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支农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5 12:1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贷支农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贷支农情况汇报》。

第一篇:信贷支农情况汇报

XXX农村合作银行信贷支农情况汇报

近年来,XXX银行紧紧围绕支持“三农”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扎根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的优势,积极运用金融服务工具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资金需求,有力地支持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采取“抵押+联保”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据统计,XXX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都是中小企业,而且均分布在农村,是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渠道。但是,这些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落后、资金不足等因素,获得贷款相对困难。为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发展,我行紧紧围绕县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适时调整信贷思路,多法并举,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是成立了企业业务部专门负责经营小企业的贷款,建立起市场营销、授信审批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贷款服务体系。二是实行一次授信、周转使用。对抵押物充足的企业,采取最高额一次性抵押,5年内循环周转使用,随借随贷,简化了贷款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对抵押物不足的企业,采取“抵押+联保”方式,先抵押、后联保,切实满足龙头企业生产发展所需大额资金需求。

三年来,我行共对户小企业客户进行了贷款授信,全县家工业规模企业中,已有家企业与我行建立了信贷关系,累计发放小企业贷款万元。到2011年6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万元,是三年前的倍。上述贷款的及时发放,基本满足了我县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促进了小企业的发展。

(二)采取“公司+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贷”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贷款需求呈现由农户向公司、个体工商户和专业大户集中的特点。针对这一新特点,XXX 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公司+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信贷资金向种、养殖业大户倾斜的模式,重点支持了XXX县高山蔬菜、茶叶和蚕茧等特色农业的发展,推进有一定品牌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一是通过农户联保贷款支持农村产业带头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户的方式合理配臵信贷资源。积极引导农村产业带头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联保小组,向入组农户发放联保贷款,实行小组总额控制,一次核定、逐笔发放、周转使用。如石关支行实行不同经营项目的农户交叉担保,利用联保贷款支持高山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合理运用信贷资金,向有技术、有经营能力的种养大户倾斜,力争做到“扶持一户、带动一片”。

二是通过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会员的办法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三年来,我行累计发放农户联保贷款万元,成立农户联保小组个,现有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通过我行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目前,以茭白为主的高山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化、产业化、产销一体化的支柱产业特色正在形成,一批蔬菜专业乡、专业村也应运而生,(三)采取“农户小额信贷+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1、大力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一是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行责任制,包点信贷员为第一责任人,收集补充农户基本资料,对农户的经济实力、经营能力、诚信状况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同时,建立电子档案。二是据实评定信用等级,合理确定限额。在认真收集农户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由支行负责评定农户信用等级,核定限额,原则上“优秀户”控制在20%以内,限额上控制在:“优秀”户2万元以内,“较好”户1万元以内,“一般”户5000元以内。

2、认真做强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一是通过金融服务“家家到”活动,要求各支行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明确目标,一户一策的制定营销计划,建立台账,把他们做为生息大户进行培养。二是建立个体工商户经济档案,由信贷员负责收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重要资料,要求有固定经营场所,租赁场所的要收集租赁合同,自购的要收集房产证等资料,建立个体工商户经济档案,同时,建立电子档案,评定信用等级,进行授信,合理核定额度,颁发贷款证。

目前,我行各项业务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到2011年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各项贷款余额达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今年上半年净投放贷款万元,占全县贷款净投放总额的%,累计发放贷款万元,是名副其实的支农主力军。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行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充分发挥着地方农村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特别是对提高农民收入,支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但还存在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资金与支农贷款发放之间的矛盾。我行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小额农户贷款又主要以现金形式发放,形成派生存款的机率很小,加之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民间借贷对资金的争夺和资金分流,使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导致农合行存款增长困难,严重制约了进一步支持“三农”的能力。

2、农业贷款高风险与贷款风险管理之间的矛盾。一是由于部分

农民素质较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等原因,导致农户信用贷款易放难收。二是贷款的投放对象主要为农户和农业,而农业本身属弱质产业,农民属弱势群体,其抗御风险能力相当脆弱,受自然灾害及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一旦农业受灾和市场波动,必然会导致农民收入减少,削弱还贷能力,形成贷款风险。

3、农村担保难与贷款风险管理之间的矛盾。贷款审慎经营原则要求每一笔贷款都应优先考虑资产的安全性,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措施。但是,由于农户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要其提供符合《担保法》规定的抵押物真是少之又少,在实际工作中,就造成了需要贷款的农户无法提供担保,不需要贷款的农户不愿提供担保的现象。形成了农民因为无法提供担保贷不到款或转向靠民间借贷,甚至是高利贷,来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另一方面信贷人员在不违反行业监管的情况下,也不愿适当降低贷款担保条件来满足农民合理贷款需求,从形式上影响了支农贷款的投放。

4、支农贷款高成本与贷款收益之间的矛盾。一是成本高。目前,我行农户贷款覆盖面广、贷款额度小、贷款户数众多,致使农户贷款业务量大、业务费用多、成本高。二费用大。是随着外出打工人员逐年增加,人员流动大,增加了贷后管理工作的费用。

