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迷信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崔景贵
现代迷信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崔景贵
[摘 要] 本文从分析现代迷信的基本特征入手, 揭示了现代迷信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心理机制和心理根源, 并从心理科学的角度对抵制与消除现代迷信, 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了四点操作性的策略: 全面净化社会环境, 减少“伪科学”的心理污染;丰富心理咨询形式, 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服务;重视心理科普工作, 完善大学生的心理修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全员性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现代迷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迷信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迷信的形式也不断地变化, 日益变得普遍化、世俗化。在大学校园, 相信迷信的大学生已非个别, 人数也在不断上升。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与思考。本文拟对现代迷信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课题作初步的探讨, 以求教于专家、同仁。
一
迷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根据的信念”[1 ] , 尤其是指盲目地信仰和崇拜, 如相信占卜、相命与鬼神。迷信是人类处于愚昧无知时代难以科学地解释种种自然及社会现象的产物。在现代社会里, 原始的迷
信逐渐被科学所淘汰, 超自然的力量已受到广泛怀疑。但科学和迷信并存的状况给现代人类生活带来了新的困惑, 披上了科学化外衣的现代迷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民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现代迷信更是沉渣泛起, 在社会生活中广为盛行。
所谓现代迷信, 是指在现代社会将封建迷信、骗术、巫术或伪气功等混为一体, 盗用一些科学的名词, 而其语言和内容又不科学的歪理邪说, 是一种具有短暂性、爆发性、群众性和流行性特点的现代反科学思潮。现代迷信往往使人产生“听了似懂非懂迷迷糊糊, 有一种东方古老的和西方最现代化的科学成就相结合的迷人的感受”。[2 ] 实际上, 现代迷信的追随者、崇拜者往往是因信其“科学”而迷, 因迷其“现代”而信, 越信“科学”越迷, 越迷“现代”越信, 迷他所信的, 信他所迷的,以至难以理喻。但真正的科学与迷信相对立, 迷信总是反科学的, 各种现代迷信自诩为“科学”, 却总是要诋毁科学, 歪曲科学, 或者以人类还有尚未认识的自然现象和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为借口, 否定科学, 制造地道的伪科学。这是一切现代迷信和伪科学所共有的基本特征。
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现代迷信观念主要有四类: 一是传统世俗迷信。一些大学生相信某些现象、数字、日期会带来某种运气、结果。二是“鬼魂、神仙”迷信。一些大学生信神疑鬼, 觉得真有“天堂”、“地狱”, 认为菩
萨可以显灵, 讲求因果报应。三是迷信“特异人体功能”现象。少数大学生坚信“心灵遥感”、“未卜先知”, 相信诸如“天外来客”、“超自然力”等一些“神秘现象”的存在。四是个人崇拜迷信。也有少数大学生不以科学事
实为准绳, 盲目崇拜帝王将相或“大师”、“伟人”。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 当代大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常见的现代迷信行为有“找算命先生”、“请人看手相、面相”、“电脑算命”、“去寺庙烧香拜佛求签”、“用扑克牌等算命
工具相互算”、“痴迷气功”等。2000 年12 月, 笔者曾在某高校作过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420 名大学生中对电脑算命“完全相信或比较相信”的占1716 % , “有些时候信或有些方面信”的占1212 % , “说不清楚”的占818 % , 明确表示“不相信”的占6114 %。本次调查还显示, 2615 %的大学生承认看过有关宣扬“现代‘科学’算命、看相”之类的书籍, 2316 %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有过现代迷信行为。与两年前国内学者叶松庆的一项调查相比
[3 ] ,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现代迷信观念、行为的人数比例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
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大学生相信现代迷信是有其心理根源的。心理学家认为, 青年期是人生最富变化、波动、激荡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 心理尚未成熟, 正处于发展之中, 人生观尚在形成之中, 容易导致
心理负荷和心理承受力之间平衡失调, 产生一些心理偏差。如辩证思维相对薄弱, 看待问题容易片面化、绝对化;情绪起伏变化大, 容易冲动;自我评价不够客观,易过高也易过低, 自我调适能力不强;虽有强烈的独立意向, 但仍有相当的依赖性。此时, 大学生如遇到困难和挫折, 要没有正确引导, 就极易被各种迷信形式所俘虏, 成为现代迷信的牺牲品。为什么有知识、有文化的一部分大学生会去相信现代迷信? 笔者经过调查了解和分析, 其内在的心理动机与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寻求精神寄托与心理调适。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 经济转轨、体制改革、利益调整、文化冲击、观念变化等等, 使得不少大学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负面心态, 如浮躁心态、困惑心态、冷漠心态、悲观心态、逆反心态等等。不少大学生身处各种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环境中, 难以依据自己已有认知经验, 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系统, 从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在历经坎坷又无可奈何的情况下, 一些大学生便企盼有超凡的人或某种力量来拯救自己, 想在虚无缥缈的现代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 求得心理上的安慰。二是企求精神愉快与生活充实。不难看出, 一些大学生精神孤独、心灵空虚、生活单调。特别是在人生的转折点或挫折期, 原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物节律和心理节奏被打乱,一些大学生出现了时间上的空白、生活中的空闲和精神上的“荒地”, 无聊得很, 认为“接触、参与现代迷信找点事做, 可以使自己精神愉快, 充实生活”。三是探求人际沟通与社会保护。少数大学生以现代迷信为纽带, 寻找与社会、与他人沟通的机会, 加强精神联系, 急切希望获得一种社会保护与社会安全感。四是追求强身健体与延年益寿。少数身体不好(有病)、体质虚弱的大学生相信“气功”有“立竿见影”祛病强身的特效, 以致于执迷不悟、走火入魔。当然, 也有一些大学生并不一定头脑中存在现代迷信的思想观念, 但却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现代迷信行为, 这多半是好奇、从众、模仿、崇拜或畏惧心态造成的。需要指出的是, 这些大学生有可能
