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保障政策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12:4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盘水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保障政策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盘水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保障政策调研报告》。

第一篇:六盘水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保障政策调研报告

六盘水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保障政策调研报告

六盘水市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内容摘要〕 本文根据我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现状与特点,对农村人口转移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面临困境提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 农村;人口转移;政策建议

农村人口转移是指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地理或空间上的转移。其实质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移,由从事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按照“能快则快、又快又好、更快更好”的总要求,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为抓手,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和农业现代化提升三大战略,“四化同步”推进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从事二、三产业,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同时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效益,探索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地区农民增收的新路子。1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战略意义

1.1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

我市人口62%在农村,城乡收入差距大,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阻碍了我市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为16370.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437.38元,城乡收入比为3.68∶1。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的发展速度不可能很快,大批农民转移到城市,享受到城里的医疗、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在城市就业,进而缩小收入差距。因此,加大农村人口转移,降低农村人口的比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1.2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目前,我市的城镇化水平只有38%,与全国50%的水平相比相差更大,与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要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转移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劳动力来源;另一方面对刺激全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1.3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经

受我市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影响,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供电、供水、电话与有线电视等基础设的架通,平均每户的成本费用远高于城镇。2011年,我市农村拥有的通讯设施中,98%是移动电话,电脑拥有量只占2.63%,接通自来水只有极少数村能做到,大部分都使用小水窖、小山塘等方式取水。农村的宅基道路占地面积平均高于城镇居民,我市的山区地形,土地紧张,但农民习惯于住房宽敞,还有许多辅助用房,即使是独户村也要修一条进出道路,因而每户占地都在500乃至上千平方米,是城市家庭的数倍。如果将分散的农户迁往城镇或撤并,就能腾出许多土地,可以缓解工业和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难题。

1.4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提高农民素质的良好渠道

生活环境的改变是精神面貌改变的主要原因。城市生活有利于进城农民克服农村的一些不良习性;城市信息渠道的广泛、人员接触的广泛可以开阔进城农民的视野,启发心智;城市优越的教育条件、医疗保健条件和丰富的文化生活,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增长进城农民的知识水平,陶冶情操,改善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迁居城镇,可以使农民更快地从传统社会人变为现代社会人。

2六盘水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目前,我市农村人口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离土不离乡”,即城市扩建或就地办企业吸引农村人口进企业工作,这在城市边缘的郊区比较明显;二是“离乡不离土”,即外出打工或办企业搞经营,这在地处偏僻、二三产业不发达的乡镇特征明显。根据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1转移规模大速度快

2002—2011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时期,在这十年中,许多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加速了经济社会发展,在土地的征用、房屋拆迁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和中心城区转移流动。从我市农村人口转移的总量、规模和趋势来分析,转移人口规模逐年增大,速度呈现加速态势。2002年,农村向城镇转移就业人口15600人,十年来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总数达45.3万人,平均每年增速达23%,比2002年增长231.9%。

2.2转移行业集中

从农村人口转移的行业分布看,转移人口就业行业比较集中,市内转移主要集中在工业、商业、服务业;市外转移主要集中在建筑、服务业等,占转移人口的比例高达80%,男性主要从事建筑、住房装修、水电安装,女性主要从事制鞋、餐饮、电子装备等工作。

2.3转移方向差异大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人口的数量、方式流向差异较大。人口转移的总体规律是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2002-2011年, 全市共输出劳动力46.5万人, 其中跨市输出约25.5万人, 占输出劳动力人数的54.8%;农村劳务输出的主要区域是云南、广东、浙江等省(市),其中转移到云南的约6万人。在市内转移的仅占45.2%。同时,从市外转移到我市的人口约4.3万人,其数量仅占外出人口的9.3%,人口出现了负向转移。

2.4转移的自发性

我市人口转移目前仍以自发、自愿为主,许多经济较落后的镇乡和村往往是“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动一片”。工程建设整体移民、地质灾害村移民及其他有组织或强制性移民数量不多。我市的城镇化主要是集中搬迁、城市扩张和学生外地就学等,大多数的还是自发性的外出务工转移向城市。

3我市农村人口转移的可行性分析

3.1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了现实可能

随着农业良种化、产业化、专业化的推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富余人口向城镇转移有了现实可能。

据统计,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约41.5万左右,常年外出务工人数约30万,但这种外出务工大都是一种临时性的转移,是一种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户口还在农村,家庭还在农村,不能真正调整解决农村生产关系。

3.2工业化、城镇化战略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需求

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城镇化、工业化带动战略,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的空间不断延伸。2011年,全市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4.8%,二三产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以钢铁、煤化工、电力、制造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在蓬勃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广阔市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另一方面来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助推了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3.3户籍制度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界限经纬分明,农业户口和城市户口界限严格,对农民进城作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近年来,户籍制度方面得到了重大改革,进城务工的子女同样享受跟城市户口子女一样的入学待遇,就近入学,农村户口同样可以在城市登记成为个体工商户、企

业老板,成为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为农民进城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在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都为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创造了现实条件。

4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困境

4.1农村劳动力素质低,观念落后,竞争优势不足

一方面,我市农村人口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不容易转移,尤其是老年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市有农业人口229万,劳动力人口为155万,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3.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9.4%,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仅占17%。目前,约有22%的劳动力人口实现了转移,沉淀在农村的人口,则主要集中在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和劳动能力弱的劳动年龄人口、老年或学龄人口。另一方面,求稳怕变的思想依然存在。大多数农民不愿离开熟悉的村庄和乡邻,到陌生的地方居住便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谋生。即使已在城里做小生意和打工为生,也不肯轻易把家搬离农村,认为后路不能断,一旦城里难于生存,可以“打道回府”。总体上讲,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的能力和内在动力明显不足,尤其是地处高山和深山村的人口,转移难度更大。

4.2政策体系不健全,成为城乡的“玻璃门”

