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退休干部待遇问题的处理意见
农村退休干部待遇问题的处理意见
1、做好退休干部的思想稳定工作。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做好退休干部的思想工作,利用远程教育、广播宣传、组织座谈会等方式,组织退休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宣传,确保退休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经常组织开展符合退休干部实际的各类主题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退休干部的日常服务之中。认真及时妥善地处理退休干部的来信来访,切实解决好退休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利用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站、室)等阵地,使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发挥导向作用,同时与宣传离退休干部先进事迹结合起来,勉励离退休干部坚定信念,珍惜荣誉,保持本色,发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续关心党和人民的事业。
2、责成未发放的村及时发放,及时总结。我们对农村退休干部反映的问题认真研究,及时帮助解决问题,我们将成立工作组,下村详细调查退休干部待遇的发放情况,对于因集体经济薄弱,退休干部增补补助工资欠发的村,按照上级相关政策,我们将责任按期发放,并形成发放报告报送党委,对于有发放能力而拖欠不发的村,我们将与村干部谈话,查清问题并进行处理。并在全镇形成形成警示作用,要严格落实退休干部的工资待遇问题。
3、重点在化解难题上下功夫,建设和谐新农村。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制定退休老干部待遇发放新办法,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让老百姓高兴,让退休干部满意。同时对村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整体发展中,使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建设与广大离退休干部的需求相适应。积极组织和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在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参谋、推动、监督和促进作用。不断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要按照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对老干部有感情的要求,选好配强老干部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不断提高老干部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服务管理能力。
第二篇: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有关待遇问题的处理意见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有关待遇问题的处理意见
渝人发〔2002〕177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事局、财政局,市级各部门人事(干部)处,中央在渝有关单位人事(干部)处:
为妥善处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离退休人员,下同)因各种原因死亡后享受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等待遇问题,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经研究,特提出如下处理意思,请遵照执行。
一、工作人员经有关部门认定为自杀死亡的,可比照国家和市的有关文件规定,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但经有关部门认定为畏罪自杀死亡的,不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
二、工作人员在被追究刑事责任期间死亡的,未被终审判决有罪的,原则上可按规定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其中,虽未被终审判决有罪,但其死亡原因经有关部门认定为自杀的,不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
三、工作人员经有关部门认定为因打架斗殴、吸毒等违法行为而死亡的,可按规定发给丧葬费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不发给一次性抚恤金。
四、工作人员被劳动教养、被判处管制、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未被开除公职或未被解除聘用(劳动)合同的,发生经有关部门认定为自杀死亡或因打架斗殴、吸毒等违法行为而死亡的,不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在上述行政、刑事处罚期间因其他原因死亡的,可按规定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但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应以本人在行政、刑事处期间领取的生活费作为计发基数。
