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贷款难与农信社难贷款的症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对农业生产资金的需求在大幅度地增长,农民“贷款难”问题日益突出。然而,作为农村金融主体力量的农信社,却出现“难贷款”问题。于是,“农民贷款难,农信社难贷款”成为时下农村金融市场的怪现象。症结何在,如何解决?
农民“贷款难”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贷款难是当前农村金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去年全国农民来自农信社的农业贷款仅相当于城里人个人住房贷款的一半左右,一些传统农业大县竟然有20%左右的村是”零贷款村”。一方面是农村资金需求不断扩大,而另一方面是农业贷款越来越少。可见,农民贷款难问题已相当严重。原因何在呢?
1、农民贷款难并不是农村资金缺乏,而是大量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一些农民称银行是“支工不支农、支富不支穷”。由于基层银行贷款权上收,县以下营业网点在农村存多贷少;农信社经营困难,往往以农民还款能力差为由,不愿意把钱贷给农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资金大量集中到上面去等。以上种种,造成许多地方60%--70%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非农业。据统计,1995年以来,某地级市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数额高达20亿元以上,占同期全市农村存款增长总量的66.7%。某县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去年发放的贷款仅占新增存款的10%左右,绝大多数存款都被城市和非农业“抽”走。农业作为弱势产业,不仅没有得到“输血”反而在不断“失血”,农民的生产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民间借贷活跃,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月息高达3分的高利贷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利益。
2、贷款手续繁琐,信贷服务质量差,是造成农民贷款难的直接原因。据反映,有些地方的农村贷款,在各种抵押、担保、人情贷、腐败贷等人为关卡林立的情况下,1万元的贷款额,到手的不到8000元。不少基层干部形象地总结说:“思路是新的,口号是响的,任务是硬的,资金是‘软’的”。个别的农村基层信用社信贷行为不规范,将大部分农业贷款挪作它用,挤占了农业贷款规模。在一些农村,不少村民由于耕地少、劳动力少,家庭负担重,贷款后偿还能力睿统闪怂降摹靶庞貌缓玫呐┗а保运窃谛庞蒙绺揪痛坏娇睢t谙丶督鹑诨怪鸩匠防肱┐寤愫螅┬派缰鸾コ晌┐寤愕奈ㄒ缓戏ń鹑诨梗┟翊畹奈ㄒ徽嫱揪吨挥信┬派纾绻患忧慷耘┬派绲母母铮娣镀湫糯形┟翊钅盐侍饨油怀觥?span lang=en-us>
3、农产品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导致农民收入不保证,经常发生“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影响农民及时归还贷款。而目前农信社实行“农户不归还原有贷款,不能发放新贷款”的方法,进一步加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4、部分农民信用观念淡薄,经常出现逃废农信社债务等不良现象,影响农信社的正常信贷工作,也导致农民贷款难。
农信社“难贷款”
当前农信社难贷款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农信社放贷能力。如广东徐闻县农信社,截至2002年4月30日止,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1.23亿元人民币,而贷款比年初只增加0.09亿元人民币,新增贷款额仅占存款总额的7.3%。可见这其中存在很大的信贷空间。那么,农信社为什么会出现“难贷款”的现象呢?