三、建议

农合行服务对象是“三农”,农业是高风险弱质产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而我县地处大别山腹地,自然条件恶劣,洪灾、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农合行正常经营和信贷资产质量。因此,需要各级、各部门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一)建议政府加大对公存款支持力度,财政性大额资金和涉农资金需要开户时,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等,希望财政和

相关部门要优先考虑到农合行开户,进一步壮大农合行的资金实力,支持农合行更好、更强的服务“三农”。

(二)建议政府大力推动农村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对农民发展农业提供一定的保障,转移和减少农业贷款风险,降低农合行发放支农贷款的风险。

(三)建议降低“涉农”贷款发放奖励中不良贷款率的考核标准。目前实行的涉农贷款奖励标准其中一项条件为“不良贷款率低于3%”,这与涉农贷款的高风险性存在矛盾,建议提高标准到7-8%,以提高农合行发放支农贷款的积极性。

(四)建议政府完善金融考核政策,在考核增长幅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市场份额、存贷款基数和净增长额等因素。

(五)建议政府加大财政奖扶力度,最近,周边县出台政策,对农合行承担的涉农资金补贴发放工作按每户5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用于农合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优化涉农金融服务。希望县政府也能参照周边县市给予类似奖扶政策。

(六)建议继续执行税收减免政策。2006年-2009年,国家对信用社实行了税收减免的政策,这三年,也是我行大发展的三年,支农能力、抗风险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建议国家延续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政策,并将减免的税款作为核销支农贷款损失的资金来源,实现农合行又好又快的发展。

(七)建议设立农村信用担保公司,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解决农村担保难问题。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三日

第二篇:小额信贷支农工作总结

2009年小额信贷支农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小额信贷支农工作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不断加大农村小额贷款投放力度,大力扶持农村劳动者实现成功创业,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截至目前,今年全县累计为农户发放各类小额贷款19765.6万元,其中,通过邮政储蓄银行发放贷款700万元,农业银行发放贷款810.2万元,扶贫互助资金投放339.4万元,小额担保贷款1045万元,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贷款16871万元。重点扶持农村种植、养殖业的发展,2009年全县共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8.5万亩,总产量27.6万吨,产值17160万元,人均蔬菜收入4290元,比去年增长32%。全县8个乡镇52个行政村的8530户农户的从事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占行政村数78.8%,占全县总农户的85.4%,从事劳动力达1.7万人。

一、以小额担保贷款为依托,大力扶持农村劳动者实现成功创业

一是县委、县政府把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做为促进全县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专门成立了太白县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小额-1-

担保贷款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二是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我县实际情况,将全县农村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全部纳入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实现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在我县的全面覆盖。三是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制订了《创业人员自行贷款贴息办法》,扩大了政策覆盖范围、取消多种限制、放宽标准限额,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没有涵盖的种植业、养殖业,特别是对经营客货运输车辆也纳入了自行贷款贴息政策扶持范围。四是针对农村群众因地制宜创办农家乐出台了相关政策,农户创办农家乐大都存在一些手续不健全、资金缺乏等现象,鉴于此类情况,破例先为他们解决资金问题,扶持他们将农家乐办起来,在经营过程中再完善相关手续,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2009年,全县经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担保发放贷款167户,1045万元。其中扶持外出返乡农民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85人,发放贷款542万元,直接带动就业258人,扶持农村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创业79人,发放贷款457万元,扶持创办小企业2户,发放贷款60万元,为从事种植、养殖的农户办理自行贷款贴息4户,贷款本金为25万元。

二、以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发展

一是严格按照村级申请、乡镇推荐、县级评审、公开竞争、择优启动的工作程序,确定了咀头镇牛家沟等21个村为2008年和2009年试点村。在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的基础上,建立互助资

金协会21个,选举协会理事会人员63名,监事会人员66名,健全了管理队伍,办理了社团证、机构代码证,刻制了协会公章和财务专用章,落实了办公场所,建立了管理制度,健全了核算体系。项目覆盖农户2409户(其中贫困户1250户),入会会员1939户(其中贫困户1146户),占总户数的80.5%,协会资金总量47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59万元,社会捐赠15万元,群众缴纳基准互助金102万元)。共为1108户会员发放生产借款339.4万元,扶持种植蔬菜6300亩、新建拱棚320座、养殖畜禽2730头(只)、栽植杂果4360亩。二是为了充分发挥到户扶贫贴息贷款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今年3月初制定了工作方案,抓住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在省、市项目资金计划尚未下达的情况下,提前下达了2000万元贷款计划。经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向贫困户发放到户扶贫贴息贷款2140万元,扶持1493户群众发展“一村一品”生产,种植蔬菜9257亩,养殖畜禽3.3万头(只),新建蔬菜拱棚1203座,种植果药3000亩。

