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一线员工在网点转型过程中成长
[推荐][总行]让一线员工在网点转型过程中成长热★★★
让一线员工在网点转型过程中成长
作者:王亚 文章来源:总行个人金融总部 点击数:352 更新时间:2009-5-8 8:29:20
让一线员工在网点转型过程中成长
随着网点转型的逐步深入,网点转型对一线员工日常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网点转型与一线员工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今年网点转型全面进入软件转型阶段,软件转型的每一项工作都与一线员工息息相关。如何让一线员工了解网点转型、理解网点转型和积极参与网点转型,从某种程度上说,将决定着网点转型的成败。网点转型最根本的目标是提高网点的综合效能,即网点的产品销售和盈利能力、客户发展能力、业务处理效率和能力,以及客户服务质量。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优化业务操作流程、规范服务销售流程,但归根结底所有的销售、服务和操作行为都需要依靠一线员工来实现。因此,需要一线员工实现转型,网点转型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才能真正提升网点综合效能和竞争力。
一线员工怎样转型?网点的硬件转型为一线员工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业务操作流程优化为一线员工减轻了操作压力,这是网点转型为一线员工带来的直接利益。与此同时,为了有效提升网点的销售和服务能力,网点转型也向一线员工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求一线员工不仅要关注业务效率与合规,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产品销售与客户拓展。其实质上是要求一线员工也要从操作型向销售型人才转变,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短期来看,一线员工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销售和客户维护的要求。从长期来看,一线员工的行为模式和工作习惯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一线员工为什么要转型?客观地讲,目前一线员工普遍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虽然转型会给员工带来新的压力,但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转型给员工带来的收获都会大于付出。从短期效果角度,总行人力资源部去年就与个金总部联合制定下发了《个人金融一线柜员考核激励指导意见》,明确了对一线柜员的考核要求,突出了对产品销售的考核,强化一线柜员主动服务和营销意识。通过创利提成的方式,把销售业绩和员工绩效挂钩,鼓励一线柜员主动销售产品。从长期发展角度,总行人力资源部已经制定印发了《中国银行境内分行营业网点职位设置和人员配置实施意见(2009
年版)》,在柜员岗位的基础上,网点增设了业务员岗位(综合交易销售岗,对外称大堂经理、理财经理、消贷经理、客户经理等)。建立了最低为一级、最高为六级的业务员/柜员等级体系,一级业务员/柜员对应薪酬等级为十三级、六级业务员/柜员最高对应薪酬等级为八级,搭建了一线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让一线员工在网点转型过程中成长。在现阶段,一定要促进一线员工在网点转型过程中成长,一定要把网点转型与员工成长结合起来。作为网点转型工作的管理者和推动者,首先,要把网点转型给每个一线员工带来的变化和收获讲清楚,统一员工的思想,明确员工转型的方向;其次,要把关于一线员工考核激励政策尽快落实到位,让努力工作和转型的员工获得收益,能够成长;第三,要加强对一线员工销售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指导员工如何转型、如何成长。只有把中行的整体利益与每个员工的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让每个员工在中行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收益和成长,才能动员全行近十万一线员工真正投入到网点转型的巨大变革中,才能真正激发一线员工转型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为提升网点竞争力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第二篇:在过程中成长
在过程中成长,在砺练中提高
——暨江苏省青年教师地理基本功比赛心得体会
胡星荣(江苏省常州市第五中学 213001)
