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构建和谐××

时间:2019-05-15 12:4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构建和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构建和谐××》。

第一篇: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构建和谐××

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构建和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对资源型地区来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区作为重庆市唯一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当前,国内资源型地区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我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和充分,加快地

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显得更加重要而紧迫。

一、推动全面转型是**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区作为“一五”时期国家在西南地区布局建设的重要能源基地,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为重庆市、四川省及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而特殊的贡献。但是,由于**有着“因矿设区、为矿服务”的特殊历史,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导致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占主导地位,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化水平层次不高,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大;历史包袱沉重,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突出,安全和稳定的形势严峻;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巨大,人民生活水平亟待提高;采空区范围量大面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不仅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一旦市场环境发生波动,就有可能再次陷入困境,甚至会面临“矿竭城衰”的危机。因此,加快全面转型成为**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般而言,资源型地区的发展阶段可分为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但无论处于哪个时期,都有一个转型、调整、优化和升级的问题,早转早主动,晚转则被动。对**而言,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和最佳时期。一方面,我区已逐步进入煤炭资源开发的中后期,如果现在不抓紧时间,今后转型的难度将会更大;另一方面,我区的煤炭资源仍有较大的开采潜力,且在一段时间内市场形势看好,为我们推进转型赢得了缓冲空间。同时,我区在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中,有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也有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尤其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些重大项目落户我区,旅游、能源、材料、医药化工四大产业已具有一定基础,为加快转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多年来,为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我区进行了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给资源型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给我们推进地区转型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在这种形势下,能否加快推进转型,能否实现成功转型,事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事关构建和谐**的成败。早转则柳暗花明,迟转则坐失良机,不转则矿竭城衰。我们只有居安思危、早作应对,抓住机遇、争取主动,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才能走出一条具有**特点的转型之路。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着眼发展大局,切实把握转型的几个关键问题

资源型地区的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做法可以照搬,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在推进转型中,我们必须立足地区实际,把握好以下几个事关全局的关键性问题。

(一)选准接续替代产业,构筑转型的产业支撑。资源型城市的现有产业,大多是资源消耗型产业,随着资源的耗竭,这些产业也将逐渐完成历史使命,最终由新兴接续产业所替代。实施产业转移,是一次生存发展之路的再抉择,也是一次痛苦的必然嬗变。由此,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是产业转型,摆脱地区经济对单一资源的高度依赖,实现经济发展由一元支撑向多元主导的转变。就**而言,发展接续产业,一方面,要延长煤炭产业链条,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培育壮大能源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发展地面替代产业,利用丰富的旅游及其他非金属矿产资源,发挥老工矿区积淀下来的工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材料和医药化工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接续产业规模化,以产业转型带动全面转型。

(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造就转型的主导力量。在资源型地区转型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更善于把握市场的方向,更善于选择接续产业,是地区经济转型的主导力量,最终决定着转型的成效。因此,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从规划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入手,从创造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着力,加强引导,培育、发展一批优势骨干企业,使之成为推动地区转型的主力军。要深化改革,扶优扶强,发展壮大现有企业,挖掘内力推动转型;要以特色产业园区、煤电产业园区为依托,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推动转型;要做好新形势下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工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突出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增添活力推动转型。

(三)积极深化区域合作,拓展转型的战略空间。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必须打破矿地各自为阵的壁垒,摆脱狭隘行政区域的束缚,加强地矿之间、区域之

间的合作,树立经济区域理念,拓展转型的战略空间。当前,**在转型过程中,要在深化区域合作上着力走好“三步棋”:一是立足区域资源谋划地区经济的战略布局,依托我区的能源综合利用基地和材料产业基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二是依托渝南生态旅游环线的建设,整合渝南、黔北地区的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三是综合运用区内外人才、技术等资源,培育更

具活力的人文和社会资源。通过区域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加快转型的进程。

(四)注重创新体制机制,增强转型的内生动力。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源型地区往往存在地矿条块分割,管理各自为政,体制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推动我区全面转型,首先应抓好体制机制的转型,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一是强化市场推动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体系,增强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二是建立地矿协作机制,实施地矿互利战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济共融、产业互动,逐步壮大区域经济板块;三是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在全社会营造“抓发展、促转型”的浓厚氛围,调动全区上下、各行各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加快全面转型的强大合力。

