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郭树清在全国监管工作会上的讲话
改善资本市场结构 促进实体经济健康成长
----郭树清在全国监管工作会上的讲话
证券期货监管系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期货领域的改革开放,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强化市场透明度建设,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11年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工作取得显着成绩
过去一年,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稳步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证券期货市场保持了平稳健康运行态势。
首先,股票市场继续得到发展完善。全面落实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措施,督促市场主体归位尽责,新股发行的市场约束有所增强。实施保荐项目问核制度,加强对保荐机构执业行为监管。完善发行审核监管工作,做好主板、创业板发审委换届与管理。2011年共有282家企业在A股市场首发上市,220家企业实施股权再融资,全年融资总额5073亿元。
第二,债券市场的统一规范迈出坚实步伐。将债券融资审核与股权融资审核相分离,优化债券审核机制与流程。启动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全年上市公司债券融资1707.4亿元,创历史最高记录。加强与发改委、人民银行的联系协调,相关部门之间在市场准入、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安排和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形成广泛共识。截至2011年底,我国全部公司类信用债余额约4.9万亿元,在世界上排名估计居第三位。
第三,期货市场改革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功推出铅、焦炭和甲醇3个商品期货新品种。修改完善天然橡胶、燃料油、棕榈油等已上市期货合约和交割规则,试点铅、黄金等期货品种套保制度改革。铜、铝期货保税交割试点进展顺利。
推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市场。建立期货品种功能发挥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首次评估。启动期货市场历史账户清理和规范工作。第四,继续大力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和决策机制,明确回报规划和分红政策,增强红利分配透明度。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推动部分改制上市公司整体上市,136家重点公司中有92家完成整改。规范并购重组行政审批工作,公开审核标准,完善审核流程,提高审核质量。全年核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69项,交易金额2369亿元。稳步推进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拟定《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第五,努力促进各类投资中介机构规范健康发展。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监控,组织开展全行业统一压力测试。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上市和并购重组。鼓励开展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和现金管理等产品创新试点。有序推进融资融券业务由试点转向常规,成立了证券金融公司。截至2011年11月底,109家证券公司表内总资产1.65万亿元,净资本4633亿元,净利润343亿元。实行基金产品分类审核,探索实施创新基金绿色通道审核机制。修订基金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相关规定,扩大专户理财等私募业务试点。全年新设基金公司6家。截至2011年底,69家基金公司共管理基金915只,基金持股市值约1.29万亿元。完善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指标体系,推出了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并核准47家期货公司业务资格。第六,进一步加强市场法治和诚信建设。集中力量调查内幕交易案件118起,推动司法机关审判中山公用、天山纺织等大要案,有力震慑了内幕交易违法犯罪行为。在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全面实施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严厉查处市场操纵、“老鼠仓”、虚假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调查各类案件209起,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与市场禁入决定68项,罚没款3.48亿元。按照国务院部署,稳步有序推进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推动最高法院出台关于内幕交易等刑事案件、期货纠纷、证券行政处罚证据等的司法解释。推进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升级,查询诚信记录已成为行政许可工作的必经程序。
第七,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取得新的突破。启动离岸人民币投资境内资本市场(RQFII)试点,批准9家基金公司、12家证券公司的业务资格。完成了境内投资港股交易所交易基金(港股ETF)的各项准备工作。新批29家机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研究修订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办法及配套规则,新批基金22只。积极支持企业境外上市融资,11家公司境外筹资113.2亿美元。与美国证监会、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就跨境执法和会计监管等问题进行谈判协商,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监管机构开展跨境执法合作。
牢牢把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实体经济是基础,是根本,只有百业兴,才有金融兴。同时,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对于引导社会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资本市场由于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点,比较容易组织动员资金、人才等资源从事风险较高的创新创业活动,天然具有推动高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资本市场在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30年全球最重要的四大新兴产业———计算机、通讯、互联网和生物制药,都是通过资本市场发现和推动成长起来的。美国资本市场与高科技的紧密结合,支撑了其科技的持续领先。国际上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欧洲高科技产业落后于美国,并不是由于欧洲科技发明的落后,而是由于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落后。