尽管政府各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确保农村人口“进得来”,然而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仍然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部分农村人口多依赖社会关系网络进城打工,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煤矿、焦化厂、餐饮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一方面农民工难以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另一方面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一旦发生纠纷,农民工举目无亲,他们的诸多权益受到歧视甚至侵害。此外,由于办理进城户籍、用工行为不规范、劳动生活条件差以及拖欠工资等问题的困扰,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的“三难”问题还没有解决,医疗、工伤、保险、计生等政策与城市存在差距,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积极性,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城市在用工制度上对农民工的歧视,导致农民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成为往返于城乡的“两栖”农民。

4.3城市化进程与农村人口转移速度的矛盾

在新形势下,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对城镇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招商引资成绩显著,我市每年新创办企业较多,但由于这些企业规模有限,又基本是资本密集型,因而就业容量有限,就业空间仍然狭窄,岗位不足,或者就业岗位门槛较高,但农村人口进不去;商品房、出租房价格虚高,据了解,我市的商品房价格集中在每平方3800左右,城郊的商品房在3000左右,出租房的价格集中在每平方85元/年,每个月租房费差不多花去工资的一半还多,农村人口来到城市压力巨大。另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不再渴望成为“城里人”。

4.4土地流转不畅制约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由于土地分散于各家各户,传统种植模式下,每亩地年均纯收益一般不超过500元,回报率低、收入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农业发展的出路,但由于受旧的思想观念、流转机制不健全、转移就业空间小和各种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影响,许多农民仍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解放出来。土地流转不畅,严重制约着农民外出打工。

5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政策建议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城镇化率应达到50%以上。我市要逐步取消户籍城乡分置制度,建立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保证人口的自由流动和合法的迁徙权,保证每年以平均2.9%的速度转移,每年转移农村人口9.28万,才能确保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5.1放宽城镇户籍准入条件

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降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门槛,实行放宽迁移落户条件、投靠落户范围和户籍管理办法等“三个”放宽政策。只要有合法稳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稳定生活来源之一条件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均可在市中心城区落户。也可以自由、自愿迁移户口到城镇。取消大中专毕业生落户限制。只要是六盘水籍农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参军义务兵和士官都允许在城镇实际居住的合法稳定住所或县级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落户,要吸引外市籍优秀农村人口到我市县落户。探索推行城镇人口“居住证”制度。

5.2建立住房保障机制

一是支持在城镇购买自有住房。进入城镇的“农转非”人口,有用工单位的纳入住房公积金保障范围,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在城镇购买住房,在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方面给予优惠或减免。合理控制建设用地价格,并整合农村、城镇相关项目资金,统筹廉租房、公租房建设,调动农民进城镇购房居住的积极性。二是改善在城镇的居住条件。鼓励用人单位利用空置房、空闲地,改造、建设主要用于解决“农转非”人口居住问题的保障性住房,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有关税费减免政策。从而改善农转非人口在城镇的居住条件。三是实行保障房租售并举制度。按照“先租后售、自愿购买、有限产权、规范管理”的原则实行租售并举,在优先保证住房困难家庭承租权益的前提下,租赁期满两年后,承租家庭可自愿申请购买其承租的公共保障房。

5.3建立就业、创业扶持机制

农业人口转户进城后,享受城镇居民同样的就业扶持政策,帮助其在城镇稳定就业创业。一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创业就业的政策和措施,继续推行创业有补助、就业有指导的政策,将创业就业打造成“一把手”工程,为推进全民创业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深化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降低创业门槛、注册登记、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创业培训、跟踪服务等支持措施,允许村集体建设用地作为创业基地,从根本上降低创业成本。三是深化创业培训体系。建立覆盖全市乡(镇、街道)和高校的创业指导站,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和转移就业培训,有效发展劳务经济。坚持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定向输送和在岗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培训机构,拓宽培训渠道,采取全方位的培训方式对创业者进行培训,提高初级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创业者的管理、经营能力,提高创业“存活率”。四是深化创业服务体系。依托六盘水微型企业发展网,开设《创业论坛》,搭建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项目、创业培训等在线服务;发挥六盘水创业促进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对创业者的注册登记、开业经营、培训咨询、融资贷款进行“保姆式”服务,做到时时可咨询、处处有服务。

5.4落实完善医疗及养老保险政策

一是为“农转非”人口建立城镇医疗保险,没有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可在合法稳定的住所地自愿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二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工作。积极做好进城“农转非”人口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方便转移接续和享受待遇。三是完善养老保险办法。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转移人口,应按照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没有用人单位的,可自由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符合规定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可参加城镇职工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5.5建立完善教育保障机制

一是保障子女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进入城镇的转移人口义务教育阶段子女,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的“免补”政策和其他优惠政策。二是提供更多中等职业技能教育机会。农村转移人口子女,具有初中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的,不受户籍限制,均可参加全市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入学报名和录取,与其他在校学生享受同等的助学金、奖学金和减免学费政策,不能因子女在校或学籍、户籍不满期限等理由视为考试“移民”对待。

5.6完善农村土地管理机制

一是保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原则,保留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承包期内不得强制要求其退出。二是规范农村土地确权。进一步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和空间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确、登记薄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是保留宅基地及农房权益。农村居民整户或部分家庭成员在城镇落户的,保留宅基地及自有农房权益,并严格执行一户一份宅基地政策及标准,不得强制要求其退出。四是保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收益分配权。农村居民整户或部分家庭成员在城镇落户,原已享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收益分配权的人员,保留转户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量资产收益分配权。

5.7稳定计划生育政策

一是农村转户进城居民继续执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在5年过渡期内生育政策和奖励政策继续执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二是农村转户进城居民享受户籍迁入地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农村转户进城居民孕产妇,可在户籍迁入地申请享受户籍迁入地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国家防治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三是落实转户居民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及国家规定免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所需资金或配套资金。