1、农信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信贷结构调整难度大,成为制约农信社扩大农业贷款投放的主要因素。如广东徐闻县农信社,4月末各项贷款余额为4.95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为3.7亿元,比例高达74.7%。
2、贷款抵押难,贷款风险责任问题是农信社难贷款的又一重要原因。在农村,办理贷款抵押十分困难,因为农民没有房地产权证、固定资产所有权证等抵押物品,根本无法办理抵押手续。而目前许多农信社都大力提倡贷款追究责任制度,将贷款运用指标分配到各基层农信社的同时,也通过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将贷款责任压到了每个信贷员身上。因而,为避免出现新的不良贷款现象,信贷员慎之又慎,为求稳而少放贷款以防范风险的作法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
3、信贷人员整体状况不适应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由于农信社许多信贷员的文化水平、思想素质、经营理念等较低,加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够统一,信贷员缺乏放贷的积极性。另外,实行减员增效后,农信社信贷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量成倍增加,加上信贷员年龄老化,信贷员想增加信贷投入的动力和创新工作的能力明显不足。
4、农信社对“三农”理解过于偏狭。农信社贷款撇开了对农村工商业的支持,致使农村个体工商户和涉农工商企业不得不向其它金融机构寻求贷款支持,这对农信社发展和培养农村优质客户十分不利,也造成农信社难以有效地发放大额贷款,难以扩大贷款规模。
如何解决“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症结
如何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这对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加大农户联保贷款推广力度,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农信社要将新增存款的60%以上用于发放农户贷款,力争农户贷款面达到40%,农业地区的农信社当年的农户贷款面要达到50%以上。农信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要坚持农户自主申请、自主用款、自主还本付息和农信社自主审查、自主发放、主动收回贷款的原则。同时,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根据农户的合理需要,扩大贷款使用范围,更好地为农户提供好金融服务,使农民贷款需求基本得到解决。
2、农信社要与当地政府携起手来,共同实施农村“信用工程”。针对部分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等不良现象,农信社要结合农信社贴近农民、面向农村的实际,充分发挥基层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组干部的作用,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组干部熟悉情况、威信较高的优势,让他们充当信用社的“业务顾问”和“信贷指导员”,通过调查农户生产经营和收入状况,实事求是地向信用社推荐借款人,成为联接农民与农信社的桥梁和纽带,帮助信用社把好贷款调查关,既帮助农户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又督促信贷户还贷付息,确保资金放得出、收得回。贷款特别是农户贷款的大量增加,不仅有效地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可以优化信用社的资产质量,改善信用社的经营状况。目前,一些地方的农信社和当地政府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农村“信用工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农信社要改进工作作风,结合农户贷款证制度,简化信贷手续。长期以来,信贷手续繁杂、信贷员服务态度差是制约农民贷款的主要因素。农信社要结合当地特点,推行“客户一证通”、“农产信用证”、“兴农致富卡”等方便农户贷款新措施,采取一次核定、一次签约、随用随贷、周转使用,存贷汇通用,使贷款方式更加灵活,以加大贷款发放量。目前,“客户一证通”已在一些地方推广使用,深受农民欢迎。
4、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营效益。农信社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特点,利用支农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特色农业,如“三高”农业、适应市场需求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的示范效应,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践证明,只有农民富了,才能最终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和消费市场,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的症结。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撤并、收缩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的任务将更艰巨。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农信社的改革,大力组织资金,充分运用农村金融资金,积极支持农村经济基础发展。我们相信,随着人民银行不断加大对农信社的监管力度,农信社的存款将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将进一步好转,加上农信社全面开办小额信用贷款后,农民的贷款难和农信社的难贷款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第二篇:农民贷款难与农信社难贷款的症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对农业生产资金的需求在大幅度地增长,农民“贷款难”问题日益突出。然而,作为农村金融主体力量的农信社,却出现“难贷款”问题。于是,“农民贷款难,农信社难贷款”成为时下农村金融市场的怪现象。症结何在,如何解决?农民“贷款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贷款难是当前农村金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去年全国农民来自农信社的农业贷款仅相当于城里人个人住房贷款的一半左右,一些传统农业大县竟然有20%左右的村是”零贷款村”。一方面是农村资金需求不断扩大,而另一方面是农业贷款越来越少。可见,农民贷款难问题已相当严重。原因何在呢?