五、工作人员调动工作,在调动报到途中死亡的,其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由调出单位发给。
六、工作人员在借用工作期间死亡,原则上应按双方单位签订的借用协议办理。如借用协议对此未作出约定的,由工作人员原工作单位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
七、工作人员在经本单位同意被外单位聘用期间死亡的,原则上应按双方单位签订的聘用协议办理。如聘用协议对此未作出约定的,由聘用单位按有关规定发给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由原工作单位发给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
八、工作人员经本单位同意,在外单位兼职工作期间死亡的,原则上应按双方单位签订的兼职协议办理。如兼职协议对此未作出约定的,由兼职单位发给丧葬费,工作人员原工作单位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
九、遗属是否列入享受定期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对象,应以工作人员去世时的时间界限、相关情况和有关政策确定。即在工作人员去世的当时,其遗属不符合享受生活困难定期补助条件的,以后达到享受生活困难定期补助条件时,也不能列入享受定期生活困难补助范围。
十、年满16岁尚在普通中学学习的遗属中学毕业后,直接参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普通中专统一招生考试,由普通高等院校、普通中专学校按国家招生政策正式录取为普通本科、专科、中专学生(军队院校取得军籍的学生除外)继续学习的,其本人已享受的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可发至本人在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之月为止(本科硕士连读生可发至本人在本科学习阶段结束之月止)。参加上述考试后未能升入上述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和高中毕业后又进行复读的学生,其本人已享受的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发至本人中学毕业当年的8月份为止。
十一、工作人员去世后,在按规定应实行火葬的地区没有实行火葬的,不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
十二、本通知从下发之日起执行。国家如有新的规定,则按新的规定执行。
十三、本通知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二○○二年十二月五日
第三篇:实习生待遇问题
“实习”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运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大学生实习是高校专业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对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学生不仅可将书本上学到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而且可以积累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生活经验,提高对生产和生活的应变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这里我们不谈大学生实习的现状,也不谈实习会给大学生带来哪些好处,只谈一个问题——实习待遇。
(一)实习大学生与工资待遇
有过实习经历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体会,实习期间,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得到的却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些甚至分文不获。实习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盘剥期”。尽管实习期大学生大都不会看重实习的工资待遇,但是,这部分收入对于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还没有独立生活来源的大学生来讲亦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实习期的工资待遇问题,实习单位和大学生都各有观点。
实习单位认为,自己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软硬件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实习的素材,大学生收获了知识和技能,应该由高校或实习学生向其支付实习费用;而大学生则认为,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付出了劳动,或多或少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应该给实习报酬,最少也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法律还没有将大学生纳入最低工资保障群体,也没有对实习工资作明确规定。这样做的目的是基于大学生特殊身份考虑,法律不宜对大学生实习是否有权取得工资报酬做硬性规定。应该由学校、实习单位、大学生自行协商确定。