5.8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和各类公开办事平台,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建立“农转非”人口进城落户、创业发展绿色通道。加快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接收“农转非”人口子女入学的能力。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以公共租赁房为重点的保障房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帮助“农转非”人口按照规定解决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和医疗困难,强化对“农转非”人口的社会救助。

5.9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首要任务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机构设置,综合各部门农村人口转移管理职能,建立新的农村人口转移管理载体。二是培育多样化社会服务组织。鼓励城乡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赋予他们的社会管理功能,使政府从大量的公共服务中退出来,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负担,增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鼓励城市社会组织延伸服务到农村。三是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公共资源的原则,稳步推进镇、村体制向街道、社区体制转变。坚持以民为本,依法推进“撤村建居”,逐步建立现代新型社区。四是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结合“天网”工程,建立全市人口数字档案,推进“数字六盘水”建设,把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成为信息完整、功能齐全的数据中心,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增强“农转非”人口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5.10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优化人居环境,重点打造“5个10工程”,增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一方面,要增强中心城区的承载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一要扩容。做大中心城市,做强县城,实现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的二三产业分流,使农村人口真正进入城市,成为城市的常住人口和永久性劳动者。杜绝累加式、摊大饼式发展模式,不仅新建城区要功能区划明确,方便居民生活与就业,旧城区改造时也要突出功能特点,进行重新整合。二要提质。建成市级“七馆四中心”,县级“四馆两中心”,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旅游景区的建设,满足市民休闲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按照城镇规划容量,把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积蓄发展后劲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任务,增强城市综合功能,配套完成改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建设改善扩大医院、学校、休闲、文化场所,亮化美

化城镇。

5.11深入实施生态扶贫搬迁工程

依靠住房、土地、就业、社保和产业园区政策,将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地区的农民,结合城镇化建设进行搬迁,实现人口再分布、产业再布局、资源再配置。推进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存发展问题,达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的。

课题组成员:

指 导:李新益

导:张云长

员:李 玲

笔:张高峰

总 指 成 执

第二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人口转移是指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实质上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移,由从事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农民在居住地上从农村向城镇的跨越,实现空间上的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在当地或外地从事二、三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效益,探索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地区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一、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的主客观条件日趋成熟

(一)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必要性

一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需要。目前,我县人口97万,其中有87万农村人口,比例高达89%。我县已开发利用的农用土地面积为134万亩,人均1.5亩,总体来看,我县是一个农业人口比例较大、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短缺的大县,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只有通过加快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减少农村人口来实现。

二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需要。小农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土地小规模和超小规模经营,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在合理解决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原则下,要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提高人均产出比率,解决农村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就必须让一批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而减少农业人口,以利于农业经济向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且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之势,这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民收入之所以增长迟缓,既有农业结构性矛盾、农产品价格低廉、农业科技不发达等方面的因素,但根本却在农村人口众多、生产效率低下上。加快农村富余人口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的治本之策。

四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实现城镇化的需要。目前,我县的城镇化水平只有32.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与全省水平相比则差距更大,与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加快工业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扩大城镇居住人口,是实现城镇化战略的必然要求。过多的人口聚集在农村,显然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镇化进程,说到底就是要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进而以城带乡,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关键措施。

(二)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可行性

一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改变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可能。随着农业机械化、良种化、产业化的推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富余人口向城镇转移有了现实可能。而且,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广大农民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大大提高,走出去、闯荡市场的愿望十分迫切。据统计,我县常年外出务工人数已达27.7万。但这种外出打工大都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转移,是一种离土不离乡的转移,他们在家里还有承包的土地,户口还在农村,家庭还在农村,不能真正调整解决农村生产关系,不能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问题,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创造条件,真正使这部分农民连同他们的家庭离土离乡,完全转移到非农领域。

二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需求。近年来,我县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三项建设、两个重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的空间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8.7:42.3:29.0,二三产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以制造业、加工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在蓬勃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广阔市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另一方面来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极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激活了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三是户籍制度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界限经纬分明,农业户口和城市户口等级森严,对农民进城作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近年来,户籍制度方面得到了重大改革,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在劳动用工制度、工商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子女就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都为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创造了现实条件。

二、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我县辖19个乡镇(街道),222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97万,其中农业人口87万人,常住人口72万人,全县农村劳动力58.85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7.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1%,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居住的人口达8万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村人口转移主要集中于防水防潮行业和第三产业。我县是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常年从事建筑防水人员达15万人左右。在县内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人数达到2.9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0%。

二是兼业性的短期转移是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兼业性的短期转移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三是农村人口转移在对象上不平衡。劳动力转移率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高转移率一般较高,年龄较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凡是年龄偏小、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农民转移较快,占转移人口的50%以上。

四是农村人口转移以自发性转移居多。我县人口转移目前仍以自发、自愿为主,许多经济较落后的村往往是“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动一片”,大多数属亲属朋友介绍和自发的转移,而政府组织和劳动力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所占比例极小。

五是部分富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居住。我县部分农村人口因经济收入、子女教育和务工经商等原因,一些富裕农村人口在县城置业购房,在居住地上从农村向城镇进行跨越,实现空间上的转移。

三、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做法

(一)发展园区经济,吸纳农民就近就业,为农村人口转移开辟了广阔渠道。我县大力整合资源,集约节约用地,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标准厂房,促进工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吸纳当地农民进厂务工,带动农民增收。我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发展面积8.17平方公里,目前建成面积3.9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标准厂房累计建成148套,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入驻283家,其中工业企业128家,初步形成以皮革皮具、医药生化两大主导产业。同时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区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支撑和人口集聚能力。产业集聚区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强大“磁场”,全县1.38万农民在此就业,年人均纯收入12000元左右。