三、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全面转型的步伐

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包括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的转型,同时,还包括思想观念和社会文化心理的转型。我们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转型为核心,突出工业主导、加快旅游升级,强化城乡统筹、注重和谐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力争通过10到15年的时间,地区基本实现全面转型。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任务:

(一)加快经济转型,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

全面转型的核心是经济,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产业,产业转型的重点在工业。针对我区实际,我们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转变增长方式,不断强化工业在地区经济转型中的主导地位。

第一,拓展延伸资源优势,推动资源产业由原始输出型向综合利用型转变。对于资源型地区来说,资源是生存和发展之本,也是最大的比较优势。推进我区产业转型,首先必须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比较优势,着力减少原始资源输出,大力实施就地转化,千方百计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主要以**电厂、方盛电厂、兴隆煤田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做大做强煤电产业园区这一载体,并大力发展煤洗选、煤焦、煤化工、煤建材、矿山机械等产业,以及其它配套服务产业,依托煤炭产业这一母体,孕育和派生出一套互为依托,又相对独立,由低到高、由粗到精的产业链;同时,努力提高煤矸石、煤渣、粉煤灰、煤气等附属产品的回收利用率,培育能源产业集群。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地区能源产业得到进一步壮大,煤炭综合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成为重庆市重要的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

第二,加速推进产业布局,推动经济结构由单一主导型向多元发展型转变。资源型地区转型,要依托资源,但绝不能仅仅依赖资源。只有多业并举、多元发展,从根本上摆脱对资源的依赖,才能真正实现经济转型。针对我区实际,我们在“十一五”规划中,按照分类指导、协调推进的原则,对全区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布局进行了重新定位。在生产力布局上,全区划分为“四大经济板块”:即主城中心板块,定位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区;西南部工业经济板块,定位为渝南黔北煤电及相关产业的集聚带、城镇发展的次极拓展区;东南部生态旅游板块,定位为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生态及观光农业展示区;西北部特色农业板块,打造成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区,以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有效集聚发展要素。在产业发展上,全力构筑“四大产业集群”:即煤电、材料、医药化工和旅游产业,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初步形成既有龙头带动,又有集聚效应,充满竞争力的区域特色产业,促使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性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第三,坚持注重提高质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呈粗放型增长方式。在坚持扩张经济总量的同时,必须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穿于转型的全过程,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优化配置发展要素。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推进知识、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向经济工作重心、关键环节、优势骨干企业转移,实现发展要素的有效聚集、合理配置;三是促进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坚持资源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妥善处理地区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型产业,严格控制“三废”污染,改善地区生态和环境质量。努力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高消耗型向高效益型,从高污染型向环保型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促进城市转型,塑造绿色城市新形象

资源型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地矿在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自成体系,使城市“点多、线长、面广”,个性特征不明显,从而造成城市缺乏应有的聚集效应,同时也给市政设施建设及其合理利用带来诸多问题。因此,推动城市转型,绝不仅仅是新建几座楼盘,更不是旧建筑、旧设施的翻新,而是城市发展理念、模式、功能、形象、机制等内涵的全面提升,是矿业城市向绿色城市的彻底转变。

**作为重庆市的新兴旅游区,推动城市转型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打造绿色城市、旅游城市,推进城市上档升级。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性。剥离南桐矿业公司承担的配套设施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理顺条块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城市发展要素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逐步消除矿业城市历史形成的弊端。二是注重城市特色的塑造。按照规划上高起点、建设上高标准、品位上高要求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城市的承载力;树立精品意识,突出城市风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特征;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美化、亮化人居环境,切实改变矿业城市脏、乱、差的形象。三是大力发展城市产业。充分发挥城市集聚经济要素、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发展城市经济,解决城市“虚化”问题,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地区转型的战略支撑点。