2012年10月23日下午,我来到了美丽的百年名校南通中学,有幸作为常州市代表之一参加了由省教育厅举办的“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围绕专业知识测试、粉笔字、板图板画、即兴演讲、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六个项目的考核,最终荣获省一等奖。从初拿到通知的激动与忐忑,到准备期间的学习与同仁们的帮助,再到比赛时的紧张与坚持,这一路走来,付出很多,同时收获良多,感触颇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在教学生涯中尽快成长,如何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扎实的基本功是关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绩的获得并不是一日而蹴,而是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通过大赛中的各项内容,再反思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我受到很大的启示,现将一点心得体会写出来与同行们共勉。
一、赛前准备,重在积累
1、激动
常州市地理基本功比赛分笔试、微型课比赛、上课比赛、小论文写作、板书板画与模拟教学五轮进行,采用淘汰制,一点点失误也许就会让你打道回府,体育赛事的残酷总算体验到了。经过平时的努力与比赛时的坚持,我获得大市一等奖,取得参加省地理基本功比赛资格,激动!回头想想,市区和大市赛事不仅增长了自己的比赛经验,提高了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理论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更为决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准备
得知道要参加省比赛,我本着虚心学习他人,充分展现自我的心态,利用连同中秋国庆8天长假在内近1个月的时间积极投入到了备赛阶段。我认真阅读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标解读》、《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地理卷)、即兴演讲等书籍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期刊;把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等必修课本阅读了一遍、重点把必修1和必修2的部分章节设计了一遍;重新把近5年来的江苏地理高考说明和江苏地理高考试题从头到尾研究了一遍;找到中国、北美等轮廓图的画图方法,先在宣纸上描,然后坚持在黑板上画,把课本上重要的图表全画了一遍;找江苏省已举行学科基本功比赛的图文视频资料和部分选手参赛后的感言,从其他学科中找到有启发的信息;找到部分地理参赛选手的资料,做到知己知彼;主动寻求常州市第一中学李万龙、朱志刚、常州市第三中学赵裕军、通州高级中学张剑平、安徽淮南二中刘登宇、泰州市兴化一中徐建华、浙江省鲁迅中学耿夫相等老师的帮助„„从接到比赛通知到正式参加省里的比赛的1个月的时间里,平时高
二、高三跨头教学工作很忙,一个萝卜一个坑,上班时间基本没有什么空来准备比赛,我只能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晚上,那段时间练得挺苦的。3.压力
随着比赛的日期的临近,看到比赛最后会分出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所了解的参赛选手基本来自各大市顶级的高中,加上自身感觉一个月的准备并无明显的效果,我压力越来越大。这时候,曾经的高中地理老师于建强老师鼓励我:“你是通过常州大市的比赛层层选拔出来的,就说明你是有实力的。你在常州是怎么比赛的,到南通就怎么比赛!”溧阳市地理教研员贺丹君老师也鼓励我:“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要抱一颗平常心,只要到时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好了。但如果太看重结果的话,也不利于发挥了。”
二、赛时用心,积极应对
在全体选手会议和开幕式结束后,接下来便是紧张有续的6项比赛。1.专业知识测试
10月24日上午8时40分,我和全省各位选手在南通中学崇问楼三楼微格教室进行了90分钟的“专业知识测试”笔试项目。其中20道选择题40分,内容涉及到奥苏伯尔的观点、遗忘规律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雪线、胡焕庸线等地理专业知识;3道综合题30分,内容涉及到请说明高中地理必修
1、必修2和必修3的内在联系、我国分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说明青藏高原对3个地区的影响等;1道试题分析,提供的是2010年全国卷Ⅱ的高考选择题,比较2道选择题设问的差异、教师针对学生错误用一句话概括性回答、类似情景的设置及迁移;1道试题命制,在提供图文资料按照高考要求命题。这块内容自我感觉做的还可以。2.粉笔字
10时20分,26位选手同时进行10分钟的粉笔字比赛,内容是板书唐朝的王之涣的《凉州词》。我自小就练过书法,比较自信,在1米乘以80厘米的小黑板上,一气呵成,没有修改,这块我完成的还是相当不错的。3.板图板画