三、以发放惠农卡及富秦家乐卡为平台,加大农村小额贷款投放力度

一是县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及时成立了惠农卡、家乐卡和农户小额贷款投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以各营业机构为单位,成立了3个推进工作小组,农行采取机关部门包抓1-2个机构的方法,每周至少派1人次到包抓机构,并根据工作需要,利

用周末休息日,至少派2人到包抓机构协助开展工作。二是在对全县经济进行全面细致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制订了《太白县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办法》,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确定了“卡”发放和农户小额贷款对象。三是积极探索实施对农户小额贷款实行国家公职人员担保、农村种养殖大户提供担保、信用村信用户做担保、村组资金做抵押担保、保单存单质押、“公司+农户”、“信用村+信用户”等多种担保贷款模式。四是在惠农卡区域发行的基础上,农行由县城周遍农村逐步向各乡镇辐射和延伸。信贷工作人员从今年3月开始积极深入到各乡镇村组与农户见面,开展全面细致的贷款调查摸底工作,力争将贷款发放到生产经营能力强、信誉良好的农户当中,做到有的放矢。五是根据我县蔬菜种植面积大的实际,有针对性地以嘴头地区的塘口、蒿谷堆、凉峪等8个村组农户为重点发放对象,坚持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情况,现场测评打分,并根据本区域经济特色及农户需求,积极发放贷款,重点支持了种植业、养殖业、农户购买农用车辆及农机具等。六是开展“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增强农民诚信意识,争取在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额度、简化贷款程序上给予最大优惠,并对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期限放宽”的政策。从而加快惠农卡发行和农户小额贷款投放进度。七是设臵设立了农户贷款专柜,信用户凭本人贷款证和身份证即可随时到柜台办理贷款,并且每周开

展 “农户小额贷款服务日”活动。今年,农行累计发放惠农卡

7731张,激活7731张,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492户597万元,发放扶贫贴息到户贷款199户213.2万元,涉及嘴头、鹦鸽、桃川、靖口等乡镇。信用社年内发行“富秦家乐卡”达到401张,卡贷款余额830万元,累计发放支农贷款16871万元,其中发放蔬菜贷款1600万元,支持种植各类蔬菜5.57万亩,支持蔬菜大棚、弓棚170座,培植食用菌11.3万袋;发放药材贷款150万元,支持种植各类中药材1200亩;发放杂果业贷款60万元,支持发展杂果林670亩、经济林100亩;发放畜禽养殖贷款840万元,发展养牛572头、猪9730头、羊4500只、鸡27000只,发放特色养殖贷款23万元,饲养林麝65头、养蛇300多条,驯养野猪120多头。

通过以上举措,我县农村小额信贷工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我县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村小额担保贷款基地已初具规模。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以农村小额担保贷款基地为依托,使小额信贷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难点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难点与对策

作者:戴新铭 房 琳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2期

[摘 要]中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农村和农业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农村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特殊性,农村信用社绝不是一般的金融企业,对“三农”的扶贫、救灾等发展经济,保障稳定的任务,仍然只能由农村信用社来承担。文章对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支农途径。

[关键词]农村经济;信贷资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F830.61

[文献标识码]A

第四篇:对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的调查报告

对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的调查报告

信合网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08-03-25 20:11 点击: 18次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近日,我们根据省联社关于组织开展促进农民增收改革和政策措施调研的工作要求,围绕**市农村信用社如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采取措施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扩大信贷投入,支持当地“三农”发展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研。通过调查,**市农村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支农为己任,靠支农求发展,把服务“三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扩大支农资金规模,提高支农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了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仪征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信贷支农工作现状

地处两省三市交界的**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小型城市,现有农户总数***万户,其中有效农户***万户,种植面积***万公顷,养殖面积***万公顷。**联社承担为全市**个乡镇、**多万农业人口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职能。截止****年**月,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亿元,比2000年实行统一法人改革以来增加了***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达***亿元,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了***亿元和***亿元,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达到**%。三年来累计投放农业贷款****亿元,农村信用社所发放的支农贷款所占市场份额达到**%,显现了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连续两年被省联社评为“全省支农先进单位”。

㈠、重点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农业和区域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信用社信贷支持的方向和重点。**联社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按照“一乡一品、几乡一品”的地方区域发展战略,结合地方乡镇经济特点,用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引导农民和农村经济部门因地制宜地开展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近年来累计投放农副业贷款**亿元,重点支持了一批品质好、效益高、能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的特色农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市**乡素有种植茶叶、林果的传统,但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始终没有形成规模,信用社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向农民投放贷款***多万元,拓植茶园****亩,经济林果***亩,使该乡形成了“南茶北果”的格局,也成为了“苏中茶果之乡”。辖内**信用社根据草席生产商对传统生产工艺的改造,每年投放****多万元信贷资金,支持一批个体产席大户生产蔺草席、榻榻米等高档草席产品,扩大种植席草****亩,带动了全镇草席生产户对产品结构的调整,**镇已成为全国三大草席生产基地之一。辖内**信用社则利用小额农贷“小而灵”的特点,结合当地水广田多利于养鹅的优势,每年投入信贷资金***万元,引导和支持当地农民养殖菜鹅,目前该镇形成了年产***万只菜鹅的规模,吸引了鹅业食品生产企业落户**,形成了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此外,**市中山区的茶叶生产和雨花石加工业、中后山区的食品加工业、**地区的特种养殖业等一批农业生产基地的形成,农村信用社投放了大量信贷资金,给予了积极支持。