因为大学生到实习单位去实习不能算是一种用工行为,而是一种培训性质的学习,实习生和实习单位没有形成劳动关系,同时也没有形成劳务关系,实习单位没有义务给实习生发工资的。但是,实习生毕竟为实习单位服务,一些实习单位愿意提供给实习生一定的劳动报酬,但这不能看作是“工资”。“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支付给被雇佣者的“劳务费”,而实习生从实习单位拿到的,充其量也只是一种生活补助或补贴,绝不能将这些生活补助或补贴看作是发给实习大学生的工资。
另外,高校各专业的实习情况千差万别。有些专业实习岗位较多,实习基地容易建设,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需求量大,学生实习大都会取得相应实习报酬。而有些长线专业,如法律、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对实习生要求高,实习单位对实习生需求量小,学生能有实习单位实习已经不容易了,更别提实习报酬。如果硬性规定,实习单位必须给付实习报酬,对于已经存在实习难的长线专业无疑
是雪上加霜,反而不利于解决实习难的问题。更不利于实现大学生通过实习以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实习目标。
上面所说的“实习大学生”是专指在校期间利用休息日、寒暑假以及毕业实习期等进行实践,绝不是大学生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工作,由用人单位规定的实习期间(试用期间)。后者双方应当建立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
(二)勤工俭学大学生与工资待遇
依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勤工俭学”是指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做工,把所得的工资作为学习费用。“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通过生产实践,接触社会,增长才干,劳动所得则作为学习期间的经济补益。无论是“勤工俭学”还是“勤工助学”,都是劳动,在性质上是一样的,都以“工”为前提,以“学”为目的,都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本质上没有区别。
在我国,在样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的情况越来越多。不少学生选择临时到校外打工,既参加了社会实践,积累了工作经验,又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但勤工俭学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产生劳动纠纷后,大学生们往往投诉无门,常常会遇到“讨薪难”的问题,而多数大学生在讨薪无果后,会选择放弃,自认倒霉。
1、勤工俭学大学生签不签劳动合根据原劳动部1995年《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法律并不禁止用人单位与在校生之间签订合同。所以,从保护大学生利益考虑,这些勤工俭学的学生最好能与工作单位签订一份协议,对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薪水以及相应的劳动保护等方面进行约定,以防双方发生纠纷。
2、勤工俭学大学生的权利保障
勤工俭学的在校大学生在我国只是雇佣关系意义上的劳动者,受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如果用工单位不给报酬,学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所以签订劳动协议对事后大学生的维权就至关重要了
第四篇:ERP相关问题处理意见
一、样品单(CALL)单处理流程
1、市场部接到总部CALL单,在系统里录入销售订单(样品类型),单据号录入CALL单号,价格录入零。
2、市场部将CALL单复印给到工程部
3、工程部将CALL单复印给到PMC、车间、仓库
4、车间接到CALL单直接在系统新增生产领料单(领料单类型为:样品领料,需尹工自定义类型)
5、车间文员或仓库审核领料单(根据工程部分发的样品单进行审核发料)
6、做好的样品无需在系统里做入库,出库,可直接交到仓库,仓库手工开送样单进行送货。
这么做的理由是:首先样品单是免费送给客户的,不产生收入,不能做销售出库的形式;其次样品单是没有BOM的,如果样品做完了,在系统做产品入库单,系统是无法计算出这个样品的成本的,这样月底需要财务手工去维护,比较繁琐。只需要把领料的成本(系统自动算出领料单的成本)算出来即可。
7、财务根据生产领料单(样品领料类型)生成凭证。凭证模板为:
借:样品费
贷:原材料
二、有关模具方面的处理流程:
1、之前已与黄工、江经理达成共识,模具不纳入ERP系统里来管理,但模具产生的相关费用、成本、收入等还是要进ERP系统(从财务模块进入,通过做其他应收单或总账直接新增凭证处理)。
2、客户出模具费给我们,我们需要给客户开增值说发票,即模具费用算做主营业务收入;
建议处理方式:在财务会计--应收模块--手工新增销售发票。销售发票生成凭证模板为: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当收到客户模具费时:找到这张销售发票下推收款单。收款单生成凭证: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3、开模费、模具维修费、机器保养费等处理方式:财务直接根据相关报销单据在总账新增凭证处理:
借:模具维修费
贷:银行存款
这些费用凭证到时直接分摊到生产成本里面。
4、模具所需材料的采购:物流部门仍然采用之前手工处理方式,财务直接在总账新增凭证处理: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现金