11时05分,26位选手同时进行15分钟的粉笔字比赛,内容是在1米乘以80厘米的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画中国轮廓图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成过程图。我赛前重点练了大约50张中国轮廓图,所以画时还比较淡定。向斜成山的形成过程图,强调的是“过程”,我还是回忆教材上的一个活动,只画了一张图。画完后交流时,有的老师画一张图、有的画2张图、有的画四张图(背斜、向斜分开画)。这块我完成的也还是可以的。4.即兴演讲
下午13时整,26位选手进行了抽签,依次进行5分钟的“即兴演讲”,题目为“我的职业理想”、“ 黄金周与绿色出行”、“ 捍卫蓝色国土”、“ 因地制宜植树造林”和“世界遗产与地理之美”五者抽签选其一。主要是要让选手以故事为载体谈谈自己对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考、结合地理知识谈谈当前的时事地理热点问题。
本次比赛最难忘的就是即兴演讲。对我而言,也是唯一的一次即兴演讲,因表现欠佳,也是一次失败的即兴演讲。
我抽的签是3号,当站到讲台上,抽的题目是“黄金周与绿色出行”,与准备好的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的演讲资料完全不同,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在准备的2分钟用笔在草稿上写,笔套还掉地上了,加剧了紧张感,看到众多评委,三排、前面2个门角落均有老师,加上摄像机的录制,脑海中突然一片空白,太紧张了。当提醒准备时间结束时,便在不太清晰的思路指导下开讲了,中间由于紧张还有表达不出来的感觉,出现了停顿,时间到,就灰溜溜地离开教室。最大的感受是:前2分钟太短,后3分钟太长。
在走会宾馆的路上,思路感觉突然变得非常清晰,可以从黄金周的现象说起,针对不良现象分析原因,重点阐述绿色出行的措施。当时非常后悔,用很伤心,很伤心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到宾馆后,便去找贺丹君老师拿手机,同时遇到徐州市地理教研员戴申卫老师,2位老师问了些情况,我说表现很糟糕,2位老师安慰我,让我准备接下来的比赛。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房间,给家人打了个电话,告之准备拿鼓励奖了,就在床上躺了半天,心拔凉拔凉的。
到了吃晚饭时间,大部分选手均在讨论即兴演讲。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地理教师如何做好即兴演讲? 5.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10月25日这一天的比赛是最累的。10月25日早晨7点40分,26位选手进入计算机教室进行3个小时的课题为《流域的综合开发》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项目。
电脑上提供的素材包比较丰富,其中有江苏使用的3套地理教材“流域的综合开发”的电子版教材、部分其他相关的图片、长江之歌等几个视频、部分网络资料、教学设计模版„„,如果一个个看下来再备课,肯定来不及的,这只能是自己先构思备课再从中选择使用素材。最终我用了1.5小时进行了教学设计,1.5个小时进行PPT制作,时间相当吃紧。教学设计时我严格按照教学设计流程逐一写下来:课标及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三维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从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小结与作业。课件制作制作主要考虑到要有合适的模板、恰当的导入、图片的截取与选择、设问与活动的设置、亮点的找寻等。我还是完成了,但质量并不是很高。
10点10分,26个选手根据已分的A、B两组,我在第一天开选手会时跟常州另一选手商量后,我选的是A组。13位选手进行顺序抽签,女老师很积极,男老师主动让后,剩下的3张留给了A组3位男选手,我抽的签是13号,最后一个。6.课堂教学
下午13点整两组的第1号选手开始进行 “课堂教学”项目比赛。下午18点30分,A、B两组的三个项目全部顺利结束。经过漫长的半天等待,准备室其他选手均讲完走了,外面天已黑了,到了18点10分我才走进教室,看到底下分散坐了6名评委,我花了近20分钟进行模拟上课,后面还有1个摄像机对着进行网上直播,弄的我还是有些紧张,所以临场发挥自我感觉不是很理想。
在这次的比赛中,总得说来,考场上的每一分钟我都在充分利用,地理专业知识测试试卷上的每一句话我都在仔细斟酌,黑板上的板书板图板画每一笔画我都在精心设计,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我都在用心揣摩,课件制作中的每一张地图我都在合理选择,模拟教学中的设问尽可能考虑到预设与生成„„潜意识中只有一个念头:对得起自己1个月以来的精心准备,对得起所有信任我、关心我、帮助我、鼓励我的人。
全部比赛项目结束后,江苏省中小学地理教研室宴请了全体评委和参赛选手,我和其他选手进行了充分交流。在贺丹君老师的带领下,我也认识了江苏省各地级市的地理教研员和评委老师们,一睹江苏基础教育地理界的引领者,十分高兴。10月26日上午8时30分,全体选手、部分评委以及教研员老师集中在南通中学宏观楼二楼报告厅。省地理教研员于蓉老师主持了闭幕式。首先四位参赛选手代表谈了对本次省地理基本功大塞的感受。接着南京市教研室陆静副主任、江苏省地理特级教师蒋小润老师、省教研员于蓉老师作为评委专家代表作点评。他们对26为青年才俊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高屋建瓴地对比赛中选手们的失误作了指点,并对选手们的未来寄予了厚望。
