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业银行金融超市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超市管理办法
(农银发〔2001〕第97号2001年6月26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农业银行个人业务的健康发展,规范经营行为,提升经营层次,提高经营效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金融超市是农业银行根据当前市场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在全系统推出的多功能、高科技的理财经营方式。其目的是通过银行在负债、资产及中间业务方面为客户提供优质、安全、高效、便利的个性化金融服务,加大全行资源配置力度,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农业银行在市场同业中的竞争力。
第三条 金融超市必须做到五个统一:管理办法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业务流程和应用系统统一、硬件配置及标识装潢统一、对外营销宣传统一。
第二章 开办条件
第四条 开办金融超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经济条件较好、个人金融市场需求较大的城区支行;
(二)地理位置处于城市繁华地段,社会治安稳定,业务辐射半径大,营业大厅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三)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量达到当地农行中上水平,经营管理基础好;
(四)岗位设置科学,权责明确,制订了相应的考核办法;
(五)配备有自助银行设备、VIP贵宾室或个人理财专柜;
(六)与保险、公证、车管、房管等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
(七)配备了具有相关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
第三章 审批程序
第五条 金融超市须按以下程序报批:
(一)由申报行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并进行量本利分析预测,写出可行性报告并提出组建方案;
(二)申报行将可行性报告连同市场需求量调查论证报告、营业场所、配备人员、超市内部岗位设置及职责、超市具体管理办法等资料,上报省(市)分行审批;
(三)省(市)分行审查批准后,报总行备案。总行对各分行的金融超市进行年度抽查,对不合格的金融超市较多的分行,除限期整改外,收回该分行的审批权限。
第四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金融超市业务涵盖全部个人金融服务,包括负债、资产、中间业务。
(一)个人负债业务,主要包括本外币储蓄业务。
(二)中间业务,主要包括:
1.代理业务(如代收代付、代理保险、保管箱、代客理财等)
2.个人实盘外汇买卖业务
3.其他个人中间业务
(三)个人资产业务,主要包括:
1.住房消费贷款
2.汽车消费贷款
3.综合消费贷款
4.个人质押贷款
5.旅游消费贷款
6.耐用消费品贷款
7.教育助学贷款
8.其他消费信贷业务
第五章 岗位设置及职责
第七条 金融超市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管理人员要求年龄在40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有三年以上的独立经营管理经验;临柜人员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经验和操作能力。
第八条 为确保金融超市业务的正常运行,金融超市应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功能服务区及岗位。功能服务区包括:自助银行区、个人贷款区、个人理财区、在线服务区等。
第九条 超市预设开放式基金的代理销售和债券柜台交易等业务,按有关规定设置岗位;开办个人贷款业务实行审贷岗位分离,严格授权管理。超市设置的主要岗位包括:
(一)业务咨询岗(或称代客理财岗)。职责是介绍业务品种、中间业务理财组合、贷款条件、各种还款方式以及有关办理程序,客户贷款方案、代客投融资组合等理财咨询策划。
(二)VIP(贵宾)柜员岗。职责主要是办理一定金额(具体金额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本外币存款,包括存款组合计划、代理结算、约定转存等。
(三)贷款调查岗、贷款审查岗和贷款审批岗。
1.贷款调查岗。职责是接受客户的贷款申请,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建议客户准备必要的资料,并对客户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和调查,提出贷款发放与否的建议。
2.贷款审查岗。职责是对贷款调查岗提供的调查资料(包括借款人基本证件资料、申请资料、购房购车等协议资料、抵押、质押或第三方保证资料、信用等级评定资料以及保险、公证资料等),进行合法、合规及完整性审查,对贷款是否发放提供决策参考。
3.贷款审批岗。对贷与不贷、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作出最终决策,对贷款负审批责任。
4.贷款发放岗。根据审批意见与客户签订借款合同,审定客户委托划款、扣款协议书,办理贷款发放手续。负责客户手工还款、提前还款、还逾期贷款等单据的签发及客户还款对账单的提供。
(四)风险监管岗。分析贷款发放及还款信息,提供客户风险分类情况,追踪监控重点客户还款动态;根据还款异常现象适时认定贷款风险,提出防范、化解风险的建议;对贷款逾期的客户,定期发出到期贷款催收通知书。
(五)综合管理(或称内勤)岗。个人贷款档案的保管,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报表分析与上报等。
第十条 超市可结合业务发展实际以及人员情况,设置和制定更加具体完善的岗位及职责。
第六章 业务管理及主要工作流程
第十一条 金融超市贷款审批权执行总行规定的转授权制度,具体权限由省级分行根据每个超市业务发展情况和管理水平,分别予以授权。凡超过转授权限或原贷款未还清而第二次贷款的,必须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并上报主管行的有权审批人审批。
第十二条 金融超市经办的所有贷款,必须以户建档、编号、专人负责管理;有关存单、有价证券、购车发票和《房屋产权他项权证》等质押物品,必须实行逐件编号登记、指定专人入库管理并严格交接手续。个人贷款档案管理,要严格执行《中国农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档案管理规定》(农银办[2001]58号)等有关文件。