因为自己这类行为的反复表现而变得真地相信现代迷信,这也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态度改变的“角色扮演法”产生的效果。既然现代迷信如此荒诞不经, 它们为什么能流行,会有那么多人包括大学生对它心醉神往?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现代迷信之所以能迷惑一大批群众, 就是它利用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手段和技术。我国心理学家曾性初教授认为: “假性条件反射, 随机性的部分强化和四种社会心理效应, 即权威效应(包括技术权威、政治权威、学术权威)、高价效应、镀金效应、从众效应的相互作用, 造成了迷信、外气、特异功能的形成与泛滥。”[4 ] 究其要者, 笔者认为现代迷信的流行有以下四方面的心理基础: 一是利用从众心理。对于一般人而言, 从众可能导致其行为指向有意无意地、不同程度地回避或模糊真 理判断, 可能会产生“大家都那样做, 就说明那样做是对的”的简单推理, 产生“如果错了, 大家都错了, 不是我一个人错”的想法, 逐渐失去理智的行为判断能力。二是利用心理暗示。现代科学研究证实, 普通人群中1/3的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能力较强, 而一个人心理暗示性的强弱, 与其智力水平、文化程度并无决定性的因果关系, 而主要取决于其个性心理倾向和人格特征, 尤其是身心素质较差, 不够自信的人受暗示性往往较强, 因而容易接受周边暗示, 沉湎于现代迷信不能自拔。三是利用心理治疗。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都已经证实, 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促进自身功能协调, 可以起到健身防病和治疗部分身心疾病的作用, 这是医学心理学领域的一种正常现象, 但一些大学生误认为是现代迷信的神奇功效。四是利用心理改造。
记忆改造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在理解与自己有关的任何预言和结论时, 人们都会进行心理改造, 而且一般会向着自己容易接受或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改造。可以说, 现代迷信是一些非科学的心理大杂烩, 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它们引用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方法与技术, 却不顾事实予以无限夸大,完全走向了心理科学的反面。它们利用了大学生对科学的崇拜和信赖, 对心理科学知识知之甚少, 兜售其“伪科学”的歪理邪说, 使一些大学生受其蒙蔽而不察觉。但在科学(包括心理科学)面前, 现代迷信根本经不起任何检验。现代迷信严重地影响和摧残着大学生正常的学习、思维和生活, 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使一些信奉的大学生心态失衡, 理想失落, 自我迷茫, 人格扭曲, 造成少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倾斜, 阻碍他们形成和发展正确的世界观, 导致他们逐步走向封闭、偏执, 把他们引向背离科学和理性的轨道。
三
怎样才能避免现代迷信在高等学校再度沉渣泛起呢?抵制与消除现代迷信这一落后的、有害的社会现象, 是一项需要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
(一)全面净化社会环境, 减少“伪科学”的心理污染目前, 大学生已经普遍认识到生存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污染对身体健康的消极影响, 而社会文化垃圾、精神污染对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危害尚未被他们普遍认识到。现在, 社会上许多本已被消除的迷信形式披上科学的外衣后又沉渣泛起, 一些所谓的“大师”、“圣人”、“教主”以狂妄的态度利用骗术、巫术来自我吹嘘, 并以科学之名来违背科学常识、歪曲科学真理, 鼓吹虚幻的价值观、悲观的人生观和末日论的世界观, 利用健身修行的方式来推行巫术、骗术, 迷惑、愚弄群众。这些迷信的、愚昧荒唐的观念扭曲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灵。在迎接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向各种现代迷信和“伪科学”宣战,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净化社会环境, 从根本上减少“伪科学”(包括特异功能)对大学生的心理污染。
(二)丰富心理咨询形式, 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服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竞争机制的引入,人际关系日益复杂, 现代西方各种文化、哲学、政治、经济思潮汹涌而来, 当代大学生面临传统观念的变革,价值体系坐标的重新选择, 新的生活方式的适应, 等等。这一切对大学生的心理构成了复杂而多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而不能预期变化的变革环境中, 必然会增加心理适应负担。各种各样的社会刺激如果在短时间内连续不断地以激烈方式作用于人, 又无法得以有效地调适解脱, 心理与行为的严重失调、心理障碍与疾病就会变得层出不穷。的确, 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心理重负的时代, 比起人的生理疲劳来, 当代大学生需要承受更多的心理疲劳, 需要社会、学校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服务。联合国专家预言: “从现在到21 世纪中叶, 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美国一位资深心理医师曾经断言: “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 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 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着中国人的生理疾病。这无疑使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 未来中国将出现一个庞大的心理治疗和咨询系统, 服务于这一系统的人员预计将达数百万人。”