此部分物料仓库无需在ERP系统中管理其库存还是之前的台账处理。
5、有关办公用品的处理方式(譬如采购电脑、文具、桌椅、打印机、硒鼓、桶水等):
无需编码进入ERP系统,直接在总账做账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现金/银存
但像电脑、打印机等价值较高的需要财务在固定资产模块进行入账处理。
三、有关五金部存在半成品编码问题
1、之前因没有用ERP系统,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面就根本不存在半成品的概念,那么上了ERP系统后,希望还存在这样意识的同事能正确理解半成品的概念;尤其是五金、塑胶、丝印部的车间同事及物料员,更是要正确理解,否则后续流程会搞混。
2、塑胶、丝印存在半成品应该比较容易理解
3、五金存在半成品的情况如下:a、当需要铆接时,三个半成品铆接成一个最终出货的成品;
b、当需要外发电镀时,必须对电镀前(B开头)、电镀后
(W开头)产品编码进行区分;
c、当需要喷油丝印时,因丝印部要领用你的半成品进行
后加工,需要核算出丝印车间的人工费,油漆用量、开油水用量,所以存在半成品;
四、BOM相关问题:
1、BOM用料错误,当跑完MRP,车间根据生产任务单下推领料单时,发现用料不对。处理方法:找到生产任务单,下查找到生产投料单,反审核投料单进行修改,然后保存,审核,再进行下推生产领料单操作;(发现此问题后,统一把问题反馈到范丽处,范丽统一对投料单进行修改,同时记得把BOM修改正确。)
2、五金部物料借用问题:
五金部的BOM是分机型进行录入的,当存在物料借用时,不必每个机型都进行BOM的录入。例:A、B两个机型都用到c8.037.0178这个物料,建立BOM时只需要在A或B里面维护一个BOM即可。审核BOM时需要注意不要溜审。
3、塑胶部物料借用问题:
塑胶的BOM也是分机型进行录入的,因塑胶一般都是齐套下单,奇套出货,所以塑胶的BOM即使存在借用情况也需要在每个机型都要进行录入。在审核时会提示此BOM 已存在并审核使用,是否取消原有BOM的审核使用,点击是即可。
4、塑胶、五金都存在同一个料号其BOM 的用量不同问题,请陈工,尧工做出解释。
五、初始化方案的讲解
1、今天下午和大家一起过一下这个初始化方案,目的是让大家清楚各自部门需要做的工作以及工作量的评估,以便后续在整理数据时心中有数,做到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2、后续会整理出各个部门的一个项目任务单,由尹工打印出交给大家签字确认。
3、待任务单打印分发到各个部门后,需要每日像尹工邮件或书面提交任务单完成情况及遇到的问题(注意每日),尹工需及时跟进处理,并把项目任务的进度情况每日发给我和
黄工;
4、财务的初始化数据会稍推迟几天,初步定于11月5号(周六)出来,周日安排加班进行录入;
六、车间领料问题:
1、不可分割的物料(卷料、板材)及无法准确发料(胶粒、油漆等)首先仓库做调拨单调拨到车间现场仓,车间再从现场仓进行领料;
2、能准确发料的物料统一由车间根据生产任务单下推领料单(样品单手工新增领料单),打印领料单到仓库领料,仓库在领料单上签字并填写实发数量,同时在系统里审核领料
单;
3、不可分割的物料调拨到现场仓后,车间按订单从现场仓领料(领料单单上的仓库不要填写错误)。要求:
1、车间物料员按订单进行领料
2、准确发料,需结合磅秤进行称重;
3、各车间主管严格要求按单、准确领料,补料的情况需要在系统下推补料单进行补料;
4、每周或每月定期对现场仓进行盘点,盘点结果与账面核对,做为考核车间的一个依据。
第五篇:浅谈教师待遇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教师待遇怎么了?
——以“我”之角度浅谈教师之待遇
教师待遇怎么了?
——以“我”之角度浅谈教师之待遇
摘要:11月17日,黑龙江肇东8000教师罢课,全市中小学全部停课。随后,事件进一步发酵,教师罢课事件蔓延至黑龙江双城、依兰、尚志、宾县等地。喧嚣过后,应有反思。肩负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教师的待遇问题不应通过这种方式引起社会的重视。本文从笔者的家庭、家乡出发,以“我”之角度浅谈教师之待遇。
关键词:教师待遇;教育;建议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这首赞美教师的歌曲,相信我们都耳熟能详。每当听到这首歌曲,也常常会在脑海中浮现许多和老师之间难以忘怀的点滴瞬间。“教师”一词在我心中一直是尊严、高尚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屡见不鲜的热点新闻却一次次将教师推向风口浪尖,令人心痛的是,这些新闻往往以负面报道居多。正如此次的肇东教师罢课维权事件,教师的待遇、权利等问题再一次成为了社会焦点。教师被喻为“人类心灵的工程师”,然而目前种种现实表明,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并没有理想中那么光鲜。
一、为什么要谈教师?
我的父母都是教师,父亲是大学教师,母亲是中学教师,因此我接触的人也以教师居多,我对于他们的生活十分熟悉,同时他们于我而言更多了一分家人的情感。实话而言,我的家乡吉林省并不属于教育发达地区,在十余年的受教育时光中,有所发现也有所体会。
随着黑龙江教师罢课事件影响范围的扩大,教师工资偏低、待遇不公等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大众关注。作为大学生,我们也是社会的主人,应该了解时事、关心时事,并积极思考以求探寻解决之法。尤其是相伴我们十余年的教师,我们更加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工作现状、生活情况,提出我们的想法与思考。教师承担着培育下一代的重大责任,社会的进步重要在于教育的进步,若是连教师的基本权利都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未来又如何保障?没有了良好的教育,社会必然会停滞不前甚至走向倒退,那么社会的未来又如何保障?