1、农民贷款难并不是农村资金缺乏,而是大量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一些农民称银行是“支工不支农、支富不支穷”。由于基层银行贷款权上收,县以下营业网点在农村存多贷少;农信社经营困难,往往以农民还款能力差为由,不愿意把钱贷给农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资金大量集中到上面去等。以上种种,造成许多地方60%--70%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非农业。据统计,1995年以来,某地级市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数额高达20亿元以上,占同期全市农村存款增长总量的66.7%。某县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去年发放的贷款仅占新增存款的10%左右,绝大多数存款都被城市和非农业抽走。农业作为弱势产业,不仅没有得到输血反而在不断失血,农民的生产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民间借贷活跃,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月息高达3分的高利贷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利益。
2、贷款手续繁琐,信贷服务质量差,是造成农民贷款难的直接原因。据反映,有些地方的农村贷款,在各种抵押、担保、人情贷、腐败贷等人为关卡林立的情况下,1万元的贷款额,到手的不到8000元。不少基层干部形象地总结说:“思路是新的,口号是响的,任务是硬的,资金是‘软’的”。个别的农村基层信用社信贷行为不规范,将大部分农业贷款挪作它用,挤占了农业贷款规模。在一些农村,不少村民由于耕地少、劳动力少,家庭负担重,贷款后偿还能力睿统闪怂降摹靶庞貌缓玫呐┗А保运窃谛庞蒙绺揪痛坏娇睢T谙丶督鹑诨怪鸩匠防肱┐寤愫螅┬派缰鸾コ晌┐寤愕奈ㄒ缓戏ń鹑诨梗┟翊畹奈ㄒ徽嫱揪吨挥信┬派纾绻患忧慷耘┬派绲母母铮娣镀湫糯形┟翊钅盐侍饨油怀觥?SpANlang=EN-US>
3、农产品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导致农民收入不保证,经常发生“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影响农民及时归还贷款。而目前农信社实行“农户不归还原有贷款,不能发放新贷款”的方法,进一步加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4、部分农民信用观念淡薄,经常出现逃废农信社债务等不良现象,影响农信社的正常信贷工作,也导致农民贷款难。
农信社“难贷款”当前农信社难贷款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农信社放贷能力。如广东徐闻县农信社,截至2002年4月30日止,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1.23亿元人民币,而贷款比年初只增加0.09亿元人民币,新增贷款额仅占存款总额的7.3%。可见这其中存在很大的信贷空间。那么,农信社为什么会出现“难贷款”的现象呢?
1、农信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信贷结构调整难度大,成为制约农信社扩大农业贷款投放的主要因素。如广东徐闻县农信社,4月末各项贷款余额为4.95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为3.7亿元,比例高达74.7%。
2、贷款抵押难,贷款风险责任问题是农信社难贷款的又一重要原因。在农村,办理贷款抵押十分困难,因为农民没有房地产权证、固定资产所有权证等抵押物品,根本无法办理抵押手续。而目前许多农信社都大力提倡贷款追究责任制度,将贷款运用指标分配到各基层农信社的同时,也通过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将贷款责任压到了每个信贷员身上。因而,为避免出现新的不良贷款现象,信贷员慎之又慎,为求稳而少放贷款以防范风险的作法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
3、信贷人员整体状况不适应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由于农信社许多信贷员的文化水平、思想素质、经营理念等较低,加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够统一,信贷员缺乏放贷的积极性。另外,实行减员增效
第三篇:农民贷款难与农信社难贷款的症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对农业生产资金的需求在大幅度地增长,农民“贷款难”问题日益突出。然而,作为农村金融主体力量的农信社,却出现“难贷款”问题。于是,“农民贷款难,农信社难贷款”成为时下农村金融市场的怪现象。症结何在,如何解决?
农民“贷款难”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贷款难是当前农村金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去年全国农民来自农信社的农业贷款仅相当于城里人个人住房贷款的一半左右,一些传统农业大县竟然有20%左右的村是”零贷款村”。一方面是农村资金需求不断扩大,而另一方面是农业贷款越来越少。可见,农民贷款难问题已相当严重。原因何在呢?