经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国已建立起一个市值排名世界第三的股票市场,一个余额居世界第五位的债券市场,还有一个交易量名列前茅的期货市场。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我国直接金融仍然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例如,我国资本市场确实支持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上市,但是,目前这些已上市公司大多是比较成熟的企业,而大量真正初创的、新兴业态的、新商业模式的企业,还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服务。必须下大力气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弹性和包容能力,使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创新型企业都能得到支持,推动我国科技潜力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要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上市、债券融资和并购重组,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配置文化资源的作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通过发展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推动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支持文化创意人才和团队加速发展,使各种美好创意都能转化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进步插上强有力的金融“翅膀”。此外,资本市场在服务中小企业、“三农”、基础设施甚至环保等方面也大有可为。
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关系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股本、社会保障、金融体系之间可以形成密不可分的互相联系和互相支持。战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繁荣,与此关系极大。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稳定坚固的经济金融关系。但是全国社保基金过去10多年的尝试已经揭示了这种互惠互利、共同促进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在这个领域我们应当也能够大有作为。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之年,同时也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期货领域的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票承销办法,使新股定价与发行人基本面密切关联。继续完善预先披露和发行审核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和强化保荐机构、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责任。按照统一准入条件、信息披露标准、资信评级要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要求,大力推进债券市场改革,进一步促进场内、场外市场互联互通,建设规范统一的债券市场。以柜台交易为基础,加快建立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阳光化、规范化的股份转让平台。以优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为导向,积极推进退市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市场化和多元化的退市标准体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的原则,主动改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大幅减少事前准入和审批。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机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成熟市场的机构、人才、产品和技术,有效提升境内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抓紧建设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逐步使我国成为能源等大宗商品的国际期货交易中心之一。
二是努力推动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和服务能力提升。显着提高公司类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的比重,研究探索和试点推出高收益企业债、市政债、机构债等债券新品种。进一步优化股本和期货市场的层次结构。进一步改善股票市场价格结构不合理状况,切实解决新股发行价格过高和恶炒绩差公司股票问题。积极研究开发股票、债券、基金相关的新品种,稳妥推出国债、白银等期货品种以及期权等金融工具。推动基金公司向现代资产管理机构转型。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比重,积极推动全国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入市。适当加快引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步伐,增加其投资额度。逐步扩大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范围和投资额度。适时推出双向跨境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三是以公开透明为核心加快市场制度建设。推动《基金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的修订或制定工作。主动公开行政许可、常规监管、稽查执法和复议诉讼等政务信息。出台诚信监督管理办法,扎实推进资本市场电子化信息披露体系建设,促进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提升商务诚信水平。要强化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切实加强对其红利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强化对未按承诺比例分红、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监管约束。推行上市公司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通过及时、广泛、深入的执法宣传,警示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按照“贴近大众,贴近市场,深入浅出,注重效果”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抓好投资者教育工作。
四是以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为重点做好市场监管。大力提高常规监管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有效落实相关市场主体的基础管理和内部控制,逐步健全市场化的监管机制。尽快推出《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办法》,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纳入法制轨道。加大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欺诈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认真做好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深入推进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切实加强行业信息安全管理。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境风险的监控和防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抓好思想和作风建设,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坚决杜绝不文明行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失职渎职等行为。注意改进工作方法,注重在精细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好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重要环节的监督,完善预防腐败机制。厘清会机关与派出机构、自律组织的职责边界,完善协作体系,增强系统合力。
(本文是郭树清在2012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略有删节,原载《紫光阁》杂志)
第二篇: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上的讲话