㈡、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培植发家致富能手和发展经济能人。

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支持个私经济已成为金融业弱化信贷风险、强化自身业务的新亮点。对此,**联社及时调整信

贷定位,不断加大对个私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出了“全面占领农村信贷市场”的响亮口号,要求农民群众走到哪里,服务阵地就拓展到哪里,服务“三农”的工作就做到哪里。全市信贷人员克服对个私经济财务状况了解难、贷款额度掌握难和还贷措施落实难等方面的困难,深入实际,对辖内所有私营个体经济大户逐户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了私营个体经济档案,掌握了个私经济的规律和特点,对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个体私营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镇的****有限公司在信用社先后投入近千万元的大力扶持下,该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效益良好,不仅解决了周边地区42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职工平均年收入超过****元,而且每年向国家上缴税款百万元。据统计,近年来**联社累计发放个私经济贷款***亿元,其中,农村个私贷款近***亿元,重点支持了玩具、服装、化工、造船、粮油贸易、食品加工等一批龙头企业,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个私经济的积极性,为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㈢、积极推行和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解决普通农户贷款难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广大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出现新的特点,迫切需要农村信用社提供方便快捷的贷款方式。对此,**联社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率先在**地区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主要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急需小额资金购肥料、购农药、修农机等实际困难,农户可持有效身份证件直接办贷,手续简便,无需担保。九九年初联社在辖区全面推行了小额农贷业务,对凡从事农副业生产的农户申请贷款均予积极主动支持,重点帮助经济困难、还款能力弱的贫困农户解决贷款难问题。2002年,**联社结合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农村信用村镇活动,把推广小额农贷工作推向高潮,进一步完善了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扩大小额信贷服务面,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走上了日趋规范的轨道,被广大农户誉为看得见的“三个代表”。截止****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建立农户经济档案*****户,占有效农户的100%,评定“信用户”*****户,核发“信用户证”*****户,占已评级农户的70%,全市有效农户中已有一半以上的农户拥有“信用户证”;评定“信用村”***个,占全市行政村数的58%;评定“信用乡(镇)”*个,占**大市信用乡(镇)数的64%。全辖信用社发放贷款农户数达*****户,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户数为*****户,贷款余额为****万元。自开办小额农贷业务以来,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亿元,惠及**万农户,走出了一条“政府满意、农民高兴、联社发展”的“三赢”之路。

㈣、大力支持党员干部率先致富。

**联社积极响应和配合市委、市政府“三争”活动的开展,把服务“三农”和支持“三争”紧密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进一步增强支持“三争”的光荣感,在经营上进一步增强支持“三争”的责任感,努力为辖区内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大力扶持党员农户、专业大户、个私工商户的发展,培植发家致富能手,发展经济能人,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年末,**市*****户党员农户中,有****户与我社发生了信贷关系,贷款余额达***亿元。**市**镇**村老党员***退休后主动承包了90亩荒山种植意杨、养猪养鱼,在遇到了资金难题时,信用社主动上门服务,先后贷款**万元,扶持***开发荒山,率先致富。***致富不忘群众,对缺技术的手把手指导,对缺资金的低价转让树苗、帮助介绍贷款,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党支部书记***,在信用社先后投入***万元的大力扶持下,该公司得到了迅

速发展,经济效益良好,不仅解决了周边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每年向国家上缴税款**万元。**联社竭尽全力支持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贡献。

二、主要做法及启示

㈠、明确的市场定位是做好支农工作的前提。

为了做好支农工作,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联社通过比较信用社对农业和企业投放产出的社会效益及自身经济效益,看到了支农贷款风险小、易收回、效率高的优越性,逐步转变对“三农”概念的认识,树立起“大农业”观念,制定了“以农为本,与农共兴”的经营战略,把主服务对象转向入股社员和广大农民,积极拓展支农信贷市场,实现了经营观念的根本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农村经济发展特征,制定了“四结合、四为主”的经营思路及策略:一是支持千家万户贷款、扩大农贷辐射面与支持规模大户、提高投入收益率相合,以支持讲信用、善管理的农户贷款为主;二是支持粮食、油菜生产等基础农业与支持种植、养殖、加工个私经济相结合,以支持辖内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业产业化生产为主;三是支持一般性生产所需与支持科技推广应用相结合,以支持流动资金需求为主;四是支持传统农业与市场农业相结合,以市场农业为主。联社制定了详细的信贷支农计划,从广大农民从事生产经营的现实需要出发,调整服务方向,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做到认识到位、思想重视、措施有力,充分体现出农村信用社社员贷款优先、农户贷款优先、农业贷款优先的原则。在优先满足社员生产和生活资金需要的前提下,认真执行对社员贷款优先和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延伸信贷支农范围,扩大信贷服务领域。㈡、健全的信贷管理是做好支农工作的基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要求,促进信贷业务操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强化贷款营销,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联社大力整章建制,确保每采取一项信贷管理措施,必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或规定,通过先行制定的各项信贷管理规章制度,使信贷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断提高信贷管理工作水平,信贷资产质量日益改善。截止****年末,全社不良贷款总额比2000年末下降了****元,不良贷款占比为*%,比2000年末降低了**个百分点。