[5 ] 但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痛切地看到, 我国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尚未得到充分发展, 形式单一不规范, 且现有的心理咨询并未获得大学生真正的关注与信任,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存在许多偏差和种种误区。许多专家认为: 目前我国大陆的心理咨询尚属于一项亟待开拓规范的事业, 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真正把它当作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 采取切实的科学措施, 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 高校心理咨询这座凌驾于忧愁河上的“金桥”定会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撑, 定会给中华民族带来难以估价的希望和效益。
(三)重视心理科普工作, 完善大学生的心理修养心理学自20 世纪初被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介绍到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心理学重获新生, 在教育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就总的情况看, 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学还知之甚少,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 心理
学一直是不知所云、高高在上的“洋玩艺”。特异功能、看相算命等现代迷信打着心理科学的幌子在大街上向大学生热情招手, 而心理学家们却闭门埋头研究只有极少数人才懂的概念和理论。心理科学只有面向现实社会,服务广大民众, 才能富有生命力, 真正走向繁荣和成熟。高校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将心理科学介绍给大学生,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心理问题, 切实提高他
们的心理素养, 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改造。尽管心理科普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但以下几项工作我们是可以做到也应该去做的: 第一, 把心理学列入高校教育计划, 作为大学生的选修课或必修课;第二, 电视台、电台、广播站开辟专栏, 由心理专家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第三, 组织编写大众化的心理科普书籍, 多办一些科普性质的心理学讲座, 报刊杂志中开辟心理专栏, 面向全体大学生,逐渐普及心理学。面对参与现代迷信的大学生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心理误区, 心理科学工作者要义不容辞地积极投身心理科普工作, 用心理科学知识和科学的心理保健方法来充实大学生的头脑,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修养, 引导他们走向心理成熟。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全员性的心理素质21 世纪是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 知识经济呼唤素质优良的高素质人才。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 “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 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智利知识界领袖萨拉扎·班迪博士说: “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 也是一种心理状态。”[6 ]我国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也认为, 21 世纪中后期
将是社会发展主要靠心理素质的时代, 经济竞争主要靠心理素质, 科技竞争主要靠心理素质, 人才竞争主要靠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高校实施科学系统的心理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没有心理学上的修养, 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能想象。”[7 ] 这段话表明: 心理教育为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的发展而培育必需的心理基础。面对当代大学生所产生的大量心理问题, 许多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 耗费大量精力于少数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常常事倍功半, 而对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素质的提高却没顾及到。与其如此, 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大学生如何预防心理障碍产生的心理教育上,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调适不良心理反应, 完善心理素养,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注释:
[1] 乐国安.迷信心理剖析[N].人民日报, 1996-10
1.[2] 胡亚东.科学、科学家和迷信[A].何祚庥主编.伪科学再曝光[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117.[3] 叶松庆.当代大学生视野中的“现代迷信” [J ].中国青年研究, 1998 ,(6).[4] 曾性初.迷信与外气的心理学浅析[A].何祚庥
主编.伪科学再曝光[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427.[5] 易法健.心理医生[M].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6.1.[6] 班华.心育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54
[7]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肖勇译.教育的艺术
[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265.(责任编辑: 袁海军)
— 53 —
第二篇:大学生与现代国防
大学生与现代国防