(二)大力推进城镇化,为农民进城打造平台,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条件。城镇化是人口迁移的过程,本质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过程。我县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为载体,膨胀县城规模,加快推进城镇化。高标准完成了城市总体修编工作,拉大了县城框架,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对旧城区进行了全面改造,增加了城市容量。近年来,我县吸引23亿元外来资金和民间资金投资房地产业,新建房地产项目131个,开发面积203万平方米,为农民进城创造了条件。县建成区面积为15.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16万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小城镇网络体系。全县16个乡镇(不含古槐、清河、东皇街道办事处)所在地总面积30.35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小城镇占地1.78平方公里;小城镇辖区总人口9万人左右(不含县城区人口),带动了农民到集镇居住,务工,经商。

(三)政策推动,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了机会。我县以新城带老城,拉大县城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出台促进农民进城的政策,放宽农民进城条件,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行“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出台多项扶持性举措:凡农民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租住房屋并有稳定工作的,即可落户县城;在规定期限内购房或租房的农民,享受县财政返还所交购房契税、办理廉租房租住手续等政策优惠,并享受城镇居民享受的一切待遇;同时农民进城后在农村享有的各种政策不变。

(四)三产带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为农村人口转移提供了空间。我县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强化政策扶持,注重规划引导,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规范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全面推进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业,第三产业呈现速度加快、结构升级、效益明显、增势强劲的局面。目前,全县建材、农机、农资、蔬菜、皮革等各类专业市场达163个,大型超市及专卖店598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75个,县城区共有各类餐馆289家,60个以上标准床位的商务宾馆45家。2010年全县第三产业产值达28.8亿元,同比增长14.8%,入库税款1.6亿元,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75%。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

2.9万农民进城居住,务工,经商。

(五)狠抓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为农村人口转移打好了平台。我县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把建筑防水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采取政府引导、产业运营、集团运作、基地发展的模式,叫响做强劳务品牌,切实为农民外出务工搭建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择业、劳动保障等多方面的服务,在大中城市设立了320多个办事处,培养了近300人的劳务输出经纪人队伍,形成了以县为主体,乡镇为基础,村委为依托,办事处为窗口,覆盖全县、辐射全国的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格局。同时,开展对外出务工的农民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有力地提升了社会竞争力。目前,全县回乡创业人员已达8000多人,创办了3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60多个,其中80%是从事建筑防水的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建筑防水务工年收入达25亿元,带动近20万农民致富。当前,从农村迁移到县城落户的90%的人员是外出劳务富裕起来的农民。

(六)发展城镇教育,带动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吸引农民进城定居。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通过公办、民办公助、民办等多种渠道,在县城新建、扩建了16所寄宿式学校,县城区学校达到54所。优质教育吸引了农村学生进城就读,也带动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县城区学校共接收农村寄宿式学生56362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51076人。城镇教育的发展,解决了大量外出务工子女的优质教育和管护难题,吸引了农民进城购房、定居。

四、我县农村人口转移的作用与影响

(一)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农村人口转移所带来的劳务收入,据调查显示,县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年均收入1.2万元左右。外出务工的则更高,人均劳务收入2—3万元。外出务工收入的增长带动了我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快速增长,2007、2008、2009、2010年全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43.1亿元、49.6亿元、55.25亿元、69.2亿元;3320元、3813元、4136元、4781元。同时,农村人口的转移带动了农业的规模种植,也促进了在家务农人员收入的增长。

(二)提高了农民素质,更新了观念。农村人口在转移的过程中,通过适应非农产业生产的大环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本领,自身素质大大提高。通过外出就业农民与未外出就业农民对比调查,外出就业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投资观念、风险意识、法律观念、社会交往观念明显增强。

(三)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居住地从农村向城镇的跨越。几年来,县城人口增加到16万,县城面积、常住人口翻一番;流动人口12万,城镇化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大批农民向城镇转移,繁荣了城镇经济,促进了土地集中经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四)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一是产业支撑,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满足工业化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二是反哺农业,使农民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市场,促进农业的发展;三是回乡创业,外出务工人员凭借资金、信息、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四是培育市场,外出务工农民务工收入用来建造房屋、购买家电等消费品,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五)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后,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减轻。一方面,将土地向农业专业大户集中,实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在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就业,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五、我县农村人口转移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建议 我县农村人口转移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力度不够,培训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农民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外出劳动力数量大、分布广,所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不能完全开展起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出务工人员素质的提高。由于在短期内不能学到实际技能,因此劳动力转移培训缺乏吸引力,也造就了招生难的问题。目前,我县劳动力转移培训每生补助400、500、600元,培训机构仅剩下2家,根本不足以解决设备投入,教师开支、人员培训等难题。二是农村人口转移还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引导。外出流动人员大都呈分散趋势,处于无序状态,难以形成合力,缺乏有效引导。加上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的相关权益保障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民维权意识弱,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三是农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素质差,无技术特长,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竞争意识薄弱,就业观念落后,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管理型等岗位干不了,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四是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防水防潮及服务业。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五是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对农村人口吸纳能力不强。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导致城镇聚集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六是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畅通,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同时,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为此,建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口转移力度。

(一)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我县农业人员多,农民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搞好农村人口转移,对县域经济发展关系重大。当前,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生产要素的变更,还会使大量在农业领域就业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实施工业兴县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研究制定鼓励、支持农村人口转移的政策措施,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农民务工的经验,发布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展务工技能讲座,为农村人口的转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积极开拓农村人口转移的途径。一是加快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我县工业化进程,大力开展回归工程,进一步吸引和鼓励外出务工经商富裕人员回乡创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二是城镇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人口转移的根本出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人口进城就业。三是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继续稳固和加快以皮革皮具、医药生化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搞活园区经济,延长产业链,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四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打造成带动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政策扶持,注重规划引导,突出重点项目。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为服务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积极引导,强化服务与管理。一是加强职业技能转移培训。充分利用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培训和雨露计划,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同时建立完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培训中心,优化培训专业,大量培训“技术农民”和“产业农民”,提升人力资本含量,克服劳动力转移的素质瓶颈。二是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三是加大劳动力维权力度。针对目前外出务工人员遭受歧视、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实际,研究、探索、制定劳动维权的长效机制,强化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行为,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农民工有序流动。