首先,做好贷前调查是贷款发放源头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建立借款户经济档案。对借款户的家庭财产、资信状况、经济收入、经营规模等各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建立档案。一方面结合创建农村信用村镇活动,对全市农户全部建立经济档案,作为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客户;另一方面逐步开展建立个私企业经济档案,对与信用社建立良好业务合作关系的****户个私企业也建立了经济档案,培植了一批黄金客户。另外,还充分利用政府部门“非典”期间每天发布的外出务人员返乡情况统计表,建立了外出务工人员档案,掌握了全市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组织资金和贷款营销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是推行信贷员“工作日志”制度。要求每个信贷员记录每日的工作计划和结果,并交主任审阅,自此项制度推广以来,信贷员由“专家门诊”变为了“赤脚医生”,下乡调查勤了,贴近农民多了。三是建立信贷调查报告制度。要求对每一笔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贷款,信贷人员都必须提供详细的信贷调查分析报告,并明确自己的贷款意见;对15万元以上的贷款,信用社主任和联社信贷部门必须参与调查论证,促使广大信贷人员深入到一线、深入到客户中去,调查到详实情况。四是充分构建资信资产评估

体系。与评估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合作,委托他们对申请贷款企业的资信和资产进行科学的评估,为贷前调查的真实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降低了贷款的风险度。

其次加强贷时审查是确保发放贷款合法合规的重要举措。一是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根据授权授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级机构贷款审批权限,实行“限额控制、分别权限”的管理方式。在全面实行授权授信管理的同时,仍然严格执行“三岗”运作,对大额贷款严格审批程序,坚决杜绝贷款“一枝笔、一口清”现象的发生。二是积极推行贷款操作“阳光工程”。把贷款程序、贷款手续和条件、借款人和担保人须知等内容在全辖每个网点张贴上墙,有效避免了贷款发放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提高了办贷效率。三是实行贷款会办制度。各基层网点成立由主任、副主任、信贷员、主办会计等人员组成的贷款会办小组,负责对1万元以上的贷款审查和在授权范围内的贷款审批。联社成立贷款审查委员会,有理事长、各主任以及计划、信贷、会计、审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分支机构授权授信、3万元以上的贷款和内部人员承贷、担保贷款的审查和审批,从规避贷款的风险入手,强化科学决策,完善贷款审批程序和责任制度,审贷会上充分民主,坚决杜绝一言堂,真正使得信贷管理工作更科学、更民主、更规范。四是加大信贷管理科技力度。利用网络技术,自行开发并运用信贷管理系统,实行贷款网络化管理,实现信贷业务柜面处理与内部管理监督的电子化操作,对全辖每个网点发放的每一笔贷款进行全程监控,加强了对信贷业务的监督和指导,解决多头贷款、一户多贷、跨片贷款、超权限放款等违规问题。五是实行“贷款公证”制度。与公证部门签订长年合作协议,对每个网点都派驻公证员,对每笔万元以上的贷款进行实时公证,进一步规范贷款手续和贷款合同,确保贷款合同的合法性和担保效力。

最后,实行贷后检查是实现贷款收回的重要手段。一是建立贷后检查登记制度。规定对累放在2万元以上的借款户必须每月检查一次,2万元以下的每季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在“贷后检查登记簿”上进行详细记录。二是加强对贷款的催收管理。对贷款到期仍未归还的,及时发出催收通知书,督促借款人偿还贷款,确保法律诉讼时效性。三是静态界定和动态考核相结合,明确清收责任人。2001年,联社对全辖所有不良贷款实行了责任界定,并在以后按季对新产生的不良贷款进行责任认定,使每笔贷款都落实了清收责任。不良贷款责任界定进一步理清了广大信贷人员的工作思路,确立了清收盘活的重点,加强了贷后检查管理,明确了贷款责任。

㈢、完善的激励机制是做好支农工作的保证。

一是信贷员工作量考核考评制度。为进一步做好信贷支农工作,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切实解决信贷员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促使信贷人员真正服务“三农”,主动营销贷款,**联社于2001年实行了信贷员基本业务量考核制度。对全市农村信用社年龄在55周岁以下的信贷人员进行基本业务量考核,将工作强度、风险、责任与个人收入挂起钩来。具体工作量的核定由联社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对信贷员每的农业贷款发放额、农贷利息收入限定最低额、信贷资产质量和信贷基础管理等内容考核,低于限定额的给予处罚,高于则进行奖励。而且硬性规定2万元以下的农业贷款户数占比不能低于80%,鼓励发放小额贷款,防止垒大户。