蒋小润老师提出:
一、板图是否需要?当然不能被替代!要根据需要来绘制,注重生成性目标达成,尤其要注重图的比例、结构、整体。
二、需要关注3个问题:①速度问题:一般画图最好不超过30分钟,也就是背对着学生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时间较长,则需要一边画一边讲;②图幅问题:画图要充分利用空间,尽量画大点,能让教师最后的学生能看清楚;③科学性问题:领土组成要完整,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岩岛等必须画,要有国土意识,充分体现地理教师的素养;关于国界:南海九段线,形状要恰当;关于未定国界,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还有一段。
三、注重细节问题:画图要流畅,粗细选择、不要过尖、过慢;同时要反映地理特点,比如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要画的弯曲,突显峡湾特征;我国杭州湾以南基岩海岸,要画的有曲折,加点表示多岛屿等特征。还要注意图上信息量问题,画背斜、向斜沉积岩的图例要注意。
板画的类型多样,有原理图、模式图、剖面图、联系图、思维导图等。景观图不提倡画,费时间,如果彩色图不清楚,但命题需要还是要画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成过程图画时需要注意的是:①过程即变化,最好用2幅图表示,1幅图也可以,但要用虚线表示;②色彩不要过多,否则会干扰学生注意力,尤其立体图,线条别太多;③色彩搭配要注意搭配,红绿一般不放在一起,重要内容要用彩色强调,白红搭配,少用黄色、淡绿色等;④科学性问题放在首位:向斜成山,顶部的岩层,是已用的岩层,不是颗粒碎屑物质的堆积,一定要画在已有的岩层当中;背斜、向斜要画完整,注意陡缓问题。
陆静老师结合比赛项目提出青年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专业成长:
一、立足岗位求发展:青年教师要注重专业发展,从教学叙事、教学案例等进行研究。怎样写教学目标设计呢?①明确核心概念原理及相关联的知识,构建概念群组;②明确本节课的内容体系,达成课标要求的认知水平;③科学表达外显的行为动词,比如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流域的概念;④要设置在何种条件下达成要求,心中要有学生;④将三维目标融合,其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家人”。案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要注重规范,①要讲清楚案例;②总结规律和方法;③迁移运用。
二、创新方法求发展。比如如何理答?如果常说:很好,不错,回答的不错,这些“好”是基于什么的呢?要关注前概念、先预设,后理答,教学从经验走向科学、走向实证,关注理论的高度,实践的价值。
三、教研合作求发展:现在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教师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教研共同体,要勇于担当与付责任,勤奋是基础。
闭幕式的最后宣读了比赛结果,有5名选手获得了一等奖,8名选手获得了二等奖,8位选手获得三等奖,5位选手获取优胜奖。获奖名单是从优胜奖开始倒过来报的,这段时间真的是本人所经历的最最紧张的时间,心脏跳得都能听到声音,最后当听到自己获得一等奖时,感觉1个月来的辛苦没有白费,走出会场感觉,轻松、惬意。
三、赛后感言,超越自我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我的追求不会停止,学习更不会停止。思考却是长远的,准备比赛的历程是痛苦的,大赛的过程是煎熬的,但我有幸参加比赛,获得的更多。我深刻认识到:基本功是不能靠短时间突击的,要靠平时点滴的积累!参加高规格的比赛,心态是很重要的!我离优秀还很远很远,要学的还很多很多!大赛的砺练让人成长,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夯实基础,坚持学习,更重要的是今后会将比赛的收获带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促使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长。
四、感谢
压力促进动力、动力使我充实、充实让我收获喜悦。我很感谢人生中有这样一次的机会,在大赛中能够品味这种紧张与快乐交集,压力与幸福并存这段丰盈的人生经历。教师基本功比赛结束了,一路走来,要感谢江苏省教育厅能够组织这样公平公正的比赛,感谢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南通中学的周密组织,感谢大赛组委会的辛勤付出,感谢所在的学校——常州市第五中学校领导和同事们,感谢常州地理教研团队众多老师们多年来的关心与帮助!大家的鼓励让我坚持不懈地走到最后。谢谢!