(四)加大体制创新力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壁垒,加快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解决农民在城市就业、住房、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为农村人口转移敞开方便之门。二是进一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开放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加快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城市包括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三是创新土地制度。在稳定农民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和种田能手集中,通过大户承包、合伙经营、土地入股等形式,将分散的耕地整合起来,进行股份合作经营,探索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

第三篇:人口向城镇转移实践报告修改版

关于三官桥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社会实践心得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宏伟决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前进。

政府对新农村建设,非常关注,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对自己家乡的农村建设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利用这次暑假,对三官桥村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三官桥村相关介绍

平望镇三官桥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平望镇梅堰社区南岸,全村占地面积约

5.9平方公里,共有人口3700多人,1200多户。现有水稻面积2650余亩,养殖面积300余亩,果树82亩,苗木458亩,桑树1208亩,养殖水面积400亩,民营企业落户40家,全村工业销售3.1亿元,上交税金900万元。

二,调查方式

大都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有些家庭只留下老人在农村生活,文化有限,我通过当面询问,帮他们填写的方式,来完成调查。而有的家庭恰好没有人在家,只能通过邻居帮忙完成。由于下雨天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不能当面调查的,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我通过电话与其中一部分人取得联系,做了相关调查。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村子人口转移情况

90年代:有少数的大学生选择在城镇设置去别的市就业,基本上本村的劳动力都是在本城镇内工作的,所以居住都是在家的,部分农民工逐渐入住本村 新纪年:村里开发区规模扩大,乡镇私营企业增多,许多中年妇女选择在本村企业就业,离家近。大量外来人口也在本村企业就业,并租住村民家里。许多村民收入增加,并在城镇买房居住,农村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但是这时候的大部分村民家里的孩子上完大学,选择在城市就业,并在城市买房居住。

3.2 就业和收入情况

农村人口的转移,就业和收入水平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在所转移的人口中,大多数已具备城镇生存所需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条件,即转移就业的总体质量较高。转移就业的质量和层次处于中等水平,对转移成果的稳定和巩固起到良好作用,也促进了人口转移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速度的提升。

由于是知识分子转移较多,就业技能较强,有着较高的就业机会。虽然在这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层次普遍不高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在技术要求较底,主要从事体力的低端职业领域就业。但三官桥村外出的打工者中,他们从事的职业往往是一些待遇还不错的工作,男性工种的首选岗位是中外企业的工厂,而女性是收入待遇都还不错的工作岗位,其收入都还不错。

但据我所调查,本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工作还不错,而本村里也有很多乡镇企业,待遇也还好,吸引了不少外地农民工在本村落户。外出人口的工资收入与在村里的差不了多少。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较量形成了不利于农村人口转移的问题,受雇农村转移人口的月收入增长与留村居民的月收入增长的差距不大。而部分农民工缺少组织化力量与企业制衡,很多企业从利润最大化出发,往往以当地最低工资标

准为上限,尤其是在一些低端的竞争激烈工种。在此种情况下,不具备高素质的农民留村的较多,而且还吸引了不少其他村的农民在本村入住。

而且一些劳动劳动权益保护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城镇定居的预期不高,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工作中,平均每天将工作10个小时,大多数转移人口每周的休息不足1天,有的还被出现拖欠工资的现象。因此,农村转移人口对城镇长期稳定就业的预期不高,导致其对自身素质技能提高积极性不高,随着年龄增大和市场对劳动力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当部分转移人口无法在城镇生存。

3.3 农村人口的迁移必定会对农村造成一定的影响

3.3.1人口迁移的正面影响

(1)推动本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迁移流动是人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人口的迁入有效缓解本村的乡镇企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满足本村一些企业对基层或技术方面劳动力的需求。

(2)推动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人口的迁移实际上就是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提高了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就业比例和劳动生产率,提上了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人口的流动和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迁移流动人口为本村积累了更多的财富和智力,其中一部分利益的回流直接支持了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推进本村现代化的进程。

3.3.2人口迁移的负面效应

(1)人才流失影响本村的经济发展:对迁出地农村来说,迁出的主要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或年轻劳动力,这就存在着年轻优秀劳动力的流失。处于15~45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是创业能手。他们本应该是本村现代化生产的主力军,但是这部分人受现代观念的影响,由于农村生产生活水平落后,期望更好的前景和发展空间而选择迁移到经济发展更快的城镇。这样大批主力人口对外流动,对当地人口、劳动力机构产生影响,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本村的经济发展。

(2)人口的迁移对给本村的社会管理带来困境:迁入人口大部分是外省人口,文化习俗、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农村的住房、治安等问题显现,社会公共资源面临着现实的考验,并给村委会的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由于迁出的主要是中年及青年人群,这导致本村人口老龄话现象严峻,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同时人口迁移流动导致大家庭分裂成小家庭,父辈住农村、子辈在城镇很是普遍,空巢老人问题突出,家庭亲情缺失。

3.4 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的意见。

3.4.1 提高思想认识

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是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结构调整、重组和优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带动能力的必由之路。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到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重大现实意义,抓住机遇,快速行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有一个较大的突破。

3.4.2 坚持的原则和目标

按照“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治安管理、有利于方便群众”和“积极稳妥、协调发展、自愿申报、居住地登记、人户一致”的原则,全面建立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制度,以充分吸收资金和人才,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迅速膨胀城市规模,加快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通过鼓励农民进城谋业、加快

膨胀城市规模,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使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3.4.3 实行政策优惠

在金融信贷方面,进城农民需购买新住房的,可以按照“部分自筹、有效担保、专款专用、按期偿还”的原则,实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由购房者向房屋开发商提出购房及按揭贷款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证明等,按规定到银行办理按揭贷款手续,并由购房者与房屋开发商、按揭贷款银行签定合同。可办理按揭贷款业务的银行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住房银行。