第十三条 各金融超市必须及时反映业务动态和按规定按时完成上报统计报表。会计科目的使用及有关核算程序,必须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消费信贷作为金融超市中的主要业务,其工作流程如下(如图):开放式基金代销等其他业务的开办,按有关管理办法设置工作流程。
第七章 考核与奖惩
第十五条 金融超市的主管部门,必须对金融超市的业务增长、资产质量、本息收回率、内部管理和经营效益等内容设置科学的量化指标进行年度考核。
第十六条 对各岗位责任人未能有效履行有关职责,影响业务正常进行或造成损失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经律处分或其他处理。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对责任人调离金融超市工作岗位后,发现在原岗位期间存在违规、违纪和违法行为的,仍须视情节追究责任。
第十八条 金融超市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或因经营管理不善连续两年出现亏损的,取消“中国农业银行金融超市”资格,作摘牌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总行负责修订、解释,各分行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总行(个人业务部)备案。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加大不良贷款清收、盘活、保全力度,提高全行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和中国农业银行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对象是全口径不良贷款,重点是四级分类的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实行五级分类后的可疑类、损失类贷款及其表内外应收未收利息。
第三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实行行长负责制,机构专设,人员专职,专项考核。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范管理、有效运作,严格考核、绩效挂钩的原则。
第二章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标准
第四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包括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保全和以资抵债。
第五条 不良贷款清收是指不良贷款本息以货币资金净收回。清收的标准为:
(一)以现金、银行存款收回不良贷款本息。
(二)票据兑付或贴现后、有价证券变现后收回不良贷款本息。
(三)原“744科目以资抵债贷款”资产以租赁、拍卖、变卖等方式获取货币收入,冲减不良贷款本息。
(四)确需自用的原“744科目以资抵债贷款”资产,按农业银行购建固定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经折价入账冲减不良贷款本息。
第六条 不良贷款盘活是指通过债务重组、注入资金等方式,增强债务主体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盘活的标准为(必须同时符合):
(一)债务主体合格,银企关系正常。
(二)企业生产经营正常,有净利润或较以前亏损大幅下降。
(三)企业按时支付当期利息,落实贷款本金及原欠利息还款计划并按期偿付。如有新增贷款,企业必须按时还本付息。
(四)有足值有效的抵押、保证担保。
(五)贷款形态由不良转为正常。
第七条 不良贷款保全是指在债权或第二还款来源已部分或全部丧失的情况下,重新落实债权或第二还款来源。保全的标准为:
(一)原悬空或有法律纠纷的贷款重新落实了合格的承贷主体。
(二)原担保手续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贷款或原不符合条件的信用贷款重新办理了合法有效的担保手续。
(三)原已失去诉讼时效的贷款重新恢复了诉讼时效。
第八条 不良贷款以资抵债是指在依法收贷过程中,通过合法途径取得借款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有效的资产,用于低偿贷款本金和利息。以资抵债的标准按《中国农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第五条执行。
第三章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组织实施
第九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实行集中清收与属地清收相结合,以集中清收为主的方式进行。集中清收是指不良贷款占比20%以上和不良贷款余额3000万元以上的县级支行成立或指定专职负责集中清收管理辖内不良贷款;大中城市行成立或指定专职机构负责集中清收管理城区不良贷款。集中清收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清收机构)可以是基层经营单位,也可以是职能部门,如:风险资产管理部、资产经营(保全)部、信贷管理部等。属地清收是指资产质量相对较好,未设立清收机构的经营行,由各贷款经营机构负责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工作。
第十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人员主要是指组织安排、内部竞聘的专职清收人员。造成不良贷款的主观责任人,坚持人随业务走,作为清收机构兼管人员,清收责任贷款。
第十一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实行行长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制。风险资产管理部门是负责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经营行成立的清收机构,作为风险资产管理部门职能的延伸,隶属风险资产管理部门领导、管理;人事、客户、信贷管理、财务会计、法规、稽核、科技等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负责,为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法律、财务、人员、技术支持。
第十二条 清收管理权限。
(一)抵债资产的接收和处置权限按《中国农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执行。
(二)依法起诉权限按各级行每年法律事务授权执行。
(三)注资盘活不良贷款,按照信贷授权和我行信贷管理规定,由各有权行贷款审查委员会审议,行长审批。