2、贷款手续繁琐,信贷服务质量差,是造成农民贷款难的直接原因。据反映,有些地方的农村贷款,在各种抵押、担保、人情贷、腐败贷等人为关卡林立的情况下,1万元的贷款额,到手的不到8000元。不少基层干部形象地总结说:“思路是新的,口号是响的,任务是硬的,资金是‘软’的”。个别的农村基层信用社信贷行为不规范,将大部分农业贷款挪作它用,挤占了农业贷款规模。在一些农村,不少村民由于耕地少、劳动力少,家庭负担重,贷款后偿还能力睿统闪怂降摹靶庞貌缓玫呐┗А保运窃谛庞蒙绺揪痛坏娇睢T谙丶督鹑诨怪鸩匠防肱┐寤愫螅┬派缰鸾コ晌┐寤愕奈ㄒ缓戏ń鹑诨梗┟翊畹奈ㄒ徽嫱揪吨挥信┬派纾绻患忧慷耘┬派绲母母铮娣镀湫糯形┟翊钅盐侍饨油怀觥?SpAN lang=EN-US>
3、农产品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导致农民收入不保证,经常发生“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影响农民及时归还贷款。而目前农信社实行“农户不归还原有贷款,不能发放新贷款”的方法,进一步加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4、部分农民信用观念淡薄,经常出现逃废农信社债务等不良现象,影响农信社的正常信贷工作,也导致农民贷款难。
农信社“难贷款”
1、农信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信贷结构调整难度大,成为制约农信社扩大农业贷款投放的主要因素。如广东徐闻县农信社,4月末各项贷款余额为4.95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为3.7亿元,比例高达74.7%。
2、贷款抵押难,贷款风险责任问题是农信社难贷款的又一重要原因。在农村,办理贷款抵押十分困难,因为农民没有房地产权证、固定资产所有权证等抵押物品,根本无法办理抵押手续。而目前许多农信社都大力提倡贷款追究责任制度,将贷款运用指标分配到各基层农信社的同时,也通过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将贷款责任压到了每个信贷员身上。因而,为避免出现新的不良贷款现象,信贷员慎之又慎,为求稳而少放贷款以防范风险的作法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
3、信贷人员整体状况不适应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由于农信社许多信贷员的文化水平、思想素质、经营理念等较低,加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够统一,信贷员缺乏放贷的积极性。另外,实行减员增效后,农信社信贷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量成倍增加,加上信贷员年龄老化,信贷员想增加信贷投入的动力和创新工作的能力明显不足。
4、农信社对“三农”理解过于偏狭。农信社贷款撇开了对农村工商业的支持,致使农村个体工商户和涉农工商企业不得不向其它金融机构寻求贷款支持,这对农信社发展和培养农村优质客户十分不利,也造成农信社难以有效地发放大额贷款,难以扩大贷款规模。
如何解决“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症结
如何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这对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加大农户联保贷款推广力度,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农信社要将新增存款的60%以上用于发放农户贷款,力争农户贷款面达到40%,农业地区的农信社当年的农户贷款面要达到50%以上。农信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要坚持农户自主申请、自主用款、自主还本付息和农信社自主审查、自主发放、主动收回贷款的原则。同时,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根据农户的合理需要,扩大贷款使用范围,更好地为农户提供好金融服务,使农民贷款需求基本得到解决。
2、农信社要与当地政府携起手来,共同实施农村“信用工程”。针对部分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等不良现象,农信社要结合农信社贴近农民、面向农村的实际,充分发挥基层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组干部的作用,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组干部熟悉情况、威信较高的优势,让他们充当信用社的“业务顾问”和“信贷指导员”,通过调查农户生产经营和收入状况,实事求是地向信用社推荐借款人,成为联接农民与农信社的桥梁和纽带,帮助信用社把好贷款调查关,既帮助农户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又督促信贷户还贷付息,确保资金放得出、收得回。