四.社会实践锻炼了我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加深了我们对社会现状的了解。亲身社会社会进行实践活动,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2)有助于培养朴素的作风。通过体验农村的艰苦生活,深入调查农村现状,不仅使得我们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作风。

(3)在进行的问卷调查与广大农户零距离接触的活动培养了我的个人胆量和口才,为以后的投入社会工作做了提前预热和良好准备。自己的知识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提高。

第四篇:六盘水市住房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朱 江

〔内容摘要〕 本文从住房制度建设、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廉租住房及经济适用房等方面阐述了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住房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

了加强住房保障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 键 词〕 住房保障 调研报告

〔作者简介〕六盘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一、我市住房保障工作基本情况

(一)六盘水市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情况

2004年初,六盘水市成立了廉租住房领导小组,出台了《六盘水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实施方案》,建立了城市低保家庭、最低收入家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档案和住房保障对象、保障住房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制定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和计划。

2007年,六盘水市制定了《六盘水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方案》、《六盘水市廉租住房保障规划(2007-2011年)》,逐步扩大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的覆盖面,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对象从城市最低收入家庭扩大城市低收入家庭,范围从无房、人均

住房面积不足8平方米扩大到不足10平方米。

(二)六盘水市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调查情况

2007年11月和2008年3月全省城市低保家庭、最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和收入情况普查,调查统计数据为:我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数70790户,其中低保家庭32965户。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低收入家庭32973户,其中低保家庭142

21户。

(三)六盘水市廉租住房工作情况

1、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情况

我市自2004年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建立以来,逐步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各县、特区、区相继建立了以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为主的廉租住房制度。

2004年-2007年六枝、盘县、水城县、钟山区财政每年各安排资金5万元,市级财

政每年安排资金15万元作为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租赁补贴。

2008年3月省下拨给六盘水市2007中央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专项资金812万元;8月下拨给六盘水市2008中央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专项资金847万元,合计1659万

元,用以解决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2、廉租住房建设情况

(1)项目申报情况

2007年-2008年,我市申报廉租住房建设项目9个,共计1509套、7.70万平方米。

计划投资额7160万元,获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2834万元。

2009年1月,我市申报廉租住房项目6个,共计9363套,46.815万平方米。计划

资金额41546万元,获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18726万元。

(2)项目的进展情况

2007年、2008年申报的9个廉租住房项目进展情况为:竣工2个,按照上级要求在2009年1月15日前开工建设的6个,未开工建设的1个。2009年申报的6个项目的进展情况为:六枝东兴路廉租住房项目,盘县廉租住房项目一、二期和水城县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已动工;钟山区廉租住房项目3198套,已经落实2923套,都已动工,分为4个建设

点修建。

(3)廉租住房的出售情况

六枝前进路经济适用房工程配建的50套廉租房现已出售给了50户的低保无房户,目前签定了出售合同44份,价格初步定为1034元/平方米(以最后决算的成本价为准),待竣工

后交付使用。

(4)全市廉租住房工作新的目标任务

2008年12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召开廉租住房规划紧急工作会议,要求对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80%通过实物配租方式(包括购建廉租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解决,20%通过发放租赁补贴解决。下达给贵州省2009—201

1年廉租住房建设的目标计划为新增实物配租22.6万户,新增租赁补贴5.6万户。贵州省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下达

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的通知》,下达给六盘水市2009—2011年的廉租住房任务是新增实物配租31020户,承担任务仅次于贵阳市、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列全省第四位。

我市新增实物配租任务如果全部通过争取新建廉租住房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补砖头)方式建设,廉租住房面积将达150万平方米,可以争取国家补助6个亿的资金。根据省下达的任务,结合我市调查统计掌握数据,市房管局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共同研究,提出我市2009—2011年廉租住房建设的分解意见,并经市政府同意,已下达各

县区执行。

(四)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工作情况

1、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情况

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启动比较早,1996年就是国家安居工程实施的试点城市。在实际的执行中,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绝大多数是以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职工集资合作建房的模式进行的。1994年—2007年,全市98家机关单位组织职工集资合作形式建经济适用房4204套、51万平方米,国有大企业建设经济适用住房5598套、61.58万平方米。2008年,全市有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有16个,计划完成10万平方米,盘县、六枝特区、水城县、钟山区各2.5万平方米。2008年底,全市完成竣工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5个,竣工面积5万平方米。钟山区兴民小区经济适用住房项目调整作为廉租住房项目。2009年,全市还有续建项目10个,总建筑规模45万平方米。今年全市经济适用住

房计划完成12万平方米,每个县区各3万平方米任务。

2、政策导向变化,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放缓

经济适用住房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同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从1998年住房供应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到2003年将经济适用房明确为保障属性和政策属性,再到2007年,规定经济适用房主要面向低收入家庭供应,应该说国家对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对象和政策定位进行了很大的调整。随着国家政策发生导向性变化,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已经出现放缓速度的趋势。

3、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更加强调规范

2007年11月由七部委印发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更加规

范和严格。

一是加强了对集资合作建房的管理。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只能由距离城区较远的独立工矿企业和住房困难企业和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住房建设规划的前提下,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利用自用土地组织实施,纳入当地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计划。其建设标准,供应对象,产权关系均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规定执行。在优先满足本单位住房困难职工购买基础上房源仍有多余的,由城市人民政府统一向符合经济适

用住房购买条件的家庭出售,或以成本价收购后用作廉租住房。

二是确定了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标准。经济适用住房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三是规范了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衔接。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城

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动态管理。

四是明确责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

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结合这些规定和我市实际考虑,应当将下一步住房保障重点转移到廉租住房方面来,经济适用住房方面由市县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生活水平、住房状况、家庭结构和