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军训教育,从上学期的军事技能训练到这学期的军事理论课程,以此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军事素质。而作为受教育者的我,也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和提高,汗水与欢笑、感动与深思、激动与忧虑以及一股不可遏制的爱国激情冲击着我的心,在其中我受益匪浅。在短暂而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我第一次与祖**亲贴得那么近,由衷地体会到对她的爱,深切地感受到她的脉动,也真心地为她的安危担忧。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学习军事理论,就大的方面来说,是让我们以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来认识国防,汲取各种军事理论的精华,放眼世界,立足当今。对个人而言,学习国防教育能加强我们的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怀。因而,我深刻的感受到在高校开展学生军训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它既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当今的中国,其安全可谓是隐患重重。内部台湾问题尚未解决,西藏又进行大起义暴动;外部南沙群岛被东南亚小国强占,中日东海和钓鱼岛争端也日益升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超级大国在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日渐衰微的情况下,把中国看成是其二十一世纪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开始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处境。可以说,现在我国的国防形式不容乐观,表面上的歌舞升平,实际掩藏着波涛汹涌,战争的威胁时刻存在,再加上“一超多强”的国际大环境,我们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
对于国防的内涵,大学生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国防就是一个统治阶级或国家为了捍卫自己阶级或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采取的所有防卫措施以及由此进行的一切相关活动的统称。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组织者或实行者,通常是指统治阶级或国家。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国防的手段,是指为了达到国防的目的而采取的一切方法和措施,而主要手段就是军事。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要防备、抵抗的外来侵略势力和要制止的内部反动势力破坏的一切行为。
大学生通过学习国防知识,增强了国防观念,但这只是停留在高谈阔论的理论层面上,而每年新生报到后的短期时间军事训练,则给大学生们提供了直接体验国防实质的机会。军事训练是大学生必须履行的兵役义务,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军事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意识,练就艰苦奋斗作风和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使其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除此之外,大学生军事训练可以为国家储备大量的军事后备人才,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奠定建设的基础,造就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优秀人才。
学习国防知识,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科学文化、悠久历史、优良传统的热爱,对祖国、对人民的总称和对国
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祖国无限的爱,才能对侵略者刻骨的恨,才能为建设祖国积极献身,才能为保卫祖国流血牺牲。我们大学生承担着建设未来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比前辈具有更多的文化科学知识,更高尚的品德,更刻苦的奋斗精神,和更文明的行为习惯。
作为未来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大学生,虽然目前暂时还用不着我们去扛枪上战场,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没有事情可做,而且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还很重要。一个国家,知识分子是国防力量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战争年代,今天的高校大学生就是明天的高技术兵种之优秀战士。随着时代的前进,今天的战争已经是科技和知识的较量,最终体现为人才的较量,而高校大学生就是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因而我们必须注意到,高校大学生学习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对国防力量的加强。
由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国家在和平年代的较量已经由军备竞赛变成了经济竞赛。而高校大学生毕业后首先为国防做贡献的方向可能就是经济方面。接受了较好的国防素质教育,就可能会感受到商业机密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就可能会意识到在同等条件下购买国货对于国家经济的意义;就可能会理解二十一世纪的经济较量对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通过国防课程的开设,从思想、理论到实践,我对当今国防从宏观上有了一定的认识,感觉到了自己身上沉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认清了自己的义务,知道了每天努力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国家。我想,如果所有大学生都能站在国家的高度和立场上,将国防理念与平时的科学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开始关心国家大事,而不是每天只局限于自己的一小片天地,长此以往,我相信,我们每天的学习会更加有动力,我们每天的精神状态将更饱满。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
在路上
大学,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能畅游知识的海洋,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里我们可以参加各种各类的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大学是我们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大学的好妙不可言。考上大学是每一个寒门子弟的一大目标,因为这是跳出农门的最佳办法,然而上大学的高花费也是现在许多农村家庭几乎不能承受的重担,幸运的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加大,贫困子弟可以通过无偿助学贷款、助学金等许多政策优惠来解决求学路上的经济困扰。