信贷员业务量考核制度实行两年多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极大调动

了信贷人员发放“三农”贷款的积极性。实行考核后,贷款营销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信贷人员的工作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市信贷员人均“三农”贷款业务量由考核前的***万元/人提高到***万元/人。另一方面,进一步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考核办法对2万元以下贷款户数占比的规定,体现了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信贷特点,为提高农户贷款的覆盖面提供了制度保障。到****年末,全社2万元以下的农业贷款余额为**亿元,占农业贷款总额的**%。

二是风险责任追偿制度。**联社对年末信贷人员责任清收贷款中不良贷款余额(剔除信贷风险补偿金)超过10万元的、主任超过15万元的收回责任人贷款发放权,实行限期清收,限期内不能收回的实行下岗清收。同时,要求营业网点负责人不再作为第一岗直接发放贷款,只负责审批贷款。对贷款造成损失的,按调查人、审查人、审批人顺序相应承担赔偿责任,其中:责任信贷员直接发放的贷款由其承担100%的责任;经分支机构贷审委和联社审批的贷款,责任信贷员承担90%的责任,分支机构贷审委承担10%责任(审批人承担5%责任,其他人员承担5%责任);联社信贷部门、贷审委负责对各分支机构上报联社审批贷款的审批把关责任,确因审核把关不严或主观意断造成损失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5%以内的赔偿责任。对违规违章贷款按调查人、责任人追究经济、行政和赔偿损失责任,对违法贷款造成一定损失的追究刑事责任,对联社确认的岗位清收贷款,因工作失责而造成贷款损失的由责任信贷员负赔偿责任。

三是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联社针对信贷人员害怕承担扩大贷款规模带来更大信贷风险的心态,认识到市场经济中信贷资金使用的“零风险”可遇不可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了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对贷前调查属实、贷款合同真实有效、贷后检查得力、确因非主观因素造成的信贷资金损失给予一定额度的控制比例。执行比例按照每位信贷员每年末贷款余额的5‰计提风险补偿基金,由联社信贷部门分别按信贷员建立基金台账,对风险基金额度内的资金损失不再实行下岗清收。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极大调动了信贷人员发放支农贷款的积极性,信贷规模不断扩大。

三、支农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困难

㈠、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开展支农工作的重要原因。

虽然**联社的组织资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存款逐年上升,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资金需求愈加旺盛,远远超过了农村信用社自身组织资金的增长速度。目前**联社的存、贷款比例已经超过了80%,当年增量存、贷款比超过了100%。同时,其他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在基层设立网点,大量吸收农村资金,但其不发放农业贷款,给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㈡、信贷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信贷支农工作成效。

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不高,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上,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不勤于加强对贷款市场的分析、研究和开拓,坐在家中发放贷款;平时不加强学习,特别是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工作没有计划性,不注重平时对有关信贷资料的收集,制约了信贷工作的发展。

㈢、自身发展存在的不足制约了农村信用社开展支农工作。

通过调查显示农村信用社面临着突出问题:一是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前一时期行政干预的影响,信贷资产质量总体不高,信贷资产呈现劣化态势,支农资金不足。二是防范风险能力低,资金使用效率差。三是基础设施及服务手段差,竞

争能力低。

㈣、国家扶持政策较少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的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农村信用社实际承担着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三合一”的服务职能,但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相对于农村信用社承担的责职来说显得比较少。

四、建议

㈠、多层次、多渠道解决农村信用社资金不足的问题。

一是农村信用社要加大组织资金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组织资金工作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切实把组织资金作为各项业务工作的首要工作抓紧、抓实,不断提升服务手段和功能,提高存款总量和市场份额,增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实力。二是由省联社组织开展县(市)级联社的资金调度,将资金富余的联社的资金适当调度到资金不足的联社,站在全省一盘棋的高度上,扩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提高信贷支农工作水平。三是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信用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资金上的支持,尽量把财政性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资金实力。

㈡、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改进信贷支农工作水平。

针对信贷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联社应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市场营销理念的培养,把一些能力强、水平高的人员充实到信贷岗位,以便适应更高要求的信贷工作。要在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中发挥农村信用社植根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广泛了解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信贷资金和其它金融服务的需求状况,及时调整信贷投向,改进服务方式,从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在结算、存贷款等各方面提升为“三农”服务的能力。要完善信贷支农工作的激励机制,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奖惩力度,进一步提高信贷人员开展支农工作的积极性。

㈢、加大对农村信用社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允许农村信用社开办支农专项储蓄,利率适当提高,免征利息税;适当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利率;常年对农村信用社开办不同期限的特种存款,提高农村信用支农的工作成效和积极性。同时,农村作用社肩负着支持“三农”的任务,带有明显的政策性因素,但农村信用社组织资金成本高,加之还有历年积累的呆账,是否对农村信用社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下调营业税税率和免征农业贷款利息收入所得税。