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2008年以来,随着“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乱象频发,中央、省市领导高度重视这一关乎民众健康的大事,尤其对食品检验环节暴露出的安全隐患给予深切关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已刻不容缓。针对当前严峻形势,结合工商系统职能和我县实际,我再提三点意见:
一、认清现状,提高思想认识
5月份,我们对6个基层工商所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进行了抽样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被抽查的6个工商所中,12315平台均已开通,但有一处未建立食品经营户电子台账,两处对食品经营户的巡查记录不全,五处未建立1-4月份食品快速检测台账,六处的申投诉记录全部没有。
(二)被抽查的57家食品经营户中,有9户销售过期食品,37户索证索票存在问题,20户无证经营或证照有问题,31户未建台账或台账不全,2户销售无食品安全认证的食品。
以上数据反映我们基层工商所在一些基础性工作上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自查整改;同时,也反映我们辖区内的食品经营者对于规范经营认识不足,行业自律意识淡薄。
面对这种情况,各基层监管单位要迅速认清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深化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认识,以主人翁的姿态与危害食品安全行为作坚决斗争。要将整治食品安全上升到保障民生的高度,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强力维护消费者的饮食健康,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要把这项工作迅速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抓在手上,亲自督办落实,督促内部各部门多管齐下,全面协作,确保整体联动、取得实效。
二、立足本职,加强日常监管
坚持市场巡查的基础上,注意“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力创新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全面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基础,更加有效地维护食品市场秩序。
(一)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市场巡查和食品抽检制度。每周最少巡查一次,每月最少4次。有条件的工商所应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巡查次数,且每次巡查都应当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方案,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发现典型案例,及时上报,并与其它巡查单位交流,共同应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情况,并做好相关巡查及处理情况记录;增加食品快速抽检的频次,建好快速检测台账。
(二)加大集中整改和专项整治的力度。省局要求我们坚持食品“一季一整治”,继续加大对重点食品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销售过期食品、三无食品及含有非法添加剂食品的行为,以学校周边、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食品批发配送经营主体、商场、超市为重点对象,以元旦、春节、五
一、端午、十一、中秋等节日为重点时段,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消除食品市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在流通领域不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监管达标创建活动。省局印发了《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达标工作方案》,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实施,提高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要充分利用食品快速检测箱,与食品检测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建立健全食品检测、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机制;我们还将探索实施辖区之间相互抽检制度,共同发现监管漏洞,形成食品安全监管的整体合力。要充分利用12315平台的监督作用,全面推行“食品购假先赔”,保障食品消费安全的信心和决心。
三、规范经营,引导商户自律
从抽查的结果来看,广大食品经营户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反应在其对落实主体责任不积极、台账记录及保存相关票据不完善等方面。大多数食品经营者认为:只要办理了营业执照、依法纳税,不销售不合格食品就可以了,台账记录和票据保存没必要花费那么大力气。经营户的这种消极思想,是造成我们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临“易出事、难溯源”的主要原因,加大对广大食品经营户经营行为的规范力度,培养食品经营户的自律意识已经刻不容缓。
各工商所应严格监督食品经营户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食品经营户履行法定义务意识的培训,督促商户建立健全经营自律机制,做到不进、不存、不销假冒伪劣食品,对自己销售的食品先行把关,自觉对消费者负责;督促食品经营户自觉办理食品经营相关证照,并按规定对证照进行年审,自觉完善食品的进销货台账,做好索证索票等相关购销凭证的管理工作,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负责;督促食品经营户尽快签订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主动加入到食品安全监管的队伍中来,让他们自身不为假冒伪劣食品提供销售渠道的同时,主动对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食品进行举报,对自己的经营权益负责。同时,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消费者和食品经营者对食品经营的不法行为进行举报,举报情况一经核实,给予举报者适当奖励。
四、广泛创新,提高监管效率
创新是激发工作动力的源泉,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大家都知道,食品经营户点多、线长、面广、高度分散,这对食品安全检查的时效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这一情况,去年,省局信息中心研发了具有7个功能模块的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随着在全省试用运行,实现了食品监管工作的零死角、全覆盖。今年3月份,武汉市工商局黄陂分局依托信息化手段,联合软件公司研发并安装了武汉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在流通环节基本实现了食品“源头可控、流向可查、问题可溯”。系统和平台的成功运用,一方面促使各所摆脱了以往必须全面深入现场检查的困境,可直接对辖区食品进行远程监控,另一方面方便经营户及时审查食品保质期限,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下架、退货处理。
因此,在这里强调,各工商所要用会、用熟、用惯该系统,实现对辖区内食品经营户进、销、存相关信息的精确掌握,对销售不合格食品或可能出现的销售不合格食品行为,及时发出警示、予以处理。并设立专职人员对该系统进行定期维护、管理。同时,要大力弘扬省局和武汉市局的创新意识,借鉴先进经验,对照寻找各自在加强食品监管工作中的短板,迅速改进,积极探索出新的更多的监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五、强化责任,保障监管成效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工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被授予了较大权力,但相应的也应承担较大责任。今年,黄冈市发生的“毒奶粉”事件,襄阳的“瘦肉精”事件,更将工商部门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各事发地的分管领导甚至单位一把手,都因为食品安全监管不力而受到党纪法规的处分。