(四)呆账贷款核销审批按《中国农业银行呆账贷款管理及核销暂行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 建立健全清收管理监测体系。经营行建立不良贷款分户台账,逐户记载不良客户的经营情况以及在我行贷款情况。总行制定风险资产管理监测报表,监测各级行不良贷款清收盘活计划执行情况。
第十四条 在不良贷款清收管理过程中,对有弄虚作假、越权操作、造成国家资产流失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工作人员,要按照中国农业银行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不良贷款集中清收管理的程序
第十五条 实行不良贷款集中清收,各贷款经营机构要将辖内不良贷款本息移交到清收机构。移交不良贷款原则上按照动态移交、逐户拆分进行。动态移交是指以确定时点的不良贷款本息为首次移交数,以后新发生不良贷款随时移交。逐户拆分是指对每户贷款进行拆分,只移交不良贷款部分,不移交正常贷款部分。
第十六条 不良贷款移交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审批、移交和注销(或返交)五个环节。
(一)申请。贷款所在经营机构逐笔填列《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集中清收管理移交表》(以下简称《移交表》)报清收机构。移交2000年10月底(《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下发实施)以后发生的不良贷款要附《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认定申报表》复印件。首次移交可集中处理,贷款所在经营机构提交书面申请移交报告,列出移交清单,报清收机构。
(二)审查。清收机构按照集中清收管理的范围和条件,进行认真审查认定,在《移交表》签署是否同意接收的意见报主管行长。2000年10月底以后发生的不良贷款,必须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不良贷款认定办法》和《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履行认定程序,落实清收管理措施,处理造成不良贷款的主观责任人。
(三)审批。不良贷款移交由主管行长批准。
(四)移交。经批准移交的不良贷款,由贷款经营机构移交至清收机构管理。具体移交方式由各行按照有利于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原则自行制定。
(五)注销(或返交)。清收不良贷款,清收机构及时注销贷款本息;以资抵债不良贷款,清收机构及时注销贷款本息,转登待处理抵债资产台账,负责抵债资产的管理和处置工作,直至资产变现;盘活不良贷款,清收机构逐笔填列《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贷款集中清收管理返交表》,并提交反映贷款现状的书面材料,报信贷管理部门,经研究同意,行长批准后,贷款返交指定贷款经营机构管理。
第五章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措施
第十七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以银行资产损失最小化为目标,采取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力求实效。
第十八条 依法催收和保全信贷资产。依法收贷适用于债权债务关系明晰、诉讼时效有效、借款人确有可执行财产的不良贷款。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对不良贷款进行催收:
(一)无担保人的借款,以借款人为被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二)有担保人的主债权,向人民法院起诉借款人、保证人。
(三)行使代位权、撤销权、抵销权和不安抗辩权。
(四)申请破产。
(五)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借款人、保证人的财产或申请生效的法律文书(如:支付令、判决书、调解书等)。
对无效担保贷款,补办有关手续,重新确定担保方式和签订担保合同。对已失去诉讼时效或超过保证期间的贷款,向债务人、保证人主张债权,重新恢复诉讼时效或延续保证期间。
第十九条 借助社会力量清收。
(一)在逃废悬空银行债权严重,社会信用环境差的地区,可通过人民银行、银行同业公会和新闻媒体,采取包括联合制裁、内部发布黑名单、公告催债、公开曝光等方式间接清收。
(二)对从事社会公共事业、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的企业的不良贷款,以及因逃废悬空银行债权而形成的不良贷款,可借助地方政府行政力量清收。
(三)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农户、城镇居民的不良贷款,可委托行外机构、人员代理清收。
第二十条 资产重组。可推进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使困难企业恢复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
(一)参与企业兼并与收购。帮助企业寻找兼并与收购对象;向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提供交换价格和非价格条件咨询;帮助收购公司获得必要的资金,为收购融资。
(二)发挥银行的信贷作用,在特定条件下向兼并企业发放“过桥”贷款和并购后的流动资金补充贷款。
(三)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企业资产重组提供财务顾问、投资咨询、方案策划等业务。
(四)帮助困难企业列入国家兼并、重组、破产计划,获得核呆、免息和缓息等优惠政策。
资产重组时,各行要与债务人协商一致,就原债务合同签订变更合同;同时,就变更后的债务合同与保证人、抵押人、质押人签订新的保证、抵押、质押合同,需要变更抵押、质押登记的应当变更登记,以落实担保责任。
第二十一条 以资抵债。对现有抵债资产,采用租赁、拍卖和变卖等方式,加快处置步伐。债务人无货币清偿能力,现有财产又暂时难以变现的,可与债务人达成协议或经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裁决,形成生效法律文书,以企业的有效资产办理以资抵债手续。2000年12月1日起新增的抵债资产按照《中国农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接收、管理、处置和财务处理。
第二十二条 呆账核销。符合呆账核销条件的呆账贷款,履行规定申报审批手续后核销。
第六章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考核奖励
