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1、24和8,()是()的约数,()是()的倍数。
2、在1、2、3、9、24、41和51中,奇数是(),偶数是(),质数是(),合数是(),()是奇数但不是质数,()是偶数但不是合数。
3、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2,这个数有()个约数。
4、21的所有约数是(),21的全部质因数有()
5、一个合数的质因数是10以内所有的质数,这个合数是()。
6、a=2×2×5 ,b=2×3×3,a、b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7、a与b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8、20以内,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是奇数但不是质数的数是()。
9、把171分解质因数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任何自然数都有两个约数。()
2、互质的两个数没有公约数。()
3、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4、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5、因为21?=3,所以21是倍数,7是约数。()
6、质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7、因为60=3??,所以3、4、5都是60的质因数。()
8、8能被0.4整除。()
9、18既是18的约数,又是18的倍数。()
10、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1、因为8和13的公约数只有1,所以8和13是互质数。()
12、所有偶数的公约数是2。()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第一个数能整除第二个数的是()
(1)0.2和0.24(2)35和5(3)5和252、下面各组数,一定不能成为互质数的一组是()
(1)质数与合数(2)奇数与偶数
(3)质数与质数(4)偶数与偶数
3、把210分解质因数是()
(1)210=2×7×3×5×1
(2)210=2×5×21(3)210=3×5×2×74、两个奇数的和()
(1)是奇数(2)是偶数(3)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5、如果a、b都是自然数,并且a÷b=4,那么数a和数b的最大公约数是()。
(1)4(2)a(3)b6、一个合数至少有()个约数。
(1)1(2)2(3)
37、6是36和48的()
(1)约数(2)公约数(3)最大公约数
8、有4、5、7、8这四个数,能组成()组互质数。
(1)3(2)4(3)
59、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奇数,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是()
(1)质数(2)奇数(3)偶数
10、下面各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是()
(1)84(2)8.4(3)0.611、下列各数中,同时能被2、3和5整除的最小数是()
(1)100(2)120(3)30012、8和5是()
(1)互质数(2)质数(3)质因数
13、已知a能整除23,那么a是()
(1)46(2)23(3)1或2314、如果用a表示自然数,那么偶数可以表示为()
(1)a+2(2)2a(3)a-1(4)2a-
115、一个能被9、12、15整除的最小数是()
(1)3(2)90(3)180
能力素质提高
1、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3,最小公倍数是30,已知甲数是6,乙数是()。
2、一个数被6、7、8除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
3、有9、7、2、1、0五个数字,用其中的四个数字,组成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四位数是()。
4、某公共汽车始发站,1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2路车每10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12分钟发车一次。这三路汽车同时发车后,至少再经过()分钟又同时发车?
渗透拓展创新
1、五1班同学上体育课,排成3行少1人,排成4行多3人,排成5行少1人,排成6行多5人。问上体育课的同学最少多少名?
2、小红在操场周围种树,开始时每隔3米种一棵,种到9棵后,发现树苗不够,于是决定重种,改为每隔4米一棵,这时重种时,不必再拔掉的树有多少棵?
第二篇:北师大版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20% 1.2.5小时=()小时()分 5060平方分米=()平方米 2.24的约数有(),把24分解质因数是()3.分数单位是 1/8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4.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合数,这个分数最大是(),如果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1。5.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3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平方分米。6.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框架长6厘米、宽4厘米、高()厘米。7.A=2×3×5,B=3×5×5,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8.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倍,它的体积扩大()倍。9.4/9与5/11比较,()的分数单位大,()的分数值大。10.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其中一个数16,另一个数是()。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0% 1.下面式子中,是整除的式子是()① 4÷8=0.5 ② 39÷3=13 ③ 5.2÷2.6=2 2.在2/
3、3/20和7/28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① 3个 ② 2个 ③ 1个 3.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① 奇数 ② 偶数 ③ 合数 4.A=5B(A、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 A 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 ② A 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 ③ A能被B整除,A含有约数5 5.在10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① 1/9 ② 1/10 ③ 1/11 6.已知a>b,那么2/a与2/b比较()① 2/a> 2/b ②2/a < 2/b ③ 无法比较大小 7.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这两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有()① 2个 ② 4个 ③ 6个 8.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① 体积减少,表面积也减少 ② 体积减少,表面积增加 ③ 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 9.用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每张长12厘米,宽8厘米。要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小需要这种长方形纸()。① 4张 ② 6张 ③ 8张