(三)坚持城乡互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当前,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我区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地区全面转型的重要任务。但**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特殊性,也更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从我区实际出发,我们将在规划上着手,在政策上破题,在体制上创新,在投入上着力,按照“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依靠城镇化带动农村,依靠产业化提高农业”的思路,推动新农村建设。具体来讲,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举产业旗、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发展壮大新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二是从规划入手,统筹乡镇和村落规划,加快编制中心镇、中心村等建设规划体系,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村镇发展格局,构筑新农村建设的载体;三是建立和健全整合农村资源的机制、农村市场机制、农业服务机制、矿地协作机制等机制,积极探索矿地共建、工农共建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充分调动各方面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力量,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来,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四是培养和造就“有文化、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激发广大农民的内动力,形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五是深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切实加强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选好配强镇、村领导班子,塑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形象,不断增强其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区作为一个老工矿区,城镇化率较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必须发挥这一比较优势,强化城乡统筹,真正做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主要做好五个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政策,通过政策的引导,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二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把农村基础设施纳入全区整体考虑,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在全区总体布局基础上,科学确定各乡镇的产业定位;四是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全区劳动力市场,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使用;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度,全面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四)推动社会转型,开创和谐**新局面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地区全面转型,不仅需要推动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而且要使社会发展与之相适应,否则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最终影响全面转型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引导人们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社会安定团结、充满活力,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努力实现从稳定社会向和谐社会的转变。

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社会的文明进步,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文明进步。要积极改善地区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大力培育具有**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突出抓好重庆历史名人刘子如文化项目建设,实现“资源文化”向创新文化转变;要整合地区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疾病控制体系和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的健康水平。同时,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培育欢乐、祥和、健康、进取的人文环境。二是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构建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把扩大就业作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就业培训,拓宽就业空间,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程。注重维护和发展全区人民共同利益,合理协调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实际问题,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断完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构建以政府救助、社会资助和群众互助为核心的新型救助体系,努力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努力使社会关系更加协调。三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区,构建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围绕建设“法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自觉规范行政行为,形成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坚持和完善“一盘棋”的工作与决策机制,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致力于推动地区转型。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探索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努力实现广大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加快地区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四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加快全面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安全稳定是前提。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群众急难问题处理室、村社说事室和社区的作用,及时化解矛盾。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预警体系和工作预案,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努力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定有序的环境。

四、强化能力建设,筑牢推动**全面转型的政治保障

推进地区转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干部。我们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从而把党的先进性贯穿于加快地区全面转型的始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升华“恋煤情结”,增强忧患意识、转型意识;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加快地区转型、构建和谐**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突出凭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切实为加快转型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各项工作。尤其是要在四个方面的能力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在地区转型中增强加快发展的谋划力。推动地区转型,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把握全局的能力、捕捉机遇的能力,着力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从而增强加快全面转型的谋划力;二是在地区转型中提高推进工作的创造力。资源型地区的转型,不是简单地改几个产业,建几个工厂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它是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思路的大调整。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执政理念、行为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实践,大胆探索,努力以思想观念的先发之机,谋求经济社会的先发之势;三是在地区转型中强化潜心干事的落实力。加快地区转型没有捷径可走,要树立“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坚持真抓实干、雷厉风行、持之以恒的作风,克服急躁情绪、畏难情绪和厌战情绪,扎扎实实推进地区转型;四是在地区转型中形成团结一心的凝聚力。要在全社会形成转型的共识,把全区干部群众的思想凝聚到加快全面转型上来,把全区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引导到加快全面转型上来,把全区干部群众的行动统一到加快全面转型上来。

第二篇:转变职能 加快拱北经济社会双转型

转变职能 加快拱北经济社会双转型

尊敬的甘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市委在这里召开镇(街)转型座谈会,充分说明市委对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镇(街)转型的关心。记得甘书记3月2日说过,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既是应对当前矛盾凸显期的必要之举,也是推动社会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这个月初参加了珠海市社会工作高级研讨班,使我对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了更深的理解。拱北作为口岸地区,既是改革的前沿,又是特区的窗口,更需要在社会领域有所作为。借此机会,谈几点体会:

(一)着力推进镇(街)转型,全力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工作。我们充分认识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街道一级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按照区的统一部署,目前街道的职能重心已实现了向社会领域的转变。我们将充分借鉴港澳地区社会管理的先进经验,深化民主自治试点工作,实现“四个转变”:即自治组织体系由形式性向常态化转变,运作方式由层级式向扁平化转变,参与主体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社区服务由被动式接受向主动式提供转变。2007年,我们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综治工作中心,2009年上半年,街道作为全市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先行点,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探索性工作,率先在全市运作并成为示范。去年,我们又成立了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服务站的建

1设,目前已完成90%。今年,我街港昌社区被列为城乡社区民主自治试点单位,于4月29日举行启动仪式,全面深化街道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工作。