各工商所要引以为戒,着力强化履责意识,尽快完成辖区经营户责任区域划分,签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责任到人,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辖区责任人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要建立食品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立即上报,不得瞒报、谎报、缓报、阻碍他人报告或报告不及时,不得拒绝、阻碍或干涉食品安全的正常调查;对食品安全相关的举报投诉,应在第一时间处理。监管人员监管不力,致使其管辖区域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我们将依据相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并追究相应的领导责任,坚持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问效。
同志们,食品安全,警钟长鸣。全力整治食品安全,不仅是在履行职责,维护食品市场的合理和秩序,也是在保护我们自身的食品消费安全,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过硬的业务技能、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更加高效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更加有为的强化消费维权,为创造一个轻松、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而不懈奋斗。
第三篇:郭树清讲话
郭树清:改善资本市场结构 促进实体经济健康成长
经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国已建立起一个市值排名世界第三的股票市场,一个余额居世界第五位的债券市场,还有一个交易量名列前茅的期货市场。
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的原则,主动改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大幅减少事前准入和审批。
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比重,积极推动全国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入市。
要强化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切实加强对其红利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强化对未按承诺比例分红、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监管约束。
加大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欺诈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证券期货监管系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期货领域的改革开放,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强化市场透明度建设,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11年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过去一年,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稳步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证券期货市场保持了平稳健康运行态势。
首先,股票市场继续得到发展完善。全面落实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措施,督促市场主体归位尽责,新股发行的市场约束有所增强。实施保荐项目问核制度,加强对保荐机构执业行为监管。完善发行审核监管工作,做好主板、创业板发审委换届与管理。2011年共有282家企业在A股市场首发上市,220家企业实施股权再融资,全年融资总额5073亿元。
第二,债券市场的统一规范迈出坚实步伐。将债券融资审核与股权融资审核相分离,优化债券审核机制与流程。启动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全年上市公司债券融资1707.4亿元,创历史最高记录。加强与发改委、人民银行的联系协调,相关部门之间在市场准入、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安排和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形成广泛共识。截至2011年底,我国全部公司类信用债余额约4.9万亿元,在世界上排名估计居第三位。
第三,期货市场改革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功推出铅、焦炭和甲醇3个商品期货新品
种。修改完善天然橡胶、燃料油、棕榈油等已上市期货合约和交割规则,试点铅、黄金等期货品种套保制度改革。铜、铝期货保税交割试点进展顺利。推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市场。建立期货品种功能发挥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首次评估。启动期货市场历史账户清理和规范工作。
第四,继续大力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和决策机制,明确回报规划和分红政策,增强红利分配透明度。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推动部分改制上市公司整体上市,136家重点公司中有92家完成整改。规范并购重组行政审批工作,公开审核标准,完善审核流程,提高审核质量。全年核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69项,交易金额2369亿元。稳步推进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拟定《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第五,努力促进各类投资中介机构规范健康发展。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监控,组织开展全行业统一压力测试。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上市和并购重组。鼓励开展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和现金管理等产品创新试点。有序推进融资融券业务由试点转向常规,成立了证券金融公司。截至2011年11月底,109家证券公司表内总资产1.65万亿元,净资本4633亿元,净利润343亿元。实行基金产品分类审核,探索实施创新基金绿色通道审核机制。修订基金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相关规定,扩大专户理财等私募业务试点。全年新设基金公司6家。截至2011年底,69家基金公司共管理基金915只,基金持股市值约1.29万亿元。完善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指标体系,推出了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并核准47家期货公司业务资格。第六,进一步加强市场法治和诚信建设。集中力量调查内幕交易案件118起,推动司法机关审判中山公用(000685)、天山纺织(000813)等大要案,有力震慑了内幕交易违法犯罪行为。在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全面实施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严厉查处市场操纵、“老鼠仓”、虚假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调查各类案件209起,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与市场禁入决定68项,罚没款3.48亿元。按照国务院部署,稳步有序推进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推动最高法院出台关于内幕交易等刑事案件、期货纠纷、证券行政处罚证据等的司法解释。推进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升级,查询诚信记录已成为行政许可工作的必经程序。
第七,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取得新的突破。启动离岸人民币投资境内资本市场(RQFII)试点,批准9家基金公司、12家证券公司的业务资格。完成了境内投资港股交易所交易基金(港股ETF)的各项准备工作。新批29家机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研究修订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办法及配套规则,新批基金22只。积极支持企业境外上市