10、一根6米长的绳子,先截下1/2,再截下1/2米,这时还剩()① 5米 ② 5/2米 ③ 0米
三、计算题:28% 1.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分米)4% a=8 b=5 c=4 2.脱式计算(能简算要简算)12% 6/7+2/15+1/7+ 13/15 19/21+5/7-3/14 2/3+5/9-2/3+5/9 8/9-(1/4-1/9)- 3/4 3.求最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4% 24 和36 18、24和40(只求最小公倍数)4.文字题 6% 5/9与7/18的和,再减去1/2,结果是多少? 一个数减去7/15与7/30的差,结果是2/3,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四、应用题:30% 1.一块地,其中1/5种玉米,1/6种青菜,其余种西瓜。种西瓜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某班男生24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多少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3.学生参加环保行动。五年级清运垃圾3/5 吨,比六年级少清运1/8吨。五六年级共清运垃圾多少吨? 4.一块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铁板,把它的四个角分别切掉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然后焊接成一个无盖的盒子。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5.一辆汽车,前3小时共行192千米,后2小时每小时行58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答案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Wān yn su diān diān1、秋天的早晨,我来到郊外,()的小路两旁是稻田,麦()沉()
rě l的,()得许多小麻雀来忙()。
chuāi gou2、星期天,我怀()妈妈给的钱,按妈妈的要求去采(),我先到菜
sun zhī c jing
市场买了大()和()麻,又到超市买了陈()和()
gāo ch chǎo
油,最后又去买了蛋()。回到家,妈妈已经在()房()菜,wn
还做了我最爱吃的小()子。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加上_____线。(4分)
枯萎(kū gū)倚靠(yī yǐ)颤抖(zhn chn)藐视(mǎo miǎo)
黝黑(yōu yǒu)颈项(jǐng jng)蒙古(mng měng)笨拙(zhuō zhu)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然大波 莫()其妙()定自若 闻名()迩
翠色()流 惊慌失()视死如()斩()截()
兴高()烈 刻骨()心()之度外 临危不()
四、选词填空。(8分)
激动 感动
1、听了英雄的事迹,我们的心情都很()。
2、英雄的事迹使我们非常()。
不由自主 身不由己
3、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常常()地想起我的老师。
4、闻到香味,小刚()地凑了过去。
五、记忆积累。(14)
1、接天莲叶无穷碧。
2、,一览众山小。
3、操千曲而后晓声。
4、,梅花香自苦寒来。
5、五岭逶迤腾细浪。
6、根据要求各写一句名言警句。
(1)含有虚心好学地:
(2)含有一心为国:
六、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14)
1、听了他的英雄事迹,我感动得直流泪。(反问句)
2、可爱的狐狸轻松自在地在屋里踱来踱去。(缩句)
3、夏天的北戴河是一年中的旅游旺季。(修改病句)
4、仿写句子。
(1)是刀在剥皮吗?是火在烧身吗?是剑在剔骨吗?是针在穿心吗?
(2)如果我是一棵大树,我就为人们撒下一片绿荫;
如果我是;
如果我是。
七、让我说。(8分)
奶奶养了两年的的一只小花猫丢了,奶奶非常难过,其实你也很喜欢那只小猫,心里也难过,但是妈妈把劝慰奶奶的任务交给了你,你想怎样
去劝慰奶奶?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一)6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 哪儿很快地生根发
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段话中爸爸不仅描写了白杨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还表现了白杨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哪儿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不管不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为什么会由微笑变得严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能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
?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了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然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哇爷
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透不可。其实,这就是
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就应该这么煮
。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书上的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啊!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
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爷爷说的煮书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爷爷告诉我应该怎样煮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理解。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写作。(25分)
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心里话,看后你肯定会想到与这些心里话有关的人或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把你想到的写成一篇45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
自拟。
1、与其嫉妒别人,不如用实际行动超越别人。
2、沙堆是一粒一粒积成的,学问是一点一点积累的。
3、拥有父母的关心,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情。
4、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5、学习不仅要认真,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试题答案:
一、1蜿蜒 穗 甸甸 惹 碌
2、揣 购 蒜 芝 醋 酱 糕 厨 炒 丸
二、kū yī chn miǎo yōu jǐng zhuō
三、轩、名、镇、遐、欲、措、归、钉铁、采、铭、置、惧
四、1、激动
2、感动
3、身不由己
4、不由自主
五、1、映日荷花别样红
2、会当凌绝顶
3、观千剑而后识器
4、宝剑锋从砥砺出
5、乌蒙磅礴走泥丸6、7略
六、1、听了他的英雄事迹,我怎能不感动的直流泪呢?