第 2 页
因此,无论是基于个人情感还是出于社会责任,我都应该走进这群我最熟悉的人,看一看他们的生活,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二、教师待遇怎么了?
1、经济待遇
我们首先来回顾一组新闻:11月17日,黑龙江肇东市数千名教师因为薪资待遇问题集体罢课,导致多所中小学被迫停课;11月30日,仅仅过去不到两周时间,黑龙江多地再次出现了类似的教师停课维权事件;12月11日,由于学校拖欠数月工资,石家庄大职教师罢课。我们姑且不谈教师罢课是否有悖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但单就短短一月之内出现了如此高频率的罢课事件而言,教师的生存环境是否已经恶化到了最坏的境地?
2、社会待遇
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日益严格,使得教师的压力与日俱增。
就个人体会而言,我的母亲在做初三班主任的时候,常年的工作时间是朝七晚七,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之下,有时却难以得到学生与家长的体谅,这不禁令人心寒。同时,新闻中报道的学生与老师、家长与老师出现矛盾或冲突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如12月3日,通河中学发生一起高二学生用铁锤伤害英语女老师的事件。社会对于教师有着过强的“道德绑架”,使得教师能走的路越来越窄,而有些爱子心切的家长的不理智行为,使得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似乎变得不那么和谐。
教师的责任重大,一旦教师待遇出现问题,必然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以此次黑龙江教师罢课事件为例,350万学生无课可上,造成的社会混乱十分严重。那么教师的待遇不公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三、直面危害
1、造成教师流失
在各级教育中,教师的流失现象都比较严重,而且据调查显示,流失教师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从流失教师的职业水平看,他们大多数是教学骨干,不仅中小学如此,很多大学也因青年优秀教师的流失而纷纷感到了人才断裂的危机;从教师流失的去向看,他们大多流向待遇较好的公司、合资企业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其他行业。教师的流失主要是经济的驱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教师在学校之外也能找到更好的地方。
第 3 页
据中国新闻网调查显示,20.3%的中学教师表示,如果能进入其他行业,他们愿意放弃教师职业;如果能获得相等的工资,有31.5%的教师愿意转行;如果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则有50.4%的教师会离开讲台。同时,中国青年报上一项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失意向调查表示,当前有30.8%的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想换职业。这些信号十分危险,如果不加改变,教师行业即将面临大量人才流失问题。
2、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的待遇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其中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最明显的体现。这种状态无论是对教师本人还是对教学工作都有极大的消极影响,它不仅对教师本身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对学生而言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教学质量的下降,反过来又会增强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如此恶性循环,对教育的发展极具破坏力。
3、不利教师培养
教师的待遇问题,直接影响到未来教师的培养。师范院校生源不足,素质不高,优秀高中毕业生不能被吸引到师范院校来,同时师范院校培养的优秀毕业生流失严重,使得教师行业的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与竞争力。
如上种种严峻的现实,不仅指出了教师待遇出现问题的现状,而且道出了其对于教师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危害。既然如此,造成这些的原因又是什么?只有剖析其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从而提出解决之道。