(二)着力抓好社区民主自治试点,完善社区民主自治体系。去年,在各级的关心支持下,我们荣获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两块有分量的牌子。这些荣誉,代表了更高的起点和要求。我们将以“三个创新和完善”,抓好港昌试点,以点带面,全力推进:一是创新和完善民主自治体系,建立“议事—决策—执行—协助—监督”的社区自治体系;借鉴“十户联保”模式,建立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基层党组织网络,构筑社区居委会—小区联系点—居民小组三级管理平台;大力发展义工队伍,加快培育社会组织,借鉴澳门街坊总会社区服务项目运作模式,引入社工督导机制,实现社工加义工的模式。二是创新和完善主动服务方式,在整合居委会各项服务职能的基础上,实行弹性工作制,方便居民利用休息时间就能办理各项业务;发挥拱北小区网的功能,建立港昌社区QQ群和微博,定期举办网上社区会客室,开通网络版“百姓讲坛”,与居民形成有效互动。三是创新和完善文化活动载体,继续举办“百姓讲坛——楼栋里的实话实说”和“百叟宴”敬老爱老等品牌活动,开展经典诵读在社区、义工服务在社区、书画创作在社区等活动,营造诚信友爱、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

(三)着力抓好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在街道设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在社区设立公务服务站,完善

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在全街各社区及窗口单位推行弹性工作制,探索社区工作者末位诫勉等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社区工作者及义工的培训力度,通过多种举措,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继续扩大“居家养老”为老服务、“四位一体”残疾人康复服务、“博士健康保姆,专业家庭医生”卫生服务等服务的覆盖面,真正做到“三个不出”,即不出社区,就能办好和居民相关的各项业务;不出小区,就能得到社区的各种帮助;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的上门服务,让社区成员共享社区发展成果。

(四)着力抓好矛盾纠纷调解,完善“大调解”体系。一是用好两个平台。进一步加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软件建设,高标准建设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实行“一站式”接访、“一体化”调处、“一竿子”解决,推进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使中心和社区工作站真正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平台。二是整合两个层面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广“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商家出资,物业承包”的模式,加大对人防、技防的投入,共建平安拱北。整合派出所户管员和社区计生指导员两支队伍,共同做好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三是做实两个层面的梯度化解。落实中心内部梯度化解,以扇形流程图为工作流程,保证矛盾纠纷在街道内部流转的过程中得到控制化解;完善居民小组、居委会、街道三级梯度化解机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 王丁路 发布时间: 2010/12/13 责任编辑: 诸葛淼 来源: 金华日报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只有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才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体面劳动;才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才能落实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近年来,我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注重预防、完善制度,加强调处、健全机制,保持了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但目前我市劳动关系调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与用人单位制度落实滞后的矛盾。《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实施,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但一些企业在拥有了用工绝对自主权的同时,却忽视了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忽视了劳动管理制度建设,以老板意志取代规章制度,以企业规定取代法律法规。一是劳动合同签订不容乐观。《劳动合同法》规定不签订劳动合同要支付双倍工资,连续签订两次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一些企业为规避风险责任,在劳动合同签订上做文章,或者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或者随意简化变更合同内容,或者约定不公平条款,造成合同签订率低、合同短期化、合同不规范、合同不落实。二是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劳动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均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但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或者为方便管理,有意无意不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或者仅为部分职工办理社会保险。企业对社会保险强制性认识不足造成违法的同时,也加大了自身风险。三是劳动保护措施不到位。一些企业忽视劳动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和落实,缺乏必须的安全防护培训,造成工伤事故频发。

二、劳动者维权意识提高与用人单位管理理念滞后的矛盾。部分企业仍然沿袭陈旧的用工管理理念,消极应对员工诉求,随意侵害员工权益。一是劳动者希望有休息休假权,但一些企业仍然实行超时加班加点。在部分低层次、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和服务企业,不能保证职工每周休息一天,少数企业每天工作时间甚至超过10小时。二是劳动者希望获得与劳动相匹配的报酬,但部分企业仍然存在压低和拖欠克扣工资情况。根据抽样调查,我市小企业工资水平在1000~1500元之间的占27.7%,其他的也大多数在2000元以下。一些企业除低人工成本外缺乏其他竞争优势,而待遇低、环境差又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招工困难,出现劳动纠纷。根据统计,目前工资案件占劳动监察投诉案件总量的80%。三是劳动者希望实现人生价值,但一些企业缺乏人文关怀。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劳动者,不仅关注自身权益维护,更加追求人生价值体现。但有些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员工尊严,在职工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缺乏长远规划,造成企业没有凝聚力、职工没有归属感。