2、狐狸踱来踱去。
3、北戴河一年中的旅游旺季是在夏天
4、略
七、(一)
1、适应能力强 坚强不软弱
2、略
3、因为爸爸在为孩子们讲道理(二)
1、。,?,2、把书读透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把书读懂、读透,写的时候才如鱼得水。(意思对即可)。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教学工作计划
沐陂小学五年级组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教五年级,共有学生74人,男生40人,女生34人。该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平时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是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加上某些同学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和班上的学习风气不太浓,所以数学成绩进步不是很明显,该班也有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平时学习比较懒惰,加上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所以数学成绩比较差,针对的数学教学现状,本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继续让学生保持学生习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的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
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
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
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
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
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
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
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
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
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
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
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
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
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辅优补困
通过以优带困、以优帮困的活动,使优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让学困生去赶队,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四、课时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
(一)8课时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5课时左右
2.求平均数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
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5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
整理和复习2
(三)约数和倍数17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2
2.能被2、3、5整除的数3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3
4.最大公约数5
5.最小公倍数2
整理和复习2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
1.分数的意义6
2.真分数和假分数4
3.分数的基本性质2
4.约分和通分6
整理和复习2
实践活动:数字与编码1课时 机动1课时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左右 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课时左右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左右 整理复习2课时左右
(六)总复习5课时左右合计大约80课时左右
第五篇: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德政镇中学
试题分析:
这次考试是120分制、120分钟考试时间、闭卷。内容覆盖了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的第十六章至二十章所有知识点。题型丰富多样,包括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本试卷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平均分为 57,及格率为 10%,优秀率为3.33%,最高分为 103分。最低分12分。下面从及格率、优秀率、存在问题几方面分析如下:
第一题填空面向全体,注重双基。这是本次试卷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从上面的得分率也不难看出。其中第1、2、3、4、5、6题是基础知识,对二次根式、一次函数、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等知识的考察,学生做得不错。7小题是一道“坡度”很好的题,用到了旋转及勾股定理,学生理解不深造成错误。8、9、11小题学生做得较好。10小题用到二次根式化简,学生马虎出错的较多。本试卷解决了以往新课教学要求一般而中考要求又较高之间的矛盾,同时卷中能力题型的多次出现,对实施数学素质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既有利于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也有利于数学学习的减负。
第二题选择6个小题,试题形式多样,渗透数学思想,一方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注意对新课程教学的导向性。第1个是正方形定义的填空,学生做得较好。2小题是自定义计算,学生出错较多,还需要多加练习。3小题考察方差知识,学生做得不错。第4是折叠平行四边形纸片计算线段的长,通过识图来解答计算题或应用题。这是本次试卷的亮点题之一,学生失误较多,说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不好。
5、6是一次函数,学生失误较多。
第三题解答题失分率较高。主要问题1小题计算题6分,马虎失分的考生不少,计算能力不到位。2小题这类题对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并不高,但要求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并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将实际背景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即建模)这一点也体现在大题上,然后用所学知识画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因答案要求不高,为考生节省时间去解答其他考题。这类考题引导我们教师在平时要注重基础,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参与而学得知识,从而学会分析,学会学习,加强画图能力的培养。学生证明过程书写不规范,逻辑关系混乱,说明几何训练在教学中有所忽视。3小题的一次函数填空大部分不错。4小题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出错很多,看来还需要多多加强训练。第5小题考察了数据的分析,主要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知识学生做得较好,(2)小题要求学生说理,有些同学说理不是以概念为依据而是乱写一通不得要领,说明概念教学仍不能忽视。6小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线段的位置关系的证明,学生得分不高,小题是开放题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问题多,有80%的学生不知如何做,这说明开放性、操作性习题的训练仍是今后数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出现失误较多。逻辑推理能力有待训练和提高,表现在第6题中,做题过程不能做到步步有据,过程严密,无形地被扣掉分值。
存在情况:
1、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好,缺乏学习目的,譬如学习的知识点非常容易遗忘而影响继续学习、老师在堂上讲解多遍的知识点,考试时仍然不会做;
2、书写格式不规范,过程不详细、潦草,对条件的因果表达还存在相当的缺陷,对几何知识掌握极度不扎实;
3、对相当的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练习量没落实到个人。今后教学建议:
从试卷和学生答题中等到的启发和建议。
今后应重视应用题教学,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我们的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注意转变传统的学科体系观念,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重视实际、关心社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重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中的推理不仅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演绎推理方式,而且包括观察、试验、猜想、探索、调整等合情推理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前者受到了重视,后者仍是数学教学中有待加强的环节。我们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当作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选配或设计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鼓励学
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从数学探究的角度,对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理解和运用等方面加以引导和培养,使学生逐步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进行交流与反思;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渗透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强调教育的价值,初步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加强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重视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重视数学基本方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