四、原因剖析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在过去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教师待遇一直不高,这也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教师的待遇也谈不上 “优待”。有网友在网上晒出世界各国教师工资,从而对各国的教师工资待遇进行排名。而最终结果显示,在28个国家之中,加拿大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在世界居首位,达到7196美元;亚美尼亚教师的平均工资只有538美元,在世界各国教师工资排行榜中倒数第一;中国教师平均工资720美元,排在倒数第三位。
第 4 页
1、资源分配不均衡
坦言之,吉林省是一个教育欠发达地区,其直接表现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所谓的“名校”在全市甚至全省只有一个,这十分不利于当地教育的均衡发展。优秀的资源几乎全部集中到几所学校,家长望子成龙必然想尽办法进入名校,相比而言资源匮乏的学校将会面临优秀生源逐年减少的局面,优生更优、差生更差,年复一年便形成恶性循环,这必然导致教育资源分配日益不均衡。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也会带来教师待遇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我之所见,名校教师的收入大都令人满意,相比之下非名校教师待遇较差,而农村等偏远地区教师的待遇则更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蔡永红教授说,“目前,各地教师工资在经费保障上不够充足,地区间差异较大。发达与欠发达、偏远山区等地在人均年工资总额上差异巨大,不利于激励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及山区教师,更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待遇分配的不均使得教育落后地区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使得这部分教师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了更加恶劣的结果。而实际上,“罢课”之风兴起的地方也多是镇、县、农村等教育落后的地区,这就是对资源分配不均的严正抗议。由此可见,越是教育资源贫瘠的地方,教师的待遇越是不容乐观。
2、评级制度不合理
教师工资主要取决于职称、职务等,相对而言工作质量对其影响较小。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职称、职务及工作年限,全国均采用同一张工资表来确定。对于教师的绩效评价也有很大争议,教师的绩效评价多从德、能、勤、绩四方面入手,但在具体标准上却非常模糊,且操作复杂。刚刚入职的年轻教师由于工作时间较短,在职称、职务上出于劣势,但他们往往承担了更多的工作,这使得付出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不成比例,必然会减弱教师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考核是由行政部门而不是教师同行评价机构进行的,这导致了教育行政化;另一方面,教育绩效本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在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中,绩效等效于分数、第 5 页
成绩,在这样的绩效观之下,虽然教育部门多次强调义务教育绩效工资要向农村教师倾斜,可由于农村地区在教育资源、生源条件方面都处于劣势,结果却恰恰相反。下面一组漫画就反应出某些教师待遇分配方案之不合理性。
3、社会风气不提倡
现今社会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并没有形成十分推崇的风气,反而高中毕业生在选择这类职业时慎之又慎。这一点可以直观反映在高考分数上。教师专业作为提前批次录取,而且分数并不高,远远低于金融、经济等热门专业,大部分考生在同等选择条件下亦不会优先选择教师专业。由此可见,教师在大众心目中并不处于优势地位,教师在社会上的社会待遇并不高。同时,由于教师经济待遇不高,得不到优秀学生的首选,这便导致了人才流失,进而使得分数线有降无升,社会待遇也会日渐下降。
资源分配不均衡、评级制度不合理、社会风气不提倡,正是这些原因使得本应受到社会敬仰的人民教师并没有获得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反而在经济待遇、社会待遇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该从何出发,如何解决呢?