第二十三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计划是指不良贷款本息清收、盘活、保全(含以资抵债)计划。计划一年一定,年初下达,年末考核。计划执行情况是考核一行行长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也是上级行对下级行进行费用、人员、固定资产、授权等资源配置时的主要参考指标。每年按计划执行情况评选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各行每年奖励晋级指标优先用于奖励在不良贷款清收管理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清收人员。
第二十四条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奖励分为行内奖励和行外奖励两部分,以单笔贷款清收管理小组为奖励单位。单人清收,按标准奖励单人;多人清收(含行内、行外共同清收),按标准奖励小组,再以个人清收盘活额占该笔贷款清收盘活额的比例计算个人应得奖励。
第二十五条 行内奖励。
(一)奖励对象:行内不良贷款清收人员,清收管理计划内不良贷款实行工效挂钩,超额完成计划给予逐笔奖励。
(二)奖励渠道:在岗清收人员奖励,在单位效益工资总额中列支。下岗(待岗)清收人员奖励,在“其他营业支出”科目的子目“手续费支出”据实列支。
(三)奖励标准:
1.清收不良贷款:
(1)清收已核销呆账贷款本息,最高按收回金额20%兑现奖励。
(2)清收呆账贷款本息,最高按收回金额10%兑现奖励。
(3)清收1995年7月1日以前的呆滞贷款本息,最高按收回金额5%兑现奖励;清收1995年7月1日以后的呆滞贷款本息,最高按收回金额3%兑现奖励。
2.盘活不良贷款:
(1)盘活1995年7月1日以前的呆账贷款本息,最高按盘活金额5%兑现奖励;盘活1995年7月1日以后的呆账贷款本息,最高按盘活金额3%兑现奖励。
(2)盘活1995年7月1日以前的呆滞贷款本息,最高按盘活金额3%兑现奖励;盘活1995年7月1日以后的呆滞贷款本息,最高按盘活金额1%兑现奖励。
3.保全和以资抵债不良贷款不给予奖励。“795待处理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后,按本条第一款视同不良贷款清收进行奖励。
4.责任清收人员清收责任贷款,按照《中国农业银行工作人员违反贷款规章制度的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不适用本办法奖励政策。
第二十六条 行外奖励。
(一)奖励对象:行外人员、机构清收不良贷款,按不良贷款清收额扣减清收费用后的一定比例,逐笔奖励。
(二)奖励渠道:在“其他营业支出”科目的子目“手续费支出”据实列支。
(三)奖励标准:与行内人员清收不良贷款执行相同标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总行制定、解释和修订,各分行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篇:中国农业银行授信额度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银行客户授信额度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授信原则
第三章 授信的对象与种类
第四章 授信的审批程序
第五章 授信额度的核定
第六章 授信额度的期限、调整与中止
第七章 授信的监督管理
第八章 罚 则
第九章 附 则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直属分行:
为了贯彻二季度全国分行行长例会精神,落实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规范我行授信管理,总行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客户授信额度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对客户实行授信额度管理是一项新的银行业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规避、防范企业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保护社会公众和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为此,各级行要认真领会客户授信额度管理办法的精神实质,在开展授信业务时,要目标明确、工作积极、权责明晰、任务落实,促进客户授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鉴于授信额度管理是一种新的业务管理方法,各级行宜分步稳妥地推行,先在信用等级A级以上的客户中试行,待总结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二、实行客户授信额度管理,是各级行在授权范围内,对客户信用额度的内部控制,不是银行对客户承诺的必保的信用额度,银行在核定的额度内,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按规定审核办理。
三、授信额度管理办法与我行其他信贷管理办法是密切联系的,各级行必须在坚持原有信贷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按照本办法的要求,加强对客户授信额度的管理,实行全面风险控制,不得因实行授信额度控制而放松对客户的信贷管理。
四、各行应按照《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向总行反映。
附:
中国农业银行客户授信额度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业银行)内部监督控制,增强防范、抵御风险能力,提高银行业务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办法》、《中国农业银行授权管理暂行办法》、《中国农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办法》及农业银行其他有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授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农业银行各经营行在上级行授权范围内对单个客户规定的内部控制信用的最高限额。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授信人是指农业银行各级信贷业务经办行,受信人是指与农业银行有信贷业务关系,农业银行给予授信额度的客户。
第四条 本办法业务范围适用于农业银行的本外币信用业务,具体包括本外币贷款、贴现、信用卡透支、承兑、国内外信用证、对外担保、进出口押汇和担保提货等。
第二章 授信原则
第五条 授信应遵循区别对待、动态调整的原则。
(一)根据不同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比例、贷款方式、债务偿还能力以及法人代表的素质、管理水平、风险意识,核定不同的授信额度。