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一名沐浴在党的光辉下的正在路上的追梦人。回望去年七月,当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是既喜又忧,喜的是十八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我又离成功近了一步;忧的是身为农民的父母不能担负我和已经大三的姐姐的上学花费。整个假期父母都在东拼西凑,为了我和姐姐下一年的学费做准备,母亲乘有空的时候到砖厂做苦力希望能给我凑点路费,父亲一年到头都在外打工。一切该做的都做了,可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笔巨额的学费依然没有凑够,我想到了借贷款,在姐姐的帮助下,我积极准备,并把自己准备的材料上交到了县教育局,经过几天的煎熬等待,我终于等到了获得贷款资格的消息,学费的解决让我松了一口气。
到川大已经快有一年半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多次感受到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助学金、勤工助学、各种爱心活动等等。面对如此这般优待,我已没有后顾之忧,我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学习,积极参
加各类活动,特别是志愿者活动。因为从小到大得到了很多社会、国家对农村学生的帮助,如今的我只能做点力所能及的是来回报社会。我在感恩的同时也时刻反省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充实和完善所学知识结构,以争做榜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在大学里被党组织接收成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
接受国家资助的我更懂得珍惜。当拿到资助金发时,我的内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国家的资助对于我们这样的贫困子弟而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和学校对我们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使我们变得更加自信、自立、自强。作为受助贫困生的我真的非常感谢国家的助学政策,是它让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希望,它就像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我的生命充满希望与活力。除了感恩与感谢,我想不出来更好的言辞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
金钱有价,党情无价。我已无法用语言形容我心中的那份对国家,对党,对老师,对父母,对同学、对朋友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感激之情,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感激伟大祖国的美好和谐的政策,感激国家资助政策为我们带来的帮助,感谢那些给予别人帮助却不图回报的人们。你们将引领我们成长,开创辉煌。
高材一班 罗本升
2013-10-20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
提要:本章讨论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业和保持身心健康,还关系到其健康成长和将来的人生发展。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学会自我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适应社会,完成学习和工作,幸福愉快地生活。
大学生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这个年龄阶段,是一个活跃的群体,是其社会生活领域迅速扩大的时期,是心理、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学因素综合作用的时期。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人格的再构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经过了心理延缓偿付期,大学生逐渐从边缘人走向成人,实现了第二次诞生。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已接近成熟或达到成熟,为他们的独立生活和学习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前提。生理发展接近成熟,必然进一步促进心理发展变化。大学生脱离了孩童的群体,不仅从体
态上感到自己像个大人了,而且从内心体验上加强了这种成熟感,因而他们强烈地要求成人和社会把他们当做成人看待。大学生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勇往直前,处处体验到自己的青春活力,他们向往未来,精力充沛,血气方刚,思维敏捷,充满热情,富有创新精神,会出现众多的新需要,尤其是精神方面的需要,要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希望自己取得成就,并深信自己的能力,力求处处显示自己。他们的智力发达,性意志增强,但是,他们的心理成熟却落后于生理的成熟。所以,大学生既具有由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形成的主导的积极面,又存在由于未完全成熟而产生的某些消极面,这就是大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大学生需要完成发展的课题,一是生理发育,尤其是性成熟引起诸多变化的理解和适应;二是从精神上和经济上脱离父母走向独立,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适应,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于社会实践,使自己在心理上逐渐成熟,顺利步入成人社会。
(一)接近成熟
1 两面性
心理的两面性是青年期的一般特征,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易表现出急于求成的蛮干,有勇无谋的傻干,挫折后的情绪失控,自以为是的自我中心等消极的一面。但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大学生的心理也在迅速走向成熟,并表现出积极的一面,比如情感丰富,热情积极,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敢想敢干,勇往直前,富有理想,向往美好,善于思考,敢于创新,求知欲强,能力提高快,等等。
2矛盾性