贷款特别是农户贷款的大量增加,不仅有效地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可以优化信用社的资产质量,改善信用社的经营状况。目前,一些地方的农信社和当地政府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农村“信用工程”,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农信社要改进工作作风,结合农户贷款证制度,简化信贷手续。长期以来,信贷手续繁杂、信贷员服务态度差是制约农民贷款的主要因素。农信社要结合当地特点,推行“客户一证通”、“农产信用证”、“兴农致富卡”等方便农户贷款新措施,采取一次核定、一次签约、随用随贷、周转使用,存贷汇通用,使贷款方式更加灵活,以加大贷款发放量。目前,“客户一证通”已在一些地方推广使用,深受农民欢迎。
4、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经营效益。农信社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特点,利用支农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特色农业,如“三高”农业、适应市场需求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的示范效应,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践证明,只有农民富了,才能最终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和消费市场,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的症结。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撤并、收缩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的任务将更艰巨。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农信社的改革,大力组织资金,充分运用农村金融资金,积极支持农村经济基础发展。我们相信,随着人民银行不断加大对农信社的监管力度,农信社的存款将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将进一步好转,加上农信社全面开办小额信用贷款后,农民的贷款难和农信社的难贷款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农民抵押难贷款问题突出
农民抵押难贷款问题突出
“当前农民抵押难、贷款难问题仍比较突出。农业保险成本较高,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宽。”关于检查农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
对此,报告建议,加快农村金融改革进程,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落实法律关于贴息奖励等规定,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网点数量。加强农村信用体系、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农户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制度,畅通信贷“绿色通道”。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保险、理赔方案,让农民有效规避风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消除涉农金融业发展障碍。
本文摘自
第五篇:台湾如何解决农民贷款难1
台湾如何解决农民贷款难题
解决农民贷款难题,可以从五个方面借鉴台湾同行的经验:首先是政府要加大解决农民贷款问题的支持力度;其次是台湾农会与会员的相对紧密型联系;第三是加大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尽快把涉农贷款利率降下来;第四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革;第五是完善贷款保证机构功能。
为了解台湾在解决农民贷款问题方面的做法,笔者随河南省农村金融考察团赴台湾专程考察了台北县芦洲市农会和台湾农业信用保证基金。台湾通过农会信用部和农信保解决农渔民贷款和担保问题方面的做法很有特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故成此文,与同道分享。
农会信用部是农民贷款的主体
台湾的农民贷款业务主要由设在各级农会的信用部办理。台湾的农会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经济组织,它既有“政府”背景,又是农民的自助组织。农会以服务农民,协助推行农业政策为主要工作任务。
我们以台北县芦洲市农会为例,观察这个机构的运作模式。