(二)在核定的授信额度内,根据客户的实际资金需要、还款能力及有关的信贷政策,具体确定单项业务的授信额度。
(三)根据客户所在地区的金融风险和信用变化情况,及对客户经营情况的影响,调整对客户的授信额度。
(四)根据客户生产经营情况和信用情况的变化,及法人代表的变更,调整对客户的授信额度。
第六条 农业银行未实行授信管理的客户原则上不得增加信用额度。
第三章 授信的对象与种类
第七条 授信对象即受信人,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实行独立核算、在农业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企业法人。
第八条 授信种类包括贷款业务授信、贴现业务授信、承兑业务授信和担保业务授信。
(一)贷款业务(含打包贷款)授信是指授信人根据国家和农业银行信贷政策、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法人代表的素质与管理水平,以及一定时期内预计受信人贷款总需求量核定的贷款最高限额。
(二)贴现业务授信是指授信人根据国家和农业银行信贷政策,以及一定时期内预计受信人票据贴现的总发生额核定的购买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的最高限额。
(三)信用卡授信是指授信人根据国家和农业银行信贷政策、受信人(特指持卡的企业法人)的资信程度和担保情况,给予受信人信用卡透支的最高限额。
(四)承兑业务授信是指授信人根据国家和农业银行信贷政策,以及客户在一定时期内预计需要银行提供承兑的总量核定的承诺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累计的最高限额。
(五)国内外信用证业务授信是指授信人根据国家和农业银行信贷政策,以及一定时期内预计受信人申请国内外信用证的总额核定的开出国内外信用证及办理信用证项下进出口押汇、担保提货的最高限额。
(六)对外担保授信是指授信人根据国家和农业银行信贷政策,以及一定时期内预计向受信人的其他债权人承诺在受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代为偿付债务的总额所核定的对客户担保的最高限额。
第四章 授信的审批程序
第九条 授信额度的审批实行逐级审批制,各级行在上级行的授权范围内对客户进行授信额度的管理,总行授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和各直属分行授信额度的审批权限;分行授予所辖地市行授信额度的审批权限,依次类推。分行授信额度的审批权限为:
一类行:单一客户总授信额度5亿元人民币以下(含外币)。
二类行:单一客户总授信额度4亿元人民币以下(含外币)。
三类行:单一客户总授信额度2亿元人民币以下(含外币)。
以外币为结算单位的业务授信额度按业务发生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币汇率折算成人民币。
第十条 授信的审批程序包括:
(一)受信人向银行提供基本情况;
(二)信贷部门对受信人进行评估,提出信用管理的初步方案;
(三)贷款审查委员会审查,核定授信额度;
(四)经批准后,形成授信书。授信书不与客户见面,由农业银行内部保管。授信书内容包括:
1.授信人全称;
2.受信人全称;
3.授信的类别、金额及期限;
4.授信复核时间;
5.授信人认为应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五章 授信额度的核定
第十一条 总授信额度的最高限额不超过受信人账面总资产的75%或所有者权益的3倍。
第十二条 单一客户总授信额度不得超过对其实行授信管理行各项贷款总余额的10%。单一客户总授信额度等于各单项业务授信额度之和。总授信额度中以抵押、质押为基础的部分不超过客户提供担保物变现总额的70%。单项授信额度核定如下:
(一)短期贷款(含打包贷款)授信额度不超过客户有效资产乘以上期末资产负债率之积的50%。
(二)长期贷款授信额度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70%。
(三)贴现授信、信用卡透支授信、1年期以内进口信用证业务授信视同短期贷款授信管理,纳入短期贷款授信额度之内,信用卡透支授信额度不得超过信用卡透支限额。
(四)承兑授信额度原则上不超过上期商品(材料)购进总额的30%。
(五)国内信用证、国内担保业务授信视同承兑授信管理,纳入承兑授信额度之内。
(六)对外借款担保、融资租赁担保、补偿贸易项下现汇履约担保、透支担保、1年以上延期付款担保、远期信用证业务授信视同长期贷款管理,纳入长期贷款额度之内。
第四篇:中国农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的调查报告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的调查报告
客观上讲,农行还没有完全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来设置内部机构,业务上虽然设置了前后台,但只是从控制信贷风险的角度来考虑,并未真正从市场营销角度来设置内部机构。现对拓宽个人存款来源、借记卡、电子银行等营销方面出现的问题及现状进行一些探讨。
一、金融产品开发缺乏个性化
个人金融产品开发面对的是不同背景的个人客户,在设计开发新产品时银行应站在个人客户的立场对市场进行细分,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个人金融产品。但从农行新近推出的产品看,陆续有亲子卡,青田侨商卡等,但后续的理财功能等设计没有跟上,即使开发出了产品,也是围绕金融产品来增加服务项目。这种以产品为中心的开发模式造成各家银行虽然推出了很多金融产品,但实际业务范围还是较为狭窄。在推出新产品时,大多从银行自身利益出发,从而有意无意地做出种种对客户不利的限制,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最终导致能享受个人金融服务的只是客户群中的很少一部分。个人金融业务从单纯的消费信贷扩大为包括结算、担保、投资管理、个人理财、咨询等广泛内容。个人金融业务收入成为各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同时要不断研究开发适应客户需求和有特色的金融产品,网络进一步提供旅游、信息、交通和娱乐等个性化服务。
二、市场营销工作乏力
目前各网点均配备了客户经理,理财经理,随着2011年7月AFP理财师培训班的结业,各网点,各部门涌现了大批量的理财师,向商业化、市场化经营迈出了一大步,但客户经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及主动性还有很大差距。客户经理离客户很远,营销部门对客户缺乏主动了解,开发新客户全凭关系和酒席,对宣扬我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底气不足,更没有完整的营销理念来支撑客户经理的行为。