第三篇:零售网点转型之员工怎么做
营业网点转型是商业银行营销产品与提供服务最重要的渠道,因此,针对网点转型的内外部要求、发展方向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网点转型,加强渠道建设,促进价值创造力与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一是加强人员配置,以人才培养促转型。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是网点转型的保证。首先要按照转型网点岗位设置要求,分批分次配足人员。充分认识到网点主任素质提升、网点大堂经理、理财经理及客户经理人员配备的重要性。网点转型成功与否,主任的角色意识到位及能力到位是关键要素之一,网点负责人要加强主动学习、加强自我转型,加快适应新形势、新业务的要求。同时,大堂经理作为客户接触银行的“形象第一人”,在客户关系维护、产品营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大堂经理的专业化、专职化,进一步调整大堂经理职责,将大堂经理定位为“店长”角色,并尝试提高薪酬等级。其次要加强一线柜员的的业务培训与思想教育,实现网点员工由操作柜员向综合柜员转变,打造一支符合转型素质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网点转型首先是员工观念上的转型。转型之初,势必会对员工原有工作模式和固有思维方式造成巨大冲击。为此,应通过晨会、周会、客户营销案例分析、班后交谈各种沟通形式深化员工对转型的认识,逐步变“要我转型”为“我要转型”,让员工认识到唯有“转”,才能“变”,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是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科学考核机制。网点转型工作中应明确各岗位的基本职责,清晰各业务的相关流程,其重点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差别化的服务渠道;以前台为重点,以服务促营销。要使转型工作常态化,关键就是要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并通过明确的考核机制来实现。要以“收入凭贡献、增资凭效益”为原则,逐步建立分条线、分岗位的考核机制,修订完善现有的《客户经理考核办法》、《网点绩效考核办法》、《柜员产品销售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激励考核办法,强化绩效分配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同时要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执行力,根据员工的销售业绩每月对网点及销售队伍进行排名、通报,变员工“等待营销”为“主动 营销”。
三是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网点销售能力。传统的营销方式在基层行已根深蒂固,即 “一人在银行,全家来帮忙”。营业网点、客户经理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目标后,直接发动亲朋好友帮忙完成任务。这种模式在市场营销中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自身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用之不竭。如何针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了解客户对银行产品的需求,把合适的产品推荐给需要的客户; 如何进行公私联动销售,或者把目标客户相对集中在一起,进行精确集中营销等先进的营销模式有待进一步实践。
优化业务流程既包括营业网点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流程的优化,也包括业务操作流程以及管理流程的优化。要大幅削减网点内的后台处理工作,建立集中的后台处理中心,如将网点的事后监督实施统一集中管理;将网点改造成产品销售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将笔数众多的简单交易服务(如存取款、代收代付业务)转移到自助及电子渠道;优化网点网络,通过综合性网点、销售型网点、交易型网点和自助设备的合理布局,改善客户服务。网点要注重整体协作,实行全员营销。改变以往网点岗位人员单打独斗的局面,要团队作战。要统筹制定网点内服务销售方案、对公客户营销方案及走出去营销方案,并根据不同的营销方案制订营销策略,建立网点正、副职、大堂经理、客户经理、柜员组成强大的全员参与的营销团队,改变“网点主任决定一切”的现状。通过运用系统工具,促进转型的深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客户分类、服务分层,真正实现“以产品为中心”的业务操作型管理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营销和服务管理模式的转型。
四是加强IT蓝图建设,构建高效运营体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运行的基础是信息科技。我国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能否转型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能否建立符合监管要求、满足营业网点业务发展和内控管理需要、内外部用户友好的业务操作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我国商业银行应加紧信息科技建设的步伐,逐步缩小与国外先进同业在信息科技方面的差距。在加强信息科技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营业网点的资金清算运营体系、现金管理运营体系、电子银行运营体系、客户信息运营体系、后勤管理运营体系等,构建高效的基于IT系统的商业银行网点运营体系,以抢占市场先机。