人口等因素,合理确定相应建设规模和具体项目,并进行严格管理。

二、我市住房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导致问题的深层原因

(一)廉租住房方面

1、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方面:在争取资金时,强调争取到更多资金,各地统计测算应保对象数量普遍偏大。实际发放资金时,强调规范和责任,各地实际保障对象数量普遍偏小。

造成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结余大量资金。

2、新建廉租住房建设项目方面:在争取资金时,项目达不到国家要求的前置条件,大都进行了技术处理,多数项目土地基本未落实,建设项目实施机构也未落实。项目建设进度迟缓,难以满足形势要求。另外,国家规定“新建廉租住房项目选址要充分考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对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合理安排区位布局,方便居民工作生活。原则上应选择在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条件比较完善的城区建设,主要在经济适用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套建设”,我市新建廉租住房建设项目选址存在较多问题,没有执行上述规定,给以后留下很大隐患。

3、廉租住房工作牵涉多个部门和各级政府,部门配合不够好,上下联动比较差,协同工作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廉租住房工作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经费不落实,职责不明确,配

套措施不到位,基础工作不扎实的现像比较普遍。

4、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客观的方面是形势发展过快,国家政策调整剧烈。另外,中央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的补人头、补砖头资金的使用方向陆续作出了明确限制,也相应增加了灵活操作的难度。主观方面的原因思想认识不能适应形势和上级要求。2007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下发后,我省陆续研究出台了一些创造性的地方政策措施,主要有三个突破:一是将廉租住房政策覆盖对象扩大到城市之外的乡镇和独立工矿区,二是将廉租住房保障面积从10平方米提高到15平方米,三是将廉租住房进行出售,实行租售并举。这些创造性的政策在基层和各部门

间进一步发生思想认识的不统一,带来了实际工作和行动上的不一致。

(二)经济适用房方面

过去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主要是以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的集资合作建房形式来进行的,存在较多不够规范的实际情况。过去通过一些变通办法将相当部分的机关单位集资合作建房

转化成了商品房,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相同性质的住房需要完善相关手续。

三、加强住房保障建设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统一各级政府和各部门思想认识,指明努力方向,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工作的领导和调度。

2、狠抓落实,加快中央投资廉租房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实施单位要制定严密的施工计

划,倒排工期,加紧施工。

3、按照属地原则实施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廉租住房建设,由各县区政府负责组织和实施,包括项目申报、资金筹措、住房分配、购买、出售等工作,并确保今年下达的廉租住房建设任务的完成。市、县有关业务部门要按照上级精神,贯彻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积极配合办理有关事项。

4、确保资金到位。各级要多想办法,多渠道筹集项目配套资金保证本级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一是中央的补助资金及时划给县区政府。二是尽快明确市级配套资金,建议市财政提出市级配套资金方案。三是县级政府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确保建设资金不断档。

5、尽早安排廉租房的出售工作。建议在我市即将下发的《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中,增加县区可根据省建设厅意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辖区内廉租住房出售细则的内容,授权给县区政府,使县区廉租住房的出售工作尽快启动,让资金滚动起来,减轻建设资金紧张的压力。

6、建立廉租房建设项目库。各县区在抓紧组织新的廉租住房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同时,要按照廉租住房建设三年规划,安排前期费用,建立起廉租住房建设的项目库,有关部门要

积极支持县区的项目申报工作,尽可能多地争取中央的补助资金。

7、实行工作进展通报制度。继续坚持全市廉租住房建设和廉租住房补贴工作一周一报

制度,每月通报一次县区政府的住房保障任务的工作进展情况。

8、抓紧研究保障性住房的整套工作运行方案,超前考虑相应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经费,尽早规划相关配套措施。

9、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尽快消化符合当时规定的经济适用住房历史遗留

问题。

第五篇:六盘水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六盘水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朱江陈彦彦

〔内容摘要〕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工作是党和国家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重要举措,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是解决六盘水市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建设调研

〔作者简介〕六盘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保障性住房作为解决低收入非农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力度的加大,六盘水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在中央和省、市各级部门的关心下,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一、总体情况

2007年以来,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为:廉租住房建设任务31020套,其中:2010年前16729套,2011年14291套。2011年公共租赁住房任务2200套,2011年经济适用住房任务585套。截至2011年10月18日,全市2010年以前16729套廉租住房共竣工5873套,有9024套处于主体施工阶段,1186套处于基础施工阶段。2011年14291套廉租住房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0120.26万元。2011年,我市公共租赁住房采取新建、引资、回购等方式建设已经全部开工,585套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也已全部开工。

二、廉租住房项目建设情况

2009-2011年,我市廉租房项目建设任务共29310套、146.54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53879万元,共获中央补助资金68168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2880万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31914万元。

(一)2009-2010年廉租住房项目情况

2009-2010年,全市廉租住房建设任务为15019套,75.09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71675万元,共获中央补助资金32866万元,省级补助资金9501万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22715万元,竣工4115套。具体情况见表1-1~1-2。

(二)2011年廉租住房项目

2011年国家下达新增廉租住房任务14291套、71.45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80956万元,中央投资补助资金到位35302.5万元,获省级调剂补助资金6934.87万元,获省级补助资金6934.9万元。地方应配套资金45653.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到位9198万元。截至10月18

日,累计完成投资11326.92万元,占全市总投资的13.99%,其中:六枝7057万元,占六枝总投资的26.81%。盘县1444.93万元,占盘县总投资的3.82%,与上月同期相比无增长。水城县2532.99万元,占水城县总投资的47.87%。钟山区292万元,占钟山区总投资的2.92%,与上月同期相比无增长。详见表2-1。

三、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情况

2011年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任务2200套,共获中央补助资金4233万元,其中:六枝446万元、盘县1339万元、水城县292万元、钟山区2156万元。盘县、水城县通过新建,钟山区通过新建、引资,六枝特区通过回购等方式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截至目前,已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63万元。