首先,农行青田分行的弱势主要表现为营销理念落后和缺乏新的营销手段。在青 田分行,理财员和储蓄员的差别并不大,都是在柜台前等待客户,为客户办理业务,这种认识显然是有偏差的。但恰恰是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个人金融业务营销方式的单一化,即仍然遵守传统的柜台式推销,完全没有个人金融业务所必须的市场营销理念,当然也谈不上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一体化的概念了。
其次,金融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一家银行推出新产品后,很快就被其他银行仿效。所以从产品品种来看,各家银行大同小异,关键看营销手段。还是缺乏对营销市场的细分和新的营销手段。
三、结论与建议
(一)成立理财中心,强调自己的品牌。很多商业银行都成立私人银行,进行集中理财,集中设计、开发、办理私人客户的金融服务。个人理财业务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放眼青田个人理财争夺战就已经是硝烟弥漫: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理财中心扎堆而起,另外,新的投资热点也不断涌现,目前,黄金理财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实际上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了良好投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会打响青田的“金钥匙”个人理财品牌。
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业务
调查显示27%的人有个人理财服务的需求。这部分人群关注的内容是金融资产如何分配、如何增值,需要银行的理财专家提供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收益率及流动性等指标。调查中有32%的居民需要银行提供个人理财咨询,36%的居民需要银行代做投资理财。
(二)加强营销力度
一是在个人客户定位上,有所侧重。重点推荐:富有的工商业主、投资人士、高层管理人员、高层经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高层公务员等优良客户。二是在争夺优秀人才上,大力招揽有银行从业经验的优秀人才和市场营销人员。在职的商业银行业务骨干、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留学生。对客户经理提供晋职机会、培训机会。重视其个人价值以吸引优秀的金融业务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和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出一批能支持业务发展的专家集团和一支能拼善战的营销队伍。三是后期产品设计。推出专属理财卡,个性选号等,也可针对不同的客户,学生族,年轻族,两人世界,创业族,成功人士,银发族推出不同的套餐和促销活动。推出“健康”、“亲情”、“汽车”、“时尚”、“理财”等主题 3 活动,打响“金钥匙”理财品牌。
第五篇:中国农业银行对账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银行对账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农业银行对账工作管理,确保内、外账务数据的真实、准确、一致,有效控制风险,保障资金安全,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及中国农业银行有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存款人在农业银行各级营业机构开立的结算账户、农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开立的结算账户,以及农业银行系统内上、下级行之间的资金往来账户之间的对账,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结算账户,是指农业银行为存款人开立的,办理本、外币资金收付结算的活期存款账户,包括存款人以单位名称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以字号或经营者姓名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以及存款人凭个人身份证件以自然人名称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不含银行卡账户及存折类账户)。
本办法所称其他金融机构,是指与农业银行之间因资金清算或代理结算需要而开立结算账户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其他金融机构及政策性银行。
本办法所称对账,是指农业银行与存款人之间、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以及系统内上、下级行之间,就某一具体日期双方结算账户的账面余额,以及某一时段内双方结算账户明细发生额进行核对的工作。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农业银行各级管理机构与营业机构。
第二章
基本规定
第四条
对账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重要性原则:实行账户分类,对余额较大、活动频繁的重点账户,农业银行从对账方式、对账频率等方面进行重点管理和服务。
及时性原则:农业银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存款人发送对账单据或对账信息,协助和督促存款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对账,并反馈对账结果。
连续性原则:结算账户存续期间,农业银行都与其对账。全面性原则:结算账户无论余额大小、明细发生额多少,农业银行都与其对账。
第五条
对账工作由各级对账中心按照分级组织、集中开展、专业运作、协调配合的方式,统一管理、集中实施。
第六条
农业银行要与存款人签订对账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责任,约定对账周期,明确对账方式。
第七条
发出的对账单据,农业银行要加盖对账专用章及经办人员名章。
对账专用章由一级分行统一刻制,各级对账中心负责保管、使用。
第八条
收回的对账单据回执,存款人应加盖约定的专门用于对账的相关印鉴。
第三章
组织与职责
第九条
二级分行成立对账中心,其中,未设二级分行的,一级分行成立对账中心。县级支行可根据需要成立对账中心,县级支行以下单位不设立对账中心。
对账中心挂靠同级运营管理部门。后台中心建立后,对账中心纳入监控中心管理。
第十条