三、劳动纠纷复杂化与劳动关系调处机制建设滞后的矛盾。劳动纠纷调处工作专业性强、敏感度高,需要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履行专业职能。但是,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劳动纠纷案件,现有机制难以妥善有效处理。一是人少案多,执法力量薄弱。2009年全市劳动仲裁案件2298件,而专职仲裁员仅为32人;全市监察处理案件8211件,而在职监察员仅为96人。二是基层案多,基层组织建设滞后。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缺乏工作经费和专职工作人员,责、权、利不对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基层调解组织职能缺失。三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尚未成型,基层工会维权组织有待加强。基层工会受制于体制现状,不能充分发挥其谈判、维权职能。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与现阶段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有关,也与劳动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有紧密联系。面对新形势、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劳动保障部门要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新的作为,关键是扮演好“四个员”角色。

一、当好“引导员”。一是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更新设备、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加班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劳动者人身安全,让员工体面劳动,快乐生活。二是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和民主管理,落实员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实现企业和劳动者共享共赢。三是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探索企业社会责任考核方式方法,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和企业家,以及在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二、当好“服务员”。一是优化服务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积极稳妥调解劳资纠纷,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机制,丰富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完善社保制度。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探索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城镇职工医保覆盖面,逐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积极落实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制度,促进企业开展工伤预防工作,有效加强劳动者安全保护。三是积极促进就业。通过实施“春风行动”、举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组织省际劳务协作、校企合作等形式,积极搭建就业平台,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为企业输送合格劳动者。

三、当好“执法员”。一是加大劳动法律法规贯彻力度。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督促企业清理内部规章制度,引导企业依法开展劳动管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动态预警机制和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密切关注企业劳动关系发展状态,及时消除影响劳动关系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工资标准和支付、工作时间等法规制度落实情况,对于严重违法企业依法公开曝光,从严处罚。建立教育、预防、处罚三位一体的劳动执法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企业依法管理、守法经营。三是完善工资增长和支付保障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维护低收入劳动者权益;推动企业建立正常工资增长机制,在经济效益增长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完善欠薪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制度,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四是加强劳动监察和仲裁调解。深入推进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体系,全面推广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创新仲裁工作机制,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积极落实人员经费。畅通投诉渠道,完善信访机制,做好维稳工作。

四、当好“协调员”。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积极探索三方机制有效介入的途径和办法。加快推进劳资双方平等对话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积极推行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和专项集体合同制度。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以柔性化处理为手段,进一步健全调解组织,建立劳资纠纷快速处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第四篇:构建和谐企业推进转型发展

构建和谐企业推进转型发展

宝钢发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造出具有行业竞争优势并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速度,宝钢发展的企业系统创新(ESI)的经营模式让宝钢发展保持了长久的活力;这些现代企业的精神与方法都是宝钢发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所必需的,这些都凝结成为宝钢发展的企业文化。

只有和谐的企业文化,才能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宝钢发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造出具有行业竞争优势并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速度,宝钢发展的企业系统创新(ESI)的经营模式让宝钢发展保持了长久的活力;这些现代企业的精神与方法都是宝钢发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所必需的,这些都凝结成为宝钢发展的企业文化。

一、和谐企业的特征

和谐企业应该属于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一种派生。和谐企业,至少从四个方面上体现:首先是干群之间的和谐关系。当前影响企业不和谐的因素诸多,例如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在现代社会,扩大的收入分配使阶层分化加剧,仇富心理也滋长起来。讲公平公正,就是缩小分配差距,协调好各种矛盾,构建和谐企业,第二是干群之间要和谐。和谐企业要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现象和官僚主义。当前企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党内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构建和谐企业要倡导廉政自律,其核心含义是发展民主监督机制。第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不仅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能促进企业的全面和谐,缺乏诚心,不讲礼貌,不守秩序就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倡导“诚心友爱,安定有序”的道德要求。第四企业文化。只有和谐的企业文化,才能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宝钢发展用创业精神所衍生出的以用户为导向的文化弥漫了整个组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认真关注作业过程中的每项流程,抓住点滴降本机会,用智慧攻克难题,用坚持战胜困难,满足用户需求,为公司健康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宝钢发展的企业系统创新(ESI)的经营模式让宝钢发展保持了长久的活力;这些现代企业的精神与方法都是国企深化改革所需要的,这是宝钢发展企业文化给人的一般印象。