融资,11家公司境外筹资113.2亿美元。与美国证监会、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就跨境执法和会计监管等问题进行谈判协商,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监管机构开展跨境执法合作。牢牢把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实体经济是基础,是根本,只有百业兴,才有金融兴。同时,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对于引导社会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资本市场由于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点,比较容易组织动员资金、人才等资源从事风险较高的创新创业活动,天然具有推动高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资本市场在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30年全球最重要的四大新兴产业---计算机、通讯、互联网和生物制药,都是通过资本市场发现和推动成长起来的。美国资本市场与高科技的紧密结合,支撑了其科技的持续领先。国际上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欧洲高科技产业落后于美国,并不是由于欧洲科技发明的落后,而是由于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落后。
经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国已建立起一个市值排名世界第三的股票市场,一个余额居世界第五位的债券市场,还有一个交易量名列前茅的期货市场。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我国直接金融仍然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例如,我国资本市场确实支持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上市,但是,目前这些已上市公司大多是比较成熟的企业,而大量真正初创的、新兴业态的、新商业模式的企业,还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服务。必须下大力气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弹性和包容能力,使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创新型企业都能得到支持,推动我国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上市、债券融资和并购重组,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配置文化资源的作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通过发展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推动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支持文化创意人才和团队加速发展,使各种美好创意都能转化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进步插上强有力的金融“翅膀”。此外,资本市场在服务中小企业、“三农”、基础设施甚至环保等方面也大有可为。
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关系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股本、社会保障、金融体系之间可以形成密不可分的互相联系和互相支持。战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繁荣,与此关系极大。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稳定坚固的经济金融关系。但是全国
社保基金过去10多年的尝试已经揭示了这种互惠互利、共同促进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在这个领域我们应当也能够大有作为。
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之年,同时也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期货领域的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票承销办法,使新股定价与发行人基本面密切关联。继续完善预先披露和发行审核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和强化保荐机构、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责任。按照统一准入条件、信息披露标准、资信评级要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要求,大力推进债券市场改革,进一步促进场内、场外市场互联互通,建设规范统一的债券市场。以柜台交易为基础,加快建立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阳光化、规范化的股份转让平台。以优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为导向,积极推进退市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市场化和多元化的退市标准体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的原则,主动改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大幅减少事前准入和审批。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机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成熟市场的机构、人才、产品和技术,有效提升境内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抓紧建设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逐步使我国成为能源等大宗商品的国际期货交易中心之一。
二是努力推动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和服务能力提升。显著提高公司类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的比重,研究探索和试点推出高收益企业债、市政债、机构债等债券新品种。进一步优化股本和期货市场的层次结构。进一步改善股票市场价格结构不合理状况,切实解决新股发行价格过高和恶炒绩差公司股票问题。积极研究开发股票、债券、基金相关的新品种,稳妥推出国债、白银等期货品种以及期权等金融工具。推动基金公司向现代资产管理机构转型。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比重,积极推动全国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入市。适当加快引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步伐,增加其投资额度。逐步扩大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范围和投资额度。适时推出双向跨境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三是以公开透明为核心加快市场制度建设。推动《基金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的修订或制定工作。主动公开行政许可、常规监管、稽查执法和复议诉讼等政务信息。出台诚信监督管理办法,扎实推进资本市场电子化信息披露体系建设,促进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提升商务诚信水平。要强化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切实加强对其
红利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强化对未按承诺比例分红、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监管约束。推行上市公司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通过及时、广泛、深入的执法宣传,警示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按照“贴近大众,贴近市场,深入浅出,注重效果”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抓好投资者教育工作。