五是挖掘、维护、拓展中高端客户,扩大优质客户群体。高中端客户是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是个人业务发展的重要资源。一要充分利用好CRM 系统,筛选梳理,有效识别,专人管理,积极维护,精心培育和扩大优质客户群体,同时以“ 银行卡、电子银行,基金、保险、利得盈” 等方便快捷的结算工具和保值增值 的理财产品为营销卖点,吸引客户并满足客户不同的产品需求,赢得客户的信赖。二要选拔业务素质高,营销能力强的个人客户经理充实到营 业网点,通过一对一专业化的理财服务使高端客户得到充分关注,体验贵宾服务,提高 客户的满意度和贡献度,从而扩大优质客户群体。
第四篇:银行网点转型员工学习心得
银行网点转型员工学习心得
在银行业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客户对于银行网点的不满和期望,以及网点运营效率低下等因素都迫切要求中国银行业对现有网点进行转型。邮储银行为全面提升营业网点优质文明的服务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认真学习现代银行的管理经验,从稳健经营出发,从为城乡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和从事低风险的资产业务起步,通过不断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逐步拓展新业务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队伍的现状,确定网点转型培训重点和方向,确定培训对象和内容,制定和落实好培训计划,积极引进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改善员工的知识和专业结构,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逐步适应邮储银行的发展需要。尽快提升零售网点销售能力和客户满意度,实现网点功能全面转型的根本转变,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1、加强领导。
网点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网点功能的提升,实现网点功能由原来的交易核算主导型向营销服务主导型转变。把推进网点转型作为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提高网点的营销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乃至撬动全行业务转型,实现工作目标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对网点转型的内容、步骤、目标和要求都进行明确,为网点转型提供科学依据。
2、坚持原则。
坚持优化布局、提高效益原则。本着“稳定乡镇网点、整合县城网点、优化城市网点”的思路,合理调整网点布局,提高网点的创效能力。根据不同的区域和经济条件,加强对基础网点和自助网点进行建设,重点建设一批能吸引和稳定高端客户的优质服务网点。各部门要对网点转型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和评价考核 对执行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以确保网点标准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通过网点形象建设工作促进网点功能的提升。在发挥网点布局优化、功能分区、统一形象、设备设施投放等硬件建设措施的同时,要与网点分类分级管理、业务流程优化、客户分层服务、岗位和劳动组合优化、网点文化建设等软件转型措施结合起来同步推进。
3、建立机制。
转型是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增加产品销售,但转型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内控制度建设、规章制度的落实和风险理念的教育,甚至以牺牲风险来增加服务的便利性,则有可能导致转型的失败。因此,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狠抓制度落实和按章操作,建立先进的风险控制文化和合规文化,对网点营业环境规范、仪容仪表规范、大堂经理、柜员、自助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管,督促网点整改,巩固转型效果。
4、完善措施。
通过专业的、贴心的服务,去赢得客户,留住客户,营造从上到下重视文明标准服务的氛围,全面推广使用个人客户服务信息计算机维护与管理,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确保我行网点转型服务质量能有一个根本性的提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网点的服务营销模式,实现服务标准化和客户体验的一致性,以提高产品销售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网点功能的全面转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第五篇:城市在企业搬迁过程中转型
城市在企业搬迁过程中转型
2006-9-20 5:40:44 9月10日,“2006中国沈阳国际旅游节”盛装开幕。这一天,在城市的东部,世博园传来喜讯:在不断刷新纪录后,9月10日这天入园人数又创纪录地达到了900万人次。按照这一速度,到世园会闭幕,完全可以突破1200万人次的目标。
