明、伪科学等文化垃圾也不时在校园出现,潜规则、性意识得以突显,容易导致青年学生迷失价值方向。

建设和谐院系文化,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促进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第一、精英文化应调整、靠近与校园现实状况、社会现实生活的距离,变“曲高和寡”为“众星捧月”,以一种更平和、更具包容性的目光审视湘环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以一身更正气、更具自省精神的形象尊重广大师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石鼓文化大讲台的红火,衡山科技示范园合作实训的辉煌成绩,常宁益阳等地油茶技术推广的效益,足以证明湘环精英文化走近了师生、走近了地方,走进了生活,实现了自我调整和完善,获得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广大师生和社会的价值认同。第二、大众文化要进行人文提升,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提高健全的文化反思和批判意识能力。第三、规范大众文化自身的发展。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大众文化发展,强化学生管理等大众文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定校园文化制度,规范校园文化市场,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第四、一方面利用精英文化的智力支持、学术培养和思想指导对大众文化进行全方位、高密度、长时期地渗透和改造;同时,大众文化也为精英文化提供学生思想动态、刺激动力和受众示场。第五、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逐步走向兼容与综合。

四、人文文化与技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精神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在高职院校科技文化的体现形式就是技能文化,人文文化的体现形式主要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高教之基,技能文化是职教之本。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称之为人文素质教育。医药系在重视德、智、体等知识传授的同时,更注重人文素质的提升。从2007年起,开展了大学生素质提升工程的研究与实践,增强人文知识,拓宽创造思维,创新学习方法,凝炼人文精神。08年创办了《药韵》文化月刊,开高职院校主办系刋之先河,树系部特色文化建设之大旗,造专业院系特色教育之氛围。举办“药学杯”班级文体赛事,举办演讲赛、辩论赛、书画展等“李时珍学习节”系列活动,举办“药韵﹒民生”系司联合文艺晚会、“药趣”校企联合文化沙龙,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技能文化是一种以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为物质载体的知识形态的理论体系,它包括技能知识、技能成果、技能思想及教育传播,属于认识和实践的范畴,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的文化。医药系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加大了技能文化打造的力度。一是实施了课改工程。制订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融教、学、做、走为一体”的课程培养方案¸建立纵横式结构体系、单元教学计划和模块教学方法,形成菜单式课程配方、拼盘式个性发展的教学设计模式。二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把“讲堂”变成“学堂”、“课堂”变成“店堂”,校门连着厂门、教室连着科室,系企合一、系科合一、系店合一,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开办“民生堂班”、“江南班”、“宏康班”等订单培养,开辟了上海、深圳、长沙等地的58家医药企业、医疗卫生单位实习实训基地,完善了连桥中药集市见习考察、南岳深山采药实践、暑期药品超市团体打工锻炼等职业实践。三是成立专业技能协会,开展技能活动。09年4月,以我系牵头,成立了全院性“医药营销口才与策划协会”、“中草药形态与功能鉴定协会”等专业社团,开展了卓有成效技能活动,尤其是“普及与提高、训练与考核、活动与课改、培训与展示”四结合的技能节竞赛活动很受欢迎。现在,校、系、班三级技能活动如火如荼。四是采取“校企对接”,融入企业精神。以医药院所、药品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采取顶岗实习,实行校企合作、校社对接,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铺垫,有效地促进学生毕业上岗角色转变的快速适应。

技能文化体现人类求真、求实、理性、规范、公正、宽容、批判、创新、效率、协作等科学精神;人文文化则体现人类求善、求美、寻求真爱等人文精神。技能文化的核心范畴是“真理”,人文文化的核心范畴是“价值”;技能文化追求“合规律”,属于工具理性,人文文化追求“合自的”,属于价值理性;技能文化讲客观世界,讲“天道”;人文文化讲主观世界,讲“人道”; 技能文化教你“做事”,人文文化叫你“做人”;前者研究主体,后者研究客体。这两种文化教育在校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和碰撞,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整合、交融。不仅是两种文化的交融,两种教育的交融,而且也要文化所蕴涵的知识、思维、方法与精神的全面交融。两者交融就是“主客一体”、“天人合一”。如何交融?最根本的就是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紧密结合。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首先,在学院、系部、专业的建设发展规划上,要树立两种文化教育双管齐下、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其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原则。再次,在教育培养方式上,要把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育。最后,在管理服务策略上,要善于把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结合。