对账工作由对账中心、营业机构、客户部门及科技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对账中心负责组织、开展对账工作;对辖内对账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处理对账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受理客户对账查询;负责对账工作档案管理。
营业机构负责与客户签订对账协议;收集、整理、规范、保存账户信息;配合对账中心处理对账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受理客户对账查询;及时发送账户明细对账单。
客户部门协助营业机构做好账户信息的整理、完善,以及与客户签订对账协议;配合对账中心做好上门对账工作;协助对账中心发送、回收对账单据与回执,对逾期未收回的对账单据回执进行催收。
科技部门根据对账要求,及时提取、分发对账数据,并负责对账管理系统的开发、升级以及运行、维护。
第十一条
对账中心职责
(一)一级分行要设立机构或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对账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辖属机构开展对账工作。终了后50日内向总行书面上报对账工作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对账工作开展情况、对账单据回执收回率、存在的问题、工作措施与建议等。一级分行设立对账中心的,对账中心职责在此基础上,可参照二级分行对账中心管理。
(二)二级分行对账中心负责辖内重点账户,以及二级分行所在城市分支机构普通账户与其他账户对账工作;对县级支行对账中心对账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每半年(6月末、12月末)终了后45日内向一级分行书面上报对账工作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应对账账户数、实际发出对账单数、对账单收回率、对账中存在的问题、工作措施与建议等。
(三)县级支行对账中心负责辖内除重点账户以外的账户对账工作,配合二级分行对账中心做好辖内重点账户的对账工作。每季度终了后50日内向二级分行对账中心书面上报对账工作开展情况。
第十二条
各级行对账中心应根据账户数量、地域范围等具体情况,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对账人员。
第十三条
对账人员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坚持原则;
(二)熟练掌握对账制度和对账流程;
(三)具有一定柜面工作经验以及与客户交流能力,能熟练操作电子验印系统、对账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
第十四条
对账中心专职对账人员工作满3年的,要进行岗位轮换。
第四章
内外部往来对账
第十五条
账户分类。各一级分行要根据账户余额、发生额、发生频率等数据,对账户进行分类,将需对账账户至少分为重点账户、普通账户、其他账户、特殊账户等不同类别。
原则上日均存款50万元(含)以上,以及上门服务的账户,都要纳入重点账户管理;日均存款在1万元(含)以上、50万元以下的账户,纳入普通账户管理;日均存款1万元以下的账户,纳入其他账户管理。
保证金账户、“睡眠账户”、验资账户等账户,由于其变动具有特定原因,或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与要求,作为特殊账户进行对账管理。
第十六条
对账周期。各行在账户分类的基础上,可针对不同类型的账户采取不同的对账周期。重点账户的对账周期不超过一个季度,其中,日均存款300万元以上的,按月对账。普通账户的对账按季进行,其他账户每年至少核对一次。
每年年终决算前,必须进行一次内、外部往来全面对账。第十七条
对账单据回执收回管理。重点账户对账单据回执收回率应达到100%;普通账户对账单据回执收回率不低于90%;其他账户对账单据回执收回率不纳入考核,各行应根据自身实际加强管理。特殊账户的对账,根据账户的性质区别管理。
第十八条
对账方式。各行可根据自身实际或管理需要,采取银行上门对账、邮寄或投递对账、网上对账等方式进行周期性对账。
银行上门对账的,必须坚持双人办理,对账中心对账人员与客户经理各一名。
第十九条
对账中心对账流程
(一)对账数据的提取。一级分行对账工作管理机构(或对账中心)根据对账周期或管理要求,向本行科技部门提出对账数据需求。一级分行科技部门根据需求,及时、准确采集所需对账数据信息,并将对账数据信息加工整理后发送各二级分行(或一级分行)对账中心。
(二)对账单据的输出。二级分行对账中心按照账户类别,以及辖内各对账中心对账范围,对一级分行下发的对账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发。其中,重点账户及二级分行所在城市普通账户余额对账单据由二级分行对账中心集中打印、制作,其他的余额对账单据由二级分行或县级支行对账中心打印、制作。
(三)对账单据的发送。二级分行、县级支行对账中心根据各自对账范围,会同本行客户部门发送余额对账单据。其中,重点账户及二级分行所在城市分支机构普通账户余额对账单据,由二级分行对账中心与本行客户部门发送,其它的余额对账单据由县级支行对账中心与本行客户部门发送。上门对账的,对账中心还要同时出具账户明细对账单。
(四)对账单据回执的收回。重点账户及二级分行所在城市分支机构普通账户对账单据回执由二级分行对账中心与本行客户部门负责收回;普通账户对账单据回执由县级支行对账中心、客户部门收回。
(五)对账单据回执的审核。收回的对账单据回执由对账中心通过系统进行集中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印鉴的审核和账户余额的审核。系统审核未通过的,由对账人员进行手工处理。
回执应于收回后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成。
(六)对账不符的处理。经未达账项调整后对账不符的,对账人员要与营业机构会计主管、客户部门共同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并详细登记处理情况。
(七)档案管理。对账中心按季对收回的对账单据回执进行装订、归档,按照会计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保管。
第二十条
对账单据的输出、发送、收回,也可以委托第三方处理。委托第三方处理的,对账信息由二级分行(或一级分行)对账中心根据辖内各对账中心的对账范围加工处理后提供给第三方。
各行要与第三方服务商、客户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对账单据回执的收回时间,以及各自的责任。银行要严密与第三方服务商的信息交接手续,切实做好账户信息的保密工作。
第二十一条
发出的对账单据,必须以系统打印格式为准。系统无法打印时,手工补制的对账单据必须换人复核,并经对账中心负责人审核签章确认。
第二十二条
对账单据应在该对账周期次月月初的5个工作日内制作完成。重点账户对账单据回执应在当月全部收回,普通账户对账单据回执应在45日内收回。
第二十三条
对账单据丢失的,对账中心要查明原因,由对账人员补制对账单,经对账中心负责人审核后重新发送。