大学生的心理不仅有两面性,而且发展也不平衡,容易引起矛盾冲突。主要有: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强烈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交往需要与封闭独立的矛盾,自尊自信与怯懦自卑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积极勇敢与消极退缩的矛盾,强烈的性欲望与正确处理异性关系的矛盾等。这些冲突虽然会使他们感到焦虑苦恼,痛苦不安,但也促使他们设法解决矛盾,促进自我发展,使心理发展更加趋于成熟。
3 统一性
无论内心有怎样不同的两种心理,它们之间有怎样激烈的矛盾冲突,大学生在某一时间、地点的外在表现总是尽量统一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所做的都是消除矛盾冲突,使自己趋近社会评价高、体现个体成熟的一面。比如努力改善现实自我,让现实趋近理想,修正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
(二)阶段发展
大学生活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心理状况有所不同。
1 入学之初
入学适应是迈进大学校门的新生都要经历的一道关卡。在这一阶段,大学生面临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急剧变化,不仅生活环境、人际环境、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不同了,而且从家庭到学校,再从学校到社会,社会角色也不同了,大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了,但是又必须面对家长、老师、社会的期望和要求。适应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发展的基石。2 中期
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后,大学生不仅适应了大学学习生活,而且逐渐确立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和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进入了大学生活最主要、最长久的稳定发展阶段。多数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渐浓,求知欲强烈,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人际交往增多,交往能力增强,一些大学生还建立了较稳定的恋爱关系,有的大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出现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但总能在自己和他人的帮助下,解决这些问题或障碍,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3 临近毕业
毕业在即,大学生大多面临毕业考试、论文答辩、求职择业等棘手问题,这既是大学生的毕业准备阶段,也是就业准备阶段,更是从学生生活向职业生活的心理过渡时期,因此心理压力和冲突将会不断出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和心理发展,具备比较稳定的人生观,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因在学业或求职中遇到挫折,产生种种心理问题,或悲观失望,无所适从,或做出发泄行为。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思维
1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
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体现在他们不仅善于理解知识,而且善于获取知识。由于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成才需要和心理渴求,大学生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未知领域,想尽一切办法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时甚至不惜猎奇。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不愿沿袭现成的方法,也不愿依赖他人,希望自己独立地探索新的途径,探求事物的根源,获得新的结论,求得自己的独创见解。大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体现在他们喜欢质疑,思维活跃的他们好像对一切都不轻易认可,对书本知识,对权威观点,对他人意见甚至对自己都抱有怀疑态度。他们喜欢与他人探讨任何具体抽象的人、事、物,这不仅促进了他们的各种“怀疑”,而且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也有人怀有对一切都无端怀疑的极端思维,这样最终将一事无成。
2 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通过学习和广泛接触社会,通过对事物各种信息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归纳、演绎之后,大学生对事物内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加深了,而且逐渐意识到围绕同一问题多种观点的存在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非单一性的事实,这有利于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辩证逻辑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其主要特点是既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也反映相互联系,既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也反映相对运动,要求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矛盾的各个方面,从矛盾的必然性上去考虑对象,从系统结构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强调确定性
和逻辑性的前提下,承认相对性和矛盾性,是一种以辩证法为核心的科学思维方式。