而在城市的西部,另一件喜事的发生却是在不知不觉中:不管是老沈阳还是外地客,人们都会惊喜地发现,过去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的老工业区,已被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一座座鳞次栉比的高楼、一个个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住宅小区所取代。
一东一西,两件不同内容的喜事,却都述说同一个事实:一座老资格的工业城市正在“东搬西建”的战略举措下,悄然实现着城市转型。
城市发展奏响“西进序曲”
从今年6月份开始,平日就车辆来往穿梭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路更加热闹,各种重型车辆拉着形状各异的机械设备开进沈西工业走廊装备制造业核心区。正在实施搬迁改造的沈阳机床集团新厂区,就建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在浅黄色新厂房和鲜花的映衬下,新厂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现代化企业景象。
2001年,沈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从重化工业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变的发展定位,在城市空间布局上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对传统工业布局实行大规模的重组再造。市领导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空间格局不断拓展,各种资源持续整合的过程。
方略已定,就看如何落实。在具体打法上,沈阳市一改过去对企业进行单体改造的做法,他们在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企业整体搬迁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铁西区工业企业实施区域性的整体改造,即企业整体或部分搬迁,浓缩成一句话就是“东搬西建”,就是铁西老区通过体制创新、通过异地搬迁、通过合资合作、通过转属转制来使企业做大求强,同时也为城市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铁西区要成为沈阳工业实力最强、企业单体规模最大、企业数量最多、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城区!2002年初,铁西区成立了工业改造指挥部,统筹工业改造事宜。为了整合资源,加快铁西区企业的区域性整体改造和企业搬迁的步伐,2002年6月18日,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铁西区和邻近的张士开发区合并,把铁西区的企业全部搬迁到张士开发区,形成一个新的制造业基地,再将铁西区打造成一个以贸易、金融为支柱产业的服务业新区,这样既解决了铁西区的污染问题,又提升了铁西工业的档次。
搬迁需要资本,在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上,铁西区通过土地置换,解决搬迁资金来源。为了提升土地价值,完善城市功能,铁西区财政投入3亿多元,植树100多万株,绿化土地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还建造了齐全配套的基础设施。同时,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了鼓励和支持企业易地搬迁改造,还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易地搬迁企业的自来水增容费减收10%;电力联建费由开发区给予每千伏安50元的补贴等等。
环境和政策的杠杆撬动了众多企业搬迁的热情。今年,铁西新区将重点建设台湾工业园、浙商工业园、闽澳工业园。另外,40多个大企业将集中搬迁到开发区,其中包括沈阳鼓风机集团、沈阳阀门厂、沈阳机床集团、沈阳机车车辆厂等。新厂房、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通过脱胎换骨式的整合改造,沈阳装备制造业将在一个新起点上起飞,这里将分别建设世界级的机床制造基地和国内领先的通用机械研发基地、散料输送设备制造基地、矿山建材机械成套装备制造基地。
企业搬迁瞄准“壮二活三”
在企业“东搬西建”过程中,铁西新区探索出一条“壮二活三”新路。他们一方面将一大批国有企业从铁西区搬迁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置换下来的土地资金用于企业转制和更新改造;另一方面在铁西老城区集中发展第三产业。三产的商贸服务业为企业搬迁提供了建厂、国有企业并轨、偿还债务等改革的成本,同时也提供了就业的成本。
企业搬迁不是简单的位移,而是走出了一条重获新生之路。人挪活。搬迁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沈阳华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沈阳纺织机械厂,过去企业连年亏损。现在,企业搬迁到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多年的体制包袱和矛盾被化解,企业扭亏为盈,生产经营和职工工资蒸蒸日上。沈阳第一印染厂是一个停产5年的企业,通过搬迁,下岗职工实现有效并轨,社会保障得以落实。破败的工厂在开发区新址变成了花园式的企业,一下子吸引来美国、韩国等众多外商的青睐。
据统计,到去年年底,通过企业“东搬西建”,铁西新区共搬迁企业159户,腾迁土地面积399万平方米。通过“东搬西建”,不仅促进了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推进了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筹集企业改革成本35亿元,还全面清除了企业发展障碍,促进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像沈阳机床、沈阳重型、沈阳矿山机械等国有知名大企业,在扩大发展空间、实现产业升级中进一步做大做强;而一些停产和半停产的企业,也经过脱胎换骨后得到了“新生”。