芦洲市与台北市紧紧相连,相当于大陆的一个乡镇,下辖38个里,人口197466人,耕地面积40.54公顷。由于离台北市很近,农业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
芦洲市农会是为辖内农民提供以农业服务为主的一个带有一定行政性质和农民自助性质的常设机构。农会的管理人员,有理事长和总干事,理事长是农会会员选举出来的,一任4年。理事会负责农会的工作规划和决策事宜。芦洲市农会的现任理事长叫李有奎,大学读的专业是医学,而现在从事的专业是房地产,农会理事长的职务是他的社会职务,言谈话语给人以忠厚、朴实、可信的印象。农会的总干事是“政府”任命的,负责农会的日常事务办理,“政府”要付给总干事薪酬的。芦洲市农会的现任总干事叫陈朝辉,专门给我们介绍农会的情况,非常认真、严谨、热情。
目前,芦洲市农会有会员20710人,其中会员679人,赞助会员19981人,还有团体赞助会员50个单位。农会的工作人员共81人,其中从事农民存贷款服务的农会信用部就有55人,而其他7个部门的员工一共才26人。信用部的经营收入占农会全部收入的95%以上,可见信用部的工作和业务是农会工作的重头戏。
信用部的业务分为注重展业、放款责任、专责催收、企业放款、指数型房贷、建筑性融资、深耕优质客户、开发年轻客户群和管理性报表等。信用部的金融业务需要取得金融许可牌照,信用部的会计核算与农会的其他会计业务是分离的,以确保风险的控制和隔离。
截至我们考察的前一天,该农会信用部的存款总额为163.2188亿元新台币,贷款总额为114.7101亿元新台币;已核准未发放贷款8.77亿元新台币,8月中旬可能增加贷款1.3亿元新台币。从他们提供的资料上得知,该农会信用部截至7月底的资本充足率为14.08%,存贷比为64.96%,不良贷款率为0.04%,经营成本为1.29%,资本利润率为5.56%,员工人均盈利117万元新台币。
农会对农民的贷款,大部分是农会信用部的自营贷款,也有受其他银行委托代理的贷款。台湾的农业贷款大都期限长、利率低,这一点给我留下较深印象。从农会提供的一份材料上得知,2008年农会信用部存款的平均利率是1.63%,贷款平均利率是3.3%。他们还给我一份材料,是说台湾农业专案贷款的,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在13大类20多项贷款项目中,贷款利率大致都以2%为限,贷款期限分周转类贷款和资本类贷款,周转类贷款期限可达3年;资本类贷款期限大都在10年到15年,最长的可达20年。这些贷款一般以每半年一期平均摊还为原则,利息随同缴付。
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来得及了解该农会会员的贷款需求满足程度如何,但我按照资料数据简单地计算了一下,按目前的贷款总额,该农会会员和赞助会员人均贷款达55万元新台币。
当然,这个农会还通过农业推广业务、供销业务、保险业务等与会员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尤其是他们的农业推广业务渗透面很广,包括农事推广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业技术培训;包括对农会会员的四健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健身活动;包括家政推广教育,内容很广泛,孩子的暑期活动,家庭主妇的烹饪技术提高,等等。我们在农会考察结束时,碰上一群妇女从楼上下来,打听一下,说是当天上午为会员家属培训欧式绘画。
在这种环境下,农会与会员是一种紧密型的联系,会员对农会的信用关系应该不会出问题的,除非发生了什么意外。
农信保支持农民贷款
如果农会信用部对贷款农户的信用行为存在疑问或者感到需要增加贷款保险系数,农会信用部可以向设在台北市的“财团法人农业信用保证基金”即向农信保申请贷款保证。
台湾的农业信用保证基金,名为“基金”,实际上是一个由“政府”支持,“政府”出资,为农民提供贷款保证的公司,农信保的贷款保证也增加了金融机构向农民贷款的信心。
1983年3月,台湾地区核定了《农业信用保障制度实施方案》,当年9月成立“财团法人农业信用保证基金”。农信保的资本金构成有很强的“政府”背景—“政府”捐赠出资65%,签约银行捐赠出资占30%,各家农会渔会捐赠出资占5%。截至去年底的基金总额为83.1亿元新台币。
农信保的主要任务是三方面:协助担保能力不足的农渔民增强受信能力,获得农渔业经营所需资金,提高农渔民收益;促使农业金融机构积极推进农渔业贷款业务,提高其农渔业融资功能;协助参加农业发展计划的农渔民筹措配置资金,提高政府农业政策的推行效果。
农信保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经营管理由总经理负责,监督机构是监察人会。总经理负责的经营部门有保证审查部、代偿审查部、策略规划部、行政管理部等。全公司总共才60多人,只在台北市有一个机构,没有分支机构。各地农会信用部需要办理贷款保证业务,通过网上渠道在农会信用部所在地申请即可。
农信保的保证对象包括农渔民家庭和农渔企业,保证程序一般是贷款户或贷款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金融机构审核发放贷款,农户交纳贷款保证手续费,金融机构向农信保申请贷款保证,农信保审查后签发贷款保证证书。