四、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情况

2011年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任务为585套,其中:六枝285套,盘县300套。截至目前,585套已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416万元。其中:六枝285套已全部达到主体3层以上,共完成投资1592万元;盘县300套已全部主体完工,共完成投资3824万元。

五、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项目进度不够理想。保障性住房时间紧、任务重,且涉及部门多,特别是征地拆迁等工作难度大,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项目进度总体推进的一大因素。

(二)建设资金缺口大。2011年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计划总投资约11.6亿元。现中央、省级补助到位资金、县(区、特区)落实资金6.24亿元,资金缺口5.36亿元,其中仅公共租赁住房资金缺口3.03亿元。

(三)项目规范化管理工作有待加强。部分项目存在“五牌一图”不完善,建筑材料堆放不规整,项目“四制”落实不到位,未能达到文明施工的标准要求。

六、意见和建议

(一)继续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对待,以对党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领导、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继续着力推进项目进度。及时对各项目进度情况进行调度,全面掌握所有项目进展情况,督促各施工企业明确项目年底前工作进度目标和项目竣工时限,对影响项目进度的问题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扎实促进项目进度,确保国家和省要求至2011年底,2009年前项目全部竣工并入住,2010年项目主体完工,2011年项目达到3个三分之一(主体基本完工三分之一,进入地上施工阶段三分之一,基础施工三分之一)目标的实现。

(三)继续加强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的意见》(黔建建通〔2011〕393号)关于“各地不得降低建设标准,严格把关勘察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等各个环节,严查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同时,要在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

牌,刻录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要求,始终坚持把项目质量安全作为项目建设的头等大事,加强督促检查,落实安全措施,规范项目现场管理,严格按图施工,推广使用环保节能产品和新型墙体材料,杜绝不合格产品,严防项目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发生,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继续加强项目规范化管理工作。严格落实项目“四制”要求(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完善项目“五牌一图”,推行文明施工、规范施工,合理设置临时工棚,妥善堆放和保管建筑材料,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对未按规定完善规范要求的项目限期整改,切实将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成为老百姓的放心项目、满意项目。

(五)继续加强资金筹集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保障性住房资金专户管理和分组台账管理制度,通过财政预算安排、银行贷款、企业筹资、廉租住房出售、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等措施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地方配套资金,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严防违规截留、挪用、占用保障性住房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资金管理规范,使用合理。

(六)继续加强保障对象资格审查工作。特别是严肃租赁、购买对象的资格审查工作,严格执行“谁审查谁负责”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及时清理,严防资料审查过程中违规操作、暗箱操作现象发生,避免因资料审查不严格所致不符合条件家庭享受保障性住房租赁、购买现象发生,从源头上防止潜在的各类矛盾和遗留问题发生,确保应保尽保目标实现。

(七)继续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将项目进度情况10日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工作制度化、常规化,对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影响到全市整体工作进度的,专题向责任单位政府进行督办,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将督办内容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

(八)继续加强数据统计工作。严格按照9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口径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保规函〔2011〕30号)精神要求,统一统计数据口径:“规划设计的永久性工程已正式破土刨槽(地基处理或打永久桩)。仅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场地平整、旧有建筑物拆除、临时建筑、施工用临时道路和水电等建设,未破土刨槽的,均不应计为正式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套数,以单体工程为单位统计。项目的开工套数,只统计已开工单体工程的套数,未开工的单体工程的套数不能计入。保障性住房或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在其他项目中配建的,按该项目中已开工单体工程的配建套数统计。”,如实报送保障性安居工程实际开工套数和项目进展情况。

(九)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要继续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后续开工和竣工的项目的套数应分别在项目开工和竣工验收后20个工作日内在本地政府网站及项目建设地点公开信息,建设计划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也应在调整或变更后10个工作日内在在本地政府网站及项目建设地点公开变更的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十)建立建设用地供应和登记发证绿色通道。严格按照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2011年上半年全省住房用地计划执行情况通报》(黔国土资通〔2011〕9号)关于“建立绿色通

道,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供应和登记发证速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农转用和征收经批准后,市、县可提前核发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及时办理登记发证手续。对使用国有存量土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也应重新办理土地供应和变更登记手续”的有关要求,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规划用地许可证、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开通绿色通道,以实际行动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十一)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后续服务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以租为主,先租后售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项目配套设施、产权证办理和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对已竣工项目抓紧组织入住,对达到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抓紧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不断提高保障性住房入住率,着力改变我市保障性住房竣工和入住率在全省偏低的被动书面,及时解决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际问题。

(十二)增强工作前瞻性。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落实项目用地,提前办理规划、选址、拆迁等相关手续,确保工作取得主动权。

下载六盘水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保障政策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盘水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保障政策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诸城市城镇住房保障政策明白纸

    诸城市城镇住房保障政策明白纸作者:诸城房管局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011-7-13 16:18:2459 更新时间: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住房保障工作,切实改善城镇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市政府......

    乡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调研报告

    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城镇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大盂镇是阳曲县四个建制镇之一,位于县城北部,是阳曲县的北大......

    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六盘水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招商引资是积极利用外来资金,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财政税收、拓宽就业渠道都具有十分重要......

    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调研报告

    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速崛起进程具有重......

    浅析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DP网站www.xiexiebang.com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厚学网合作的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厚学网合作的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

    乡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调研报告(合集)

    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城镇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大盂镇是阳曲县四个建制镇之一,位于县城北部,是阳曲县的北大......

    六盘水市林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六盘水市林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曹正喜〔内容摘要〕六盘水林业存在国有林地流失、承包合同不规范、资源消耗大、资金缺口大等问题,要加快改革、加大投入、依法管理。〔关 键 词......

    六盘水市轻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六盘水市轻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陈德光刘勰肖丹〔内容摘要〕 针对我市“重工重,轻工轻”的现状,对我市轻工业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关 键 词〕 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