大学生用辩证逻辑思维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对事物进行分析就能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面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3 创造性思维逐渐确立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个人发挥发散思维、复合思维和远距离联想能力,用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产生具有首创性、发现性和突破性的成果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思维能力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的思维具有敢于求新、富有创造性的特点,但是并不能说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水平已经提高了。潘洁依据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大学生阶段,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尚未达到成熟水平,仍处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积极准备阶段。创造性思维的渐渐确立,是大学生发现、认识、利用规律的一条重要渠道,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变通性和流畅性,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以后一段时间内创造性思维的表现都大有裨益。
(二)自我意识
1 自我认识更加深刻
在相当多的大学生心里总在考虑一些问题,比如“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我的前途究竟如何”,为了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他们的自我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扩展和加深了,也比以前更加主动地认识自己,不仅关注自己的外表、举止,而且关注自己的能力、性格,更加关注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归属、社会地位、人生价值等,反复的审视自己的整体形象。通过一定的思考、实践和学习,大学生逐渐学会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而且逐渐力图将社会的期望内化为自我的品质,能够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参照老师和同学进行自我评价,设想自己的发展或进行自我设计。
2 自我评价日趋完善
费斯丁格认为个体对自己的评价是通过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是一个比较过程。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要选择对手,如果自我评价与现实自我存在一定差距就容易引起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有的过高估计自己,有的过低估计自己。但总的来说,大学生在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对自我评价的能力已明显提高,逐渐变得比较全面、客观和主动。
3 自我体验敏感细腻
大学生对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很重视,对涉及自己的名誉、地位、前途、理想及男女社交等方面的言行态度特别敏感,并因此产生自豪或自卑,成功或羞耻,自尊、自信或内疚等多种复杂情绪体验。当发现自己的观点、态度、人格、能力符合社会要求,被他人赞同,就会兴奋、愉快;反之,则会沮丧、焦虑、委靡不振。同时,大学生自我体验容易受环境左右,起伏性较大,在短时间内可以一会儿信心百倍,洋洋得意,一会儿又灰心丧气,悲观失望。4 自我控制能力增强
大学生已逐渐开始综合社会标准、社会期望和社会条件,明确自己的意志,明确规划自己和设计自己的行动目标和行动计划,根据目标计划和反馈信息,使外界的要求转化为主我的需 要,从而推动客我的态度转变,改变不合适的目标与方法,决定新的行动,使自己心理机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补血网http://整理
第五篇: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不虚弱,而且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完美、良好状态”。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把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才是现代人应有的健康观。体育活动对人的身体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调节情绪,消除紧张、不安、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发展。心理学家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与适应的情况。”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的心理状态。这表明,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据《大众心理学》刊载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章介绍,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发病率为16%~42%,其中神经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据《东南早报》报道,一名大学的研究生因患有抑郁症而跳楼身亡。可见,心理障碍对高校学生正常生活和学习及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
1.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稳定的动态过程。进入大学,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集体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差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独立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对新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环境等不适应。其中还有部分大学生由于离开了父母,失去了家庭对他的约束力,加之学校管理不到位,便产生了很多不良的嗜好,如吸烟、酗酒、熬夜、沉迷电子游戏、热衷泡网吧、饮食不规律等,这些因素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伤害。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就业竞争激烈;家长们望子成龙,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越来越趋向一种感情支配下的病态心理,由此产生的非理性行为造成对孩子的伤害;同时,社会上一些人在道德、精神方面发生的种种不健康现象,诸如职业道德的缺乏、贪污腐化现象严重、黄色网站渗透进校园等,对大学生的影响甚大。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部分大学生意志力薄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弱,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4.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不够