农信保提供贷款保证的贷款涉及面很广,包括农业发展基金贷款、农业天然灾害低利贷款、其他政策性专案贷款、一般农业贷款、农户生活必需费用贷款等。
农信保的签约金融机构包括分布全台湾的农会信用部、农业金库,另外还有台湾银行、台湾土地银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等13家银行机构。
农信保保证的贷款额度为每一申请人累计保证贷款余额在500万元新台币以内;如超过500万元新台币,则由农信保的董事会审查核定。
农信保提供贷款保证的贷款比例,根据贷款机构的授信品质、个案贷款金额、申请人信用及经营状况等因素决定,但一般在贷款总额的30%90%之间提供贷款保证。
贷款保证的手续费类型分为个人户和企业户两种,个人户的手续费为每万元贷款每年1070元;企业户为每万元每年50140元。农信保对利率超过5%的贷款不予保证,这也是确保农业贷款低利率的一项制约条件。
如果贷款到期贷款户不能正常还款,农信保对银行提供的贷款保证包括保证的全部贷款本金、6个月的利息及法定诉讼费用。
农信保自1983年9月成立到2010年7月底,累计办理保证案例368005件,协助农渔民融资3143.616亿元新台币,对促进农渔业发展生产,提高农渔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而真正因贷款到期不能还款需要农信保代为偿还的仅占2.7%。
去年,农信保对台湾地区25个县市中的24个县市共办理贷款保证52191件,保证贷款金额240.18亿元新台币。办理最多的前三位县市分别是台南县、屏东县、高雄县。
农信保的业务与发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除了为其提供65%的捐赠资本金外,每年还提供3亿元新台币的资金支持。农信保致力于做好融资保证中介服务的角色,一方面协助农渔民增强受信能力,顺利获得贷款;另一方面为办理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分担融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农业政策的推广和落实,可谓牵一发而动全局,值得借鉴。
几点思考
通过台湾之行,借鉴同行经验,我对解决农民贷款问题有五个方面的思考。
首先是政府要加大解决农民贷款问题的支持力度。由于农业和农民的特点,农民贷款属于成本高、利润低的业务,金融机构办理农业贷款的积极性相对较低。为此,仅仅通过市场渠道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是不行的,在这方面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如给予必要的足量的资金支持,如政府出资支持农业贷款机构,降低或者免征农业贷款的税收费用,对农业贷款实行
贴息和减息,使农业农民的贷款成本降低下来。
其次是台湾农会与会员的相对紧密型联系值得借鉴。台湾的农会通过对会员的技能培训、生活帮助、经济联系等方面,使农会与会员紧密联系了起来,农会对会员的家庭情况、经济能力、信用状况都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在这种情况下,会员向农会信用部申请贷款,信用部审查发放贷款都会心里有数,知根知底,不会出现农民害怕贷不到款,贷款部门怕农民不还款的问题。
第三是加大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尽快把涉农贷款利率降下来。农村信用社要在有效支农方面下工夫,要尽快建立农户经济信用档案,真正提高贷款质量和效率。并且,在政府支持下,尽快把涉农贷款利率降下来。我们的涉农贷款利率高于城市贷款利率的问题是与发展农业的初衷相矛盾的,应该尽快解决。
第四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革。目前,大陆还没有类似台湾地区农会这样的机构,但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向这方面调整转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参考台湾农会的做法,在加强与社员的紧密型联系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帮助社员提高发展能力。政府要给以帮助和支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发挥政府部门、信用部门、农业指导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
第五是完善贷款保证机构功能。我们的贷款担保机构近年成立了很多,但真正开展担保业务的很少,并且担保机构的信用程度和能力并没有得到贷款银行和贷款客户的认可。但贷款保证是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一个好办法,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加强一下这方面的工作,使贷款担保能够在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上真正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