四是以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为重点做好市场监管。大力提高常规监管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有效落实相关市场主体的基础管理和内部控制,逐步健全市场化的监管机制。尽快推出《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办法》,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纳入法制轨道。加大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欺诈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认真做好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深入推进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切实加强行业信息安全管理。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境风险的监控和防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抓好思想和作风建设,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坚决杜绝不文明行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失职渎职等行为。注意改进工作方法,注重在精细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好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重要环节的监督,完善预防腐败机制。厘清会机关与派出机构、自律组织的职责边界,完善协作体系,增强系统合力。(本文是郭树清在2012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略有删节,原载《紫光阁》杂志)
第四篇:郭树清讲话
改善资本市场结构 促实体经济健康成长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 郭树清
2012年02月02日08:17来源:《中国证券报》
■ 经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国已建立起一个市值排名世界第三的股票市场,一个余额居世界第五位的债券市场,还有一个交易量名列前茅的期货市场。
■ 要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的原则,主动改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大幅减少事前准入和审批。
■ 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比重,积极推动全国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入市。
■ 要强化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切实加强对其红利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强化对未按承诺比例分红、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监管约束。
■ 加大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欺诈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证券期货监管系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期货领域的改革开放,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强化市场透明度建设,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11年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过去一年,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稳步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证券期货市场保持了平稳健康运行态势。
首先,股票市场继续得到发展完善。全面落实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措施,督促市场主体归位尽责,新股发行的市场约束有所增强。实施保荐项目问核制度,加强对保荐机构执业行为监管。完善发行审核监管工作,做好主板、创业板发审委换届与管理。2011年共有282家企业在A股市场首发上市,220家企业实施股权再融资,全年融资总额5073亿元。
第二,债券市场的统一规范迈出坚实步伐。将债券融资审核与股权融资审核相分离,优化债券审核机制与流程。启动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全年上市公司债券融资1707.4亿元,创历史最高记录。加强与发改委、人民银行的联系协调,相关部门之间在市场
准入、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安排和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形成广泛共识。截至2011年底,我国全部公司类信用债余额约4.9万亿元,在世界上排名估计居第三位。
第三,期货市场改革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功推出铅、焦炭和甲醇3个商品期货新品种。修改完善天然橡胶、燃料油、棕榈油等已上市期货合约和交割规则,试点铅、黄金等期货品种套保制度改革。铜、铝期货保税交割试点进展顺利。推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市场。建立期货品种功能发挥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首次评估。启动期货市场历史账户清理和规范工作。
第四,继续大力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和决策机制,明确回报规划和分红政策,增强红利分配透明度。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推动部分改制上市公司整体上市,136家重点公司中有92家完成整改。规范并购重组行政审批工作,公开审核标准,完善审核流程,提高审核质量。全年核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69项,交易金额2369亿元。稳步推进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拟定《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第五,努力促进各类投资中介机构规范健康发展。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监控,组织开展全行业统一压力测试。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上市和并购重组。鼓励开展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和现金管理等产品创新试点。有序推进融资融券业务由试点转向常规,成立了证券金融公司。截至2011年11月底,109家证券公司表内总资产1.65万亿元,净资本4633亿元,净利润343亿元。实行基金产品分类审核,探索实施创新基金绿色通道审核机制。修订基金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相关规定,扩大专户理财等私募业务试点。全年新设基金公司6家。截至2011年底,69家基金公司共管理基金915只,基金持股市值约1.29万亿元。完善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指标体系,推出了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并核准47家期货公司业务资格。
第六,进一步加强市场法治和诚信建设。集中力量调查内幕交易案件118起,推动司法机关审判中山公用、天山纺织等大要案,有力震慑了内幕交易违法犯罪行为。在上市公司和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全面实施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严厉查处市场操纵、“老鼠仓”、虚假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调查各类案件209起,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与市场禁入决定68项,罚没款3.48亿元。按照国务院部署,稳步有序推进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推动最高法院出台关于内幕交易等刑事案件、期货纠纷、证券行政处罚证据等的司法解释。推进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升级,查询诚信记录已成为行政许可工作的必经程序。