学校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工作相对薄弱,大学生本身缺乏心身保健意识,心理保健知识更是贫乏。尽管不少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得不到及时的帮助、疏导和有效的矫治,使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高校体育教学重视身体素质而忽视心理素质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独特功能
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大学生的心理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在激烈的竞争和完善自我的奋斗中承受着不同的压力,反映出不同的心理变化。通过参加某些体育活动,就会使运动中枢神经兴奋,兴奋从大脑传到肌肉;肌肉的工作状况也可以通过运动神经传至大脑,使运动中枢兴奋,并释放出一些能引起精神愉快的物质,从而抑制由于挫折而造成的焦虑和抑郁,起到转移、分散注意力和放松神经的作用,使学生忘掉那些失意、压抑以及悲伤等不愉快的事情,最终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挫折,克服心理障碍,减轻心理压力。
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失去自信心,陷入一个封闭的小环境中,对周围充满了不信任感甚至敌意。而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总是与人群发生交往和联系,尤其是集体体育活动的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体育游戏)。这些活动会增强大学生之间感情上的交流,使他们忘却烦恼和痛苦,减轻孤独感;使大学生变得开朗、活泼,增加亲密感和安全感;使大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有利于摆脱猜疑和不信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体育活动可满足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现在大学生上体育课,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来选择项目的。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的高低都会在活动中表现出来,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这样,会使大学生精神百倍,以愉快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迎接每一天。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体育活动能改善人的智力
体育活动能让人的大脑获得充分的氧气,消除大脑疲劳,从而改善人的智力。焦虑症患者往往由于内心的紧张和不安,造成思维混乱,逻辑性变差,学习与工作效率降低。如果经常选择一些可促进脑细胞发育、提高心理功能的项目(爬山、打拳),就能使大脑供氧充足,脑细胞功能增强,从而有利于人恢复到正常的心理状态,有效地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
5.体育活动可消除疲劳
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做一些轻松的体育活动,对其身心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延缓疲劳的出现,并可锻炼意志,做到不向命运屈服,不向困难低头。
四、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1.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要想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就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把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体育活动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如开展太极拳、游戏、慢跑等体育活动,可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其强迫症症状;开展足球、排球、篮球等体育运动,可使人际关系融治,消除其人际关系敏感的困扰;经常开展健美操、体育舞蹈、体育游戏等娱乐性较强的活动,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心理压力。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才能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使他们的身心素质得到培养与提高。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2.选择好的活动项目
要教育学生懂得,当决定采用体育活动的方式来调治心理疾病时,要选择有效的体育活动:一是自己特别喜爱的活动项目;二是自己比较熟悉的、感觉有趣的活动;三是有针对性的磨练自己的意志的活动。正确的、合适的体育活动,不但能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而且还能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3.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
体育教育必须具备健美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体育教学中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选择最佳的教法很重要的,要实现体育教学健身健心的目标,教师就必须集思广义,挖掘教法,把“快乐体育”带到教学中去,因为“快乐体育”是以快乐为导向的渐入佳境的一种启蒙的诱导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气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学会理解和认可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并适时提供一种调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中,要充分利用体育锻炼,让其成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方。同时,由于许多因素制约着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益,我们要注意这些因素,让体育锻炼在维护与促进心理健康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