五、解决方案
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担负着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知识经济与教师待遇关系密切。然而,囿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原因,尽管教师的待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从近期频繁发生的“罢课”事件来看,教师的待遇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在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的时候,不难发现,我国教师的待遇与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1、政府应给予足够重视
教师同其他行业不同,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很多行业已经逐渐从国家控制下放到市场调节,而教育却主要依靠国家的计划与支持,尤其在教师工资这方面,更加依靠政府的投入和
第 6 页
扶持。市场调节的滞后性无法保证教育的稳定性,这就决定了教育不能主要依靠市场调节,而必须由国家按计划、有秩序地指导和规划。因此,教师待遇的提高,根本上取决于政府的态度和行为。
政府必须摒弃固有的发展“快速经济”的观念,将用于城市建设等“高效益”投资的一部分资金用于教育等长期投资。教师待遇问题不应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然而教师以及教育事业却正陷入了这样的滑稽局面。教师罢课维权,政府为了平息事件出面解决,从而形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恶性循环。
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国家的兴盛跟教师的职责和地位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政府应该心系教师,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真正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作用,对教师待遇给予足够的重视。
2、真正落实教育公平
近日一则教育部要取消“985”、“211”工程的新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虽然事后教育部表态不存在废除情况,不过既有消息绝非空穴来风,而且从教育改革趋势和教育资源分配来看,取消只是迟早的事。教育的投入应该保持公平,而当今中国的教育界却将高等院校分为三六九等,无论从资金投入、教育资源、教师待遇方面都是不公平的。这种日渐僵化的管理体制,是很难将中国大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也不利于教师待遇的保障。下面一组数据就直观地反映出国家资金投入对于名校的倾斜。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资金的投入几乎集中在“985”名校,这种“杀贫济富”的做法如果不彻底改变,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师待遇是根本无从谈起的。
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就要对所有院校,包括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名校和非名校,都要一视同仁,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这样才能为各级院校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氛围,不仅有利于教师待遇的公平性,而且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 7 页
3、以法律形式保证教师待遇的落实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师待遇的提高,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然而,很多政策和规定仅仅是以文件形式下发,对地方政府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从而政策在基层和地方就有可能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确保教师的权利,才能使教师的待遇得到保障,才能使教师不必被动地依赖地方政府,才能使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
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台了《教师法》等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其中对教师待遇和权益也有明确规定,那么法律的严格执行便成为关键。如果舆论能够拿出如纠察贪腐的力度来关心教师,如果社会能够形成如抵制贪腐的风气来维护教师,那么相关法律的认真落实也将不再是艰巨的任务。
4、适时调整教师工资标准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教师的工资待遇并不低,但是衡量待遇的高低,并不能只看其工资的绝对值,还要考虑到社会的通货膨胀以及对比其他的工资浮动等因素。魏铭是中部省份的一位特级教师,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却在接收媒体采访时表示“2006年曾涨过一次工资,在这之后八年没涨过。教师的工资跟企业员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社会是处在动态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受到市场调节的行业者的收入随市场变化而变化,教师的待遇也必须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适时加以调整,这样才能确保教师待遇的巩固和提高。尤其是针对农村等信息欠发达地区,更要时刻关注,以保证教师的权利得到保护。
5、进行学校内部体制改革
很长时间以来,很多学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师工作量不足、机构臃肿、人员冗余等现象,这不仅妨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地阻碍了教师待遇的提高。聘任制的完善、冗员的淘汰和效率的提高无疑对教师待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果说上述其他措施是保证教师待遇的外因,那么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保证教师待遇的内因。我们应该重视教师待遇的提高和巩固,但不能不分教学数量和质量给所有人同等地提高待遇,而是要力求公平合理,学校内部应该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不加分别地给所有人提高待遇,不仅不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是不公平的。
此外,我们可以发现国家也在不断出台新政策以保证教师资源优化。吉林省在前几年实行了教师轮岗制度,全国各地也在陆续推行这项制度,这可以促进教育公平,使教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国家应大力推行诸如此类的措施以保证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 8 页
六、结束语
笔者一直在强调教师行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点相信能够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但是可能在社会大众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可能还是传统的老学究形象。他们离教师这个职业已经太远太远,由于不了解、不接触,大多数人并不清楚教师的情况,更何谈关心待遇等问题?正是由于此次的黑龙江罢课事件,社会才开始普遍认识到教师待遇出现的问题。
作为教师家庭中的一员,我十分痛心地看到教师行业目前陷入了需要通过罢课抗议来维护自身权利的尴尬境地。但通过了解,我又十分欣喜地发现不仅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采取措施积极解决,如适当调整教师工资、落实教师轮岗制度等;而且通过教师的不断诉求,社会也渐渐对教师之待遇问题产生了反响。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职业会走出现在的瓶颈,走向更宽阔的未来。
致这群我最爱的人。
参考文献:
[1]曲铁华,梁清.知识经济与教师待遇探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4(4):19-23.[2]晋浩天.教师薪酬体系究竟哪儿不合理[N].光明日报.2014-12-04(6).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