第七,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取得新的突破。启动离岸人民币投资境内资本市场(RQFII)试点,批准9家基金公司、12家证券公司的业务资格。完成了境内投资港股交易所交易基金(港股ETF)的各项准备工作。新批29家机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研究修订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办法及配套规则,新批基金22只。积极支持企业境外上市融资,11家公司境外筹资113.2亿美元。与美国证监会、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就跨境执法和会计监管等问题进行谈判协商,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监管机构开展跨境执法合作。
牢牢把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实体经济是基础,是根本,只有百业兴,才有金融兴。同时,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
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对于引导社会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资本市场由于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点,比较容易组织动员资金、人才等资源从事风险较高的创新创业活动,天然具有推动高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资本市场在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30年全球最重要的四大新兴产业———计算机、通讯、互联网和生物制药,都是通过资本市场发现和推动成长起来的。美国资本市场与高科技的紧密结合,支撑了其科技的持续领先。国际上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欧洲高科技产业落后于美国,并不是由于欧洲科技发明的落后,而是由于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落后。
经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国已建立起一个市值排名世界第三的股票市场,一个余额居世界第五位的债券市场,还有一个交易量名列前茅的期货市场。我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我国直接金融仍然严重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例如,我国资本市场确实支持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上市,但是,目前这些已上市公司大多是比较成熟的企业,而大量真正初创的、新兴业态的、新商业模式的企业,还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服务。必须下大力气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弹性和包容能力,使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创新型企业都能得到支持,推动我国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上市、债券融资和并购重组,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配置文化资源的作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通过发展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推动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支持文化创意人才和团队加速发展,使各种美好创意都能转化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进步插上强有力的金融“翅膀”。此外,资本市场在服务中小企业、“三农”、基础设施甚至环保等方面也大有可为。
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关系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股本、社会保障、金融体系之间可以形成密不可分的互相联系和互相支持。战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繁荣,与此关系极大。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稳定坚固的经济金融关系。但是全国社保基金过去10多年的尝试已经揭示了这种互惠互利、共同促进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在这个领域我们应当也能够大有作为。
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之年,同时也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期货领域的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票承销办法,使新股定价与发行人基本面密切关联。继续完善预先披露和发行审核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和强化保荐机构、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责任。按照统一准入条件、信息披露标准、资信评级要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要求,大力推进债券市场改革,进一步促进场内、场外市场互联互通,建设规范统一的债券市场。以柜台交易为基础,加快建立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阳光化、规范化的股份转让平台。以优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为导向,积极推进退市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市场化和多元化的退市标准体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的原则,主动改变监管理念和方式,大幅减少事前准入和审批。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机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成熟市场的机构、人才、产品和技术,有效提升境内机构的专业
服务水平。抓紧建设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逐步使我国成为能源等大宗商品的国际期货交易中心之一。
二是努力推动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和服务能力提升。显著提高公司类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的比重,研究探索和试点推出高收益企业债、市政债、机构债等债券新品种。进一步优化股本和期货市场的层次结构。进一步改善股票市场价格结构不合理状况,切实解决新股发行价格过高和恶炒绩差公司股票问题。积极研究开发股票、债券、基金相关的新品种,稳妥推出国债、白银等期货品种以及期权等金融工具。推动基金公司向现代资产管理机构转型。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比重,积极推动全国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入市。适当加快引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步伐,增加其投资额度。逐步扩大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范围和投资额度。适时推出双向跨境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三是以公开透明为核心加快市场制度建设。推动《基金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的修订或制定工作。主动公开行政许可、常规监管、稽查执法和复议诉讼等政务信息。出台诚信监督管理办法,扎实推进资本市场电子化信息披露体系建设,促进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提升商务诚信水平。要强化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切实加强对其红利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强化对未按承诺比例分红、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监管约束。推行上市公司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通过及时、广泛、深入的执法宣传,警示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按照“贴近大众,贴近市场,深入浅出,注重效果”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抓好投资者教育工作。