二、构建和谐企业的几个要素

一是党建工作。首先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构建和谐企业,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宝钢发展不锈钢作业管理部党建工作为例,我们认为党建工作应紧贴工作实际,以提高生产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目标,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子,新方法,并将创新这一主旋律贯穿各项工作始终,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确保不锈钢作业管理部全年工作目标的实现,提升职工整体素质、构建和谐企作出积极的努力。不锈钢作业管理部党委结合工作实际,把党建工作的基本内容概括为“突出一个主题、抓住两个重点、寻求‘三态’统一,围绕四个环节”:即突出“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为主题,抓住“围绕提高能介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和一体化融合”两项重点;寻求“企业形态、职工心态、文化神态”的‘三态’统一,围绕“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党建长效机制”四个环节,潜心致力于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不锈钢作业管理部的“软实力”。

二是激发活力,提升本部门的管理水平。同样以不锈钢作业管理部为例,必须坚持舆论先行,营造良好氛围。推进管理部机构瘦身、业务优化是一场深刻的管理变革,为把一腔热情转化成具体的行动和强有力的执行力,真正从“形似”走向“神似”,从“融合”走向“化合”,不锈钢作业管理部党建工作做到:1.在工作安排上突出超前性。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支部书记会议和每二周一次政工会议,对党建和政工工作作超前考虑,及早安排,明确任务要求,按照分工的原则认真抓好落实,形成布置、落实、检查、反馈,紧密衔接,运转畅通的工作机制;2.在工作落实上突出创造性。要求注意了解公司大局,把认真落实公司精神与不锈钢作业管理部实际情况相结合,适时提出一些探索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3.在工作协调上突出实效性。要求对公司决策的事情要主动协调,对员工关注的热点问题要着力协调,并注意协调的方式、方法和效果,为确保政令畅通和日常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是激发活力推行宝钢发展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在管理。宝钢发展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宝钢发展迫切需要符合公司新一轮发展规划、员工普遍认同的管理文化与之相契合。通过管理文化的力量,规范日常运营,助推公司发展。为此,在总结、提炼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做法,并着眼于公司未来的良好发展,经过充分酝酿,明确了新形势下的管理文化:“严格、创新、包容、透明”。

三、以一流的党建引领和谐企业建设

党的十八大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开拓创新,也需要从过去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汲取好经验、好做法。一个经验是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党对国有企业提出的三大创新的总的要求,其中管理创新是和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并列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的创新。管理是软实力,是具有根本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不锈钢作业管理部要强制推进改革转型、提质增效,管理部党委首先要服务好党员群众,把国家的政策、钢铁行业的形势和宝武集团、宝钢发展有限公司的发展规划向员工讲明讲透,再就是服务降本增效,不断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技能水平。在实践中认真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正确处理转变观念与创新机制的关系,正确处理学习技能与提高素质的关系,正确处理员工现有素质与潜在素质的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重心在基层,关键在党建。管理部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工作机制上向一体化转变,工作力量上向齐抓共建上推进,工作重点上向全方位转变,工作方式上向民主开放转变。并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6S管理作为突破口,推进清洁化生产,以点带面推进职工文明素质提升计划的实施。我们之所以选择6S管理作为突破口,就是因为6S活动不仅能够改善管理部的生产环境,还能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员工的团队精神。2.开展以党内主题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夯实党建工作为管理部的管理和发展服务。积极开展战高温、“劳动竞赛”系列活动。3.发扬党内民主,认真做好党员的民主评议工作。坚持党员“三先”(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落实党员“三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精神,确保党员行使正当权利和民主权利,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4.发挥好党风监督岗的作用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不同层面的意见和建议。贯彻民主集中制和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以“严肃执纪问责,牢牢把握底线”为主题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树立一批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以“一册一课一栏一片一会”为载体开展廉洁教育。5.关键岗位人员诚信、廉洁学习教育。着力培养一支好的骨干队伍,让党员干部真正牢记“立党维公、执政为民”。关键岗位人员每半年一次,向组织说明个人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方面的情况,并填写《诚信小结情况记录》、《述廉情况记录》。主管领导要在《诚信廉洁教育学习情况记录》、《诚信小结情况记录》、《述廉情况记录》上确认签字,并将《诚信小结情况记录》、《述廉情况记录》复印存档。6.完善服务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在坚持凝聚力工程制度的基础上,做到“五个长效化”。“谈心”长效化,开展“谈心月”活动。“结对”长效化,开展帮思想、帮技能、帮生活的“三结对”活动。“共建”长效化,开展共建文明班组活动。