㈣、设立贷款风险基金,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抗风险能力。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较差,特别是又接收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一些不良贷款,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抗风险能力,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度。国家相关部门应就合作基金会并入的贷款设立专门的风险防范基金,用于以后就此部分贷款出现风险时的补救,加大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保障农村金融的稳定和发展。

第五篇:支农资金整合汇报

盐城市亭湖区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情况

盐城市亭湖区财政局单文余

(欢迎语)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我区从2006年开始,以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平台,以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整体效益为目的,按照“稳步推进、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明确分工、协调配合”的原则,通过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支农资金,初步形成了支农资金项目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0年,我区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并获得了500万元的整合资金奖励,为我区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增添了后劲。现简要回顾如下:

一、支农资金整合情况

1、强领导,协调配合规范整合。为了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我区及时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主管农业领导和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农业大镇也根据自身实际成立了相应的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在财政局设立支农资金整合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推进。区委、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将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列入重点工作督办的内容,保证了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区委、区政府每年都出台激励高效农业发展的文件(见材料范本),并多部门协同动作,强化领导督察,严格奖惩,有效推动高效支农项目的实施。

2、擅规划,打造平台科学整合。科学规划是前提,以发展规划引导支农资金整合。区整合办组织人员深入全区9个乡镇(现合并为6个)进行实地调研,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和发展的重点项目,明确支农资金的重点投向,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使用。2008年至2010年,我区根据自身为盐城主城区的实际,着眼于市民的“菜篮子”、“餐桌子”,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并以此为平台,将支农资金进行有机整合使用。在实际操作中,对规划项目实行“扎口制”。一是由各涉农主管部门按照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制定的工作规划,建立各自的项目储备库,然后由整合办负责项目比对,统一管理,对未纳入项目库的项目以及重复报批的项目,一律不予上报,不予投资;二是统一上报项目。所有向上级申报的项目须经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同意后,再由有关主管部门与区财政部门联合行文上报。有效防止项目过小像“撒胡椒面”以及资金投入如“泥牛入海”现象的发生。三是统一组织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各自对应项目的组织实施,并要求符合招投标管理规定的项目必须实行招标,金额较大的物资材料采购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在构建整合支农资金平台中,注重“抓大放小”,结合区情实际,明确了种植业为重点并向高产、优质、高效上调整;畜牧业向园区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坚持把整合支农资金向优势主导产业倾斜,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集中投入的力度则相对较小。截止2010年底,我区共投入支农资金1030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已建成4500亩的核心区。随着“万顷良田”等项目的即将实施,园区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

3、提效能,完善机制推进整合。严格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要求,形成一整套的规范制度体系,积极推行“项目公示制、竞争立项制、政府采购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县级报账制、决算审计制、管护责任制、绩效

评价制、责任追究制”为主要内容的“十制”管理办法,确保项目建设每个环节监管紧密衔接,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二、支农资金整合成效

1、实现了集中财力办事和优势互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个项目载体,坚持整合资金先整合项目的工作思路,根据建设环节的不同需求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以项目整合来带动资金整合,避免了过去部门间交叉重复申报项目现象,较好地实现了资金有效聚合,保证了集中财力办大事。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几年来共实施高效农业项目23个,投入资金7500万元,整合农村公路、农网改造项目资金、农桥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开发、水利建设等资金,对路、桥、电、水等基础设施投入近3000万元,“机耕路上挂葡萄”,“防渗渠旁有大棚”,形成了项目的穿插效应、叠加效应、辐射效应。

2、提高了项目建设档次和资金效能。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整合资金,在同一项目区建立统一、协调、互补的项目申报和资金安排机制,在资金整合前实现了项目的先行整合,避免了项目建设的交叉重复和相互脱节,从而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3、促进了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经过几年的项目实施以及农业技术的集成配套运用,有力带动了周边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2010年,园区内外羊角椒亩收入达5000元,菊花达7000多元,西甜瓜6000多元,其他蔬菜近5000元,远远超过棉花、水稻等原有农产品的亩收益。

三、支农资金整合难题

1、资金多头分散管理制约了资金整合。支农资金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目前,省里、市里有关“三农”方面的领导小组就有若干个,都与涉农资金有关。由于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影响了支农资金的整合,使其发挥不了应有的效能,特别是受部门利益的驱使,近些年来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出现了“各路诸侯都分钱”,各报各的项目、各管各的项目,互不通气,投资分散,重复建设,形不成规模的问题,降低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甚至滋生腐败行为。涉农资金虽然较好地为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好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更需要政府多动脑筋。在国家涉农部门职能分配格局不变的情况下,突破目前分配格局已成为资金整合的最大阻力和障碍。