四是以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为重点做好市场监管。大力提高常规监管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有效落实相关市场主体的基础管理和内部控制,逐步健全市场化的监管机制。尽快推出《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办法》,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纳入法制轨道。加大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欺诈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认真做好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深入推进打击非法证券活动。切实加强行业信息安全管理。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境风险的监控和防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抓好思想和作风建设,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坚决杜绝不文明行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失职渎职等行为。注意改进工作方法,注重在精细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好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重要环节的监督,完善预防腐败机制。厘清会机关与派出机构、自律组织的职责边界,完善协作体系,增强系统合力。
(本文是郭树清在2012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略有删节,原载《紫光阁》杂志)
第五篇:在全市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会上的
发
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代表*县人民政府,热烈欢迎*市长及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下面,将*县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做个简要汇报。
我县现有*家煤矿,证照齐全且正常生产的有*煤业,正在进行改扩建的有*矿业,其余*家煤矿因证照不齐、技改方案和安全专篇未获批准、资金困难等原因尚未复工。尽管煤矿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我县历来十分重视煤矿安全监管工作,通过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机制,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制,严格加强日常监管,连续4年未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狠抓复产安全监管,扎实推进整合技改,煤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行政执法,狠抓煤矿复产验收。突出矿井“一通三防”、采区顶板管理和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等重点,按照企业自检,乡镇复检,县安监局验收审批的程序逐家进行验收。对通风系统不完善,瓦斯管理不规范,顶板管理措施不落实的,坚决没有验收。
二是突出整治重点,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下发整治行动方案,以煤矿“一通三防”管理、瓦斯治理、水害防治、机电管理为重点,开展拉网式大排查,组织人员下矿井*人次,发现事故隐患*处,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份;对排查发现的问题,明确了整改责任人,制定了整改措施,现已整改到位*处。
三是强化日常监管,加快整合技改进度。我县技改、扩建煤矿有*家,技改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我们及时组织召开会议,与矿井法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技改承诺书,为每个技改煤矿制定时间表,明确专人跟踪监管,着重检查是否按照技改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安全设备设施和各项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目前,*家煤矿的矿井改造设计通过了市煤管局审查,*家煤矿的安全设施设计通过了市煤监局审批,*家的正在审查之中。
四是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县安委会进一步健全了企业负责人、安全菅理人员教肓培训制度,督促企业建立了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今年,我县新培训矿长、安全付矿长*F名,复训矿长、安全付矿长*名,培训其他从业人员*人次。
当前,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比较稳定,但也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安全例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抓得不紧,抓得不实。二是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一身兼多职。有的矿采掘工程平面图没有及时填,井下采掘布局不合理,未加强“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未严格执行防治水措施等。三是现场管理较为混乱。个别矿安全管理人员不带班作业,未加强现场安全检查,未加强现场顶板管理,空顶作业一定程度存在等。
下半年,我县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对煤矿的监管:
一是进一步抓好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集中整治工作。对矿井瓦斯、水害、火灾、顶板等灾害,矿井生产、运输、检修等作业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并加强对企业的隐患整改情况督促检查,完善煤矿企业安全信息卡片和隐患台帐,坚决杜绝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有效控制一般性安全事故,确保我县煤矿全年零死亡事故。
二是进一步抓好整合技改工作。煤矿井下瓦斯监控系统的安装,坚决在年底前完成;凡有整合技改任务矿井要求每矿制定完成整合技改时间任务安排表。
三是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工作。加强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执法每月不少于一次,对非法基建、开采和不按监察指令整改的,一律停产整顿,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煤矿安全监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近些年来,我县通过采取等措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比,与兄弟县市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段,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认清形势,落实责任,务实工作,促进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