在搬迁重建中,沈阳市和铁西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十五”期间铁西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4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9.5亿元,直接利用外资完成6亿美元。不仅如此,全区还开始建设10个年产值在5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规模和集聚效应。靠铁西新区这个“龙头”拉动,2005年,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288.6亿元,连续三年实现了持续增长。通过搬迁,沈阳市建设“沈西工业走廊”的思路更加明晰。这条走廊东起铁西“三环”,西至辽中县城,南起浑河,北至秦沈高速铁路,规划总面积850平方公里,建设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重化工业基地。
通过“东搬西建”工程,铁西新区在实现“壮二”的同时更实现了“活三”。他们利用工业企业搬迁腾出的土地,在老区重新布局商业项目,全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改变铁西老城区工业旧面孔。如今,在铁西新区建设大路以北,昔日黑烟滚滚、烟囱林立的厂区如今正被一片新崛起的汽车贸易带所取代,奇瑞、别克等品牌汽车专卖店一家接着一家。随着家乐福、大福源、家世界广场等现代商贸项目的落户,铁西区的城市功能、生活及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铁西新区规划建设“一区、两馆、三园、五街、五带”,全力将老城区打造成为现代商贸服务区。“一区”即兴工中央商务区,除在建的47个大型服务业项目外,再规划开发建设3000平方米以上的规模项目30个,总投资37.8亿元。“两馆”即体育馆、工业展览馆。“三园”即神羊游乐园、森林公园、海洋乐园。“五街”即兴工时尚休闲产业街、兴华新兴产业街、兴顺商业街、保工家具建材街、重工文化体育产业街。“五带”即北一路物流、北二路汽车贸易、北四路专业市场、建设大路商贸景观及沈辽路商贸产业带。围绕这个规划,未来五年,铁西老城区将新建200个商业项目。
工业城市迈向“绿色转型”
今年年初,从南京到三好街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工作的康勇先生在铁西区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面对记者为何选择离单位较远的铁西区,他道出缘由:“这里房价适中,更重要的是居住环境很好,和我的家乡没什么两样,我挺喜欢沈阳。”
沈阳市民也深有同感:如今的铁西区马路变宽了,烟囱不见了,花园绿地增多了。在搬迁污染企业的同时,一个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园不断出现,市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休闲和娱乐场所。
沈阳这座昔日的工业重镇,不仅要打造成现代都市,还在努力为自身营造一个绿色的、人性化的生存空间。过去,铁西区聚集了沈阳市75%的企业,污染极其严重,环境破烂不堪。从2001年开始,沈阳市对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按照有进有退原则,大规模整合相关产业,淘汰落后企业,退出重污染企业。在短短几年间,全市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过去下降了22%,沈阳空气的优良指数也节节攀升,达到了317天,创历史最高水平,水质的达标率更是100%,2005年,沈阳城区绿化覆盖率更是创纪录达到40.05%,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成为首次摘取世界园艺博览会主办权的北方城市。郁郁葱葱的森林,精巧别致的园林,过去在南方常见的这些美景如今却傲然出现在沈阳。
通过“东搬西建”战略,现在的铁西新区在不断把新型装备制造业等工业基地向西延伸的同时,也把洁净的适宜人居的空间留给了市民。沿着铁西区成功的发展思路,在全市进行工业布局调整,沈阳市正在成长为一座越来越美丽的花园城市。重视环保,不仅为沈阳换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使沈阳跻身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的行列。
在此基础上,沈阳市积极向外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整合重点空间,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围绕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划,打破城乡分割,整合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空间发展格局。一位沈阳市领导说,铁西区企业“东搬西建”的经验给了城市管理者以启发。一些城市中心区域转换成金融商贸等第三产业和居住区,规划“南北金廊”和“东西银带”,在城市南北中轴线上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浑河两岸的生态旅游景观带,构筑起沈阳城市未来发展的大“十”字形框架结构,从而扭转了传统的以工业生产为中心的城市总体布局。在城市东部,以休闲度假为特征的经济区域正在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