第二十四条
因账户信息不准确造成对账单据无法送达或被退回的,对账中心应及时反馈营业机构或客户部门。营业机构或客户部门要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账户信息的核实工作。核实后重新进行对账。
第二十五条
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农业银行各级行的款项,纳入重点账户进行对账管理。其中,与人民银行往来的对账,遵循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营业机构存放其他金融机构款项的,在收到其发送的对账单据或对账信息后,要安排双人逐笔勾对,无误后审核人员签章确认,对账单据回执加盖预留该金融机构印鉴后按时返还该金融机构。
第二十七条
单位定期存款账户、协议与协定存款账户、通知存款账户等特殊账户,在账户开立时,由营业机构与存款人或其他金融机构约定对账周期与对账方式。营业机构应将该类账户对账方式与对账周期及时报告所在对账中心。第二十八条
“睡眠账户”、验资账户等特殊账户在本对账周期内出现借方发生额的,会计主管或安排专人应逐笔勾对,查明账户变动原因。
第二十九条
保证金账户实行双线对账。对账中心将保证金账户视同结算账户与存款人进行核对,并按月与相关业务管理部门核对台账。保证金账户发生变动时,必须逐笔勾对明细发生额。
第三十条
集团客户内用于资金归集的“零余额”下级账户对应客户提出对账需求的,营业机构只负责提供该下级账户的流水账,并与客户约定是否出具余额为零的余额对账单。
第三十一条
委托第三方处理的,对账单据回执收回率应达到90%以上。其中,重点账户收回率应达到100%。达不到标准的,要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或改用上门对账方式。
第五章
系统内往来对账
第三十二条
系统内往来对账,是指农业银行系统内上、下级行之间各种资金往来的对账。
第三十三条
系统内往来对账要指定专人负责。手工记账的往来资金账户必须逐笔勾对明细。
第三十四条
各级行不得跨越直接上级管理行到更高级别上级管理行开立账户。
第三十五条
对账流程
(一)一级分行辖内资金往来对账 各级行通过中国农业银行综合应用系统正确维护上、下级资金账户对应关系,每日通过相关交易核对系统内往来资金余额;上、下级资金往来账户的明细核对至少每月进行一次。
(二)总行与一级分行资金往来对账
1、各一级分行人民币往来资金对账根据账户类别,采用按日核对和按月核对两种方式。按日核对以当日收到的对账单为准,逐笔核对明细,存在在途资金的,应编制对账余额调节表;按月核对以当月月末余额对账单为准,于下月度初10日前,将当月系统内往来核对情况上报总行。书面反馈须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寄送总行。
2、在总行开立外币账户(包括子账户)的分行,根据SWIFT系统当日收取的总行对账报文(MT950),核对本行账务系统的外汇资金。对于在途资金应编制对账平衡表,并与当日对账单一并装订归档。发现差额应立即查明原因,如有疑问应及时向总行查询。
一级分行每季度书面反馈一次。各开户行以各币种本季度最末的对账报文为准,在下季度初10日前将上季度各账户余额核对整体情况,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上报总行。
(三)每年年终决算前,必须进行一次系统内往来全面对账。第三十六条 系统内往来对账不符的,会计主管(或有关负责人)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并在系统内往来余额核对表上注明差错原因及处理结果。第三十七条
系统内往来对账,要严格坚持双人核对、互相监督的原则。
第三十八条
系统内往来对账相关单据,各级行及有关部门专夹保管,定期装订。
第六章
监督与管理
第三十九条
各级行要将对账工作作为全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管理。各级行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做好指导和协调,督促各相关部门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密切配合,促进对账工作深入细致开展。
第四十条
各级行要加强对对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定期监督、检查对账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收集对账工作存在的问题,集中研究解决,确保对账工作规范、细致、有效开展,保证资金安全。
第四十一条
总行每年对各行对账工作开展落实情况组织不定期抽查,抽查结果在全行通报。
第四十二条
一级分行(含)以下分、支行要将对账工作纳入常规检查与审计监督范围,认真组织监督检查。
第四十三条
对账中心负责人要按月(季)对对账单据回执的收回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对回执的核对情况予以抽查。
第四十四条
各级行在对账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或存在风险隐患的,应及时报告上级行;情节严重的,可直接向一级分行或总行报告。
第七章
罚
则
第四十五条
各级行未按规定成立对账中心、未明确部门责任,或部门之间相互推诿造成对账单据未能及时发出、对账工作未能有效开展影响对账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
第四十六条
对账中心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出现对账单据回执收回率低,收回的对账单据回执加盖印鉴与约定印鉴不符,档案管理混乱,对账不符处理不及时等情况,上级管理行可视情节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纠改。
第四十七条
对账中心因工作不到位出现重大漏洞,造成应揭露而未揭露案件的,在全国通报批评,并追究其直接上级管理行责任,相关责任人按照《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四十八条
对账人员在对账过程中,出现制作虚假对账单据或对账信息、伪造存款人回执、与存款人勾结等行为的,按照《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国农业银行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
第五十条
各一级分行可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细则,但不得与本办法相抵触。二级分行(含)及以下分支机构不得再制定实施细则或执行标准。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原《中国农业银行对账管理办法(试行)》(农银发„2006‟378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