和谐是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所倡导弘扬的管理文化,鼓励职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把各项刚性的规章制度转化为柔性的价值观、经营观,形成统一的理念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成员工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在内部形成一种共同学习、不断创新的良好氛围。创造和谐,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集聚全员智慧加快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是我们宝钢发展融入和?C社会,加紧加快改革步伐,实现发展与和谐的现实要求。

第五篇:邮政储蓄银行:全面加快转型 全力加快发展

记者从中国银监会了解到,截至2008年7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36家一级分行、312家二级分行、20089家支行已全部挂牌成立,邮政储蓄银行正加快转型和发展,朝着竞争力强的大型商业银行方向发展。

邮政储蓄:覆盖面最广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

2007年3月20日,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已建成了全国覆盖面最广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截至2007年底,邮政储蓄营业网点达3.6万个,汇兑营业网点4.5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2万个,ATM机超过1万台。其中,58%的储蓄网点和66%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

“组建后的邮政储蓄银行网络已成为沟通和连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最大金融网络,对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意义重大。”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截至2008年8月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为19820亿元,是中国第5大存款机构;邮政绿卡发卡量达2亿张,为中国第3大发卡银行机构。邮政储蓄的经营范围已由初期的人民币储蓄和汇兑业务,发展成本外币负债类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和以债券投资、协议存款、小额贷款为主的资产类业务,并已获准经营《商业银行法》规定的所有业务。

四大优势助推邮政金融发展

业内有关专家认为,通过改革邮政储蓄建立的邮政储蓄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拥有以下四个突出优势:

一是拥有覆盖城乡二元经济网点最多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特别是在一些金融机构少的边远地区,邮政储蓄机构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是依托邮政网点和服务设施,可以保持邮政金融网络的完整性和低成本运行,实现银行的经营效益和社会责任相统一。三是邮政储蓄存款余额约占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的十分之一,并且没有不良资产的包袱,可以轻装上阵,为全面拓展商业银行资产类业务打下坚实基础。

将可以全面地拓展经营领域,带来新的业务和盈利增长点,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为邮政储蓄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向竞争力强的大型商业银行发展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是: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未来邮政储蓄银行确定的总体目标是:依托邮政网络,确立服务城乡大众、支持“三农”的零售银行定位,走低成本、差异化特色经营之路,以资本节约型业务为基础,不断加强风

险管理,努力将邮政储蓄银行建成国内网络强大、客户众多、资产优良、资本充足、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大型商业银行。

邮政储蓄银行有关人士表示,将通过加快发展来增强实力,的不同阶段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同时,充分发挥中国邮政的网络资源和一体化作业优势,高度重视邮政储蓄银行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业务发展。

面对良好的发展形势和银.。

下载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构建和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构建和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煤矿建设,构建和谐矿区

    上党发(2010)号 中共上坪寨乡委 上坪寨乡人民政府 关于抓好2010年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意见 各村、乡直各工作部门、各矿山企业: 为进一步加快我乡煤矿建设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

    加快小康建设 构建和谐乡村

    加快小康建设构建和谐乡村近年来,安仁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紧紧围绕‚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的总体目标,依托本地优势,用全面建设小康工作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统......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构建和谐企业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构建和谐企业 摘要:本文介绍在新的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理论观念、方法方法、手段情势上创新,为构建和谐企业施展作用。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

    加快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途径

    浅谈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认知 关宏伟 应理集团在建设和谐企业文化中,既把企业环境和谐、企业人际关系和谐、企业总体发展和谐作为和谐企业文化的根本要求,又将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劳动法》,是建国以来劳动保障领域的第一部基本法律,在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部法......

    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劳动法》,是建国以来劳动保障领域的第一部基本法律,在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部法......

    加快转型发展 建设和谐商洛5篇

    加快转型发展 建设和谐商洛本报讯 (记者 李小龙)8月3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荣珠主持召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座谈会,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动我市加快转型发展、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全面构建和谐企业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全面构建和谐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电信公司思想政治工作以关怀员工、爱护员工作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与建设高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