2、资金管理体制不活限制了资金整合。大多数支农资金项目的审批权都集中在中央和省,直接下达到具体项目单位,有的甚至直接到村、到具体地块。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财政支农资金延续条块管理模式,形成了带有明显部门属性和行业特点的制度和方法,导致资金整合条件和环境不宽松,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很难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3、地方匹配能力不强影响了资金整合。中央下达许多支农投资项目,规定省、市、县都要进行资金配套;省下达的支农投资项目,也有一部分规定市、县、乡进行资金配套。但是,像我们苏中、苏北等地方财力有限,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更谈不上整合资金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扶持生产生活项目上,对于要求农户配套资金的项目,很多贫困户的自筹部分根本拿不出来,使这部分农民失去了参与支农项目的机会。

4、资金运行机制不良遏制了资金整合。支农资金监管体系不够完善,支农资金的监管目前主要靠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具

有临时性和不确定性;支农资金整合规划有待于细化,个别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区缺乏统筹规划,致使项目申报不集中,各类支农资金难以实现“打捆使用”;项目计划建设和资金拨付存在时间差的问题,有些工程是季节性工程,往往由于资金到位较晚(有的拖到11月底),项目不能在当年及时实施,没有及时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

四、支农资金整合建议

1、提升科学协调机制建立的幅度。通过“统一规划、捆绑投入、共同实施、统一验收、各记其功”的办法,形成“政府领导、财政牵头、部门联动、责任清晰、科学规划、兼顾特色”的各级支农资金整合新机制。在县区一级层面上,应按照精简机构的要求,屏弃部门利益,避免交叉扯皮,更好地整合支农资金,发挥应有的效能,真正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建立健全系统的支农资金效绩考评体系,最大限度的实现农业投资效益最大化。

2、提高资金整合平台建设的强度。加强以县、区为主整合支农资金的平台,由县、区级政府根据本县、区实际,结合农民意愿,将支农资金整合后统筹安排到重点建设项目。按整合后的项目对上争取资金,打造真正的适合发展的资金整合平台,推行“集中使用、渠道不变、用途不改、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促使不同部门分散管理的资金共同投向农村建设。对不同层级的资金,采取“事权不混、性质不变、上下配套”的办法,形成相互联动机制。当前要进一步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开展资金整合。

3、加快整合资金制度完善的速度。健全项目库制度。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项目申报制度。项目的申报由当地政府提出,经投资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农口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列入项目库。专项资金要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制度。所有专项资金应层层签定项目合同,明确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大额支农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资金要推行项目单位法人责任制。项目完工后,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和审计。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申报、立项、使用、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督检查,逐步推行“政府主导、财政主管、部门协助、社会监督”的管理体制,实行归口统一管理。要精简项目审核手续,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缩短支农资金运行时间,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4、加大财政部门协调作用发挥的力度。财政部门要研究提出支农资金投入的重点区域和项目,积极做好政府的决策参谋。与各涉农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资金的使用管理要与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共同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要按照“减少交叉、权责一致、强化协调、增强服务”的原则,调整和归并部门职能分工,理顺投资主管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在支农资金管理方面的职能定位,对支农项目实行相对集中管理,逐步实现由财政部门统一拨付支农资金,强化统筹协调,避免重复投资和分散投资,归并支出事项,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金效益。县、区镇财政管理部门除了协同搞好项目的申报立项外,要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及时传递和反馈支农资金信息以及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不做“局外人”,共同参与项目的督查验收和追踪问效,真正将支农工作落到实处。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以上是我对支农资金整合方面的粗浅认识,相信兄弟单位的支农资金整合 “拼盘”做得比我们好,有机会一定前往“品尝”取经。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同仁不吝赐教,谢谢!

2011年6月14日

下载信贷支农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贷支农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支农再贷款的信贷产品新模式取得成效总结汇报材料

    ⅩⅩ银行支农再贷款的信贷产品新模式取得成效总结汇报材料 ⅩⅩ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其中:县级辖区1个(ⅩⅩ农村信用联社),14个农村金融机构,全部开展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

    临县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工作剪影5篇

    临县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工作剪影 山西这片大地,曾经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秦晋之好,三家分晋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诉说着这片古老土地的沧桑和变迁。明清之际,晋商遍布......

    我国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产品创新发展研究

    我国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产品创新发展研究 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向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支农信贷是农村信用社支......

    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情况的报告(定稿)

    关于青海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情况的报告 人行西宁中心支行:近两年来,全省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人民银行、银监部门的有效指......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拓宽信贷支农渠道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拓宽信贷支农渠道近年来,江苏省沭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富民、壮村、兴乡、强县”的经济发展规划,牢牢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

    信用社(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信贷支农渠道总结汇报材料

    ##信用社(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信贷支农渠道总结汇报材料 近年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富民、壮村、兴乡、强县”的经济发展规划,牢牢抓住产业结......

    宿迁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实践与思考

    宿迁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实践与思考 本站收录时间:2006-11-14 11:44:26 自2000年8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位于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宿迁市......

    支农信贷投放面临的主要障碍与化解对策

    支农信贷投放面临的主要障碍与化解对策 货币信贷政策支农事关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致富,政策的灵活与否,同当地经济的发展关联程度有多大,直接关系到对农村经济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