五、儒家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冲突与重塑

湘环学院座落在湖南境内,受地域文化的湖湘文化感染较深,而湖湘文化受几千年专制社会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湖南经济掘起、政治发达、文化进步;然而,儒家文化的遗存仍清晰可见、根深蒂固,特别是人治文化的阴影还或多或少的弥漫于湖南人们的思想、意识、信仰、情感和行为当中。社会上流传,“黑头”(法律文件)不如红头(党的文件),红头不如白头(领导批的白条),白头不如口头(领导者个人说了算)。“经济要上,法律要让,红灯要闯”,等等,都体现了人治观念,家长制、一言堂、官本位、任人为亲、以言代法。湘环学院作为高职教育单位,虽然没有社会上的儒家人治盛行,但一是不可能封闭于真空,二是以湖南生源为主体,所以,仍摆脱不了这种文化残余的侵扰。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重礼轻法的社会风气。一些大学生的利益被侵犯时,不是拿起可靠、公正与客观的法律武器,而是“私了”,找关系、送人情去寻找解决;评优、评助、入党、就业等,不是以积极奋发、品学兼优等条件上去争取,而是请吃送礼、托人打招呼,甚至死缠蛮要。二是遵例从众、随波逐流的认识思维。按老规矩办、按惯例办,按领导办、按潜规则办;大家同意我也同意,他们几个考试舞弊了我不舞弊就吃了亏,泯灭了自由民主意识和独立人格。三是势力观念。尊贵卑贱,谁有奶谁就是娘,谁有权我就跟谁,谁有吃我就与他玩;看不起特困学生,忽视心理疾障、成绩差的学生等弱势群体;自卑认命,消沉懒惰。四是重义轻利、重色轻友。老乡会、哥友会有酒大家喝,有事共同担,遇见不良现象不指出、不报告,反而包庇、纵容。五是不关于集体,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职工的待遇提高,都是领导(“君主”)的事,寄希望领导与上层的关系。凡此种种,影响着湘环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方法,造成湘环发展的负重前行、步履艰难。

制度文化是团体成员在法律和民主社会里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国家和公民讲法律法规,乡村和农民讲乡俗民约,高校和学生讲制度纪律。湘环学院素有制度健全、纪律严明、办事规范的传统,尤其是近年来,依法治校已写进了治校方针里,绩效制度顺利实施、南北校区深度融合、二级院系重组整合、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权财事宜阳光操作,深入师生、深得民心。但是,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它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艰巨性和长期性我们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要进一步从师生员工的心理结构、行为模式等方面进行法律精神、校规制度的教育熏陶,实现观念和精神层面上的人治文化向制度文化的转变。

培养师生的三个意识:第一,要培养师生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高职教育的激烈竞争,生源市场的生死博杀,我们再不能也再没有资本可吃,必须要有危机感和主人翁意识,每一个师生员工都是湘环的主人,各人做好各人的事,各人看好各人的门,为湘环的发展、进步,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第二、要培养师生的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健全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第三、要培养师生的公共精神和团队意识。遵守公共道德和行为准则,教师严谨治学、诲人不倦、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管理人员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学生尊师爱友、文明诚信、勤学苦练。

寻找创新的四条途径:第一、加强硬件建设,加快发展步伐,夯实湘环制度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第二、发展民主政治,营造和谐氛围,优化湘环制度文化建设的政治环境;第三、加大监督力度,执行严明纪律,巩固湘环制度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第四、普及法制教育,加强制度学习,提高湘环制度文化建设的主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赵红深.打造高职院校系部特色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40-

42[2]陈述:现代化区域进程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85。

[3]蔡尚伟: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4-27。

[4]姜相志、魏伟: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二维关系[J].学术交流,2006,(10):。

[5]朱有志,刘云波:当代湖湘文化应该实现10大转换[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41。

下载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摘 要: 高职院校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实用性人才,共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高校的人力资源主要以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为主体,只......

    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改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精选五篇)

    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改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二等奖 基础部 吴歧范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世界经济一体化、......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思考论文

    一、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一)高职院校对资产的使用和运作是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基本保障高职院校的资金一部分用于人员、日常办公消耗支出,一部分形成资产,包括基建......

    高职院校5.25心理健康月活动总结材料

    高职院校5.25心理健康月活动总结材料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活动月是学院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特色活动,今年活动......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浅析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浅析 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着世界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度的全球化发展,各国家以及地区为了提高其自身的综合国力以及国民文化素质,越来越加大对教育......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探索 作者:朱宏文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2期......

    交流材料--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部门:汽车工程学院 撰写人:徐建喜 从2011年9月至今,我已在辅导员的岗位上工作接近一年,在这一年里收获颇丰,现我将与大家分享我在工作岗位上的......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和高职人才培养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